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瑟經濟學(3.4)——資本的危機(自願的失業)

盧瑟經濟學(3.4)——資本的危機(自願的失業)(2010-10-21 10:59:17)

轉載

標籤: 雜談財政經濟雜談盧瑟經濟學收入再分配經濟學

薩伊定律撇清了多數人貧困與危機之間的關係。只要有供給就會有需求,只要有賣就會有買,賣不出去是不可能的。薩依定律主要說明,在資本主義的經濟社會不會發生任何生產過剩的危機,更不可能出現就業不足。但是,還是有賣不出去的情況啊,這怎麼解釋呢?穩拿的解釋是,如果賣不出去,那就是供需結構不合理。比如市場需要土豆,某資本家生產了紅薯,所以他活該破產,不幸的是倒霉的多半是小資本家。既然不存在全面過剩的可能,那麼就不存在全面生產過剩式的危機,也就不會有因此造成的壓縮產能,不存在因為全面過剩而導致的工人失業。換句話說,不存在工人想找工作卻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不存在非自願失業。既然不存在全面過剩,就不存在非自願失業。那麼社會上的失業是怎麼回事情呢?按照穩拿的解釋,是工人要求的工資太高了。即所有的失業歸根到底都是由於失業者拒絕接受與其邊際生產力相等的報酬造成的。工人要求的貨幣工資高於資本家願意支付的報酬。現行的貨幣工資的水平下,儘管勞動力的供給可能大於勞動力的需求,但還是難免出現這樣的現象,這是因為勞工之間存在公開的協議或者達成某種契約,拒絕接受低工資的工作。如果勞工都願意接受較低的貨幣工資,那麼就業量就可以擴大。這種失業儘管表面上看上去是不情願的,但是就其實質而言仍然屬於自願的範疇,這種失業應該被列入「自願性」失業的範疇。按照他們的說法,勞資雙方的工資議價決定著實質工資。因此,只要僱主之間存在自由競爭,勞動者中間不存在限制性的聯盟,那麼在勞動者情願的情況下,他們就能夠使他們的實質工資等於在此工資標準下僱主所僱人數的邊際負效用。問題是現實狀況中,用工人不願意接受更低的工資解釋大規模失業,非常牽強。不是大批工人突然提高工資要求然後辭職,而是突然出現大規模的裁員潮。換句話說,不是大批工人集體炒老闆,而是老闆集體炒工人。大規模的失業,是老闆壓縮產能,不是工人集體頭腦發熱在工會的煽動下主動下崗。短時間內,大批工人失業,是不能用不願意接受現有工資解釋的。不是工人不願意接受現有工資,而是老闆突然不用現有工資繼續僱傭工人了。為什麼老闆不能接受原有的工資水平繼續僱傭工人?如果失業是工人要求的工資太高,高於老闆認為工人勞動的邊際效用,那麼為什麼老闆們覺得工人勞動的邊際效用下降?為什麼所有的老闆幾乎在一夜之間,同時同步地做出工資過高的判斷?為什麼這種工資下降會有周期性?這些都是無法解釋的。更糟糕的是,對工人來講,苦難剛剛開始。工人一旦失業就很難找到原有工資待遇水平的類似工作。因為全社會的資本家幾乎在一夜之間覺得他們的勞動不值錢了。到處都是堆積的商品,工人卻囊中羞澀。老闆做什麼也不賺錢,索性停產,老闆不生產了,工人的勞動也就不值錢了。或者說工人不能創造價值了,所以對老闆就沒有用了。這時有人就指責工人要價太高,一個月1000美元找不到工作,一個月500美元難道還找不到嗎?穩拿經濟學假設工人工資水平下降,老闆會增加勞動力的需求。問題是,老闆的需求與產品的銷售有關,當銷售情況不改善的時候,工人工資再便宜,老闆也沒有興趣多僱人。資本不養吃閑飯的人,不論這個人的工資多便宜。這是現實社會用工的基本原則,而決不是不只要工資便宜就多雇一個人,然後N+1個人干原先N個人的工作。在到處壓縮產能的時代,一個蘿蔔一坑,如果某甲少要了工資,某乙就會沒有位子,少了某甲的失業,多了某乙的失業。對個人來講,失業問題解決了。對全社會來講,失業問題會不會並沒有改善,甚至更嚴重呢?面對某甲的競爭,某乙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會不會主動接受500美元的工資呢?老闆考慮到某乙是老員工,於是保留某乙,但是工資減半。這時社會上就會出現雖然工資水平下降了,某甲也願意接受,但是他還是找不到工作的現象。某甲的存在,成了老闆壓縮某乙工資水平和督促某乙努力工作的利器:「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愛干不幹,不幹辭職,你不幹,有的是人干!」——這就如同有納粹集中營的存在,讓多數德國人老老實實一樣。對某甲來說,這就是所謂的非自願失業,即願意接受目前的工資率,卻找不到對應的工作。對某乙來說,必須不斷接受更低的工資,保住自己的飯碗,免得被某甲這樣的人奪走。這種工資下降的趨勢,會最終下降到工人幾乎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為止。這時如果老闆還想繼續壓縮工資,工人就會選擇辭職,去找能養家糊口的生計。這就如同農民逃荒。留在老家種地,多少還會有一些收成,但是卻不夠維持一年的口糧。如果榆錢、野菜、樹皮、觀音土能彌補不足的部分,農民就會選擇留在老家;如果不能維持,即使還有微薄的產量,農民也會選擇背井離鄉。低於這個標準,對農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留在老家,挖地三尺也不夠維持生活到來年收穫,留下只有餓死,既然那樣就不如出去謀條活路。如果資本家給工人的邊際效用,低於工人謀生需要費用。這樣的職位根本就不能算是有效的職位。如同農民對土地的產量有一個最低的要求一樣,工人要求的工資有一個最低標準,即能滿足其正常的勞動力生產循環。如果降低工資能維持最低生活標準,工人就會選擇相對較低的工資。如果降低以後,無法謀生,工人就會搞兼職。如果兼職以後還不能謀生,那就難免放棄這個所謂的就業機會,而去尋找其他能糊口的機會。在穩拿的眼裡,這也是「自願失業」。不能維持基本生活的工資水平,還要工人接受,否則就是工人挑剔,這樣的說法不是扯淡是無恥。工人是生產者,有那麼多的產品賣不出去(儘管薩伊定律不承認這一點,卻無法違背大眾的常識),自己的工資卻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即勞動力的再循環,這正常嗎?在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的理論中,上述工人的工資不能維持他們的基本生活的情況不正常。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的工資論,都與工人勞動力再循環掛鉤。斯密認為,「勞動工資有一定的標準,在相當長的期間內,即使最低級勞動者的普通工資,似也不能減到這一定標準之下」,「勞動的貨幣價格,必然受兩種情況的支配:其一,是對勞動的需求;其二,是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價格。」在斯密看來,對於需要靠勞動過活的工人,其工資至少須足夠維持其生活。在大多數情況下,工資還得稍稍超過足夠維持生活的程度,否則。勞動者就不能贍養家室而傳宗接代了。李嘉圖認為,工資是工人出賣勞動的報酬。勞動像其他商品一樣有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勞動的自然價格是使勞動者大體能夠生活下去並不增不減地延續其後裔所必需的價格。換句話說,勞動的自然價格取決於勞動者維持其自身與其家庭所需的食物、必需品和享用品的價格。食物和必需品漲價,勞動的自然價格也上漲;相反,勞動的自然價格就下跌。勞動的市場價格則隨勞動的供求不斷變動,但一般總是傾向於自然價格。在以後的理論中,工人工資不能維持基本生活的情況就很正常了。 19世紀20至70年代工資基金說在英國十分流行。這一理論的基本內容是,由必要生活資料構成的工資基金是一個已定的量,這個量一方面從物質上限制工人在社會產品中佔有的份額,另一方面又必定全都花費在購買勞動力上。詹姆斯穆勒(就是那個最早提出薩伊定律的人)說,工資決定於人口與資本的比例,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如果資本同人口的比例不變,工資亦不變;如果資本對人口的比例加大,工資即上漲;如果人們對資本的比例加大,工資即下落。工資基金表現為一個固定量,一個常數,工資的高低取決予工人人數的多寡。按照工資基金說,不論工人創造的社會總大餅有多少,分給工人的量不變。現實社會中,不論是全社會還是具體企業,工資總量都不是固定不變的。經濟在繁榮期,產品銷路好就要多僱人,經濟在衰退期,東西沒人要就要裁員,不裁員也要壓縮工資。工資基金說違背了這些基本常識。工資基金說的核心是想說明,工人工資低與資本主義分配方式無關。工人人數多,所以工人工資低。工人吃不飽,是工人人口太多,只有控制工人人口才能改善工人生活。本質上,還是馬爾薩斯那一套。兩種理論的變化與當時的經濟主導權的更迭有關。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的時代,工人工資主要用於支付食品消費。工人工資高,其實是地主收益高,資本家為此必須承擔更多的成本。維護地主利益的《穀物法》鼓勵糧食出口,限制糧食進口,導致英國國內食品價格相對較高,英國工人工資也必須較高,所以資本家怨聲載道。等消地主階級交出主導權以後,資本家成為工資提供者,而農業資本家成為農產品主要供應者以後,工人的工資就與資本家的評價有關了,至於夠不夠維持工人勞動力再循環另當別論。穩拿經濟學把失業的責任推卸到工人不肯降低工資,把工人工資不能維持基本生活推給人口規律,為什麼不研究一下幾乎在一瞬間全社會的邊際效用下降到工人無法完成勞動力再生產的幅度?說到底,還是僱傭工人不掙錢。不掙錢的原因,是東西賣不出去,或者即使能賣出去,利潤低到無法維持。但是,如果這樣解釋的話,資本主義制度內部矛盾便難免暴露出來。按照穩拿經濟學的說法,工會是工人工資不能順利下降以達到所謂就業平衡的最大阻力。穩拿經濟學把工人失業的責任直接推給工會了。誰讓你們團結起來和資本家作鬥爭了,現在失業了吧。問題是,歷史上工會運動非法的時候,工會勢力弱小的時候,那時工人的生活水平如果不是工人生活最困窘的時期,也並不比有工會以後的生活水平高。這怎麼解釋呢?再者,很多國家沒有工會,或者工會很弱小根本不發揮作用甚至是黃色工會。這些國家的失業怎麼解釋呢?資本家和他們豢養的經濟學家顧左右言他了。在資本看來,資本有剝削的自由,勞動力沒有反抗的權利。在資本主義歷史上,資本家一直要求鎮壓工會,工會是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的害群之馬。資本家教育工人說,要記住,我們鎮壓工會是為你們好。對失業的第二種解釋是摩擦性失業,即勞動力市場供需結構不合理。本來需要種紅薯的,但是出現了很多種土豆的。種紅薯的人手不足,種土豆的找不到工作。或者本來是廚子不足,卻培養了很多木匠。結果一邊是大批人失業,一邊是大批工作沒人干。實際上,這樣的大規模失業很難持久。財富的金子塔的平級之間可以自由調節。只要不存在壟斷,結構可以自動調節。種土豆改行種地瓜,木匠改行當廚子。每一個人大學裡面學習的專業就一定與他工作的專業相對應嗎?十有八九不是。畢業以後重頭來,所學非所用,所用非所學。這樣的事情不是很常見嗎?如果有足夠的需求,木匠完全可以改行當廚子,一上來技術生疏不能顛勺,可以先切墩。原先切墩的去顛勺,原先顛勺的升任主廚。大批人員被吸收,菜的口味下降並不多。摩擦性的失業,難免存在,卻很難在長時間保持高位徘徊。

在工業化社會尤其如此。流水線作業,全社會大分工,每個勞動者要求的專業技術水平都被下降到最低。機器取代了工資高昂的高級技工,大多數崗位要求的都是非熟練工,只有極少數的崗位要求高技術的技工。用極個別技工崗位供不應求的例子證明工業社會的失業問題是勞動者自己選錯了行當,而不是社會總需求不足是很扯淡的。如果一個社會要求主要勞動者是技工而不是非熟練工,只能說明這個社會處於前工業化階段,小作坊和手藝人是工業勞動者的主流。引申一步講,如果這個社會已經是工業化社會的話,出現這種現象就說明工業化大生產停頓了。(事實上,停頓的原因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

此外,如果長期存在摩擦性失業,就應該出現空缺職位與求職人數大致相等的情況。某些行業工資水平上升,某些行業工資水平下降。但是,這顯然也是違背我們的常識。因為在危機中,我們常看到的是全社會工資水平的全面下降,或者絕大多數職位工資水平下降同時個別職位工資水平上升,而不是漲跌互現的局面。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人同時選錯了就業方向呢?穩拿經濟學家提出因為政府干預,導致就業信息失靈,市場不能發揮作用。剛才推給工會,現在又把責任推給政府了。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經濟波動,很難持久。所以,一切真正的危機都源於工人的貧困。金字塔的平級之間是可以自動調節的,但是上下級之間卻不能自由調節。當社會需要的產品與資本家提供的產品不對陳的時候,資本家能自行改變產品結構。當社會需要的勞動力與工人能提供的勞動力不對稱的時候,工人能自動改行。但是當塔的上級不願意投資和消費的時候,塔的下級卻沒有能力去代替上級投資或消費。這才是真正的困難。市場在金字塔的平級之間是有效的,在上下級之間是無效的。這是穩拿經濟學要迴避的。因為如果要質疑這個金字塔的上下結構,那麼必然質疑穩拿地位,以及他們在經濟中所起的作用。


推薦閱讀:

《中國大陸的經濟:1933~1959年國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劉大中 葉孔嘉
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成功和失敗
經濟學家的批判與反省
經濟學原理|起源
文化與制度:一個文獻綜述

TAG:經濟學 | 經濟 | 危機 | 失業 | 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