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孩子二十年後脫穎而出?

養育一個孩子並非易事,除了花費大量的金錢,更重要的是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很多家長還是有這樣的焦慮:我們要為孩子做些什麼,才能讓他在未來有立足之處,甚至能脫穎而出呢?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封寫給家長的信,來自《最強大腦》科學判官、北大教授魏坤琳。他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親愛的寶爸寶媽:

你們好,我是Dr.魏,魏坤琳。

大家熟悉我可能都是通過《最強大腦》,有人管我叫「科學男神」,有人管我叫「鐵面判官」。

其實我的主業是北大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專門研究大腦科學。而且生活中的我一點兒也不「鐵面」,我就是一個天天送女兒上幼兒園、有空就陪她玩的普通爸爸。

2010年,我的大女兒出生了。對我來說,她就是我的獨一無二。

初為人父,我開始像所有父母一樣,瘋狂地翻找各種育兒理論,恨不得把所有腦科學知識都用在她的成長上。

但翻遍市面上的育兒書,我感覺很失望,也很詫異,在科學領域都被批判了N年的理論,竟然還有那麼多人信?!像「右腦開發」、「大腦只開發了10%」這種偽科學,今天依然在教育界大行其道。

還有些商家出於商業目的,對科學理論進行曲解、篡改或惡意誇大。這不但讓家長花冤枉錢,更浪費了孩子的成長時間和機遇。

兩年前,伴隨著二寶的出生,我跟多位從事兒童腦科學、發展心理學研究的科學家好友們共同發起了愛貝睿,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給廣大寶爸寶媽普及靠譜的科學養育知識。

我們寫了上千篇科學養育的文章,做了四十多期科學養育公開課,開了一年多的「Dr.魏的家庭教育寶典」音頻專欄,並研發了「未來腦計劃」這款早教工具。

這些努力得到了百萬家長的肯定,於是我把這些方法寫成了一本書——《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就是希望能幫助更多家長科學育兒。

- 1 -

孩子需要的不是現在學校看重的技能

而是未來世界需要的能力

時代變化太快。十幾二十年前,沒有人能想到互聯網、手機能如此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同樣,你也無法預測十幾二十年後,你的孩子長大要面對的那個時代和社會,又會是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上就有一個報道指出,現代小學生這一代人將來工作的時候,如今65%的工種都將不復存在。

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想根據過去的經驗,通過「押寶」來賭孩子的未來,未免風險太大,也毫不現實。

所以,作為父母首先要認清,孩子需要的不是現在社會看重的能力,而是未來社會需要的能力。

傳統教育強調對知識存量的學習,面向過去;而真正有競爭力的人,一定要有適應未來的能力。

之所以叫「未來腦計劃」,就是因為我覺得,如果給寶寶灌輸知識或技能,知識或技能會陳舊。

如果寶爸寶媽們能懂一點大腦發育規律,全方位助力寶寶大腦發展,聰明腦力會永遠伴著寶寶,你就像給寶寶摘了一顆點亮未來的星。

- 2 -

教育就是對大腦的重塑

腦科學中有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大腦可塑性。

我們都知道,人腦中有幾百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叫突觸。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突觸的數目非常少。到一歲時,在新鮮刺激的作用下,寶寶大腦的神經元以每秒700~1000個的驚人速度建立著新連結。到2歲時就已經非常密,3歲左右連接的數目達到峰值,甚至超過了成年人。

但是之後呢?突觸會逐漸削減。

一旦某個突觸成功參與某個大腦功能的運作,它就會受到強化;相反,沒有用到的突觸就會變弱,最終被剪裁掉。

這就像森林中的小路,如果沒人走,時間長了就荒廢了。這就是「神經可塑性」的基本表現。可以說,神經元連接和修剪的過程,就是塑造孩子大腦的過程。

那麼根據這個特點,作為家長,我們能為寶寶做些什麼呢,特別是寶寶在0~6歲早期發育的關鍵時期?

我們應該給他們提供豐富的環境和行為刺激,幫他們建立有用的神經元連接,形成強大的神經網路。

要想交通便利,就要多修路,最好形成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一個城市擁有發達、便捷的交通才能高效、繁榮。同樣,孩子的大腦有發達的神經元連接,才更靈活,更聰明。

- 3 -

用「科學實驗」擊穿「經驗談」

用「最新研究」破除「偽舊科學」

80、90後的年輕父母,越來越關心兒童教育問題,但面對老人的育兒經和市面上琳琅滿目的育兒理論,仍然不知所措。我也一樣,面對市面上大量的育兒知識,越看越迷茫。這些理論和方法,我總結了兩個特點:

一方面是不夠科學。

有的基於個體經驗,有的基於過時的理論。像我在開篇提到的,「右腦開發」顯然是一種對腦科學的誤讀——大腦的確有分工,但不代表我們的右腦需要刻意的開發。

另一方面,不夠系統。

這些育兒文章的觀點經常相互打架,缺乏體系感。科學育兒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科學、高效、系統地陪伴寶寶成長,才是育兒的最大秘訣。

所以在《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這本書中,我努力把更多最新的認知科學、腦科學成果,通俗地講給你聽,希望用「科學實驗」擊穿「經驗談」,用「最新研究」破除「偽舊科學」。

- 4 -

基於認知科學的五腦體系

基於神經可塑性等腦科學原理,以及寶寶大腦發展規律,在《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一書里,我把寶寶最重要的基礎能力、也是家長們最應該重視的方面,概括為五大部分:智力腦、情緒腦、運動腦、語言腦和創意腦。

其中分別涉及智力、注意力、記憶力、情緒、社交能力、閱讀、語言能力、創造力等等對未來至關重要的軟實力。

比如:

智力腦,這部分我重點會談到:怎樣鍛煉寶寶的科學思維,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提升寶寶的記憶力,如何培養空間認知能力;

情緒腦,這部分會涉及:如何讓孩子理解並能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怎麼誇獎孩子、批評孩子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成長;

運動腦,你會看到:寶寶的哪些小動作、大動作會促進大腦發育,讓孩子四肢發達、頭腦更發達,以及孩子學走路的注意事項,如何利用手勢教學;

語言腦,會教你: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啟動孩子閱讀的馬太效應,怎樣學外語,如何用古詩學韻律;

創意腦,我會談到:什麼遊戲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怎麼音樂啟蒙,怎樣把電子產品從「洪水猛獸」變成「教育幫手」……

這些,都是孩子未來生存所需要的底層能力。不管世界如何變化,這些能力都將讓孩子更好地適應未來、贏得未來。

我希望通過這本書,幫助寶爸寶媽們建立起科學的育兒觀念,掃除育兒誤區,避免踩坑。

對於具體的養育難題,我也在書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這些難題,可能包括:「孩子愛發脾氣該怎麼辦?」、「如何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如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等等。

當然,我一直強調育兒育己。

小王子說,所有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

孩子的成長其實是給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一個絕好機會。

比如就有寶媽問過我:「寶寶把家裡弄成了災難現場,我也知道不應該對他大吼,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該怎麼辦?」這時候,其實正是讓自己進步的好時機。

我在書里也寫了很多家長在「育兒」的同時「育己」的方法。

你怎麼能奢望不愛學習的父母教出愛學習的寶寶呢?所以,為了孩子,我們也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 5 -

育兒是一條無法重來的路

孩子選擇我們,我們和孩子遇見,是一種緣分。

我希望,《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這本書,能做你的育兒地圖,幫你找到育兒方向;做你的信息過濾器,幫你化繁為簡,去偽存真,讓你少花冤枉錢,給寶寶最精準的未來投資,也是寶寶受用終身的個人財富!

育兒是一條無法重來的路。我願意陪伴你,用科學照亮寶寶的未來!


推薦閱讀:

給孩子轉園好嗎?
孩子幾歲時分房睡最好?
媽媽奶奶快來捏脊吧,孩子長的高,吃的飽,睡的香!
小夜燈會影響孩子睡眠,導致性早熟?不必擔心,了解完這些你就明白
從小要教給孩子的8句話,別說反了!

TAG:孩子 | 十年 | 十年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