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慢性鼻竇炎

【概述】
  慢性鼻竇炎,亦稱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常因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反覆發作未能得到適當治療所致。以多粘液或膿性鼻涕、鼻塞、頭痛及嗅覺減退或消失為主要臨床癥狀。現代西醫學除穿刺沖洗、手術療法外,尚無理想的治療措施。 現代用針灸治療慢性鼻竇炎的報道,始見於1954年[1]。60年代起不斷有多例觀察的臨床文章出現,有些用抗生素或理療效果較差的病人,針灸後卻往往取得較好的療效。針灸不僅可使頭痛等癥狀減輕或消失,並能使腫脹充血之粘膜皺縮,有利於通氣和分泌物引流。在刺激方法上,多用針刺之法,並主張深刺。近年用電針法,也有一定效果。目前,有效率在90%左右。但本病現代針灸資料積累尚不多,其臨床規律還須進一步通過實踐探索。
【治療】
體針(之一) (一)取穴 主穴:迎香、印堂、百會、合谷。 配穴:風池、上星、尺澤、列缺、通天、攢竹。 (二)治法 以主穴為主,效不顯時酌加配穴。每次取3~4穴。迎香穴用28號2寸毫針,先速破皮進針,直刺0.2~0.3寸深時,再以35~40度角斜向上刺,直刺至下鼻甲前上端,針深約1.5寸深,鼻腔可能出血數滴,但不必止血,同時有大量分泌物流出及打噴嚏等。不提插捻轉,留針40分鐘。印堂穴,先囑患者正坐,前臂置於桌上或膝上,術者左拇、食指捏緊患者鼻根,微向上提,右手持針,針芒略朝下刺入穴位,然後沿鼻背中線斜行向下,進針約6~7分深,針尖宜刺中鼻骨,患者感明顯酸脹感。百會,針向前方平刺,至有脹重感;合谷,針向食指方向斜刺,以有明顯酸、脹感為度。後3穴,均用平補平瀉法。配穴,得氣後,亦施平補平瀉或瀉法,留針20~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基本痊癒:癥狀消失,治後3個月不複發;顯效:治療後鼻塞明顯減輕,鼻分泌物減少,嗅覺恢復;有效:臨床癥狀減輕,但不鞏固;無效:無改善。 共治療82例(包括部份慢性鼻炎),按上述標準評價,基本痊癒40例(48.8%),顯效21例(25.0%),有效17例(20.0%),無效4例(4.9%),總有效率95.1%[2~4]。 電針 (一)取穴 主穴:合谷、內關、足三里、內庭。 配穴:分為2組。1、風池,2、第一、二頸椎下。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配穴任取一組。主穴針刺,手法宜輕,針刺宜淺,不一定要有得氣感。然後接通電針儀。方法為用一負極導線,四正極導線。負極導線連接鉛板,外包絨布襯墊,並以鹽水浸漬以導電,置於配穴上;正極導線,接通四肢穴位。使用密波,頻率為280~320次/分,通電後以患者感舒適為宜,電流強度中等。通電後患者即感四肢各穴麻木,約10分鐘後四肢末梢發涼,手足心汗出。隨後頭部出現潮紅、發熱感,咽唇發乾,鼻內分泌物減少。每次通電1~1.5小時,停止通電後,鼻腔內仍無分泌物,呼吸通暢,四肢發涼和出汗癥狀消失。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7~10天,一般進行二~三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41例,基本痊癒32例(78.1%),有效8例(19.5%),無效1例(2.4%),總有效率達97.6%。一般而言,發病時間短的效果好,青少年的療效優於成年人。對25例治癒病人,作了隨訪,2~3年內複發3例,表明遠期療效也較好[5]。 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內分泌、肺、脾、腎、外鼻。 (二)治法 上穴均取,僅選一側,兩耳交替,用膠布各貼壓1粒白芥子於穴上。並囑患者用手按揉各穴,每次每穴按揉20圈以上,以局部脹而微痛為度,日行4次。每日換貼1次,7日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72例上額竇炎患者,結果,痊癒66例,有效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7.2%[7]。 艾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陽白、攢竹、魚腰;2、四白、迎香。 配穴:足三里、陽陵泉;頭頂痛加百會、太沖,額痛加內庭、行間,枕痛加玉枕、後溪、崑崙、風池。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一組,兩組交替運用,用隔蒜灸法。配穴據症酌取,用常規針刺之法。灸法操作為:選獨頭大蒜2個,切成厚度為0.7厘米之蒜片,置於穴區,將艾絨搓成如花生豆大的錐形艾柱放在蒜片上,用線香點燃施灸,灸時不宜太熱,以患者感舒適能耐受為度,並囑患者閉上雙眼。病屬急性者每穴灸3~5壯,慢性者灸5~7壯,每日灸1次,7~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02例(包括上額竇炎76例,額竇炎18例,篩竇炎6例,蝶竇炎2例),痊癒61例,顯效24例,有效12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5.1%[6]。 體針(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耳屏前約3~3·5cm,即下關穴前1~1·5cm處。 (二)治法 患者取坐位或側卧位,以28號或30號2寸長毫針垂直進針5~5·5cm,即可剌到蝶齶神經節,如剌 中該神經節,病人局部即刻有放電、噴水或齒痛感並向周圍放射。有此針感後,即可起針,不留針。每次一 側,交替選用,症情重者亦可取兩側。每 4~7天1次,5次為一療程。此法進針深,針區在顱底,血管神經豐富,故醫者須熟悉解剖部位,針具要嚴密消毒。 (三)療效評價 共治1594例,痊癒1005例,顯效342例,有效112例,無效135例, 總有效率91.5%[8]

推薦閱讀:

引起慢性腰肌勞損的原因有哪些?
治慢性支氣管炎驗方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怎麼做,才能避免肝癌的發生
慢性胃病飲食和治療
金亞城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經驗

TAG:鼻竇炎 | 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