標籤:

【引用】尋訪黎元洪墓

上午攜五學生尋訪黎元洪墓,雖已確知其位置,仍不免走彎路。沿卓刀泉,從珞喻路口一直走到雄楚大道路口,未見蹤跡。若問黎元洪墓,恐難有一知者。於是問林業局,從林業局正門進入,得門衛指引,方達墓地。墓地很簡陋,藏於林勘院大樓背後,周圍雜草叢生,垃圾遍地。墓乃新建,無可觀者(照片見遊學1)。據報紙,知又將新建,欲尋照片恢復舊貌。……轉貼數段網文於此:武昌土公山省林勘院內的黎元洪墓。

黎元洪墓(武昌元寶山,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後湖北軍政府都督,1928年6月病逝於天津。)

占按:下面這個網址圖片頗多,可參看

http://hk.huaxia.com/whtb/xhsyyd/2006/08/880637.html

讀者提供的當年黎元洪墓照片 記者朱熙勇翻拍

 在黎元洪墓前想到的……http://www.idigest.net/content/view/3687_69.html 周方舟?   辛亥革命九十五周年前夕,站在武昌卓刀泉湖北省林業勘察設計院內一個名叫「土宮山」的土坡上,便見一座墓冢,墓邊有青松環繞,墓前有石砌台階,台階兩側有一對石獅和一對石象,墓前的花崗岩石碑上刻「大總統黎元洪之墓」。這便是民國第二任大總統黎元洪(實際上黎元洪曾三任民國副總統,兩任民國大總統)的墓。  據朋友介紹,此墓其實是座空墓,裡面並無黎元洪的遺骸,乃1981年重修,原墓墓碑為國學大師章太炎撰寫,原墓在文革中被夷為平地,墓碑被砸毀,黎元洪的遺骸也被掛在樹上一把火燒得銼骨揚灰了,掘墓焚屍者竟是黎元洪的鄉人,聞之不勝唏噓……(下面就不引了,黎元洪生平無人不知)武漢將修繕黎元洪墓 墓地朝向有望180度轉身新華網武漢8月9日電(記者 廖君)73年來一直背朝武漢大學的黎元洪墓,有望於明年實現180度轉身。記者近日從有關方面獲悉,武漢市將於明年啟動黎元洪墓的修繕、維護工作,並考慮改變墓地朝向。

沒讀過書的黎元洪在臨死前想被葬在武漢大學內,可墓地最終被建在現武漢洪山區的土公山南坡上。記者現場看到,墓地坐北朝南,正好背對著武漢大學。

據透露,黎元洪墓的修復工作,將是武漢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的一項重點工作,除對整個墓園區進行修繕和維護外,還考慮將墓地來個180度的轉身,讓其面朝武大方向。

黎元洪是湖北黃陂人。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黎元洪被革命黨人推舉為湖北軍政府都督。1928年6月在天津去世後,於1935年被葬於武昌。1998年,黎元洪墓被列為武漢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洪山革命文物古迹:黎元洪墓

http://www.hubeitour.com/gtt/citymemo/read.asp?id=3384

  黎元洪墓黎元洪墓位於湖北省林業勘察設計院後的土公山上。該墓坐北朝南,磚石、水泥結構,呈圓包狀。周長15米,高約2米,墓頂用土堆成。墓前立有一塊高約25米的水磨石碑,上刻「大總統黎元洪墓」,墓周圍有高約1米的多邊形水泥護牆,四周栽滿了蒼松翠柏,墓前鋪有三層15級墓道。  黎元洪,字宋卿,清同治三年(1864年)生於湖北省黃阪縣木蘭鄉沙崗嶺,光緒十九年(189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後三次奉命赴日考察軍事教育和觀摩仙台大操,遂晉陞為協統加副都統。湖北新軍成立後,任第二鎮統制。清陸軍部統一全國新軍編製,分設三十六鎮,黎任第八鎮二十一混成協統領。1911 年武昌起義爆發,黎在協司令部召集軍官,按兵不動,並手刃一革命士兵。後見革命大勢所趨,被迫出任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副總統,中華民國副總統和大總統等職。1923年遭軍閥驅逐後,寓居天津。1928年6月,因患腦充血在天津逝世,終年65歲。193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為之舉行國葬。辛亥革命黨人章太炎為黎撰《大總統黎公碑》,碑文鎊石,未立。十年動亂中,黎墓被毀壞。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時,武漢市人民政府撥專款7000元將黎墓遷入土公山山頂,1984年市政府又撥款5000元維修。2000年清明節,重修的民國大總統黎元洪墓,並立由章太炎所撰之《大總統黎公碑》碑文於墓後。被列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

黎元洪

http://baike.baidu.com/view/14390.htm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黃陂縣夏店(今屬大悟縣)人,寄籍江夏縣(今武昌縣),原籍安徽巢縣。北洋政府總統。1864年10月19日(清同治三年九月十九)生。1883年(清光緒九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畢業後,派往廣東服役,充二管輪,1888年隨「廣甲」編入北洋水師,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隨艦隊北援。坐艦被日艦擊沉,黎飄海遇救,往南京投兩江總督張之洞。1895 年應署兩江總督張之洞電召赴寧,監修新式炮台,先後任獅子山等處炮台總教官,專台官。1896年隨張之洞回湖北,任炮台監製、護軍後營幫帶,參與訓練新軍。1898年至1901年曾3次赴日本考察軍事。1904年,任護軍前鋒一、二、三、四營督帶。次年12月,湖北常備軍改編為兩鎮,黎任第二鎮第三協統領官兼護該鎮統制官。後隨鎮改編,1906年任陸軍暫編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領,兼管馬炮、工、輜各隊事務。率部參加彰德新軍秋操。1909年以軍界代表身份參加「湖北鐵路協會」。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黎被革命黨人強迫推舉為湖北都督。漢口、漢陽光復,各國領事宣布「中立」,才宣告就職。  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黎被選為副總統兼領鄂督。2月,南北和議告成,與孫武、劉成禺、張伯烈等組織「民社」,任理事長,鼓動武昌和南京分裂;附和袁世凱定都北京;鎮壓「群英會」;為排除異己,將原8個師的軍隊改編為3個師。8月16日與袁世凱合謀,誘殺湖北軍政府軍務部副部長張振武和湖北將校團團長方維。   1913年袁世凱撲滅「二次革命」。10月6日袁世凱任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黎為正式副總統兼鄂督。但袁對黎在鄂視為心腹之患。12月派段祺瑞到鄂,以「磋商要政」為詞,迫黎赴京。被安置在瀛台,與之結為兒女姻親以控制之。1915年袁世凱帝制自為,黎遷居東廠衚衕,閉門謝客。12月15日,袁冊封黎為武義親王。黎堅辭不就。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死,黎出任大總統。而國務總理段祺瑞獨斷專行,演成「府院之爭」。翌年6月,黎引長江巡閱使張勳入京斡旋,7月1日張勳復辟,黎被迫棄職。1922年6月,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趕走皖系總統徐世昌,「法統重光」再任大總統。次年初曹錕賄選,逼黎下野。6月黎辭職赴天津。   黎晚年致力於實業,曾任中興煤礦董事長、黃陂商業銀行總董事和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等企業的董事。投資企業45個,其中銀行17家,工廠12個、煤礦6家,總投資額達200萬元。又於武昌油坊嶺等地購置大量田產。1920年,黎眷念故鄉,捐資拆遷黎家河祖遺的一間半屋,修建黎氏宗桐。內設孝義小學堂,聘請塾師一人,塾師工資及學生學雜費用,都由黎負擔。1928年6月3日黎因腦溢血病逝於天津。 193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於武昌為黎舉行國葬典禮,遺體歸葬於武昌卓刀泉。   黎元洪宅  黎元洪宅在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7號,原大門開在東廠衚衕。此處是明代的東廠。清代時,兩廣總督瑞麟、宜隸總督榮祿先後住過這裡。民國初期,此宅又歸黎元洪所有。張勳復辟時,被逐離京。1922年,黎再度出任總統,仍回東廠居住。1926年黎房宅被日本「東方文化會」購得。1949年後,此地為考古研究所,仍保存部分花園及古建築。在其圍牆的東北角,還曾有一刻著「黎大德堂界址」的石碑。

  大總統墓:黎元洪墓  黎元洪墓在武漢市武昌華中師範大學校園內,它位於華師「學子餐廳」的東邊的荒廢山頭上。這裡原本有宏大的墓道和巨大的墓冢,如今,只剩下圓形的墓冢和墓碑。在墓前,留下了一條十幾米長的墓道,墓道的盡頭是刻有「大總統黎元洪墓」字樣的墓碑,墓碑後面就是圓形、大理石堆砌的黎元洪墓,墓的後面是一塊記載大總統生平的巨大碑石。環繞整個墓的是蒼松翠柏,如今,這裡被認定為「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35年11月24日上午8時,武漢各界參加送葬的來賓,齊集漢陽門外,用事先準備好的素彩汽車將黎氏的靈柩運至洪山,參加這一盛典的有:國民黨中央機關代表以及英、日、法、美等國駐漢領事、民眾等5萬餘人。

禮堂設在洪山寶通寺停靈處。堂內布置極為莊嚴,素彩靈龕的正面高懸黎氏大幅遺像,靈龕上端掛著林森贈的大匾,上題「民國元勛」四字,四壁高掛孔祥熙,何應欽,李宗仁,何成浚等各界人士的輓聯數千幅,居正的輓聯是「奠定河山,出為霖雨,炳靈江漢,上應星晨」

上午10時,各界送葬人士齊集洪山舉行公祭。由湖北省政府委員李書城代表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宣讀祭文。祭畢,鳴禮炮23響。隨後,即移靈至卓刀泉土宮山安葬。

是日,國民政府通令全國一律下半旗,停止娛樂一天,以誌哀悼。


推薦閱讀:

黎元洪:備受歪曲的共和元勛(6)
昨天看了一個法國記者寫的關於辛亥革命的書,裡面對黎元洪大加讚賞,和我以前讀到的不太一樣,黎元洪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段其瑞,黎元洪為什麼稱作做北洋政府?
南方都市報:黎元洪:功過參半的「民國第一偉人」(2)
被迫離鄂:黎元洪搬進了瀛台

TAG:黎元洪 | 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