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在此 百事便無禁忌
姜太公像 |
清 《文王渭水訪賢圖》 |
《魚腹獲兵鈐圖》 |
《百無禁忌圖》 |
文/圖鍾葵 歷史人物姜太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生前建立豐功偉業,死後被奉為歷代武將之首。唐宋追封他為武成王,天下遍立太公廟,與孔子並列,掌武事。在民間,流傳著很多有關姜太公的神話故事,百姓視姜太公為無所不能的驅邪神、保護神。人們相信,只要「姜太公在此」,便「百事無禁忌」。 先祖佐禹治水受封呂地
略懂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古代有個太公望;不讀史書的人,也通過神話小說和影視劇知道有個姜太公。在中國民間諸神中,很多神的本來面目都模糊不清,如《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中的二郎神,至今人們還搞不清楚他是「土產」的還是「進口」的。相對而言,姜太公的來歷比很多民間神清楚得多,史書有明確記載,其人其事和從人到神的演變過程,都有跡可尋。
姜太公,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別號飛熊,生於商末,卒於周初。有人問:為什麼姜太公有兩個姓?他到底姓姜還是姓呂?《史記·齊太公世家》早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先祖嘗為四岳(『四岳』為古代官職名),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從這段文字可知,姜尚本姓姜,因其先祖被封在呂地,後來用封地為姓。
姜太公是哪裡人?《史記》稱他是「東海上人」;《孟子》的《離婁上》和《盡心上》兩章都提到姜太公「居東海之濱」;《呂氏春秋·首時》也說:「太公望,東夷之士也。」但這些說法都有一點籠統含糊。晉代張華的《博物志》說得較為明確:「海曲城有東呂鄉東呂里,太公望所出也」;《水經注·齊乘》也說:「莒州東百六十里有東呂鄉,棘津在琅玡海曲,太公望所出。」
垂釣只為王與侯得遇明主興西周
姜子牙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在青年時期和中年時期都窮困潦倒,直到老年才遇到周西伯,從此大展宏圖,建功立業。他輔佐文、武王興周前的經歷,史書記載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雖然他的先祖是貴族,但到了姜子牙這一代,家境已經敗落了。傳說他年輕時做過宰牛賣肉的屠夫,開過酒館賣酒為生。《封神演義》說他32歲上昆崙山拜元始天尊為師學道,72歲遵師命下山,去朝歌城南35里處的宋家莊投奔早年的結義兄長宋異人,在那裡他娶了68歲的老姑娘馬氏。結婚後他編過笊籬、賣過麵粉、經營過飯館、販過牛馬豬羊,結果都是只虧本不賺錢。後來又開館算命,結果開業五個月後才來了第一筆生意,姜子牙抓住這個機會,一連算準了兩個人的命,自此在京城小有名氣。但也正因為算命,姜子牙識破了玉石琵琶精的真面目,得罪了妲己,從而導致了後來的逃亡。逃出朝歌后,他一路風塵來到磻溪,這一年,姜子牙已經80歲了。
《史記》也說「呂尚蓋嘗窮困」,稱「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遊說諸侯,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周西伯即周文王,呂尚和周文王的相遇,歷史上也有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呂尚當時在海濱隱居,周西伯被紂王囚禁在羑里,周西伯的謀臣散宜生、閎夭素聞呂尚大名,便請他出山營救周西伯。呂尚說:「吾聞西伯賢,又善養老,蓋往焉。」於是三人物色美女和奇珍異寶獻給紂王,贖回了西伯。
第二種說法是呂尚年老時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周西伯,《封神演義》說他垂釣「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史記》的記載也頗有傳奇色彩:「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彨,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悅,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按《史記》的說法,姜太公和周西伯相遇這一歷史性時刻是偶然中的必然。相學著作《神異賦》則從面相學「論證」此事:「明珠出海,太公八十遇文王。」所謂「明珠出海」,就是耳珠朝口而明潤。姜太公生得耳珠朝口,乃福壽之相。晚年之前氣色不佳,故運途坎坷。至八十歲氣色轉明潤,故得遇文王,開創大業。
唐代屢封姜太公登上神壇掌武事
關於姜太公釣魚,還有另一則傳聞,《列仙傳》稱:「(呂尚)釣於磻溪,三年不獲魚。或曰:『可以止矣。』尚曰:『非爾所及也。』已而果得大鯉,有兵鈐於魚腹中。」「兵鈐」就是兵書,傳說姜太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著有《太公兵法》,被後世兵家、縱橫家奉為宗師。
《史記》稱:「(周西伯)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周文王死後,周武王即位,呂尚被尊稱為「師尚父」,他輔佐武王在牧野之戰中一舉滅商。滅商後,「散鹿台之錢,發鉅橋之粟,以振貧民。封比干墓,釋箕子囚。遷九鼎,修周政,與天下更始,師尚父謀居多。」周武王把姜太公分封在齊國營丘,他到達齊國後,「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周成王年少即位時,管叔、蔡戰作亂,淮夷背叛周朝,成王授權姜太公征伐叛民,齊國從此成為大國。
姜太公登上神壇,是從唐代開始。據《唐會要》記載,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玄宗下令在東西兩京及天下諸州,各建太公廟一所,並讓漢代名臣張良陪伴姜太公同享祭祀。諸州武舉人,准明經進士,都要參與祭祀。每逢軍隊出征,任命將領,亦要祭祀稟告。天寶六年(公元747年),皇帝又下令,鄉間貢試選拔上來的武舉人赴省應試時,要先去拜太公廟。又規定每次任命大將或打了勝仗,都要拜廟告捷。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追封姜太公為武成王。到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帝頒發詔書,加封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並在青州建廟祭祀。武成王太公廟的規模格局與文宣王孔子廟一樣,與文廟相對應稱武廟,於是天下文人供奉孔子,武人則敬奉姜太公。姜太公與孔子並列,成為萬世武將之首,掌武事。
民間多奉太公像以鎮宅辟邪
到了明代,《封神演義》問世,人們進一步把姜太公神化為法力無邊的驅邪神。《封神演義》中的姜太公神通廣大,法力無邊,驅神役鬼,叱吒風雲,助周滅商,建立周朝。大功告成後,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捧著玉符金敕,登上封神台,大封陣亡功臣、逢劫神仙。無論正神邪鬼,俱得職司,各有所依。俗話說,姜太公封神,不封自己。傳說封神結束後,姜太公自己沒位置坐,只得爬上屋頂,坐在樑上說:「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我在眾神之上!」下面有人問:「你為什麼在諸神之上?」姜太公說:「你們的神位在屋內地面上,我的神位在屋樑上,屋樑高於地面,所以我在你們之上。」
人們相信,姜太公為眾神之首,自然神力最大,正神懼他三分,百鬼聞其名必然望風而逃。於是,人們只要覺得做事有可能得罪諸神或鬼怪,就把姜太公請出來。逢年過節時,家家戶戶都把姜太公像貼在家中牆壁上,以祈驅邪鎮宅,迎來吉祥喜慶。姜太公像多繪姜太公騎在瑞獸麒麟上,肩插發號施令的杏黃旗,手持多寶鞭,或在畫上方繪伏羲八卦圖,鈐上「驅邪降福」、「靈符鎮宅」硃砂印,並且書有「姜太公在此,百事無禁忌」十個大字。
民間凡新建房屋上樑時,工匠必先用紅紙寫下「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幾個大字,貼在木樑上。然後燒香磕頭,鳴放鞭炮祭拜姜太公,再從樑上往下扔饅頭,撒銅錢,俗稱「拋梁」。
陝北地區的人家在修建窯洞時要舉行「合龍口」儀式,在儀式上,主持人唱道:「一合龍口不再開,家添人口外添財。窯里窯外喜氣生,天神地仙降福來。一撒東方甲乙木,二撒南方丙丁火,三撒西方庚辛金,四撒北方壬癸水,五撒中央戊己土。匠工無忌,主家無忌,天無忌,地無忌,姜太公在此,百事無禁忌,大吉大利。」
當住宅逢路沖或屋角相對時,人們就用紅紙寫上「姜太公在此,百事無禁忌」諸字,並畫上黃色的符貼在牆上,意在擋煞。趕山會的商人,認為凡山會就有廟宇,凡廟宇必有邪鬼,而且不但活人要去趕山會,陰魂邪鬼也會去,因此隨身攜帶姜太公護身符,以求平安。
就這樣,姜太公被民間奉為驅邪神,人們用姜太公來抵禦一切災禍,保證太平安康。姜太公像既成了辟邪物,又成了吉祥圖。「太公在此,無所畏懼」、「太公在此,一切隨意」、「太公在此,大吉大利」等吉祥語被書寫成文字,在民間廣為張貼,習俗相沿,迄今不衰。
《吉祥藝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