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之道
《論語》之道 |
|
文/李淑章 人們讀《論語》往往想弄清它的主旨和孔子思想的核心;也就是說,要弄清《論語》中孔子提到的道是什麼。 《論語·里仁》篇中有一段話: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在這段話里,孔子告訴他的弟子,他的道就是「一以貫之」。所以,只要弄清「一以貫之」的內涵,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而要弄清「一以貫之」,首先必須弄清「一」的內涵。
楊伯峻譯「吾道一以貫之」為「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觀念」,他把「一」理解為「一個基本觀念」;錢穆的《論語新解》則譯為「我平日所講的道,都可把一個頭緒來貫穿著」,他把「一」理解為一個頭緒。還有把「一」理解為一個看法、一個邏輯、一種主義、一個上帝的,等等。都把「一」當作一種東西,卻沒說出這種東西究竟是什麼。
那麼,這個「一」字,應該如何解釋呢?
我不揣冒昧,想借「國學天下」這塊寶地,說說多年來存在於心裡的東西,供批判。
「吾道一以貫之」應理解為:我的道(學說)就是用統一來貫穿一切的。
這裡的「以」是介詞,「一」是它的前置賓語。「一」,當統一講或當成為一體講;或者再深奧一點,當返乎本然、回歸自然講。隨便查查古漢語字典或詞典,「一」字都有當統一講這個義項。
《孟子·梁惠王上》篇中有一段話: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試譯這段話如下:
孟子拜見梁襄王。出來之後,告訴人說:「(梁襄王)遠遠望去,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之處。他突然問我:『天下怎樣才能安定?』我回答說:『統一才會安定。』他又問:『誰能統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殺人的國君,就能統一天下。』……」
其中的「一」,就當統一講。孟子的這一論述,正好印證他是孔子之道的推行者。
另外,《論語·衛靈公》篇中也有「一以貫之」這句話: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這段話說的是,孔子問子貢:你以為我的知識是由於多學而記在心裡的嗎?子貢回答:是呀,難道不是這樣嗎?然後,孔子告訴子貢:(你說的)不對,(我學的知識多又能全記在心裡,那是因為)我(把學到的知識)統一貫穿在一起了。
這裡講的顯然是多與少的統一,是知識由多變少的辯證法。
除了上述分析外,我說孔子的道就是統一的理由還有以下5條:
第一條,孔子處在春秋時期,正是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他看到分崩離析的社會現象非常憂慮,就想用自己的學說去影響當時的社會。他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企圖恢復周禮。事實證明,孔子所做的就是使社會統一的大事。
第二條,上面說過,曾子認為孔子之道就是忠恕二字。曾子的理解,應該是對的。不過,曾子只言其大意而已,並未對孔子的話進行逐字逐句的解釋。
用忠恕二字來理解孔子的道,其實只是揭示了孔子之道的具體應用和表現罷了。
何謂忠?忠就是主動對人盡心。何謂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是從正面講對人的愛心;恕,是從反面講對人的愛心。這是正與反的統一,也是人與己的統一。所以,曾子的解釋,是符合孔子的統一這個思想核心的。
第三條,《論語》中的好多則語錄,也都體現了孔子的統一這個思想核心。
例一: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論語·八佾》)意思是,《韶》這種樂曲,形式美,內容也好;而《武》這種樂曲,形式是美的,但內容還不夠好。這講的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例二: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意思是,只是學卻不去思考,那就會迷惑;只是思考而不去學,那就會懈怠。這講的是學與思的統一。
例三: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意思是,質樸超過了文采,就顯得粗俗;文采超過了質樸就顯得浮華。把文采和質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才是君子。這講的是樸素與華麗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論語》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如:
小不忍則亂大謀,是說小與大的統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說遠與近的統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說教與學的統一;溫故而知新,是說舊與新的統一;聽其言而觀其行,是說言與行的統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說自己與別人的統一。
第四條,也許有人用老子說到的「一」,來反駁我的看法:難道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的「一」也當統一講嗎?
且慢,這正是我要分析的問題。對於老子說的「一」,有人理解為虛,有人理解為太極……其實,「一」就是一種混沌狀態,也就是宇宙的本源。請問:混沌狀態也好,宇宙的本源也罷,其所指不是統一,又會是什麼呢?當然,如前所述,我們也可以把「一」理解為成為一體、返乎本然或回歸自然。
孔子曾拜老子為師,他們的道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
第五條,有人認為《論語》的思想核心是仁,有人認為是禮。這同我的看法不是矛盾太大了嗎?我的回答是不矛盾。
《論語·顏淵》篇中有一段話: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孔子所說的仁與禮是一個統一體的兩個方面:仁,是人內在的好思想;禮,是這種好思想的外在表現。孔子主要是靠仁與禮的統一來實現其理想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孔子的道,不是別的,而是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體表現為哲學思想,表現為社會理論,表現為價值取向、行為規範和思維方式。
從哲學思想方面看,就是中庸,即合二而一,天人合一;從社會理論方面看,就是統一天下;從價值取向、行為規範和思維方式方面看,就是人與人的和諧。
最後,本文還有個蛇足,那就是請讀者想想:孔子及其學說在什麼時代、什麼樣的社會最受尊崇?在什麼時代、什麼樣的社會最受貶斥?這兩個問題想通了,你就可能同意我的看法。
推薦閱讀:
※體壇論語:「試錯」之旅終於破冰
※論語譯注
※早課 |《論語》為政篇 04
※<論語>簡譯摘編(一)
※一句《論語》治天下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