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的中醫緣(11 ~ 19)

第十一天、 閑談頸椎病 挺近牛頭深山7月26日。老師昨晚告訴我們說要是今天不下雨,下午就帶我們上山取採藥!所以我一晚上就祈禱啊盼望啊—明天千萬不要下雨啊!早晨起來發現陽光明媚,頓時心情大喜!來到藥房後,他們忙著在外面做葯,就是把葯砸成粉!大師兄大師姐呢?依舊坐在余老師旁邊跟診學習。我們這群菜鳥也就只有看書背書了!我還是呆在藥房角落捧起《跟診日記》在看:「常在松下走,風濕痹症除」,古人這句話深刻體現了松樹它能治療風濕痹症的獨特作用。松樹同樣啊一身都是寶貝!這松針能祛風除濕,這松脂能治跌打損傷、風濕腫痛,這松節除了對風濕痹症、關節腫痛屈伸不利以及跌打損傷有很好的療效外,還能治療貧血!《外台秘要》里說:「單用一味松節浸酒服,專治風濕痛,四肢如解脫。」用松節泡茶也有這樣的效果哦!所以有風濕病的患者們,不妨每天泡一點松節來喝哦!說不定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松樹身上常見的松節啊!是大量松的精華所化,還能安神助眠!實在不簡單!國醫大師朱良春老先生認為對於心脾兩虛、血不養心而導致的失眠,在歸脾湯中加入松節30g,大大增強了安神養心助眠之力!朱老還說過這松節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對體虛容易患感冒的或創傷易感的人,每天用松節30g加上紅棗2枚煎水服,能有效預防感冒!這松節配上紅棗啊,就是咱中藥里的「丙種球蛋白」呢!這松節啊還有其他意想不到的療效。譬如老慢支、咳嗽久治不愈的、痰比較清晰的,加入松節有順氣止咳之功。慢性腎炎、尿蛋白,久治不愈,體內虛寒的人也可以加入松節30g,可改善腎臟功能!任之堂藥房的書柜上就擺了個碩大無比的松節!關於這個松節的來源還有一個故事:有一次,有位張姓的啞巴患者過來老師這裡看病,表情痛苦,無奈口不能言,比手劃腳,憋的慌,實在不知該怎麼辦,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吶。老師叫他安心的坐下,不要緊張,然後為其把脈,之後開出藥方,結果不到兩劑,病人痛苦就消失痊癒。這位患者知道松節能入葯,所以啊為了感激老師,還專門到深山去砍了一個大松節送老師呢!老師就把它放在藥房的櫃檯上作紀念、也作藥材標本供學生學習!…………看書看累後,我就出去找病人練習號脈去了,大家都在外面聯繫。昨天好不容易得到余老師的脈學指點,今個兒大伙兒都迫不及待的在試感覺了!說到號脈就必須提到一個人,我們這次來學習人之中最鑽研刻苦的是誰?老張當之無愧。嘿嘿,老張是一位高中語文老師,也是個十足的中醫愛好者!這次過來看病兼學習!為什麼說到號脈就不得不提到老張呢?因為啊!老張號脈激情無限!雖然自己不是很懂,但是憑著自己對號脈的熱情讓你無話可說,老師也叫我們要向老張那種號脈熱情學習!不要害羞,熱情的迎上去!可以毫不猶豫的說,老張是我們之中號脈號的最多的,整個藥房內外都充斥著他「膽火擾心啊!腎陰虛啊!腎陽虛啊!六脈皆浮啊!五臟皆虛啊!……」之類的話語!讓我們情何以堪!連老師也調侃老張說:「你要是再號個一個月,我就失業了!」哈哈!哈哈!在任之堂!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或許正是每個人的與眾不同,讓大家碰撞出幽默的火花!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大家也在一起快樂的生活著!笑料百出的呵!一位中年女患者,兩手脈象沉細,寸尺部微弱,尺部尤甚,關部比較郁緊。我推斷出她腰椎不好,頸椎可能也不好,全身寒濕重,胸悶等癥狀!阿姨一一點頭回答是!她告訴我她頸椎特不舒服,這次過來看病主要是頭暈目眩(此乃比較嚴重的頸椎病出現的典型癥狀)。阿姨看完之後,我們倆又聊了一會兒,然後我就拿出我師門獨特的「懸透灸條」為其灸治頸椎!阿姨頸椎肌肉特別僵硬,淤血粘連特別嚴重,用手使勁捏也捏不起來,硬度太大了,整個大椎從外形上看往外凸起!西醫認為頸椎病是因頸椎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或椎間盤突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礙,出現癱瘓。在治療上分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效果一般。而且術後容易複發。現代人有著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時間低頭工作,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喜歡高枕睡覺,長時間操作電腦,熬夜,吹空調,洗冷水澡……這些都造成了頸椎的慢性勞損,西醫認為這樣長期的局部肌肉、韌帶、關節囊的損傷,可引起局部出血水腫,發生炎症改變,在病變的部位逐漸出現炎症機化,並形成骨質增生,影響局部的神經及血管。即可發生頸椎病系列症候群。在中醫看來,頸椎病是由內因和外因共同綜合導致的,內因是是肝腎虧虛不足,氣血淤滯所致;外因是風寒濕三邪侵入,即為痹症,閉阻經絡,氣血循環受阻!參合著現代人的日常不良的生活習慣,單純的內因和外因是很少見了,更多的是內外因綜合,虛實夾雜之證了!腎主骨,肝主筋。若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過度耗竭,腎精虧虛無以充養骨髓,督脈升清之力不足,腦竅則容易出現頭昏、頭痛、耳鳴、眩暈甚至昏厥、視物模糊;肝之陰血不足則筋力不健,運動不利,頸項僵硬或疼痛、上肢麻木,手指也不靈活。《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寒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外感風寒濕邪痹著筋骨脈絡,致使筋骨受損,脈絡淤阻,則會出現畏寒、怕冷、頭痛,頸項僵直疼痛,肩背部酸痛,陰雨天甚重!頸椎病病程纏綿不愈,與「風性善變」「寒性凝滯收引」和「濕性粘滯」的特性極有關係!所以頸椎病的發生在外則因於風寒濕入侵,在內則因於肝腎虧虛。所謂「肝腎同源」,若肝血耗損(現代人看電視、玩電腦、注意力高度集中耗損神損肝),則會盜用腎水,正是子盜母氣,致腎精虧虛,肝腎皆虧損,氣血淤滯,筋脈失於濡養腠理空虛,更易招致風寒濕邪客於筋骨經脈。所以筋骨受損和氣血淤阻是頸椎病發病的重要病理特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特殊的背景!而在我們這個時代,我認為寒濕和淤血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鮮明的特徵。就只拿頸椎病來說,為什麼現代這麼多人患頸椎病?上到頭髮花白的老年人,還是下到青春飛揚的青年人!到底是什麼原因?是什麼?是我們的生活習慣出了問題啊!剛才在前面為大家也提到了很多現代人不良的生活習慣!我們人的身體就象一個熱源體一樣,處在自然界之中,和周圍的環境進行著熱交換,當我們在排汗的時候,毛孔打開向外發散熱量,如果在這個時候,再接觸到風氣或者寒涼之物,就很容易把周圍的寒濕和風邪都吸收進入體內。比如我們在大汗後洗冷水澡,寒濕迅速穿到經脈裡面;剛洗完熱水澡後或大汗後吹風扇、空調同樣如此;常食寒冷、生濕食品,如冰凍食品、泡菜等;長期身處潮濕環境之中如四川盆地;啤酒生濕;危害最大的是莫過於男女房事後大汗滿身,身體處於極度開放狀態,馬上去洗冷水澡的話,是最容易導致寒濕症,男的容易陽萎,女的胞宮寒。所以………大家懂了哈!正是因為我們現代人不注重這些日常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只知道縱其慾望!而不惜其身!造成了多數人身體呈現寒性體質,表現為手腳冰涼,痛經,腰酸背痛等一系列痛症。寒性凝滯,積與經絡,則造成經絡不通,氣血阻滯,久而久之,形成離經之淤血。嚴重者淤血與周圍其他組織形成包塊,堅硬無比。在頸椎的話,如果出現這種硬性包塊是比較難治的。在其他部位的這種情況造成機體局部處於「無對外交流」狀態,此時容易形成癌變!(氣血嚴重淤滯,經絡堵塞嚴重)如乳腺癌!如腎癌!(以後為大家介紹我師傅治療兩例乳腺癌的病案,和現在正在接受灸治的腎癌患者)從上面的時代特徵可以看出,頸椎病最主要的病因就是寒濕和淤血(都與自身體質有關)。那麼我們在治療上又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中國醫學博大精深,現代醫家也對頸椎病的發病機理及治療方法也是各有千秋!我在下面列舉一些中醫大家的治療方法吧!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吧!(大家有什麼看法或者對我的觀點有異議的,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哈!相互交流!共同進步!oh~yeah!)崔老師認為頸椎病多責於慢性勞損氣血失和,加之外感風寒郁而化熱,或肝經風熱上炎,形成痰熱鬱結於頸項脈絡,經氣運行不利。治當清除痰熱淤阻,暢通經絡氣機。開方如下:代赭石15 白芷15 酸棗仁15 葛根30~90 川芎30 桑寄生15 天麻15 白朮15 半夏9~12 牛蒡子9 僵蠶9~15 枳實12上肢麻木伴疼痛較重者加細辛3,桑枝12,蜈蚣2條;噁心嘔吐重者加竹茹15;下肢麻木無力者加杜仲12,黃芪30;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者加連翹15,山梔12。方中代赭石降逆止嘔;葛根疏散風熱,升發清陽;川芎疏通少陽經氣;白芷芳香通竅;半夏、白朮、天麻同用燥濕化痰、平息肝風;牛蒡子、僵蠶疏風清熱;桑寄生補肝腎、壯筋骨;枳實化痰理氣;酸棗仁清少陽鬱熱。諸葯合用,共奏祛痰清熱、化痰散結、通絡止痛只功!符老先生認為分情標本緩急是治療的關鍵。急性發作期宜溫經散寒除濕,祛風剔絡,舒筋活血;緩解期當滋補肝腎,益氣活血善其後。急性期基本方葯:葛根12 細辛5 當歸12 薑黃12 木防己25~30 陳皮6 威靈仙12 全蠍5 僵蠶12 桂枝5~10 地龍10 水蛭10 蜈蚣2條 烏梢蛇30 雞血藤30若痛甚者,加制川烏、制草烏各6,雷公藤10,甘草10;肝陽上亢頭痛、眩暈者,加天麻15,鉤藤30,菊花10,決明子12;腎陽虛腰酸冷痛者,加仙靈脾10,鹿角片10;痰淤互結症見賦體麻木、苔白膩、質淡紅有紫氣、脈弦滑者,加石菖蒲10,法半夏12,鬱金10。緩解期基本方葯:山萸肉12 淮山藥20 熟地12 党參10~15 黃芪30 木防己15~30 葛根12 當歸12 丹參30 枸杞子12 川牛膝30 紫河車15楊老師認為該病病機是肝腎不足,筋骨懈墜,同時兼受風寒外襲,經脈氣機不暢,或肝陽上亢,少陽樞機不利。老師在針灸治療上深入探討,取得了可貴的經驗。治療立法以標本同治,補瀉兼施為原則,強調及早治療。主要選取風池、天柱、列缺、後溪、夾脊五大穴。風池:足少陽膽經之穴,與陽維之會,既能平息上擾之風陽,又能疏散外感之風邪,乃治風之要穴。又足少陽為樞,主骨所生之病,風池位於頸項部,具有疏利頸部關節的作用。《針灸甲乙經》記載:「頸項不得顧……風池主之」。天柱:位於頸部,屬足太陽膀胱經穴,能祛風散寒,疏通經絡,為治療頸椎病的要穴。《針灸甲乙經》記載:「眩,頭重痛,目似脫,項似拔,狂見鬼,目反上,項直不可以顧,暴攣,是不任身,痛欲折,天柱主之。」列缺:手太陰肺經的絡穴,溝通表裡,通於任脈,肺主皮毛,具有宣肺散邪、調通任脈之功,經絡疏通。《四穴總歌》有「頭項尋列缺」之說。肺腎金水相生,虛則補其母,所以列缺有補益腎陰之功!後溪:手太陽小腸經之腧穴,通於督脈,可以清上焦虛熱,平息上擾風陽。通經絡,尤以疏通背部經氣,利關節。《針灸甲乙經》記載:「頸項強身寒,頭不可以顧,後溪主之。」列缺配後溪,一個調任脈益陰潛陽,一個調督脈疏風散熱,一升一降,使任督暢達,陰陽和調!夾脊:是一組穴位,各位於相鄰頸椎棘突間,旁開中線0.5寸。本組穴位受華佗夾脊穴啟發而來,臨床應用較多。從經脈上看應屬於督脈或者膀胱經,主要有疏通頸部氣血,疏通經絡,通經止痛的功能。總觀其五大穴位,風池、天柱祛風散邪,疏通經絡,以治其標;列缺、後溪既能散邪通脈治其標,又補下清上,調和陰陽升降治其本;夾脊穴則直指病位之所在!(鄒師兄在治療頸椎病的時候也常選用後溪穴和夾脊穴,效果頗佳!)余老師認為頸椎腰椎的病變,要考慮「腎主骨」、「肝主筋」,從肝腎立論是治療頸椎病的關鍵。緩解頸部僵硬的癥狀,則需要理解「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從濕論治,是緩解癥狀的關鍵。老師在治療上也是採取:急則治其標(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緩則治其本(培補肝腎,調養氣血,強筋健骨)。具體方葯大家可以去看老師的《醫間道》。另外,我們告訴我們一個治療頸椎病的簡單方子:柴葛根50 黑豆30 生牡蠣20 每日一劑,連用3~5天,後加入補骨脂鞏固。方中葛根通督脈、升清陽、散風寒、療項背強几几。黑豆、生牡蠣除濕、降濁陰、斂腎水、填腎精。腎水足則以生肝木。肝腎同補!葯中一升一降也剛好符合老師的升降思路也!督脈升,任脈降,使全身升降氣機通暢!我師傅(雷氏懸透灸傳人,成都沖和懸灸堂堂主)認為:長時間壓迫、勞損頸椎以致氣血不暢,肌肉粘連,加之外邪入侵(主要為風、寒、濕)血管外形成瘀血瘀積,稱為「離經之血」,壓迫血管,大椎甚至粘連成包塊、疼痛不止,形成弧度或增生,影響頭部供血,造成頭部缺氧。也有不少數是由於肝腎之氣不足,衛陽不固,邪氣入侵,血氣不暢,經絡阻滯。實際上,幾乎所以的頸椎病患者都是這兩方面共同綜合導致的!師傅在治療上採取內外兼治的方法,「四管齊下」:第一步:灸。採用雷氏獨特的「懸透灸條」循全身經絡懸灸,調節全身氣機。重灸督脈,尤以頸椎為主。同樣也在膀胱經、肝經和腎經三條經絡上多灸,溫補肝腎之氣。懸透灸條具有行瘀活血、化痰理氣、袪風除濕、疏經活絡、斬堅化結、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溫煦陽氣等效果。第二步:敷。在頸椎部採用敷藥,把生薑打粉炒熱之後加入藥酒和秘制敷藥「肖堅化結散」,用紗布包裹,固定敷於頸椎。(敷藥具有活血化瘀、消炎鎮痛、消除骨質增生和骨刺、消堅化結等療效)第三步:拔。當患者瘀血明顯灸軟化時,可以開始拔罐。拔罐是為了拔出淤滯的淤血和寒濕,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第四步:方葯。內服藥主要以活血化瘀、消堅化結、通經活絡、滋補肝腎為主。這樣內外兼治,能取得很好的療效!其中以灸治為主,其他三種方法為輔,因為懸透灸不僅是能祛除風寒濕外邪,還能通過打通全身經絡來調節五臟六腑之氣,推動氣血的正常運行,實其虛!(懸透灸術我會在以後為大家詳細介紹的)還有中醫正骨、整脊手法啊之類的治療頸椎病;民間常用偏方啊等等之類的…..(這裡就不詳細盡述了哈!)綜上所述,治療頸椎病一定要辨證施治,頸椎病只是一個西醫的病名,我們要透過這個病名看整個機體所表現的「證」,證不同,治不同!分清虛實、標本、緩急是很重要的。在中醫里,有很多內治外治的方法,如果能在治療上要講究內外兼治,綜合治療!那麼這樣肯定會達到很好的療效!………………我在阿姨的大椎、肩部重灸了半個小時,很多寒冷的濕水被藥力逼出體外,我又沿著督脈灸了下去,這時我發現阿姨脊柱上全是水珠,這說明阿姨的寒濕很重,在灸條強大的藥力之下無所遁形,逼出體外!阿姨說她感覺很舒服,先前的頭暈癥狀也消失了,堅持要請我吃午飯!唉!阿姨太客氣了!最近我是完全吃素了,把油膩炙煿之品都戒了,藉以這個借口就推脫,花了好長時間才說服阿姨不用了!看到自己為患者緩解了病痛,作為一個醫學生而言,心裡是一陣又一陣的感動!這時一個病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在這麼大熱的天穿著冬衣,絲毫不覺得熱感,與我們這短褲短袖拖鞋的相比簡直就是太「顯眼」了,這位患者來自廣東惠州,計算機專業,大學剛畢業!在幾個月前就出現這種奇特的狀況!剛好由於是畢業,就在媽媽的陪同下四處求醫,這次來到了余老師這裡!她感覺特別冷,要穿很厚的衣服,但是要出汗,而且出汗特別厲害,但是就是怕冷!夏天了還是穿的和冬天一樣!這讓我想起了《傷寒論》中的一句話:「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當然在這裡不完全是這種情況!患者叫小文,我們後來成了比較好的朋友,現在也還保持著聯繫。在接下來的日誌中還會為大家介紹這個特殊的病象的~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就到中午了。老師也忙完了,叫我們去多買幾把葯鋤回來,下午方便上山挖菖蒲!嘿嘿~下午三點,我們準時在任之堂大藥房集合,總計17人!這幾天也還來了兩位志同道合學中醫之士,蓓蓓姐的老公也從北京趕來了。於是乎,又是一大群「強盜」手拾葯鋤,腳拿剪刀浩浩蕩蕩的向牛頭山深溝里進發咯!光腳丫……摘核桃……捅瓜蔞……挖菖蒲……大家好不熱鬧!今天就寫到這裡吧!明天會有什麼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發生呢?是什麼樣的收穫讓大家如獲至寶呢?呵呵,敬請大家關注我的下一篇日誌《那些天,我們在任之堂學習的日子11》之第十二天 治癌法寶道中求 撥開雲霧見仙草第十二天、 治癌法寶道中求 撥開雲霧見仙草7月27。這些天的天氣太熱了,氣溫早衝破35攝氏度了,我身上的汗水就如同連綿不斷的溪水嘩啦啦的流啊。早晨起來出房間就是撲身而來的熱浪!再在早班7路公交車上擠十幾分鐘,身上的溪水就匯聚成壯觀的瀑布了。來到藥房,大家都在忙著自己的事兒,我呢也拿出中醫經典開始繼續背《藥性賦》:溫葯總括,醫家素諳。木香理乎氣滯;半夏主於痰濕。蒼朮治目盲,燥脾去濕宜用;蘿蔔去膨脹,下氣治面尤堪。況夫鍾乳粉補肺氣,兼療肺虛;青鹽治腹痛,且滋腎水。山藥而腰濕能醫;阿膠而痢嗽皆止。赤石脂治精濁而止泄,兼補崩中;陽起石暖子宮以壯陽,更療陰痿。誠以紫苑治嗽,防風怯風,蒼耳子透腦止涕,威靈仙宣風通氣。細辛去頭風,止嗽而療齒痛;艾葉治崩漏、安胎而醫痢紅。羌活明目驅風,除濕毒腫痛;白芷止崩治腫,療痔瘺瘡癰。若乃紅藍花通經,治產後惡血之餘;劉寄奴散血,療燙火金瘡之苦。減風濕之痛則茵芋葉;療折傷之症責骨碎補……這骨碎補不僅能療折傷之症,還能補肝腎,續筋骨。主要治療腎虛腰痛腳弱,耳鳴耳聾,久瀉或跌打損傷,筋斷骨折等瘀血腫痛之症。用上骨碎補30克打碎煎服,或泡開水含噙漱口,對於牙疼患者有良好的止痛效果。用上骨碎補15~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或用骨碎補120克,白酒500克,一同浸泡,分10次服,每日2次;或者另用本品同生薑同搗,外敷傷處。對胸肋挫傷或筋傷骨折的療效甚佳,為促進骨折癒合之良劑。《太平聖惠方》有記載的骨碎補散:骨碎補(去毛,麩炒微黃)、自然銅(細研)、虎脛骨(塗酥炙黃)、敗龜(塗酥炙微黃)各25克,沒藥50克,上藥共搗細羅為散。每服5克,以胡桃仁半個,一處嚼爛,用溫酒一中盞下之,日三、四服。可以治療金瘡,傷筋斷骨,疼痛不可忍。…….……隨後我出去也給病人號脈練習去了,同時也和大家交流交流了一下。在任之堂,長知識,就得靠交流!老師辦的民間中醫聯誼會就是為了各路英豪提供一個舞台交流分享自己的特長!余老師看完病人後,又和我們聊起了脈學:這左手和右手之脈,不僅僅只是一升一降那麼簡單,我們說左手主升,但是它是升中有降。右手主降,也是降中有升。如右手關部,中焦脾主升,胃主降。肝結實熱,腸腑不通,大腸小腸淫則腰痛,右手任脈之氣堵住降不下去,自然左手督脈之氣升不上去,就會出現腰疼!幾乎所有疏肝的葯都可以「升」,如柴胡等,升督脈之氣!「寸尺太過則補關,寸尺不足則瀉關」,這是調理全身氣機,使整體脈勢歸於平穩。當我們遇到左關郁,寸上越的患者可以用木通、鉤藤往下收斂!「精不足則思欲,神不足則思眠,氣不足則思食。」腎精不足的人反而淫慾越大,這樣形成惡性循環,以致腎精匱竭!對於這種人,補腎精是很必要的,比如菟絲子。對於遺精的人,所謂精滿自縊(無夢而遺),是正常的機體功能,是排出體內過多濕熱濁邪的過程,是機體的自我保護,是正常生理現象。我們可以用上苡仁,滑石粉可以把濕濁祛除!…………下午休息,明冠說他要寫書法,剛好對書法是相當熱愛的老張這兩天一口氣將宣紙、毛氈、墨汁都買了,放在那裡還沒人用過。於是他中午就去了會議室練習書法去了,蓓蓓姐,張琳也去了,我睡了懶覺四點才趕到……明冠都寫了好幾幅字了。「上善若水」「清心寡欲」……對於我這個外行人來說,雖不知道這是什麼字體,但這每一幅書法都寫的很規正、嚴肅,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曾經聽人說過:書為心畫。書法是一種心靈的藝術,是人的精神美的表現。作為書法藝術的最高要求仍在於它的精神內涵,即書法所表達的人的意蘊、情趣。書肇於自然,書法是自然的節奏化。唐張懷瓘論述書法與自然的關係是:「囊括萬殊,裁成一相。」書法的這種高度概括性,為欣賞者提供了想像的廣闊的天地。書法鮮明地體現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則多樣統一。傑出的書法作品都是一個有生命的整體。美在於整體的和諧。書法藝術是在點畫的運動變化中達到統一,是一種造型運動的美。我這個書法菜鳥不知道明冠兄的書法造詣到底有多高,但是從他的寫的書法上能感覺到,他在書法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楊鑫曾經教過我們一些書法,可以看出沒有多年的歷練是不會寫出讓我們在場三人連連稱讚的書法的!趁著明冠在興頭上,我叫他給我寫一幅字,他謙虛的回應說今天不在狀態,沒有感覺!沒有?我這個菜鳥覺得寫得太棒了啊!在我苦苦哀求下,明冠答應了。就我名字中的一個「靜」字,「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我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像我的名字那樣清「靜」,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煩惱了!只見明冠提起一支最大的毛筆,蘸墨,運氣,揮灑自如,一氣呵成!一個碩大的「靜」字就顯現了出來!她是那麼的端莊、高雅、沉寂,靜靜的站在宣紙上,一股含蓄內斂的氣質沁人心脾!然後明冠兄又在下方寫下了「靜坐當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十二個字!人的一生要犯下多下錯誤?要談論多少是非?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心懷懺悔。所謂「病有因,人有過。」佛家說人生病,是過去的「因」在當下顯示的「果」。只要真誠懺悔,請求原諒,則能提升正面心力,培養浩然正氣。得病後如不思己過,怨天尤人,則會提升負面心力,會令病情加劇。明冠兄這一行字真是用心良苦的呵!晚上,老師拿出了一大塊葯團,大家一起做藥丸,又是談天論地的時刻了,在背完了《清靜經》後,劉博士拉著脈神姐姐在旁邊一直給她講脈學!劉姐什麼都會,就是不會把脈,所以她這次來任之堂學習主要就是為了學習把脈!有個脈神在身邊當然不容放過任何機會啦!老師從「眼二葯」開始說起:蒲公英、白蒺藜各50g,研粉,一次5g,日二次,治療眼癢之疾,尤其對老年人有奇效。話說有一次有位年輕人過來買葯,要的是蒲公英和白蒺藜,說是母親眼癢,要回去給母親治治。老師見兩味葯一共才一百克太少,因此建議他加倍,年輕人答應了,葯抓好就走了。過一段時間,年輕人又來,說要買第二劑,並表示上回用了效果非常好,這回是鄰居眼癢,要幫他治療,因此再來一劑。之後老師在好奇心驅使下也曾經給病人開過這葯,效果確實很好!這兩味葯相配無論是虛火還是實火導致的眼癢都有效。蒲公英這種植物大家肯定司空見慣了,《本草正義》記載:「蒲公英,其性清涼,治一切療瘡、癰瘍、紅腫熱毒諸證,可服可敷,頗有應驗,而治乳癰乳療,紅腫堅塊,尤為捷效。鮮者搗汁溫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藥方中必不可缺此。」蒲公英不僅可以入葯,而且還是食療佳品!生吃、炒食、做湯、熗拌、風味獨特的呵。用上蒲公英30克,粳米100克,煮成粥,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療效;用上蒲公英60克,桔梗10克,白糖少許,一起煎成湯,對癰瘍有一定療效;而用上蒲公英50克,茵陳50克,大棗10枚,白糖50克,製成湯,是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的上等輔療藥物。接著在談到中醫治病難不難的問題上時,老師講他跟一位朋友閑聊時,那位朋友說:「中醫很難嗎?一個四君子湯、一個四物湯,一個治氣,一個治血,就佔了中醫半壁江山。四的不行合起來成八珍也可以,再不夠來個十全大補湯吧!中醫嘛,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唄!」這位仁兄腦子真靈通,這話都被他想到了,厲害厲害!佩服佩服!。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有著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營養的作用。血同樣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有著營養滋潤全身臟腑組織的作用。「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與血關係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可以說,任何疾病都離不開氣血的變化。用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的思路來治幾乎所有疾病一點也不為過!對於白睛溢血,老師常用桑葉配上生麻黃。這個方子老師在網上公布了,有位病人為這病奔波了幾年,四處求醫,花了不少冤枉錢,結果上網看到了這個房子之後照方抓藥,沒想到幾劑就解決問題,他感慨道:「沒想到花了幾千塊解決不了的問題現在幾塊錢就解決啦!」正所謂大道至簡,這就是中醫的神奇!桑葉具有疏風散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的功效。老師常用它來治療眼部疾病!這桑葉又叫「神仙葉」,除了清肝火、肺火,還能止咳,但得用蜂蜜炒後效果才好。身體肥胖的人,長期煎水喝還可以使人變瘦呢!對於肺火重導致的便秘,用桑葉泡茶喝也可以。老師以前要用桑枝做鞭子,於是將桑葉放在一邊,一位老太太走來說這桑葉是好東西,不能浪費!原以為會有一番大道理解釋桑葉的偉大,沒想到老太太說:「你看蠶寶寶吃了白白胖胖地,長得多好啊!一定是好東西。」呵呵,老太太果然懂得觀察啊,把蠶寶寶養好確實很重要,至少證明一點:桑葉沒毒!一般用大黃瀉下的話容易傷正氣,因此可用桑葉代替,而且不會瀉,一樣能達到治療便秘的目的。(本段摘自明冠《跟師日記》)接下來大家聊到了口腔潰瘍,之前老師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驗方:五倍子+蒲黃+生甘草(前面已有提及)。發現這個方子功效的是一位熱愛中醫的西醫大夫。這位大夫因為有很多口腔潰瘍的病人,所以無意中得到這個方子。說到口腔潰瘍,大家頓時一時興起,因為大家或許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麻煩,大談口腔潰瘍的苦處,明冠總是口無遮攔,這次又不小心脫口道:「口腔潰瘍時最痛苦不是吃東西啊,我覺得是跟另一半接吻時。那種親親時候的疼啊~」,說完大家馬上哈哈大笑!明冠兄意識到自己又說錯話了,馬上低頭準備接受老師的批評,沒想到老師竟然調侃說:「對,沒錯,以後你就去發明接吻時潰瘍不會發作的葯吧,造福大家,呵呵呵。」明冠兄激動的抬起頭來大聲應道:「好啊,那藥名是xxx」(明冠兄好像又意識到要說錯話,就把最後那幾個字硬生生的憋了回去)哈哈哈!鄒師兄說他的經驗就是用慶大黴素直接貼上,老師接著補充道:可以用吳茱萸貼肚臍或腳心,這樣引火下行。用細辛或大蒜貼腳心也可以。真沒辦法的話蒲黃直接研末敷上也行。看來口腔潰瘍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但還是給大家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擾,吃飯痛啊!喝水痛啊!接吻痛啊!或許正是這樣,很多人想出了治療口腔潰瘍的千奇百怪的武器!哈哈哈~剛來不久的山東學生(剛畢業)向輝提到用蜈蚣打粉蜜調加醋治療傷疤,他說當時在網上看見老師在網上公布這個方法時他剛好受傷,因此就試試,沒想到效果很好,只是他說味道實在太難聞了,因此沒有堅持,很快放棄了。明冠兄接著調侃道:「男人嘛,多幾條疤痕挺酷的!」哈哈哈!眾人又是一陣歡笑!有這樣一個明冠兄調和氣氛,學習知識的同時多了不少歡聲笑語的呵!扁桃體發炎也是人群中常見的疾病!感冒了大多都能引起!還有就是吃辣的吃多了!雖然很常見,但是疼起來那種難受呀,只有切身體會才最能了解!那麼對於這種常見的癥狀,又有神馬特效的治療方法呢?這次老師去參加道醫,有一位醫生就獻出這樣一個治療扁桃體發炎的驗方:威靈仙30g、白英30g、青皮10g。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老師得到一個如此簡單有效的方子,迫不及待的想檢驗一下,因此回到任之堂就用到病人身上,為了跟蹤效果,刻意讓病人留下聯繫方式,兩天後培傑大師兄打電話過去詢問病情,病人高興地說:「第一劑下去就減輕了,現在好啦!」哇塞,太不可思議啦!老師如獲至寶啊!跟我們分享了這個方子!大家可千萬要記住了哦!還有一個「藿膽丸」,由藿香和豬膽汁組成,對於膽火上擾導致的鼻炎很有效,豬膽汁能降膽火,藿香能升清開竅,也是老師一升一降的思路。我師門的秘制清熱葯取名為「膽精」,其中主要藥物之一就是豬膽汁,具有強大的清熱祛毒的療效,尤其對於臟腑之積熱!又談到豬了,又要一發不可收拾了!還有民間用豬骨頭製成臘骨(跟臘肉製法一樣),然後燒成灰,沖服,可治療「腸易激綜合征」。豬尿泡(膀胱)加伸筋草治療腿沒勁兒,這也是民間用法,來一個治一個,比一般常規治法效果更快;豬心煲酸棗仁,加點辰砂,可養心安神,治療失眠;豬肚熬湯,可以治療各種胃病,並且常喝可以養胃。用豬肝伴上百草霜,荷葉或菜葉包裹蒸熟吃治療夜盲症。老師說這百草霜乃至陽之物,治療食道癌!聽到能治癌,我們全部肅然起勁!百草霜就是我們說的鍋底灰、鍋煙子。為雜草經燃燒後附於鍋底或煙筒中所存的煙墨!有止血,消積。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帶下,瀉痢,食積,咽喉口舌諸瘡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治衄血不止:百草霜末吹之」老師接著告訴我們一段很有「道」的話,即「天上的霧,地上的霜,半空中的水」。在天為陽:如這些百草霜、白酒、硫磺(蒸餾上升的)等藥物,在地為陰:如西瓜霜。懂得了這些,再應用「陽病陰治,陰病陽治」的原則來治病!老師強調了這句話的重要性!讓我們要認真留意並探索發現身邊那些動植物之「道」,它們的顏色,它們的性味,它們的生長特性,它們的生長環境!這些與自然相通之物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大道」。像以前提到過的碧桃干,發現了它強大的自然收縮之性,用以治療食道腫瘤患者,就取得了匪夷所思的療效!再比如之前提到過的靈藥扣子、靈芝也是如此!老師在道醫會上獲得的寶貝治癌葯,都是與自然息息相關,與道息息相關!這是治癌法寶道中求啊!老師接著又談到了一味神奇的葯叫雲霧草!因其生長在高海拔雲霧山地、高山石頭之上和樹丫上,故稱雲霧草。該葯具清熱解毒、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火頭痛、眼睛疼痛等。同時雲霧草還對治療老慢支有奇效,所以老師還特別補充說它能治療肺癌。雲霧草甘甜,味辣。用開水沖服,也是治胃寒上火特效藥。張琳曾今去過雲南,她說在雲南高山之地,隨處可見這位「仙草」啊!可惜的是她當時並不知道這雲霧草有如此好的療效!遺憾的說到:「下次去雲南一定要采他個一大包回來!」在聊天的過程中鄒師兄提到了中醫中的「放血療法」,對治療白癜風有很好的療效!放血療法是中醫針刺方法的一種,即《內經》中的刺絡法,是用「三棱針」根據不同的病情,刺破人體特定部位的淺表血管,放出適量的血液,通過活血理氣,達到治療的目的。放血療法在疾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古代醫家對放血療法非常重視,《素問·血氣形志篇》說:「凡治病必先去其血。」《靈樞·熱病篇》中說:「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厥陰盡刺去其血絡。」放血療法治療疾病比較廣泛,小到感冒發燒,頭痛腦熱,大到急病重症都可以用放血治療,常常使用放血治療會起到峰迴路轉的功效。接著鄒師兄提到了「神針王」王修身!說他的針法真是恐怖!但是療效那個好啊!把一根三尺長的銀針貫穿患者身體,來回的抽拉!像是在拉小提琴似的!聽的我們全身都是雞皮疙瘩!心想世間居然還有如此神奇的針法!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啊!中醫到底還隱藏了多少秘密?誰又知道呢?「神針王」王修身的名氣早已蜚聲國內外!王修身的外祖父黃國珠在當時也是個赫赫有名的郎中,而王修身的恩師——金一針更是清朝末年的宮廷御醫。1951年,王修身進入一所中醫學校攻讀西醫三年。結合西醫有關解剖、人體結構、血液、神經系統和防疫等知識,他將滿醫針灸的絕技做了進一步提高和創新。為了確定所創針法的療效,王修身以身試針,先後從一寸針、八寸針逐步加長到三尺二寸長的銀針,由於施針的穩、准、狠,使得王修身所創針法,在治療多種疾病方面表現出了明顯的療效。滿醫針灸作為中醫針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成為一朵醫學的奇葩。現在王老先生鶴髮童顏、精神矍鑠,雖然八十多的高齡,但從未離開過醫療戰線。他說滿醫針灸有二大特色,一是講究醫道、醫德和醫術,二是獨有的清宮御醫針灸絕技,選穴准、針感強、反應大、療效佳。這些獨門絕技,既能妙手回春,又因會者不多,導致王修身在醫診上已經過度勞累。對於自己所創的滿醫針灸絕學,還沒找到合適的傳人!實乃遺憾!希望王老能找到自己心滿意足的弟子,將這門針灸絕技延續下去,造福更多的患者!「大悲大願,至妙至神。降龍伏虎,救國救民,靈感孫大真人,慈悲救苦天尊!」秒針轉動滴滴答…..第十二天就這樣靜靜的過去了,在這裡給各位道歉啦!過來這麼久才更新了這篇日誌!不好意思哈!第十三天將有一位高手隆重登場,明冠兄也要系統的為大家講了一次精彩的書法課!晚上更有一場巨大的驚喜在等著大家!敬請大家關注我的下一篇日誌《我們的中醫緣13》之第十三天 整脊高手話滄桑 翰墨春秋明冠講第十三天、 整脊高手話滄桑 翰墨春秋明冠講7月28日。今天是倫敦奧運會開幕的日子。我是個十足的體育迷和歐美樂迷。對於西方世界的元素,總缺乏不了一定的關注!這不?倫敦奧運開幕了,凌晨4點準時從床上起來睡意朦朧的打開電視,小心翼翼的,把聲量降到最小,怕打擾了旁邊呼呼大睡的澤偉。奧運會開幕式一向是主辦城市向全世界推介其文化和歷史的舞台,倫敦奧運會也不例外。從莎士比亞到J.K羅琳,從工業革命到社交網路,英國人試圖通過三個小時的表演和狂歡告訴世界:倫敦影響了,也將繼續影響著世界。我個人覺得不錯。開幕式充滿了人文精神,民族自信和歷史氛圍。尤其是那濃濃的英倫風情深深的吸引著我……..好了,扯遠了。回到日記正題上來。凌晨看到5點半,實在撐不下去了,就有回到床上睡了一會兒。8點過和楊鑫一起來到任之堂藥房,澤偉呢這兩天感冒了就留在房間休息自己整理整理學習資料。早上依舊是在看書,練習號脈以及和大家交流中度過的。《跟診日記》:拍打也是一種很常用的自我保健方法,每天適量適度的拍打有益於血液循環和經絡暢通。切忌莫要過度和大力拍打!對於上半身肩頸、腸膈、手頭的病痛可以拍打肘窩及心包經;對於下半身腰膝算賬麻木、行走不利,靜脈曲張,腿腳沉重,腹脹可以拍打委中、膀胱經。拍打的時候,最好再心中默念《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樣以提高自身正氣和意念集中力。拍打的效果也會比較好。青春痘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人的煩惱吧。像這些粉刺痤瘡酒糟鼻啊,這裡有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內外兼治。在外使用顛倒散:大黃、硫磺各30g,打粉,涼水調敷在患處。在內服用枇杷清肺飲(當然我覺得還是要辨證施治的好,畢竟每個人證候是不一樣的)。在飲食上忌生冷辛辣之品。前面提到過的現代人的飲食問題。這很容易造成腸積和肥胖症。腸積之人臉色泛黃泛暗,胃口不好。這時候一味叫做「雞矢藤」的中藥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一味雞矢藤,治療腸積,平和而有效。再配上火麻仁,化食消積又潤通腸腑。So對於現代人來說,常用雞矢藤來泡茶飲用,不失為一種保健良藥啊!中醫俗話說得好:「肥人多痰濕,痰人多虛火」,這個時候用上雞矢藤與蒼朮,打粉泡水喝,一次一大勺,一日三次,有降胃濁氣,升脾清氣的功效!切記切記哦!十點過幾分,陳阿姨來了,剛好我給楊鑫灸了一下頸椎。阿姨叫我幫她把頸椎理療一下!恭敬不如從命!阿姨是寒性體質,手腳冰涼。接受灸療是很舒服的是個不錯的保健治療選擇。說到這裡,就把我自己上文中對頸椎病的思索灸法給補充一下吧:第一步、用三根灸條從風府穴開始施灸,往下直到大椎穴。(其範圍覆蓋到所有的阿是穴和夾脊穴以及大椎斜下的大杼穴),懸灸15分鐘;第二部、從風池開始,沿著頸側,灸至肩峰。(其範圍覆蓋了阿是穴、夾脊穴、肩井穴、肩髃穴),兩側各15分鐘;第三步、點灸穴位。包括:外關、列缺、後溪、膏肓、足三里或陽陵泉。每個穴位至少5分鐘;(前三個穴位可以包含於手三陰三陽懸灸之中;後三個穴位只有點灸,膏肓穴可多久)第四步、功能鍛煉。每日早晨太陽出來之時,習練《八部金剛功》,扶正祛邪,強身健體。(備註:一日之內可練多次,以身體微微汗出溫潤為佳)臨近中午,武當脊柱養生館的王老師帶著感冒的徒弟過來找余老師看病。兩位老師是很好的朋友。經常相互誇獎對方的醫術。既然王老師來了,這麼好的機會,不請他露兩手,我們是不會放他走的。哈哈!於是王老師現場為我們演示了中醫正骨手法,大師姐首當其衝,看著大師姐已稍稍側偏的頸椎在王老師的手法之下,咔咔的幾聲響後變正了,我們都張大嘴巴吃驚了!神奇!其實,二師兄和小欣師姐曾經在王老師那裡學過正骨手法,也在我們面前示範過。不過這次見到王老師真人的技術,還是深深震撼了我。於是我們深情熱情的想邀請王老師給我們講一堂課!我們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齊刷刷的射向王老師,最終在余老師的盛情邀請下,王老師爽快的答應了。頓時大家歡呼雀躍,炸開了花似的!時間地點就定在今天下午3:15在我們的中醫聯誼會會議室。中午吃完飯回到住處休息了45分鐘後,我們就趕到了會議室。搶先佔領有利地理位置,方便聽課做筆記!王老師的整骨技術是以西醫運動醫學、解剖理論和中醫知識相結合為基礎的。他告訴我們身體可分為硬組織和軟組織,硬組織包括骨骼,軟組織包括肌肉、血管、神經等等。骨骼本身不能運動,是靠肌肉,筋膜這些軟組織的帶動下才產生了運動。現代生活中大多數的軟組織損傷,主要是肌肉損傷,引起了常見的頸椎病等脊柱系列病症。這其中力的傳導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於王老師開始講了很多關於西醫解剖學的知識,大家都不是很懂,還好我,楊鑫和澤偉在學校學的是西醫臨床醫學,我們在大一的時候已經系統的學習過了解剖學!聽起來比其他人要好些!不過還是有很多知識在時間的摧殘下忘的差不多了!下面我就一些有關於這次講課的西醫解剖學知識敘述如下:軟組織是指人體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滑膜囊,神經、血管等。肌肉包括皮毛、腠理深部的現代解剖學意義上的皮下脂肪、肌肉等組織,具有保護內臟與相關組織,抵禦外邪,主司運動等功能。人體的肌按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可分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種,按形態又可分為長肌、短肌、闊肌和輪匝肌。平滑肌主要構成內臟和血管,具有收縮緩慢、持久、不易疲勞等特點,心肌構成心壁,兩者都不隨人的意志收縮,故稱不隨意肌。骨骼肌分布於頭、頸、軀幹和四肢,通常附著於骨,骨骼肌收縮迅速、有力、容易疲勞,可隨人的意志舒縮,故稱隨意肌。骨骼肌在顯微鏡下觀察呈橫紋狀,故又稱橫紋肌。骨骼肌是運動系統的動力部分,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縮中,牽引骨產生運動。人體骨骼肌共有600餘塊,分布廣,約佔體重的40%,每塊骨骼肌不論大小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位置和輔助裝置,並有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經支配。因此,每塊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個器官。骨骼肌是可以看到和感覺到的肌肉類型。當健身者通過鍛煉增加肌肉力量時,鍛煉的就是骨骼肌。骨骼肌附著在骨骼上且成對出現:一塊肌肉朝一個方向移動骨頭,另外一塊朝相反方向移動骨頭。這些肌肉通常隨意志收縮,意味著想要收縮它們時,神經系統會指示它們這樣做。骨骼肌可以做短暫單次收縮(顫搐)或長期持續收縮(破傷風)。肌肉收縮牽引骨骼而產生關節的運動,其作用猶如槓桿裝置,有3種基本形式:①平衡槓桿運動,支點在重點和力點之間,如寰枕關節進行的仰頭和低頭運動。②省力槓桿運動,其重點位於支點和力點之間,如起步抬足跟時踝關節的運動。③速度槓桿運動,其力點位於重點和支點之間,如舉起重物時肘關節的運動。肌肉的輔助裝置有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等。它們具有協助肌肉的活動,保持肌肉的位置,減少運動時的摩擦和保護等功能。組成運動器官的每一塊肌肉都是一個複雜的器官,是由肌腹和肌腱兩部分組成。脊柱呢由24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1塊骶骨和1塊尾骨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內部有縱形的椎管容納脊髓。脊柱具有支持軀幹、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正常情況下,脊柱有4個生理彎曲,從側面看呈S形,即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後凸。這種構造能有效減輕震蕩和緩解壓力。長期姿勢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結核、類濕性脊柱炎等)可使脊柱形成異常彎曲,如駝背。王老師說:「人們在生活、工作和體育鍛煉過程中的各種動作都是肌肉活動。而人的一生是在不斷改變身體姿勢和重複各種肌肉活動的過程中度過的。在重複肌肉活動的過程中,人們的身體可能得到增強,也可能受到損傷。肌肉損傷幾乎在運動、勞動和日常生活等所有的肌肉活動中都是多發常見的。我國優秀運動員的運動損傷中肌肉損傷超過50%。很多運動員由於過度勞累導致肌肉損傷而影響提高甚至喪失運動能力。在勞動(包括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和日常生活中,肌肉損傷也都是多發常見的。老年人隨年齡增長活動減少導致肌肉的結構和功能衰退而容易出現肌肉損傷;一旦發生由於肌肉損傷所引起的運動功能障礙而使活動困難,會加速衰老過程並加重了老人的心理負擔。肌肉損傷雖然會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和運動能力帶來程度不同的困擾、甚至在經濟和心理方面帶來巨大的負擔。肌肉損傷至今還沒有受到全社會和醫學界、醫學教育界和全社會的關注,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肌肉損傷一般沒有致命的威脅。醫學界忙於對付那些對人類有致命威脅的疾病,忽視了沒有致命威脅的肌肉損傷也是可以理解的。也許正是因為上述的原因使肌肉損傷問題至今沒有受到臨床醫學的關注。大家都知道:臨床醫學的需要是基礎醫學發展的推動力。失去了臨床醫學對肌肉損傷的關注導致基礎醫學中的肌肉生理學和生理-病理學發展的滯後,導致對運動功能障礙的診斷幾乎完全忽視了肌肉損傷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年以來在傳統西方醫學生理學裡,肌肉的活動是從屬於神經的控制。肌肉跨過關節,通過肌腱或直接附著在關節兩側骨的不同位置上,接受神經系統傳來的信息產生緊張、收縮、舒張和伸展, 使人得以維持姿勢和完成不同的活動。在失去神經的控制下,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就不會產生自主的活動了。因此,當人體出現運動功能障礙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問題出在神經系統,而不會想到:肌肉雖然必須通過神經系統的支配調節才能活動,但肌肉本身的結構和功能改變也會影響人體的運動功能。由於失去了臨床實踐需要的推動,肌肉生理學的內容幾乎局限在肌肉收縮的機理、肌肉收縮的物質能量代謝、神經系統對肌肉活動的調節、骨骼肌纖維類型以及不同性質的肌肉工作對肌肉結構變化影響等,甚至運動生理學和勞動生理學的肌肉生理的內容里,至今也沒有涉及重複肌肉活動對人體的結構和機能影響的內容。由於得不到臨床醫學的關注導致有關肌肉損傷的生理、病理等基礎學科的發展滯後會顯著影響到對肌肉損傷的診斷和治療。」「例如:在病徵的診斷時,在發生運動功能障礙同時伴有明顯的疼痛感覺的時候,一般首先引起醫生注意的是疼痛,其次才是運動功能障礙。臨床醫學很早就重視疼痛。我國傳統醫學針刺治療中很早就有 「以痛為腧」的原則。近代西方臨床醫學也逐漸特別關注疼痛。目前,我國有些醫院已經設有專門的「疼痛門診」。把疼痛作為治療的目的,並把疼痛的原因歸咎於神經系統,通過用藥物或針刺降低神經系統對疼痛的感受功能,以減輕因疼痛給病人帶來的痛苦,這對於一些目前還無法治癒的疾病的患者是必要的。但痛是因為病引起的。如果我們能更多地關注引起疾病的原因、發病機理和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把病治好,疼痛也就會消失了。上世紀我國針灸界曾經集中了大量的研究力量和相當長的時間把研究工作的重點放在針刺麻醉和針刺鎮痛,把針刺鎮痛和治痛作為針灸的主要任務。回顧這一經歷,值得反思的是:針刺的作用究竟只是治痛還是主要在於治病?那麽,我們今後是否應該把針刺研究的重點放在研究針刺治病的機理方面?」老師接著說:「「疼痛」是重要的病徵之一,但是肌肉損傷只有在急性發作的時候才伴有明顯的疼痛;多發常見的慢性肌肉損傷,疼痛並不明顯,這可能是遇到運動功能障礙和疼痛時,人們首先會想到問題是在神經系統或骨關節損傷而很少想到肌肉的另一個原因。由於有關肌肉損傷的基礎研究滯後,至今關於肌肉損傷的病因和發病機理還有風寒濕、炎症、損傷等各種看法;肌肉損傷的主要病所病位也也沒有準確的定位,例如,是肌痛、纖維肌痛、肌筋膜疼痛還是頸肩腰腿痛?是軟組織損傷還是肌肉損傷、病所是在肌肉的起止點還是在肌腹?」「人體的每一個動作,是由一群肌肉共同作用來完成的,哪裡出現了痛點,並不單是該部位肌肉出現了問題,還有遠部協同肌或者拮抗肌出現了問題。我們看待問題不能只看到這一點,要看點這一點衍生出來的整個體。」脊柱在中醫上是督脈的部位,又包含了太陽膀胱經的內外兩線。督脈乃陽脈之督綱,對全身陽經起到調節作用,故稱之為「陽脈之海」,還能反應腦、髓和腎的功能。脊柱系統的病症從中西兩方面結合來診療是很具有前景的。所以老師在整脊方面採取綜合治療方法:針刀切開已集合的堅硬組織,結合針灸,推拿,按摩,使任督相同,使上下、前後、左右肌群相通。老師將軟組織的診治方法概括為以下:肌肉的上下力、左右力、前後力;部位的遠、中、近端;病灶的淺、中、深度;診療部位的想到、摸到、刺到。診斷軟組織損傷,一定要明白肌肉的運動方向,是上下?左右?前後?弄懂之後根據病患平日的活動習慣進行觀察;在病變部位是在遠端、中端還是近端? 病灶是在淺?中?深?這兩者反映的就是疾病的程度。最後是「三到」,既然已經掌握疾病的位置與發病機理還有程度之後,我們就必須採取治療方案,所有軟組織損傷的治療都必須想到、摸到、刺到,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所有的病變都離不開力的傳導,因此要學會掌握以上大綱。而且這些內容具有可重複性。不是哪裡痛就治哪裡!老師將這種診斷方式稱為「肌肉整體辨證療法」:①闡述力的傳導:上中下、淺中深度的改變和力的運動方向;②力的運動方向:上下力、左右力,前後力。六個方向產生的六個運動力;③肌肉的受力變化:體—面—線—點。點—線—面—體。體到面從單個肌肉到肌群組合的運動方向所演變過程中出現新的肌群變化的病態反應。疾病由體到點的受力運動和有點到體的康復演變。④肌肉的起點,止點,分布,層次,運動力和神經血管的關係。⑤肌肉運動伸屈度和受力肌肉的上中下到淺中深的十字交叉力。⑥靜態和動態的肌肉運動力學關係。⑦狀運動和冠狀運動的力學關係。⑧弓弦運動力學和網眼運動力學的關係。⑨從整體思考局部,從局部窺視整體的力學運動關係。⑩解剖學與中醫經絡學傳統與現代的認識。(夠深奧的)在進行辨證時要有開闊的視野,不要頭痛醫頭,只需在相連的遠端勞損部位進行針刺或放鬆,就能有效解決問題;提到股骨頭壞死,民間有一個說法是喝酒過量導致,老師說說看到這種問題,我們心裡應該先要有問號,思考為什麼會飲酒過量導致股骨頭壞死?老師的理解是在飲酒過量,超過肝臟解酒的閾值時,肝臟會調動身體其他部位的血液加速循環繼續進行分解,這是人體自我保護的方式。那最先被抽調的就是股骨頭附近的血液,這裡是股動靜脈的經過之處,因此經常過量飲酒的人就會慢慢導致股骨頭滑膜組織得到不營養補充而被慢慢破壞,這就造成股骨頭的摩擦力增大,最後因為摩擦太過,導致周圍組織損傷,血液供應徹底斷止,久而久之演變成股骨頭壞死。因股骨頭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關節,有連接來自骨盆、腰部及腿部的肌肉,因此診斷上還是要先找出長期勞累的肌肉受力點,不要一味往股骨頭去治,得找出致病本源才是。人體大腿負重的比例是不一樣的,這是日久以來養成的一種慣性,因此股骨頭壞死也不會兩側同時發作,一般都只是單側病變。股骨頭壞死是複雜的,因為它是一群龐大的肌肉群和神經的聚集地,聯繫著腰部和腿部肌肉,若我們一味治股骨頭,說不定還加快了壞死的速度,應該具有整體辨證的思想,將導致股骨頭壞死的肌肉群找出來,做出針對性治療。所有的軟組織問題都可以用上下力、左右力、前後力、遠、中、近、淺、中、深、想到、摸到、刺到來進行推理。軟組織損傷時的疼痛感覺都是由一個體開始的,後來才是演變成面、線、點;而治療則正好相反,可以由一個點開始治,就能治好一個體。重點在於如何找出問題的矛盾所在。所有的治療都是為了「平衡」!骨頭問題,一般都是肌肉群失衡,別忘了骨頭上還有肌肉韌帶,這些韌帶力量很大,在長期受壓和失衡狀態會把骨頭也牽連進去。中醫治療講究平衡,我們也一樣,重點是解決根源問題,連病人的不良生活習慣也要改正,加上運動、藥物及心理輔導,達到恢復功能,消除癥狀就行了。(轉自明冠兄)說了這麼多,最終我覺得老師的這種辨證療法就是在於恢復肌肉群力的平衡。力的平衡!物理學的知識也!老師能將物理學知識應用到醫學上來!不得不說是一種創新!…………下午的知識還在腦袋裡打著轉,晚上又大家圍坐在一起做藥丸聊天。脈神姐姐在一旁給劉姐和蓓蓓姐傳授脈學。八點左右我們一直在討論相學,佛道講究緣分、機緣。佛曰:「世間萬物皆因緣而生。因緣聚則物在,因緣散則物滅。」世上有很多事可以求,唯緣分難求。茫茫人海,浮華世界,多少人真正能尋覓到自己最完美的歸屬,又有多少人在擦肩而過中錯失了最好的機緣。或者又有多少人有正確的選擇卻站在了錯誤的時間和地點。有時緣去緣留只在人一念之間。茫茫人海中兩人從相遇,相識,相知,或是相親相愛,這就是緣分,緣分無需等待 ,緣分是人爭取的,是人創造的,只有懂得努力創造緣分的人,才是最理智的,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在緣分來的時候,抓得住它,珍惜它呢!緣分是美麗的,緣分和愛情一樣,是個古老的話題,同時緣分也需要精心呵護的,緣分不是詩,但它比詩更美麗,緣分不是酒,但它比酒更香濃。佛主早就說過: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愛是不分距離不分地域的,在緣分的天空里,緣分並不是永遠都不會遠逝的,珍惜你的緣分,善待你的愛情。莫等失去空遺恨。「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我…..時鐘滴答轉到8:30。大家都到齊了,照慣例的背誦完《清靜經》,明冠兄準備了幾天的書法講義就要上演了,筆、墨、紙、硯(拿一個塑料杯代替了哈,哈哈)紛紛迫不及待的躥上櫃檯,明冠兄,tonight belongs to you!馬來(馬來西亞)明冠者,華人,祖籍福建。幼時受教於華人學校,善於學習,精通中國文化。高中接觸書法,大愛之。遍訪求教當地名師,勤學苦練,日漸精進,始出頭,略顯名氣。大學擇中醫為己專業,熟讀醫家經典。為廣學醫之路,自辦書展以籌費用,千里迢迢,不辭辛苦,赴中國陝西中醫學院求學!中醫之路遂大展,醫緣廣進。學業畢,四方遊歷,拜訪名師,增進醫術,修養道德。今結識明冠兄於任之堂,實乃人生之一大幸也!中國書法的演變史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實際就是漢字,中華文明的演化史。明冠兄在黑板上畫了一幅圖,以此作為今天講課的開始。此圖有山有雲有太陽,純粹是一幅自然景色圖。明冠兄告訴大家這是一個「旦」字,相傳是最早的文字,是一個象形字,象形文字是建立在始覺會意基礎上的文字。「旦」:太陽從崇山峻岭中升起,代表了一天的開始。這一幅圖很美,所以文字之美源自自然,我們就自然而然可以明白書法之美,書法之美不僅有著自然之美,還融入了人文的氣息和性格。由複雜時空變成精神上的領會。就像唐代著名田園詩人王維的一句詩:「行到水窮止,坐看雲起時。」好有意境的呵!《呂氏春秋》記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相傳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個代表人。稱之為「倉頡造字」。漢字的形成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目前發現的於原始漢字有關的資料,為學術界公認的中國最早的古漢字資料,是商代中後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從商代後期到秦統一中國,漢字演變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這種演變具體反映在字體和字形的嬗變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趨向線條化,戰國時代民間草篆向古隸的發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書法的藝術性卻隨著書體的嬗變而愈加豐富起來。中國文字和書法的演變大致如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甲骨文發現於一八九九年。是殷商時期刻寫在龜骨,獸骨,人骨上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經過巫史加工過的古漢字。嚴格地講,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稱得上是書法。因為甲骨文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用筆,結字,章法。而此前的圖畫符號並不全有這三種要素。在古代稱銅為金,故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鐘鼎文、銘文。金文始見於商代二里崗的青銅器,不過商代二里崗發現的青銅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數幾件。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時,青銅器上金文已經較為普遍。商代金文多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會意字。這些字像一幅幅圖畫,生動逼真,渾厚自然,有的呈團塊狀。大篆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所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石鼓文在書法史上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它的字體是典型的秦國書風,並對後來秦朝小篆的出現產生了很大影響。同時其本身的藝術成就也很高,它的結體方正勻整,舒展大方,線條飽滿圓潤,筆意濃厚,在《石鼓文》字裡行間已經找不出象形圖畫的痕迹,完全是由線條組成的符號結構。小篆是由大篆簡化而成。相對於大篆而言,小篆的形體結構簡明、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發生一定的變異和合併。與大篆相比,小篆的圖畫性已經大大減弱,每個字的結構已經比較固定。小篆中最為出名的當屬秦國宰相李斯的《嶧山碑》。李斯可謂是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書法家。隸書開始時是寫得比較草率的和不夠規範的小篆。到秦始皇統一文字時,隸書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規範的字體。隸書改篆書一味圓轉的線條為方折的筆劃,順應了社會對書寫方便和規範的需要。隸書的破圓為方確立了漢字以水平垂直線條為基本元素的方形結構,直到今天也尚未改變!行、草書幾乎是在隸書產生的同時就已經萌芽了。而楷書是在隸書產生、發展、成熟的過程中孕育出來的,行書、草書、楷書的定型是在魏晉二百年間。它們的定型,美化無疑是漢字書法史上的又一巨大變革。這一書法史上了不起的時代,造就了兩個承前啟後,巍然綽立的大書法革新家—鍾繇,王羲之。他們揭開了中國書法發展史的新的一頁。樹立了行書、草書、楷書美的典範,此後歷朝歷代,乃至東鄰日本,學書者莫不宗法「鐘王」。盛稱「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甚至尊王羲之為「書聖」。又有王洵(羲之侄)善行書,有《伯遠帖》傳世。王羲之,字逸少,琅邪臨沂人(今屬山東)。晉懷帝永嘉年(公元307年)生,死於晉哀帝興寧三年(公元367年)。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後世稱為「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後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游名山,博採眾長,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在行書、草書、楷書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後人尊稱其為「書聖」。其行書作品《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天下第二行書則是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書則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寒食帖》。………………(以上內容根據講課筆記及網上查找資料所得)精彩紛呈的中國書法史課堂完了後,余老師突然問明冠兄還有沒有宣紙。意味深長的說:「今天是任之堂開辦七周年紀念日,七年了,網友們一直在問我今年怎麼過,也給我提了不少意見,今晚大家有緣能相聚在一起,不如就讓明冠寫一幅字,大家都來簽上自己的名字,這樣算是很有意義。」語畢,眾人恍然大悟,激動不已。想不到今天是任之堂七周年紀念日。真的是融榮幸了,能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和大家在任之堂相遇!這一份對中醫的熱愛之情和與大家真摯的友誼,在此刻此景,彷佛超越了時空,何止七年。因為中醫,所以結緣!余老師這七年來為任之堂的發展,為理想的奮鬥,為中醫的崛起,可謂是鞠躬盡瘁!從七年前的艱苦蕭條、寥寥無幾到今天的茁壯成長,門庭若市。一路走來,任之堂的歷史就是一部充滿奮鬥堅持精神的勵志史。有沒有一位中醫人吃住都在藥房?有沒有一位中醫人晚上守著藥材睡覺?有沒有一位中醫人從來不收病人的診費?……..余老師,我們敬愛您;我們崇拜您!任之堂,我們相信您;我們支持您!中醫的繼承和發揚正是需要這樣千千萬萬的任之堂和余老師。朋友們,加油吧!您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明冠兄小心翼翼的拿來一張嶄新的宣紙,鋪好毛氈,手持毛筆,蘸好墨汁,恭恭敬敬的用楷書寫下了「任之堂大藥房」,然後余老師帶頭用毛筆簽下他的大名,緊接著大師兄,二師兄……大家都興奮得迫不及待下手,但又害怕下手之後破壞全貌,因此有推推囔囔地,最後輪到大師姐了,大師姐坐下提起筆,在那兒凝神靜氣一番,大家屏息以待,大師姐卻遲遲沒有下手。看大師姐的表情是太過於激動和興奮了吧!經過大家的一番鼓勵之後,姐姐又再次認真提起筆,現場又是一陣寂靜嚴肅,然後聽到細如蚊聲的:「我毛筆字寫的丑,真的好緊張......」如此數個回合,終於有人建議蓋指印,這才解決問題!也難為大師姐了!我要是激動興奮過度也會這樣子吧?!最後由明冠代筆落款壓章「歲次壬辰大暑,時值任之堂大藥房七周年慶,余浩師率眾弟子印此,愚生明冠敬題」。接著取出名章,恭敬蓋上。同時也請出黃劍老師送給任之堂的印章「任之堂人」,分別蓋在下款處,一幅富有意義的作品就完成了!內心的喜悅由大家的臉上溢出,填滿了任之堂的每處角落。老師說:「十年後,歡迎大家再回到任之堂!希望大家可以為未來的中醫獻一份力量。因為十年後大家都畢業了,在社會上也該有一些作為了。」明冠兄說:「好!到時只要老師開口,無論機票多貴我都飛過來!」一旁的楊鑫忙道:「我得趕緊記下你的話,免得你將來忘記,哈哈哈。」「十年之約」是余老師對大家的鞭策與期望!也是老師對發揚中醫的希望!發揚中醫,要靠許多熱愛中醫的年輕人踏著老一輩醫者的道路一步一步往上爬!雖然很艱辛,但是結果很光明!正如明冠兄所說:「因為我們年輕,所以這種豪情萬丈的誓言顯得稚嫩,也因為豪情萬丈,才顯得我們一直年輕。中醫需要老一輩的提攜和引路,更需要年輕一輩的努力和推動,新舊之間能很好地交替,舊人是我們的明燈,新人是我們的希望。我希望自己能從別人的希望,到成為後人的明燈。這段路,有很多好樣兒的爺們兒!」Go Go 加油!!今天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啊!有太多值得我們回憶的場景!敬請大家繼續關注下一篇日誌《我們的中醫緣14》之第十四天 老師治病總思路 六和湯法顯神通 第十四天、 老師治病總思路 六和湯法顯神通7月29日。今日陽光明媚,今日多雲轉晴,今日又要大汗淋漓!早晨起來打開電視看了下新聞得知中國游泳選手孫揚和葉詩文勇奪金牌,孫揚打破了奧運會紀錄,葉姑娘更是破了世界紀錄。他們創造了中國體育的歷史,實現了中國奧運會游泳金牌零的突破!心裡小小激動了一番!中國,好樣的!中國,威….武…..!又扯遠了,回到正題上來。早上頂著滿頭的大汗來到藥房後,和平時差不多:背書;號脈;交流…….老師叫我們好好的看一下《難經》前面講脈學的部分,老師說他的脈學只是很多都是源於難經上面,熟悉後,給我們講脈學就更容易掌握了。語畢,立馬拿上蓓蓓姐送楊鑫的率真書齋出版的《難經》珍藏版抄了起來!…….…….《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相傳是戰國時期的秦越人所著,說到秦越人可能很多非中醫人士不知道,要是說扁鵲,只要讀過書的人都會知道,神醫扁鵲就是秦越人,姓秦,名越人。「扁鵲」是古代傳說中能夠為人民解除病痛的一種鳥,由於秦越人醫術高超,為百姓除疾,名揚天下。百姓很感激他,尊敬他為神醫,便說他是「扁鵲」,久而久之,「扁鵲」之名便享譽大江南北。扁鵲行醫的故事至今也流傳廣泛。有一次,扁鵲路過虢國,見到百姓都在進行祈福消災的儀式,很是納悶兒,就上前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有人說: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還沒有入殮,百姓都很痛心。扁鵲問明了詳細情況後,就進宮去查看,他認為太子患的只是一種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屍厥」症。人立於天地之間,接受天地之間的陰陽二氣,陽主上主表,陰主下主里,陰陽平衡調和,身體健康。現在太子陰陽二氣失調,內外不通,上下不通,導致太子氣脈紛亂,面色全無,失去知覺,鼻息微弱不查,脈搏也及其細微,很難摸及,形靜如死,其實並沒有死。在徵得君主的同意後,扁鵲用針石刺百會穴,又做了藥力能入體五分的熨葯,用八減方的葯混合使用之後,太子竟然坐了起來,和常人無異。繼續調補陰陽,幾天以後,太子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天下人傳言扁鵲能「起死回生」(成語典故)。但扁鵲謙虛地否認說,他並不能救活死人,只不過能把應當活的人的病治癒罷了。還有一次,扁鵲遊歷到了蔡國,君主蔡桓公知道他聲望很大,便宴請扁鵲,他見到蔡桓公以後說:「君王有病,就在肌膚之間,不治會加重的。」蔡桓公不相信,還有點不高興,對他的話不理不睬。5天後,扁鵲再去見他,說道:「大王的病已發展到了血脈,不治就會加深的。」蔡桓公仍不信,而且更加不悅了。就這樣又過了5天,扁鵲又見到蔡桓公時說,「病已發張至腸胃,不治會更加嚴重重」,蔡桓公聽後十分生氣,仍是不信。5天又過去了,這一次,扁鵲一見到蔡桓公,就立馬避開逃跑了,蔡桓公十分納悶,就派人去尋問,扁鵲說:「疾病在肌膚之間時,可用熨葯治癒;在血脈時,可用針刺、砭石的方法起到治療效果;在腸胃時,藉助酒的力量也能達到;可到了骨髓,無葯可醫,無法治療了,現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無能為力了。」果然,5天後,蔡桓侯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鵲,然而他已經走遠了。不久,蔡桓公就死了。正所謂,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可見,扁鵲的望診技術出神入化,真是「望而知之謂之神」的神醫了。在中醫的診斷方法里,望珍在四診當中居於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奧,要達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尋常。老師早上看完病人後,給我們說到望指甲有時候也能為我們提供很重要的病理信息。肝主筋,其華在爪。指甲上有縱行條紋,形似瓦楞,反映出肝血缺乏;指甲淡紅色充盈狀態,反映了心血的充盈狀態,若是充滿整個指甲則放映心血充足。反之,若出現顏色偏淡的帶狀,則反映出心血不足,多見於睡眠不佳,思慮過度之人;指甲在按壓之後,若顏色不能及時恢復,則反映體內氣血循環較差;指甲偏紅,反映體內肝膽熱盛,患者會心情煩躁,老師告訴我們這種情況要用上香附配上黃連;指甲偏淡偏白,反映體內氣血虧虛,有寒,這時要用香附配上烏葯………………下午3:15我們來到會議室,今天是大師兄「隔三天」例行課堂!大家每次都充滿了無限的期待,每一次都是受益匪淺,「滿載而歸」的呵!大師兄首先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治療鼻炎的方子:「蒼耳子5g、辛夷花10g、薄荷10g、鵝不食草20g、白芷15g、黃芪30g、白朮20g、防風10g、路路通15g、絲瓜絡15g、陳皮15g、半夏12g、茯苓15g、生甘草8g、敗醬草15g、炒薏仁30g、仙靈脾30g、川芎10g、當歸15g、佩蘭10g。」這20味葯蘊含了辛夷花散、玉屏風散、二陳湯等名方!有醒神開竅、升清降濁、化痰濁、扶固正氣的功效!鵝不食草有發散風寒,通鼻竅,止咳,解毒之功。民間的郎中常常用單味鵝不食草來治療鼻炎,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時澤偉補充道他們當地常常用上鵝不食草加上樟腦和冰片悶在藥瓶里用來聞以治療鼻塞不通!在民間,對於牙痛,可以用棉裹鵝不食草,懷干研末,嗅入與牙痛同側的鼻孔中。對於一切腫毒,用鵝不食草一把、穿山甲七分、當歸尾三錢,共搗爛,加酒一碗,絞汁服,以渣敷患處。《道德經》云:「聖人不積。既己為人,己愈有。既己與人,己愈多。」當時老師無償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驗方和知識,這種無私的行為也感染了很多網友,紛紛分享出自己的驗方秘方。上面的方子就是這樣得來的。中醫要興盛,就需要這樣許許多多無私奉獻自己醫學技藝的人士,將它們傳播,將它們發揚。中醫有太多的秘密隱藏著,值得去探索,期待有朝一日我們大家都能看到!「溫膽湯用苓半草,枳竹陳皮加姜棗,虛煩不寐證多端,此系膽虛痰上擾。」這是出自孫真人的《千金方》里的名方—:「溫膽湯」。大師兄提到這個藥方,臉上洋溢出一絲絲幸福的微笑,說到:「鐵杆中醫鄧鐵濤老先生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國醫大師,畢生有幸鄧老給我們上過課。鄧老最常用的兩個方子有兩個,一是黃連溫膽湯,另一是補中益氣湯。而且溫膽湯在鄧老的使用下更加靈活多變,加減自如,能治療各種疾病。後來溫膽湯成為我們附屬醫院心腦血管科的協定處方,其中「鄧氏溫膽湯」更是廣為流傳。大家在余浩老師這兒,肯定也知道這溫膽湯的使用率也非常高!」中醫古籍里記載:「心虛膽怯,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多證。」痰能隨氣升降流行,內而臟腑,外致筋骨皮肉,無處不到,進一步造成各種複雜的病理變化。所以有著「怪病多由痰作祟」、「痰生百病食生災」等的說法!醫書記載溫膽湯主治痰飲內阻,心神失養,驚恐失眠,煩躁不安,頭目眩暈等衍生多證。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規律,造成了諸多「溫膽湯」適應症。所以這個方子的時代意義是巨大的呵!大師兄說該方能治怪病,治痰,至氣,治神。凡是久病不愈,疑難雜症在無計可施的時候不妨試試溫膽湯哈!大師兄給我們總結了臨床上適用此方之證:1. 怪病、疑難雜病2. 精神神志病:焦慮、失眠、憂鬱3. 脈象弦、滑、數(加黃連),或關脈上越(加龍牡)4. 舌苔厚膩黃,舌質暗,有口臭5. 咳吐痰涎,久治不愈,夜間鼻鼾聲大者6. 形體肥胖者7. 血脂、血粘度、血沉、血尿酸、血糖偏高,免疫亢進者8. 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者接著大師兄在黑板上畫了一個人身圖,標上上下、前後、胸背、腰腹。然後轉過頭來說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理理余老師的治病思路。語畢,眾人甚興!《道德經》曰:「…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老師的治病思路就是從道家思想中悟出來的,從太極圖裡悟出來的,人身就是一個太極圖,上下左右前後都在循環升降轉動之中,生生不息!胸背、腰腹各有一個代表方,總領該部位的氣機升降,而剛好適應人身正面任脈降,背面督脈升的經絡生理特點!再配上人身中間的脾土輪子,就能大轉人體周身之氣的呵!前胸是黃連溫膽湯(解上焦之熱),腹部是通暢六葯(通腸腑,降濁陰),腰部是藏精六葯(附子、龍牡、杜仲、寄生、川斷),背部是背三葯(薑黃、防風、小伸筋草)桂枝湯和葛根(溫通心陽,生督脈清氣)大師兄自己總結了一首「方歌」來概括老師的思路,即:《六和湯法》妙無窮,前後相隨左右通。升降上下是奧妙,調和陰陽百病終。師兄還談到要氣機升降正常,就必須知道它的各個出口,出口跟「七沖門」關係密切,七沖門是什麼?《難經·四十四難》曰:「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每一道「門」所主的氣機升降都不同,只要掌握好他們的特性,對於指導臨床辨證是很有意義的。對於唇上長繭潰爛脫皮的可以用麻油調上冰片敷上。齒痛以大黃、生麻黃、薄荷、生甘草。如是腎虛造成的則可用單味骨碎補80g,這是一位草醫郎中的驗方。脾主肌肉,生白朮療腰脊間死血,可治腰痛。而炒白朮則用於脾虛水濕的。對於咽喉腫痛有淤血的可用《醫林改錯》中的會厭逐淤湯。代赭石為治胃良藥,可降胃氣,然而單用過於霸道,因此可加上木香、小茴香、香附、厚朴調節中焦氣機,使胃氣緩緩下行。余老師也有自己獨特的胃炎散:黃連、黃芩、乾薑、砂仁、白朮、枳實、烏賊骨、白及、代赭石、金果欖、浙貝母、元胡,打粉,一次3~5g沖服。其中金果欖可單味使用作為胃炎散,這是民間郎中傳的。通暢八葯通腸腑,其中豬甲通魄門主五痔。…………淅瀝瀝,嘩啦啦,豐富多彩的課堂就結束了,大家意猶未盡的呵!吃完晚飯回到任之堂,劉姐(劉博士)給我們說了一個病例:「男,四十來歲,經常想小便時就會感覺手心發疼,經久不愈,其餘一切正常。」接著讓我們分析分析用什麼方子。她提醒道用一個經方加上一味引經葯就治好了!楊鑫想了一會兒,就說五苓散!劉姐說答對了!那還有一味引經葯呢?我們苦思冥想了很久也沒猜中!最後劉姐說明冠答對了這個引經葯是丹參,而你答對了這個經方!眾人大笑的呵!五苓散化氣利水、健脾祛濕。該患者小便時手心(勞宮穴)發痛說明水濕之氣凌泛心經,所以加上一味丹參引葯入心經,患者服5劑後即告痊癒!余老師說今晚休息,讓大家回去好好總結一下今天所學的。所以我們就打道回府,杯具的是我們「四寶」在7路車遲遲未來的情況下坐了另一輛公交車,結果就坐錯方向了,在未知的終點站下站後,天色已黑,一臉茫然,四個大男人不得不打的回到住處….忙碌的一天又結束了的呵!明天又將是收穫的一天。敬請大家繼續關注下一篇日誌《我們的中醫緣15》之第十五天 道醫會議演講稿 陰陽對立又統一第十五天、道醫會議演講稿陰陽對立又統一7月30日。鄭姐說:「十堰這兩年的天氣變化太大了,比以往更熱了,今年的雨水又少,熱上加熱」。我們運氣也太「好」了吧!早晨起來出了房間,汗水就慢慢的開始滲出來…..咳,昨晚嚴重沒睡好,睡覺前就感覺今晚濕濁之氣很重,結果就&**^#了。來到藥房後,小文已經到了,這幾天,她一直都是我們關注的對象,每次見到她,我們都會去摸脈,感受她每一天病情的變化。小文依舊是那樣穿著那件厚厚的毛衣,(而此刻的我是汗流浹背)和媽媽靜靜的坐在候診椅上,眼睛恍惚的盯著前方,透出一絲迷離和無奈。我猜這孩子,又在東想西想了(好像我也想的挺多的哈)。小文怕冷惡寒,卻又汗出不能止,夏天穿的和冬天一樣。兩手尺部脈象虛弱無力,甚難摸及;關部稍郁;寸部脈象上越;這是什麼現象?腎藏精,主封藏與攝納。腎精不足,陰陽俱損!首先,在腎氣方面,由於其力虛弱,無以固攝全身陰陽之氣,陽氣浮越與外,丟失嚴重,不能固表,以致汗出則不能止,陰液同樣也丟失嚴重。陽氣乃防衛病邪之氣,缺乏不足後造成體外寒邪入侵機體,勢如破竹,直達骨髓!腎陰腎水不足後,無力無源以濟心火!造成上焦一片熱象,胸悶煩躁。總的來說根源就是在於「腎」的問題。老師看完之後,在昨天開的方子上加了一味桑葚子和另一味填補腎精的葯。……下午休息。老師叫大家溫習一下這些天所學的,好好總結。回到住處懶洋洋的睡個午覺後,太陽仍舊熾烈無比。索性把被單拿出去晒晒,因為這房間緊貼著山腳,牆壁及地上時刻都在冒水珠,整個床都顯得有一股潮潮的味道。我和澤偉把枕套取下來,發現另一層已經發霉了,God!so terrible!我們才睡了兩個星期,這房間陰氣之重,足見有多厲害。在這樣的環境里呆著,不得風濕才怪呢!風濕性疾病,在西醫看來,是泛指影響骨、關節及周圍組織的一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機體對外源性或內源性抗原物質反應異常從而對自身正常組織出現免疫反應導致組織受損。風濕病大多有關節病變和癥狀,可高達70-80%,約50%僅有疼痛,重則紅,腫,熱,痛及功能受損等全面炎症表現;多為多關節受累。侵及關節大小視病種而有不同,常常也侵及機體其他系統引起病變。常見的如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在西醫學的研究領域中,這些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都是未明確的,所以在治療上也難以達到痊癒的療效。主要以藥物控制或延緩病情發展,減輕關節等組織癥狀,防止其受到進一步的破壞,最大限度的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必要時可進行外科手術改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說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所以這些疾病在中醫範圍內大多都是屬於痹症範疇。外邪痹阻關節肌肉筋絡,導致氣血閉阻不通,不通則痛,繼而產生本病。這種外邪入侵機體可以是三個方面的,一是氣候異常,邪氣太盛。氣候變化過於急聚,暴寒暴暖,超過了一定的限度,超越了人體的適應和調節能力,此時六氣即成六淫而致弊。從臨床上來看,風濕病患者往往在寒冷、潮濕、的氣候時發病。且往往因氣候變化而加重或者緩解,這均說明四季氣候變化異常是風濕病的重要外因。二是居住環境。居住在高寒、潮濕地區、或長期在水中、潮濕、寒冷、野外的環境中生活工作的人易患痹證。三是生活調攝不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防護。如睡眠時不著被褥,夜間單衣外出,大汗後吹風洗冷水澡,病後及勞後居處檐下、電風扇下,冒雨涉水,夏天長吹空調等。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提到,人體有著自己相對恆定的溫度,與周圍環境存在著熱不平衡,這意味著人體為了維持自身相對恆定的溫度,就要與外界進行熱交換或者對流,師傅的一句話說的好,他認為人體就是一個熱源體。在毛孔打開進行熱傳遞時,在上面不良的生活習慣影響下,外邪很容易侵入機體致病。《黃帝內經》還告訴我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罹患痹症還有一個就是自身正氣的因素。所謂「正氣」是指人體的抗病、防禦、調節、康復能力,這些能力又無不以人的精、氣、血、津液等物質及臟腑經絡之功能為基礎。因此,正氣不足,就是人體精、氣、血、津液等物不足及臟腑組織等功能低下、失調的概括,所以正氣不足,無足以抵禦外邪是痹症發生的內在因素。「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在治療痹症的時候常常要考慮到內外兩方面的因素,正邪的虛實,還是強調一個辨證思想。所以在外除病邪的同時,兼顧培補正氣是現在中醫治療痹症的主要原則。大師兄二師兄剛出版的《任之堂跟診日記1》提到:「一味老鸛草,專治吊線風」。這是一個極為有用的單方偏方,或內服或外洗,用以治療各種風濕痹痛都有良效。老鸛草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傳奇來歷。相傳孫思邈雲遊在四川峨嵋山上的真人洞時候,在洞中煉丹和炮製多種治疑難病的妙藥以解除病人的疾苦。由於四川盆地氣候特點,濕度很大,上山求醫的患者大多都患風濕病,而孫思邈用遍所有方法仍束手無策,孫思邈陷於一片苦思之中。 一天,孫思邈帶著徒弟上山採藥,忽然發現有一隻灰色的老鸛鳥在陡峭的山崖上,不停地啄食一種無名小草,隨後拖著沉重的軀體緩慢地飛回密林的鸛鳥窩中。過了幾天,孫思邈又見到這隻老鸛去啄食此草,奇怪的是這次老鸛比上次精神多了,飛的也剛健有力了。於是,孫思邈想:老鸛鳥長年在水中尋食魚蝦,極易染上風濕邪氣,老鸛鳥能食。此草說明此草無毒,食用該草後此鳥疾飛更有力,表示該草對其有一定益處。隨即命徒兒採回很多這種無名小草,煎熬成濃汁,讓前來應診的風濕病患者服用。幾天之後,患者原來雙腿及關節紅腫的癥狀均已腫消痛止,並且可下地而行走了。喜訊驚動了各地山民,人們奔走相告,慕名前往治病的絡繹不絕。有許多經過治療痊癒的風濕病人,請孫思邈給此藥草起一個名字,孫思邈略思片刻稱道:此藥草是老鸛鳥認識發現的,應歸功於老鸛鳥,故取名為「老鸛草」吧!由於中藥老鸛草對風濕病確有顯著的療效,民間慣用的老鸛膏和老鸛草外用膏藥治療風濕痹症一直流傳至今,療效頗佳,經久不衰的呵!另外在《跟診日記1》中還提到了松樹身上的松針和松節都是治療風濕痹病的良藥,由於前面的文章中已有詳細敘述,這裡就不再說了。晚上七點,我們吃好晚飯,去火車站訂好回家的票後來到藥房,老師剛回家煮飯了,我們幾個就守在藥房看書學習。突然,一個模糊的黑影猥瑣的躥進了藥房,我下意識的走過去,發現是一隻大老鼠,看來老鼠是生病來偷葯吃了吧!我立刻轉過頭來叫楊鑫、明冠他們操上傢伙,「圍鼠大戰」即將展開!吾快步上前,手持掃帚。明冠手持板凳,鎮守出口。藥房地窄,藏身之處數少,又出口唯一,且以重兵把守。此等鼠輩,插翅難逃!吾以帚一一查之,碩大黑影四處亂竄,狼狽之態,悉數畢露。吾喜,大喝:「爾等鼠輩,猖狂至極,毀治病良藥,今日遇吾乃汝之不幸!快快投降!」語畢,鼠趁出口處明冠之疏忽,狡黠而逃。此一役,以吾之潰敗而告終!無奈!只一句:「異哉,是鼠之黠也。」這讓我想到了蘇東坡處女作品《黠鼠賦》。話說蘇軾很小的時候,其父蘇洵的友人到訪,皆乃當地出名的文人墨客,其中一友人對蘇洵說:「早聞蘇公之子,從小飽讀詩書,才華橫溢,不知能否讓吾等見識見識。」蘇洵無奈,只好叫蘇軾出來,命他隨便作一篇文章,轉而與友人聊天。蘇軾領命立即持筆蘸上墨汁,將昨夜見聞揮灑於紙上,一刻鐘不到,便告知父親已完成。眾人皆奇,拿起文章,細細品味!讀完後,大家連連稱讚!小小年紀,居然能寫出如此富有哲理的文章,無不感嘆其曰千古難遇之奇才啊!「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此不一之患也」《黠鼠賦》,看其表面題旨當是通過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機狡猾脫逃的日常小事,來說明人即使聰明,也須集中精神,發揮智力,方能搏猛虎、役萬物,否則將猝不及防,而「見使於一鼠」的道理。成功來自專一,漏洞始於麻痹,因而從事任何事情都應該認真嚴謹,用心專一!對於學醫更是如此,醫不專心,醫不專精,會誤人性命!故醫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時鐘悄悄轉到了八點半。大家都到齊了。老師也把下午剛買的投影儀與屏幕安裝好了。老師為了方便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不惜花費重金為任之堂升級了「硬體設施」!我們是一陣接著一陣的感動啊!本來大家準備讓大師姐給我們講課的,由於她的幻燈片還沒有完成,就推到明天了,老師見狀,就親自上陣,給大家放上在第二屆道醫會上的幻燈講解。主題是:對立不是問題統一才是關鍵首先,老師提出來的問題就是—中醫的寶貝是什麼?是葯?是方?是法?是理?葯、方、法、理,從不同的層面來看,都是寶貝啊!但是中醫最值錢最重要的東西還是—辨證施治。只要懂得辨證,這些寶貝才能被真正運用得當,才能真正稱得上「寶貝」接著,老師從這四個方面,簡單闡釋了自己的理解。(根據老師演講稿整理)第一寶:葯臨床上常用的中藥就幾百種,每個醫家各自有自己的偏好,有的喜歡使用附子,有的喜歡使用大黃,有的喜歡使用麻黃,有的喜歡使用石膏……在網路發達,信息流暢的今天,這些寶貴的經驗大多可以很方便的獲取,所謂單方治大病,老師另闢蹊徑,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為大家介紹了單方治療幾種常見病,不需要辯證,用之皆效。第一味葯:蘆根此藥性味:甘,寒。歸肺經、胃經。具有生津除煩、止嘔的作用。臨床上經常遇到懷孕一兩個月的婦女,出現妊娠惡阻,噁心、嘔吐,至惡聞食味,食入即吐。治療方法雖多,但因孕婦用藥常常投鼠忌器,很多葯不敢使用,不放心使用,而蘆根能生津除煩,有止嘔作用,且其質地中空,具有通達之性,能「除惡阻之阻」,「清鬱熱之煩」,而且此物非常安全,臨床運用,每天20—30克,療效神奇,一般一劑知,三劑愈。第二味葯:桑葉此藥味甘、苦;性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的功效。桑葉臨床上最常用的是取其辛涼解表之功效,在此老師則談用桑葉治療球結膜下出血。尤以肝肺二經熱邪熾盛,迫血妄行引起的用上桑葉30—50克,煎水內服,每日一劑,一般劑一見效,最多三劑,出血就徹底消失。對於「舊的出血未吸收,顏色變暗,新的出血又形成」,這樣的患者,可以反佐一點生麻黃來發散,防止桑葉寒涼留淤。第三味葯:小茴香此藥味辛,性溫,入腎、膀胱、胃經。具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氣的功效。日常生活之中,常做調味品使用,殊不知此物治療陽虛尿頻,療效較好。臨床上很多女性和老年患者,小腹脹滿,尿頻尿急,每次解小便,量不多,但總有尿意,在醫院進行尿檢,並沒有細菌感染,抗生素治療,療效較差,採用補腎縮泉的辦法,療效雖有,但起效慢。小茴香性溫,走下焦,能夠散小腹之寒,宣通小腹之氣機,患者服藥後常常出現小腹轉氣,放幾個響屁之後,尿頻即愈。用上小茴香20—30克。一天一劑,一劑見效,三劑即愈。第四味葯:穿破石常綠灌木,具直立或略彎的棘刺,粗壯。樹榦砍傷後會流出白色乳汁狀粘液,具有豆腥味。生長在岩石旁,其根質地緻密,能穿破岩石,故有穿破石之稱。因其無堅不摧之穿透力,具有「壯筋骨,治跌打,破血通經,去遠年瘀積、結石」的功效,對於「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也有很好的療效。其適用情況如下:1、因為其穿破之力穩健,凡體內存在血脈不暢者,可以配伍使用,也可單獨使用,最常用的是心腦血管方面疾病。2、肝炎、肝硬化、肝膽結石、肝內血管瘤、肝癌等肝膽系統疾病,均可配伍使用。3、因其有較好的抗結核菌作,對於結核病人,可以配伍使用。4、患者體內存在癥瘕積聚,需要攻克消散者,均可配伍使用。第二寶:方第一方:牙痛方牙痛是臨床上常見小病,但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只要患過牙痛的人都有同感。驗方:生大黃10—15克生麻黃5—8克生甘草10剋薄荷10克。用法:開水泡服,每劑服用一天。第二方:腿抽筋方淫羊藿30克小伸筋草15克。每日一劑,連用五天,服藥當天見效,服用五劑可以治癒,數月後如果在此發作,可以在喝五劑。第三方:肩周炎方此病內有不足之體(氣血不足,經脈不暢);外有風寒所襲(寒性收引,不通則痛)。止痛為治標,散寒、活血、通絡為治本。丹參50克當歸50克乳香50克沒藥50克穿山甲30克元胡50克制馬錢子10克桑枝50克桂枝50克生麻黃30克細辛30克上方共研成細粉,共450克,每次5克,每日兩次,一料可以服用45天。第四方:頸椎病方柴葛根50克、黑豆30克、生牡蠣20克。每日一劑,連用三至五天。其後加一味補骨脂以鞏固療效。第三寶:法佛家有八萬四千法門,道家有三千六百法門,中醫有多少法門呢?針灸、推拿、湯藥、拔罐、刮痧、拍打拉筋……法門很多啊。其中現在大多數中醫都遵循仲景治病八法:汗、吐、下、消、和、溫、清、補……最近,老師按照蕭宏慈老師的經驗,對很多病進行了拍打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總結了一下自己的實踐結果和心得感悟:1、皮膚病。濕疹、神經性皮炎,效果不錯。2、手足麻木、疼痛。這樣的患者很多,體內大多存在寒濕淤阻,單單內服湯劑,三五天也能見效。但通過拍打,當場見效,立竿見影。再配合中藥內服,很快能徹底治癒。3、下肢靜脈曲張。內服中藥起效太慢,三五天見效不大,拍打承山穴之後,患者當場見效,雙下肢沉重感減輕,立即倍感輕鬆,拍幾次後,迂曲的血管會慢慢減少。配合中藥溫腎除濕,活血通脈,效果更好。4、心臟病。血脈痹阻的患者,拍打肘關節(曲池穴、曲澤穴、尺澤穴)、內關穴之後,胸悶會立即緩解。5、腰腿痛。拍打委中、承山,配合中藥對證治療,一般三五天就有很好的效果出痧的順利與否,與病情輕重不成正比,與患者的正氣是否充足有很大的關係。老師曾給幾位癌症患者拍痧,雖然患者血瘀明顯,但卻出痧非常困難,有些患者痧很少,但輕輕一拍就出來了,所以感覺這痧不是拍出來的,而是患者的正氣將痧托出來的。病情越重,拍打時,醫生的手越痛,應重時感到如同針刺手一般,這時患者也會很痛。老師的經驗是一邊拍打,一邊誦「金剛經」,這樣痛感會減輕。患者一般很難下手,如果由我們醫生來拍,拍不了幾個病人,手臂就會酸麻,有時手指會破裂,所以後來我想了個法子,用木鏟來拍打,效果不錯。單純採用拍打的辦法,起效快,但患者體內的寒濕不能清除,病情容易複發,配合中藥內服,或者艾灸的辦法,來恢復人體陽氣,可以從根本上治癒一下寒濕閉阻的疾病。氣血虛弱之人,拍打時不容易出痧,而且患者身體也會因拍打之痛而承受不住,會出現臉色蒼白,出冷汗,手足厥冷等表現,所以身體非常虛弱的的患者,先扶正是關鍵,患者服用一些補益氣血的藥物,待氣血充足之後,再針對淤阻進行拍打,會有較好的效果。第四寶:理《說文解字》:理,治玉也。順玉之文而剖析之。也可解釋為規律。我們常用的幾百味葯都是寶貝,《傷寒論》上的113個方都是好方啊。但是如果不深究醫理,不辨別醫理,就會無從下手,治病三年則天下無方可用。學醫不要追求什麼靈丹妙藥,不要追求祖傳秘方,明白醫理才是王道,醫理不明,一味的鑽研秘方,總會有很多病你都治不了的,明白了醫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啊!對於一個醫生而言,關鍵的問題還是在對病機的識別上下功夫,此時,深懂醫理的醫生就會以一寶駕馭其他三寶,辨證施治,取得療效。臨床上患者的表現往往是寒熱錯雜,虛實夾雜。是陽證還是陰證?是熱症還是寒症?是實證還是虛證?是逆證還是陷證?辨析不清,南轅北轍,背道而馳,兇險立顯。所以,明知醫理,就如同我們手中拿著藏寶圖,直達寶藏!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認識疾病,才能更加接近疾病真相?我們應該如何認識疾病,才能更加符合道的法則?接著,老師舉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一輛汽車要正常運行,需要三個部件,第一:油門;第二:方向盤;第三:剎車。油門能讓車前進——動力方向盤決定方向——方向剎車能讓車停止——停止沒有油門,汽車開不了;但沒有剎車,汽車卻停不了啊;車開不了,讓人頭痛;車剎不住,讓人頭痛;沒有方向的亂開,更讓人頭痛啊……老師接著說:其實我們人體的氣機運行,也存在兩套系統,和「油門」與「剎車」一樣,白天體內的陽外發散,好比油門,晚上陽氣內收,好比剎車。人體清陽上升,好比油門,濁陰下降,好比剎車。心火溫煦全身,好比油門,腎水救濟心火,好比剎車。人體氣血陰陽的運行也是有方向的啊:「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升與降,散與收,寒與熱,開與合……人體是一個矛盾而又對立的統一體。這些年來,老師通過細心的體會,發現人體很多疾病,都是這些對立的矛盾失去了統一,所以表現出來的癥狀,常常是一些對立的癥狀,比如:上焦有熱,頭熱面赤;下焦有寒,雙腳冰冷。脘腹脹滿,表現為實;四肢乏力,表現為虛。心中熱燥,喜食冷飲;手足冰涼,烤火取暖。上氣不足,心慌氣短;下肢沉重,舉步維艱。老師借用開車的道理來說,不是油門開的太大,就是剎車踏得太緊,要麼就是方向盤壞了,四處打轉。火神派說患者雙腳冰冷,為腎陽虛衰,需要大劑量附子,補坎中真陽;溫病派說患者頭熱面赤,為熱毒上攻,需要清熱,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補土派說要調理脾胃,土生萬物……各家各派,各執一端,誰對誰錯?初學中醫者,無所適從,該聽誰的?臨證用藥,各家各派都有一定的效應,但有很多頑疾按照這些思路卻無法治癒。於是便認為是「病已成,而後葯之,不亦晚乎」,這豈不成了推托之詞。《黃帝內經》曰:病非人體素有之物,然能得就能除,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這是黃帝內經給我們醫者的信心。對於臨床上這些相對立的表現癥狀,老師總結為:「諸症對立,陰陽錯雜,皆失於和。」「諸症對立」指的是臨床上許多相對立的癥狀同時出現,「陰陽錯雜」是對「諸症對立」的補充,陰陽本身就是相對的,當這些對立的癥狀同時出現的時候,就反映人體處在一種「失和」的狀態,治療上以「調和陰陽」為主。老師的經驗是以「調節氣機升降」為主。在武漢長春觀,有一尊老子左手向上指,右手向下指的像,很多人說老子是在手指天地,而老師卻認為,老子不是在指天地,而是在指上下,聖人面南而坐,觀天鑒地,日月星辰自左(東)升起,自西而降,老子所指,乃天左升右降。人體的氣機,也是自左上升,自右而降。老子所指非是天地,而是升降啊!老師根據自己對醫理的理解,再結合了道的法則,太極規律,總結出了一張人體陰陽氣血循環圖,在《醫間道》一書中作為學習中醫的指南針。人體肝氣主升,自左側上升,肺氣收斂,自右而降,中焦脾氣主升,自左而升,膽胃主降,自右而降。清升濁降,各歸其道,這就好比開車一樣,各自靠右邊走,不搶道,按序行進,自然就不會出現堵車了。人體氣機上行下達,寒熱對流,水火相濟,氣血參灌,清陽與濁陰各歸其位,心火與腎水相生相剋,讓機體恢復到對立統一的狀態,這樣很多病可以得到治療。老師最後總結說:「知其常,就可以知其變。明白了人體氣血循環的總體規律,順應臟腑之性,升降、開合、散收、寒熱……這些對立的問題得到了統一,同時針對體內的病邪,氣滯配以理氣;血瘀配以活血;濕阻配以除濕;痰粘配以化痰,隨證治之,則化繁為簡,離道近也!」…….老師生動形象,激情飛揚而略帶當地標準口音的課堂講解完後,大家抱以經久不衰的掌聲!老師如此賣力的教授我們,讓大家很感激也很感動!未來的中醫路還很漫長,很艱辛,但是有了這份中醫緣,能讓大家彼此聯繫著,共同學習進步著,是大家在各地努力拚搏,惺惺相惜的力量源泉!加油!今天就寫到這裡吧!明天將是大師姐露一手的時刻了,大家對這一天都是滿滿的期待!明天到底有什麼樣的火花濺出?敬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的中醫緣16》之第十六天大師姐脈神真傳三脈結合意無窮第十六天、 大師姐脈神真傳 三脈結合意無窮7月31日。早晨帶著一身的汗水來到藥房後,昨天新來的兩位師姐已經坐在老師旁邊開始抄方了,鄒橋也比我們三先到,在準備著給病人扎針。每個人都是忙碌的樣子,截止目前為止,來任之堂學習的學生已經有20多個了,大伙兒都有一種來學習比來看病的患者還多的錯覺了!老師看到這麼多的學生過來學習,就把自己的帶教感悟寫在了博文裡面:感悟之一,要學好中醫,必須要有一定的基礎;感悟之二,學習要有主觀能動性;感悟之三,有一份謙虛就有一份收穫;感悟之四,請不要送禮,將關係搞複雜;感悟之五,過來學習前請先與老師聯繫,徵得同意;感悟之五,相聚是緣,多多珍惜。余老師白天要坐診,還要兼顧藥房的許多瑣事,自己忙的不開交,沒有太多時間來帶教學生。面對著一批又一批過來學習的學生,老師毫無辦法。學生大老遠跑來,又不忍心拒絕。所以老師實在沒辦法就寫了這篇實際上是「告任之堂求學者」的博文。如此就能減輕老師的工作負擔,還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學也是腦力活兒,有時比干體力活兒更累,這點也是我們必須體諒的。當學生的想學習也必須拿出誠意,但誠意的表現不在送禮,而是一種學習態度和為人態度。真想送禮,還是送一些善書吧!放在任之堂書架里,讓更多的人廣為受益!小文今天告訴我說她昨晚又出了大汗,睡覺前睡覺後都是大汗淋漓,汗後大冷,卷著被子也覺得冷,心裡煩躁不安,一直到很晚才睡著!今早起床就感到全身乏力!老師今天又另外開了一個外用止汗的方子:五倍子10g 用唾液調敷在肚臍。用的這個唾液也是很講究的,必須是一身正氣,陽氣充沛的健壯男人的唾液才是最佳的。所以我們就想到了「伏虎羅漢」二師兄,二師兄在推推囔囔之後,還是獻出了他寶貴的唾液!哈哈!當然,為了不讓二師兄太尷尬,任之堂一帥阿發—發哥,也同樣獻出了一點唾液!哈哈~大家都忙著在藥房外面給病人號脈、扎針。我呢?也沒閑著,拿出我師門的「懸透灸條」給陳阿姨懸灸頸肩部。「懸透灸」中的「懸」是指施灸手法,即在治病時將燃燒的灸條懸置於患者各大經脈穴位之上(一般相距3-6厘米之間,以患者最佳熱感度為宜),懸走於患者全身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透」是指治病功力,即在治病時施治醫生須神聚與灸火合二為一,使灸火火力直透患者病灶及奇經八脈四肢百骸之中,使之全身經絡從上通到下、從前通到後、從後通到前,以達到打通全身經絡治癒各種疾病的目的。「透」是本門灸術的核心,主要體現在灸葯的穿透力量和施治者的技術手法和神氣修養。疾病的改善和治癒效果直接體現在全身經絡「透通」情況,經絡透通得好,病癒的效果就好,經絡透通得不好,病癒的情況就差。灸完過後,看著楊鑫他們都在拿自己練針!不得不說,鄒橋的到來讓我們大家對銀針又燃起了極大的興趣。各位紛紛拿起銀針,相互著扎,想早一點達到像鄒橋那樣神奇的針術!以前我從來沒有給自己扎過,今天看著大家如此熱情高漲,也忍不住拿起一根針,酒精消毒之後,對著自己的合谷穴,晃來晃去,還是不敢下手。這時,向輝對我說:「第一次扎針,還是扎曲池吧!那裡感覺不錯,我第一次就是扎那裡。」於是乎,針尖又對準了我的曲池穴,在做了幾分鐘的心理鬥爭之後,我嗖的一下就把針扎進了皮膚!這對我來說是歷史性的一刻!第一步完成了,接下來就是要找得氣的感覺,一陣「提、插、捻、轉」之後,酸麻脹痛之感習習而來!我成功了!有了這次經驗,我的信心史無前例的大漲,合谷穴、靈骨穴、大白穴、後溪穴。都給自己扎了,雖然技術很差,不過跨出了這第一步,再勤加練習,相信以後會提高的!話說古往今來的針灸大家都是自己給自己扎出來了,只有自己親身深刻的體會過這種感覺,才會在患者身上運用的如魚得水乎!下午是我們期待已久的脈神姐姐的脈學課堂!大家早早來到了會議室「搶佔有利位置」大師姐,本碩法語及營銷專業。北京高校畢業即留學浪漫法國,從事企業管理及市場營銷。回國後,從事法語翻譯工作。看之一切與中醫無關,否然,一天,大師姐於電視上接觸韓劇大長今,其針灸之術令其燃起對古老中醫嚮往之情。後又閱讀中醫人士中里巴人之著作,始下決心放棄工作,自學中醫,以解人民之苦疾!師姐刻苦鑽研,精勤不倦,博極醫源,得渭南風葯大師孫老先生親傳,及脈神許躍遠老師指點。學醫三年,遍訪名醫,求學問道,成就斐然!中醫之路日漸明朗!冉冉新星正在升起!今有幸結之與任之堂,共事學習,交流分享,實乃吾輩之幸哉!脈診作為中醫四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歷來都受到一家的重視。通過脈診,能摸到病人的癥狀,即通過脈上的反應來推理患者所產生的癥狀,符合他們目前的生理狀態。摸到的這些癥狀再反饋給病人,說明醫生對患者的身體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這樣的好處是能讓醫生獲得患者的信任,也能讓患者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更為深刻的了解。這種通過四診而反應出的醫患之間溝通交流和信息對稱性的行為,使得病人和醫生之間沒有距離感,沒有隔閡。現在醫患關係如此緊張,醫生傷亡事件為什麼很少幾乎沒有出現在中醫門診呢?這是值得西醫醫生們應該注意思考的問題哦!好了,扯遠了!當然,我們摸脈不僅是簡單的把手搭在寸口,而是要認真感受這脈的「象」,脈象,脈象,我們摸的其實就是這個象!這個象呢是怎麼形成的呢?是人體之氣產生的,簡而言之,我們摸的也是氣。氣是充斥人體四肢百骸,是人生命活動的動力,所以說氣是一切之大統。大師姐特別推崇這樣一句話「內有物,脈必有形;內無物,脈空虛如棉」,脈管裡面流動的是氣,如果脈氣充盈的話,則脈管就是充盈的。如果脈管里沒有氣流動的話,或者氣不足處於虧虛的狀態時,脈摸起來就是柔軟如綿的。許老師的脈學為什麼能摸出患者肝上有囊腫、子宮上有腫瘤?這就是「內有物,脈必有形」,就是說這個脈氣能把內髒的性狀給顯示出來,這就是大師姐等會兒要主講的「微觀脈法」!脈氣取的是一個「象」,即脈氣的流動會出現一個大的「象」,然後脈氣對於一些小的病灶就會產生一種小的「象」。不管我們摸氣的跳動也好,還是氣的聚散也好,我們就需要從脈中感受一個「象」。中醫有一種思想叫取象比類,或者叫取類比象,就是指我們在自然界看到的一些事物、規律、道理,可以把這個「象」應用到很多地方,作為一個合格的中醫人,必定會認識自然,感知自然,向自然取經,將自然的「象」應用到醫學上來。舉一個簡單的道理,我們都知道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東升西降。我們人體亦是如此,氣從左升右降。這就是一種取象比類。所以培養好這種思維對於學好中醫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傳統的28脈法,還是許老師的微觀脈法,還是余老師的脈法,都離不開一個「象」!余老師的脈學主要號的是氣機,就是氣的運動方式,氣的機制和機理,透過氣機來尋病機,就是明白了這個理,就可以定一個法,有了法之後就可以定方了。余老師的脈學強調一個「郁」字,郁者,滯也。郁脈,從意而論,乃不暢之意;從形而論,乃脈形稍粗。郁脈單從一粗細而確定,所以臨證容易取得,當然這個粗細是屬相對而言,即同一個人左右寸關尺六部之間相對偏粗的部位!余老師對此的理解是:人之所病,不外六淫七情,飲食勞倦,房室金蟲所傷。不論傷在何經,傷在何臟,最終都會影響受損部位的經氣運行,經氣均會收到波動,此波動在寸口反應即有郁象。最容易出現郁脈的是關部,因為肝主疏泄,疏泄的不僅是氣機還有情志。超過脈的本位即為太過,與之相對的就是不及。太過的脈比如上越之脈、下越之脈,這時候我們要考慮到火性炎上和濕性趨下的特性,就會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脈象了。對於不及的脈,就一定會有郁脈,因為有不及,所以氣機一定有不暢,郁堵之後,就會產生郁脈和不及之脈。這和高速路堵車的道理是一樣一樣滴!下面就一些常遇到的有關郁脈的脈象一一作出解釋:(余老師的脈學理論知識,前面已有涉及,重複的這裡就沒有再敘述了)1、左寸不足:左主督主升,寸部不足則說明清陽不升,患者頸椎多有不適,會出現頭腦供血不足的現象,即頭暈頭眩。左寸號心,心陽不足,由於心藏神,所以會出現睡眠差、易驚的癥狀。左寸不足一般伴有左關郁滯,郁久則易化火上越,肝膽帶焦苦之性,則會出現口苦。化火後易耗肝血,肝藏魂,則會出現多夢癥狀。2、左寸郁滯:整個左手呈現上大下小的脈象,氣機浮越於上,說明胸膈以上有熱,心煩意亂。此時,再摸患者手少陰心經脈,則會摸到明顯的搏動。一般人是摸不出來的呵。3、左寸關皆郁:一般以關郁為主,是一種上實下虛的脈象,說明中焦氣機堵塞不通,中上焦有熱郁,熱邪傷氣傷陰,患者多失眠易醒,早晨醒的特早,舌爛,小便黃、澀痛。關部上越之勢大者帶動寸部多為膽火擾心之證。4、左關郁,寸尺不足:這種脈象一般有以下幾種表現,肝攜腎水而上造成眼淚多,眼模糊;此時腎氣不足封藏水液,隨肝氣上升,頸部收濕而發病,出現頸項強直;心火不足,愛做噩夢,另外頭暈胸悶氣短腿軟也會出現。5、辨別關郁是肝鬱還是膽郁:肝鬱呈現出的是整個關部「圓潤型」的郁滯,而膽郁是關部偏右「長條型」的郁滯。6、左存不足,尺郁:即有下越之勢,清氣上升不足,下焦濕重。濕久則必化熱。向下太過,男的陰囊潮濕,女的白帶增多。還可以有木陷水中之證,前列腺增生。7、右關郁:右關號脾胃,脾主升胃主降,郁則代表升降不利,氣機不暢。胃主受納,胃陽足之人脈沉而有力,然而出現郁脈時,我們要多停留感受有無硬感,頂手感,這說明患者有食積,胃陽因飲食寒涼而受損,腐熟功能下降。胃氣下降不利,食物久置於胃中而發酵,因此燒心,隨著上逆的胃氣而反酸,食道灼熱感。另外打嗝,惡聞異味。陽火攜酸再往上會引起咽喉不利,咽喉炎,尤以胃反流性食管炎常見。當關脈出現上越的現象時,則會影響到肺的宣發,肅降的功能,出現皮膚紅疹、脫髮、面油。肺與大腸相為表裡,還會有痔瘡、肛脫、肛周瘙癢(年老者普遍)等症。8、左右關部皆郁伴關下郁:中下焦郁堵,肚子顯大。上焦心肺不足,頭暈易累、嘆氣、胸悶、氣短。膽主決斷,肝藏血、藏魂,主疏泄、主筋。此種人性格多隱忍,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肝主筋,《素問》有雲「臟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及「陽明總宗筋之會,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這時候,膝蓋就可能會出現疼痛,屈伸不利,腿痛,四肢不收(痿症)。《素問·痿論》云:「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脾胃健運,則五體得養,五體得養,則運動自如,形態健美。若脾胃虛弱,氣血生化無源,氣衰血少,五體不榮,則筋脈不伸,肌肉痿軟,皮膚乾枯,骨節變形。另外,中焦郁堵造成陽氣不能通達全身,下肢會出現無力、發涼。女性多有乳腺增生,乳房脹痛,月經血成塊發黑(氣滯血瘀)。男性伴有飲酒史的多有脂肪肝。總的來說,對於這些脈象的治療法則就是:「聚者,散也;散者,聚也。」郁滯,聚也,乃實脈,實則瀉之(聚者,散也。);不足,散也,乃虛脈,虛則補之(散者,聚也。)。上升太過則降之,上升不足則升之。如左寸不足的人,用上桂枝湯或紅景天、銀杏葉、紅參等,通心陽,升清氣,就是散者,聚也。許老師的「微觀脈法」強調「內有物必形於外」,這種觀點即是說我們人體的內臟能通過脈氣在寸口表現出來,當然這是一個縮小的「像」,感覺有點像「全息胚」學說。結合中醫古典脈診學說和現代醫學認識,內髒的病變、病理產物也能在寸關尺部相應的部位相應的臟腑相應的表現出來。這種脈學估計得花很長時間練習找感覺吧?嘿嘿~左手寸部在中醫脈診中號的是心,心在寸部呈現的象是倒位,即心尖在上,其他內臟都是正位。此時認真感受此脈象的變化,有無缺損,有無結節,在哪個部位?就能摸出心臟的一些病變,如心臟肥大、能再具體到哪房哪室肥厚,室間隔缺損,瓣膜關閉不全、狹窄等。左關號肝膽,在關部的變現象肝是圓潤的膽是長條的(偏右),要摸出肝膽上有無異物,就要認真感受他們對應部位有無較硬頂手的點,比如膽結石,在關部後邊的脈上會摸到一些散點頂手。脂肪肝的話就摸摸有無比較大的圓潤的頂手的硬塊。右寸號肺,和上面一樣,摸出有無一些散點硬手,這些點可能就是一個鈣化灶一個膿腫一個腫瘤。右關號胃,和前面一樣的方法。尺部號腎號生殖系統,和前面一樣。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的子宮卵巢的「顯像」,中間長條帶便子宮,緊挨兩側的是卵巢(男性是睾丸),這時就感受摸出一些散點啊硬塊啊,對應著炎症,肌瘤等等。…….我覺得還是現代高科技檢測儀器來的實際些,像磁共振、CT、超聲、數字影像等等,但是就是貴了些!不過中醫人能將脈診發展到這種地步,一雙手能抵上現代科學檢測儀器,還是相當厲害的了!致敬~關於傳統的28脈,這裡就不多說了,大家多少都有一些了解。最後,余老師作了點評。其實郁脈所反映的就是臟腑,臟腑的功能,臟腑的所生所克。哪個地方出了郁脈,就是哪個臟腑出了問題,這些問題所反映出的癥狀都在中醫基礎理論裡面,我們所摸出的臟腑問題,對應著該臟腑的生理功能,就對應著相應的癥狀,所以中醫基礎理論是一本很好的脈學基礎書籍。我們細緻了解了臟腑的生理構造和生理功能後,就會清楚的知道患者的問題所在,癥狀所在,疾病的傳變,發生,發展……..豐富的課堂完後,外面已是烏雲密布,暴風雨就要來了,我願做一隻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暴雨中,在霹靂的閃電間,高傲地飛翔,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洗盡這浮華的悶熱!晚上鄒橋和我們一起回到了我們的住處,急驟的暴雨停後,天色早已黑黑然,我們五個相約一起去旁邊的十堰大學散步,踏著泥濘的道路,迎著涼爽的夏風,我們就這樣在人生的另一個校園裡分享著自己的故事……人生能有幾何?因中醫,我們結緣在此;因中醫,我們相聚於此;.因中醫,我們惺惺相惜!精彩的一天又過去了,離離開的日子又近了一天!今天大師姐給我們講了她在許老師那裡的所學,明天她將繼續為我們奉獻風葯大師孫老師的中醫思想!大家拭目以待!《我們的中醫緣17》之第十七天 欲醫人先正己 大師姐闡風葯第十七天、 欲醫人先正己 大師姐闡風葯8月1日。日子跨到8月份,意味著我們的離開進入了倒計時,最後一個星期,最後七天學習機會,好好把握!早晨來到藥房後,依舊在背誦著《藥性賦》:還真難背也!小文到了,我依舊前去給她號脈,然後再給陳阿姨懸灸頸椎,這都成了我這幾天例行的「公事」了,我帶來的懸透灸條也用的差不多了,最後走之前還打算送一組(3根)給鄒橋師兄和余老師。雖然很貴,一根的成本有100元,但是能幫助到病人還是很值得的咯。(還好我沒花錢買,都是從師傅那裡要的灸條,非常感謝師傅,祝成都沖和懸灸堂生意興隆,懸灸濟世,為更多的病人解除病痛折磨)。既然這裡又提到了懸透灸,再給大家多講一些關於我們懸透灸術的內容吧:懸透灸術不僅僅只有懸透灸一個技法,它是「灸、拔、燒、葯、敷、擦、洗、熏」八種療法的總稱。通過多種療法的綜合使用祛除瘀血、寒濕和風邪,疏通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達到預防保健和治癒疾病的效果。圍繞著這八種技法,形成了其三個獨特的內容,即是「診術」、「灸術」、「丹術」!經絡診斷之術是師祖們獨創的病症診斷方法之一。診斷經絡的目的是查明患者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的通透狀況,以及相關臟腑的情況。至於怎麼診斷,在以後的文章會為大家詳細介紹。灸術以三支灸條為一組,採用「懸透灸術」技法,循人體全身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醫治。又針對不同病症,分重點地綜合進行灸治。通過陰火、陽火和玄火三種火力燃燒,把灸條的藥力和熱力深透入人體肌膚、經絡、五臟六腑之中,以達到「內病外治」的效果。三種灸條採用了獨特的配方(是師傅家傳秘方),藥力很強勁,能夠推動人體氣血循經脈從上通到下、從前通到後,能夠驅化全身瘀血、寒濕和風邪,疏通百脈。懸透灸條的溫煦作用和穿透效力是我見過的最強的一種,有時甚至能達到化掉腫瘤包塊的效果。丹術即丹藥之術,是懸透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輔助治療的必備用品,它是灸葯、丹藥、敷藥、燒葯、擦藥、洗葯、熏葯七種葯的總稱。在灸治過程中,丹術須配合灸法使用,這些葯都是獨特的配方,是經過長時間的臨床經驗積累下來的。由於是秘方,所以我也不知道具體有哪些藥物組成,和煉製方法的呵!…………中午忙完後,老師給我把脈,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你為病人著想,這樣的心是很好的,但也要考慮自己,先把自己的身體養好,正氣養足,再去給病人灸。你現在這樣是醫人一百,損己一千。」聽完老師的話,感到很慚愧!針灸治病是最耗人體精氣神的了。所以,為醫者,欲醫人,先正己。自己還是好好練好老道長的《金剛功》吧!《金剛功》是中國道教氣體養生法之一,道長久練健身強體而長壽,歷來都是道教內部單傳,口傳相授。今全真龍門派第21代掌門人張至順老道長為了弘揚道教正規養生學,為百姓之健康,為文明之昌盛,毅然將自己70多年來的功法修得之精華公諸於世。我練著感覺很棒!在網路上有公布,現粘貼視頻網站如下://v.youku.com/v_show/id_XNDI4MzcwNjE2.html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下午沒安排,我在住處休息到4點後來到藥房,周哥,楊鑫,鄒橋他們正在做散葯:脫髮散和胃炎散。我也加入進去幫他們篩選剪葯。該胃炎散是余老師任之堂獨創的,包括元胡、金果欖、海蛸、乾薑、浙貝、黃連、黃芩、砂仁、白芨、蒼朮、瓦楞、代赭石等葯。《黃帝內經》曰:「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容納於胃中的水谷,經過胃的腐熟之後,下傳與小腸,其精微經脾之運化而營養全身。所以胃有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不僅如此,胃主通降,以降為和。胃的通降,相對於脾的升清而言,則是降濁。胃的通降是胃繼續受納的前提,也就是胃動力。所以胃失通降,不僅能影響食慾,而且因濁氣在上而發生口、脘腹脹滿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結等症。胃失通降,氣機失調,胃就沒有動力,沒有熱量去腐熟水谷,就會胃脹。動力不足則會出現西醫學所說的胃排空延遲,食積在胃,停留時間太長,胃酸分泌增加,進而造成胃粘膜的損害,久而久之產生胃炎。若胃氣不僅失於通降,進而形成胃氣上逆,則會出現噯氣酸腐、噁心、嘔吐、呃逆等症。胃中熱多則過飢,寒多則不欲食。余老師根據自己的升降法則和寒熱相對法則,結合陰陽相對立又統一之「道」總結出任之堂的胃炎散方子,在臨床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另外歷代以來許多醫家都將仲景之半夏瀉心湯作為治療慢性胃炎的經典方,也是很有道理的,通過降胃氣,升脾氣、清胃熱、散胃寒來達到治療效果。最後再補充一點,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提到「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腸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所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現代生活快速節奏下,能起到很好的養生保健,預防疾病之功。接近旁晚老師告訴我們有極為重要的客人要來,丁香園中醫版主開心豆爸朱老師一家人和福州泰和堂堂主羅老師,就叫兩個人去火車站接待,我們得知有高人到訪,各個興頭十足,所以一溜煙的全跑去火車站接客人了!晚上是大師姐為大家講授風葯。(由於最近忙著學習考試複習,所以沒有太多時間整理,偷個懶,就原文把大師姐的講授課件粘貼如下,希望大家諒解哈~)一,為何使用風葯?風葯代表的是何種診療思路?1,人身天地一切以陰陽五行為中心陽:向上的、溫熱的、運動的陰:向下的、寒冷的、靜止的五行:木火土金水、生長化收藏。代表世間萬物一種運動的規律、生老病死的變化過程。五行代表的是一種運動,具有陽性特徵2,中醫學說是以陰陽學說為根本。陰陽是人生立命之根本,陽為陰之根。陽主動、主化氣,無質而營運者為陽;有質而凝靜者為陰(陽化氣陰成形)陽能生陰,而陰不能生陽。因此,陽是生命的標誌(陰不具備這個意義)3,什麼是陽葯?辛溫、升發/生髮、疏通、宣通、靈動什麼是陰葯?苦寒、沉降、靜止、滋膩、固守因此人身以陽氣為主,用藥以扶陽為先。 風葯是陽葯中最輕靈善動一類藥物 秉承肝木之性:善行,走而不守,輕悍性動 人體陽氣主動主生髮的特性決定了一切治療的目的無非是使陽氣得以流通生髮。 即使使用補陰養液的藥物,亦是以此目的為根本的。 扶陽是指用陽葯去調動人體之陽氣,而不是簡單地使用溫陽類藥物。因此,可以說中醫傳統的治療原則是崇陽的崇陽是中醫本來傳統《素問》《生氣通天論》主旋律是論述陽氣,通篇沒有離開這一主題。除了直接論述陽氣的生理功能和陽氣失常出現種種病理情況來說明陽氣在人體的重要性以外,還用陰陽平衡的關鍵在於陽氣的固密,進一步闡明陽氣的重要性。"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靈樞》人到四十,陽氣不足,損與日至 。《傷寒論》凡是熱邪導致的後果,損傷的首先是陽氣而不是陰液,其救治方法首先是溫陽扶陽,讓臟腑陽氣生髮氣化而陰津液自生,而不是用厚味來填充陰血。比如:大汗亡陽 ,過汗傷陽,最明顯的例子,如第112條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又如第118條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都是如此 。二 、風葯沿革風葯使用的演變-- 自南北朝至明清前風葯的應用甚為廣泛,例如《小品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局方》等醫學主流著作,風葯都佔據了重要的位置。而金元時期的張完素、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都是善於應用風葯的醫學大家,李東垣尤擅長使用風葯,這個時期的五積散、人蔘敗毒散、防風通聖丸、益氣聰明丸、昇陽除濕湯、昇陽益胃湯都是至今還在使用的著名方劑。-- 由於清代中後期溫病學派的興起,溫病學家在批評前人在溫熱病中濫用辛燥藥物,以至於造成耗陰傷津的同時,也不分青紅皂白的摒棄了風葯的傳統用法,而在二十世紀前期 由「新中醫」們編寫的新式中醫教材,完全繼承了溫病學家的片面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五十年代出版的中醫統編教材又全面繼承了他們的觀點,於是風葯的歷史地位和用法就完全不為今人所知了。三、 治病須明確病位表裡上下陰陽 衛氣營血1,外邪侵襲人體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順序依次是:皮毛-肌腠-經絡-臟腑-骨髓,其中皮毛-肌腠-經絡偏於外,臟腑-骨髓屬里。2,病邪所在層次不同,用藥不能過其病所,引邪入里。如皮膚病,有邪在皮毛腠理,有臟腑受邪而表現在外;邪在皮腠不能使用入臟腑之葯,引邪入里。尤其是內傷外感的治療上用藥分清表裡(藥效和速度)《金匱要略》中有一句:「若人能養慎,則外邪無由而入腠理」。「養慎」告訴我們第一內養正氣,第二外慎風寒邪氣。四、風為百病之長風為百病之長,本來就是中醫的傳統認識,可是由於近代以來受到西醫病理學病原體學說的影響,中醫六淫學說被看做是「假設概念」,而不為日益科學化的中醫所重視,這也是風葯逐漸失去用場的原因之一。傳統中醫學對於風邪致病以及治療方法的認識1,外風-風邪為外邪致病的先導風邪犯人首犯肌表,導致衛氣失和。汗出或不汗出、惡風、肢體疼痛。風邪犯肺,肺失宣降。流涕、咳嗽,痰濁等風邪入腠理,邪氣與衛氣搏擊於膚表,風邪伏於皮下,則可見到風疹,癮疹。 時發時止,皮膚瘙癢風邪中絡,「邪中於絡,肌膚不仁」。手足不能運動,肌膚麻木風邪中經,「邪中於經,即重不勝」。風勝行痹 風邪與寒、濕或熱邪相合,侵襲筋骨關節,痹阻經絡氣血,故可見到肢體關節游 走性疼痛,屈伸不利,活動受限等症。風善行而數變,易挾寒挾濕,風邪可以由表入里,化熱傷陰2,內風-內傷雜病之長通常包括血燥生風,皮膚瘙癢,脫屑脫色,肝陽化風、熱極生風、陰虛風動、血虛生風,此外瘀血痰濁等病理產物積聚日久(王清任醫林改錯),亦可阻滯氣機,導致陽氣運行不暢,亢逆變動而生內風。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言「內風乃身中陽氣之變動」,人身之中,五臟六腑皆有陽氣生化運行不息,五臟六腑之陽氣亢逆變動皆能化生內風,故而《素問·風論》有心風、肝風、脾風、肺風、腎風、胃風等病名的記載。《金匱要略》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五、可以用風葯治療的證型風邪內陷風邪鬱閉情志抑鬱肝氣鬱結經脈營衛氣血郁滯 ——宣通發泄(陽葯的特點)肝膽鬱熱伏熱鬱閉跌打損傷肢體疼痛麻木濕盛泄瀉六、風葯的作用升提、昇陽、勝濕、散火、疏肝、引經。七、風藥包括哪些?1,辛溫升麻、柴胡、荊芥、羌活、獨活、防風、川芎、藁本、白芷、麻黃、桂枝 天麻 全蟲 蜈蚣 烏蛇 海風藤 威靈仙 巴戟天2,辛涼薄荷,蟬蛻,葛根,升麻,菊花,桑葉,淡豆鼓,木賊,浮萍,牛蒡子,蔓荊子 鉤藤 僵蠶 密蒙花 薄荷3,辛平柴胡、白蒺藜羅列一下幾種介紹:升麻、柴胡、荊芥、防風、羌活、獨活、川芎、麻黃、桂枝升麻、柴胡升提之性強升麻能令清氣從右而上達,柴胡能令清氣從左而上達。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是以清氣一升,則濁氣隨降例如補中益氣湯(黃芪15 炒白朮5 人蔘3 當歸3 升麻2 柴胡2 陳皮3)川芎最能走出竄,上達頭部頭痛必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經葯。辛溫升浮。為肝膽心包血分中氣葯。故凡肝因風郁,而見腹痛脅痛血痢寒痹筋攣目淚,及癰疽一切等症 。氣鬱於血。則當行氣以散血。血郁於氣。則當活血以通氣。行氣必用芎歸。以血得歸則補。而血可活。且血之氣。又更得芎而助也。麻黃味辛微苦,性溫。其功效歸納為解表、發汗、平喘、利水宣通衛氣、開泄腠理、又能宣通肺氣、開啟氣門、宣通經氣、通利關節。麻黃湯作發汗,作用於皮毛,人體最外層桂枝色紅性溫熱,走血分,何以入衛祛風?這是由於桂枝味辛氣厚,可通達營血溫經散寒。桂枝並非直接發汗藥物。人體出汗:汗自營血發出,桂枝入營血溫陽,使得熱氣蒸騰而汗出,這樣桂枝能發出經脈以外肌表的風邪,衛分風邪自然而消,這個過程叫解肌。所以桂枝通經脈以發其風邪稱為祛風之品。作用於皮下肌肉層。桂枝利關節、溫通經脈為其體,調和腠理,下氣散逆,止痛除煩為其用。善於宣肺,開表而入經絡,與桂枝同用則發汗宣統,使風邪從汗而出。羌活、獨活辛溫芳香,入絡止痛。羌活:辛苦性溫,味薄氣雄,功專上升。散足太陽膀胱游風、頭痛兼治風濕相搏骨節痛羌活(專入膀胱兼入肝腎)。獨活:專理下焦風濕,病在足少陰腎氣分。而不連及太陽經也。但羌活性雄,善於行上 ;獨活善於走下而達上。羌之氣清。行氣而發散營衛之邪。獨之氣濁。行血而溫養營衛之氣。羌有發表之功(表之表),獨有助表之力(表之里)荊芥、防風辛微溫、平和荊芥:散肝肌膚氣分風邪仍兼血分疏泄,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驅散風邪。凡風在於皮里膜外善於走表。入肝經氣分亦入肝經血分。防風:味甘微溫。雖入足太陽膀胱。以治上焦風邪,然亦能入脾胃二經,同補氣葯。則能取汗升舉,風葯潤劑。不僅走表且開胸膈、祛上焦筋骨風邪 。用以防風之必兼用荊芥者。以其能入肌膚宣散故耳。且既入於肝經風木之臟。則肝即屬藏血之地。故又能以通利血脈。八、 風葯的升降及藥量升降及藥量的關係1,葯之升降:陽升陰降,四氣者天之氣,溫熱升,寒涼降,五味者地之味,辛甘浮,苦酸咸沉。升降沉浮亦與葯之質地、重量相關,清虛者浮而升,重實者沉而降。2,風藥性辛皆升,用量輕則走表,稍重則從胸膈升提,再重則先降後升從下焦升提3,慎齋所說的「後至者成功」是應用風葯的一條原則,凡是分量大的藥物,上升最慢,最後能夠推舉諸分量小的風葯上升達表,達到疏風透邪的目的。九、 談談邪陷邪陷的幾種情況1, 風陷中焦:衛出於胃,營出於脾。脾胃氣虛則風邪容易內陷。或恣意寒涼,損傷脾陽,泄瀉而致氣陷,風邪乘虛而入。———提出風邪2, 風陷下焦:陰腎陰虧虛陰血不足,導致白帶,遺精,而使風邪內陷下焦血分,脈沉洪數——提出風邪。巴戟天和白蒺藜是提出下焦肝腎風邪的主要藥物。3, 陽陷:陽陷指的是由於脾胃虛弱導致心包相火下陷,君火離位。屬於熱證。——昇陽散火,用補益脾胃佐以風葯使伏火疏散,相火歸於其本位。十、 風葯的慎用1,對由於肝腎陰虛引起內風中風情況,要慎用風葯。因此情況下風葯更添發散之力,易耗劫真陰。2,脈細數慎用風葯。脈細不僅為氣虛,而且為臟陰之虧;數為有熱更為營液之耗,故脈細數的情況須慎用風葯以免耗陰。3,夏季虛證須慎用風葯。夏季天熱汗出多,中氣本虛。本虛之人須慎用風葯,以免發散更耗真氣 。4,對氣虛之人使用風葯的同時為了顧護中氣須同時使用黃芪或者人蔘5,春季虛證須慎用風葯。因風葯與春季皆為疏泄之氣,慎用風葯以免疏泄太過。十一、區別風邪寒邪風邪大邪(風)中於前——風令脈浮《金匱要略》風為陽邪,易襲陽位。衛分屬陽,風邪多犯於衛。經曰:身半以上風受之,身半以下濕受之也。寒邪小邪(寒)中於暮——寒令脈急寒為陰邪,易襲陰位。營分為陰,寒邪多入於營分。《傷寒論》經曰: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濕飲)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明天也將是滿滿收穫的一天,敬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的中醫緣18》之第十八天 羅道長風水學問 劉博士婦科傳真 第十八天、 羅道長風水學問 劉博士婦科傳真8月2日。今早起床發現是陰天,氣溫涼爽,終於沒有前幾天那麼悶熱了。心裡也跟著爽快了。來到藥房後,我們5個還沒吃早餐,就去任之堂旁邊的餐館吃面。因為昨天明冠的小師妹來了,所以我們現在就變成「五寶」了。老闆娘人很好,熱情和善,和大家很熟,常常給我們誇余老師怎樣怎樣的厲害,其實她說的大家都知道了。這道是「牆裡開花,內外皆香」哈!呵呵~老闆娘的熱豆腐面和熱乾麵令我們吃的津津有味,而且價格十分的便宜。不一會兒,豆爸朱老師就過來和我們坐在一起聊天,朱老師詳細的給我們講了他和余老師的認識過程,在網上神交已久,這次終於得以機會來到任之堂拜訪,兩位中醫人就因為對著中醫的無限熱愛和追求相聚在此,我們這次孩子又何嘗不是呢?朱老師在福建從事的是中藥現代研究工作,在西醫化的今天,用西醫科學來證明和發展中醫可取否?中醫中藥的未來之路該怎麼走?朱老師在研究中藥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的困惑。這次過來也是為了解決自己的疑問,尋找答案。……早上,我們和病人在藥房外面交流,大家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針灸、推拿按摩、拍打、正脊「輪番上演」這時來了一位女患者,下樓梯時踩空把腳拐傷了,腳背浮腫,劇痛。被老公小心翼翼的攙扶著過來就診。余老師叫鄒橋給病人扎扎針先緩解疼痛,鄒師兄只選了兩個穴位太沖和魚際,因為扎的是魚際穴,在赤白肉際處的穴位都會有一些痛。鄒橋用左手重按了幾下,然後徐徐進針,對患者說勇敢點,站起來,然後去外面走十分鐘。患者艱難的走了第一步,其實可能不是腳痛的事,是心裡難於突破扭傷給她的障礙吧。鄒橋沒有繼續行針,不過患者的感覺還不錯,在家屬的幫助下,走到外面去了,然後慢慢的就放開了,七八分鐘後,再詢問患者真感覺不到痛了。在患者能差不多正常走路後,才取下針來!對於腳扭傷之類的痛症,選取魚際穴是很好的方法。鄒橋在他的空間日誌里著重的強調了魚際穴的臨床經驗應用! 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網址如下:http://user.qzone.qq.com/99317698?ADUIN=674580972&ADSESSION=1354605353&ADTAG=CLIENT.QQ.4819_FriendTip.0&ADPUBNO=26058&ptlang=2052#!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53221512鏡頭轉到另一邊,創濤二師兄則在為病人做按摩整脊。現代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了很多人脊柱受力失衡,長期這樣的後果就是使脊柱偏離了人體正中線,產生疼痛以及失去了外關的對稱美感。這其中以頸椎段最為常見。一向忙著在藥房抓藥的曉欣師姐也出來給我們示範正規的整脊手法,二師兄告訴我們師姐她在武當脊柱養生館王老師那裡系統的學習過整脊手法!厲害厲害!由於這整脊手法難以用語言形容之,這裡就不作介紹了。中午。我,楊鑫,澤偉,鄒橋,明冠,彤彤還有劉姐一起去外面聚餐。因為明天劉姐和鄒橋就要回去了,所以我們幾個決定好好請他們吃一頓聚聚,最近大家在素菜稀飯堆里「摸爬滾打」了很久,尤其是明冠,急需一場肉葷風暴來解放自己!在這「最後」的午餐,大家難免不了有些許感傷吧,但是更多的還是大家在一起時的歡樂和惺惺相惜。我們這一群人,最大的30幾歲,最小的10幾歲,年齡不是問題,有著中醫把大家聯繫在這裡,朝氣蓬勃的我們,朝著一個共同的夢想追去。吃完午飯,我們就來到會議室,打掃衛生,整理會場,下午羅老師要在這裡為大家講課。期待吧!羅老師最擅長的就是針灸和風水。風水學問可以說也是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的巨大瑰寶。其講究的最終核心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我也不是很懂這塊學問,所以聽起來是個門外漢。這裡也不多做介紹了。羅老師開講前,在黑板上寫下了舍與得兩個字,捨得捨得,這其中到底蘊含了怎樣的哲理韻味?有人說捨得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有人說捨得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舍與得就如同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世,存於心間,存於微妙的細節,囊括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所以捨得就是一種「道」,捨得之道。萬事萬物均在捨得之中,才能達至和諧,達到統一。若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和成功的機遇。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複。……晚上劉姐(在離開任之堂之前)也為大家帶來了一堂生動形象,記憶猶新的課—中藥人工周期療法!在這裡又要偷懶了,最近學校複習考試繁忙,只有把劉博士的講稿原文粘貼了,而沒有做自己的整理工作,希望大家諒解~「人體的生理病理過程隨自然界的運動和自然條件的變更而發生相應的變化,二者認為人體和自然界有共同的規律。《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肯定了凡有生命的東西都與天氣相通,都和天地一樣,以陰陽二氣為生存的根本,以陰陽的相互作用為運動變化的根據。《內經》建立了一套「人與天地相參」的理論。《內經》中的「天人相應觀」,強調了人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靈樞·歲露》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2]這種天人相應觀,一者認為在這一理論的前提下,《靈樞·逆順肥瘦篇》指出:「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人體生存於自然界之中,與天地萬物有著持續不斷的物質、能量、信息交換與聯繫,人與自然界的相互聯繫使得人體適應於自然。人類所處的環境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日、月、時令、季節和地域等,人體對環境信息的反應產生了相應的生理功能和習性。《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這是人體對太陽日周期的適應,屬陽氣之節律。人體的月節律以婦女的月經周期表現得最顯著,它的形成,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受日月的引力、光照和其它地球物理因素的影響,並與其本身的生物學特性有關的一種適應性反應,與之相對應的人體陰血的消長,則與太陰(月亮)月周期相適應,呈現28~30天為一周期的近似月節律變化。月經的節律約為一個太陽月。健康婦女的月經周期平均為28天左右,這與「恆星月」周期的27天7小時43分11.5秒和「朔望月」周期的29天12小時44分2.8秒很接近,介乎兩者之間,因有月經之稱。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指出:「女子,陰類也,以血為主。其血上應太陰,下應海潮,月有盈虧,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故謂之月水、月信、月經。」張景岳也說:「女體屬陰,其氣應月。月以三旬而一虛,經以三旬而一至,月月如期,經常不變,故謂之月經,又謂之月信。」皆認為月經的節律與月相的朔望變化相對應。《素問·八正神明論》說:「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說明了人體的生理活動隨月節律變化而變化。為了證實月節律與月經周期的關係,有人進行過研究,發現月經周期較多開始於朔望月的朔日附近,而排卵期多發生在望日附近,發現望月夜晚經量成倍的增加,而其它月相情況下正相反。說明月經周期始終在時間分布上有一定的規律,月經的節律與朔望月的變化呈現同步效應。這些報導使《內經》中的「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的理論印證。月經周期的調節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許多因素均可對它發生影響,如體質、情志、地理、氣候、環境等,當這些因素的影響超過了機體所能適應的限度,就會使節律紊亂,出現月經異常,因而月經周期可因人而異,個體特異性較大,月相只是與月經周期調節有關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的因素。六十年代提出一種治療月經病的新方法,那就是中藥人工周期療法,是在月經周期的各個不同階段,針對其不同的生理變化特點,選用不同的治療原則,按周期按階段給葯的一種治療方法,它模擬了現代醫學的「乙黃周期」,所以稱之為「中藥人工周期療法」。月經周期的形成,是腎—天癸—沖任—胞宮協調作用的結果,其整個過程與臟腑、氣血、經絡有密切關係。月經周期的調節以腎為主導,全身各臟腑之精氣血盛滿,乃能充養腎中之精氣,使之臻於充盛而排泄陰精,亦即天癸,天癸充盛,下盈沖任,使血海充盛而輸注於胞宮,此時,胞宮行使「臟」的功能,藏精血而不瀉,若此時陰陽相合,兩精相搏於胞中而成胎孕,則腎氣閉藏以聚血養胎。否則,血海由滿而溢,腎關不能閉固,胞宮乃以腑為用,瀉而不藏,使經血得以導下,一個月經周期便告終結,繼而開始下一個周期的藏與瀉。胞宮的蓄溢受腎氣的的控制與調節,而腎之「瀉」是以「藏」為基礎的。腎臟與胞宮的藏瀉受陰精、血氣盛衰的影響,而精血之化生,除與臟腑關係密切外,還和外界環境有聯繫。認為陰血之消長與月之盈虧相應。從新月至滿月階段,陰陽氣血由虛而漸盛,陰血漸生,陽氣始行,至月郭滿盈之時,血氣旺盛,形體之肌肉、皮膚、腠理皆形充實。在此期間,臟腑之精漸滿,腎氣盛,天癸至,是「氤氳樂育」之「的候」階段,相當於現代醫學之「排卵期」。月滿以後陰血盛極,陰精長之極期,乃轉化為陽,陰消而陽長。歷半個月左右,陰精得不到進一步補充,形體、腠理皆不充,陽根於陰,腎精衰,腎氣乃不能閉藏,血海決而溢下,胞宮以通為用,排出精血,此即一個月經周期中氣血盛衰及陰陽消長的變化。只注重了月經周期中人體陰陽消長、氣血運行的節律及腎臟胞宮之藏瀉規律,尚未按月之盈虧給葯。由於月經有明顯的周期性,故調經之法也應注重適時用藥。中藥人工周期療法,各地組方用法頗不一致,一個月經周期中有分兩階段、三階段、四個階段用藥的不等。1 經後期:於月經周期的第5~12天相當於卵泡發育,子宮內膜增生期。由於月經來潮,精血耗傷,血海空虛,同時,陰血外泄,陽也必外泄,此時氣血陰陽俱虛,而以陰血虛為主,「經本於腎」,「經水出諸腎」,腎為經水之源,腎陰為月經來潮的物質基礎,腎中真陰充實,才能促使「的候」的來臨,使「天癸至」而「月事以時下」。因此,經後期應採用滋養腎陰的方法。養血滋陰法所謂養血滋陰法,是指運用養血與滋陰的藥物所組成的方劑。其目的在於滋陰,通過滋陰達到育精,《傅青主女科》所制養精種玉湯,取歸芍地黃湯。四物湯合六味地黃丸合劑。但如陰虛明顯,肝腎虧損的程度較重,因此就有必要選用二甲地黃湯 龜版滋陰補腎、鱉甲滋陰養肝,兩味均為血肉有情之品,合熟地、山藥、山萸肉、牛膝等大補肝腎,較為合拍如脾胃薄弱者,先調脾胃,或兼調脾胃,視具體情況而定。前人曾有熟地合砂仁同用,即防止熟地滋膩,影響脾運。素有便溏者,當歸亦應去之,當歸合熟地更易引起腹脹便溏,非不得已時請勿用之。養血滋陰,佐以助陽法是指在滋陰方葯中,加入少量的助陽藥物。在滋陰葯中加入一定量的助陽葯者,有兩點用意,其一是陰陽互根生化之需要,因為陽生陰長,陰的提高,要賴陽的提高;其二是陰陽消長對抗的需要,陰者靜也,其動態變化,賴陽的參加,只有陽的參加,才有可能維持和推動陰長,在《博青主女科》中一些補腎方葯,如定經湯、調肝湯、加減四物湯、益經湯等,均在補陰的同時,加入一定量的助陽藥物,菟絲子,杜仲,巴戟天滋陰助陽,陰陽並補法滋陰與助陽並重,其目的仍在補陰,所以在助陽藥物選取時,必須選其平和之品.我們在臨床上常應用歸芍地黃湯合五子補腎丸加減.。本法適用經後末期,或陰虛兼陽虛的經後中期。之所以要把助陽葯增加到幾乎與滋陰葯同等地位者,用意亦有兩點經後期末期加入巴戟天、黃芪、紅花量宜小以促之,目的是通過陽的升動,使陰長衝擊達重陰,暫服即止,過則傷陰。幾種變法所謂變法者,異於常法也。是為了適應情況的變化所提出的一種冶法。有的從表面上看,與滋陰養血生精無關,但是可從間接或其他方面來達到補血滋陰生精的目的。根據我們近年來的臨床體會,有活血生精法、健脾養精法、寧心斂精法、清肝保精等方法。2 經間期:於月經周期的第13~16天,每天一付,連服4天。相當於「排卵期」,古人又稱「真機期」,「的候」,經上期的陰生陰長,至此期陰長至「重陰階段」陰長至極,重陰必陽,便開始了月經周期中的第一次轉化,轉化的結果導致排卵。為了適應陰陽消長,由陰轉陽突變的需要,治宜養血活血,理氣溫通。當歸15克 川芎10克 赤芍15克 丹參30克 澤蘭15克 益母草20克 香附15克 烏葯12克 懷牛膝15克。排卵葯中可加入:桃仁 紅花 五靈脂 穿山甲 羌活 鹿角片 可配合針灸 治療 中機 關元3 經前期:相當於黃體期,於月經周期的第17~28天子宮內膜分泌期。此期陰血由生至化,機體由陰轉陽,陽氣漸長,月經將至,故此期為「陽長階段」,治療原則要考慮以陽為主的特點,以維持基礎體溫的高相水平,腎為水火之臟,「靜則藏,動則泄」,治應著重於陽,但宜水中補火,陰中求陽,才能使陰陽達到正常水平的平衡,黃體發育良好而功能健全。宜溫腎調肝,以補沖任。陰中求陽,水中補火 右歸丸,右歸飲即水中補火的方法,最早的代表方劑是腎氣丸,載於《金匱要略》,此方是著名的溫補腎陽的方劑,方中桂附駕馭在滋陰的六昧地黃藥物之中。血中補陽 女子以血為主,子宮沖任以血為用,陰陽消長轉化的周期節律亦於血中進行,陽有所不足,需於血中補之。張景岳所制毓麟珠,以四物湯為基礎,加入溫潤助陽之品,達到暖宮種子的目的,是我們臨床常用的方葯。藥用炒當歸、赤芍、白芍、山藥、丹皮、茯苓、白朮、太子參、續斷、菟絲子、鹿角片、枸杞子等。常規用量,BBT高溫相開始服藥,至BBT高溫相下降,月經來潮停用,經前末期隨證加減。臨床體會:血中補陽,亦系臨床常用之法,此類方劑頗多,艾附暖宮丸屬此。氣中扶陽脾腎雙補的方法。最早的代表方劑是真武湯,載於《傷寒論》。原為治療脾腎陽虛、水邪為患的有效方劑,但婦科疾病,大多陰陽失衡,用此並不相宜。故我們臨床上常選用《博青主女科》的健固湯、溫土毓麟湯加減,藥用党參、炒白朮、准山藥、神曲、茯苓、巴戟天、覆盆子、菟絲子、鹿角片等常用的兼治方法疏肝理氣 在助陽法的前提下,兼用疏肝理氣的方法。疏肝理氣的方劑很多,就婦科而言,有逍遙散、越鞠丸、四制香附丸、七制香附丸、柴胡疏肝飲、加昧烏葯湯等,臨床上常用越鞠丸加減,藥用制香附、山楂、丹皮、制蒼朮、青陳皮、廣鬱金、綠萼梅等。經前期特別是經前末期,氣鬱癥狀頗為多見,因此,經前期兼用理氣,很有必要,不僅緩解癥狀,而且有助於調經。在理氣並有調經的藥物中,香附有調經聖葯之譽,其次是鬱金、柴胡等,亦為常用。活血調經在助陽法的前提下,結合活血調經,調暢經血,使排經順利。此與行經期調經相似而又有所不同。相似者,均用活血化瘀的方葯;不同者,經前期活血調經,是針對月經後期以及量少、痛經者用,用量更輕,方中所佔比例較少。在前人所用的方荊中,有四物湯、澤蘭葉湯、促經湯等。常以澤蘭葉湯加減,藥用澤蘭葉、丹參、赤芍、五靈脂、山楂等。常規用量,一般經前末期服。澤蘭葉湯除活血調經外,尚有利濕濁和脾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對助陽有益。由於澤蘭葉湯中的澤蘭葉、丹參,必要時加川牛膝有引經血下行的意義,亦有利於經前期熱證的減輕。利濕祛濁雖然陽長至重有分化水濕的作用,但重陽時期,陰消中有長,故經血中仍含有相當量的水濕津液,故前人有經水之稱。故經前末期,必須佐以利濕祛濁,我們常用四苓散加減。如有盆腔或宮頸、陰道等炎症者,尚須加人士茯苓、敗醬草、車前子等品。化痰減脂痰脂蘊阻者多表現為月經不調和肥胖。我們認為在治療上必須補腎調周以治本,化痰減脂以治標。冶標者有蒼附導痰湯、啟宮丸、消脂膜導痰湯等。我們常以越鞠二陳湯加減。痰脂蘊阻、月經失調者,朱丹溪創製了六郁湯、痰郁方,一反辛香溫燥之弊。《濟陰綱目》有消脂膜導痰湯,祛風濕以化痰脂。體質壯健者,我們常佐以防風通聖丸。清肝寧心在助陽法的前提下,兼用清肝寧心的方法,安定心肝神魂,有利於調經。清肝寧心的方葯有鉤藤湯、丹梔逍遙散、清心蓮子飲等,我們常用鉤藤湯或丹梔逍遙散加減。如偏於肝旺者,以丹梔逍遙散加入鉤藤、白蒺藜等;如偏於心火旺者,清心蓮子飲加入鉤藤、紫貝齒等。4月經期:此期氣血陰陽俱盛,故血海由滿而溢,月經來潮,只是陽長至「重陽」而已,陽長至極,重陽必陰,實現了月經周期中陰陽的第二次轉化,為「陰化階段」,《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所提出的腎氣盛,天癸至,是月經來潮的基礎。清代《博青主女科》指出「經水出諸腎」,腎水足則經水多腎水少則月經少,把月經的多少,納入到腎水的範圍。因此,我們認為,經血的內容主要是腎陰物質。治宜活血化瘀,理氣通經,以因勢利導,促使月經暢行。方用「調周4號」:當歸15克 川芎10克 赤芍15克 紅花15克 丹參30克 澤蘭15克 香附15克 烏葯12克 官桂10克 川牛膝15克,紅糖引。於月經周期的第1~4天,每天一付,連服4天。大多是理氣行滯與活血化瘀的組合,著名的方劑有溫經湯澤蘭葉湯、桂枝紅花湯、桃紅四物湯等,屬於活血化瘀類方葯;四制香附丸、t制香附丸、加味烏葯湯、越鞠丸、逍遙丸、開郁四物湯等,屬於理氣行滯類方葯。逐瘀破膜法 溫經止痛法 清肝調經法 補氣調經法 化痰利濕法 清降逐瘀法若排經不暢,血瘀為患子宮瀉之不力,即開放不好,或沖任因故而通暢欠佳,以致排經不暢,經血留滯,釀成瘀滯。鑒於生理特點中闡明的經血內含實質,是由瘀濁、血液、脂膜、水液等組成,— 般血瘀。經血排泄不暢,極易留滯為瘀,臨床上頗為常見。血瘀形成後,常可導致期、量、色、質4個方面的病變。期可致周期落後,經期延長;量可致經量過少,或有經量過多呈陣發性出血者;色可致經色紫紅或紫黑;質可致經質粘稠有血塊或大血塊,同時伴有小腹脹痛或冷痛等。一般血瘀的病因,常由風寒濕邪所致,其中尤以寒冷為主,所謂「血得寒則凝」。精神因素,情懷抑鬱,肝鬱氣滯,氣滯血滯,從而形成血瘀。若排經太過,則必耗其正,此與子宮瀉之有餘,藏之不足,沖任多通達少約制有關。症見排經太過,血量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先期,頻頻來潮。之所以出現子宮沖任排經太過者,原因不外乎氣虛血熱兩者,氣虛則統攝無力,血熱則迫血妄行,氣虛與體質虛弱、勞累過度、脾腎不足又有聯繫,血熱與情懷不暢、急躁忿怒、嗜食辛辣、夜失安眠又有關係。幾點注意:關於本法的使用,以一個月經周期為一個療程。臨床需序貫進行2~3療程的治療,方能鞏固療效,提高治癒率。中藥人工周期療法,僅是治療女性內分泌功能紊亂所致月經病的一般規律,臨床應用時尚不可忽視祖國醫學「辨證施治」的大法,例如經後期,因行經造成暫時性的陰血不足,按人體陰陽消長過程,本屬「陰長階段」,理應以滋補腎陰為主,但若辨證為腎陽虛者,也不可拘泥於滋補,法當取其陽中有陰,治陽顧陰,使陽生陰長。一閉經患者,形體肥胖,體重75公斤,因失戀患精神分裂症,長期服用冬眠靈等鎮靜葯,繼發閉經兩年,吾以豁痰利濕,理氣化瘀之法兩劑而月經來潮,以後仍守此法而恢復排卵;又一患者人流後繼發不孕三年,月經先期,經前煩躁,乳房脹痛,不能觸衣,丹梔逍遙散六劑而愈。在應用中藥人工周期療法時,必須靈活變通,切不可墨守成規,方可應付錯綜複雜之病機變化。《傅青主女科》在運用藥物劑量上主次藥量的差異很大,可參考之。同時在行經末期,一般調經葯應減其量,以適應這一時期生理變化的要求。勞逸適度,避免寒涼,保暖為要,生活規律,與自然界生物鐘相一致,亦有助於調節周期的正常。……又是受益匪淺的一天,領略了羅老師精湛的風水學問和劉姐的婦科講解!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敬請大家繼續期待下一遍《我們的中醫緣19》之第十九天 心態良好病自消 深谷尋幽近自然第十九天、 心態良好病自消 深谷尋幽近自然8月3日。早晨8點,鄒橋已經踏上了回長春的列車,正式拉開了我們相繼返家的序幕。來到藥房後,感覺也都空空的。小文也說:「今天你們人怎麼這麼少呢?」我略帶不舍的說:「鄒橋師兄回長春了,等會兒劉姐也要回陝西了。再過幾天,我也要回成都了…….」 任之堂頓時充滿了一種依依不捨的情懷~二師兄早上在外面給患者講訴拍打拉筋的一些技巧和注意,我則在旁邊認真聽了起來。去年底在這裡認識了蕭宏慈老師,第一次接觸拍打拉筋,覺得挺神奇的。前不久網上在褒貶不一的熱議著拍打拉筋!將這門技藝推上風口浪尖。其實我覺得,即使拍打拉筋起不到治百病的效果,至少能對身體產生一定的保健預防效果。在余老師這裡,我們經常使用拍打,常常也收穫了不少臨床效果。所以對於這門技藝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好,信則有,不信則無!還有一點就是自己的心態,治病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想要一次性治好病是不太可能的。大家都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所以,一個良好的心態,決定了疾病的康復狀態!小文今天的狀態還不錯,汗出的沒以往多了。昨天聽了我的建議後,她把她每天的病情變化和癥狀變化都記錄在一張紙上,因為在看醫生時總會忘掉一些癥狀沒說。這次她特彆強調了胸悶胸堵的嚴重。今天給她號脈發現尺部脈象有根了,說明腎精在一點一點的填充。余老師也換掉了前天的方子,這次以黃連溫膽湯打底,加上龍骨、牡蠣、巴戟天、淫羊藿、浮小麥、大棗、西洋參等葯。不一會兒,劉姐提著大包小包來到藥房了,和大家告別,我們依依不捨的照了留念照片。和余老師告別後,大師姐、蓓蓓姐和楊鑫陪著她上了的士,前往車站送別。劉姐,陝西中醫學院中醫婦科學博士,一位笑起來像觀音娘娘那樣慈善和藹博愛的「大姐姐」。在任之堂,我們跨越了年齡的差距,學歷的差距,學識的差距,一起學習,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這樣豈不不亦樂乎? 劉姐十分熱情又十分謙虛,她是我們這裡學歷最高的,卻常常貶低自己說懂的還沒有我們多,要向我們多多學習。呵呵~其實劉姐懂的比誰都多,尤其在婦科領域,包括余老師也要向劉姐學習婦科知識。劉姐常常和楊鑫走在一起,因為他們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劉姐有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剛還好楊鑫也是一個健談,耐心,學識淵博的人。不然對於劉姐這架勢,估計他也hold不住吧?哈哈~ 劉姐的為人處事給了我很多啟示,為人要謙虛低調,不恥下問。 「下人不深,不得其真」人不低頭謙卑一些,怎麼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同樣的對待呢?所以從一些日常的為人處事就能看出一個人的道行,劉姐多的就是這一種謙卑,這一種恭敬,這一種高尚修為!(大家如果有興趣看這一篇完整版的日誌(圖文)可以登錄我的空間:http://user.qzone.qq.com/674580972/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54707157 密碼是:靜空學子)下午,余老師帶著大家一起去爬牛頭山,因為這次客人過來,所以決定帶我們走從來沒走過的山谷,「深谷尋幽近自然」啊!。大家都蠢蠢欲動啊!拖下鞋子,光著腳丫。前進!!!來到山腳下,我們「兵分兩路」。我和芳妮師姐以及豆爸一家(豆爺爺、豆爸和調皮可愛的小豆豆)從山路上去。他們則從山谷上去,最後在山上會合!晚上早早就回到住處,洗了熱水澡。然後我們五寶去樓下麵館吃晚餐。夜晚涼風依依,大家遂決定去旁邊的十堰大學校園裡散步,坐在石梯間談天論地,唱歌跳舞,分享著自己不同的人生故事…….精彩的一天又過去了,明天是來自東北哈爾濱的醫生老王為大家分享20年臨床經驗的時刻,大家得很很的榨一哈!敬請繼續關注《那些天,我們在任之堂學習的日子20》之第二十天 醫林經驗二十載 東北老王講故事(最近在學校忙著複習考試,所以剩下幾遍日誌只有等以後忙完了在更新了,希望各位關注著見諒!謝謝~)(完結) 首先在這裡首先給各位關注《我們的中醫緣》的博友們道個歉!由於醫學課程最後一學期的繁忙和即將到來的實習安排,沒有太多時間為大家更新最後幾章!請大家諒解!各位可以去看《任之堂跟診日記三》,裡面更詳細和系統的記錄了這個暑假我們這群有緣人在任之堂跟師學習的生活和收穫!謝謝大家長久以來的支持和厚愛!中醫事業需要大家團結一起,同舟共濟,摒除門戶之見,敞開心扉,博取眾家之長。為了中醫的明天,我們今天要更加努力加油!靜空學子也會在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更加系統和認真的學習和感悟中醫、西醫的臨床生活!也會第一時間為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得!感謝大家!祝願我們大家心繫的祖國醫學能夠越來越繁榮昌盛!
推薦閱讀:

國寶級別老中醫經驗方 婦科 (轉載)
原始點與中醫的關係
小兒發燒的中醫處理
中醫錦句

TAG:中醫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