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都沒想到,阻礙你進步發展的居然是它!
阻礙你進步的,不是敵人而是「朋友」
出品:職場充電寶
公眾號:zhichangcdb
不知其他國家怎樣,雞湯文在中國絕對屬於暢銷品種。包括筆者在內,相信大部分國人或多或少都接受過雞湯的洗禮——曾幾何時,《讀者》、《知音》等雜誌成為雞湯文的大本營,而現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又成為它們的新陣地,不得不感嘆其生命力之強、傳播面之廣。
其實大部分雞湯文的出發點是好的——無非就是想要傳達一些」正能量「給讀者。在筆者為數不多的低谷時期,確實也有那麼一兩次在雞湯文的營養下重振信心。但問題在於:從眾多案例看,雞湯文其實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反而會讓受眾進入一種奇怪的狀態——他們看起來每天都充滿正能量,非常努力,但往往缺乏分析問題以及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文章本質上類似精神安慰劑,短時間內」效果出群「,過後一切回歸原樣,偏偏吃藥的人還覺得自己已經狀態良好。這種奇怪的狀態我們姑且稱為雞湯病。
無法提供實質幫助不算大事,但還會讓人生病就讓人不可接受了。據本人觀察,因為雞湯文在國內長盛不衰,目前上至60,70後,下至90後,00後,患有「雞湯病」的人並不在少數。並且大部分雞湯病患者身上都體現出某種程度的矛盾性:一方面是「樂觀」、「努力」,另一方面是這類人在家往往不是好丈夫,在企業也不是好員工。除此之外,雞湯文還具有極強的傳染性,被雞湯的「正能量」所灼傷的人過後往往在不同程度上都體現出一些病狀。因此覺得是時候寫一篇文章好好說一說這件事情,讓大家看清楚雞湯文的本質。
一、什麼是雞湯文?
縱覽各類型雞湯文,我們會發現幾乎所有文章的核心思想都可以概括為以下兩點:
1、只要足夠堅持和努力,我們便能夠成功。
2、所有的痛苦(不快樂)都屬於心靈問題,也就是說只要能夠解決心靈的問題,人便能夠獲得快樂。
這兩大核心思想可比喻為「雞湯教」至高無上的教義,為了表達教義,雞湯文往往會講述一個或若干個富有感染力的小故事,故事中智慧長者、成功人士或者佛門宗師、深山行者常常根據劇情需要不定期出境。表達形式上為了讓雞湯更好消化,雞湯文的文字必然是淺顯易懂的(一般小學生都可以無障礙閱讀),但往往平凡中能表達深邃悠遠的人生哲理。
為了讓讀者有更感性的認識,附上經典的雞湯文一篇:
比爾·克利亞是美國猶他州的一個中學教師,有一次他給學生布置了一道作業,要求學生就自己的未來理想寫一篇作文。
一個名叫蒙迪·羅伯特的孩子興高采烈地寫天了,用了整整半夜的時間,寫了七大張,詳盡地描述了自己的夢,夢想將來有一天有擁有一個牧馬場,他描述得很詳盡,畫下了一幅佔地200英畝的牧馬場示意圖,有馬廄、跑道和種植園,還有房屋建築和室內平面設計圖。
第二天他興沖沖地將這份作業交給了克利亞老師。然而作業批回的時候,老師在第一頁的右上角打了個大大「F」(羞),並讓蒙迪·羅伯特去找他。
下課後蒙迪去找老師:「我為什麼只得了F?」
克利亞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毛頭小伙,認真地說:「蒙迪,我承認你這份作業做得很認真,但是你的思想離現實太遠,太不切實際了。要知道你父親只是一個馴馬師,連固定的家都沒有,經常搬遷,根本沒有什麼資本,而要擁有一個牧馬場,得要很多的錢,你能有那麼多的錢嗎?」克利亞老師最後說,如果蒙迪願重新做這份作業,確定一個現實一些的目標,可以重新給他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業,去問父親。父親摸摸兒子的頭說:「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過,你得慎重一些,這個決定對你來說很重要!」
蒙迪一直保存著那份作業,那份作業上的「F」依然很大很刺眼,正是這份作業鼓勵著蒙迪,一步一個腳印不斷超越創業的征程,多年後蒙迪·羅伯特終於如願以償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當克利亞老師帶著他的30名學生踏進這個佔地200多英畝的牧馬場,登上這座面積達4000平方米的建築場時,流下了懺悔的淚水。「蒙迪,現在我才意識到,當時我做老師時,就像一個偷夢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夢,但是你的堅韌和勇敢,使你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夢!」
有夢才會有期望,有期望才會有拼搏和激情,守住自己的夢,勇敢地走下去你就會比別人提前天達成功的彼岸。
因為要表達的道理不同,雞湯文的行文和故事千變萬化,但基本遵循和上文一樣的模式。或許你很難用文字嚴格定義什麼叫雞湯文,但任何時候看到一篇雞湯文你幾乎都可以馬上判斷出來。通俗點說就是:一股濃濃的雞湯味撲面而來。
二、雞湯文的「毒」在哪裡?
既然會讓人生病,便說明雞湯文實質上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美味」。恰恰相反,在美味的掩蓋下隱藏的是種種劇毒。上面已經闡述了雞湯文的兩條核心教義,而這兩條教義都是可以「殺人於無形之間」的致命劇毒。
1、只要堅持和努力就能成功
雞湯文最大的罪過之一,就是堅持不懈的在倡導一種看似正面實則扭曲的價值觀——比如說只要堅持和努力就能夠成功。
一個接受過簡單邏輯訓練的正常人都明白: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在很多時候是不等同的,具體到成功這件事,一般認為堅持和努力屬於必要但非充分條件。也就是說成功往往需要堅持和努力,但堅持和努力不一定(其實大部分時候是不能)給我們帶來成功。
大部分雞湯文都在用一個又一個故事和案例向我們表達這樣一個道理「只要你足夠堅持和努力,你就會成功」。這種說法其實極具迷惑性,因為這個現象往往會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案例非常符合——稍微考察一下身邊比較成功的人,哪個不是辛苦打拚和堅持過來的?但事實上我們所「親眼看到」的並不能代表全部事實:我們只看到了那些通過堅持和努力最終成功的人,卻看不到更多同樣堅持和努力了最後卻失敗的那一部分,相信他們大多數也沒什麼心情來和你分享自己的故事。為了表達這種邏輯上的謬誤人們還專門發明了一個名詞,叫倖存者偏差。
把堅持努力和成功划上等號,本質上是想嘗試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成功其實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至今也沒有哪種方法論敢宣稱自己必然能夠讓人成功,這對一些尚未成功甚至看不到希望的人來說無疑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雞湯文的出現對這部分人來說是福音:他們往往既不願意直面追求成功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無比複雜的局面,又渴望成功,但現在問題變得簡單多了,他們只需要「努力堅持「就可以了。
這種思維最大的問題在於方向上出現了錯誤:有些複雜問題可以簡化,但並非所有複雜問題都是可以簡化的,恰好成功就是這麼一件不可簡化的複雜概率事件。任何一個人獲得成功都不是簡單的事情,涉及到TA的能力、背景、運氣、所處的環境等諸多因素。雞湯文的做法則是把這些影響因子中」堅持和努力「的佔比無限放大,幾乎忽略其他所有因素。所以我們會看到雞湯病患者的一個典型癥狀就是通常把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夠努力,但往往不願意去分析自己是否在其他方面出了問題。
或許閱讀到這裡的你會認為自己沒有這些毛病,但仔細回想自己是否有過類似這樣的觀點:朋友A創業,工作非常努力,最後還是失敗了。我們在心裡覺得可惜,TA都那麼努力了還失敗了,真是運氣不好啊;朋友B創業,不是很努力,最後失敗了。我們覺得他都不夠努力,最後失敗了也在情理之中。
之所以會作出這樣的判斷,其實說明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患上了輕度的雞湯病:因為正常的「努力」我們是很容易看出來的,比如說天天加班啦、天天出去見客戶啦,諸如此類。但在影響成功的其他方面的努力,比如說認真思考方向、思索做項目的方法卻很容易被忽略。當我們覺得A失敗可惜,B失敗不可惜的時候,潛意識就把正常的、外界認可的「努力」放到了比較重要的位置,不自覺的忽略了朋友B可能在其他方面努力的可能性。
這種價值觀,還會在更深層次給人帶來一個可怕的影響——人都有停留在心理舒適區的習慣,而「努力」正好給無數在思考上懶惰的人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心理舒適區:我已經那麼努力了,最後失敗是運氣不好,不是我本人的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指責一個人是指責他們「不夠努力」,但是大家仔細思考一下,很多時候「努力」不也是我們拿來逃避現實的一個借口嗎?只不過這個借口是如此的冠冕堂皇,堂皇到讓人無可指責。古人不也說了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而對理智和成熟的人來說,固然會在「努力」層面省視自己,但絕對不會忽略思考自己在其他方面做的是否到位。小米算是近幾年國內最成功的一家企業了,其中一條企業價值觀便是「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個人認為真的是非常正確的。
改革開放後,中國人信仰一度缺失,金錢崇拜和成功崇拜成為社會價值觀的主流。客觀的說這個現象不只是中國,在其他國家,包括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也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因為中國的教育體制問題,因為雞湯病的流行,我們的教育中缺失了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學會接受失敗。
雞湯文中「只要堅持和努力就能成功」里有一個默認的前提條件——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也就是說失敗是可以避免的,一個人失敗是因為TA「不夠堅持和努力」。在這樣的邏輯框架下,失敗顯然是不可接受的,代表了人在主觀方面的缺陷。但其實我們非常清楚:現實世界中失敗才是事物常態,成功則屬於偶然現象。雞湯病患者則不會承認這一點,在一次次失敗中他們要麼一次次否定自己,要麼就是精神崩潰。
一個人心智成熟的重要標誌是:固然不缺乏追求成功的慾望和動力,但更能夠以健康的心態去看待和接受失敗。拒接接受失敗,其實就是拒絕接受真實的世界,拒絕接受自己。一個人連真實的世界和自己都無法接受,又談何快樂以及人生?雞湯文培養出來的,其實都是心智上有嚴重缺陷的「小孩」。
2、所有的痛苦(不快樂)都屬於心靈問題,也就是說只要能夠解決心靈的問題,人便能夠獲得快樂。
中國人其實沒有信仰(或者說,崇尚功利性質的信仰),但偏偏各類具有一定宗教(主要是佛教)性質的雞湯文特別流行。在各種流派的雞湯文中,「心靈派」一直是主要的分支,在不同年齡段的受眾中都具有統治級的影響力。
如果說雞湯文的第一條教義是無限放大了堅持和努力的作用,屬於過度積極的話,那麼第二條教義則是無限放大了「心靈」的作用,屬於過度消極。
你失戀了心情不好,是因為「沒有放下」。「放下」了,心情自然好了;你很窮,看到別人很有錢,覺得自己不快樂。那是因為你心靈慾望太強了,其實真正的快樂需要控制自己的慾望,駕馭住了慾望你就快樂了;你創業失敗了很鬱悶,那還是因為你沒有「放下」。只有「放下」才能更好的出發。
是的,你沒看錯!一旦涉及到心靈問題,雞湯文TMD又不說「只要堅持和努力就能成功「了,轉而開始說」放下」了。這種論調背後深藏的其實是一種宿命論的宗教思想變體: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註定的,人們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無條件、無情緒的接受所發生的一切。只不過在這裡雞湯文強化了「接受」,弱化了「宿命」。
儘管身為無宗教人士,但筆者還是對這個世界抱有足夠的敬畏之心,深知以人類之渺小、科技之孱弱,妄圖用科技的邏輯強加在這個世界上是愚昧的做法。但就個人而言,實在難以接受面對自身的痛苦、糾結、鬱悶、不滿情緒都用「接受」的方式去解決。
對我來說,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很開心、失戀了很傷心、親人離世了很痛苦,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產生的一切關聯和變化在心靈的投射,是我之所以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無比真實的人的根源所在。如果一切都可以無條件、無情緒的去接受,那人和一塊石頭又有什麼區別?
雞湯文這種讓人放棄情緒的看似「反人類」的教義能夠長盛不衰,是因為大部分人都難以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相反經常被情緒控制,影響到現實生活。其做法其實就是用「接受」這把萬能鑰匙來解決一切情緒上的問題,對不少人來說確實可以提供短時間幫助。並且這種解決辦法往往充滿「禪」的意境,代表了一個人境界的提升。但如果我們仔細思考,會發現這其實仍然是消極的做法,因為它讓人在面對負面情緒時選擇了避讓而不是直面。
世界其實是非常殘酷的,避讓可以換取一時輕鬆卻無法在根本成都解決問題。有時候我們不去面對問題卻不意味著問題不會對自身步步緊逼。我們身邊不缺乏這樣的人:不管是失戀也好,事業失意也好,都能夠很好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很快可以「放下」。但他們卻很少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會失戀,為什麼會失意,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一枚沉迷於自憐的情緒,繼而得意於自己能夠「放下」。當他們開始自己新戀情或者新事業的時候,並未因為此前的失敗而讓自己做的更好,後面的結果可想而知。
針對這種鴕鳥式解決問題的辦法,本人更願意採用的方式是直面和調整。人之所以會有情緒,生理上來說是受到因外界刺激而產生的激素的影響,也就是說是一種「客觀」的存在。面對各種情緒,我們要做的不應該是去「改變」它們,而是坦然面對。如果覺得悲傷,就大聲的哭出來;如果快樂,就大聲的笑。仔細去體會不同環境下自己最真實的情緒,反而讓我們更加能夠感覺到自己真實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但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當下的情緒對未來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或者傷害到身邊的朋友。這時候我們應該訓練自己「控制情緒」和「隔離情緒」的能力,畢竟每個人都生活在「當下」,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都不如「當下」重要。
一句話總結就是:接受情緒讓我們成為真實的自己,而控制情緒能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為何要堅決治療「雞湯病」
雞湯文最厲害之處在於把兩種看似矛盾的教義統一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種看似「自洽」的邏輯體系。要說清楚這件事情還比較拗口:雞湯文看似可以解決任何問題,能夠讓人覺得自己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但實質上任何問題都解決不了。
看似可以解決任何問題,是因為雞湯文的邏輯體系乍一看是非常「嚴密」和「自洽」的,往往還摻雜了宗教、成功學等普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因素,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能夠讓人覺得自己可以解決任何問題,是因為雞湯文把兩個矛盾的理念融合在一起,這樣不管正的反的,不管什麼情況,總可以找到一條能夠說通的道理。你失敗了,想要堅持,雞湯文告訴你「堅持和努力必定成功」;你失敗了,不想堅持了,雞湯文告訴你「放下才是幸福的根源」。幾乎任何人面臨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在雞湯文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事實是這樣的:雞湯文並不會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它只不過是一種載體,投射的是我們自己內心最深處的真實想法。這種載體的意義在於為我們的舉動提供了理論依據,從而讓我們覺得心安理得。
可想而知,這種理論體系對我們解決實質問題是毫無幫助的。最可惡的是,雞湯文往往還會把人往錯誤的方向引導。我已經看到身邊有太多的例子,不少朋友在黎明的前夕,應該堅持的時候卻選擇了「放下」;也有不少朋友在墜落的懸崖,應該「放下」的時候卻選擇了堅持。之所以在每一個時間節點都做了錯誤的選擇,一是因為他們在長期的逃避中已經喪失了分析事情的能力,二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在雞湯文里找到讓自己舒服的借口,為自己的退縮找到了堂皇的理由。
雞湯文所謂的正能量,無非就是弱者給自己選擇的一塊遮羞布而已。
除此之外,雞湯文在「傳教佈道」的過程中為了達到目的往往還會採用很多不那麼光彩的手段:比如為了說明某個道理,以「真實」的名義編造故事,又比如扭曲事實、牽強附會,再比如以偏概全等等。可以說,每一碗看似美味光鮮的雞湯背後,都藏著許多不那麼美好的產生過程。
現在回過頭去看開篇附上的經典雞湯文,相信你的感受已經完全不同了。這是一個典型的編造型故事(人名、地區都非常泛濫,完全無法求證),並且試圖用單一案例引出普適真理。在故事裡一切都是完美的,但是或許在另外一個平行世界,小孩或許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或許過的真如老師所說的那樣,按照雞湯文的邏輯,他又該如何面對自己的老師和父親?(當然,在雞湯文里這樣的事情永遠不會發生)。
真誠勸告所有朋友,請放下手中的雞湯文,停止服用精神毒藥。真實的世界固然存在這樣那樣的不完美,但或許正是因為這些不完美讓這個世界變得多姿多彩。
更多優質文章,請關注公眾號:zhichangcdb(打開微信,搜索公眾號)
推薦閱讀:
※【經營管理】興榮之路——湖北十堰農商行北京路支行發展紀實
※中國的畸形發展與改革
※天生要在外地發展的命
※陳益峰談羅盤的發展歷史
※我國現代暢銷書機制的形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