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日報341:大數據在歷史街區規劃中的應用
█ 1、大數據在歷史街區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中的應用|上海城市規劃
微信公眾號:上海城市規劃雜誌
「歷史街區」作為不同地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與旅遊吸引點,成為我國城市研究與規劃編製實踐開展的重要區域。
我國歷史街區保護更新在理論借鑒、定性研究以及方法研究方面已經開展了較多的工作,而在定量與技術研究方面尚有較大進步空間。
歷史街區作為一種動態型的城市遺產,需要科學的編製依據、嚴格的實施監管以及精細化、動態化的運營管理流程與機制。
大數據的出現及其在城市規劃中應用的普及,將有助於更加全面、及時地認識歷史街區,並推進規劃編製技術與規劃主體的變革,輔助其更好地實現規劃保護與有機更新。
摘錄:2、歷史街區規劃中的大數據應用
大數據在歷史街區規劃編製、建設實施與運營管理中的應用,將有助於應對上述3個方面的主要問題。根據數據獲取方式,將大數據分為互聯網數據、物聯網數據以及眾包或公眾參與數據。
大數據包含了更多主體提供的各類與城市運行相關的數據,通過與城市社會、經濟、人口、空間等方面的傳統數據融合,有助於構建有效的歷史街區體征評價系統,為其規劃編製與建設管理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並形成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歷史街區更新規劃設計全生命周期邏輯鏈。
2.1 互聯網數據
互聯網大數據可應用於城市功能與設施布局、人流實時變化狀態、城市空間聯繫強度、道路交通運行狀態、情緒空間分布以及人群畫像等方面的分析。本文利用百度與大眾點評類POI數據,疊加路網與土地利用現狀,從兩個方面開展上海衡復歷史街區商業業態的研究分析。
首先,計算不同片區商業類POI所佔比例,評價現狀街道功能構成與不同片區規劃目標之間的匹配程度,以明確各區域街道業態功能定位與整治方向。
基於地圖POI的片區商業設施比例現狀分析
其次,基於大眾點評類POI數據的分類與評論語義分析,評價社區級與城市級商業在衡復區域內的現狀空間分布與使用情況,以提高社區級商業服務涵蓋範圍與城市級商業服務吸引力為目的,優化社區級與城市級商業的業態發展與空間分布。
基於大眾點評數據的上海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城市級商業吸引力評價
2.2 物聯網數據
相較於互聯網數據,物聯網數據對於小尺度地區實時的精細化監測具有更好的適用性。兩者在不同尺度上的運用,可互為驗證,使數據推導出的結論更具有可靠性。物聯網數據主要包括通過交通感測、智能監測設備等物聯網感測設備獲得的數據。
例如白塔寺街區動態監測與管理系統,是清華同衡「城市數據網格計劃」的重點示範對象。該計劃以歷史文化保護區精細化管理與保護為核心目標,採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研究,建立示範區域多層次動態監測體系及可視化運行監測與管理系統,實現區域運行監測管理精細化與智能化,為解決舊城日常運營管理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白塔寺街區物聯網建設項目總體架構
2.3 公眾參與數據
在線公眾參與過程中產生的數據,既可以作為規劃編製與修編的依據,又可作為城市日常運營管理中問題與意見的及時反饋。歷史街區範圍內文化遺產類型豐富,可通過公眾參與反映文化遺產的實時狀態信息,監督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情況,並及時預警火災等自然災害以及人為文物破壞的潛在威脅。
例如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公眾參與平台,是一個支撐多業務實現多目標的綜合系統,它基於開源的資料庫架構,已開發3個獨立的移動應用,包括傳統村落檔案管理子系統、傳統村落項目監管子系統以及中國文化遺產APP。其中,傳統村落項目監管子系統與中國文化遺產APP,提供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中公眾參與的有效平台。
傳統村落監管子系統,根據現有規範建立了項目立項、上報、審核、結果反饋、備案的管理審批完整工作流程,並通過Web與移動APP端實現了實時上傳及動態監管功能。
傳統村落監管子系統APP界面示意圖
中國文化遺產APP,將部分文化遺產數據開放給公眾,提供文化遺產的空間導覽、查詢、打分、評論、拍照等功能,為公眾提供了了解文化遺產信息、愛好者互動與發聲的平台。
中國文化遺產APP界面示意圖
詳情請關注《上海城市規劃》2016年第5期《大數據在歷史街區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中的應用》,作者:王鵬、吳納維、褚嶠等,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推薦閱讀:
※跨越時空家國情懷的生動演繹 ——評西秦戲新編歷史劇《馬援伏波》
※【原創】歷史上那些再嫁的公主們中篇
※亞曼拉公主的歷史傳記?
※庫里三分歷史?超基德?
※唐高祖想讓一個女人當皇后,可她卻是仇人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