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醫院顧鋒 | 她是最忙專家之一,四十生子,母乳餵養兩年

寫在前面的話:

這是2012年在報社任職時的一篇專訪文章。時光飛逝,當時採訪時,我的女兒不滿3歲,剛斷奶不久,而顧鋒教授的兒子不滿5歲。4年過去,孩子們都長大了,他們早已忘記吃奶的感覺,但作為媽媽,這是永遠不會忘記的甜蜜,而且隨著孩子漸漸長大逐漸自立離你而去,那段朝夕相處、肌膚相親、血乳交融的日子,這段日子更讓你留戀。

此刻,在又一年來臨的「國際母乳餵養周」里,重讀這篇文章,穿越回到哺乳的日子。顧教授,這位著名的內分泌科醫生,在下丘腦垂體疾病領域為中國在世界醫學界贏得了一席之地,她不僅用她的專業知識,更用她的現身說法,告訴我們:母乳餵養,連動物都知道的本能,人類怎麼可以如此忽視;什麼叫媽媽的堅持;工作忙碌不是母乳餵養之路的終止符;乳腺炎抗生素不是終止符;出差出國不是終止符。

此文特別送給正在哺乳中糾結、無奈、失望的新媽媽們,人生很長,哺乳時光很短,請珍惜,孩子很快就會長大,走過去就是永遠 。

請記住,成功母乳餵養的秘訣只有一個:你想給孩子餵奶。

孩子的人生是一條單行線,每一個階段過去了就不會再回來,孩子對媽媽乳汁的需要僅僅短暫的幾年,卻會影響他人生的幾十年,母親們還有什麼疑慮和理由去放棄這段寶貴的時間呢?!(文 / 戴 戴 )

(顧鋒,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歐洲神經內分泌協會常任委員,美國內分泌協會會員。)

顧鋒專訪 會生孩子就得會養孩子

(原文於2012年08月09日刊發於人民日報《健康時報》第 03 版《我的母乳餵養經歷》記者 戴志悅)

記者:據說,協和的女醫生要孩子普遍較晚。

顧鋒:協和很多女醫生都是35~40歲才生孩子。因為很忙,求學時間長。我博士畢業的時候都35歲了,39歲懷孕,40歲生孩子。當時本來要做輔助生育,在準備的過程中,自己懷上了。懷孕之後也很不順,40多天時,趕上春節前上班非常累,有一天早起來,突然出了好多血,大約有10毫升。由於我是前位子宮,趕緊趴在床上打120,直接送到協和急診,住院保胎,後來在家休息了近一個月。一直到4個月才穩定,之後開始正常工作並且堅持游泳。

記者:孕期游泳,不擔心游泳池的水臟嗎?

顧鋒:不會的,陰道里也有正常的菌群和內環境,是天然的保護屏障。不過,建議孕婦游泳不要去那種人太多的地方,我是在賓館裡辦了卡,人相對少一些,每次游六七百米。我愛運動,又是高齡孕婦,即便是先兆流產這麼厲害,過了孕期前3個月的危險期,我還是想通過游泳讓身體保持很好狀態。我比較信奉歐美科學生育觀念,懷孕期間,人體所有的免疫力都是調動起來保護胎兒的,所以我游泳一直游到生產的前一天。

記者:您的整個孕期都是自己照顧自己嗎?

顧鋒:差不多。愛人在我懷孕穩定後就回成都工作了。我挺著大肚子每天自己開車上班,連警察都認識了,在協和門診入口拐彎處,他總問我,還沒生哪!直到生孩子前一天我還在看門診,安排好我的病人後,第二天住院生孩子。去住院時,也是我這個孕婦開著車,拉著老公、保姆等一車人去醫院;生完後4天,還是我自己開車,把孩子和一家人拉回家。所以我常說他欠我一輩子,下半輩子當牛做馬都應該,哼!(大笑)

四川人愛吃兔頭,懷孕期間我很饞兔頭,於是愛人每周從成都空運兩次兔頭來,趁熱馬上塑封快遞,懷孕期間我吃了好幾百個兔頭(大笑)。有人說孕婦吃兔頭,孩子會得兔唇,其實不然,兔子肉營養很好,我現在也經常吃。

記者:從您的微博上看到,懷孕34周時,門診遭遇過一次患者糾紛。

顧鋒:是,當時是垂體專科門診。人非常多,我是諮詢教授。一名患者見我坐在那裡不看病,可能覺得那麼多病人,我怎麼就不看呢。就過來說「醫生,我要找顧教授」,他以為顧教授是個男的,我當時顯得較年輕,還挺著大肚子,以為我也就是個二三十歲的小大夫。我說,都是進修大夫先看。「那我要顧教授看,不要進修大夫看」,他態度非常強硬,以為我不是顧教授,怎樣解釋都不行,非要顧教授看,我說都是進修大夫看,我負責諮詢。「那我要找顧教授諮詢」,我一看他情緒很激動,還帶著幾個患者往診室里沖,趕緊找個借口躲開了,然後報了警。我認為醫生在遇到患者不理智時,盡量避免發生正面衝突,見機不妙,趕緊避開,找其他人來處理。有時病人在這邊吵鬧,我就換一間診室繼續接診。我也理解,目前公立醫院的就診環境易讓病人很焦躁,掛上一次號也不容易,所以醫生要學會保護自己。

記者:有人說,母乳餵養能成功的,都是非常強勢的女人,您認同嗎?

顧鋒:我認為這裡的強勢,體現在堅持。母乳餵養,最重要就是堅持。母乳,是動物都知道的本能,母親身體篩過的東西,給孩子的都是最好的,配方奶完全沒法比。

我弟弟的孩子比我兒子大一歲半,我當時就讓弟妹堅持母乳餵養,但她沒掌握要領也不夠堅持,混合餵養到三四個月就沒奶了,孩子經常生病。

母乳對孩子的好處太多了。比如吃奶很費勁,這也是鍛煉他的最好運動,而且對孩子的牙齒也是非常好的,因為吸奶時,吸的不是乳頭,而是乳暈,乳暈就像是各條乳管彙集的在一起的小水潭,孩子含著乳頭是含得很深的,碰不到牙齒。

我從一開始就堅定地認為母乳餵養是最好的,是媽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光是營養,他還會覺得媽媽很強大,媽媽有愛,會很有安全感,對人會很信任,人也會很放鬆,這會影響他一輩子。

記者:生完孩子後,您也得過乳腺炎,這是許多媽媽都會面臨的問題,甚至因此停止了喂母乳,您是怎麼處理的?

顧鋒:很多母親早期乳腺導管不易通暢,有很多原因,尤其我愛運動,乳房容易受傷,導致乳腺導管容易堵。產後初乳都是比較少的,還不確定導管通不通的時候,不能大補。我就是產後稍微補大了點。沒出院,我媽就給我做鯽魚湯、豬蹄湯,一下子就堵上了。出院的時候就在發燒,38℃,乳房有點疼,我就懷疑是乳腺炎。當時有點病急亂投醫,為了不用抗生素尋求所謂的中藥治療。產後第四五天,我就開著車和愛人一起去東直門醫院去看大夫,大夫說,你自己是協和醫院的醫生還不知道,不用抗生素,能好嗎?所以,真有乳腺炎必須用抗生素,但很多人會擔心因此要停止母乳餵養。

當時我需要輸液至少三天,因對青黴素過敏選用二代頭孢西力欣。我到處問兒科大夫和婦產科大夫,大概吃藥後多長時間,母乳中的濃度是多少,血的濃度是多少,但他們沒有一個人能夠給我清晰的答案,我查文獻,也查不到。為了保險起見,我暫停了母乳,用小勺給孩子喂點配方奶,可是兒子食量大,這樣喂他吃不飽。吃了幾頓後,我還是讓他繼續吃母乳,兒子沒什麼不良反應,只是大便稍有點稀。

這時我想為什麼不設計一個研究,看一下輸入抗生素前後乳汁中和血液中藥物的濃度,就可以知道輸抗生素時哺乳對孩子的影響。我拿自己做研究,用藥之前,我擠空雙乳奶(同時測定奶體積)、抽血,與輸液後的奶和血做對照,輸液後半小時、1小時、2小時、3小時、4小時,12個小時,各抽一次血、擠一次奶,同步取樣對照測定血葯、乳葯濃度。我姐姐是北大人民醫院藥劑科專門做血葯濃度分析的專家。為了幫我做這個檢測,專門做了預試驗,用高壓液相法進行分析。一年半後,也就是2009年,檢測結果出來,非常好,乳汁中的濃度非常低,我也專門寫了這樣一篇論文,不過因援疆時間有限,沒拿去發表。

整個取樣過程,我都是自己在家裡做。當時找了個護士來抽靜脈血,她很緊張,怎麼也抽不出血來,乾脆每次我都自己抽血。真疼啊。可是為了得到科學的數據,產後在月子里第7天發著燒忍著乳腺炎的疼痛也堅持下來。我媽在旁邊看著直流眼淚說,不成就別做了,有什麼意義?我爸非常支持我做相關研究,幫助消毒容器,做詳細原始記錄。很難有相似的用乳母做科學研究的機會,除非乳母堅持要做。實踐證明,後來的研究結果對於乳腺炎期間的母乳餵養還是有指導意義的。

在孩子8個月時我乳腺還堵過一次。當時我去羅馬開會,出差5天,我第二天就發燒了。我知道又是乳管堵了,由於沒有孩子吸吮,我用吸奶器也吸不出來,又買不到抗生素。為了保持母乳餵養,情急之中,我就地取材,自己做了乳管擴張。把酒店的縫衣針,用火柴把針屁股燒一下,然後找准乳頭的乳管口刺進去,用手一擠,馬上乳汁就流出來了,乳管通暢了,燒迅速就退下來。當然,這是無奈之舉,普通媽媽別模仿,有問題找醫生。

記者:許多新媽媽總會講出很多不能餵奶的客觀條件。您餵奶的客觀條件要比其他人困難得多,您是怎麼做到工作和孩子兼顧的?

顧鋒:因為我堅持,所以堅持下來,這也是所有母乳成功媽媽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其他人遇到困難總想著放棄。其實,你想,你隨身帶著的不用消毒的乳汁,多方便經濟啊。同事打趣說,奶粉漲價了,你真省錢啊!

孩子4個月,我就上班了,而且,門診、夜班完全沒有受到一點照顧。為了母乳餵養,我在醫院附近租了房子,一直到孩子兩歲,我帶著他去援疆。

哪怕條件再困難,我也要堅持喂母乳。4個月後,白天4個小時要喂一次,我早上8點喂一次,我門診的病人常常到下午兩點都看不完。12點時,孩子要吃奶了,我走不開,就讓家人把孩子抱到醫院來。我對病人說,孩子還沒吃奶,我去喂15分鐘奶,他們就說趕緊去,我們等著,就看著我把孩子推到休息室。在休息室,我用衣服、背巾一蓋就餵奶,有些男同事進來看見我在餵奶,很自覺就出去了。孩子吃飽了,我又接著看病。其實孩子對乳頭的吸吮比用吸奶器吸出來背奶回家餵養更有利於堅持母乳餵養。

產後第一年,作為協和教授的我也沒有耽誤多次出差演講和會議。我是能帶著他就帶著,費用我自己出。出去講課,一干人馬都帶上,保姆、孩子,我講完了課就餵奶,我是他現成的奶瓶。我出去玩、談事、運動都帶著他。有一次,我去匈牙利開會,上飛機前,家人帶著孩子一起送我,在入閘口前餵奶,寶寶「叭吱叭吱」大吃特吃,喂足了,然後放下他我就入閘了。我會利用任何一次機會給他餵奶,只要有可能就給他喂。6個月以前是純母乳餵養,之後開始加輔食,根據他的月齡來添加食物,但母乳一直沒有斷過。

不僅哺乳階段,現在也一樣。我出國、出差,能帶的話也會帶著孩子、保姆一起。比如最近去台灣開會演講,我自費帶著孩子和保姆。今年9月我還要去英國學習,也準備帶著孩子去。這四年多,在這方面花費了很多很多。我認為,這些錢值,對孩子來說,媽媽在哪,家就在哪。所以我孩子和我很親,性格也很好,母乳餵養的孩子情緒很穩定,沒有那麼焦躁。

如果實在無法帶著孩子去,我出差前,就會提前一段時間把我離開期間的奶備出來。我買了30個儲奶瓶,一瓶200毫升,擠出來馬上就速凍。預計要出差前,每天的奶就多擠出來一點,儲備充分。乳汁是自己會調節的,孩子吃得多,產得就多,這是奶量最好的調節。在外地,我也會保持定時擠奶,擠出來的奶,自己喝了,同事也喝過,都說很好喝,微甜,一點都不腥。

記者:許多中國媽媽很迷信催奶葯、催奶食物,甚至催奶師,認為只有靠這些才有奶,對此,您怎麼看?

顧鋒:這方面,很多醫生的觀念都存在誤區,我從來沒學過,也從來沒有專業培訓過,但我是一個內分泌大夫,母乳餵養和內分泌的關係非常密切,我很了解激素的分泌、病理生理結構怎麼回事,乳腺的結構是怎麼回事。要奶量充足,最好的辦法就是孩子多次有效地吸吮,刺激垂體分泌泌乳素。

對新媽媽來說,不需要什麼催乳的東西,只要正常飲食,適量增加點主食就可以,因為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很多母親早期奶水不足,我就這樣指導他們,增加點麵食、穀類食物,並讓孩子多吸吮,奶量就上去了。

社會上很多的通乳師,很多都是不科學的,揉捏很容易使導管出現損傷,炎症反應,很容易出問題,其實孩子就是最好的通乳師。而這些,都是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去告訴媽媽們,出現問題怎麼解決,感染、乳房皸裂、乳腺炎怎麼處理,出差怎麼處理,怎麼凍存。科學的哺乳需要專業人員指導。

記者:您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麼?您覺得現在社會上母乳餵養最大的阻力是什麼?

顧鋒:最大阻力是觀念,社會的觀念,很多來自家庭,專業人員的觀念,他們都要普及。很多兒科大夫不懂母乳餵養,而婦產科大夫懂一些但又不看兒科,所以對新媽媽的指導有盲區。不懂母乳餵養的醫生,孩子的一點點問題總是歸結為母乳餵養不當,然後很輕易地讓母親就停止喂母乳。現在很多兒保大夫、兒科醫生自己都沒有母乳餵養的經驗,他們如何能幫助新媽媽?而且動輒武斷地說母乳怎麼著怎麼著,他們不知道母乳在任何時候對孩子都是最好的食物,很愚昧。我經常說動物都知道的本能,人類怎麼能不知道。

我堅持下來靠的就是毅力。這個過程中,旁邊的人天天都在說,這麼大了還喂啊,沒營養了。現在中國的母乳餵養政策從單位的管理層,包括婦幼的保健,母乳環境都很初級。需要出台更人性化的政策鼓勵母乳餵養,給她們創造更加寬鬆的哺乳環境和勞動保障,是造福於民造福下一代的重要環節,也是減少乳腺癌風險的有效措施。

我懷孕時去匈牙利出差,那裡對孕期和產後女性的保障做得非常好。母親產後可以帶薪在家帶孩子三年。哪怕是國外遊客,只要在那裡生了孩子,馬上給一年簽證,所有待遇和國民一樣。

很多媽媽擔心乳房下垂,其實也是因為乳汁沒有及時排空,乳房拚命脹大,皮膚就像氣球,脹的時間長了,就容易沒有彈性了。所以,要解決乳房下垂的問題,就要注意別讓奶太脹,及時排出來,再就是加強胸肌鍛煉,讓皮膚保持彈性和結實。

媽媽還會怕餵奶影響身材,要保持營養怕胖。其實,母親一定要有脂肪,你抱孩子的時候,肚子上軟軟的,他在你肚子上會很安心,母親的脂肪就是為孩子而存在的。我兒子最喜歡趴在我肚子上,很有安全感。你要養育孩子,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

記者:您作為內分泌科專家,從臨床上看,內分泌與懷孕、母乳餵養應該是有很大的關係吧?

顧鋒:是的。我的病人很多是懷不上孕來的,所以,我是從指導她們怎麼懷孕,懷孕期間怎麼辦,到產後怎麼辦,一系列的問題。只要是我指導的媽媽,我是一定要她們母乳餵養的。

有一個全垂體功能低減患者,是替代治療,在我的指導下,愛人也堅定要懷孕,做了輔助生育,前幾天剛生完孩子,在幫助她母乳餵養的過程中,我才知道她以前做過隆胸,雖然把硅膠囊取掉了,但怕萬一滲漏會對孩子不好,只好就放棄了。真的很可惜。如果她能哺乳,她的垂體功能可能能慢慢恢復一點。所以年輕女性,沒有哺乳,沒有做媽媽以前,不建議去做隆胸。

母乳餵養對垂體前葉功能低減是有好處的,如果還有一點殘餘,通過哺乳可能刺激它增生。比如席汗氏綜合征的病人,垂體功能低減,這些人如果能懷孕,產後哺乳的話,大概10%左右的患者垂體功能是可能恢復的。

我的病人中還有很多的小兒糖尿病患者,也是與他們初期不良餵養方式有關係。母乳餵養越來越少,而且過度餵養。吃飯吃不進去,就使勁喂。其實,孩子不想吃就不要讓他吃了,餓了自然就會吃。還有運動,從小就背詩學藝,沒有在外面活動的機會,體質自然就會很弱。孩子就應該讓他多運動,沒有好的身體做什麼都會一事無成。

記者:當工作與孩子發生衝突時,您會怎麼選擇?

顧鋒:我選擇孩子。比如周二晚上的夜門診,我就放棄了,暑期我病人特別多,夜門診效益也很好。我現在一周出診5個半天,周四下午專科門診,太忙了,平時還得做科研、申請基金、帶研究生、給醫學院學生講課、出差開會等。所以我周六日基本能推掉的會議講課都推掉,不出去在家陪孩子。

因為我愛人長期在成都工作沒在身邊,儘管我現在事業正處在黃金的上升期,但我覺得孩子10歲之前,家裡一定得有人犧牲,我心甘情願。誰讓你願意生孩子呢?會生就得會養!

掃一掃,支持原創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媽媽吃什麼可以讓母乳多起來?『劉長偉』
如何對寶寶進行母乳餵養,這幾招你會了嗎?
{5·20} {全國母乳餵養日} = 媽媽,我愛你!
母乳不足的解決方法

TAG:醫院 | 專家 | 母乳 | 母乳餵養 | 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