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八十七、解碼西遊記05
從五庄觀出發,經過白骨精的地盤,就輪到黃袍怪出場了。這黃袍怪本是天上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奎木狼下界的原因,按他自己的說法:「那寶象國王公主,非凡人也。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與臣私通。臣恐點污了天宮勝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於皇宮內院,是臣不負前期,變作妖魔,佔了名山,攝他到洞府,與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孫大聖到此成功。」(第三十一回)
說起來情深義重,是一個頗感人的愛情故事。但他下界去也就是了,那些殺人放火的勾當怎麼算呢,寶象國被吃的宮女怎麼辦呢?看這意思就算了,悟空不提起、玉帝不提起、他自己更不會提起了。玉帝真正追究的是一件事,「奎木狼,上界有無邊的勝景,你不受用,卻私走一方,何也?」天庭這麼好,你怎麼就下去了,難道天上的吸引力還不如下面嗎?這是玉帝關心的問題。奎木狼的回答輕易地轉移了話題,變成我這麼一下界,讓「孫大聖到此成功」,為取經人製造了一個劫難,配合了取經大業,壞事變成了好事。
玉帝聽了奎木狼的話,氣馬上就消了,不過,處置還是要處置一下的。於是收了奎木狼的金牌,貶他去兜率宮給太上老君燒火,「帶俸差操,有功復職,無功重加其罪」。他這一去,還是帶著工資去的,比孫悟空當年「有官無祿」強多了。這擺明了就是走一下過場、履行一個手續,做樣子給眾人看。悟空看到玉帝如此處理,「心中歡喜」,還朝上唱個大喏。
玉帝對奎木狼的處理顯然有失公平,相比於對天蓬元帥、捲簾大將以前過失的處理,只能說是太輕太輕了。這可能與奎木狼是二十八宿之一,而二十八宿在天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有關。
奎木狼在兜率宮到底燒了多長時間的火呢?奎木狼被捉,是在第三十一回,此時唐僧師徒出發大概已有三四年。到第六十五回,在小雷音寺,為了幫助悟空捉拿黃眉怪,二十八宿一齊出馬,其中就出現了奎木狼的身影。此時,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走了九年左右。這些時間算得不太精確,但大致是這個樣子。這樣算起來,往多里說,奎木狼也就給老君燒了六年的火,按照「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演算法,實際給老君燒了六天爐子,就「有功復職」了。按照天庭官場的潛規則,奎木狼是不是真坐在爐子前燒火還不一定,因為老君又不是沒有燒火的童子。①奎木狼這個事,算是「當官」的一點生活作風問題吧,就這事本身來說,他的用情還是很專一的。①金角、銀角分別是老君看金爐的童子和看銀爐的童子。抓完黃袍怪,取經隊伍的下一站就是金角、銀角所在的蓮花山。可能在金角、銀角下界之際,奎木狼正好可以暫時替他們看看爐子。
或許在小雷音寺,悟空看到二十八宿中的奎木狼也來了時,心想:咦,你不是在給老君燒爐子嗎?怎麼也來了。又或許他此時對天界這一套人情世故、辦事規則,已然頗有會心,見怪不怪了,以我的感覺,似乎後一種可能性更大些。
◆背景深厚的獅駝嶺群妖
更過分的是獅駝嶺的妖怪,其中的大大王是一隻青毛獅子。這青毛獅子頗不平凡,它本是文殊菩薩的坐騎。最有趣的是,它竟然下界了兩次。
他第一次下界是在烏雞國侵佔王位三年,把烏雞國王害死了(當然,後來又被悟空給救活了)。烏雞國王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他貴為國君,活著的時候有權有勢,死了難道就白死了,心裡肯定不服氣,很想申冤。唐僧還說他忒懦弱,烏雞國王對唐僧這話頗為不解,說我怎麼懦弱了?唐僧自然要給他講講大道理,說「你何不在陰司閻王處具告,把你的屈情伸訴伸訴?」
國王的冤魂說:「他的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原來妖怪的來頭大、熟人多、關係廣,國王不是沒有告過,結果不過是告了也白告,無可奈何之下,只好省省力氣算了。唐僧乃是如來佛親傳弟子,自然難以體會到烏雞國王的苦惱。這個烏雞國王,以前恐怕同樣也無法理解其轄下子民投訴無門的窘境。
青毛獅子這次下凡,就其行為來說,並沒有大惡,看在文殊菩薩的面子上,悟空就不追究了。也許是在這次下界過程中,充分體會到了下面的好處,青毛獅子真的自己開溜了。它第二次下界,夥同普賢菩薩的坐騎白象,以及那個似乎和如來沾點親帶點故的金翅大鵬雕,盤踞於八百里獅駝嶺,他做大魔、白象做二魔、大鵬是三魔。
因為他們是從天上下來的,頗有點見識,對手下妖怪進行了比較完善的管理,「他手下小妖,南嶺上有五千,北嶺上有五千,東路口有一萬,西路口有一萬;巡哨的有四五千,把門的也有一萬;燒火的無數,打柴的也無數,共計算有四萬七八千」,小妖的數目與花果山眾猴相當。另外,按照太白金星的說法,這些小妖「都是有名字帶牌兒的,專在此吃人。」每個小妖都有名字,還帶著腰牌,有點官府的架勢。
這裡的小妖小鑽風,還識破了孫悟空的變化。悟空變成一個小妖,想混進小妖的隊伍,打探消息,結果被小鑽風識破了,說,你面生,認不得,我們這裡沒有你。孫悟空說「我是燒火的」。小鑽風說,燒火的沒有你這個嘴尖的。悟空於是揉揉嘴,使嘴不那麼尖了。小鑽風又說,你剛才嘴還那麼尖,現在不尖了,你的形跡可疑。另外,我們燒火的只管燒火,巡山的只管巡山,如果你是燒火的,就不該來巡山。看來,這裡對小妖的管理還是比較規範、比較嚴格,不像其他地方,對小妖基本上沒有什麼管理,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為了確認孫悟空變成的小妖的身份,小鑽風還進一步要看悟空的牌號,說:「我們這巡山的,一班有四十名,十班共四百名,各自年貌,各自名色。大王怕我們亂了班次,不好點卯,一家與我們一個牌兒為號。你可有牌兒?」這小鑽風不愧是專門巡山的,警惕性確實很高,問的問題也很到位。看來對小妖進行專業化分工和管理很有必要。不過妖王中這樣的管理水平,也就是在獅駝嶺出現過。畢竟青毛獅子以前在烏雞國三年的國王不是白當的,管理水平硬是不一樣。
青毛獅子當年也曾經有一段輝煌的歷史。按小鑽風的說法,「我大王神通廣大,本事高強,一口曾吞了十萬天兵。」行者聽說他的「光輝事迹」後,心頭暗笑,說這種事我當年也干過。他就不想想,同是大鬧天宮,打敗十萬天兵,青毛獅子卻不過是文殊菩薩的坐騎,相比起來自己真是幸運多了。
這大大王與二大王久住在獅駝嶺獅駝洞。三大王大鵬卻住在此地西去四百里遠近的獅駝國,三大王在五百年前把獅駝國的國王、文武官僚及滿城大小男女都吃了個乾淨,現如今城裡都是些妖怪。這次為了吃唐僧肉,才跑來與獅駝嶺的二位大王結拜為兄弟。按說五百年時間也不短了,這麼多年來大鵬的種種惡行竟然沒有人管管,可見天界效率之低下、管理之混亂了。
對於這幫妖怪的底細,天庭並不是不了解。你看,前來報信的太白金星是怎麼說的,「那妖精一封書到靈山,五百阿羅都來迎接;一紙簡上天宮,十一大曜個個相欽。四海龍曾與他為友,八洞仙常與他作會,十地閻君以兄弟相稱,社令城隍以賓朋相愛」。他們與地方官衙的勾結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正因為如此,大鵬的惡行已有五百年了,也沒有人管。
這伙妖怪的本事倒真不含糊,把猴王整治得十分難受。結果如來帶領文殊、普賢出馬,將三名妖怪一舉拿獲。對於作惡多端的金翅大鵬雕,並未加以嚴懲,而是被定在佛祖的頭上,讓他在光焰上做個護法。如來還說:「我管四大部洲,無數眾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這相當於是公然的給以好處了。
對於人情世故這一套,悟空在取經路上不但看到了很多,自己對於運用這一套解決問題也越來越熟練了。
在取經路上,只要與各路神仙攀得上一點關係的,最後都從輕發落,保住了性命。包括陷空山的老鼠精,因為偷吃了如來佛的香花和蠟燭,修得幾分本事,自稱半截觀音。後來為保性命,認托塔天王做乾爹,天王與哪吒放他下界後,又自稱地涌夫人。憑著與天神之間這麼一點莫名其妙的關係,被拿住後就可保住性命。後來,李天王與哪吒出面拿住妖怪後,天王與行者還很客氣。
天王掣開洞口,迎著行者道:「今番卻見你師父也。」行者道:「多謝了!多謝了!」就引三藏拜謝天王,次及太子。沙僧八戒只是要碎剮那老精,天王道:「他是奉玉旨拿的,輕易不得。我們還要去回旨哩。」一邊天王同三太子領著天兵神將,押住妖精,去奏天曹,聽候發落。(第八十三回)
你看看,悟空已完全沒有要處理妖怪的意思,反倒是沙僧和八戒不開竅,想把這妖精處死,這又關他們兩個什麼事呢?從悟空與沙僧、八戒態度的對比看,他的變化確實太大了,對於人情世故已經非常熟練。說來也是,神仙都是愛麵皮的,你打的是他的手下,傷的是他的麵皮,損害的是他的威信,最終結果只能是影響天庭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當然附帶也會對自身事業的發展造成一些不利影響。畢竟見到妖怪,不問清楚來歷情由,一味打殺,看在別人眼裡,多少是政治上不成熟的一種表現。
在老鼠精之前不久出現並作惡的另一個妖怪是南極壽星的腳力,一隻白鹿。這白鹿做了比丘國國丈,竟然讓比丘國王以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肝做藥引,以求延年益壽,真是殘忍之極。後來壽星出面,希望悟空、八戒饒了妖怪性命。悟空說:「老怪不與老弟相干,為何來說人情?」他不是說壽星不該說人情,而是說這與你沒有關係,你為何要來說人情。壽星說,這事與我關係很大,它是我的一副腳力。悟空說:「即是老弟之物,只教他現出本相來看看。」(第七十三回)這名義上是處理了,實際上相當於沒有處理,就這麼賣了壽星一個大人情。悟空自己也曾說過「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話(第十八回),說這話的時候,他對於其真實含義可能體會不深,現在,他已經深得其中三昧了。
悟空對於在黑水河作惡的鼉龍的處理,頗能反映發生在他身上的變化。
在黑水河中,本有一位河神,因為年邁身衰,被一個鼉龍強佔了河神府,又傷害了很多水族。黑水河神無可奈何,到西海龍王那告狀,沒想到西海龍王是鼉怪的母舅,不準黑水河神的狀子。黑水河神想啟奏上天,卻因為神微職小,見不著玉帝。要不是取經隊伍經過此地,他這冤真是投訴無門了。看來不僅平頭百姓有難言的苦衷,這當了個小幹部的,有冤同樣也很難伸。原來,這鼉龍是涇河龍王的第九子,涇河龍王因犯了天條被魏徵斬殺。敖順見鼉龍「無方居住」,「著他在黑水河養性修真」,它去黑水河,本來就是西海龍王安排的①。①《西遊記》在西海龍王的名字上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失誤。在第三回中,本來是「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而且第八回中,小白龍也說自己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但在第四十一回,西海龍王的名字變成了「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閏、西海龍王敖順」。在黑水河這一節,敖順也是西海龍王。後來在第四十六回和第七十七回,敖順又成了北海龍王。
悟空找到敖順,敖順「大驚」,慌忙向悟空跪下叩頭。我想,敖順「大驚」不是因為知道鼉龍在黑水河作惡,出乎他的意料(他早已看過黑水河神的狀紙了);而是因為鼉龍作惡這事,本來被自己瞞下,現在卻被悟空知道了。想不到黑水河神還不死心,把這狀又告上去了。
悟空先嚇唬了龍王一下,說「我才心中煩惱,欲將簡帖為證,上奏天庭,問你個通同作怪,搶奪人口之罪。」不過,話鋒一轉,又賣了龍王一個人情,說:「據你所言,是那廝不遵教誨,我且饒你這次:一則是看你昆玉分上,二來只該怪那廝年幼無知,你也不甚知情。你快差人擒來,救我師父!再作區處。」
悟空先嚇唬敖順,說要把這事捅上去,問他的罪;然後又輕輕轉過話題,說敖順並不知情,可以撇清關係。又說鼉龍年幼無知,似乎有情有可原之處。還暗示自己與東海龍王頗有些交情,可以賣他一個面子。最後悟空說,你派人幫我捉拿妖怪,可以將功折罪。悟空短短几句話,有打有拉、恩威並用,意思照顧得非常全面,處理也極為妥當,簡直是政治老手的處理手法。相信太白金星這樣的老油條見了,也會頷首微笑,說「要得,要得」。
龍王心存感激,連忙要安排酒席,向大聖賠禮,由於趕時間,大聖就喝了龍王一杯香茶了事。
敖順差太子摩昂前去捉住鼉怪之後,八戒因為曾被妖怪捉住,差點給蒸來吃了,心裡很生氣,拿起釘耙上前就築,要取妖怪性命。悟空連忙扯住八戒說:「兄弟,且饒他死罪罷,看敖順賢父子之情。」他倒是很關心鼉龍的死活。他這麼做,是因為看到這是一個與西海龍王(背後是龍王一系)拉關係的好機會,或許,他對於當年東海龍王曾給他的若干幫助也有感謝之意。在此前與紅孩兒爭鬥之際,他也請四海龍王幫過忙,對他們多少欠下了人情,此時正好還這個人情。當摩昂太子要帶走妖怪回去發落之際,悟空還說:「多多拜上令尊,尚容面謝。」要感謝西海龍王幫他們捉拿妖怪。而這事其實全是因西海龍王而起。(第四十三回)
鼉龍被帶走時,摩昂太子說得很漂亮,「雖大聖饒了他死罪,家父決不饒他活罪,定有發落處置,仍回復大聖謝罪。」熟悉中國古代政治的人看了這話,會會心一笑,因為這話實在太熟悉了,實際上是不了了之的意思。這就是官場講話的潛規則,千萬不可按照字面的意思來理解。你想,在外人面前不處置,難道回去後自家人還處置嗎?同樣是四大名著,對於這樣的語言、這樣的遊戲規則,我們在《水滸傳》中可以得到很多明確的驗證。
在《水滸傳》第九回有這樣一段情節。林沖聽說滄州牢營的管營、差拔「十分害人,只是要詐人錢財」。如果不給好處的話,會把新來的犯人暴打一百殺威棒,能讓人七死八活。為此,林沖採取了必要的應對之策,在孝敬了管營、差拔之後,出現了下面的情節:
管營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舊制:「新入配軍須吃一百殺威棒」。左右!與我馱起來!」林沖告道:「小人於路感冒風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頭道:「這人見今有病,乞賜憐恕。」管營道:「果是這人癥候在身,權且寄下,待病痊可卻打。」
林沖的體質棒極了,所謂「感冒風寒」,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但管營的話說得滴水不漏,「權且寄下,待病痊可卻打」,只是說現在不打你,等你病好了還是要打的。而林沖現在就沒病,也就不存在「病痊」的問題。管營這話,是標準的場面話,卻說得很有藝術。這樣的藝術,外人不一定參得透。相似的情節在《水滸傳》中多次出現。宋江在江州營房,也是先使了錢,然後說「小人於路上感冒風寒時症,至今未曾痊可」,你看連生的病都是一樣的。
對這種情況,我們或許納悶:既然是假戲,為什麼要費這麼大的勁來演呢?差拔在收了林沖的錢後,對林衝進行了點撥,「少間管營來點你,要打一百殺威棒時,你便只說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來與你支吾,要瞞生人的眼目。」這最後一句「要瞞生人的眼目」,便是關鍵之所在,要讓不了解詳情的人看了,在面上挑不出毛病來。這樣,大家都沒有落下把柄,事情就做得乾淨了。特別是,這些做法,從明面上就與政府制定的規則相一致了,就不違反政策了。誰要是追究起來,頂多是一個失察與被蒙蔽的責任。大家都這麼做的結果,同樣的事情,明裡暗裡有了兩套規則、兩條不同的邏輯。
我們還是回到原來的話題,這鼉龍到底是如何被處置的呢?書中很快就有交代了。下一站,取經隊伍來到車遲國,有了車遲國比武之舉,在比試求雨本事的時候,西海龍王就派上用場了。過程中,悟空還與敖順聊了幾句:
(行者)道:「向日有勞,未曾成功;今日之事,望為助力。」龍王道:「遵命,遵命!」行者又謝了敖順道:「前日虧令郎縛怪,搭救師父。」龍王道:「那廝還鎖在海中,未敢擅便,正欲請大聖發落。」行者道:「憑你怎麼處治了罷,如今且助我一功。……」(第四十五回)
一句話,就把處置鼉龍的事輕輕揭過去了。正因為與幾位龍王之間存在這許多人情往還,悟空在取經過程中與龍王一系的關係親近了很多,多次找龍王幫忙都是隨叫隨到。
悟空在降服九頭怪的過程中,還修復了與二郎神的關係,兩位英雄人物一下子稱兄道弟,關係迅速接近。當時,二郎神兄弟不過是打獵從那裡路過,被悟空注意到了。他說:「八戒,那是我七聖兄弟,倒好留請他們,與我助戰。若得成功,倒是一場大機會也。」可又有點不好意思,於是對八戒說,「但內有顯聖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見他。你去攔住雲頭,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齊天大聖在此進拜。』他若聽見是我,斷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卻好見。」悟空為了見二郎神,與他拉上關係,還動了不少心思,對細節考慮得確實很周到。
二郎聽說是孫悟空在此,非常高興,英雄相惜嘛。他的六兄弟也很豪爽,稱悟空為「孫二哥」。對於二郎神稱他為「賢弟」,悟空絲毫不惱,還很高興。於是眾兄弟在星月光前,幕天席地,舉杯敘舊(第六十三回)。我們看悟空在整個過程中的處事安排頗為老道,哪裡是當年那個毛頭小伙可比。
悟空此次與二郎神稱兄道弟,與他當初做齊天大聖時,與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的含義大不相同。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悟空對朋友的性質和作用的看法有了實質性的變化,對於何為真正的朋友,也有了更大的辨別力。
在取經過程中建立的這些人情關係確實很有用,悟空對此深有體會。在金平府青龍山玄英洞,唐僧一行被犀牛精所阻,悟空上天求玉帝幫忙,玉帝差遣二十八宿中的四位下來,其中就包括被悟空留下人情的奎木狼。降伏妖怪後,唐僧拜謝奎木狼等人時,八戒攙起師父,說:「師父,禮多必詐,不須只管拜了。四星官一則是玉帝聖旨,二則是師兄人情」。連八戒都看出這裡面有師兄的人情在起作用了。
更有甚者,悟空不知什麼時候還學會了送禮這一套。捉拿了三隻犀牛精,共得到六隻犀牛角,這可是個好東西。悟空讓奎木狼等人拿四隻犀牛角進貢玉帝,回繳聖旨,留一隻給金平府作為鎮府之寶,然後「我們帶一隻去,獻靈山佛祖」。不過,到了西天,這個禮物最終並沒有交給如來。這其實怪不得悟空,而應怪唐僧不懂禮節,不理解天界的潛規則。唐僧在金平府動身之前,吩咐悟空「將余剩的寶物,盡送慈雲寺僧,以為酬禮」,這犀牛角十有八九就屬於這「余剩的寶物」之列了,所以,到了西天,悟空也就拿不出犀牛角來了。不知道靈山之上,阿儺、伽葉索要人事之事,與此有沒有關係。
十四年的取經路程,更是悟空的一個心路歷程,在這個過程中,悟空的心性發生了很大變化。到達西天被封為佛,標誌著這個變化過程的最終完成。
話里話外緊箍咒悟空保唐僧取經的路程,也是他心性得到修鍊的過程。從表面上,孫悟空對付的是外在的魔,但與外在妖魔作鬥爭的過程,也是內心在發生變化的過程。這就像一個人經歷人生的逆境,雖然從事後看,逆境已經過去了,但他的心志在逆境的過程中得到了磨鍊,他的很多觀念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變化。同樣,取經過程中,很多外在的物質方面的過程很快過去了,內在的變化卻表現出一定的連續性。
當唐僧師徒到達西天時,悟空的轉變得以圓滿完成。以如來的高明,這段路程的長短安排的正合適。如果到達西天之時,悟空的心性未發生足夠的轉變,如來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就失敗了。掃蕩沿途妖魔,不是取經行動的主要目的,充其量只是一個附帶的結果。因為一方面這些妖魔很多就是神佛放縱下來的,或是神佛「疏於管理」而走失的;另一方面,收伏這些妖魔,主要依靠的是神界的力量。另外,把經書送往東土,也不需要這麼大張旗鼓,興師動眾,這個任務對佛祖來說只是舉手之勞罷了,由金剛護送唐僧及經書返回大唐,一個來回也只花了八天時間。
因此,考察和改造唐僧師徒特別是孫悟空與唐僧,才是此行的重點。這次改造行動確實也很成功。我們在這裡先討論一下緊箍咒在改造孫悟空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緊箍咒與意志無力問題
《西遊記》的讀者,包括我自己在內,從感情上說基本上都傾向於孫悟空,因此難免對悟空頭上的緊箍非常反感。特別是從事實上看,唐僧念緊箍咒的時機常常並不合理,這樣,緊箍咒似乎起到的主要是負面作用,在客觀上反而是在幫助妖怪。如果這樣理解,其實是沒有看到緊箍咒的真正價值之所在。
首先我們承認,緊箍對孫悟空確實是一個很大的約束,是他心底的痛。悟空在取經路上不肯還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頭上戴了個緊箍,還俗了心裡也不舒服。他在唐僧的面前不敢胡來,也是因為有很大的顧忌。緊箍咒是一個最後的威懾手段,雖然唐僧使用的次數並不多,但有著絕大的威懾力。這就像現在的原子彈一樣,雖然不怎麼使用,但你手裡有它和你手裡沒有它時,別人對你的態度是很不一樣的。緊箍咒這個東西,你只要會念就行了,並不需要天天念,天天念的就落了下乘。
其次,從積極的角度講,緊箍咒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了在具體的場合避免孫悟空不聽話,避免他做「壞事」這麼簡單。緊箍咒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解決一個「意志無力」問題。
觀音讓悟空戴上緊箍並沒有什麼惡意。她也沒有利用悟空頭上有緊箍為自己謀利益。對於為什麼給悟空頭上戴緊箍,觀音菩薩有自己的解釋:
菩薩笑道:「你這猴子!你不遵教令,不受正果,若不如此拘系你,你又誑上欺天,知甚好歹!再似從前撞出禍來,有誰收管?須是得這個魔頭,你才肯入我瑜伽之門路哩!」(第十六回)。
對菩薩的解釋,悟空沒有多說,基本上接受了。菩薩講的不光是騙人之語,其實是有些道理的。我們仔細看一下菩薩所講的道理:悟空你並不是不想入我佛門,但以你的性格,你管不住自己,必然又要惹出禍事來,結果還是你自己倒霉;有了緊箍咒,就可以使你不惹禍,緊箍表面上是在約束你,其實是在幫助你,是為你好。這其中的關鍵之處在於,孫悟空以前自我約束能力差,總是憑著一時的想法和心情行事,闖下許多禍事來,導致出現他所不希望的結果。菩薩的這段論證實在是妙極了,它涉及一個人的意志有時無法控制其行為這個很深的問題。
意志無力涉及這樣的一種情況,就是我明知道這麼做是錯的,應該那麼做,卻沒有能力使自己做正確的事情,而不做錯誤的事情。結果明知道應該那麼做,實際卻這麼做了。這種情況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它意味著我們的情感和行為沒有聽從理性和意志的控制。
意志無力的情況,在社會生活中非常普遍,有些人其實不想做貪官,卻成了大貪污犯;很多人說我好想努力學習,但每次拿起書本時學習的慾望又沒有了,他也沒有足夠的意志力使自己去看書;有些人不想做叛徒,但耐不住嚴刑拷打,結果一股腦地全招了;等等。
孫悟空的意志無力表現在,從大的方向上,他願意成正果,成為被神佛所接受的體制內人物,為此,他願意保唐僧往西天取經。但到了具體場合,由於性格、觀念、情緒及師徒二人本事差異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他又無法容忍唐僧的一些做法,容易做出有違他根本利益的事情。孫悟空比較性急、容易意氣用事。他在生氣的時候,甚至會進入狂暴狀態,犯下一些自己事後也後悔的錯誤。
這一點在五庄觀就表現得非常明顯。清風、明月怪他們偷吃了人蔘果,八戒也怪他多吃了一個,打了一個「偏手」,你看悟空的反應:
恨得個大聖鋼牙咬響,火眼睜圓,把條金箍棒揝了又揝,忍了又忍道:「這童子這樣可惡,只說當面打人也罷,受他些氣兒,等我送他一個絕後計,教他大家都吃不成!」好行者,把腦後的毫毛拔了一根,吹口仙氣,叫:「變!」變做個假行者,跟定唐僧,陪著悟能、悟凈,忍受著道童嚷罵。他的真身出一個神,縱雲頭跳將起去,徑到人蔘園裡,掣金箍棒往樹上乒乓一下,又使個推山移嶺的神力,把樹一推推倒。可憐葉落椏開根出土,道人斷絕草還丹!那大聖推倒樹,卻在枝兒上尋果子,哪裡得有半個?原來這寶貝遇金而落,他的棒刃頭卻是金裹之物,況鐵又是五金之類,所以敲著就振下來,既下來,又遇土而入,因此上邊再沒一個果子。他道:「好,好,好!大家散火!」(第二十五回)
孫悟空把「金箍棒揝了又揝,忍了又忍」,是在幹什麼?這就是感性與理性在作鬥爭。一方面,理性告訴他,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忍耐,不能衝動。另一方面,感性又很強烈地驅動著他往另外一個方向採取行動,並且他清楚地知道,這麼行動的結果將不符合他的利益。理性想抑制住感性的衝動,最終卻沒有成功,這就是「意志無力」的一種表現。
就為了別人罵他這點小事,他竟然索性把大樹給毀了,斷絕了五庄觀的靈根。而且他確實偷吃了人蔘果,別人罵的也不錯。這樣的性格,不說是取經成佛了,在任何一個密切一點的社會關係中都沒法混。
推倒人蔘果樹的那一會,他的心情倒是很暢快,還說什麼「好,好,好!大家散火!」那他真的想散夥嗎?又不是。等到鎮元大仙回來,悟空又被逼無奈,四處求人醫活人蔘果樹。好在觀音施展神通將樹救活了,要不然鎮元大仙肯定跟他沒完,永遠也不會原諒他。
或許孫悟空對自己在五庄觀的行為後來也有所反思,反思的結果應該是認為自己當時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害得還要到處去求人幫忙救活人蔘果樹。問題在於,好多事情,孫悟空也知道這麼做不對,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他控制不住自己,感情戰勝了理智,做下了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以孫悟空打倒人蔘果樹的情況來看,他當時的表現,跟一個沒有長大的小孩沒什麼兩樣,不過是逞一時快意、斗一口氣罷了。
因此,孫悟空需要控制自己衝動的情緒,以及有時想中途而廢的想法①。如果頭上不戴個緊箍,完全靠孫悟空自覺自製,這是很難實現的。緊箍有助於幫助他解決自控能力不足的問題。而一旦這個問題得到解決,繼續戴著緊箍就沒有意義了。到達西天之後,孫悟空的頭上不再有緊箍了,他也不想還俗,性格不那麼衝動了。①孫悟空曾經分別向觀音和如來提出,給他念一個松箍咒,放他還俗。
從長期的角度來說,緊箍發揮的作用是積極的,緊箍的消極作用並不明顯。因為孫悟空最終實現的是自製,而不是壓制自己的慾望。與之相比,唐僧在很大程度上實踐的是苦行,而不是自製,他對很多事情是想做而不敢做,甚至是連想也不敢想。唐僧對菩薩的很多說法採取「謹遵教旨」的態度,通過反覆念誦的方式,強迫自己接受和認同,而不敢有絲毫的懷疑。他並不是採取疑而後信的態度,有一點「存天理,滅人慾」的意思,像是在自己給自己念緊箍咒。
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①他沒有見過喜愛道德能像喜愛女色那樣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們喜愛美色,是真心誠意的喜歡,而人們對道德的喜愛,就沒有好色那麼「誠」了。這裡的好色,可以廣泛地指喜歡物質享受。慾望是自然的,但我們也不能做慾望的奴隸,所以要靠意志的力量來約束。通過反思和修鍊的過程,意志力逐漸增強,意志與慾望的較量達到一個平衡,人也就成了社會人。①《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從總體上說,緊箍咒代表的是來自外部的約束,它以一種相對消極的方式起作用。隨著悟空心智的進一步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增強,以及社會道德觀的形成,他逐漸學會了自我約束,並且自我約束的能力逐漸增強。當他心不起念、清凈無垢之際,便成佛了,緊箍也隨之消失了。
◆自動消失的緊箍
到達西天,悟空成佛後:孫行者卻又對唐僧道:「師父,此時我已成佛,與你一般,莫成還戴金箍兒,你還念什麼《緊箍咒》掯勒我?趁早兒念個松箍兒咒,脫下來,打得粉碎,切莫叫那什麼菩薩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當時只為你難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豈有還在你頭上之理!你試摸摸看。」行者舉手去摸一摸,果然無之。(第一百回)
緊箍自行消失顯然不是有人念松箍咒的結果。緊箍的消失應該是一個隱喻,表明悟空不會再犯會使唐僧念緊箍咒的事情了。經過十四年的磨礪,悟空已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以及事情該怎麼做,在這些方面,他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我們可以自信地說,以後悟空不會再說「皇帝輪流座」之類的話了。他在如來、觀音面前,也不會輕易失了禮數。
我們看唐僧對緊箍消失的說法,「當時只為你難管,故以此法制之」,為什麼給你戴緊箍,因為你不聽話。這話反過來理解就是,現在你頭上的緊箍之所以消失,是因為你已不再「難管」了。這裡,唐僧使用了一種隱晦的說法,「今已成佛,自然去矣」。綜合起來看,唐僧的話是否意味著「成佛」與「不難管」之間有什麼內在的聯繫?這就不易知了。
在取經過程中,曾經發生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次,當悟空去化齋之前:行者轉身欲行,卻又回來道:「師父,我知你沒甚坐性,我與你個安身法兒。」即取金箍棒,幌了一幌,將那平地下周圍畫了一道圈子,請唐僧坐在中間,著八戒、沙僧侍立左右,把馬與行李都放在近身,對唐僧合掌道:「老孫畫的這圈,強似那銅牆鐵壁,憑他什麼虎豹狼蟲,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許你們走出圈外,只在中間穩坐,保你無虞;但若出了圈兒,定遭毒手。千萬,千萬!至囑,至囑!」(第五十回)
悟空的這個舉動很有意思。我們不知道他畫的圈子是不是真像他說得那麼神,我感覺有點懸,以他這回遇到的妖魔青牛精來說,他本人與之單打獨鬥都占不到什麼便宜,憑什麼他畫的一個圈子就有這麼大的神力?不過這個圈子確實很有寓意,它具有這樣的特點:①只要不出圈子,就可「保你無虞」,確保你不會出事;②只要出了圈子,就「定遭毒手」,肯定出事。對這個圈子,唐僧一開始在裡面安坐,沒有出事;後來受八戒的勸說,走出圈子,很快遭了青牛怪的毒手。悟空的說法在事實上倒真成立了。
悟空說師父「沒甚坐性」,這根本不是事實。此時他們離開車遲國不久,在車遲國,虎力大仙提出與唐僧師徒比坐禪。悟空自認沒有坐性,說「坐禪我就輸了,我哪裡有這坐性?你就把我鎖在鐵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蹅,莫想坐得住。」而三藏卻有好坐性,而且自小就如此,他「幼年遇方上禪僧講道,那性命根本上,定性存神,在死生關里,也坐二三個年頭。」悟空的說法,顯然是冤枉了師父,或許他是另有所指吧。
當我們從全書的角度理解這段話的時候,可以把它看成一個寓言。這裡的圈子所指的是社會規範、社會規則,當我們遵守它時,什麼事情都沒有。如果我們不自量力,走出這個圈子,在社會規則與規範的外面行事,就難免要碰得頭破血流。孫悟空到達西天時,他對社會的認識,他心性的修鍊都很成熟了,可以說是常年坐在圈子中了。
◆從心所欲不逾矩
對於到達西天時悟空的心理精神狀態,可以借用孔子的一句話「從心所欲,不逾矩」來形容。孔夫子這話很有意思,一方面要「從心所欲」,心中要有想法,而不是做思想上的奴隸,什麼都不敢想。只有自由地去思想,才能說是「從」心所欲。另一方面,又能做到「不逾矩」。「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種境界就是,想怎麼干就怎麼干,怎麼對怎麼干,怎麼干怎麼對;心裡想什麼就做什麼,都不違反規矩;雖然有規矩,並不妨礙思想和行為的自由。換個文雅的說法,是「順心而為,自然合法,動念不離乎道」。
到達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後,行為不再需要意識去引導,而是順乎自然。我們有時做正確的事情,需要通過自己的意志力、毅力來實現,需要下很大的決心,克服一些不利的情緒。這個境界就差了很多了。人活到「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份上,那真是活得明白透徹了,對於世間生活是游刃而有餘,做什麼事情心裡也不會覺得彆扭、難受、有牽掛了。
這種境界的關鍵在於「欲」與「矩」之間可能存在的衝突,如何對之進行有效的平衡。從心所欲不逾矩不是通過調整「矩」,使「矩」內的空間增大,或者使「矩」更有彈性而達到的。它是通過調整「心」來實現的,或者說是通過調整自己的慾望,使之適應「矩」而實現的。適應的結果,慾望在規則、規範的界限內活動,社會的規則與規範被完美地內化到人心中。它可能也是這樣一種狀態,即身體有約束,心靈無約束,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是結合自己的慾望與理性思考之後認為最該做且最願意做的事,沒有勉強的成分在裡面。
小孩子往往喜歡「從心所欲」。孫悟空闖龍宮、鬧地府、大鬧天宮之時,是「從心所欲,處處逾矩」,結果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自由,更無法隨心。與悟空相反,唐僧雖然能做到「不逾矩」,卻是通過隨時壓制自己的所思所想、壓制自己的慾念來實現的。
「欲」與「矩」的辯證法比較玄妙,在人生中又普遍存在。其實,這在孫悟空的唯一法寶如意金箍棒上也有體現。這個棒名為「如意」,能大能小,變化無方,「要大彌於宇宙間,要小卻似針兒節」,棒子兩頭用「金箍」包裹,這金箍與唐僧套在悟空頭上的「緊箍」或許有相似的寓意。譬如說,有了緊箍,唐僧可以指揮悟空,有了兩端的金箍,這個棒子也就能如悟空的心意。
在第七回,孫悟空從八卦爐中逃出來時,有詩云:「一點靈光徹太虛,那條拄杖亦如之。或長或短隨人用,橫豎橫排任卷舒。」那條拄杖不就是金箍棒嗎,吳承恩在這裡清楚地點出了悟空與金箍棒的相似之處。
非常難得的是,孫悟空沒有因為五行山下這個巨大的挫折,而從此消沉。他沒有因為清楚地知道有「矩」,而從此束手束腳、畏首畏尾,只看掌權者的眼色行事。而是在保唐僧往西天的路上,逐漸了解社會的運行規則,體悟自然之道,最終達到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要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有一個前提,就是要對矩有深刻的認識,包括明的矩,暗的矩,成文的矩,不成文的矩,都要有深刻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很好地適應它,才能夠知道自己有沒有逾越它。要深刻地認識矩,又要以豐富的社會經驗為前提,所以年輕人很難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也是到了七十歲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
大鬧天宮時的孫悟空,在心理與人生智慧方面是非常不成熟的,而到達西天之時的孫悟空,法力雖無大的提升,人生的境界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像孔子評價自己時所說的那樣,逐漸達到了「知天命」、「耳順」與「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他也成為天界的一支建設性力量。「從心所欲,不逾矩」代表了心靈修養上最後階段的造詣。當然,達到這一點後,還可以進一步提升,但那主要只是程度的差別了。
從現實人生的角度講,特別是在變遷速度較快的現代社會,我們還面臨著一個悟空不曾遇到的難題,就是這個「矩」是在變化中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如何在變化的過程中把握「矩」,不逾「矩」,這確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過,對孫悟空來說,這已經是題外話了。
◆菩薩妖精與妖精菩薩
孫悟空在取經的早期階段,已經歷了一個觀念上的變化,就是不再認同自己的妖怪身份。對此,我們要思考的是,神與妖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孫悟空是在什麼意義上不再認同於妖怪的身份。
在第十七回觀音院收黑熊精一節,悟空建議觀音菩薩變成凌虛子,攻黑熊精一個出其不意。觀音變成凌虛子後:
行者看道:「妙啊,妙啊!還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菩薩笑道:「悟空,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行者心下頓悟。
悟空的話很有意思:妖精可以變成菩薩,菩薩可以變成妖精,當菩薩變成妖精時,她到底是妖精還是菩薩?如果妖精代表惡,菩薩代表善,那麼妖精菩薩是不是意味著好壞、善惡集於一身?既然高手都可以變化如意,改變自己的形象,那妖精與菩薩的區別在什麼地方,如何透過妖精與菩薩的假象看到其真實的形象?
觀音對此提供了一個簡單明了的回答:判斷菩薩和妖精的唯一標準,在於看你心裡是怎麼想的,它取決於心中的一念,即心中存的是善念還是惡念。如果心存善念,無論表面看起來是菩薩還是妖精,都是菩薩①。觀音進一步說,其實就連妖精和菩薩本來也都是沒有的。有了念想,才有了妖精、菩薩的區別。心念是可變的,因此,是妖精還是菩薩就不是固定的。心正魔可為神,心不正神就成了魔。觀音這話,說得多高、多透啊。①觀音這話,似乎也是對「以貌取人」和形象包裝的反對。
聽了觀音的話,行者「心下頓悟」。他悟出了什麼,大可琢磨。難道悟空聽了觀音的話,就真的像佛門公案中說的那樣,見心明性,心地空明、瞬間成佛了不成。從悟空此後的表現看,他還真沒有達到這樣的境界。因為此後他很快又偷吃人蔘果,打倒了人蔘果樹,還回到花果山殺了一千多獵戶。
我的感覺是,孫悟空總體來說比較實際,他至少悟到了一點,那就是,我以前雖然犯了誑上之罪,做了大逆不道之事,被判處過有期徒刑,但佛家是不太在意這些的,只要你改過自新,就可以既往不咎。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與我們現在的法律觀念是不同的。因此,我今日是妖精,明日依然可以成菩薩,對過去的行為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由於觀音強調心中的「一念」,因此以後要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要重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改造成功了,就是菩薩,改造不成功,還是妖精。
正因為妖精菩薩的分別,只在一念之間,所以,觀音菩薩可以把八戒、沙僧收在取經人的隊伍中。你看收沙僧時的光景。沙僧一開始跟木叉打得不亦樂乎,後來知道木叉是觀音菩薩的弟子,馬上放下兵器,見觀音納頭下拜,告道:「菩薩,恕我之罪,待我訴告。我不是妖邪……」此時,沙僧做的是妖邪之事,在流沙河吃人無數,還吃了九個取經人。不過他的內心中,卻以做妖為恥,流露出做妖怪的痛苦。一聽說菩薩要收留他,立即表示「我願皈正果」。反過來說,也正是沙僧心有此「念」,菩薩才給他指了一條明路。送走菩薩後,沙僧也在流沙河「洗心滌慮,再不傷生,專等取經人」。
八戒的情況與此類似,不過,他比沙僧更狠一些,是主動撞上來,「不分好歹,望菩薩舉釘鈀就築」。後來見到菩薩的蓮花,心中驚悚,知道來的是觀音後,撇了釘鈀,納頭下禮道:「老兄,菩薩在哪裡?累煩你引見一引見。」木叉說菩薩不就在那嗎。於是八戒朝上磕頭,厲聲高叫道:「菩薩,恕罪,恕罪!」不過,八戒的皈依稍微困難一些,當觀音說他不應傷生造孽時,八戒說,「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風!常言道,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去也,去也!還不如捉個行人,肥膩膩的吃他家娘!管什麼二罪三罪,千罪萬罪!」說得很兇,其實八戒的意思不過是,如果我不吃人,難道去喝西北風,那不就餓死了。觀音說,可以吃的東西很多啊。八戒聽了這話,似夢方覺,是啊,有很多方法可以填飽肚子,何必為了填飽肚子而把命送了呢。但又覺得,即使我改正,又有什麼用?反正也不會有什麼出路。於是觀音為他指點一條出路,說「我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來,將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意思只有一條,跟著唐僧走,大有好處。八戒聽了這個情況,連忙說,「願隨,願隨!」
從八戒、沙僧皈依前的情況看,他們並不特別高尚,但從內心講,也不願為妖,吃人只是為了度日,並不以吃人、為非作歹為樂。這與取經路上很多妖怪的情況不同。這裡核心的問題,不在於外界環境的好壞,而在於你內心的想法,在於你內心的意向。也就是說,如果條件許可,你是否想往「善」的方向發展。八戒、沙僧都自稱不是妖邪,就是其意向的一種表達。相似的話,唐僧在出發之前也說過,他說:「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這也可以解釋很多從天界下來的妖魔,他們此時為妖,是因為有了魔心,被心魔所主宰了。
◆二心的爭鬥
孫悟空能經過西天的路途而成佛,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因為他在這個過程中,心性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第五十八回,當真假美猴王打上靈山之時,佛祖對大眾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假悟空一方面是六耳獼猴,是另一個獨立的存在;另一方面,他作為悟空心魔的寓意也很強。在這個意義上,假悟空所做的正是真悟空潛意識中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假悟空是怎麼想的呢,你看他對沙僧說的:「我打唐僧,搶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愛居此地。我今熟讀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送上東土,我獨成功,教那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萬代傳名也。」這個想法多麼合理,我又不是要做妖,又不是冒充他去幹壞事。我只是想自己到西方拜佛祖,把經書取回來送往東土,讓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萬代傳名。取經的任務我自己去完成有什麼不好呢?這個做法只有一個困難,正如沙僧對假悟空所說的,「自來沒個孫行者取經之說」,「兄若不得唐僧去,那個佛祖肯傳經與你!卻不是空勞一場神思也?」沙僧這話說得再清楚不過了:你這猴頭怎麼不明白呢?取經行動是如來為了讓弟子金蟬子成正果而專門設計的,你自己去西天,如來能把經傳給你嗎?
有這二心的爭鬥,是因為孫悟空到此時有一點還不明白。對於要去西天、取經回東土、路上斬妖除魔這幾件事,他都能理解,唯一讓他無法理解的是,去西天就罷了,為何非得要保唐僧去。這個道理,不管他想得通、想不通,都是必須接受的。
另外有個佐證,可以說明六耳獼猴其實是悟空的潛意識。在三星洞,當悟空打破盤中啞謎,深夜求菩提祖師傳長生不老之術時說,「此間更無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已經說了此間沒有六耳(即沒有第三人),而這個變做孫悟空的偏偏是「六耳獼猴」,顯然有前後照應之意。真是「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神與魔的衝突,既是兩種力量之間的衝突,也是人自身兩種不同慾望和意向之間的衝突。那假悟空不過是真悟空的心魔罷了。正因為如此,所以觀音菩薩暗念緊箍咒時,真假悟空一齊喊疼,這疼並不是裝出來的。
真悟空打死假悟空,也就是打消了自己身上與假悟空相似的念頭。他的心念又邁過了一個重要關口。這時,如來認為悟空已經基本通過考核。在悟空打死六耳獼猴後,如來鼓勵他說,你快回去保唐僧,「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第五十八回)換句說法,就是到了西天你也可以轉正成為天庭的高官。對這個人事安排,如來一言可決,向來是說話算數的,聽了這話,孫悟空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孫悟空的變化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他對體制的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這很具體地體現在他對如來、唐僧、玉帝等人態度的變化上。
◆歌功頌德一首詩
悟空對玉帝態度的變化,在青牛精一役中有清楚的體現。這一回,悟空見到玉帝,所使用的語言與第一次見玉帝時大不相同,基本上中規中矩。他說:「疑是上天凶星思凡下界,為此老孫特來啟奏,伏乞天尊垂慈洞鑒,降旨查勘凶星,發兵收剿妖魔,老孫不勝戰慄屏營之至!」什麼「特來啟奏」、「伏乞天尊垂慈洞鑒」、「不勝戰慄屏營之至」,這些話從他嘴裡也都很流暢地說出來了。連葛仙翁都在一旁笑他「前倨後恭」,跟以前有了很大分別。
玉帝派人在天界檢查了各路神仙的上班情況,發現「滿天星斗,並無思凡下界」,大家的上班態度都很端正。面對這一結果,悟空對與他一同檢查值班情況的可韓丈人真君說:「既是如此,我老孫也不消上那靈霄寶殿,打攪玉皇大帝,深為不便。你自回旨去罷,我只在此等你回話便了。」他覺得玉帝的工作很繁忙,「打攪玉皇大帝,深為不便」,其實是知道尊卑有別,知道維護領導的權威了吧。(第五十一回)
更令人稱奇的是,在我們印象中似乎沒有喝過幾碗墨水的孫悟空,面對天上神仙都在上班的情況,還「作詩紀興」,寫下了一首詩,詩曰:
風清雲霽樂昇平,神靜星明顯瑞禎。
河漢安寧天地泰,五方八極偃戈旌。
悟空特意在天庭做出這樣一首詩來,以詩明志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所謂的樂昇平、顯瑞禎、天地泰、偃戈旌,其實就是意境比較一般的謳歌了。不管詩做得怎麼樣,就憑他這一手,肯定能使玉帝對他的印象大大改觀。這也有助於增加玉帝的權威:你們看看,那個大鬧天宮的猴頭現在都學得這麼乖巧了,我就不信還有哪個不開眼的還敢來找事。悟空對玉帝態度的變化,表明的是他對玉帝所代表的整個天庭態度的變化。
在烏雞國,妖道篡位,做了烏雞國國王,雖然他把烏雞國治理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但妖道的做法破壞了君王尊嚴、尊卑秩序。對於孫悟空的出現,妖道是不滿的,他說:「孫行者,你好憊懶!我來占別人的帝位,與你無干,你怎麼來抱不平,泄漏我的機密!」對此,悟空呵呵笑道:「我把你大膽的潑怪!皇帝又許你做?」從「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到現在說「皇帝豈是你做的」,孫悟空在等級尊卑思想上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對於黃眉怪變成如來的模樣,悟空的反應是:丟了馬匹行囊,掣棒在手喝道:「你這伙孽畜,十分膽大!怎麼假倚佛名,敗壞如來清德!不要走!」雙手掄棒,上前便打。
越到後來,悟空對體制的尊重表現得越發明顯。到第八十六回,他碰到花豹子精,花豹子精自稱「南山大王」,行者聽了罵道:「這個大膽的毛團!你能有多少的年紀,敢稱南山二字?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尚坐於太清之右;佛如來是治世之尊,還坐於大鵬之下;孔聖人是儒教之尊,亦僅呼為夫子。你這個孽畜,敢稱什麼南山大王,數百年之放蕩!」他這話說得頗為大義凜然,他講述道理的方式也與一般儒生無二。一個妖怪自稱「南山大王」,又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呢,妖怪要是不稱什麼什麼大王,才是怪事了,這比起他當年自稱「齊天大聖」已經要好得多了。如果碰到一個妖怪自稱「齊天大聖」、「平天大聖」什麼的,他不定要急成什麼樣子呢。看來綱常名教的思想,已經深入悟空內心了。
在車遲國,他還勸告車遲國國王道,「望你把三教歸一,也敬僧,也敬道,也養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表現出宗教上的寬容精神,並把宗教信仰與賢人政治的觀點捏合在一起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