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中國城市的「山水傳統」(做書者說)

  《湘潭縣誌》中的湖南湘潭縣城總全圖。

  《中國城市人居環境歷史圖典》,王樹聲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

  12年來,王樹聲與學生們對我國1400餘座城市的方誌圖典進行了整理與基礎發掘,並對重點城市進行了實地調研,收集到與中國本土城市規劃有關的城市圖6000餘幅、各類相關文獻萬餘篇,為研究和見證中國本土城市規劃體系提供了豐厚的資料。通過梳理歸納,形成了《中國城市人居環境歷史圖典》(全書共18卷),近日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讓我們來聽作者講講,他們為今天的城市規劃找到了哪些傳統滋養。

  ——編者

  

  中國人素有「家園」「故鄉」的文化傳統,表達了一方人與一方水土的關係。一個城市的人居環境往往成為一方人物、土地、生活、歷史、理想、未來的複雜聚合體,成為家園意識最好的物質載體。古代先賢在規劃建設城市的時候,早已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全都放在物質空間里了,他們的規劃與生俱來就有一種「吾土吾民」的文化情懷,一種承載著山川人物的文化基因,一種貫通古今的歷史精神,一種基於地方自豪而展現出的文化自信,城市成了這一方水土最重要的標誌和記憶。這些豐厚的本土規劃經驗,形成了具有中國精神的優秀規劃傳統。

  中國歷史上缺乏專門論述城市規劃的著作,每每談及中國城市規劃問題,往往從中國文化的普遍特徵來切入泛泛而論。吳良鏞先生不止一次強調,中國相當豐富的建築、城市與景觀建設的學術思想和經驗,散見於歷代正史、地方志等文獻中。自2002年起,我和我的學生們決心從具體城市入手,尋找每一座城市規劃建設歷史上值得汲取的經驗與教訓。

  18卷的《中國城市人居環境歷史圖典》共收錄歷代城市圖3000餘幅,歷代規劃設計經驗3500餘條,著重從「圖」「文」兩方面總結展示每座城市的規劃經驗和建設智慧。所謂「圖」,就是從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輿圖、境圖、城圖、形勝圖、八景圖、石刻圖等圖中選取能夠代表城市規劃與營造特點的內容。所謂「文」,就是從歷史文獻中發掘出來的城市規劃建設典型經驗。《圖典》的總論從中國城市人居環境的基本概念、結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規劃、城市人文空間規劃、文人+匠人的營造模式等十個方面對中國本土城市規劃的特點進行了初步總結,從中可以體會到中國本土規劃道路有別於現代城市規劃的博大與精彩,領悟出中國本土規劃體系的現代價值與意義。

  例如,中國本土規劃特別重視城市與人的關係,認為城市乃「上下人心所寄」之地,注重城市物質空間規劃與人的精神、理想之間的內在聯繫,強調在城市功用之上更有一番安放「人心」的大意義和大道理存在,期待通過營造「全居」而塑造「全人」。正如前人所說:「一邑之有建設也,猶人身之有知覺運動也。人身無知覺運動則死,一邑無建設則庶事廢弛,民物之生存幾乎息矣。顧建設,形式也。形式必有精神貫注其中,而後效用乃出。若徒取形式而已,則亦猶人失其為人之理,具此五官四肢,徒解知覺運動,究何貴哉?吾志建設,吾願言建設者,進求之於精神之地,毋徒拘於形式之間也。」

  結合自然是中國城市規劃的顯著特點,這從古代城市圖中即可明了。「天造地設之巧,在人善於黠綴耳」,這句話精闢概括了中國本土城市規劃結合自然環境的方法。規劃就是在尋找和把握自然環境原本的巧妙秩序,人工建設只是「黠綴」在這個秩序之中。規劃看似著力在人工,其深處奧妙則是對人工與自然關係的推敲,自然貌似在人工之外,其實早在設計的關照之中。

  這一理念體現在許多結合自然山水的具體規劃設計手法中。無論城內、城外,只要是自然環境中的形勝之地,皆被規劃者駐目留心,將人工建設與之聯繫為一個整體。例如在城外大尺度的山水環境處理上,就有「天闕」模式。秦代就有咸陽的「表南山之巔以為闕」及彭縣的「縣見山對如闕」。漢長安、六朝的建康、隋洛陽等都城規劃皆循此模式,將城市中的重要建築與「天闕」相通。我們發現了明清時依然在運用「天闕」模式的不少城市案例,例如安徽廬江縣,就是以文廟作為城市的中心,背靠城外的塔山,南面直向城南的福泉、鳳台二山。不僅大的城市格局如此,就是百姓的屋宇建設也有結合山水遠景的習慣,所謂「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正是此意。

  當然,有些城市本身就坐落在山上或水鄉,自然與山水就有更為緊密的融合。重慶是山城,「沿江為池,鑿岩為城」;若在水鄉,城市規劃必然結合水來進行,蘇州、無錫、紹興、溫州等城市都是結合水進行城市規劃的典範。南宋葉適在其所撰《永嘉開河記》中對水城建設的緣由、特色以及便民之利進行了詳細論述:「一坊一渠,舟楫必達。可濯可烹,居者有操節之利;可載可洵,行者無負載之勞。」

  有兩幅圖對當今很有啟發。一是北宋呂大防的《長安圖》,另一個是清代四川南充的《四境圖》。《長安圖》為現存最早的中國石刻城市圖,此圖按照比例尺繪製了城市部分,將南部秦嶺繪製於圖上。呂大防在《長安圖》題記中提到「城內用折法,城外取容」的畫法。這種「內折外容」的表達方式既關注城內建設部分的比例,又把城外大尺度的山水環境標示在圖上,清楚表明城內建設與城外山水的關係。清咸豐七年的《南充縣誌》中收錄了《四境圖》,分別畫了城市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山水人文勝跡。其實這四幅圖就是對城市四向山水人文勝跡及其風景的一個評價。雖然《四境圖》不是當年規劃建設城市時專為規劃設計而繪,但它體現了在長期發展中積累起來的中國人關照城市、關照環境的方式,告誡城市規劃者應兼顧內外,進行整體經營,重視城市與四向風景的關係,很好地體現了中國規劃設計的「四望」傳統。

  城市絕不僅僅是經濟的產物,城市秩序也不僅僅是經濟秩序,因經濟而起的新建設都應與城市的人文空間秩序、山水風景秩序融為一體。中國本土規劃善於調和不同要素、不同利益之間的關係,以形成超越矛盾要素的新秩序,從而達到不同矛盾之間的融合與平衡,猶如「四民異業而同道」,一切要素都應融於城市的「道」中。

  以上僅是《圖典》收錄總結中國本土城市規劃智慧中的極小部分,但從中亦可領略到中國本土城市規劃特有的旨趣和境界。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們會重新擁有更多望得見山水、看得見鄉愁的城市。

  (作者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

  製圖:蔡華偉


推薦閱讀:

【節日大全】重陽節,那些被遺忘的傳統文化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山西風之民間傳統美食——石頭餅、石子饃
傳統風水中什麼是「纏護證穴」? 李唯弘/文
《褚時健傳》發布 王石盛讚褚老有傳統工匠精神
【名家解讀古代文學】曹萌:清初社會思潮與《聊齋志異》所蘊涵的文化傳統

TAG:城市 | 中國 | 中國城市 | 傳統 | 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