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詞的力量

原創2017-04-24鄭欣淼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

伴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蓬勃發展的強勁步伐,國內首家省級專業詩歌教育聯盟和研究機構應運而生。4月19日,「江蘇詩歌教育聯盟」、「江蘇詩歌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南京舉行。

鄭欣淼、馮敏剛、楊志純、李洪天等領導嘉賓為「江蘇詩歌教育聯盟」和「江蘇詩歌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鄭欣淼先生現場演講

所謂力量,猶如功力,也指能力,還指作用、效力。中華詩詞就具有這種功力、能力和效力,因此就有一種特殊的力量。中華詩詞是漢語言中最美麗的花朵,最燦爛的明珠,也是最溫暖、最勁健、最有營養的文化力量。

中華詩詞的力量體現在兩方面:一是中華詩詞自身的魅力,是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所決定的。二是其傳遞出的力量,它的功能。例如葉嘉瑩先生說過中華詩詞使人心不死。

中華詩詞自身有著無比的魅力

中華詩詞的力量,首先是由其自身特點所決定的。從漢語言文字的特徵著眼,大小一致的方塊字決定了漢語詩歌在視覺上的「整齊美」,漢語單音節的特點覺得了其在聽覺上的「整齊美」,漢語音具有的四聲現象構成了最基本的音調聲律,漢字沒有以輔音收尾的現象決定了漢語適合作詩。這些都充分反映在詩詞創作上,具有了嚴格的體例和規範,例如:押韻是中華詩詞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就有音韻迴環、鏗鏘悅耳的感染力;對仗是語言形式整齊美的最集中體現,因此具有體例嚴謹、對仗工穩的創造力;其聲調講究平仄交替、四聲相間 ,從而產生語言的錯綜美和頓挫美,進而穿透人心,感人肺俯,因此具有平仄交替、抑揚頓挫的穿透力 。

今年是中華詩詞學會成立30周年,最近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同志專門寫了一篇《美哉,中華詩詞》的文章以為祝賀,這篇文章對中華詩詞的「美」作了極為深刻、全面、準確也是十分精彩的的論述。這篇文章將在《中華詩詞》雜誌今年第5期刊登,我這裡向各位提前披露,讓我們共同學習與分享。馬凱同志在文章中說:以格律詩為代表的中華詩詞,從起源看,它與舞蹈、音樂同源;從功能看,它是心靈的「窗口」,詩言志、詩緣情,大凡好詩好詞,無論是婉約還是豪放,都能給人以內心深處的觸動;從形式看,它以漢字為載體,把漢字「獨體、方塊、單音、四聲」的獨特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歷經數千年先賢的千錘百鍊,成為同時兼有「五美」的詩體,即其不僅具有其他詩體共有的「節奏美」、「音樂美」,而且具有其他詩體中只有個別詩作可以做到的「簡潔美」,還具有以拼音文字為載體的詩體難以具備的「均齊美」、「對稱美」;從內容看,大凡好詩好詞,都是真情的流淌,並記錄著中華文明的歷史足跡,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根和魂,它如樂,天籟悅耳;它如畫,璀璨奪目;它如酒,沁人心脾;它如友,靈犀相通。格律詩是中華民族詩歌百花園中經古常新的一枝,在人類總是要追求美的規律作用下,只要漢字不滅,格律詩這一大美詩體就不會亡。

中國有著豐富的古代詩歌遺產。3000多年前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和戰國時期的《楚辭》,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唐詩、宋詞、元曲是中國詩歌藝術成就的三座高峰。唐朝將近300年詩歌的普及和繁榮,更加詩化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為中華文化增添了詩的意興和詩的美。宋詞以其高度的繁榮與唐詩並稱。經過宋代300多年上自朝廷下至市井的歌唱,中國文學有了更為細膩的感覺和表現,中國文化也呈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面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詩歌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諸多的詩體,如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樂府詩、楚辭體詩以及詞、曲等等。但有意思的是,新的詩體產生了,以往的詩體卻並沒有消失,而仍然存留了下來,不斷豐富了詩歌的形式。這就出現了中國詩歌體式獨特的運行方式,即各種詩體同時存在於某一時代。因此,一個詩人,他可能既寫詩填詞,又會寫曲,或者嘗試其他不同的體式;這也為詩人創作提供了更多的表現方式。

人們常說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這不僅是指中國詩歌傳統的源遠流長,是一條流淌了數千年的詩歌長河,詩歌遺產相當豐厚,且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鮮明象徵;也可以認為,詩歌已成為中國人生活的一種方式,是中國文化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中國詩歌不僅是生活的記錄、情感的抒發,還包括了中國人對於宇宙和人生的詩意的審美式把握,具有深刻的哲學內容。

正因為如此,中華詩詞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從清末、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20世紀是中國歷史上天翻地覆的劇變時期。從五四以來,作為傳統文化精華的舊體詩詞,雖然遭受厄運,但不同於任何一種古典文學樣式的是,她仍然在堅守中有所發展,表現出驚人的生命力,在承擔現代使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舊體詩創作三中全會以來得到復甦,現在正逐步復興,並出現了發展的熱潮。這首先與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解放運動有關,它使人們理智地回顧過去,其中包括長期以來對舊體詩人為的簡單、粗暴的否定。思想解放了,禁區打破了,人們可以自由地、理直氣壯地去創作。 「詩為心聲」。許多詩人為了在新的社會環境下表達心聲而選擇了舊體詩。幾十年來的創作實踐,證明這一文學體裁也可隨歷史前進獲得新的生機,它不是凝固的、僵化的,仍然活在中國人的心裡,而且能夠表達新的社會內容,適應新的讀者需要。在信息爆炸的當代,她又伴隨著簡訊、飛信、微信、微博、QQ等等現代傳播方式,有了更多的知音和用武之地。這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力量。也充分表明中華詩詞所具有的穿越千年、鳳凰涅槃的生命力。

中華詩詞傳遞著巨大的的精神力量

建立在審美基礎上的詩歌藝術,其最終的功能,就是傳達出詩人的審美情趣,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讀者的審美觀。優秀的古典詩詞,不管是寫景詩、抒情詩,還是喻理詩、田園詩,都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塑造形象,創設情景,表達感情,具有突出的美感特徵,使我們從中感受到迴環往複、一唱三嘆的音樂美、凝練含蓄的語言美、強烈真摯的情感美以及鮮明生動的形象美、悠遠深邃的意境美等。例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星隨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等,反映在其中的音樂美、語言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我們都會有所體會。我這次來到南京,也想起了一些與南京有關的詩詞,其中印象最深的有兩首,一是唐人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映襯紅花,第一句就概括了江南春景的美好。另一首是唐人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作者寄物詠懷,通過烏衣巷的滄桑之變,抒發了世事多變、榮辱無常的感嘆,讀起來卻有一種蘊藉含蓄之美,使人餘味無窮。這就是詩詞的藝術感染力。

中國詩歌有著「言志」與「載道」的優秀傳統。中國人重視詩歌的審美價值,更注重詩歌的社會功能。從詩騷以來,中國詩歌就形成了「言志」與「載道」的優秀傳統。中華民族是一個不屈不撓、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的民族。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意志品質的磨練和培育。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等反映傳統知識分子嚮往理想人格、追求大丈夫浩然之氣的名言佳句,洋溢著積極進取、奮發圖強的精神,正是「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即對鄉土、國家執著的熱愛。熱愛祖國壯麗山河,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了國家可以「殺身成仁」。曹植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杜甫的「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陸遊的「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等等,其愛國情懷感人至深。儘管那時的愛國主義帶有某種歷史局限性,但在 「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思想浸潤下,湧現了眾多民族英雄,創造了無數驚天地動鬼神的愛國主義業績,並將這種愛國熱忱升華為崇高的道德責任。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一向以愛國主義、民本主義為主旋律,她是中國人的心靈史,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發展史。

「詩教」傳統是中華詩詞功能的重要體現

詩教的作用,是由詩詞本身的性質、特點和教育功能所決定的。詩詞教育重形象、意境、含蓄,易誦易記,以其藝術感染力使人們從閱讀、吟誦、鑒賞中,收到震撼心靈、陶冶情操的效果,而且是持久的長遠的效果。「詩教」傳統由來已久,是中華民族持續時間最悠久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中國傳統的儒家詩教觀,強調通過」詩「的學習來提升人的內在精神,以達到禮義教化和塑造君子高尚人格的目的。「詩教」傳統也是不斷發展的。除過以儒家為主導的君子人格「詩教」外,還有一條以《詩經》和以後各時代以詩歌為內容的一切教育和美育方式的「詩教」長河,不僅包括「詩教」,也還包括教詩、學詩、寫詩、欣賞詩;這是以詩人、詩論家、普通愛好者和民眾為主體的「詩教」,是以詩歌、情感、自然、人生和美為內容的廣義「詩教」。「詩教」,培養了知書達理又才華橫溢的博雅君子,也熏陶出日常生活的風雅情意,更使人們通過誦讀、體認、創造,綿延對華夏悠久文明的傳承與光大。

在中華詩詞創作復興的同時,一定要重視持續地認真地學習古典詩詞、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這方面情況不容樂觀。當下,一些人對學習古典詩詞懷抱抵拒心態,甚至認為古典詩詞誕生於傳統社會,不具備現代價值。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範大學看望師生時指出,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人類生活並不只是求新,還需要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只是追求物質生活的豐富和變化,更需要精神的持守。在精神層面,人類以往許多的文化和智慧都具有永恆的意義和價值,不會被時間切割,不會被空間阻隔,閃耀著道義和智慧的中華古典詩詞文化即屬此類。中國歷史上曾湧現出許多志士仁人,當後人緬懷這些光輝人物時,詩歌往往成為最為耀眼的閃光點。

中國的詩歌具有非常強大的功能,已成為深入人心的文化形態。今天,作為古代文學中最燦爛的經典,中華詩詞在培養審美感受、塑造藝術趣味、陶冶生命情懷等方面仍發揮著巨大的影響,通過古典詩詞的興發感動,今人仍能獲得精神上的提升與慰藉。古典詩詞給我們提供著多方面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如凝聚人心、振奮民族精神的力量,抵禦外侵 、渴望國家統一的力量,陶冶情操、 塑造品格的力量 ,寄情山水 、崇尚自然的力量 、熱愛家鄉 、報效祖國的力量,鞭撻醜惡 、歌頌正義的力量,也具有遇難而上 、體現人間大愛的力量,等等。

上面我介紹了馬凱同志的《美哉,中華詩詞》一文,其實,他同時還填了《釵頭鳳》一詞讚頌中華詩詞的魅力,文與詞相互呼應,相互映照。因此我也要向大家鄭重地推薦這首詞:《釵頭鳳一一美哉中華詩詞》:

霓裝袖,絲竹奏。淚盈潮湧心扉叩。格工對,律諧配。落寥寥筆,盡收霞蔚。美!美!美!

詩良友,詞醇酒。萬年難斷香傳口。真為貴,魂融內。敲平平仄,無窮滋味。醉!醉!醉!

總理的詞影響很大,不少人有唱和之作,我也試著和了一首,作為自己學習的體會;這裡,我也願意把拙作獻給大家,希望得到各位的指正:《釵頭鳳 敬和馬凱同志》:

舒吟袖,黃鐘奏,雅風綿遠心聲叩。千岩對,群芳配,煥然詩國,老枝豐蔚。美!美!美!

平生友,酴醾酒,夢尋清韻煙村口。真情貴,衷腸內,百般思縷,幾番回味。醉!醉!醉!


推薦閱讀:

度陰山:知行合一 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早安心語140709:真正的愛是給對方一種無形的力量
拳擊運動員力量訓練
用十種心來念咒念佛力量就大了
射箭時應如何讓姿勢更穩?

TAG:詩詞 | 中華 | 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