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走過最遠的路,是酒桌上的套路

曾有朋友問我,到了我的家鄉山東濰坊,可有什麼禁忌?我說,濰坊人熱情好客,善良淳樸,沒什麼需要擔心的。只有一樣,當你和一群濰坊人圍在一張桌上喝酒時,務必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因為濰坊的酒桌上,全是套路。

1

「水滸」遺風

《水滸傳》大家都看過,其中第七十一回講的是「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在這一回里,水滸一百單八將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依次落座,眾頭領分定次序、各守其位。

雖離水泊梁山尚有三百公里,濰坊人卻頗有「水滸」遺風,這排座次的好戲幾乎天天上演。他們自詡是齊魯大地上的孔孟之後,因此對「禮」頗為重視,具體到酒局上,就是每一個座位都有其含義,非得合適的人坐在正確的位子上,這酒局方能開始。

「不學禮,無以立。」我等濰坊孩子打小就從長輩們的言傳身教中學會了酒桌座次之禮。

正對門口而坐的稱為「主陪」,他是主人中的地位最高者,往往也是飯後結賬的那位。主陪是整個酒局的上帝,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可以決定喝酒的花樣、多少與快慢。

老話說,「一人向隅,舉座不歡。」要是酒桌上有一個人不開心,這整桌的氣氛都會受到影響。因此主陪需要察言觀色:要是有誰陷入沉默,主陪就得挑起一個話題,引他參與;要是賓客意見相左,主陪需要居間調停,化干戈為乾杯。

同時,主陪還身兼話語權分配的重責,哪個時間段由哪位賓客出來領酒,都是由主陪說了算的。主陪不點頭,酒不能亂喝;主陪沒發話,酒局就不能結束。

可見,這主陪不是好當的。久經沙場的優秀主陪往往八面玲瓏,能言善辯,不僅酒量了得,還有鐵齒銅牙之功。

與主陪相對而坐的稱作「副陪」,也就是主陪的副手。他往往扮演對口相聲中「捧哏」的角色,與主陪一唱一和,讓酒局順利地進行下去。

一個出色的副陪不但要準確領會主陪的意圖,還得觀察餐桌上的菜品是否夠吃,賓客的茶水是否滿著。一旦需要加菜、倒水,副陪要充分發揮離門口近的優勢,及時招呼服務員。

主陪右手邊是「主賓」,左手邊是「副賓」。這兩位最重要的客人,分坐主陪左右,方便主陪親自為其夾菜、盛湯。

在非常正式的酒局上,其餘座位也頗為講究,得按資歷、年齡逐一分配。但是一般的朋友小聚沒那麼嚴肅,四個主座安排妥當了,其餘蘿蔔可以隨意入坑。

2

套路,全是套路

主人再三「您請上座」,客人再三「不敢不敢」,一番纏鬥過後,總算主客相安,各居其位。等到飯菜陸續上桌,真正的「套路」便要來了。

酒場如戰場,打仗有兵法,喝酒也得有規矩。先說一口喝多少吧,濰坊人最常喝的是白酒和啤酒。二兩半的高腳杯,一杯白酒分六到八口喝完,啤酒從來都是「一口悶」。

我大學是在南方念的,軍訓後的第一次聚會上,看到南方哥們七八口抿完一杯啤酒,我的內心是崩潰的。在濰坊,這樣對待一杯啤酒,可稱作「褻瀆」。

言歸正傳,濰坊人把喝酒的流程稱作「項目」,一場完整的酒席,一般包括三個項目:主、副陪敬酒,輪流帶酒,單獨表示。

首先是主陪、副陪分別敬酒,但可不是敬一口這麼簡單。最常見的是主、副陪各敬六口,湊齊一年十二個月,美其名曰「一年酒」。這十二杯酒每一杯都得有獨特的祝酒詞,或者是發自肺腑的感慨,或者是振奮人心的祝願,總之要師出有名。

主副陪項目結束之後,啤酒已經四瓶,白酒已然半斤。不過這還沒完,在座賓客要輪流發表感言,感言結束之時便是酒杯相碰之刻,這樣一圈轉下來,兩三瓶啤酒又下肚了。

這時,酒量差的已失去了抵抗能力,後半程任人擺布,免不了「醉卧沙場君莫笑」的境遇;酒量好的則喝到了興奮點,躍躍欲試,想一展身手。

前兩部分是共同項目,屬於必修課,相對刻板,而第三個項目就精彩的多了。這是桌上所有人的排列組合,也就是你要單獨和桌上的每一個人喝酒,濰坊人管這個叫「打通關」。

這部分之所以精彩,是因為沒有了主陪的強權統治,大家可以自由發揮,想與誰喝就與誰喝,想喝幾杯就喝幾杯。此時的酒桌上頗有春秋戰國時期,各路諸侯互相征伐的盛況。

三個主要項目全部結束,主陪還要發表宴席結束的致辭,他會總結整頓酒席的成果,期待下次的相聚並送上最美好的祝福。致辭之後才是這頓酒局的最後一杯酒,這杯酒叫做「全家福」。

3

塞壬的歌聲

塞壬是古希臘神話中人面鳥身的女妖,相傳她有著天籟般的歌喉,常用歌聲迷惑水手,引得船隻觸礁沉沒。用「塞壬的歌聲」來形容濰坊人的勸酒,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在濰坊,勸酒是一門學問,講究四兩撥千斤,要在不經意間把人灌醉。

「都在酒里了」這樣簡單粗暴的祝酒令我們是不屑於說的;「不喝就是看不起我」這種強人所難的勸酒詞更為人所不齒。

濰坊人勸酒的極高境界是「不勸」,是通過看似心不在焉的幾句話,讓被勸人不得不喝,甚至自己想喝。

南京外國語大學的張法清先生稱濰坊人的勸酒技術達到了藝術的高度:

「濰坊人的勸酒浸染著一股藝術的氣質與善良的霸氣。有板有眼,循循善誘,沒有絲毫討價還價的餘地,恍如軟刀子殺人,於溫藉融和之間,讓人酩酊大醉。而且,其敬酒每一杯都有每一杯的說法,每一種說法都有一套論證,人情世故,天文地理,深文周納,無所不包,對被敬者構成了強大的論證,讓人覺得不滿飲此杯,簡直枉披人皮矣。」

張先生所言不虛,一看就是吃過大虧後的深刻反思。濰坊人勸酒的確很有一套,結合我馳騁濰坊酒場十餘年的經歷,我總結出了幾條濰坊人的勸酒寶典,供各位看官參考。

追憶往昔。這是我最愛用的一招,也是「殺熟」的利器。在同學會上,敬酒人追憶往日的歡笑與哀愁,煽動起懷舊的情緒,同學們沉迷於美好回憶,往往不由自主的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欲擒故縱。這招用來對付「理性」的喝酒人,就是那種不停推脫自己酒量差的心機boy。常見的說辭是:「算了算了,喝完這瓶你換果汁吧。」結果往往是喝完這瓶還有三瓶。

另一種說法是「我幹了,你隨意吧。」但你若真的隨意了,立刻便會換來滿桌鄙夷的噓聲,淪為眾矢之的。

以退為進。這招比較陰險,我是很少用的。酒宴開始之前先推脫狀態不好或不勝酒力,申請少喝一點。再於後半程發力,等所有人喝的七葷八素了,跳出來打掃戰場,挑釁式的問「還有誰不服?」

翻雲覆雨。與「追憶往昔」相對,這招殺生不殺熟,適宜對付初來乍到的外地人。說白了就是巧立名目,亂定規矩:上廁所罰你一杯,筷子掉了罰你一杯,接個電話罰你一杯……我是刀俎,你是魚肉,讓你怎麼喝就得怎麼喝。

借刀殺人。這招要用在「自由搏擊」階段,當桌上眾人酒至微醺,戒心已全部放下,便可暗中使用此招。在賓客中任選二三人,挑撥其喝酒,技巧在於找到令人信服的說辭。

比如說,你們仨小學同班,那喝一個吧;你們倆都在北京工作,喝一個吧;你們仨老家是同一個縣的,喝一個吧。我遭遇過最離譜的「借刀殺人」,是桌上所有戴眼鏡的喝一個,眼鏡招誰惹誰了?

信手拈來。這是勸酒的最高境界,不僅能夠熟練運用以上戰術,還可以將其自由組合,生髮出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勸酒大法。

勸酒講究因人施策,隨機應變。真正的勸酒大師是不會拘泥於兵法的,他們有時動之以理,有時曉之以情,有時敲山震虎,有時欲拒還迎。

在這一環套一環的酒桌套路里,即便是酒場老手也會「河邊濕鞋」,若是初出茅廬的酒場新人,與馬桶的親密接觸自然是成長必修的學分了。

4

「酒文化」,還是「桌文化」?

寫此文章前,我與一位同來自山東的前輩交流,我們倆一致認為濰坊的所謂「酒桌文化」,是「桌文化」而不是「酒文化」。

《左傳》有言曰,「酒以成禮,不繼以淫。」就是說喝酒是彰顯禮法的方式,但不能喝起來沒有節制。以孔孟之後自居的濰坊人怎能不聽從老夫子的教導呢?

這些年,身邊有不少長輩因為長期征戰酒場而搞垮了身體,被大夫要求「終生禁酒」。當他們回到熟悉的酒桌邊時,卻只能做個看客,望眼欲穿。

我的父親是一個優秀的主陪,但隨著他年齡上漲,酒力下降,主陪的工作已略顯力不從心。雖然他依然懷揣著「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的萬丈豪情,但我還是希望他在讀到此文之後能以身體為重,退出武林、歸隱江湖。

這些年,我套路了不少人,也被不少人套路過。講心裡話,我已厭倦了酒場的紛爭,眾位老鄉可否高抬貴手,放小弟一馬,小弟「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願濰坊的桌文化轉變為酒文化。願我們的酒桌上只講感情,不講套路。


推薦閱讀:

兩人所處階段不同,挽回的方法和套路也要隨之改變
再多的套路,都不如一句「我養你啊」!
摧毀一個熊孩子 的套路?
<事情>黃昏時代的紳士風度
五行通背拳實戰當中套路招法的運用 

TAG: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