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內:會有的(金融時報 2010-4-20)

觀點 > 專欄 > 《媒體札記》 會有的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徐達內 2010-04-20字型大小最大 較大 默認 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電郵給朋友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2010年4月19日

「新校園,會有的!新家園,會有的!」--今天,超過半數的知名市民報紙選擇了胡錦濤這兩句災區板書作為頭版頭條標題。

這位提前結束出訪行程的中國最高領導人昨日抵達青海玉樹。與最高領袖地位相匹配的最高規格宣傳也相應到來,在央視反覆播出的畫面中,胡錦濤面色凝重地在飛機上察看地圖、與接機幹部擁抱、與僧侶救援者握手、在廢墟上鼓勵官兵、擁抱安慰哭泣的藏族女孩,以及在帳篷里召開會議聽取彙報。在玉樹州孤兒學校板房教室的一幕更是得到了得到了昨夜新聞聯播的現場同期聲播出,仿似他的下屬溫家寶兩年前的舉動,這位國家主席也在黑板上以粉筆一筆一划地寫下鼓勵語句,並領誦:「新校園,會有的!新家園,會有的!」根據新華社的描述,此時,「板房教室里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在新華社這篇描述「胡錦濤總書記在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指導抗震救災工作」的電稿中,擬定的主標題是「在抗震救災的關鍵時刻」。它不僅得到了人民日報等中央級機關報的頭版頭條通欄刊發,多數省市級黨報也全文刊載,且少有更改標題者。文章啟始,再次記述了胡錦濤從大洋彼岸歸來的過程,例如「17日下午14時20分許,經過近25個小時長途飛行後,胡錦濤總書記從大洋彼岸回到北京」、「當天下午16時,總書記不顧旅途勞累,立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等。

連日以來,以「同人民在一起」作為標誌性話語,對胡錦濤「心繫人民的情懷」的讚揚得到了中央宣傳官員們的全力傳播。17日,人民日報從胡錦濤的「動情講話」中節選出此句,作為報眼處標題;今日再刊同題評論,以連續六個「同人民在一起!」的排比句式,從政治局九常委「情牽玉樹震區、心繫災區人民」,一直到廣大網友留言「十三億中國人是你們的堅強後盾!」,盡數歌頌。並在文末發出動員令:「讓我們一起面對,一起擔當,一起奪取抗震救災鬥爭的勝利!」今日午後,「同人民在一起」又再度被新華社選中作為網站頭條標題,用以概括「胡錦濤溫家寶五日抗震足跡」的意義。

母報用宏偉敘事的話語模式讚揚領袖作用,解釋黨、政府、制度和國家的優越性,市民報紙就更多地發揮生動活潑的特點,選用更富有感染力的標題,比如「今天我們都是玉樹人」。人民日報屬下京華時報刊登評論員文章,稱讚胡錦濤那段讓人動容的話「是一個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真情流露,突顯的卻是一個國家倡行的價值和行動,彰顯了國家面對災難的意志和情感」,宣告「在一起」成為國家力量的宣言。南方都市報記者除了拍攝胡錦濤的板書手跡外,還採訪了那位被擁入懷中的藏族小姑娘,卓瑪的感想是:「胡爺爺的擁抱很溫暖,像爺爺抱孫女一樣」。

用頭版著力塑造最高領袖「同人民在一起」的形象之外,中共中央機關報把擴大為四個版的抗震救災專刊版面用於描述各類先進典型和動人故事,鼓勵「黨員幹部要在抗震救災中成為主心骨」。對應中共高層作出的救援指令,版口橫幅分別寫道:全力營救生命、傾情保障民生;救助時不我待,高原協奏大愛;震災牽動你我,四海協力援助。在專刊頭版的中心主圖上,背景正是玉樹縣第一民族中學複課課堂上的黑板,上書「我愛這土地 作者:艾青」。側記開篇即是引用這位詩人在「祖國危難、山河破碎」的1938年所寫詩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在宣揚抗震救災精神上,對玉樹災情的報道正在繼承發揚「汶川經驗」,但比起5.12,本次地震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發生在藏區,90%民眾是藏族。在經歷了兩年前的拉薩騷亂以及此後未曾斷斷續續的藏民抗議之後,對中共官員來說,這是一個可以促進民族團結、改善漢藏關係的契機。黨報黨台的決策者向身披紅黃長袍的藏族僧侶們提供了大量上鏡機會,他們和藏族民眾一同稱讚黨和政府對民眾的關懷,稱讚國家統一強大和民族團結的好處。人民日報的標題概括為「廢墟上盛開族團結花」,宣告「感天動地的生命大營救,讓人們更加珍視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珍視各民族間的大團結」。晚間,新聞聯播又引用藏族民眾的具體事例,用頭條時間描述「我們是一家人」: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鄉客;無論是藏族、漢族還是其他民族,他們很多人身上都有足以感動世人的故事。而後,更是介紹另一個中央級媒體的臨時決定:為了抗震救災應急報道工作的需要,從4月17日起,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把藏語廣播中康巴方言節目由原來的每天兩小時增加到八小時。

在貫徹執行意識形態主管常委李長春的報道要求時,環球時報擁有一個其它媒體絕難企及的特權。這份人民日報社所屬暢銷報紙在頭版報道「全中國馳援玉樹震災」時,提及達賴喇嘛要求入境「安撫災民」一事,並嘲笑道「所有中國的成年人大概都能明白達賴這麼做的真正用心」。根據此文描述,這位藏傳佛教的最高精神領袖「令人意外地稱讚了中央政府」,但多家國際媒體認為,「他成行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雖然新華社、中新社等中央級媒體接管了大部分的震區消息,但一些地方媒體的記者也得到機會發回「本報訊」,描述發生在玉樹的拯救、哀傷,與希望。門戶網站也是各顯其能,通過富有衝擊力的視頻和圖片傳達災情:新浪推薦「玉樹生命日誌」,編者按說「愛,就是『在一起』」;搜狐在全媒體專題中播出一位失去母親藏女的天籟之音:不懂你語言,但懂得你悲傷;網易的特刊標題是「小小三姐妹的震後生活」;騰訊則利用其IM工具優勢,號召網友愛心捐款,並提供震區同胞尋親平台。紙媒雖然沒有那麼多表現手法,但可以憑藉實地採訪優勢提供一手見聞,深圳晶報甚至引用抗震指揮部一名官員作為信源,稱一家媒體的記者到災區兩天後,因患感冒引起肺水腫,送到蘭州後經搶救無效死亡。不過,晚間,根據中原網報道,青海省外宣辦曾經過核實,「沒有收到任何可以確認記者死亡的消息」。

「媒體該以怎樣的情緒報道玉樹」,這是青年時報的周六評論標題。作者讚揚了以「玉樹不哭,玉樹人哭出來」為題的新浪專題,因為「人性化的報道之所以容易引起受眾共鳴,那便是因為他們還原了人的真實」。同時,呼籲媒體同行在「以情動人」的報道之外,以理性的姿態出現,有節制地控制悲傷情感的流露,更多地將報道內容集中在救援方式上。的確,在經歷了兩年前的汶川苦難後,多有媒體此番不再著力強調「民間力量」、「志願愛心」,轉而呼籲「讓專業人士先行」。

儘管如此,民間志願行動和慈善捐贈仍是媒體關注評說焦點之一。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在內,媒體廣泛報道了香港義工黃福榮在玉樹救人時遇難的事迹。新京報今天更用社論致敬,稱讚「黃福榮們」踐行了真正的志願精神:這是汶川地震中成長起來的一群人和一代人,由汶川地震開始發展的志願者組織和義工隊伍,在震後越來越壯大和完善,在與公民社會的同步發展中日益規範化和制度化。作者鼓勵民眾響應黃福榮的精神召喚,都來為公益盡一份綿薄之力。

南方都市報則是刊載對「現代慈善制度」的訴求。在這篇同時得到新浪騰訊推薦的評論中,作者根據「不準備發動全國性捐贈」、「嚴格控制進入災區」、「汶川地震災後3億多元違規資金」三條官方消息,分析「一個快速、高效、有凝聚力而又透明的慈善和救援制度」的必要性。文中承認政府的救援權威性已獲「普遍樹立」,但仍主張慈善回歸民間,給NGO「自由充分的發展和不斷的鍛煉」,以「更好地凝聚國人的『紅心』」。

及至晚間,自2010年起聯姻的湖南衛視與青海衛視開始並機直播賑災晚會,多位明星出場,根據播報,3個小時的《永不放棄 向生命致意》共募得善款6.79億元,物資價值2.22億元。不過,更多的明星可能還將在明晚再次發起捐款號召,根據新聞聯播預報,《情系玉樹 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特別節目》將在明晚於央視共計五套節目中現場直播。

在青年時報的玉樹破碎評論專版上,頭條是楊耕身的祈求:「願國旗依舊為死難者而降」,在這篇今天仍能得到新浪評論編輯推薦的文章中,作者除了希望再設一次全國哀悼日外,也開始觸及「天災之外可能存在的人禍因素」。而這一層追問在經濟觀察報上表達得更為直白,在這篇同樣得到門戶轉載的評論中,作者引用玉樹「70%的學校在地震中倒塌」的數據,即使自感「有些不合時宜」,也要責問當地政府、教育部門對學校校舍安全有無重視,有無失職瀆職行為。

根據新華社消息,早於胡錦濤抵達玉樹的溫家寶已於16日返京--正是在次日,國務院公布了數年來最嚴厲的房產市場調控手段:繼早前規定二套房貸首付提至50%後,再次明確銀行可以暫時取消三套房貸。在經過周末的消化之後,周一的報紙財經版上充滿了記者們打探來的樓市動向,人民日報描述了賣方降價、買方觀望、炒家「拋售」的現象,稱讚新政「有利於供求平衡,使市場回歸理性」。在房價高企足可「暫停三套房貸」的地區,上海東方早報說,房地產開發商紛紛行動,開始動用各種手段加快現金回籠,「同樣二手房已應聲下調12萬」;廣州日報聲稱「部分投資客一次拋出數百套房源」,並引用「房地產市場離泡沫破滅不遠了」的專家判斷。

事實上,在今天的各式媒體平台上,對樓市新政實施效果的預測可謂滿眼皆是,從稱讚中央政府的決心,到懷疑政策執行中的走樣,絕大多數持謹慎觀望之意,甚至還有一位湖南臨湘市副市長姜宗福指責停止房貸的措施不妥。從評論版上就可以看出,房價話題是多麼具備新聞價值:「住房回歸民生的一場博弈」(北京晚報)、「房價假裝下降,我們且假裝歡呼」(長江商報)、「遏制房價的『狼』真的來了?」(東方早報)、「運用差別化稅收政策,撲滅高房價虛火」(南方都市報)、「敢於問責,才能遏制房價瘋漲」(齊魯晚報)、「打擊炒樓不能單兵突進」(信息時報)、樓市「退燒針」之後還期待「治本葯」(揚子晚報)、「調控房價,不能只打買房者的主意」(搜狐點擊今日)、「被高房價綁架的房產稅」(騰訊今日話題)......

作為註解,午後三點傳來的消息是:地產股引領中國股市暴跌,滬指跌破3千。

作為與人民日報有相近政治地位的官方媒體,《瞭望》本期以「別樣重慶」為題,高調稱讚這個薄熙來治下的直轄市「顯示出推進跨越式轉軌的信念、勇氣與智慧、辦法」。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2266
推薦閱讀:

徐達
朱元璋滅元朝後,命令徐達尋找一塊「人頭骨」,以帝王規格將其安葬
此人是朱棣最愛的兒子也是徐達的外孫,卻被人活活燒死!
徐達的墓在哪?
明朝四大開國丞相:胡惟庸第四徐達第二,第一位手持免死鐵券被斬

TAG:金融 | 徐達 | 達內 | 金融時報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