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養生十決
07-28
古人養生十決
一德 仁可長壽,德可延年.古人養生注重把德養放在第一位.明代養生家呂坤《呻吟語》雲:「今之養生者,餌葯服氣,避險辭難;慎時寡慾,誠要法也.嵇康養生而其死也,欲在所處之外.乃知德養尤養生之第一要也.德在我而蹈白刃以死,何害其為養生哉!」
二字 記載宋代文學家蘇軾和學者沈括有關醫藥論述的《蘇沈良方.問養生》認為:養生在於「安」、「和」二字,「安」既靜心,以減少外界對我誘惑;「和」既順心,以順和來適應外事外物的變化.他們說:「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勝利備唉」.
三戒 孔子的養生名言是「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及衰,戒之在得.」
四法 明代偉大醫學家萬密齋專談養生之道的著作《家船養生四要》明確指出:「養生之法有四,曰寡慾、曰慎動、曰法時、曰卻病.夫寡慾者,謂堅忍其性也;慎動者,謂保定其氣也;法時者,謂和於陰陽也;卻疾者,謂慎於用藥也.堅忍其性則不壞其根也,保定其氣則不疲其枝也,和於陰陽則不犯其邪也,慎於用藥則不遇其毒也.養生之要,何以加於此哉!」
五知 南宋周守忠撰有《養生內篆》.其中開篇《總敘養生》摘《雲籍七減》中的養生「五知」曰:「知喜怒之損性,故豁情以寬心;知思慮之銷神,故損情而內守;知語煩之侵氣,故閉口而亡言;知哀樂之損壽,故仰之而不有;知情慾之竊命,故忍之而不為.」
六節 明末醫學家汪綺石《理虛元鑒》中提出了保養精神、調鑷情志的「六節」:「其在盪(放縱)餓日不收者,宜節嗜欲以養精;在滯(郁滯)而不化者,宜節煩惱以養神;在激(大憤)而不平者,宜節憤怒以養肝;在躁而不靜者,宜節辛勤而養力;在鎖削(狹窄)而不坦夷(開闊)者,宜節思慮以養心;在慈悲而不解脫者,宜節悲哀以養肺.」 七食 飲食養生的重要環節.清代養生家石成金的《長壽秘訣》講到了飲食七要法:「食宜早些,不可遲晚;食宜緩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食畢再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凈,起而徐行百餘步,或數十步,此吃食之要法也.」
八樂 清代養生家石成金《養生鏡》中的《天基樂事》篇,論述了養生八樂:一為「靜坐之樂」(勞作之餘,靜坐休息,萬慮俱忘,怡淡自樂);二為「讀書之樂」(博覽群書,開闊眼界,寬闊胸懷,豈非樂事);三為「賞花之樂」(觀賞花木,美化環境,娛目悅心,莫大之樂);四為「玩月之樂」(欣賞夜月,閑坐清玩,新骨俱清,何樂不為);五為「觀畫之樂」(品賞繪畫,山水樓台,供我娛目,樂在其中);六為「聽鳥之樂」(清晨鳥語,百般音韻,牆享之樂,高出世外);七為「狂歌之樂」(放歌呤誦,隨興所至,開朗胸懷,樂自天來);八為「高卧之樂」(北窗高卧,涼風徐來,轉側神舒,樂似陶春).
九常 凡事多思考,勤用腦,是提神健腦、延衰緩老的養生大法.孔子在《論語.季氏》中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得思義.」
十常 乾隆是清代在位最久、壽命最長的皇帝.在他的長壽秘訣里有"十常"流傳於世.其雲:"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腿常支,面常搽,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肛常提."
推薦閱讀:
※從布衣、絲綢到古人著裝史
※古代日本刀的工藝進步原來是靠撿蒙古人玩剩下的?
※古人畫論要錄
※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展示了三萬年前古人類的生存畫卷
※16個古人生活小秘訣,過了一百多年還是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