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19世紀古典與唯美的歐洲藝術(組圖)
安德烈-佐恩無疑是瑞典最有名的畫家。他出生在小城摩拉,12歲進入斯德哥爾摩藝術學校學習雕塑,20歲便有水彩畫傑作《著喪服的婦女》問世。他遍游歐洲,併到土耳其和大洋彼岸的美國觀光遊覽異國風光。1888年,佐恩在巴黎開始油畫創作,他這一時期追求自然主義風格,注重色彩和光線,但並沒有關注當時流行的印象主義。據伊爾瓦?諾斯說,19世紀八十年代是北歐藝術大變革的時期,斯堪的納維亞的畫家紛紛湧向巴黎,徹底擺脫了半島傳統美術教育的束縛。但是,佐恩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巴黎,放棄了各國藝術家雜處的世界主義而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他畫家生涯的最後這一階段的畫風也隨之回到了自然和故鄉的氛圍。他這一時期的作品對他的摯友——西班牙畫家索羅拉,尤其是對其巴倫西亞海灘畫的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888年佐恩在巴黎開始油畫創作,當時他結識了不少知名的畫家,其中有霍金·索羅拉(1863―1923)、聖地亞哥·魯希諾爾(1861―1931)、阿道夫·門采爾(1815―1895)、儒勒·巴斯蒂昂―勒帕熱(1848―1884)、理查德·貝格(1858―1919)和威廉·愛德華·諾頓(1843―1916)。
這一時期佐恩追求自然主義風格,注重色彩和光線,尚未關注當時流行的印象主義。據伊爾瓦·諾斯說,19世紀八十年代是北歐藝術的大變革時期,斯堪的納維亞的畫家紛紛湧向巴黎,徹底擺脫了半島傳統美術教育的束縛。但是,佐恩最終還是選擇放棄巴黎,放棄了各國藝術家雜處的世界主義而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作品欣賞
佐恩自始至終取材於平凡的生活和景物,最喜歡畫煙波浩淼的湖泊、白雪皚皚的叢林和在無垠的原野上生活的居民。就連他那橫決一世的女人體也從不離開日常創作的環境,也不採用職業模特,而是從當地女青年中挑選。因此,現在他的人體畫被看作瑞典的民族繪畫,是某種北歐女性的象徵。正如馬爾科姆?薩拉曼指出的:「安德烈?佐恩畫他所見而不做任何預先的想像,他靠的是捕捉現實事務的能力,不管它是人的相貌,還是自然環境的變化」。而雕塑家羅丹對佐恩的評價是:「無論在什麼時代,佐恩都不愧是一位真正的繪畫大師」。
佐恩畫家生涯的最後一個階段,是在瑞典完成的,創作的主題也是以家鄉為背景的女性裸體畫,畫風隨之回到了自然和故鄉的氛圍。他這一時期的作品對他的摯友索羅拉,尤其是對其巴倫西亞海灘畫的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佐恩畫裸體畫均不用職業模特,而是從當地女青年中挑選。因此,現在他的裸體畫被看作瑞典的民族繪畫,是某種北歐女性的象徵。正如馬爾科姆?薩拉曼指出的:「安德烈?佐恩畫他所見而不做任何預先的想像,他靠的是捕捉現實事務的能力,不管它是人的相貌,還是自然環境的變化」。
弗雷德里克·萊頓筆下的「寧芙女神」
上海美術館展廳很少有這麼多觀眾,卻並不顯得熱鬧,年輕人、孩子、老人,黑頭髮的,黃頭髮的——這樣的機會對熱愛藝術的人並不多見:萊頓、摩爾、柯羅、畢沙羅、蒙克……他們是19世紀古希臘藝術最忠誠的追隨者,他們的畫中有著一種「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包括這些大師作品的「古典與唯美——西蒙基金會藏歐洲19世紀繪畫精品展」這些天在滬展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人群是安靜的,腳步是輕的,展廳里有種氣場,讓參觀者迅速準確地找到了自己應有的精神狀態:對美的虔誠。
這個將持續到8月20日的展覽,無疑會讓這個時間段內上海所有的藝術展覽黯然失色。
【名稱】:《瓦實提》
【作者】:埃德溫·朗(英國)
【類別】:繪畫,油畫
【材質】:畫布油畫
【規格】:213.4×166.4厘米
【簡介】
埃德溫?朗作品的主要收藏家是英國人莫頓?拉塞爾?科茨。在以此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館裡,曾經收藏過這幅名畫。
作者簡介
朗的創作屬於典型的東方主義流派。他走上這條創作道路是開始於他的老師約翰?菲力普斯勸他完成的西班牙、埃及和敘利亞的旅行。1874年,他訪問了耶路撒冷,並以《聖經》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之作:《市場里的巴比倫婚禮》。
作品賞析
1875年,這幅畫在英國皇家學院畫廊展出時,大獲成功。1882年,該畫在克里斯蒂拍賣行以七千古英鎊售出,讓畫家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
和我們隨後會欣賞到的荷蘭畫家阿爾瑪-塔德瑪的作品一樣,朗在作品中也特別注重畫面的布景及裝飾物的準確性。在他創作的大量以《聖經》為題材的油畫中,《瓦實提》是其中著名的一幅。這個故事記述在《舊約?以斯帖記》中,講的是波斯國王亞哈隨魯在宴會席間,命人召見王后瓦實提,以供賓客欣賞她的美貌。但王后拒絕了國王的無理要求,這使國王覺得有損了自己的尊嚴,甚至會有可能形成妻子不尊重丈夫的社會風氣,從而種下家庭矛盾的禍根。因此,事後國王廢掉了王后,並寫入波斯律法,代表永不反悔。
這幅作品的背景是一座波斯式的大殿,畫家精心繪製了其中的銘文和浮雕。王后充滿異國情調的美貌、華美的服飾及珠寶,與她哀傷而失望的表情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作品具有強烈的象徵性含義,因為當時英國普通民眾的生活也和王后所面臨的一樣,是異常困窘的。
【名稱】:海邊撿拾鵝卵石的希臘女孩
【作者】:弗雷德里克?萊頓(英國,1830-1896年)
【時間】:1871年
【類別】:繪畫,油畫
【材質】:畫布油畫
【規格】:84×129.5厘米
【作品簡介】:
這同樣是一幅萊頓的作品。《海邊撿拾鵝卵石的希臘女孩》呈現給觀眾的是以希臘神話人物造型為基礎的戲劇性場面,作者採用一種舞台布景的手段,突出了人物的形象,意在讓觀眾產生最深刻的印象。1871年,這幅畫第一次在英國皇家學院畫廊展出,意味著萊頓朝著開創古典題材的創作道路邁出了第一步,同時也是對這位畫家解決構圖比例的高超技藝的一次總結。畫中四個女人的位置平衡、勻稱,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力圖創造出一套個人獨有的透視法,讓畫中人物的不同比例變得一目了然。畫中的四位女性都被抹上了反映心理特點的光澤,賦予人物形象某種神聖感,這正好讓人看到了畫家對於抽象地運用形式與色彩的興趣。萊頓正是利用這兩種手段創造了繪畫的和諧構圖,並用色彩突出人物的個性。
拉斐爾前派藝術史專家和評論家弗雷德里克?喬治?史蒂芬在1871年的畫展上指出:「萊頓先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自己的選題感到如此得意,因為就這個題目本身而言,它不具備任何象徵性的意義。但是,經他的手這麼一畫,就變成了一幅令人賞心悅目的人物畫,畫面美,畫中婀娜女性的色彩也美,她們的衣服在風中像是一直在飄動。」基本信息
《克婁巴特拉用死囚嘗毒》亞歷山大·卡巴內爾(法國);繪畫,油畫;畫布油畫;87.6×148厘米。 作品賞析
作為拿破崙三世的宮廷御用畫家,亞歷山大?卡巴內爾在《克婁巴特拉用死囚嘗毒》這幅畫中,成功地展示了他的美學理念。
19世紀上半葉,一門新興的學問「埃及學」逐漸激發起歐洲人對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尤其是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的生平的興趣,當時的畫家們爭相表現有關埃及的題材。卡巴內爾的這幅畫取材於希臘學者、傳記作家普盧塔克的著作《安東尼的一生》。講的是亞克興角戰役之後,被屋大維打敗的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感到末日臨近,決定自殺。為此,她下令讓幾個奴隸體嘗不同的毒藥,以便為自己選擇痛苦最小的一種。卡巴內爾的畫筆準確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克婁巴特拉的人格魅力沒有一絲一毫的流失,她斜倚在獸皮鋪就的長椅上,身邊伴有一隻豹子和一個搖扇的侍女,姿態閑適地觀察著每個奴隸死亡時的表情。畫面以外表的華麗與暗含著的死亡恐懼形成一種對峙的張力,這一點,也許會讓人聯想到法國浪漫主義先鋒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薩達那巴爾之死》,而與《薩達那巴爾之死》用躍動的筆觸展現臨死前的不安不同,這幅畫則是用細膩的手法營造出一種表面的平靜。
這幅作品於1887年在巴黎沙龍畫廊展出,並於同年贈於比利時安特衛普藝術博物館。該畫還曾保存在法國的貝濟耶美術館。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卡巴內爾 (Alexandre Cabanel,1823年9月28日 - 1889年1月23日) 是著名的法國學院派畫家。
卡巴內爾出生於法國埃羅省省會,地中海沿岸城市蒙彼利埃。他的繪畫以學院藝術風格著稱,取材以歷史,古典,及宗教題材為主。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藝術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巴黎的幾大沙龍中展出,並多次獲獎,這不僅提高了他的藝術聲望,還為他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益,並成為拿破崙三世及其皇后歐仁妮的御用畫師。
布格羅接受了嚴格的學院派古典主義教育,並自然而然地轉化成個人的創作風格。他在羅馬畫院學習繪畫期間,得以看到義大利的古典精品,並了解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作品,而這正是他多年來一直渴望看到的。布格羅藝術道路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作品中努力將熟記於心的古典繪畫規範和透視學與自己的實地觀察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善於抓住日常生活及戲劇的場景,塑造不失尊嚴的普通民眾形象,表現了他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內心的不安。1871年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給社會帶來的戰亂以及法國人高漲的愛國熱情,讓布格羅感同身受,並通過《農婦》這樣的作品把它展示出來。作品賞析
在這幅畫中,布格羅旨在創造一個動亂年代中法國人抵禦外來入侵的形象,為此他選擇了手持大鐮刀收穫莊稼的農婦,她昂然挺立,充滿豪氣,代表了法國人民的崇高和堅強。農婦的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的愛國情操,以及這個民族絕不屈服於敵人的堅定決心。
此外,這幅畫也展現出布格羅的藝術主張:即藝術作品要歌頌勞苦大眾,既表現他們的高傲與尊嚴,又讓人們看到他們內心的純凈美。這一主張也符合巴黎美術學院的教學宗旨之一,即讓學生學到表現主題的恰當方式。因為這個時期的繪畫是教育民眾的手段,主題的歷史背景及神話傳說應當為尋求理想和真理服務。名稱:《春》
作者:雅克·約瑟夫·提索特(法國)
類別:繪畫,油畫
材質:畫布油畫
規格:91.4×127厘米
簡介:
很少有畫家能像雅克·約瑟夫·提索特這樣,把英國的上流社會描繪得如此之美。因此,許多人都以為他是英國人,而實際上他出生在法國南特,在巴黎美術學院學習繪畫,與德加和馬奈有同窗之誼。
19世紀六十年代,提索特奔赴英國,定居倫敦,一住就是十一年,在這裡,成就了他一生最輝煌的業績。
提索特的作品屬於歐美國際時尚的氛圍,充分展現了維多利亞時代的精神風貌。他的模特儘是些時裝華美,周旋於19世紀英國上流社會的人,他的作品被其仰慕者以那個時代極高的價格收購。
這幅名為《春》的畫表現了三位在田野里休憩的少女,但她們的面部沒有一絲笑容,幾乎可以說毫無表情,像是沉浸在對過去時光的思念里。三個人都是維多利亞時代的時髦裝束,加上畫面的風景,構成了一幅美麗、充滿生機與和諧的圖畫。
基本信息
名稱: 《神學院的圍牆》
作者: 約翰?梅爾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英國,1849-1937年)
類別: 繪畫,油畫
材質: 畫布油畫
規格: 61×85.1厘米
作品介紹
從19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英國人的審美取向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原因是畫家們運用抽象的手法繪製充滿潛意識的作品,用它們操控觀眾,以期喚起各種不同的心理反映。在這個過程中,不同流派的畫家們搞了一個持續不斷的相互交流思想的串聯活動。
斯特拉德威克則一直追隨伯恩?瓊斯(1833―1898),以歷史和神話題材進行創作。《神學院的圍牆》是畫家的「發憤」之作,因為當時有人指責他只會簡單地複製歷史題材,不會進行所謂「真正的」創作。
儘管這幅畫具有拉斐爾前派作品的主要特點,即風格粗獷、多刺激性和裝飾性,而且又沒有明確的歷史或地域界限,它還是留給觀眾一個想像的空間,體現了斯特拉德威克對神話世界強大的感知力。
喬治-肖伯納(1856―1950)在《藝術月報》上發表文章,對這幅畫的意境作了如此描述:「一個人戴著剛剛打碎的腳鐐,站在了天堂的門口」。接著,肖伯納又解釋說,畫面所呈現的,不是這個人如何到達天堂,而是到達後受到天使歡迎時的激動心情。格威德的《古典者》
在19世紀那樣的年代,仰望著文藝復興時期的光輝,任何的「寫實模仿」均已成為技術上的重複勞作。自18世紀下半葉法國大革命席捲歐洲以來,藝術迫切需要思想的解放、個性的尊重。於是,那些學院的傳統和嚴格的限制反使藝術家的精力得以集中,並從狹窄的通道中釋放出美麗。古典與唯美的藝術,誕生在照相術發明之前。但擬真並不是其終極目標,許多精心構圖的畫面,幾乎就是一出神性和人性同台演出的劇照。畫面凝固的是藝術家心目中某個具有永恆意義的瞬間,一些戲劇性的元素、有象徵意味的構圖被安排進去,這個瞬間因此成為有價值、有故事的時間片斷。古斯塔夫·多雷的《克勞迪婭之夢》題材取自《聖經·馬太福音》中的故事,作品不僅顯現出畫家的古典趣味,且選題獨特,並沒有局限於《聖經》中的重大題材。以歷史、神話、宗教作為題材是古典主義的傳統,而對女人體的讚美和欣賞使得古典主義透出一種柔美和精雅,弗雷德里克·萊頓筆下的「寧芙女神」身著寬大長袍,背對瀑布,深色的背景將女神白皙的肌膚映襯得溫婉誘人,而女神古典式的站立姿勢,讓我們想起了古希臘雕塑中的維納斯。
阿爾瑪-塔德瑪的《埃拉加巴盧斯的玫瑰》中,人體與玫瑰花瓣幾乎融為一體,體現了畫家極高的繪畫技巧
正在上海美術館展出的「古典與唯美——西蒙基金會藏歐洲19世紀繪畫精品展」按歷史時期與作品內容相結合的方式分為四個板塊:學院派與古典人體、浪漫風情與懷古、光與色的交響、勞動的讚歌。首次來華的這100幅繪畫精品,藏品級別不亞於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藏品等級。而這些傑作的創造者們,都是西方藝術史上排名進入前一百名的大師。萊爾米特的《聖佩爾山的割麥人》
那麼,除了欣賞美、得到感官愉悅之外,藝術究竟給生活增添了什麼?在對形式美的狂熱追求之後,古典美的巔峰已悄然而過。如果只有模仿,藝術的道路將從泥濘的沼澤沉寂地穿過。在工業革命來臨之後,畫家將視角轉向了普通百姓。《拾麥穗的女人》(朱爾·布雷東)、《第二次收穫》、《收牧草的農婦》(朱利安·杜普荷)中的底層百姓則顯得快樂、安詳,顯現出畫家對農村生活的烏托邦想像,相對而言,萊爾米特和米勒的作品則更接近現實。
照相術、印刷術的發明,使古典藝術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對於藝術形式的探尋依然進行著,畢沙羅、雷諾阿、蒙克、勞特累克這些響噹噹的印象派先驅開始著力於光、影的探索,此次展出的多是他們的風景作品,從色塊和筆觸中,讀到了藝術家的焦慮和不安,他們在尋找一個出口,一個新的轉變,試圖拯救藝術的消亡。
應該感激西蒙基金會,這個歐洲本土之外最大的藝術品私人收藏機構,是它把這些偉大的作品收集起來,並讓這些作品從西蒙家族的牆壁上取下,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中巡迴。能夠在上海美術館的展廳里,隔著半米的距離觀看那些作品,真是一種幸運。
蒙克的《仲夏夜》
如果說女性之美是歷來畫家樂此不疲的選題,安德烈·佐恩則在當時做了大膽的嘗試,《在沃納劃的船上》中的女人是位當地女青年,擺脫了古典主義對女性人體的美好幻想,較寫實地描摹出略微下垂的胸部、隆起的小腹,頗有自然主義風格。但多數畫家還是沉浸在「浪漫風情」和「東方想像」之中,這與當時「考古熱」的興起有關,在歐洲人的心目中,東方就意味著消遣、娛樂和感官刺激,而當時的女性地位也決定了「女人」在作品中出現的「觀賞趣味」。《克婁巴特拉用死囚嘗毒》講述了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的故事,在自殺之前,她下令讓幾個奴隸品嘗不同的毒藥,以便為自己選擇痛苦最小的一種,她斜倚在獸皮長椅上,姿態閑適,觀察著每個奴隸死亡時的表情,畫面以外表的華麗與暗含著的死亡恐懼形成一種對峙的張力。「西蒙基金會藏歐洲19世紀繪畫精品展」每天都吸引了眾多虔誠的藝術愛好者
記者手記
創作的門檻和欣賞的門檻
除了虔誠就是讚歎,這是多數觀眾面對上海美術館展出的歐洲19世紀繪畫大師珍品的感覺。古典與唯美的藝術,欣賞的門檻並不高。哪怕你並不清楚某一張畫背後的宗教圖式,不知道它的古希臘典故,甚至不知道畫中的人是誰,當你站在那些栩栩如生的畫像面前久久凝視,依然能看到那些女子眼波流轉,在輕柔的光線下讓人不知今夕何年。古典和唯美的藝術確乎有這樣的魔力,它細膩的色彩和線條沿著畫中人柔和的面龐身軀流瀉而下,在你心裡匯成一個安寧的深潭。而對於創作來說,這樣的藝術就有極高的門檻。它不僅需要爐火純青的繪畫技巧,還需要虔誠——對藝術的虔誠,對美的虔誠,長時間進行某一種純粹創造的專註。
我們實在很難相信,現在那些所謂成功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們有這麼深厚的功底,可以畫出這樣直指人心的作品。我們也很難相信,批量生產作品甚至僱傭槍手的他們,還會願意為了一幅作品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時間從來都是一種成本。在作品中支付大量的時間成本,作品會永恆。反之,則速朽。
用兩三百年前的藝術標準來衡量當代的藝術家的確不公平,何況,藝術已經到了觀念至上的時代。當我們在當代藝術的各個展廳里,看著各種需要大量文字闡釋才能成立的奇怪作品一籌莫展時,藝術欣賞的門檻令人生畏。而在這個門檻的掩護下,一些故弄玄虛的藝術家則獲得了大肆忽悠的遼闊空間。和古典與唯美時代的藝術掉了個兒,當代藝術創作的門檻降低了,而對觀眾欣賞的門檻則前所未有地抬升起來。這個門檻,不僅阻攔了普通觀眾的觀看,也有可能將這個領域置於一個沒有大眾評價的灰色地帶。
多麼奇怪的現象,一群藝術家和一群策展人、批評家,自稱以當代中國的各種現實為材料、以反思為己任、以探索為目標,他們的大部分作品和活動,卻自外於大部分人所構成的社會基本面,並且只要看過三次以上的當代藝術展覽就會明白,他們的藝術和門檻外那個真實中國其實也沒太深的關係。藝術和大眾觸目驚心地割裂,似乎就差一個明確的宣示:這是文化精英們觥籌交錯的遊戲,與你們無關。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古典與唯美的藝術的稱頌,就不是藝術標準的倒退,而是對當代藝術的鄙棄。點擊進入更多精彩>>>
推薦閱讀:
※唯美視覺志四十三
※關於幸福的唯美句子 只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
※唯美愛情 20130403
※心中的美人!【唯美組圖】
※唯美的圖片:想念一個早已離去的人,才是真的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