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班主任培訓資料1

班主任全員培訓案例分析教育在於順其發展開頭的話——前不久,我參觀了聞名世界的水利工程——四川的都江堰。奔騰不息的岷江水,一瀉千里,湧出山口,流速驟減,常泛濫成災。自然給人類造福,自然也給人類帶來災難。人們現在普遍認為,水利建設不能靠「堵」才能有效,於是人們以尊重自然為前提,任其自然,但必有災難頻頻降臨。於是,人們在災難中領悟到,自然不是任其自然,必須發揮人的能動性,去順其自然,去改造自然。就在岷江的出山口,距今約2250年的秦昭王時期,秦國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興建水利工程。這項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被稱為「離堆」。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我國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稱為「陸海」、「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四川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人民受益不淺。李冰父子,沒有任其自然,也不是不尊重自然,他們率領人們建成的都江堰,順其自然改造自然的典範。現代水利專家仔細觀看了整個工程的設計後,都對它技術上的高水平驚嘆不止,比如飛沙堰的設計,完全是利用自然而建立的迴旋流的理論的運用。由此,都江堰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極大的啟示。人的發展也有其自然規律。教育既然有其發展規律,就應該按規律教育人。因此,教育學生不能靠「堵」能解決問題的,這個沒有錯,但在實際操作中,人們卻又在認識上進入了另一個教育的誤區。好多教師、家長認為,教育孩子不需多管,隨自然發展。這種教育思想其實就是任其發展,勢必造成孩子到時「泛濫成災」。教育和興修水利一樣,必須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要遵循人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引導孩子健全的成長,即尊重自然,又改造自然,這就是「順其自然」。我當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堵」,教育也不是「任其發展」,而是「順其發展」。案例討論一:這個班如何帶?一、案例這是一所城鎮初中,剛來到這所學校不久的本人接收了這樣一個新班級。並採取比較科學的方法,對這個班進行了調查研究。調查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一)從家庭背景看其家庭教育:全班57位新生,男生30人,女生27人,獨生子女佔41%。來自於普通職工、農民家庭的39人,佔68.4%,農民個體戶9人,佔15.8%,幹部、知識分子家庭9人,佔15.8%。據統計,經常搓麻將的且很少管子女的家長佔72%,嚴格要求子女的佔11%,希望子女成材,但又缺乏正確方法教育的佔63%。不少家長不了解子女的心理發展,一到初中,誤認為性格越來越古怪,致使相當一部分孩子心理問題加重,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發展。好多家長平時從不管子女情況,但一旦了解子女考試成績差而採取打罵行為,這樣的家長竟佔53%。由此可見,該班從家庭背景、家長素質等方面看,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是不理想的。(二)學生基本心理情況看學生心理特徵。班主任對初一(1)班57名新生,列出13個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具體見下表:表一 初一學生基本心理情況表題號常見心理和行為問題人數百分數1對學習無興趣,迫於父母、老師壓力。00.00002想讀好書,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喜歡玩遊戲。290.50893想把課聽好,但缺乏自制力,很容易分心。320.57894自我覺得不夠聰明。90.15795做事虎頭蛇尾。130.22816老師在與不在,完全兩樣,學習自覺性不夠。160.28077平時學習還可以,一旦到考試很緊張,著急。260.45618交不好朋友,感到孤獨,認為老師、父母、同學對自己不理解。20.03519好表現自己,特別是在異性面前。00.000010感到自己長得不好。10.017511需要自己單獨小房間生活,不希望別人干擾。180.315812明知教師和家長的教導正確,卻聽之任之,甚至抵觸。20.035113經常懷疑人家在背後議論自己。80.1404上表表明,2,3,5,6,7五個問題,所佔比例最高,反映了當前初中生對學習心理存在的問題最嚴重,學習意志力不強,並焦慮現象嚴重。問題11,13也占較大的比例,反映學生已存在嚴重的閉鎖心理,而1,9,10,12比例低,反映了初一學生進入中學後,對學習充滿新奇、有趣、,有把學習搞好的願望。對異性方面還不敏感,單純、幼稚、天真。(三)智商與成績的考察。首先對57名新生,利用上海修正版韋氏兒童智力量表進行測分析得到,57名新生基本情況符合正態分布,與通常人群的智力調查情況一致。其次,新生一入中學,進行了語、數兩課的摸底調查,語數平均分分別約在87分和60分從語數兩科總分成績分析,與57名新生的智商相對照,並未相呼應,即通常所說的智商高,成績好。然而,我把語數兩科成績化其標準分Z,再求其與智商分數的相關係數,相關係數r=0.417<0.50,可見,他們的成績與智商從總體上分析,切實正相關,但不顯著相關,(四)個性心理調查。57名新生個性心理情況到底如何呢?他利用個性量表問卷和平時觀察、談、看周記等方式調查,確定下列幾種性格和情感缺陷類型,並進行統計。表二 57名新生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情況表分類性格缺陷情感缺陷項目不適應性格偏執性格強迫型性格攻擊型性格分裂型性格淡漠型性格幼稚型性格焦慮型性格抑鬱型性格人數715171810511308百分比12.3%26.3%29.8%31.6%17.0%8.8%19.3%62.6%14.0%上表表明,57名新生在性格、情感方面存在的問題是突出的,尤其是他們的偏執型性格、強迫型性格、攻擊型性格和焦慮型情感更值得關注。(五)挫折承受力的一瞥初一新生好動,貪玩,但其承受力到底如何,特別是當前獨生子女占相當部分的學生來看,進行承受力的觀察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問卷調查,知其挫折承受力很強的佔14人,佔24.6%,較弱的33人,佔57.9%,很弱的10人,佔17.5%。其中在較弱和很弱43人中,獨生子女佔76%。上述五個方面,僅僅是了解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一部分,但從五個方面,加上有意觀察,分析,該班57名新生,有下列特點:1、自尊心強。但自制力、承受力很弱,充滿激情,活潑好動,以自我為中心,好表現自己。2、開始成熟,但顯得簡單。充滿自信,但又幼稚而失偏頗。3、有理想,有抱負,但缺乏意志力,懶惰,焦慮嚴重。4、接受新事物快,敏感,智商發展正常並較好。但潛在能力未能發揮,成績與智商發展不協調 。5、崇尚正直,厭棄邪惡,但缺乏免疫能力,易受外來感染。二、問題討論上面是本人用比較科學的方法,對初中的一個新班級,描述了一個概況。這樣的調查研究應該是班主任建立新班級集體,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前期工作。現在我們討論:1、如果你新接收一個班,怎樣了解所在班級的情況?2、對案例中新接收的這樣一個新組合的群體,你認為主要矛盾是什麼?你從那裡著手去投入工作?3、請你談談怎樣儘快形成這個班的凝聚力,加快班集體建設?三、我的想法或操作1、從心理教育切入做好工作。從案例中可以發現,教師以調查學生的心理為切入口投入工作。從定量和定性上分析,走進學生心裡,從而了解學生的現狀,抓住了學生思想的本質特徵。初中新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的問題和特點在案例中是點滴拾零,事實上也不可能再作更全面的闡述。但是,教師已揭示了主要的矛盾是,即需要我們班主任和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對當今中學生的存在的心理缺陷和障礙進行糾偏,使他們提高心理素質,朝氣蓬勃地投入學習,以終身受益。因此,班主任要在調查的基礎上,把心理輔導和班主任工作結合起來,有計劃、有步驟的安排和實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融合起來,不能就事論是,簡單地「盾檔矛」進行戰術處理。如發現性格有問題,而馬上用一味草藥,妙手回春,這是不可能的。這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系統的工作。2、對於新生,當務之急在於儘快形成班集體,提高班級的凝聚力。而利用心理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相結合為手段開展工作,是標本兼治,即做好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又內化學生心理的有效途徑。3、具體怎樣實施呢?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作以下歸納:( 一)強化訓練,培養良好的性格。從案例數據知,雖然新生在學習心理、人際關係心理等存在的問題較嚴重,但青少年的基本心理特徵是必須首先要把握的,「修身養性」應該是一個突破口。因此,糾偏工作半年實踐,其主線還是圍繞良好的性格和培養上。培養良好性格的著眼點放在哪裡呢?古代印度有句名言: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收穫命運。此語有著深刻的哲理。因為不良行為是一個人人格結構偏離社會道德準則的行為表現,與性格關係密切。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也認為,人類教育的過程就是塑造行為的過程。對於可塑性極大的初中新生來說,要培養良好的性格,無疑,強化行為訓練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首先工作的著眼點,都沒有理由不重視行為規範的訓練。國家教委頒發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是我們教育學生的最好教材。為此,對於新接受的初一(1)班,面對他們貪玩,好動,舉止粗魯,語言不文明等不良行為,第一堂始業教育課,所做的工作就是學習《規範》,寫體會,出牆報。學生對於《規範》,文字上是容易理解的,但他們只流於形式,不能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只限於無意義的機械學習,不能真正的消化,效果不明顯,即沒有得到內化。因此,在熟悉規範的基礎上,關鍵是是進行內部強化訓練,形成正確的條件反射,即形成良好的習慣。何謂強化,強化即任何有助於機體反應概率增加的事件,內容很豐富。班主任首先從直接強化和間接強化著手進行。面對新生紀律松馳,舉止不正,教師採取直接強化。開學不久,利用學校廣播操比賽第一名,使他們步調一致,一切行動聽指揮,既樹立了班主任的威信,又培養了良好的班風。另一方面,進行替代強化。這主要是教師本身的以身作則。一舉一動,努力做到在學生中起楷模作用,潛移默化,達到學生行為變化。其次,教師重視積極 強化和消極強化相結合。學校舉行書畫競賽,班級中有好幾位同學積极參加,教師及時表揚,促使了其它同學積极參与。校運會上,一名小個子女同學積極 報名參加3000米,教師在班級上及時鼓勵,使全班同學深受教育。反之,對於哪些破壞紀律者,打架肇事者,教師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有苗頭,及時指出其危害性,採取消極強化,把不良行為萌芽消滅掉。通過教師的不斷強化,班級秩序井然有條。學生各方面行為正常發展。由於不斷強化,不斷鞏固,班組建立起了一系列的良好的條件反射,對於形成良好的性格奠定了基礎。(二)培養自我教育能力,爭做班級的主人。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爭做班級的主人,從而建立良好班集體是我們心理輔導工作的一個重點。這裡的出發點當然是培養自我教育能力。而自我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所謂自我意識也稱自我,乃是對自己存在的覺察。即自己認識自己的一切,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心理特徵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而它的心理成份主要是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控制。為此,班主任一學期的心理糾偏實踐工作,也是以此三方面為核心展開的。1、通過適合學生需求的活動,提高自我認識能力。自我認識是主觀的我對客觀的我的認識與評價。新生入學,首先要求學生寫一封《給班主任的信》,以此開展活動。讓學生自我介紹基本情況,自我介紹小學學習情況,以及興趣、愛好、特長、成長過程、優缺點等,以自己對自己身心特徵的有意認識。其次,通過演講活動,讓每一個學生上台,演講《自我性格描述》,使他自己認識自己的個性,在此基礎上,作出自我評價。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菲斯汀洛認為,個體對於自己價值是通過與他人的比較而實現的。「這樣的人行嗎?好的在哪裡,不是又在哪裡?」使他們自己的心靈得到應有的凈化和上升。如通過《自我性格描述》,「激怒型性格和自卑型性格」的小品表演,《心理離乳期的我》班會,「閉鎖心理危害」等討論,使學生對照自己,作出自我評價,糾正不良的心理性格,消除心理障礙。2、利用學生潛在力量,加強新生的自我體驗。自我體驗,就是自己對自己懷有一種情緒體驗,也就是主觀的我對客觀的我的所持有的一種態度。其內容十分豐富。班主任主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潛在力量,從下述幾方面進行嘗試。首先是加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上篇所述,該班家庭背景較差。一開學,人們認為是一個「差班」,學生覺得自己在「差」班無奔頭。為此,班主任在實踐中,把自尊心加強,作為重要內容來抓。因為自尊心本身是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部分。班主任力求教導學生,雖然本班出身於工農家庭者居多,但同學們的智力通過測查是正常的,甚至是較高的。從而產生一種信心――自信心。同時告誡學生,一個人要有志氣,如果連自己認為是在一個差班裡學習而喪失自信心,接著就會產生自卑心理,這對於進步是大大不利的。為了消除自卑感,教師開展了《我是班組的主人》宣誓活動,大大增加了他們的自尊心。其次,樹立學生的成功感。學校舉行廣播操比賽,班主任大力鼓動,提高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我們不比人家差。最後,大家齊心協力,步調一致,獲得了廣播操比賽第一名。接著又在校運會上獲得了團體總分第二名和兩個單項獎。學校課外活動 也獲得兩個一等獎。電子智力搶答賽獲得第三名,一次次的成功,使同學們意識到了自我價值。各種競賽的成功僅僅是一個方面,學生最困難的還是文化課的學習。為此,班主任利用學生已有的成功感,把它遷移到學習上,激勵大家勤奮刻苦,自覺學習,加強學生自我意識的提高。3、利用多種途徑,加強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乃是自己對自身行為與思想言語的控制,也就是主觀的我對客觀的我的制約作用。要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不能簡單的幾次說教,而是要通過各種途徑進行,班主任在實踐中,主要從下述幾個方面著手。(1)通過《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強化訓練(前已述)。(2) 上心理輔導課。半年來,班主任共為學生上心理輔導課十二講,結合學生特點,進行心理疏導,使學生弄清什麼是健康,心理健康及標準、離乳期心理、自我意識意識、閉鎖心理等概念,弄清性格與行為的關係,意志與注意的意義,認識到心理輔導的必要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把學習搞好。使學生從理論上得到修養。(3) 利用周記,進行心理交談。半年來,每星期寫一篇周記,學生一方面完成教師布置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與教師談心理話,在周記本上進行書面交談,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進行心理諮詢和疏導,效果甚佳。(4)利用牆報、黑板報創造良好心理環境。做到每兩周一次黑板報或牆報,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輔導。試舉二例:臨前大考,教師出了「如何防止考試綜合症」;出現打架行為,出「打架行為的心理因素」。這使學生感到內容貼近他們的心坎。每周一唱心理輔導班歌,使他們在美妙的歌聲中得到啟迪,陶冶。(5)爭取家長的配合。每當一家長會和與家長聯繫,教師不是告狀,簡單地彙報成績,而是向家長早先心理輔導的培訓,引導家長懂得青少年心理特徵,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6)進行個案研究,重點突破特殊矛盾,顯然要特殊處理,光靠集體輔導和活動,不一定對個別嚴重心理障礙者有作用。為此,班主任對個別同學,進行專門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針對他們的特殊情況,有的放矢,進行心理疏導。半年來,初一(1)班已建立起良好的班集體,尤其突出的是自我教育能力在大加強,樹立了主人翁精神。班主任出差將近一個月無出現打架、偷竊等不良行為,紀律、衛生、體育、學習各項工作都顯示出良好的勢頭,第一學期即被評為校文明班級。心理糾偏工作僅僅是一個開頭,班級中存在的問題還很多,學生的學習心理、人際關係心理、性心理等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要使他們心理更健康的發展,還有待於今後努力和提高。案例討論二:沒有教不好的差生嗎?一、案例一次,某中學校長帶領該校全體班主任到江蘇洋思中學參觀學習。這次學習最使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是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的課堂教學,也不是他們的教學質量令大家佩服,而是樹在他們教學樓上面的醒目口號:「沒有教不會的學生」。為此,大家在回家的路上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洋思人真的有這樣好的本領,弱智學生也能教好?」「那些思想表現不好,學習成績也不好的學生(雙差生)也能教好嗎?」 「如果都能教好,那麼人人都去上大學了!」…………校長在中間聽了,很不高興。就說,人家不是把很差的學生,把成績搞上去了嗎?大家回去都要好好的反思,我們怎樣向洋思中學的老師學學,把我們學校的差生成績搞上去,只要成績上去了,思想品質也就好起來了。要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差生。大家無語。回到學校後,校長狠抓教育質量,特別是延長了學生的在校時間。洋思中學有一條經驗就是中午學生吃好飯都在教室學習,教師到班負責紀律。結果造成學生教師都很累。並且差生情況並沒有改觀,違紀的學生照樣存在,而且,有幾位成績很差的學生乾脆曠課。這時,班主任、教師紛紛說話了:「差生就是差生, 朽木不可雕也。」二、問題討論1、你認為洋思中學的口號提得對嗎?2、請剖析「如果都能教好,那麼人人都去上大學了!」這句話,證明是假命題。3、校長回來這樣抓,差生會轉變嗎?為什麼差生會更差?4、你覺得學校的「雙差生」如何來管理和教育,談談你的觀點和實施對策。三、我的想法或操作(一)澄清兩個概念:什麼是「教好」,什麼是「差生、雙差生」。如果這兩個問題不搞清,那麼,這個問題就無法討論。1、關於「教好」,這個好字如何來認識。這涉及到一個教育觀念的先進與落後的問題,它是當今一個討論的焦點,即教育評價問題。這個案例把我們推到了問題討論的風口浪尖上。首先,如果具備全方位理想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機制,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或者如蘇霍姆林斯基那樣說「每一位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關鍵是要理解好這個「好」的標準。比如:不及格的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沒有好的學習習慣,經常違犯紀律,如果你教得他即使還是不及格,但他開始有了一點學習興趣,有了一些較好的學習習慣,違犯紀律的毛病也有所改變,我認為只要他有發展也算你教好了。如果有人認為只有教到他得了90分以上才算好學生,那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也就無法存在了。其次,學校要搞清,學校教育的中心是什麼?大多數人說學校要以教學為中心。這句話不是全對。我認為學校應該以育人為中心,而教學僅是育人的一個主要工作和環節。那種「教學中心論」說穿了就是考試成績為中心。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當然只有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是好學生了。在學校,光靠教師再努力,要想全部學生成績都在90分以上就不可能了。當然,「教好」學生也就成為一句空話。上面的闡述,事實上也就解釋了差生的問題。現在學校把成績好的學生列入好學生,反之,成績不好的就是差生。這時,在教師眼裡就鄙視這些學生,嚴重傷害了他們,從而帶來行為上的不良表現,繼而成為了雙差生。這種教育理念上的問題,導致了我們的教育進入了盲區。我們的教育永遠教不好差生,我們的大部分老師、學生永遠成為失敗者。這是教育的悲哀哪!2、學校教育是為學生的發展而教。在案例中提到「如果都能教好,那麼人人都去上大學了!」這事實上在全面的闡述中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是個假命題。把上大學當作教育成功的唯一標準。事實上,在上大學的學生中,未必都是好學生。清華大學傷熊的高才生是還、好學生嗎?雲南大學的殺人犯是好學生嗎?……,學校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把學生送進大學,而是讓學生有所發展,為今後走出學校成為社會有用之人。學會做人是根本。(舉例:董敏)3、學校出現暫時的落後學生是正常的。那位校長由於教育例念的定位錯誤,光靠時間上試圖來提高學習成績,從而轉變差生,顯然是行不通的。一部分學生暫時落後,不一定完全就是教師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教育的某個環節或者環境出了問題。做老師的沒有誰不想把學生教好。「教不好的學生」出現了,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去教育好每一位學生,但不是只有教師的努力就能教育好每一位學生的。影響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如同一番話在同一場合同時說給幾位同學聽,他們接受到的教育信息應該是一樣的,但被他們自己詮釋和處理之後,最後成為他們各自知識體系的一部分的東西就大不相同了,得到的情感體驗也可能不同,這裡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內因。再如,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這樣的事例很常見:一位原本非常不錯的孩子,由於家庭變故,父母失和,一下子變得神情落寞,反應獃滯,甚至成為問題少年,這就是家庭教育的環節出了問題。另外,社會環境的影響及學校教育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影響教育效果的負面因素。所以,會教的教師也會有教不好的學生。我不知道有誰敢宣稱自己手下從來沒有出過沒教好的學生。若是按這句話中「教不好的學生」與「不會教的老師」的邏輯關係來推理,那就可以肯定世界上沒有會教的老師了。上帝也不是萬能的,他就沒有教好亞當和夏娃。4、溝通是做好「差生」工作的最基本對策。雖然我們不能做到「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雖然我覺得不能用這句話來苛求每一個教師。但是,作為一個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千萬不要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沒有教不會的學生。」 實際上是一種理想的追求,一種對教師的師德要求。班主任每天晚上坐下來反思自己,用這句話來督促自己,對自己何嘗不是一個提高和促進呢?如何做好「差生」工作,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我們無法用一點時間,幾句話能說清的。我這裡沒有良方,全國班主任介紹的經驗你也無法學到的。我贈送大家十六個字,希望在實踐中去體驗:奉獻敬業,尊重共情,傾聽接納,助人自助。為了對差生問題的討論,轉一個內容,權當學習資料:附:「天長沒有差生,只有有差異的學生」案例:"天長沒有差主,只有有差異的學生",這個刊登在《人民日報》上的醒目標題立即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原來,天長不再評選"三好學生",近幾天正在開展評選"進步生"、"特長生"、"全能生"活動。在一學期中,凡在品德、學習、紀律、勞動、愛集體等方面,有進步的學生,經過班級討論,多數通過,由班主任上報年級組長,經年級組同意,就可以獲得"進步生"稱號;其中進步突出的由年級組上報校長室,經校長批准,可獲"顯著進步生"稱號。這次,全校表彰"進步生"或"顯著進步生"共、416名。這416名學生中,有中隊委員,有課代表,有班級里的調皮大王……有一些從不曾獲得過獎的同學,見自己和中隊長一起上台領獎,激動得眼淚直在眼眶裡轉。凡愛祖國,愛學校,愛集體的又在"五自"(自律、自學、自強、自立、自護)方面做得較好,各科優秀成績在60%以上的同學,經過自己申報,班級討論,多數通過,由班主任上報年級組長,經年級組同意,就可以獲得"全能生"稱號。這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許多同學踴躍申報。獲得"全能生"稱號的人數,遠遠超過了評選"三好學主"的人數。最令人驚嘆的是全校進行"特長生"的評選和展示活動,極大地激勵了全校學生。我們規定:凡在學校或社會上舉辦的各種競賽和比賽中獲獎、或在報刊上發表作品的學生,都可以申報"特長生"。學生非常活躍,申報內容的範圍涉及面很廣,有"小作家"、"小書法家"、"小歌唱家"、"小演奏家"、"小運動員"、"小收藏家"、"小旅行家"、"小畫家"、"小科學家"、"小工藝家"、"小電腦迷"、"小數學家"、"小舞蹈家"、"小演說家"、"小棋手"等等。去年(98年6月),全校有205人申報20多個項目的稱號,佔全校總人數的15.8%;今年(99年1月),全校有558人申報了"特長生",是98年6月的272.2%。申報項目由原來的20多個增加到60多個。說明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學生都喜歡成為有個性的人。申報學生都精心製作了一塊"特長生展版"(由學校發給的四開的雲彩紙作底板),學主進行自我介紹,把獲得的榮譽證書。獎狀,進行精心設計,配以照片和說明,表述自己獲得的成果。我們把這些展版在學校里展出,成了學校的一大景觀。一這引起了上級行政部門和新聞界的高度重視,報紙、電視台都作了報道。評選"進步生""特長生""全能生"",使全校各類學生都有機會得到表揚和鼓勵。我們從著眼於過程優化的思想出發,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特別是學有困難的學生,我們採取評選。進步生""特長生"的辦法,肯定學生的進步。這樣,可以使一大批"被遺忘在角落"的學生抬起頭來走路。案例分析:差異無處不在,差異教育隨時可學生的差異隨處可現,我們的差異教育也就隨時可行,最明顯的就是在課堂學習上。一道題有好幾種解題方法;對一句話,一段文字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在探索一個自然現象時有不同的過程。在我們的課堂學習上,教師要隨時對學生的各種差異做出反應。。我們沒有絕對的唯一的標準答案,沒有唯一的學習方法,只要學生說得出道道,符合邏輯,都是正確的,就連批改試卷的時候也一樣,我們允許有差異。有一位偉人說得好,"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人蘋果,我們交換後,各自仍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我們都有兩種思想。"如果能讓學生沒有顧及地展現出自己,那麼他們將獲得的更多。學生的差異無處不在,只有當我們真正在自己心中形成差異教育的理念的時候。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一切從學生出發,促進學生髮展。我們的教育觀點──承認差異、發現差異、發展差異承認差異 傳統教育歷來強調共性,忽視研究學生的差異性。一、無視學生差異的存在,強調平均發展,鼓勵"全優"。二、不公平地對待學生的短處,有的學生成績欠佳,被稱之為"差生",甚至有"雙差主"的稱號。使他們在集體生活中不能"抬起頭來走路",喪失了前進的信心和動力。在今天的學校教育中,仍然存在這種情況,求同去異、扼長補短,成為一種"補差教育"。世界上找不到兩張完全相同的臉,也找不到從表到里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學生個體之間,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是我們研究教育的重要基礎,我們不能無視這個基礎。同時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層次、多規格、多種類的,這是教育存在的客觀需求。為了使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教育者應承認差異,進行有差異的教育。發現差異 馬克思說的"人全面發展"是指人既能進行腦力勞動,也能進行體力勞動,並非是指一個人的各方面樣樣全優。他還提到人的個性要充分地、自由地發展。一般說,每個學生的個性品質、興趣愛好、能力傾向等方面都會表現出差異,有的學生儘管智力平平,但也有某些方面的特點、優勢和愛好。教師要善於觀察、分析,發現這些優勢,不按照統一的模式來製造"標準件",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天賦才能,得到承認,得到發展,把他們的智慧潛能充分地開發和利用起來。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的"全面發展"。發展差異 孔子曰,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和不同的發展方向。教師就應相應地用不同的方法,給他們打不同的基礎。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對他們實施有差異的教育,允許和鼓勵他們有差異,從而促進學生在差異地發展,最終,使學生獲得有差異的成功。●案例討論三: (一)凶與不凶我是一名初中班主任,我碰到這樣情況:對學生比較和藹,學生就不知天高地厚了,所有精力都釋放出來了,課堂難以管理!女生們說:「老師啊,你對他們凶點啊,不凶點他們不怕你的啊!」言下之意。對學生只有「凶」一點,才有鎮住學生。說也真的,學生就是不識好歹,後來我在班裡就是「凶」得很,學生看到我就象老鼠見了貓。可是,自己的課學生很守紀律,但其他任課教師的課紀律就差,他們似乎就是為了我的「凶」而學習。弄得老師們經常到我這裡來「訴苦」,我感到很累。(二)是「下馬威」,還是「端笑臉」一名新擔任班主任的初中老師,新接收了一個班。他問,第一次走進教室,給學生來個下馬威,來樹立威信,並給學生一點厲害,還是笑臉相迎?這樣做,學生會不會輕舉妄動,教師會不會失去威嚴,以後難以再管理好這個班級?二、問題討論:1、怎樣認識「凶」與不「凶」?是和顏悅色還是「黑包公」?2、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把握「凶」與不「凶」,從而樹立自己的威信?三、我的想法或操作1、關於對凶的認識。 什麼叫凶?靠權壓震住學生的凶,顯然是錯誤的。你今天把他震住了,明天照樣是這個樣子。表面震住了,背下更加瘋狂。政治術語就是「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心理術語就是「逆反心理」。 這樣的班主任說清楚一點就是在學生面前沒有威信。作為一名有高超藝術的教師,對學生總是態度和藹可親,做到不怒而威。神聖的表情,不等於不和藹他們的口頭語言、身體語言都顯示出對學生的關愛。但是,他們對學生並不是放任,而照樣要求嚴格,嚴格在學習習慣的培養,嚴格在日常行為規範上,這種嚴格不是嚴厲。和藹不等於放任,嚴格不等於粗暴。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個性,但是不同個性的教師在學生中都可以有很高的的威信,有些教師確實比較威嚴,學生見了比較「怕」,也有的屬於外表和藹,不怒自威。 我想關鍵還在於對學生的態度,寬嚴有度。威嚴的老師其實也很愛學生,和藹的老師對學生要求照樣嚴格。如果和藹一點的老師「鎮不住」學生,那肯定這位老師在學生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沒有讓學生感受到他(她)嚴格的一面,沒有讓學生喜愛,沒有讓學生信服甚至崇拜的地方。2、怎樣把握「凶」與「不凶」,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呢。先說一個故事。陶行知先生「四塊糖果」的故事。當年,陶先生在育才學校做校長。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想用磚頭砸同學,就將他制止,並責令他到校長室。等陶先生回到校長室,看見那個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對你的獎勵,因為你按時來了。」接著又掏出一塊來:「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我了解過了,你打那個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這說明你很有正義感。」說完,掏出第三塊糖給他。這時,男生哭了:「陶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該打他。」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能認錯,我再獎勵你一塊。現在,我的糖已經分完,我們之間的談話也該結束了。」細味,我讀出了為人師的素質有寬容、鼓勵、和藹…… ,教育的方式有理解、親和力,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陶先生為我們怎樣對待學生,處理偶發事件樹立了典範。為此,我們應該如何來深入思考凶與不凶的問題呢,在學生面前樹立起威信呢?1、 用真誠感動學生再講個小寓言。有一隻狼一心想吃掉住在離它不遠處的兩隻山羊。於是狼來到山羊的住所前,非常有禮貌的敲開了山羊夫婦的大門:「請問我能和你們交割朋友嗎?」山羊夫婦造就識破了狼的詭計,非常警惕地客套了幾句,將居心叵測的狼打發走了。狼於是一不做二不休,露出了兇狠的本性。但山羊早有防備,狼怎能得呢?這裡絲毫沒有把教師比做狼,重要的是老師的心態。如果老師的「不凶」的和藹的態度是真誠發自內心的,學生最終會被你感動的,會成為學生的喜歡的老師,不怒自威。學生仍然還是偽裝的是信服。如果老師的「不凶」和藹的態度是偽裝的,一心想著讓學生屈服與你,那麼最終暴露出自己的一派凶的形象。那麼,你在學生面前永遠是狼外婆,無法樹立你的威信。在教育方法上,我們個別班主任首先考慮的是用什麼方法管住學生,要學生「尊敬」老師。而不是喜歡老師,這樣做是無法打開學生心扉的。我們時刻牢記:沒有人回甘心情願想強權渡頭的,學生是不會因害怕老師而努力學習的。學生最怕的不是諷刺、挖苦,也不是打罵、呵斥,而是感動。在學生面前擁有的威信,正式我們班主任善於無條件地接納學生。只有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班主任,誠心地與學生交流溝通,以誠相待,將心比心,教師的心與學生心之間是互通的、沒有距離的,在這些「小大人」面前不能有絲毫的做作、矯情,不能將心牆高築,但同時又得把自己的衝動、盲目一一地加以克制甚至要掩飾。這樣才會和學生心與心的溝通,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紀律和秩序,才能得到學生的信賴。才能在學生中樹立真正的威信。(舉例:蔣洪亮。原來想鎮住,由來用引導)附件:路在他腳下延伸一次,我晚上下班很遲了,天幾乎黑了.我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出了小門,想打的回家.當我剛走道馬路邊,忽然一輛黑色的小轎車穩穩地停在我面前。我當時不在意這輛車,大概是那一位家長來接他們的公子小姐。「盛老師,上車!」我下意識地從車子處看到,一張似生似熟的面孔出現在眼前。「哦,對,這不是我十年前的學生蔣亮嗎?」「是蔣亮啊,這麼遲?」「我在等您啊,怕影響你工作,我沒有進去,一直在門口等您。」說著,打開車門,把我拉上了車。「盛老師,現在我混的還可以,已經自己開了一家小公司。今天,我特意請您吃飯。」接著,他熟練的開著車,又侃侃而談。「盛老師。想想自己真對不起您,那時我根本不知道學習的重要,現在我很需要讀書。我這家小公司,是外貿方面的,英語很重要。現在真懊悔當初沒有好好讀書。不過我現在在進修,還有兩門課,就拿到大專文憑了。」「真的嗎,太好了!你真努力。」「沒有辦法啊!現代社會沒有知識,真是難做生意。不過,盛老師,我永遠記住您這位班主任,永遠記住你那時給我的一句話:『路在你腳下延伸,蔣亮同學,今後你一定行!』」教師啊,你就是這樣一句話,在學生心裡留下來了,並且作為他人生髮展的動力。這時,我想起他讀初中的三年,從一年級開始,就懶惰散漫,沒有一位老師會賞識他,總把他當作累贅。我經常會有任課老師,把他請到我這裡來說個不是。課堂站壁是家常便飯。然後在初三快要畢業的一次題為「路在腳下延伸」的主題班會上,他自告奮勇的要主持這次班會,因為椅披成績好的學生,忙著學習,對班會似乎很不甘興趣,而他在班會上出奇地顯示了他的活動能力和組織能力,並吸引了全班同學。我也就在這次班會上,讚賞了他「路在你腳下延伸,蔣亮同學,今後你一定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就在最後的一個月里,他發奮努力。雖然沒有奇蹟,但他還是各門功課全部合格。初中畢業了。之後他沒有再去讀高中,然後,我深知,這幾年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艱苦的走著,相信自己,我行!我回憶這個片段,一是這為學生真的值得回憶,他在人生路上有了自己的目標,在困難面前自信。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功,就是那麼感激自己的老師。二是我們做教師的還是那句話,賞識我們的學生,哪怕他如何的頑皮,或被認為是「差生」,其實,他們身上蘊藏著豐富的各種潛質需要我們去開發。尊重學生吧,尊重生命吧!2、用愛心讓學生得到安全作為一名班主任,如果動不動就發脾氣,不理解學生,是學生感到可敬不可親。覺得生活在班級里沒有安全感,那麼,我們班主任就無法走進學生的心裡。學生很需要一種安全能感,(馬斯洛理論)。為此,用凶去對付學生,學生肯定會覺得你這個老師沒有安全感。他們會和你產生心與心的遠距離,容易是一些學生產生嚴重的抑鬱心理障礙。在學生面前班主任應該是可親的長輩、手足之情的兄弟姐妹,平起平坐的朋友。這時,他們願意和你說知心話,從而在愉悅的心態下投入到學習中去。(舉例:朱惠群,朱偉國兩起事件)3、用公心讓學生得到平等。對全班學生,無論他是出生於什麼家庭,無論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還是令人頭疼的後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同、個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往往參差不齊。當班主任的絕對不能對幹部的子女、對有錢的子女,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錶面聽話的學生和顏悅色,而對後進生,對家庭背景條件教差的學生,對任性的學生表現出一副兇相,那麼不僅對條件不好的學生是一個打擊,併產生逆反心理,而且對那些所謂好學生的成長也是不利的。最終導致班級矛盾百出。(舉例:陳佳打架事件不包庇。對家長的參與不予理睬,而是對學生雙方都採取心與心的交流)4、適度距離,寬嚴相濟。對於凶與不凶,事實上是一個寬與嚴的問題。我們班主任往往會產生兩個極端。要者在學生面前時有意板著臉,不苟言笑,總覺得在學生面前和顏悅色有失尊嚴,板著臉才有助於樹立威信,讓學生敬而遠之。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作一個大哥哥大姐姐平心靜氣地對待學生,但又往往顯得活潑有餘,嚴肅不足。特別是有些年輕的班主任與學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稱兄道弟……這些都不利於班集體的建設,也阻礙了師生間的真誠的交流。到底怎樣的教育方式是最佳的?以怎樣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是最合適的?怎樣的「距離」才是適度呢?我的做法以人為本,寬中有法,有法必依。而這個法有民主制定,大家能夠接受。(舉例:如當你站到講台上,在所有任課老師的課堂上也一樣,就應該有規矩,這個規矩大家制定,大家遵守,大家監督執行,沒有人例外。比如,學生總是在他人發言時講話,那麼,規定:發現一次站立三分鐘,第二次增加兩分鐘,以此類推,無有例外,學習好的同學,也在規定之內,嚴格執法。不一定態度嚴厲,但是嚴格一定要實行在行動中,讓學生在體驗中執行)5、以廣博的知識,去「征服」學生。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和敬佩有能力、有本事的老師。對於一位班主任,他應該意識到參加工作並不意味學習的結束,而是一個新的起點。老師是知識的傳播者,這就決定了老師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知識和不斷追求新知,提高自己的修養和教育能力。如果一位班主任,品格高尚、知識淵博、能力出眾、多才多藝、關心和愛護學生,那麼才能夠在實踐中逐步贏得學生的信任、敬仰和愛戴,獲得崇高的威信。他就能贏得學生信賴。正所謂「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根本不需要你凶了,這又一次次體現了不怒而威。比如適當在學生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特長,學生會對你崇拜得要命,還怕他們不和你做朋友嗎?(舉例:文藝演出,班主任親自上台領唱,同學伴舞,學生對自己佩服的五體投地。語文老師總說學生不肯寫文章,我作為一個數學老師出身的班主任,向學生展示我的文章,讓學生心服口服;有時在數學課我穿插人文的內容,學生覺得自己的班主任知識面真廣,使學生刮目相看。他們一看到自己的班主任,就感到自豪。還需要想學生大聲呵斥嗎?一位在美國工作的學生來信談到了這個事。)而對年輕來說不可變因素構成的權力性威信還不能在一時之間具備,但對人格性威信起著決定作用的品質、才能、知識及心理健康等需要年輕班主任可以通過自己不斷地汲取、學習、探索,銳意進取,有意識地加以提高、增強自身的各方面素質,從而獲得學生的信賴--這應該是每一個年輕的班主任的目標。總結上面的討論,還是那句話,班主任工作不能讓學生任其自然,而是要順其自然,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推薦閱讀:

王瓊·茶修散文 | 澄明的照見
江豪旭:選擇篆刻培訓班不能只看有沒有名師
培訓
么學聲第十五期奇門遁甲高級培訓班課堂筆記
世界級的實操課程第2天見聞 | 第15屆世界馬醫大會

TAG:班主任 | 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