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帶一路來(四):帶路中亞,不期而遇三梯隊

No.256

鳳凰大參考獨家系列策劃

從一帶一路來(四):帶路中亞,不期而遇三梯隊 作者:馬海雲 時間:2017年2月9日 我 們將在一帶一路遇到怎樣的人文,又要怎樣與錯綜複雜的各國勢力打交道?

在中亞,中國文化的軟實力影響只屬俄羅斯、土耳其之後的第三梯隊,不僅如此,還存在一個強勁競爭對手——印度。為通中亞,莫迪已是幾大文化法寶並用,那麼中國的資源在哪裡?

更重要的是,帶路中亞還讓我們看到,從文化角度去理解國際關係,很多事件的關聯竟是如此水到渠成。

土俄是穩穩第一梯隊,俄語涵蓋中亞精英網路直通莫斯科

如果說上述,交流屬於物理互聯互通範疇和技術範疇,那麼「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民意和社會基礎就是」民心相通「。

正如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的那樣,「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搞好『一帶一路』建設,必須得到各國人民的支持,加強人民的友好往來,增進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為開展區域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民心相通」是落實物理和政府互通的前提與基礎,其包括一帶一路沿線人民在目標、情感、理念、關係、人脈、愛好等方方面面的相互尊重和「美美與共」。「民心相通」具體表現在對不同歷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熟悉、尊重和欣賞程度,以及人脈、關係、情感、族際、教際等聯繫的培植和應用,這一點在作為文明的交叉口的中亞地區更為重要,這對那些單一主體民族和單一文化的國家來說,也甚為困難。

中亞地區文明悠久、族群眾多,就對目前該地區深具影響的現存的文化和族群而言,最主要的有如突厥文化和民族,以及俄羅斯文化和俄羅斯族。

首先,突厥文化與民族包括了以土耳其為中心,涵蓋中亞地區的土耳其族、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吉爾吉斯族、土庫曼族。由於歷史、文化、宗教、語言等關聯,在蘇聯解體以後,土耳其迅速恢復和發展突厥兄弟民族間的友好合作關係,並且在提供力所能及援助的同時,搶佔了基建、餐飲、時尚等領域內的先機。

土耳其人文影響至今在中亞頻繁顯見。

不過,儘管土耳其的文化影響和經濟遺痕隨處可見,但由於土耳其企業自身力量的局限和缺陷,土耳其在中亞國家的經濟影響力已顯現強弩之末跡象。但這並不是說土耳其和中亞國家的政治、文化關係弱化。相反,周邊大國的存在使得中亞突厥國家和土耳其的政治和文化關係一直在加強。除了在文化上加強突厥民族國家之間的紐帶和聯繫之外,在政治上也是相互支持。

例如,中亞大國哈薩克儘管和土耳其在某些方面存在競爭,但在維護土耳其和突厥國家關係方面卻不留餘力:土耳其擊落俄羅斯軍機後,哈薩克積極奔走於舊宗主國俄羅斯和突厥大哥大土耳其之間。最近,在阿斯塔納召開的敘利亞國際和平會議,同樣也和哈薩克同這兩個國家的特殊關係有關。

第二,俄羅斯族和俄羅斯文化不僅包括中亞各國的俄羅斯少數民族,也涵蓋包括俄語在內的前蘇聯歷史文化遺產。儘管中亞國家在獨立後推行民族文化、語言等去俄羅斯化措施,但前蘇聯在中亞國家的影響是無法去除的。

以俄羅斯語為代表的前蘇聯遺產貫穿在中亞國家的方方面面。除了眾所周知的俄羅斯族的影響之外,中亞各國多民族(甚至本民族)之間的交流基本是俄羅斯語。這在中亞國家的精英階層尤其明顯。

俄羅斯語之下涵蓋的是中亞精英的關係網路,並與俄羅斯形成千絲萬縷的關係。時至今日,不但中亞各國總統和俄羅斯總統關係密切,總統之下的高官顯貴也和莫斯科的同行保持著密切的人脈和商業關係。

甚至,連前蘇聯時代的體育愛好如滑雪,也一直是中亞國家(尤其是哈薩克)的流行項目。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俄羅斯的影響無處不在。在軟實力或民心相通方面,土耳其和俄羅斯很顯然是穩穩地第一梯隊。由於歷史和宗教的緣故,位於第二梯隊的要算伊朗-波斯文化和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鑒於這兩種國家、民族、宗教文化在中亞實力微乎其微,本文不做評述。

莫迪為通中亞,幾大文化法寶傳奇並用

文化軟實力的第三梯隊,要屬印度和中國。

印度和中國是兩個可以做對比的國家:在物理的互聯互通方面,印度在試圖從南北方向將中亞和南亞連為一塊;而中國卻在努力從東西方向,把中亞和東亞結為一體。有意思的是,兩國在物理層面上的互聯互通都取得了一定進展,如印度鋪設了從土庫曼經由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到印度的TAPI油氣管道,而中國也從中亞產油國建設了油氣管道以及公路、鐵路等交通。所以將兩國的「民心相通」工程進行對比更為有趣。

儘管以寶萊塢影視為代表的印度文化風靡中東,但在中亞這一傳統的突厥和俄羅斯文化地帶,印度的現代文化影響不是太大。也許,印度也認識到了因為地理、氣候、文化等不同而導致的這些輸入困境,印度在軟文化影響主要利用其悠久的宗教文化資源,來親和中亞突厥民族。例如,印度利用哈薩克建設傳統文化中心的機會,以歷史上的宗教、文化資源來和中亞突厥民族套近乎。

正如本人稍早提到的,莫迪在2015年4月訪問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時,不但讚揚了哈薩克通過舉辦「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促進世界和平的努力,而且也不失時機地給納巴爾扎耶夫總統贈送源自印度的宗教典籍,來迎合哈薩克學者的觀點,即釋迦摩尼可能是哈薩克人。更有意思的是,也許經歷了由突厥人建立的莫卧兒王朝的統治以及熟知新疆問題,莫迪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提到當代著名維吾爾人詩人阿不都熱衣木·烏提庫爾詩歌《足跡》。引用維吾爾詩人的詞句,不但凸顯了突厥民族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性,也強調了印度自遠古時期就和中亞突厥民族在宗教、文化、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密切關係(http://www.zaobao.com.sg/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50714-502779)。

儘管印度並未系統性地輸出其主體文化,但莫迪和具有中亞族裔背景的印度穆斯林領袖的不定期交流,以及印度瑜伽在中亞高層保健中的作用,已經積極地影響了印度和突厥民族的關係。

中亞回族。

儘管中國在歷史上曾經統治了中亞,但中國在中亞的歷史文化影響力十分微弱。即便有限的歷史文化交流,也沒有得到系統性地闡述和交流(如中亞和中國小麥飲食文化的共性和關聯)。目前,中國在中亞的歷史文化影響有兩個族群可以鏈接;一是維吾爾族,一是回族。由於歷史文化的關聯,維吾爾族和烏茲別克族的親緣關係和在哈薩克的存在,本來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和俄羅斯族有一比。但由於眾所周知的新疆原因,維吾爾民族文化沒有成為中國在中亞的寶貴戰略資源,但實際上,維吾爾民族文化有成為影響中國和中亞關係的潛力。另外一個歷史文化族群,是完整保留了清末中華文化的回族,其主要分部在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儘管人數不多,但中亞回族僑民和當地土著民族在長達140年的互惠交融中,和不同社會階層建立了融洽和平的民族關係,為中國和哈薩克以及吉爾吉斯斯坦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積極貢獻。這可以和印度尼西亞的華僑和印尼主體民族關係的不斷惡化可以做一對比。中國當代文化的影響如孔子學院還基本停留在象牙塔內。

除了這些周邊大國的不同影響之外,域外國家的文化影響也不可忽略。一是美國,二是日本,三是韓國。

儘管美國和烏茲別克因為2005年的「安集延事件」而導致政治關係下滑,但雪佛蘭車卻主導了烏茲別克的汽車市場。日本文化更如涓涓細流,深入中亞。如哈薩克作為「一帶一路」上的中樞國家,其賓館的早餐和時刻卻更多地是日式,彷彿日本代表了亞洲文化。

另外,作為中亞的另一東亞族群,朝鮮人幾乎壟斷了中亞巴扎的泡菜市場。阿拉木圖的朝鮮人聯合會更是積極促進韓國和哈薩克的關係。韓國不但是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的投資大國,而且不排斥韓國將其「中等強國」戰略衍生到中亞。

哈薩克市場的韓國泡菜。

中國註定成為亞歐大陸和亞洲大洋的銜接者

儘管就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中亞地區的歷史文化而言,中國的軟實力和「民心相通」還遠遠無法和土耳其與俄羅斯相提並論。但如果放眼「一帶一路」的廣袤區域,中國是唯一具有鏈接陸上和海上絲路歷史文化的國家。

早在蒙古鐵騎席捲亞歐大陸之前,中亞國家和人民早與中國發生了密切友好的交流。根據明清中國穆斯林史學家的記載,布哈拉穆斯林早在宋朝就已入華,將穆斯林天文學介紹給宋代。這些布哈拉後裔們在蒙古統治亞歐大陸期間,更是在中國和中亞之間的交通保持著緊密聯繫,如元代入華的賽典赤就是宋代入華的布哈拉後裔,而明代的鄭和則是元代賽典赤的後裔。

換句話說,13世紀亞歐大陸一體化,為15世紀的鄭和下西洋奠定了人脈、語言、路線等方面的基礎。這一元-明的歷史文化傳承為中國獨有。儘管土耳其、俄羅斯、印度在不同時段和中亞建立了密切的歷史文化關係,但他們在15世紀前根本沒有涉足海上交通,更不用說將亞歐大陸和亞洲大洋聯繫起來。如果從蒙元時代的早期全球化開始,到明代的鄭和下西洋開始,「一帶」和「一路」分別達到了歷史的頂峰。

事實上,從今天的布哈拉、撒馬爾罕、西安、南京、泉州到東南亞的馬六甲、三寶壟再到科倫坡、霍爾莫茲、吉達等到東非,都可以以賽典赤-鄭和譜系做一個歷史文化鏈接。今天,當中國再次崛起註定成為亞歐大陸和亞洲大洋的建設者和銜接者,賽典赤-鄭和文化遺產將是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珍貴歷史文化資源,它將最大限度涵蓋和團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人民,為世界人民共建「一帶一路」注入人文關懷和歷史情感,並在適當的條件下醞釀成立某種聯盟。

鳳凰大參考專題文章為本欄目特約,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及作者姓名,違者必究。

馬海雲

美國馬里蘭霜堡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專攻中國和穆斯林世界關係研究。鄭和國際和平基金會代表。其主辦的「鄭和論壇」在賽典赤-鄭和歷史文化框架下,於2015年在馬來西亞成功舉辦首屆「鄭和論壇」,將東南亞鄭和文化遺產和中國海上絲路進行歷史文化銜接;2016年的迪拜「鄭和論壇」則探討了以鄭和文化遺產為核心的印度洋沿岸國家和中國的歷史文化關聯。這兩屆會議涉及海上絲路的歷史文化關聯。將定於2017年8月初在哈薩克舉辦的第三屆「鄭和論壇」則將鄭和遺產和中亞祖先賽典赤文化聯繫起來,完整展現「一帶一路」的賽典赤-鄭和文化遺產為亞歐大陸和亞洲大洋沿線國家共同享有。

鳳凰資訊微信

掃描微信

關注鳳凰資訊

鳳凰大參考出品

策劃:易心

欄目合作:zhaoqm@ifeng.com

  • 0
  • 下一篇

    從一帶一路來(三):大國博弈,根骨在阡陌交通

    傳統的試圖軍事或政治控制亞歐大陸的大博弈,已經演變成以交通設施為基礎的互聯互通競爭。早在一帶一路之前,在亞歐大陸試圖構建新的阡陌交通的國家已有多個,美、俄、印這樣的大國無不有宏偉藍圖和雄心。作為一項整體性宏業的一帶一路,上層大動脈搭建成型的同時,毛細血管的疏通也不可忽視。

    作者:馬海雲
    推薦閱讀:

    馬雲根:「一帶一路」上的失真與天真
    【一帶一路】鍾飛騰:一帶一路、新型全球化與大國關係
    《三國演義》千古風流天下聞(文學新觀察·四大名著在「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上的遼、夏、金、元
    聽懂了俄羅斯員工的心聲(一帶一路·我的故事)

    TAG:中亞 | 一帶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