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演義里的關羽:解碼關公
第1節:紅臉之謎
第一講紅臉之謎我們的講座從一個故事開始。這個故事呢,可能大家比較陌生,但是這個故事裡面的主角相信大家對他是非常熟悉的。說是古時候在山西有一個姓馮的年輕人,叫馮長生。這個人長得麵皮白凈,但卻臂力無窮,生性好打抱不平,經常在家鄉為鄉親們做點善事,因閑事管得太多,得罪了一些人。父母也就加強了對他的管束,不讓他輕易出去,說:「你還是在家裡好好讀書,準備參加考試,那才是正道。」有一天晚上,馮長生正在院子里用功看書。清靜的夜色下,突然聽到他們家東南角牆外有一戶人家,父女啼哭不已。搞得馮長生心裡很煩躁,你們的啼哭影響我複習功課,怎麼回事呢!就拍拍牆問:「隔壁因何事啼哭啊?」隔壁的老頭說:「不好意思,是這樣的。我們家閨女本已許配他人了,結果今天被縣太爺的惡少給看上了,明天就要來強搶,把她搶走做小妾。我因此上縣衙狀告他,但他是縣太爺的兒子,人家手裡面有權,不容我分辯,就把我打了一頓趕了出來。我們老百姓沒有辦法,所以只能相對而泣。」馮長生一聽,這還了得,清平世界什麼人能如此霸道呢?不由得心裡怒火燃燒,提著劍連夜衝到縣城,把縣太爺和那個作惡多端的惡少都給殺了。自古殺人是要抵命的,馮長生沒有辦法只好亡命天涯,逃走了。官府就四處通緝他。馮長生是一路往北逃。古時候的山西從南邊往東北方向走,必須要經過潼關。可到處都發著通緝令,貼著告示。古代通緝令跟現在大同小異,只不過那時候沒有照片,通緝一個人畫一張圖,把這個人大致面貌畫出來,有什麼樣的特徵、特點,就寫在、畫在通緝令上面了。馮長生走到潼關城下一看,出不去了。關口貼著通緝告示,關底下還有官兵把守,怎麼辦呢?他就跑到黃河邊上去洗洗臉,冷靜地想想怎麼出去。這麼一洗臉,奇蹟發生了,黃河水把這個臉色白凈的人的臉給染成紅顏色,臉色變紅了。哎,連他自己都覺得奇怪。順手又拔了一些頭髮下來貼在下巴上,這一來本來是位面白無須的小夥子,變成了一條紅臉大漢了,而且長著鬍子。他一看自己的形象改頭換面了,於是就大搖大擺地來到了關前準備出去。守關的兵士一看過來一個人,說:「站住,你姓什麼?」馮長生順手就一指通緝令的方向,但他那個手指向很模糊。其實意思就是說我就是你要通緝的人,你要抓就抓吧。可是那個兵士昏頭昏腦地抬頭一看,因為通緝令和潼關的關字正好都在一個方向,「你姓關啊,出去吧。」馮長生就大搖大擺地混出了潼關,此後這個臉就再也變不回去了,就變成了一個紅臉長髯的大漢,改姓為關了。我們聽完這個故事馬上知道了,您說的是關羽,關公啊!對了,我們講座的主人公就是關公。
第2節:紅臉之謎
關公是人們對關羽的尊稱,因為大家崇拜關羽,所以後來尊稱他為關公、關帝、關夫子、關聖人。他是中國上千年來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都競相崇拜的一個偶像。他也是中國歷史長河中唯一一個可以與孔子並稱為文武二聖人、二夫子的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在成都武侯祠的劉備殿里,除了劉備是一身帝王裝束,關羽也頭戴冕旒、手持玉笏全身帝王裝扮。一處廟宇、一座大殿竟然有兩位皇帝,這是中國廟宇中絕無僅有的。成都武侯祠所承載的三國文化內容,我將在關公文化講完之後,另闢一篇為大家專門介紹。現在話題還是回到關公身上。我們說,關公是傳奇人物,那麼他有什麼具體的特點呢?你說他傳奇,他一定是有非同常人的東西,在哪兒呢?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分析。第一,關公有鮮明的外貌,讓人一看就過目難忘。第二,他有傳奇的裝備,就是他用的東西總是與眾不同。這還不算,都不是最緊要的,最緊要的是第三,他的忠義人生。人們崇拜關羽並由此產生了關公文化現象,而關公文化是一個複雜的概念,我們就隨著剛才提出的這三個方面逐一給大家進行解讀吧。現在我們一提到關公就想到他是個紅臉,我們前面講的是一個傳說故事,那僅僅是一個地域性的傳說,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關公就是紅臉,那麼這個印象又是怎麼來的呢?我認為,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學藝術的魅力所致,也就是說紅臉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在長篇小說《三國演義》第一回介紹關羽出場時,他就是一條紅臉大漢。書中描寫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紛爭,朝廷為了鎮壓黃巾起義四處招兵買馬。河北涿州的兩位英雄劉備和張飛看了告示以後,相約要去為朝廷做點事。他們來到一個酒館裡,正在喝酒商議大事的時候,門外來了一個推車的大漢。進門以後就大聲叫道,「拿些酒菜來,吃完以後我要去投軍」。劉備一看此人,身長九尺,有兩米多高的一條大漢,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用我們成都話說,進來一個「大莽娃兒」,就是一個大漢兒。我們講美髯,丹鳳眼,卧蠶眉,身高這些都還不是最主要的特點,因為其他人都可能有這種形象,但是唯有這個「面如重棗」卻是唯一的。很多人讀到這個重字的時候,問怎麼發音啊?它應該讀重(chóng)。「面如重棗」是說,關公的臉色像重陽節的棗子那樣,是紅色的。紅臉人,形象鮮明傳神,而且這麼一個人走進來,那是過目難忘。作者羅貫中為了加深這個紅臉的印象,在不同的場合進行了不同的描述。
第3節:紅臉之謎
《三國演義》第五回,關公出場了。第五回寫的什麼?主要內容是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董卓進駐洛陽以後引起了天下大亂,有十八路諸侯聯合起來討伐董卓,盟主是袁紹。這伙兒人聚集到一起以後,因為各自心懷鬼胎,各有各的打算,所以根本沒有準備去打董卓,而是白天就喝酒吃肉,晚上就歌舞昇平,一點兒正事沒幹。所以董卓的大將華雄到了關外,挑戰諸侯的時候,連殺了盟軍的幾員大將,諸侯沒有人敢去應戰,大家都說怎麼辦?關外華雄在挑戰,這兒沒有人應戰,盟主袁紹臉上很不好看,自嘲地說了一句,哎,我那大將顏良、文丑是一個都沒來,來一個,何懼華雄啊?正在這個時候,帳下有一個人說,小將願意出馬立斬華雄獻於帳下。袁紹抬頭一看,只見一個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丹鳳眼、卧蠶眉,聲若洪鐘,我們知道,這就是關公。作者又把這個紅臉美髯的漢子進行了一次複述,加深大家的印象。可惜,袁紹對他印象依然不夠深刻。到了第二十五回、第二十六回,這個面如重棗的人可是讓他吃盡苦頭了。怎麼回事呢?袁紹為了爭奪統治權,在黃河中游地區和曹操打了一仗,這在歷史上稱作官渡之戰。在官渡之戰之前的袁、曹白馬之戰,是整個戰役的關鍵,因為關公刀斬顏良和文丑,曹軍才扭轉了戰局。袁紹的敗軍回去報告時都說,他們(顏良、文丑)是被一位紅面、長髯的人給殺了。因此到了後面,關羽這張紅臉就幾乎成了他的一個形象代言,是他的logo,就像我們現在看到五環旗就想到了奧運會,想起奧運會就想起五環旗,想起了關羽就想起了紅臉,看到紅臉就想到了關公。甚至於現代人門上貼的門神,鋪子里供的財神,只要是關老爺都是一張通紅的臉。這種紅臉已經影響到我們的文學藝術作品,侯寶林先生著名的段子《關公戰秦瓊》裡面說韓復榘的老爺子不認識關公,他問什麼呢?他說那個紅臉人是誰啊?跑到我們山東來殺人!韓老爺子目不識丁,但是他提到的依然是紅臉人。你看,關公外貌是如此鮮明,真讓人是過目難忘啊。不僅如此,這張紅臉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一個標誌性的特點了,我們向外國朋友介紹京劇的時候怎麼說的呢?歌詞怎麼唱的呢?說「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因此關公這張紅臉也隨著我們的國劇——京劇走向了世界,這種具有衝擊力的視覺外表,當然會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4節:紅臉之謎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黑種人,有黃種人,有白種人,沒有人見過紅種人。有一句歌詞「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我們問,關公的臉為什麼這樣紅啊?他怎麼就是一張紅臉呢?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我們要問,生活中真實的關羽他是不是就是一張紅臉呢?這就是我們要解的第一個謎。陳壽寫《三國志》時,魏國已有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吳國也有韋曜的《吳書》可作參考,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複,記事翔實。在材料的取捨上也十分嚴慎,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魏、蜀、吳三書,原是各自為書,一直到北宋才合而為一,改稱《三國志》。要了解歷史,我們必須回到歷史當中去,現在沒有時空隧道,我們只能藉助於文獻。三國時期的關羽距今已是一千多年了,關於他的歷史事迹散見於不少史書,史書都說關公生年不詳,關公是哪一年生的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他死於公元219年,距今1790年。記錄關羽事迹最翔實可信的是陳壽的《三國志》,因為陳壽就是蜀國人。蜀國人寫蜀國的歷史,幾乎就是寫當代史,應該是可信的。陳壽這個人不因為自己的父親受到了諸葛亮的懲罰而對諸葛亮隨意貶謫,評價人物比較公允。所以當時的人看到陳壽寫的《三國志》,稱他有「良史之才」。那麼,陳壽的《三國志》里寫的《關羽傳》有多少內容呢?我粗略估算了一下,中華書局的標點本裡面寫了一千零幾十個字,如果跟那些大腕級的人物比起來,比如曹操父子、孫權父子、劉備父子,包括諸葛亮等等,他們的傳記動輒都是上萬字的,《關羽傳》一千多個字能有多大的容量,多麼豐富的內涵、能包含多少內容呢?但是,我們不要小看這一千多個字包含的關公文化的全部內容,後人從中發掘出了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
第5節:紅臉之謎
陳壽《三國志?關羽傳》第一句話,「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姓、名、字都有了。中國古代有種說法叫「山東出相,山西出將」。書中陳壽特別指出他是「河東解人」,河東就是現在山西的運城一帶。具體的地方在山西運城西南的解州鎮,關鍵是後面那句話,「亡命奔涿郡」。人家沒說他長得什麼樣,只說他年輕的時候因為犯事,亡命,逃跑了,奔涿郡,就是來到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後來,跟劉備、張飛一起結為同盟,開始了他戎馬一生的事業。《三國志》從頭至尾,以及其他的史料中,我們找不到隻言片語說關羽是紅臉的記載。因此,這張紅臉我們可以說是後人賦予給他的第一個謎,歷史上的關公不是一張大紅臉。如果不是大紅臉他怎麼就變成大紅臉了呢?我們說,一種歷史和文化的現象,如果它不是真實的,那麼一定是後代人進行了文化的創造。於是就有了第二個謎:是誰給關羽染成紅臉的呢?為什麼要給關公染成紅臉?我認為關公變成大紅臉,有以下幾個地方值得注意,都是因為我們中華文化太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了:第一類是民間傳說。民間故事裡有關公變成紅臉的雞血染紅篇和鼻血染紅篇等。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類故事內容跟我們前面說得差不多,還是關羽見義勇為,結果被官兵通緝。四處躲藏的時候,逃到了一座山裡,有一個姑娘正在屋前紡紗,看到關公以後,說你趕快到床上裝病,躲藏起來。那姑娘殺了一隻公雞,把雞血抹在了關公的臉上,同時把自己的頭髮剪下來貼在關公的嘴巴上,然後用被子把他蒙起來。官兵追來以後,一看床上躺著一個人,把被子一撩開看,他們要抓的人是一個麵皮白凈的人,可眼前躺在床上的這個人呢,滿臉通紅,長髯過腹,好像在發燒,就像現在的h1n1患者,官兵嚇得趕緊躲得遠遠的,關公因此躲過一劫。當然這個被雞血染紅的臉就再也變不回去了,而這個姑娘的青絲就變成他長長的美髯。
第6節:紅臉之謎
跟它類似的說法是鼻血染紅的。說關公還是被追殺,但是這次姑娘換了,換成一個老太婆了。關羽來到河邊,老太婆對他說:「小夥子,你趕快把鼻子打破。」關羽一拳頭把自己鼻子打破,用鼻血抹在臉上,變成紅臉,再把頭髮拽下來貼在下巴上,立刻成了一條紅面長髯的大漢。官兵追來一看,不是麵皮白凈的人,就繼續朝前追趕。關羽謝過了這個老太婆,一路跑到涿州去了。這老太婆是誰啊?那是救苦救難的菩薩觀世音,是觀世音來點化他。第一是雞血染紅,第二是鼻血染紅,雞血還有民間的色彩,而觀世音指點他用鼻血抹臉已經帶有非常傳奇的神仙故事的內容了。還有一種說法,關羽不是凡人,是天上的龍王爺轉世的。故事說關羽的老家解州有個大鹽湖,鹽湖水直通南海。這湖岸上有一處寺院,裡面有一個老和尚喜歡下棋,凡是過往的行人都要陪他下一盤棋,他寧願舍點飯菜給行人吃。後來有一個大漢跟他下棋,你來我往下了一個多月都不分勝負。有一天,一個時辰之內,老和尚是連敗三局。這個大漢就問了:「你不是挺能下的嗎?今天怎麼回事呢?讓我的吧?」老和尚說:「不是,我們家鄉解州啊,已經數月沒有下雨了。禾苗乾枯,老百姓將要餓死了,怎麼辦?我心急如焚啊,沒有心思跟你下棋,所以連敗數局。」大漢嘆口氣說:「我告訴你吧,我就是天上的龍王。玉皇大帝不讓我在此間布雨,我沒有辦法,所以鬱悶,跑這兒跟您下棋,解解悶兒。」老和尚一聽,既然您是龍王爺,求求您,救救我們的百姓吧!在老和尚的苦苦哀求下,龍王說:「好吧,我這就回去布雨。但是我有一個請求,等到雨停之後,您拎一個大桶到湖邊去,等到冒出紅色湖水的時候,你把它裝在桶裡面拎回寺院去。」老和尚說,只要您下雨就行。果然大漢回去以後天上就下起了甘霖,解州旱情得到了緩解。老和尚遵照那個人的囑咐,到了湖邊,等到冒出紅色湖水的時候,他就把冒出的紅色湖水全部收集起來裝在桶裡面,拎回了寺院。108天之後,那些紅色的水裡就蹦出來一個紅色的小孩,這就是關公轉世了。他本是天上的龍王爺,因為,擅自布雨於人間,冒犯了玉皇大帝受到天庭的懲處。而那冒出的紅色湖水,就是被斬殺的龍王爺的血水,後來轉世變成我們今天的關公,所以他的臉本來就是紅的,不是後來染紅的,人家是天上的龍王爺轉世的。
第7節:紅臉之謎
第二類是民間評話。說評話的就像我們今天的曲藝工作者。這些人在講三國評話的時候,他們就喜歡把關公說成是紅色臉龐的人,這個說法至少從元代就有了。距今600多年以前的元代有一本書叫《全相平話三國志》,什麼叫全相平話呢?就是這個書的上面部分是圖,下面部分是文字,用現在的話說叫做插圖本的三國故事,這是說書藝人所用的底本。它裡面介紹關羽就是「生的神眉鳳目虯髯,面如紫玉」。你看,光是神眉鳳目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面如紫玉,關羽的臉色就已經變了,不是白色的,也不是普通形象的,是面色如紫玉。當然這是文學形式之一的說書藝術,還有更直觀的就是我們傳統的表演藝術。中國的表演藝術起源很早,到了宋元時期,就是粉末登台演出了,演員演出時須勾畫臉面。當時就有一種說法,「公忠者雕以正貌,姦邪者與之丑貌」。什麼意思呢?就是演員在表演的時候一定要忠奸分明。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古人演戲的檯子與觀眾有距離。如果是廟會上演出,底下人山人海,觀眾看不清高台上演的什麼啊?出場的是好人還是壞人?為了讓底下的觀眾看清楚台上的人的表演,必須要塗面抹臉,用現在話來說就要進行臉譜造型。怎麼造型呢?「公忠者雕以正貌」,也就是說正面人物,要「雕以正貌」,所謂正貌就是紅色的基調,最多略略畫幾筆,甚至把五官都要誇張一下。底下人看得清楚就說,哦,這是紅臉,好人。壞人什麼樣呢?曹操就是代表人物,白臉出來了,哦,這是壞人出來了。雖然演員沒有麥克風,觀眾也許聽不清楚他唱的什麼,但是觀眾一定知道演的這是好人在殺壞人,好人在懲罰壞人。為什麼呢?從人物臉色觀眾就看清楚了。所以把人五官放大,把動作放大,水袖啊、衣帽等等都極其誇張。舞台表演,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這是民間的表演藝術。
第8節:紅臉之謎
第三類就是我們文人的參與創作了。封建時代的文人很有才能,他們根據各種各樣的傳說和表演,就把關公變成了紅臉。最典型的就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羅貫中摒棄了他認為離奇古怪的傳說故事,演變過程只有一句話,劉備問關羽,「你哪兒來的啊?」關羽怎麼回答?我是「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依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了。」你看,就這麼一句話,就把我們前面所有講的故事都概括了,細節您自己去想,一句話,就把陳壽的「亡命奔涿郡」幾個字解釋得清清楚楚。那麼我們就要問了,這個紅臉它到底蘊含著什麼樣的文化和內涵呢?我們知道,臉譜有紅色的,也有黑色的,也有白的,也有花的。根據各種類型,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品行進行不同的人物造型。那麼為什麼不給關羽弄一個黑臉呢?你不是喜歡打抱不平嗎?你不是喜歡見義勇為嗎?黑臉也不是壞人,也是好人臉譜啊。甚至花臉也一樣,像張飛啊、竇爾敦啊、李逵啊,包公啊,這些人的臉譜都可以畫,為什麼關公一定要給他抹一張紅臉,而不是黑臉、花臉呢,這個紅色有講究沒有呢?有!關羽從歷史上不是紅臉變成紅臉,這有一個過程,這個變化過程是因為我們民間不同的群體紛紛加入其中了,用我們現在話說,這些人是太有才了。明明人家是一個白凈的書生,變成一個紅臉的大漢,他們為什麼要把他變成紅臉呢?這紅臉背後到底有什麼說法呢?一、紅色代表著反抗鬥爭的精神。我們前面講的所有關公的傳說故事,不外乎一個主題,關羽是一個具有正義感的青年人,而且反抗的是官府,代表著下層平民的意願,因此把他塗成紅臉,代表民間反抗的一種鬥爭精神。
第9節:紅臉之謎
二、紅色代表著正直和正義。關羽可以說是第一個見義勇為的青年人啊,當時沒有這種評選,如果評一定是榮獲全國十佳見義勇為青年。因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老百姓群體利益的事情,所以紅色體現著一種正直、正義,有這個精神和內涵在其中。三、紅色是英雄本色,這個大家非常好理解,我們今天的情況依然如此,紅色是正統的,正義的,同時也是英雄的本色,只有英雄才配紅色,從古至今皆然。五德始終說五德終始說是中國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歷史觀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終始」指「五德」的周而復始的循環運轉。鄒衍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為歷史變遷、皇朝興衰作解釋。後來,皇朝的最高統治者常常自稱「奉天承運皇帝」,當中所謂「承運」就是意味著五德終始說的「德」運。漢代起初在漢高祖劉邦時,張蒼認為秦國祚太短且暴虐無道,不屬於正統朝代。應該由漢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漢朝之正朔應為水德。到漢武帝時,又認為秦屬於正統朝代,改漢正朔為土德(因土克水),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採用劉向劉歆父子的說法,認為漢朝屬於火德。漢光武帝光復漢室之後,正式承認了這種說法,從此確立漢朝正朔為火德,東漢及以後的史書如《漢書》、《三國志》等皆採用了這種說法。因此漢朝有時也被稱為「炎漢」,又因漢朝皇帝姓劉而稱「炎劉」。我認為還應該更深化一點,我們應該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這個紅色的背後到底有什麼文化的內涵。首先我們發現,它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中五德始終的理論有關係。什麼叫五德始終啊?五德始終是傳統的儒家理論,起源於戰國,發展完善於漢代。當時的人們認為,天地之間是由木火土金水五個元素所構成的社會,那麼,人間的王朝一定要和天命的運行相符合,這樣的王朝才能長久,否則就是短命的。所以劉備創立的蜀漢王朝都是有政治的意義,就是奉行火德。火是紅色的,劉備的兒子劉禪也是這樣認為,在他當政期間的年號裡面有一個年號叫做「炎興」,所謂「炎興」就是火非常旺盛,這當然是他的一廂情願。實際上王朝的興衰是與治理者有密切關係的。你治理得不好,你再什麼德也沒有用的,所以劉禪的「炎興」還是短命的,蜀漢王朝僅存在四十多年就亡了。但是當人們把關公變成了紅臉,說明他的臉色與漢朝正統的紅色是相符的,以此表明他是漢朝一個大大的忠臣。
第10節:紅臉之謎
其次呢,我們還認為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語言習慣有關係。我們古代人喜歡說什麼呢,赤心對赤帝,赤心就是紅心,當年曹操寫了一封信給楊奉,裡面說:「吾與將軍聞名慕義,便推赤心。」就是曹操籠絡楊奉的時候說,我久仰您的大名,仰慕您的正義,我對您是一顆紅心相對。赤心就是紅心。關羽是漢朝的忠臣,他是紅心,但是這個心不可能掏出來給別人看。那麼為了表現他的一顆紅心,怎麼辦呢?只能通過外在的有象徵意義的東西來表達,這就是用紅色的臉來代表他有一顆紅色的心。所以我認為關羽的紅臉正是他紅心的一種外化的表現。再者,還與中國傳統文化中辟邪文化有關係。人類自古以來就認為紅色的東西很神秘,兩萬多年以前的山頂洞人安葬同伴時要在屍體旁要灑一些赤鐵礦粉,就是紅色的鐵礦粉,這是幹什麼呢?這顯然不是一種生理的反應和需求,而是一種社會符號或帶有巫術文化的內容。具體就是用赤鐵礦粉來辟邪。為什麼選擇赤鐵礦粉呢?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是鮮血的顏色。鮮血是辟邪的,這是古人的想法,因為有鮮活生命的人才有鮮血,人死了血自然就沒了。所以關公有一張紅臉,使得一切邪惡的東西都不能對他進行傷害,這種文化傳統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封建時代皇帝雖然穿著黃袍,但是宮裡面東西都是紅色的,大紅燈籠,大紅宮牆,大紅地毯,都用紅色來辟邪。義和團的時候,對洋槍洋炮沒有足夠的認識,以為那些是妖魔鬼怪之術,就用豬血、雞血一些亂七八糟的紅色東西一起往上潑,以為這樣可以破除人家的妖術,愚昧!但是這反應的是一種原始的形態。我們今天的人過本命年,過生日,穿條紅褲子,系條紅腰帶,什麼意思啊?老人會告訴他,這是保佑你本命年平安,帶有辟邪的功能。我們將關公鮮明的外表之一的紅色逐一進行解密,從它的來源以及它背後的文化含義,作了一些大致的探索。當然,關公鮮明的外表還不止這些,還有什麼呢?我們後面接著講。
第11節:桃園結義見真情
第三講桃園結義見真情我們曾經講過,關公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呢?紅臉、美髯、丹鳳眼、卧蠶眉,再有就是他傳奇的裝備,青龍偃月刀、赤兔馬。而這些,僅僅是作為關公這個特殊人物的一些外化的特徵,關公真正為人頌揚的是他的忠義人生,也就是說關公文化的內核是他的人生事迹。今天我們就從小說中的桃園三結義開始。桃園三結義是在什麼樣的社會背景下發生的呢?當時天下大亂,三國就是個大亂的時代,有句俗語叫做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呢?統治階級內部出了問題,宦官外戚交替專政;又有黃巾起義、加上災害頻繁,這就引發了社會的大動蕩。當統治階級被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就四處張貼告示,招兵買馬,當權者也想有一個穩定的統治秩序。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涿州招兵買馬的過程中,劉備看到了黃榜。劉備我們都很熟悉,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人家是皇族,因為家道已經衰落,只能編草席、賣草鞋,以此謀生。但是劉備胸有大志,看到公告以後心裏面很感慨,長嘆了一聲,這一嘆,又嘆出一位英雄來,誰呢?張飛出場了。張飛說大丈夫身當為國家出力,你嘆什麼氣啊!這劉備一聽,誰這麼大的口氣呢?劉備看見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聲若巨雷,勢若奔馬。這麼一個大大的英雄好漢出場了,劉備見此人長相異常,就問老兄您貴姓啊?張飛回答:「我世居涿州賣酒屠豬。看到天下大亂,我也想要為國家做點事。我看見您在嘆息,故有此言。」劉備說:「我不是嘆息,我是苦於無力。我編草席、賣草鞋,只有那麼點錢,沒法招兵買馬。」張飛說:「那好辦,我家裡頗有田資,我們共同來舉兵怎麼樣?」劉備一聽,好啊。二人來到一個酒館裡,正在商議之間,又一個英雄出場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主角——關公。
第12節:桃園結義見真情
關公出場那是威風凜凜,進了店大喝一聲:「酒保拿酒來,喝完了我立馬投軍去。」劉備一看,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一條大漢。劉備上前去自我介紹了一番,說:「請問先生怎麼稱呼啊?」關公說:「我是山西的關雲長,因為家鄉的那幾個豪強地主作惡多端被我殺了,我逃難江湖已經五六年了。眼下朝廷正在招募有用之人,我特來投軍的。」劉備一想,這不正好嗎?我們三個人志趣相投,何不找個地兒,議議今後的大事呢?於是,一個沒落的皇族,一個流落江湖的英雄好漢,一個賣酒屠豬的個體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次日,他們就在張飛的莊園擺下烏牛白馬和一些祭品焚香再拜。當天桃花盛開,這是多麼燦爛的一個前景啊!備下的烏牛白馬是設祭盟誓時的習俗,以示神聖和莊重。焚香再拜誓詞說了什麼呢?我們雖為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而且是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這段誓詞,這段故事成為了經典。問題是劉關張在歷史上是否真的舉行過結拜儀式,真的發過這種誓?還有,為什麼是「桃園」結義呢?我們先來看一看,最後這三個人的結局是什麼。蜀漢章武元年,即公元221年,劉備和張飛準備率領軍隊去討伐東吳,為什麼討伐東吳?因為東吳把關羽擒殺了。結果,就在劉備準備好出發之前,傳來了張飛遇害的消息。這張飛性子急,他跟劉備約好了要出兵,結果回到閬中以後讓他手下的人立即置辦白盔、白旗、白甲,要三軍掛孝出征。手下人說,將軍啊,這活時間緊、任務重,沒法干,完不成,能不能寬限幾天啊?張飛為兄報仇心切,說我恨不得立馬就出發,你還敢違反我的軍令?每人領了五十鞭子,而且還說改日就要完成,如果完不成,我要殺你們示眾。張飛手下這二人,一個叫范強,一個叫張達。心想,張將軍說話算話的,任務顯然第二天完不成,可能還要面臨被殺的危險,怎麼辦呢?乾脆,他們就先動手了,所以就把張飛殺了,那是公元221年的事。兩年以後,公元223年,劉備因為為兩個兄弟報仇,出兵東吳,結果是大敗而歸,病死在奉節永安宮。關公去世是公元219年,張飛去世221年,劉備去世223年,平均兩年死一個兄弟。
第13節:桃園結義見真情
一場由關公之死而引發的兄弟悲劇難道就這樣上演了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難道僅僅是要實踐那個誓詞?還是因為他們結義惹的禍呢?如果不結義是不是沒有這回事呢?我們來逐步分析一下。劉備這個人,仁厚忠義,知人善任,蓋有高祖遺風。意思是說劉備這個人性格溫和,待人比較和氣,有高祖劉邦的那種領導才幹。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那都是了不得的將軍。但是,一個呢,「剛而自矜」,就是關羽剛愎自用,驕傲自負,聽不得別人的意見,而且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強,這是他致命的弱點。另一個呢,「暴而無恩」,張飛對下屬粗暴而寡恩。雖然一個是義薄雲天的關公,一個有國士之風的張飛,但因為他們性格中的弱點,用陳壽的評價叫「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因為自己的短處和缺點招致的失敗,所以性格不同則命運不同。現在最時髦的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性格就決定了命運。所以他們三個的結局肯定是這樣,在冥冥中就已經安排好了。跟結不結義,發沒發過誓是沒有關係的。雖然我們從政治層面來看,劉備、張飛是為了給關公報仇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人家是信守承諾。從做兄弟這個角度說,他們被後人看成是千古楷模啊!為什麼呢?因為在劉備、關羽、張飛結義之前,中國歷史上這種例子很多,很多人都舉行過結義,也結過盟,但是我們只記得桃園三結義,這是因為《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把結義這種概念化的東西經典化了,這就是在我們民間流傳非常廣泛的、膾炙人口的桃園三結義故事。
第14節:桃園結義見真情
桃園結義的故事對後世影響是非常大的,那麼歷史上劉備、關羽、張飛他們是否真的舉行過這種結義,真的發過誓嗎?我們看歷史文獻怎麼說的。從《三國志?先主傳》、《關羽傳》、《張飛傳》中,我們找不到一絲一毫他們結義謀事的記載:《三國志?先主傳》:劉備「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三國志?關羽傳》:「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三國志?張飛傳》:「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除此而外,《費詩傳》,以及《華陽國志》等史料都有相關的記載。於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些認識:第一我們可以分析出,《先主傳》說劉備這個人喜歡接納豪傑,「年少者爭附之」。他喜歡結交豪傑,喜歡招納英雄,而且年輕人都願意投奔他。而《關公傳》里提到的是什麼呢?說的是劉備和關羽、張飛兩個人關係非常密切,「寢則同床」,就是睡在一個炕上的意思。大家覺得這有什麼呢?但是在那個時代是有高低等級制度的。能夠睡在一起,而且是「恩若兄弟」,那是真正的不得了啊!而且關羽、張飛對劉備是非常的尊重,「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什麼意思啊?就是在人多的時候劉備可以坐著,而關羽和張飛只有站在他的背後,侍立終日,沒有一點怨言。而且還能「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劉備軍隊發生戰事,他們就衝鋒在前,從來沒有半句含糊的語言。史書中還記載,張飛年輕的時候跟關羽一起投靠了劉備。「羽年長飛數歲」,關羽年長一點,所以張飛「兄事之」。張飛把關羽當成兄長來看待,史書中看不到結義,更沒有誓詞,但是可以看得出,他們確實又有兄弟一般的情誼。
第15節:桃園結義見真情
那我們就要問了,既然沒有結義、沒有誓詞,沒有這些結拜的禮儀,為什麼羅貫中要增加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世道混亂才會發生結義這種事,因為個人在亂世中力量是非常弱小的,一個人怎麼可能和社會上邪惡的歪曲的勢力抗衡呢?三國就是一個亂世,人與人之間缺乏相互的信任,所以增加這個故事第一是呼喚著忠誠,呼喚著信義。最不講信義的我們說三國時代就有一個人,小說中描寫的典型,就是呂布。呂布後來被別人罵是「三姓家奴」。呂布本來是丁原的義子,丁原也是一鎮諸侯。董卓進駐洛陽以後很喜歡呂布,就命令手下人去誘惑他,送他東西,收買他。送他什麼東西呢?赤兔馬。《三國志》說,這匹赤兔馬本來就是呂布的。但到《三國演義》里呢,卻成了董卓來引誘呂布的一個物件。而呂布也絕了,看到這匹赤兔馬以後馬上就反問了,你不會白送東西給我吧?總得有什麼交換的條件吧?兄賜此龍駒,我拿什麼來回報你啊?他想到的是,你給我,我給你,雙方是一種交易。而後來曹操把這匹赤兔馬送給關羽的時候,關公說什麼?我不是輕人而貴牲畜,我知道它是千里馬,這樣我當天就可以看到我大哥了。你看,一件事情上關公和呂布兩個人的品行是雲泥之別。所以,呂布得了赤兔馬,後又中了王允用貂蟬誘惑他的美人計,最後一聲「有詔」,就殺了跟他拜為父子的董卓。當然董卓他該死,這個人千刀萬剮都不為過,但問題是呂布殺董卓的動機是什麼啊?不是為民除害,是私憤大於公仇,他覺得是董卓把貂蟬給搶了。所以從這點看來,這個故事裡邊包含的是呼喚忠義。
第16節:桃園結義見真情
第二,桃園結義的故事凝聚著作者的情感。《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人,因為元朝是蒙古族統治者,所以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到了元後期非常尖銳,很多起義隊伍反抗這個腐朽的統治。有史料說,羅貫中是「有志圖王者」,他也是在亂世中希望有所作為的一個知識分子。但是「遭時多故」,因為起義的各隊伍之間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沒有一個統一的綱領,除了打元朝統治者,自己內部也在互相殘殺。所以羅貫中雖然投到了起義隊伍裡面,但是並沒有像他想像的那樣就可以為國家出力。只好把自己的情感化為了不朽的名著,在第一個回合裡面就寫了「宴桃園豪傑三結義」。第三呢,結義是可以增加情感,可以增加力量的,所以我們說結義結義,有情才有義,亂世才結義,但是無情必無義。我們都知道,這故事叫桃園三結義,大家想過沒有,它為什麼不叫蘋果園三結義,葡萄園三結義呢?這有沒有講究呢?有講究。桃花、桃樹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有特殊的象徵意義:首先,桃樹乃春天早發之樹,桃園三結義預示著劉關張事業初始,結義以後他們的事業就開始了,這是好的開端。其次,桃花燦爛奪目,預示著將來他們的事業興旺發達。《詩經》上說「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燦爛得就像燃燒的火焰一樣。現在說,這人走桃花運,因為桃花艷麗,象徵一段很美好的姻緣,當然桃色新聞那是另外一回事。我們還記得夸父逐日最後道渴而死,把手杖一扔,「化為鄧林」,就是化成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後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饑渴。預示事業興旺發達有後續,所以一定是桃園結義。另外桃木它自身會散發出一種氣味,這種氣味可以驅逐蚊蟲。在漢代的時候就有一種習俗,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毛宗崗
第17節:桃園結義見真情
字序始,號子庵,曾仿效金聖嘆刪改《水滸傳》的做法,假託得《三國演義》古本,對羅貫中原著進行刪改,並在章回之間夾寫批語,題為「聖嘆外書」、「聲山別集」。毛宗崗一百二十回本《三國演義》在情節上變動很大,不僅有增刪,還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與原著比較,尊劉抑曹的正統觀念和天命思想明顯加強,在表現技巧、文字修飾方面也有提高。把桃木刻成一個小人,掛在自家門口,驅除邪物。所以桃園結義既浪漫又有辟邪的意味在裡面。那麼為什麼我們說這個誓詞是「千古盟書第一奇語」?這話不是我說的,這是清代的文學評論大家毛宗崗說的。他為什麼這麼評論呢?他沒解釋,我理解這段評語,第一它體現著結義的一種兄弟情深,這是忠,這是貞。因為異姓兄弟,沒有血緣關係,但是經過了一個歃血為盟的儀式之後,變成了比血緣關係還要牢固的一種兄弟關係,這就不得了了,這需要什麼呢?需要真情,需要真誠,需要忠貞。第二,結義體現著一種肝膽相照的義。大家想一想,只有忠誠的義才能做到關鍵時刻不離不棄。一個公元219年被擒殺,一個公元221年被暗殺,一個公元223年病逝,幾乎是兩年就有一個英雄死去,他們為了什麼?就是能同甘苦,共休戚,患難相攜。第三,誓詞裡面有兩句話很關鍵,「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報國家就是共赴國難的一種忠,安黎庶就是穩定民心的一種義,因此誓詞裡面還包含著忠義雙全的意味。那麼結義結義,什麼叫義呢?其實結義是中國文化裡面非常古老的一種結交朋友的形式,結義也叫拜把子。最初的時候因為沒有血緣關係,就是幾個人在一起,把手指割破,把血滴在酒裡面,然後喝下血酒,覺得這個酒裡面大家血液就相通了,就比血緣關係更牢固了,都是親兄弟了。後來呢,殺只公雞,滴點雞血,那也叫血,反正是沾了血了。因此結義這種形式強調一種非血緣的牢固的兄弟關係。古人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顯然整句話重點偏向後句,為什麼?結義就形成了一種帶有一種血緣紐帶的關係在裡面,那是都要遵守的。第三,結義要講究誠信,要仗義。提到最典型的就是《水滸傳》。我們知道,《水滸傳》寫了一百零八位好漢,由四方集聚梁山。為什麼聚義到一起,因為那有一面旗子寫著四個字:替天行道。他們都聚在這面大旗下,雖然聚義廳變成了忠義堂,但是,脫不了的是一個「義」字,一個「義」把出身、經歷各個不相同的人團結到了一起。宋江為什麼叫及時雨啊,因為他平時就仗義疏財,對誰都是兄弟,都是哥們兒,最關鍵的時候能站出來。晁蓋他們智取生辰綱以後,事情敗露,被宋江知道了,按理說,站在大宋朝廷這個立場上,你宋江應該幹什麼呢?你應該協助縣衙門去抓捕這些盜竊犯啊,但是他沒有這麼干,他本身就是一個司法幹部啊,是鄆城的押司,掌管刑名的國家司法人員啊,卻知法犯法,擔著干係跑去通風報信,通知晁蓋,趕快逃命。如果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上,這叫做不忠,私通盜匪。但是晁蓋他們取得生辰綱,那些是不義之財啊,那叫該出手時就出手啊,取之於民還之於民,所以宋江去通知他讓他們走,實際上是維護了人民的利益,這就是真正的義。
第18節:桃園結義見真情
聖人孟子曾經把義和生命是提到同樣的高度,但是也有取捨。他說,如果當生命和義不可兼得的時候,捨生而取義,這是多麼崇高的境界啊!由此下來我們說明,義也是有高下、大小之分的,義是有衡量的道德和價值觀念的,義是要講原則的。清兵入關以後,對漢族採取了很多殘酷的政策。到了清朝末年,很多人不滿腐朽的統治,紛紛舉行了各種結社、結盟。我們所熟悉的同盟會、興中會、天地會,以及四川的袍哥,都是通過結義、結盟形成的反抗清政府的一些民間組織。這些組織的成立之初不可否認,他們帶有極強的積極性和革命性在裡面。其他的我們不說,我們這兒舉個例子。袍哥是我們四川的一個民間幫會組織,結義拜關羽為神,而且袍哥開山堂,就是收徒弟的時候非常隆重,高高地把關公的神像掛在上面,而且龍頭大哥只能坐在側面,旁邊還有一個位子當然是二哥坐的,一般是虛位。因為桃園結義裡邊關羽排行老二,這個位子只能是虛位以待。如果一定要有人坐著,他一定是讀書人,要穿著長衫子坐在那兒,就好像是關公坐在那兒一樣。這是當時的一種排場,當然也歃血為盟,也行忠義之事。我們舉一個比較典型的,為革命作出了一點積極貢獻的人物。抗日戰爭時期,四川的大袍哥范紹增,我說這個名字大家不太熟悉,我說一個大家熟悉的名字,前幾年播了一個電視劇叫《傻兒師長》。講的就是當年的范紹增師長,成都話讀音是「哈兒師長」。「哈兒」就是成都人說的瓜娃子,就是北方人叫的傻子。范紹增是不是真的傻,真的哈啊?他才不哈,他是大事不糊塗,小事可以犯傻。范紹增早年嗨過袍哥,什麼叫嗨?這個字很不好解釋,通俗地講就是參加、混過袍哥組織。袍哥們的口頭語是:「袍哥人家,絕不拉稀擺帶。」這話我翻譯一下,我是袍哥人家,那麼做事的時候,絕不含糊。當然這個含糊裡面就有問題了,到底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正義的,什麼是非正義的,那不管,反正要我做事,我絕不含糊。所以抗戰期間,他率領川軍88師,奉命抗擊日寇。在他的部隊裡面呢,有個副營長叫曾涵林,是個共產黨員。被國民黨特務知道了,就打了個報告到重慶去,蔣介石知道了以後非常生氣,電令范紹增將軍把此人抓捕起來,立馬押送上饒。范紹增是嗨袍哥的,袍哥人家絕不能幹這個事。那怎麼辦呢?他就把曾涵林請到他的辦公室裡面,對他說:「我這個隊伍中都是袍哥,你又沒有嗨過袍哥,跑到我這兒幹什麼?我知道你的底細,這樣,我送你一百塊大洋,給你做路費應該是夠了,你拿著這個錢回你的部隊去。」這一百塊大洋在當時可以買一萬斤大米。曾涵林拿著錢就走了。他的副官著急了,說將軍啊,蔣介石可是催著要這個人的命啊,你怎麼把人給放了呢?范將軍毅然回答:「廢話,老子隊伍沒這個人。」他就敢跟蔣介石就這麼頂撞,當然後來這個事肯定是沒有下文了。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義裡面有積極的革命的成分。
第19節:桃園結義見真情
蕭華(1916~1985),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空軍政委、總政治部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蕭華譜寫的《長征組歌》被評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我們再講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彝海結盟。據說劉伯承當年率紅軍先遣部隊到了四川以後,要北上,但是必須要到達安順場才能渡過大渡河,太平天國的著名將領石達開曾經就因為在這裡渡不過大渡河,數萬大軍被清軍全部殲滅了。所以紅軍必須要越過大渡河,可是經安順場渡河必須穿過彝族區。彝族和漢族因為國民黨的統治搞得民族矛盾非常的尖銳,漢人進去都困難,更不要說漢人的軍隊,幾乎不可能。但是通過這兒才是最佳的捷徑。劉伯承司令就讓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蕭華先去跟彝族群眾聯繫一下。到了彝族的隊伍裡面,蕭華跟他們的首領說:「我們劉司令率領的紅軍不是來占你們地盤的,我們是要北上路過此地。我也知道,你們彝族朋友非常講信義,我們劉司令願意跟你們的頭人結拜為兄弟。」彝族人看到紅軍紀律嚴明,就同意了。第二天劉伯承司令和彝族首領小葉丹就來到了彝海邊舉行結盟的儀式。沒有酒,劉伯承司令讓警衛員拿了兩個瓷盅,去舀海水,這個海就是高山湖泊,當地人叫做海子。舀了兩碗湖水作為酒,小葉丹殺了一隻公雞,把雞血倒在水酒裡面,請劉司令先喝。按彝族風俗,先喝者為大哥。所以,劉伯承司令就端起那碗有雞血的水酒一飲而盡,而且還發了誓。很明確,就是說我們既然喝了酒,就是兄弟了,絕不背離。小葉丹也很爽快,一飲而盡。結拜儀式結束後,劉伯承司令把自己佩帶的左輪手槍和幾支步槍送給小葉丹,小葉丹將自己心愛的黑騾子也送給了劉伯承司令,結盟以後,小葉丹還派嚮導領著紅軍直達安順場,以後紅軍的後續部隊就沿著這條彝漢結盟之路順順利利地渡過了大渡河北上,這是國民黨根本想也沒想到的。這就是流傳在我們四川彝海地區的一段民族團結的佳話。結義、結盟可以增加力量,一定的歷史時期中也含有革命性和積極性,但同時也會有不良的思想在裡面,也有負面的影響。我們剛才講的都是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東西。比如說是不是結義結盟以後大家都能保證彼此之間不離不棄呢?不一定。當年蔣介石、馮玉祥也是義結金蘭,後來說變臉就變臉了,還不是反目成仇打了起來。後來很多的人都以為,我只要在關公面前拜了忠義,我做的事就是正義的。那可不一定,現在社會上有些人往往打著忠義口號,在拜關公的旗號下干著不忠不義的事。其實義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追求的一種價值觀念,說到底,義就是符合大眾利益的一種道和一種理。動亂催生著結義,結義呢?呼喚著一種忠誠,而一個和諧的社會,就不再提倡結義這一類的形式,在今天講究真誠,講究善意,講究文明的社會裡,桃園結義這個故事只能成為一個永遠留在人們心目中的經典而已。
第20節:酒尚溫時斬華雄
第四講酒尚溫時斬華雄「威震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冬冬。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一聽這詩大家立刻明白了,這是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三國演義》第五回講的,題目沒有用這個,溫酒斬華雄只是這第五回里一個精彩的片斷。關羽有了與眾不同的青龍偃月刀,可不是玩具,那是他的兵器,那是要殺敵立功的。他殺的第一個比較有名氣的人就是華雄,這個故事開始於所謂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因為董卓危害朝廷,禍害百姓,曹操就以朝廷的名義發了個文告,號召天下人都來討伐董卓。於是,就有十八路諸侯響應,共推盟主袁紹。十八路諸侯里有我們熟悉的袁紹、袁術、孫堅、曹操、公孫瓚等人,這些人組成了聯軍,聯軍的總司令是袁紹。聯軍以孫堅為前鋒,直撲汜水關而去。到了關下,董卓集合人馬要與聯軍抗衡,呂布準備出戰的時候突然在他後面有一個人大吼了一聲,「不忙,不勞溫侯出馬,待我把諸侯斬了,斬他們如探囊取物啊!」誰這麼大的口氣呢?書上這個人描寫他是身長九尺。東漢時一尺,大約合今天二十三公分,九尺有兩米多高了。我們知道,《三國演義》裡面描繪關公的時候也就是身長九尺,這個人跟關公一樣高,長得是虎體狼腰,豹頭猿臂。虎體,上身很壯實。狼腰,很細,像個健美運動員一樣。豹頭,腦袋長得結實。猿臂,手臂既長又靈活有力,他就是關西人華雄。他口氣太大了,殺諸侯如探囊取物!這話後來我們在關羽推薦張飛的時候也聽到過,關羽向曹操介紹他的兄弟張飛的時候說,「我兄弟張翼德於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張飛確實有這個本事,那華雄是不是也有這個本事呢?能夠說這個話的人第一是口氣比較大,第二也必須有點本事。所以,華雄跟孫堅作戰時,當夜偷襲孫堅的營寨。這孫堅本來是去打董卓的,結果沒注意,被人偷襲非常狼狽,只好四處逃命,跟隨他的只有他的心腹愛將祖茂。他們邊戰邊跑,後面華雄的騎兵是窮追不捨,怎麼也擺脫不了。這祖茂就發現問題了,說:「主公啊,您頭上戴的赤幘太打眼了,賊人都認識它。您把它取下來,我給您戴著,我們分兵突圍。」赤幘就是紅色的氈帽。孫堅一想,沒別的辦法,好吧,就把帽子脫下來給了祖茂。孫堅從一條小路跑了,祖茂就朝另一條路引開了追兵。這華雄的騎兵當然是沖著紅帽子就去了,那就意味是追殺孫堅嘛。祖茂一看,沒辦法逃掉了,天也比較黑,就跑到一塊墳地,看見那兒有一根燒殘的柱子,就把帽子扣在柱子上,自己藏到草叢裡面。華雄的追兵一看,恍惚之間以為孫堅站那兒了,萬箭齊發就射了過去。射了半天沒有動靜,走近一看,哪有人啊,就一頂帽子在那兒。華雄氣得不得了,當他上前去摘那個帽子的時候,祖茂從草叢中跳出來要想殺了華雄,而華雄是大喝一聲,把祖茂劈了。第二天,華雄還拿著孫堅的那個紅色氈帽到陣前去示威。這段描寫我們知道,它不是故意在貶低孫堅,因為孫堅也是一個英雄,人家的兒子孫權後來做了皇帝,所以孫堅也是不得了的人物。但是這一段故事內容的意思是必須要讓孫堅做出一種犧牲,這是為以後關雲長出場作一個鋪墊,前面我們講的這麼多,僅僅是關羽刀斬華雄的一個序曲,好戲在後頭。
第21節:酒尚溫時斬華雄
有了大敗孫堅的勝利,華雄驕傲得不得了啊!第二天就挑著孫堅的帽子到聯軍的陣前去挑戰去了。袁術說:「這什麼人?讓我手下俞涉去。」俞涉去了,一會兒俞涉被殺了。韓馥說:「我有上將潘鳳,不怕華雄。」潘鳳又去了,還是送死去了。諸侯一看,沒人應戰,誰敢去啊?俞涉、潘鳳,都是驍勇的戰將,到了華雄那兒都有去無回。這個時候,袁紹說了一句話自我解嘲,「哎,我那上將顏良、文丑一個沒來,來一個,何懼華雄啊!」這個時候只聽得階下一個人大喝一聲:「小將願往斬華雄的頭,獻於帳下。」這人誰啊?大家都不認識他。所以諸侯覺得挺吃驚,是誰這麼大的口氣?諸侯們為什麼吃驚?在封建時代那是非常講究等級制度的。所謂的十八路諸侯都是各個地區的領軍人物,都是轄區內軍事行政的最高長官,省部級幹部。而當時劉備才是個什麼官呢?書上說他是平原縣令,才是個縣處級幹部。省部級幹部在那兒謀事,縣處級幹部連坐的資格都沒有。後來還是袁紹聽說此人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雖然現在你覺得他不怎麼樣,人家祖先是皇族。拿一條爛板凳坐那旁邊,你跟著聽吧。劉備這才勉強因為皇族的身份弄了一個地方坐著。關羽、張飛連坐著的資格都沒有,只能叉手侍立於後。叉手,表示恭敬。所以他關羽一出聲,諸侯就覺得,這人太無禮,我們是很講究等級的。雖然對手殺了我們聯軍的人,但是人家是都督啊!我們至少也得派一個相應官職的去出戰才相配啊!袁術說:「你小看我諸侯無人,給我打出去,這裡哪有你說話的地兒啊?我們都是領導在討論,你這個下人插什麼嘴啊。」旁邊人介紹說,此人是劉備手下的馬弓手。先說這個馬弓手不是官,也不是爵位,更沒有身份和地位,說穿了就是一個能騎馬射箭的兵士。作者在這兒故意製造了一個懸念,對手是都督華雄,好像是級別很高的一個官員。我們的關羽呢,僅僅是一個馬弓手,這是故意的,因為馬弓手和都督之間級別差老鼻子了。在那個講究等級的社會,什麼人出戰那也是非常講究的,諸侯雖然一個人沒敢去應戰,但臉還是要綳起來,架子不能掉,臉面不能丟,你不能放一個馬弓手去和都督對打,這太掉價兒了。所以,作者故意要讓對方高、關羽身份低,造成一個官位高,武功就高的錯覺在裡面。這個時候曹操出面了,曹操這個人慧眼識英雄,他說:「不忙,我看此人儀錶不俗,對手怎麼知道他是一個馬弓手呢?」當然你要出戰,我就給你備下了一碗酒送行。曹操這碗酒裡面有三個深意:第一,如果你關雲長能夠刀斬華雄,我有舉薦之功。第二,這碗酒壯士出征以壯行色。喝了以後渾身是膽、雄赳赳的感覺。第三,這碗酒你如果有去無回,對不起了,這就是你的斷頭酒,不要怪我,您喝吧。關羽的口氣更大,說:「酒且斟下,某去便回。」酒暫且斟了,我去去就回來,很隨意。關羽出去了,結果會是什麼樣呢?大家都非常想知道,這關羽跟華雄打起來那肯定好看啊。我告訴你們,不好看。為什麼呢?那華雄根本就算不了什麼高手。所以作者在這裡不正面地描寫關公和華雄怎麼打,他側面描繪的是諸侯的表情。以諸侯的無能來反襯關公之勇猛。關雲長出去以後帳外殺聲陣陣,喊聲震天,如天崩地摧一般。諸侯是臉上失色,他們擔心啊,他們不擔心關羽的生死,一個馬弓手死了算什麼呢?他們擔心的是,關羽死了誰敢去抵擋啊,萬一華雄衝進來怎麼辦?而正在這兒擔心的時候,從帳外傳來一連鑾鈴聲,關羽提著華雄的頭回來將頭就扔那兒了,端起酒一喝的時候,「酒尚溫」,只有三個字,酒還是熱的。本來大家都渴望◎迅斬華雄著一場激烈的對決卻沒有看到,是不是很遺憾啊?不遺憾。因為我們已經從諸侯的表情中看出了關羽的武功,那是非常驚人啊!
第22節:酒尚溫時斬華雄
這個故事裡面其實是有問題的,歷史上是不是真的發生過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這是第一。第二,華雄這個都督到底是不是高官,是不是本事很高強?第三,華雄是不是關雲長殺的?我們先來說第一個問題,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在東漢末年,靈帝死了以後小皇帝繼位,這就是漢獻帝。這漢獻帝繼位以後,朝廷上外戚當然就要輔佐他了,外戚就是母親一系的親戚,就是皇太后那一派的人,由他們輔佐小皇帝。但是小皇帝稍微長大後,他又想擺脫這些人的控制,他依靠誰呢?宮裡面能看到什麼男人呢?只有宦官,所以他要依靠宦官的力量。東漢中後期宮中外戚、宦官老是為了爭奪皇帝而互相殘殺。當外戚的領軍人物何進,這個人是皇太后的哥哥,被宦官殺了,宦官集團剛要掌權的時候,又被袁紹帶領人馬衝進宮中給滅了。朝廷一時出現了權力的真空。而這個時候,西涼的軍閥董卓來到了洛陽。董卓這個人非常殘忍,而且縱容部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揚言:「我相,貴無上。」意思就是我這個長相,那富貴得沒頂了,完全可以做皇帝。公開地表示了要篡奪漢室的野心。經過這麼一折騰,一座繁華的洛陽城就變成了人間的地獄。我們從曹操的《蒿里行》中可以看到當時有多麼慘,詩中有這樣的句子,「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那就是屍體腐爛得沒人去收,千里連雞犬都沒有了,哪有人呢,活著的人幾乎沒有了,一想到這些心裏面是非常的悲楚。董卓的暴行激起了人們的憤怒,東郡太守喬瑁,假借三公之名向全國發出了討董的公告。這在《三國演義》裡面就成了曹操的舉動了,當然喬瑁這個人物也不是太有名氣,但是關於三公我們解釋一下,東漢朝廷的官員配製,皇帝下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都是朝廷的高官。以三公的名義發出討董的號召,就是借朝廷的名義發動人們討伐董卓,給人一個正義感召的意思。
第23節:酒尚溫時斬華雄
我們根據《資治通鑒》這部史書的記載,當時一共有十《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共294卷。記載的歷史計跨十六個朝代。宋神宗認為該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資治通鑒》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資政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學為政治服務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三支隊伍聯合起來討伐董卓,這就是真相。但在小說里變成了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因此我們知道了,十三路諸侯討董卓是真的,十八路是假的。那麼問題在這兒了,為什麼由十三變成十八,要增加五路諸侯呢?有什麼意義呢?增加的這五路諸侯都是東漢末年的著名人物,有了這些人物參加,顯然可以壯大盟軍的聲勢,增強正義的力量。增加了哪五支隊伍呢?一支是徐州刺史陶謙,後來把徐州讓給了劉備。西涼太守馬騰,本來跟他沒什麼關係,但是要增加他,因為他是馬超的父親,這是為了以後跟劉備搭上關係。再有一支是北海太守孔融。孔融是正宗的孔子第二十世孫,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個人也是東漢時期有名有姓的大人物。第四支諸侯是上黨太守張楊。這個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在朝廷里做官,後來董卓就封了他官位。當然,現在讓他也參加討卓,說明董卓的行為不合人心。最重要的一個人物是北平太守公孫瓚。歷史上,這公孫瓚是沒有參加討卓的,那麼為什麼要把他加進來呢?我們把他放這兒,先說另外一個人,我們說劉備,劉備有沒有參加討董卓的戰鬥?今天看來,有點懸。《三國志?先主傳》,也就是劉備的傳記裡面隻字未提,只是後來裴松之注引的一部書《英雄記》裡面有一句話,說「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就是漢靈帝死了,天下大亂,劉備也起軍討伐董卓。這是出自於裴松之注引的一部書裡面。但是這條文獻沒有史料佐證,也缺乏相關的一些文獻來證明,劉備到底參沒參加?如果是參加了,我們想有「良史之才」的陳壽會不記錄下來嗎?陳壽是蜀漢的舊臣,連皇帝參沒參加你都不知道嗎?當然,如果連劉備都沒有參加討伐董卓的戰鬥,那就更沒有關羽什麼事了。所以這是不行的,在推出關公的背景下劉備必須要參加這次戰鬥,而公孫瓚當時就是劉備的領導,這一下我們就明白了,拉上公孫瓚就拉上了劉備,拉上劉備了,關公自然就出現在這聯軍的隊伍裡面。
第24節:酒尚溫時斬華雄
那下一個問題又來了,關公的事迹多了,為什麼一定要讓他參加這個戰鬥呢?沒有參加就算了吧,你編歷史故事怎麼編都可以,為什麼一定要讓他參加這個聯軍,一定讓他跟華雄打仗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關羽跟隨劉備起兵那是在東漢的靈帝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他直到漢獻帝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當然建安五年時被曹操俘虜了。他投靠劉備和被俘虜之間從起兵到降曹一共16年的時間,除了跟黃巾作戰和一些無名小卒打仗之外,沒有什麼大的武功建樹,也沒有輝煌的戰績,這實在是有損於關公形象的塑造啊。所以活該他華雄倒霉,一頭就撞上了關公的青龍偃月刀。在歷史和文學之間,這個華雄就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我們再看第二個疑問,那華雄是不是一個官位高得不得了的都督,而且本事不得了呢?其實啊,真正的華雄,歷史上的都督華雄不是什麼戰區司令長官,他僅僅是一個將軍手下的軍務助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軍區司令員的副手而已,沒有什麼高官也沒有什麼本事。既如此,他職位不高,名聲不響,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為什麼要把他拉出來作為墊背呢?那是因為他就是這聯軍裡面被殺的唯一一個比較有名氣的人。還有另一個疑問,華雄是不是關羽殺的?我們知道,歷史上真實的聯軍討董卓的戰鬥是十三支隊伍,而十三支隊伍裡頭真正向董卓發動進攻的只有兩支隊伍:一支是曹操,一支是孫堅。曹操首先發動進攻,結果很快被董卓的部將徐榮打敗,退回了酸棗。第二年,就是公元191年,孫堅出兵,屯兵於梁縣以東。梁縣就是今天河南省汝州市西,和董卓打了一仗,結果被董卓圍攻,大敗而退,只剩下數十騎狼狽地逃回去了。但是孫堅這個人非常的英勇敢戰,很快又集合了部隊在陽人,這是個地名,就是今天河南汝州市的西北,再和董卓打了一仗,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史書就這麼說的,打敗了董卓,而且是殺死了他的都督華雄。顯然,華雄是被孫堅殺的。從聯軍整個戰役來看,雖然是取得了局部的勝利,但是這支聯軍完全是一些動機不純、心懷鬼胎的隊伍。當曹操和孫堅在前方艱苦作戰的時候,這些諸侯們在幹什麼呢?他們連壁上觀都沒有做到。當年項羽跟秦兵決戰的時候,那些諸侯還觀看到底誰輸誰贏。項羽贏了,我們就是項羽那一邊的。如果秦兵贏了,我們還是秦國的舊臣。這會兒這夥人觀望都不去觀望,在幹什麼呢?置酒高會,整天喝酒啊,吃肉啊,開舞會,完全不關心前方到底打得怎麼樣,而彼此之間為了利益還勾心鬥角、互相殘殺。雖然他們也歃血為盟,但結盟並不一定能夠保證各諸侯之間都真誠相待,所以表面稱兄道弟,實則相互傾軋,爭權奪利。這樣的隊伍,這樣的聯軍,怎麼可能打敗董卓呢?但是必須要造成一個聯軍打敗董卓的假象,於是就一定要讓關公斬殺華雄的行為起到決定性作用。
第25節:酒尚溫時斬華雄
在溫酒斬華雄以前,關公驕人的戰功還真沒有。但是,關公是什麼人?後來的武聖人啊,沒有功勞可以移花接木啊,所以叫這個「可以有」,把別人的功勞拿過來就行了。那麼為什麼要把別人的功勞記在關公的身上呢?華雄是孫堅殺的,不是關羽殺的,但是沒關係,變成關羽殺的就行了。為什麼有這個變化?我認為,可以起到幾點作用:第一,讓關羽在諸侯面前露一臉,小試牛刀,用現在話說是閃亮登場。大家都不認識他,馬弓手地位低下,所以在那兒站著叉手侍立的時候,曹操也不認識他。曹操只不過是因為看著他長得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讓他去試試,心裏面也是沒底的。所以通過華雄被斬,讓諸侯認識這個紅臉、美髯的英雄。第二,展示關雲長的非凡武功。通過描繪諸侯們的驚慌失措,無人敢應對,通過這些,再用華雄被關公非常迅猛地殺死的表現,令諸侯們對關羽是刮目相看啊。我們知道,這樣安排的用意就是要突出關羽。俞涉算什麼,潘鳳算什麼,這些人都被華雄給殺了嘛,那麼殺了這兩個人的華雄又算什麼呢?關公一出去,酒尚溫時斬華雄,何其快捷啊!這人遇上關公就是一刀的事,沒有超凡的武功能夠做到嗎?作者正是通過這件事展示關羽驚人的武功,絕非一般凡人。第三,今日刀斬華雄,試看將來誰人能敵啊?一個華雄就殺得諸侯啞口無言了,無人敢對了,看華雄死了之後,誰還敢在我關公面前耍大刀啊!中間還有一個細節,就是當俞涉、潘鳳被殺了以後無人出征的時候,袁紹說了一句話,大家還記得嗎?他說,「我的上將顏良、文丑一個沒來,要來一個,華雄何懼啊!」這話不多餘。不要以為作者故意讓袁紹冒這麼一句,跟主題沒關係。顏良、文丑都是當年河北名將,袁紹手下最得力的兩員戰將。他們為什麼沒來呢?作者不讓他來。大家想一想,盟軍的主帥袁紹都去了,手下的將領能夠不跟著領導嗎?為什麼不讓他們來呢?因為這個故事裡面不需要他們。這兩個人非常厲害,來一個就可以殺了華雄,那就沒有關公什麼事了。所以,一個也不讓他來。但是最後這兩個人我們知道了,都是被關公一刀所殺的。當然,整個故事裡面的冤大頭是孫堅。人家本來是抗擊董卓的英雄,在小說裡面成了一個失敗的諸侯。本來是他殺了華雄,在小說裡面呢?他被華雄攆得是東奔西跑,你說冤不冤?真冤。但是他也不冤,為什麼呢?他功勞記在關羽身上,關羽什麼人啊?武聖人,你不服不行啊,所以他只能是忍著這口冤氣了。這是我們關於溫酒斬華雄裡面一段精彩的解讀。
第26節:酒尚溫時斬華雄
下面呢,我們再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我用一句俗語給引出來,叫做「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就是關雲長辭曹歸漢故事的前傳。說的是什麼呢?說的是曹操這個人非常厲害,經過幾年的經營,逐漸地取得了政治上的優勢,他把天子從洛陽挾持到了許都,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這樣一個政治上的優勢。他可以為心所欲了,隨便發布希么指令都成了朝廷命令你們。同時他趁機在擴充自己的實力,出兵擒殺了呂布。之後,他聽從了謀士郭嘉的建議,置袁紹屯兵官渡於不顧,東進打擊劉備。郭嘉給他分析,袁紹這個人雖然是你的勁敵,但是此人好謀而無斷,沒什麼絕好的本事,您先放著,量他不敢動。劉備才是你的心腹大患,趁他現在立足未穩,立即把他消滅掉。所以,曹操東征劉備。劉備當時得到徐州以後,和關公一個在徐州,一個守在下邳,成犄角之勢,互相增援的態勢。曹操首先發動了徐州戰役,劉備當然不是對手,很快被打敗了。打敗了以後,曹操再去進攻下邳。攻到城下,曹操又停止了進攻,為什麼呢?他知道,守在下邳城的人是關雲長,他很欣賞這個人。前面有推舉關羽去刀斬華雄這樣的事,所以他很想結識這個人,他一定要讓此人投降。但是,關羽是發過血誓,人家桃園三結義,怎麼可能讓他歸順呢?曹操就想辦法了,想了什麼辦法呢?程昱給他出主意了,要讓關羽投降得分兩個步驟:第一步,先把關羽騙出城來,讓他回不去,我們再想辦法。要騙關羽出城那可不是一件易事,關雲長何等精明?怎麼騙?有辦法。曹操讓那些在徐州兵敗投降的劉備的手下進城,騙關羽說,我們是逃回來的,您開門吧,我們是劉備部隊的。進去以後潛伏在裡邊,作為內應。
第27節:酒尚溫時斬華雄
當曹操派的這些人進去以後,第二天先鋒夏侯惇就到城下挑戰。關羽知道敵強我弱,這不是戰鬥的時候啊,不願意出城作戰。可不打不行啊,夏侯惇在城下百般的羞辱,關羽忍不住了,憤而上馬出城跟夏侯惇打。這夏侯惇本來就不是要跟關羽打的,他是且戰且退,把關羽引到離城20里以外的地方。左有徐晃,右有許褚,伏兵兩路出擊,截斷了關雲長的後路,關羽回不去了,怎麼辦呢?只好臨時把兵屯在一個土坡上,造成了進退無路的尷尬局面,這是第一步,先騙他出城。第二步,派他的好哥們兒,誰呢?張遼去勸降,而且非張遼不可。為什麼呢?張遼原來是呂布的部將。呂布被殺了以後,曹操還要殺張遼,劉備說,此士忠心之人,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這種至信之人你還是把他留著。關羽因為跟張遼是老哥們兒了,說,「張遼張文遠是忠義之士,關某願以性命相保,我保證他絕對是一個忠臣,你不要殺他。」曹操就留下了張遼。大家都知道,關羽是以忠義著稱的人,那麼張遼就針鋒相對,他以忠義為題來勸關公。其實啊,與其說張遼是來勸關公投降,不如說是來給關公遞話的,遞什麼話呢?大家想一想,關羽武功超群,要想衝出重圍,那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為什麼他不沖呢?他為什麼不殺出重圍呢?張遼說了三件事,所以他不能殺出去。張遼說,如果你衝出去戰死了,你就有三樁罪:第一樁罪。你的大哥劉備生死未卜,如果你一旦跟曹兵交戰,現在擺明是我們的人馬強,你人馬弱,如果你一旦戰死了,那麼將來劉備回來以後他找誰呢?你不是違背了桃園結義的誓詞嗎?你怎麼能先死呢?棄大哥於不顧呢?這是不忠。
第28節:酒尚溫時斬華雄
第二樁罪。你的嫂子,就是劉備的夫人還在下邳城裡頭呢,你要是戰死了,兩位嫂子肯定是受盡凌辱,也就是說要喪失節操,這是不義啊!你對不起你大哥,你大哥把兩個嫂子託付給你保護,你怎麼保護的?這是不義。第三樁罪。你不是要口口聲聲說匡複漢室嗎?現在漢家天下這麼混亂,諸侯都在想把天下當成肥肉分一塊。你呢?漢室遠沒有匡複你就想隻身離去了?你這叫什麼忠義啊?什麼叫忠於漢室啊?這不是假話嗎?你還別說,這三件事說得關羽是啞口無言。當然了,關羽也以三事為約:◎三約明志第一,降漢不降曹,大家知道,我是漢朝的忠臣。曹操現在只是個丞相,我回到朝廷那是正大光明的,那不叫投降,所以叫降漢不降曹,我回朝廷那是表明我對漢朝天子的忠啊。第二,兩位嫂子待遇一點也不能少,我對得起我大哥了。我如果投降了,回到漢朝以後,我那大哥應該有什麼待遇,你一點都不能少地要給我兩位嫂子,這也是我的義啊。第三,我一旦知道我大哥劉備在哪兒,我立馬走人。這又是忠義雙全啊。經過這個交換,我們就感覺到了,說曹操要關公投降,事實上關公也是提了條件就準備投降了。那麼這件事呢,作為一個聖人來說畢竟不是光彩的。但是經過作者加工就把它變成了一個大忠大義的行為。哎,關羽的形象還頓時高大起來,神聖起來,經過小說的演繹,羅貫中終於把這段不光彩的歷史變成一個完美的傳奇。而且,還衍生出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這樣一句名言來。為什麼要掩飾關公降曹之事呢?因為關公已經成了聖人,聖人就是沒有瑕疵的人。荀子就說:「故聖人者,人之所積而致也。」就是道德品質非常完美的人,才是聖人,聖人當然是沒有缺點也沒有錯誤的,所以一定要把這個掩蓋起來。那麼歷史的真相,關羽投降這個事有還是沒有?提過條件沒有呢?我們來看。史書真實地記錄了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發生在下邳城下那段歷史。《三國志?武帝紀》:曹操東征劉備,「關羽屯下邳,(曹操)復進攻之,羽降。」《三國志?先主傳》:「曹公東征先主,先主敗績。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關羽以歸。」《三國志?關羽傳》:「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曹操傳》記載說是,曹操進攻下邳關羽投降了。但是《先主傳》變成了曹操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兒女,並活捉關羽而還。更絕的是《關羽傳》裡面成了曹操抓關羽是拜他為偏將軍,而且給他很高的禮遇。你看同一件事,不同的角度就反映出不同的立場。然而,它始終不能掩飾的,就是關羽曾經確確實實是無條件地投降了曹操。到了宋元時期,關公在人們心目中已經神聖化,是王、是侯、是武聖人了,所以後來的人又形成了關雲長辭曹歸漢的故事。還編了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聚義這些英勇事迹。為了使這些故事增加可信度,那就必須得保留關公投降的這段史實。不過這段故事經過羅貫中的描繪以後大家都覺得沒有什麼了,這是一個大忠大義的行為嘛。因為人家畢竟沒有跟隨曹操,而是最終回到了劉備的身邊。這正是:當年降曹為哪般,只因為國忠義全,勉從虎穴暫棲身,人在曹營心在漢。
推薦閱讀:
※比關羽、呂布更牛的一個猛將,竟是如此下場!
※關羽的品質
※他才是擊敗華雄和呂布的名將,卻被關羽頂了600多年的美名
※關羽值不值得我們敬佩
※此人統兵勝趙雲,勇武媲美張飛,神似關羽,含冤千年,無法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