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世名畫——花鳥卷(十一)【45P】
靈芝佛手圖清 任薰 絹本設色 縱27.6厘米 橫30.3 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任薰是任熊之弟,不到20歲時,即以賣畫為生,常往返於蕭山、寧波、杭州、蘇州、上海等地。他治學嚴謹,在寫生和臨摹上均下過很大功夫。他的畫承兄法,人物常用高古遊絲、鐵線、行雲流水、蘭葉幾種描法,畫風古雅,有出藍之妙。此畫筆繪靈芝和佛手。設色濃麗,筆法工整嚴謹。
梅花鹿圖清 任薰 絹本設色 縱27.6厘米 橫30.3 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任薰的花鳥畫多用之字形構圖,善把沒骨、勾填和寫意技巧混合運用在一起,格調清新,雅俗共賞。從學者除任頤、任預外,寧波、蘇州均有弟子。人稱「任阜長精於繪事,名噪當時」。此圖工筆重彩繪梅花鹿和山石,風格古秀而濃郁。
楊柳白馬圖清 任薰 紙本設色 縱27.4厘米 橫32.5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此圖繪白馬,扭頭回望,頭藏在脖子間,樹則乾枯無葉。此圖構圖並無什麼別緻的地方,但卻很好地體現了任薰繪畫的雅俗共賞的審美原則。
孔雀圖清 任薰 紙本設色 縱157.5厘米 橫40 厘米 廣東省博物館藏任薰作畫善於用色,講究賦彩濃淡並用。此畫繪岸邊一顧影自憐的孔雀,在爛漫的鮮花的映襯下越發顯得嬌艷動人,美崙美奐。孔雀的尾羽色彩斑斕,鮮艷奪目,而周圍的環境則採取水色渲染,造成強烈的對比效果,孔雀的造型也異常飽滿,略呈圖案化,富有裝飾性,由此可看出受到民間藝術的影響。
支遁愛馬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縱135.5厘米 橫30厘米此圖以東晉名僧愛馬為題材,支遁,字道林,世稱支公,陳留(今河南開封南)人,本姓關,25歲出家為僧,相傳他愛馬成癖。畫面主體是支遁與駿馬,後以芭蕉為背景,略有前後主次關係。駿馬向支遁轉首,目光中透出欣逢知己的興奮,支遁手執藜杖,其神情沉穩,若有所思。身上所著長袍是典型六朝風格。作為背景的芭蕉只以幾筆渲染點破,簡約明晰。左上端有兩行款識,從中可知這是作者為長兄所作,是比較放鬆的,因此畫面氣氛祥和,毫不做作。
朱竹鳳凰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縱162厘米 橫48厘米 江蘇省常熟市博物館藏任頤在人物、肖像、花鳥等領域中都有很高的造詣,他的花鳥畫兼工帶寫,色彩清新,形象活潑生動。《朱竹鳳凰圖》中朱竹白鳳相映生輝,富麗典雅,鳳棲梧桐,縮頭斂羽,神情自若。此類題材,可兆喜慶,流傳於民間,極富裝飾意味。
天竺雉雞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縱103.8厘米 橫44.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天竺雉雞圖》是任伯年花鳥畫代表作,畫家以色墨相融的手法,畫出了雉雞毛茸茸的羽毛,用筆非常瀟洒,顯示了其高超的技藝。任伯年的作品題材廣泛,造型生動有趣,色彩雅緻,很受市民喜愛,他也成為海派畫家中售畫最佳者。
幽鳥鳴春圖清 任頤 絹本設色 縱137.5厘米 64.8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任頤的花鳥畫融會了陳淳、徐渭、八大山人、惲南田等人的筆法,具有一種詩意般的抒情趣味。此圖繪六隻黑羽毛的鳥整齊地排列在岩石上,目光一致,似乎翹首以望春之降臨。山崖下桃花盛開,依然春意盎然。
蜀葵雙雞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縱149.9厘米 橫40 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任頤的花鳥畫在構圖上出奇制勝,富有音樂的節奏感,並重視寫生,吸收水彩畫的用水特長,勾勒、點蔟、潑墨交替使用,敷色鮮艷明麗。此圖兩隻雄雞站立在岩石上,一隻在引吭高歌,一隻俯視岩下,似乎在尋找食物。岩上一枝花嫵媚艷麗。
三羊開泰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縱169.7厘米 橫92.7 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任頤(1804—1895),初名潤,字小樓,後改字伯年,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寄寓浙江蕭山。其父工寫照,伯年幼得父教,後隨任熊、任熏學畫。擅畫人物、山水、花鳥,尤工肖像。取法陳老蓮,且重視寫生,但可貴的是他能創新,而且有自己的畫風。此圖繪三隻羊,一黑,兩白,後有岩石和蘭花。
把酒持螯圖清 任頤 絹本設色 縱39.5厘米 橫72.3 厘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任頤在表現對象時,極力將其形象表現得活潑生動,充滿一派生機,畫面空間感頗強,別具清新的格調。此畫繪酒壺、菊花、醉蟹,表現的正是把酒持螯賞月之時,蟹肥菊黃,也是人生得意之時。
江南風味圖清 任頤 絹本設色 縱169.7厘米 橫92.7 厘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任頤是「海派」畫家中賣畫最多,成就最高的畫家之一。「海派」就是指清末集中在上海出售自己藝術品,其畫作符合新興城市階層欣賞口味的一批畫家。他們雖然生平經歷各不相同,為了適應藝術品市場,高雅的文人趣味逐漸減少,在表現手法上盡量採用更適於被民眾接受的方式。此圖既有文人畫的古雅,又具有民間畫師的寫實真實。
古彝花卉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縱172.5厘米 橫86.6 厘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為了要表達題材內容和筆墨形式的統一,任頤用了很多不同的方式來起稿,他的很多初稿,有用濕墨、干墨、淡墨、濃墨等各種不同筆調來表現的。為了使他的畫達到最有效和最強的藝術表現力,他不惜經過多次反覆研究和創作。此圖繪古彝器里擺放著梅花、牡丹、鮮桃,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琴硯博古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縱136厘米 橫67.3 厘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任頤就具有那種非凡的藝術創造力,他能將極為平常的場景用最富有效的手法巧妙地表現出來,頓覺詩意盎然。他能準確地捕捉形象,物象也勾畫得自然工麗,畫面結體構成的動靜、高下、掩映、疏密,敷色的沒骨韻致和老辣筆意,均表現得十分完美。此圖畫琴、硯台等物,具有一種介乎工寫之間的密緻流走的美。
寒塘歸鷺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縱165.3厘米 橫46.5 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任頤捕捉瞬間詩意的想像力和表現力,得之於他的長期的寫生功力和體物的觀察入微。他的畫,具有一種嫻熟的一揮而就的速寫性。而其設色的工麗,用水粉的巧妙,色光紛呈的節奏氣韻,在此幅《寒塘歸鷺圖》中有上佳的表現。此圖繪寒塘、鷺鷥、蘆葦和牡丹。
凌宵松鼠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縱150.9厘米 橫40.5 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任頤的花鳥畫成就非常突出,在無比生動的花鳥世界中,他傾注了熱愛生活的強烈感情,充分表達了動人的詩意,情景交融,給人以豐富的審美享受。他配合各種畫法,形成了準確生動的造型和完美的藝術形式。此圖畫兩隻活潑的松鼠,虯曲的松樹和妍麗的鮮花。
雀聲藤影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縱80厘米 橫39.3 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任頤早年的花鳥畫繼承了任熊、任薰的雙鉤填彩和陳洪綬的勁拔筆法。40歲以後的作品,博採眾長,吸收了華喦的秀逸疏宕,王武的精工妍麗,八大山人的高簡生動,陳淳的淡墨欹毫,惲壽平的沒骨設色,「揚州八怪」的平易近人的水墨寫意以及西洋的水彩畫法和焦點透視而卓然成家。此畫繪四隻麻雀在啼鳴和紫藤花盛開。
紅芍藥圖清 任頤 紙本設色 縱163.5厘米 橫46.4 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任頤大膽地嘗試各種鮮麗的顏色,在統一的色調中,使用補色對比,一幅畫中往往用一點極為奪目的紅色、藍色或橙色,這種統一色調中的補色運用,使畫面明快利落,像閃閃發光的寶石,取得「畫眼」的效果。如《紅芍藥圖》中描繪的紅芍藥,很是艷麗多姿,蝴蝶翻飛,輕盈靈動。
翠竹白猿圖清 任預 紙本設色 縱142.8厘米 橫38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此圖屏共四條,此為其一,畫作崇山深處,一白猿攀援溪流翠竹間,雙勾畫竹,山石用斧劈皴,著色清麗,別有韻致,淡雅而不失神采,構圖滿實,有實有虛。畫左空上作者有題詩曰:「猿猱於此好踞繙,大澤深山天地寬,料得其中人罕到,常隨海鶴伴高寒。」
芭蕉孔雀圖清 任預 紙本設色 縱142.4厘米 橫38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任預(1856—1901),字立凡,浙江蕭山人,任熊之子,在上海、蘇州一帶賣畫,畫藝得到了任熊、任薰的指點,擅長畫人物、山水和花鳥。構圖別緻,設色淡雅,花卉學宋人勾勒法。此圖繪芭蕉樹和孔雀開屏。
喬松玄鶴圖清 任預 紙本設色 縱142.8厘米 橫37.7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任預的繪畫,畫風秀出時流,別立疏懶落拓的風趣。他為人性格倔強,有為富不仁的官僚、富人請他作畫,雖出重金,每遭拒絕。此圖繪紅色松樹和黑色仙鶴,對比強烈。
端午圖清 任預 紙本設色 縱125.6厘米 橫34.8厘米 廣東省博物館藏《端午圖》設色畫枇杷和花卉。構圖取新穎之姿,用筆用色講究韻味和文人趣味。圖中枇杷用宋人的勾勒法。任預作畫手法多樣,構思巧,形式美,下筆如風,頓挫有緒,色彩明麗。
荷花圖清 任預 紙本水墨 縱106厘米 橫29.5厘米 廣東省博物館藏此圖水墨畫荷花。後周的周敦頤曾撰《愛蓮說》將荷花比作「花之君子」,後代的文人士大夫常以荷來寓意象徵自身品格情操的高潔。在佛教中蓮荷是佛國凈土的象徵,被信徒用來寄予對來世幸福美好的嚮往。故蓮荷也成為任預非常喜愛的題材,通過畫荷表現其高潔寧靜的氣質。
松鶴延年圖軸清 虛谷 紙本設色 縱184.5厘米 橫98.3厘米此圖是極為瀟洒豪放的寫意畫,與常見的以松、鶴為題材的作品不甚相同。畫面斜出構圖,坡上野菊叢生,十分繁茂,凸現出勃勃生機,菊葉以淡墨色渲染,菊之花瓣則是鮮明的黃色。地面設淡青色,立一丹頂鶴,頗有偉岸之勢,作者用筆粗獷熟練,全用粗筆點染,而鶴之情態、神情、動勢已被表現得極為傳神。鶴後面是一株松樹,挺直峭立,不賣弄做作的虯勁之態,給人以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的感受。
雜畫冊清 虛谷 紙本設色 縱30.6厘米 橫43.1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雜畫冊》共十二開,分別繪有《夏山煙雨》、《惠蘭茶壺》等。題材廣闊,堪稱虛谷的代表作。此冊的繪畫技巧突破了前人的陳法,顯現其獨特的新格局。此冊始於清光緒六年冬,完成於光緒七年夏,各開分別署款,如「虛谷戲筆」、「紫陽山民虛谷作」等。亦有署年款,上鈐「三十七峰草堂」朱文腰圓印、「虛谷書畫」朱文方印、「虛谷」朱文方印,「虛谷」白文方印、以及「書畫癖」白文方印。
松石水仙圖清 虛谷 紙本設色 縱178厘米 橫9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圖繪古松欹斜,溪流涓涓,盛開的水仙花叢生石旁。松樹與水仙一高一低,一墨一色,相互呼應襯托。松樹蒼老、挺拔;水仙蔥翠、鮮麗,形成質感上的對比。此圖獨特的構思與繪畫題材表達了作者追求孤高芳潔的情操。款署:「壬申冬月,虛谷。」印「虛谷書畫」。當作於公元1872年。
赤練蛇圖清 虛谷 紙本設色 縱82.7厘米 橫37.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畫上畫家自識「覺非 虛谷戲作」,鈐「三十七峰草堂」朱文橢圓印。此圖繪深草間一條紋彩斑斕的赤練蛇,蛇身盤踞在老樹枝葉間,虯結扭曲,形態怪異,蛇頭下探,長信頻吐,雙目炯炯,似在回首威嚇近敵。用筆肆縱,設色對比強烈,更映襯出蛇的猙獰恐怖。虛谷喜作赤練蛇,在畫史上是罕有先例的。這題材多見於他早年的作品中,顯示了他「性癖又好奇,書畫破常規」的獨特藝術性格。
楊柳八哥圖清 虛谷 紙本設色 縱115.3厘米 橫51.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畫面楊柳垂吊,竹影綽約。兩隻八哥棲上枝頭,一隻似發現可食之物展翅俯衝向下飛去。柳條上葉子稀疏,呈半枯狀,顯然已是夏去秋來之時節。淡墨飛白筆畫柳枝、葉,線條時有頓挫,給人以飄灑柔韌之感。竹葉用濕筆淡墨虛遠模糊,於前景形成鮮明對照。筆直簡達嫻熟,是虛谷的晚年佳作。款署:「蘅珊仁兄大人教正,虛谷時年七十有二。」
梅鶴圖清 虛谷 紙本設色 縱145.2 橫78.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幅畫二隻白鶴在梅枝間翩翩起舞。畫家以頓挫的側峰描繪了如劍如戟、鐵干清癯的梅樹,那參差交錯的枝條,稜角分明的花瓣,突出了梅花天生寒骨、崢嶸向上的錚錚傲骨。 鳴飛的白鶴,一改光潔華美,悠閑典雅的貴族氣象,而以蒼勁的筆觸寫出長頸後縮收緊,雪羽鋪展飛揚的奇特造型,突出了仙鶴卓而不群的風神和凌空向下的勁勢。
松鼠圖清 虛谷 紙本設色 縱65.1厘米 橫33.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幅自識「仿解館法,虛谷畫。」鈐「虛谷書畫」。此畫取景於一只活潑的松鼠在夏日靜謐的樹林中飛躍跳蕩的瞬間。晶瑩香甜的葡萄引來了這隻小動物。畫家以干硬的細筆畫松鼠豐厚蓬勃的皮毛和調皮靈活的動態,它那圓睜的雙眼,齜起的鬍鬚,奮揚的前爪和翻卷的長尾巴,使畫面洋溢出喜悅歡快的野趣。
梅花圖清 虛谷 墨筆 縱86.2厘米 橫33.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幅自識「開到人間第一花。虛谷。」鈐「虛谷」、「心月同光」二朱方。此幅描繪了明媚春光里梅花盛開的景色。畫家以側逆迅疾的筆勢,乾濕參半水墨寫出戰勝嚴冬霜雪侵凌、橫逸勃發的枝條和初綻的花朵,色彩新鮮、透亮。賦予了梅花一種香艷而孤傲的美。這樹梅花,彷彿是虛谷飽經滄桑而又奮發不止的人生寫照,更寄託了老畫家對新春、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追求。
竹冊(之一、之二)清 虛谷 紙本墨筆 縱22厘米 橫25.8厘米 私人收藏虛谷此《竹冊》,共十二開,前六開為書法,後六開為風竹。畫幅雖小卻妙趣橫溢。畫家筆致豪放, 取象造型, 重傳神寫意, 藝術概括力強, 還以草書筆法入畫, 更見神力。
竹冊(之三、之四)清 虛谷 紙本墨筆 縱22厘米 橫25.8厘米 私人收藏虛谷畫花卉,並不是單純地描寫自然物象,而是似經哲理熔鑄,他總以「比興」手法,使所畫花卉具有同人類社會生活的美醜相類似的特徵。此《竹冊》中的蕭蕭風竹,同樣表現了竹的高風亮節和錚錚傲骨。用筆清麗,別有風味, 顯得秀氣脫俗,生氣勃勃。
竹冊(之五、之六)清 虛谷 紙本墨筆 縱22厘米 橫25.8厘米 私人收藏此《竹冊》就技法而言,是屬於小寫意一系。虛谷在繪竹時,布局疏宕簡潔,善於刪繁就簡,汰除不必要的繁縟細節,突出主體。而且構思奇警,有著單純疏朗的境界美。可以看出,虛谷融入了華喦的疏朗松秀,金農的古拙厚實,程邃的蒼勁乾澀,呈現出靈動和清俊的雙重變奏,開一代新風。畫中竹葉沉甸甸地垂掛著,竹葉紛披,濕氣淋漓。
牡丹圖清 趙之謙 紙本設色 縱175.6厘米 橫90.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趙之謙是「海派」的一位花卉高手。趙之謙(1829—1884),號無悶,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幼年時十分聰慧,稍長又鑽研金石篆刻,21歲得中秀才,此後中舉,歷任地方官,在作官前曾在杭州、上海等地賣字畫謀生。他不僅繼承明代陳道復、徐渭、清初八大山人及清中期「揚州八怪」以來的寫意畫傳統,並有所創新,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牡丹圖》筆墨敦厚,色彩變化中透露出素雅的格調,他還將書法濃厚的金石力度用於繪畫,使其花卉畫氣勢宏大渾厚,用筆遒勁。
四時果實圖(一、二)清 趙之謙 紙本設色 縱243.9厘米 橫60.2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術館藏趙之謙(1829—1884),字撝叔,號悲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官至江西鄱陽、奉新知縣。擅篆刻、書畫。花卉繼承陳淳、「揚州八怪」的傳統,並融合金石篆刻,筆勢流動,結構新穎,是近百年來著名畫家之一。所畫花果樹木具金石味,畫中一屏題:「百子千房奇樹傳,領取宰相記十年。撝叔。」三屏題:「實花花懸清秋,千金直在中流。撝叔作。」四屏題:「不擎力士拳,且把如來臂。浮禪向天龍,又悟非一指。之謙為紫佩尊兄大人屬畫。同治九年十二月。」
四時果實圖(三、四)清 趙之謙 紙本設色 縱243.9厘米 橫60.2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術館藏趙之謙(1829—1884),字撝叔,號悲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官至江西鄱陽、奉新知縣。擅篆刻、書畫。花卉繼承陳淳、「揚州八怪」的傳統,並融合金石篆刻,筆勢流動,結構新穎,是近百年來著名畫家之一。所畫花果樹木具金石味,畫中一屏題:「百子千房奇樹傳,領取宰相記十年。撝叔。」三屏題:「實花花懸清秋,千金直在中流。撝叔作。」四屏題:「不擎力士拳,且把如來臂。浮禪向天龍,又悟非一指。之謙為紫佩尊兄大人屬畫。同治九年十二月。」
天竺水仙圖清 蒲華 紙本設色 縱146.3厘米 橫77.1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蒲華(1834—1911),原名成,字作英,浙江秀水(今嘉興)人。僑寓上海賣畫為生,工書善畫,兼畫墨竹、花卉和山水,早期花卉學徐渭和陳淳,晚年畫竹學文同,筆意奔放,縱橫滿紙,風韻清雋。此圖繪製工整,含蓄,不同於常見的豪放不羈、水墨淋漓的風格,繪一塊怪石,拖筆烘染,堅實穩重,天竺、水仙、臘梅、萬年青環繞四周,花葉紛紛,枝桿縱橫,各盡其趣。整幅構圖嚴密,繁而不亂,疏而不漏。設色鮮麗,令人醒目,沉著端莊,艷而不俗,詩畫交融,情意俱佳。
葫蘆圖近代 吳昌碩 紙本設色此畫其用筆靈活,似漫不經心,隨手點染而神采天然,尤以葉子和藤蔓,表現活脫、自然,下面幾隻葫蘆飽滿而憨態可掬。恣縱的筆路,雖然紛披滿紙,仍然可以識得他形筆運墨的蹤跡。
梅花圖近代 吳昌碩 紙本設色 縱159.2厘米 橫77.6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梅花圖》構圖奇特,幾條豎直線條,作為梅花主幹,小枝旁出。右上側又伸出數乾梅枝,穿插於主幹之間。梅花先用寫意法勾勒,再填顏色,梅乾梅枝的處理,粗看似乎不合常規,然而細細品味,枝幹橫豎交叉,雜而不亂,恰到好處表現出梅花的風姿,富有生活氣息。畫家以書法入畫,筆墨蒼勁,透著幾分金石趣味。此畫是吳昌碩花卉畫的奇絕之作,蒼勁俊朗而洒脫隨意。
花卉近代 吳昌碩 王一亭合作 紙本設色 吉林省博物館藏此圖為藝術家們雅集一堂時所繪。王一亭畫水仙、佛手、盆架。吳昌碩畫梅花。王一亭所繪水仙用沒骨法,筆力不如吳昌碩老到古樸。吳昌碩畫梅花,圈花點蕊蒼勁簡老。
紅梅頑石圖近代 吳昌碩 紙本設色吳昌碩畫梅花,有緣物寄情、寫物附意的特點。他曾在一幅梅花上題云:「苦鐵道人梅知己,對花寫照是長技。」《紅梅頑石圖》據跟隨他多年的學生、最具有代表性的繼承人趙雲壑的題跋,可知是吳昌碩的晚年之作。一塊石頭,水墨淋漓,數株梅枝蟠曲向上,鐵骨錚錚,似作家之法畫之。繁花似錦,紅艷欲滴,千姿百態,有含苞等放的,有盛開吐蕊的,彷彿使人感到凌風傲霜,能聞到一縷縷的清香。
荔枝圖近代 吳昌碩 紙本設色 縱109厘米 橫34厘米 私人收藏吳俊卿(1844—1927),原名俊,字昌碩,號缶廬,又號苦鐵,浙江安吉人。工篆刻、書法,善畫花卉,近效趙之謙、張學廣,遠師陳淳、徐渭、朱耷、原濟。墨筆設色,無所不工,又常以篆法入畫,筆力雄健,氣韻磅礴,為近代畫家之一。是繼任伯年而起的海派主將。吳昌碩工詩書纂刻,擅石鼓文,善畫花卉竹石,被稱為「雄健古茂,盎然有金石氣」。圖中荔枝,直干聳出,迥殊凡態;枝頭果實實,信手點染,表現得十分腴潤。
玄珠圖近代 吳昌碩 紙本設色藤莖植物是吳昌碩最擅長的描繪對象,他畫紫藤、葫蘆、葡萄、牽牛花……能妙奪自然,絕世超俗,這幅《玄珠》其藤若游龍,莖似草書,迴旋疾轉,連絲不斷,確有「法與草聖傳,氣奇天地放」的魄力。在疏朗的幾枝藤葉中,有正有側、向背布局疏密得體,有畫處,藏密厚重,無畫處反覺得空闊,渺無邊際。紫藤花一串串,色彩繽紛,嫵媚嫣潤,花色上淡下濃,透微明麗,如畫家的詩中說:花垂明珠滴香露,葉張翠芸團春風。
牡丹水仙圖近代 吳昌碩 紙本設色 1923年 吉林博物館藏《牡丹水仙圖》畫面下端為二排由左向右斜的水仙花,鉤葉填石綠,花正盛開,畫面中間為一塊大石頭,石後為一排大寫意牡丹,紅花鉤葉,三段式的構圖,穿插有致,前後錯落。畫家在談創作牡丹的經驗時說:「畫牡丹易俗,畫水仙易瑣碎,只有加上石頭,才能避免這種弊病。」 此畫頗有氣勢,水仙、石頭、牡丹三者結合,整體感很強,顯得生機蓬勃,光彩照人。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推薦閱讀:
※男女比例影響社會健康 中國需為光棍做好規劃
※中國財富重新大分配時代到來
※陳師曾的《中國繪畫史》及其學術價值
※轉--------都知道是魯迅中國的脊樑,讀不懂魯迅,何以讀懂中國?長劍1100發表於 2009-08-24 13:11:18 鳳凰銳評
※奧運佳績帶來「正能量」,多元中國要有大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