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也有"蒙娜麗莎"

荷蘭也有"蒙娜麗莎"

(2010-04-26 08:27:56)

標籤: 荷蘭 海牙 皇家莫里茨 美術館 維米爾 倫勃朗 魯本斯 旅遊 攝影 阿茲貓 分類:阿茲貓歐洲行

荷蘭也有「蒙娜麗莎」

— 海牙皇家莫里茨美術館

「我要畫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樣子,葛麗葉,僅僅只是你」-維米爾 「我強迫自己直視他的眼睛,覺得自己燃燒了起來…他在畫我了」-葛麗葉一幅名畫背後的愛情故事,也許是虛構的,但誰又在乎呢?畫中的女主角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此刻她正安靜地掛在海牙皇家莫里茨美術館的牆上,注視著每一個慕名而來的人。

("北方的蒙娜麗莎"-維米爾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女孩》)

初春的海牙,一個充滿綠意和瀰漫沉靜氣息的城市,大西洋濕潤的海風催開了街頭的風信子,在寒冬尚未完全褪去時,便迫不及待地開始綻放它們的美麗了,市政廳、國會議事堂旁波光粼粼的運河邊幾隻天鵝悠然划過, 然而貓貓卻無心停下腳步欣賞這清晨的美景,徑直向矗立在運河邊的一座十分秀氣的古典建築走去,因為今天約好了前往皇家莫里茨美術館,在正式開門前一個小時完成拍攝。

這座小巧雅緻古色古香的博物館原本是莫里茨王子-荷屬巴西總督莫瑞斯(Johan Maurits)伯爵的離宮,始建於1634年,1821年成為了皇家美術館,演化成完美的藝廊。博物館的公關經理Patricia,一位優雅美麗,可以講一口流利西班牙語的女士已經等候多時了,跟隨她進入宮殿般的博物館,裡面巴洛克風格的長毛地毯吸盡足音,皇家宅第的豪華氣息處處可見。莫里茨皇家美術館是荷蘭非常重要的一座藝術殿堂,雖然不大,但館藏的自荷蘭黃金時代起的300幅繪畫作品,均是重量級的作品,例如15-18世紀佛蘭德斯(Flemish)派和荷蘭派的畫作,很多來自於前荷蘭王子威廉五世(William V of Orange)的收藏。

(莫里茨親王雕像)

每個展廳都不大,但細看起來,這裡的作品都不同凡響,由於光線昏暗,不能使用閃光燈,時間也不多,貓貓就輪流用兩部相機分別拍攝了5個世紀以來許多著名畫家的經典之作,例如倫勃朗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ical lesson by Dr. Tulp)、維米爾的戴珍珠的女孩(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畢加索的女人與陶(Woman with mustard-pot ),Piet Mondrian的落日下的風車(Windmill in sunlight),和魯本斯的《聖母升天圖》等等,這些堪稱全館靈魂之作。

(匯聚荷蘭十七世紀的藝術繪畫瑰寶)

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眼看要開門了,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荷蘭的主要博物館門前總是長龍般的隊伍),於是貓貓結束工作把相機寄存後,領了語音講解器,重新回到博物館裡參觀起來,難得來一次,怎能錯過如此近距離地觀摩大師作品的機會呢!

重要作品除了講解創作的內容外,還有關於畫家的介紹,而最能代表荷蘭的畫家有兩位,一位是梵高,另一位就是倫勃朗,但梵高的精品都是在法國創作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倫勃朗更能代表荷蘭。尤其是倫勃朗對下層貧窮百姓的關注體現了荷蘭「以人為本」的精神。荷蘭從19世紀開始,就強調扶助窮人,在荷蘭,沒有人會因為貧困而死去。

(倫勃朗作品的房間)

(倫勃朗的成名作《杜爾普教授的解刨學課》)

(倫勃朗晚期的《自畫像》)

 在倫勃朗展廳正中的牆壁上,貓貓看到了他的成名作:《杜爾普教授的解剖學課》(1632),這是他剛搬到阿姆斯特丹以後的作品,已顯示出他擅長的光與影作畫的才能,以及無可辯駁的堅強寫實功力,內容則體現了他的科學與理智精神。倫勃朗作品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他的自畫像,後期的,特別是晚年的自畫像,在思想和心理刻畫上比早期的更加深入。端詳著倫勃朗晚期的自畫像,那時的他已進入老境,畫作以闊大而果斷的筆觸,傳達了內心的抑鬱。這時的他正忍受著日益加劇的生活重壓,社會的打擊、家庭的不幸(第二任妻子去世和經濟的徹底破產),使倫勃朗陷於難以忍受的困境。從那飽經滄桑又無可奈何的眼神中,似告訴人們,他已看透人間的一切。

(維米爾作品《黛安娜和女侍》)

除了倫勃朗,館中最稀罕的當屬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1632年—1675年)的作品,這位17世紀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名聲僅次於倫勃朗,由於不靠賣畫為生,因此傳世作品很少,極為珍貴。其作品粗看貌不驚人而略顯呆板,但細細欣賞,你才會感受到他處理光影和色彩微妙變化的技巧之高,畫中所流露安詳、寧靜的氣息,也令人回味無窮。維米爾的油畫存世僅36幅,但件件精品。

(維米爾代表作《代爾夫特風景》)

(維米爾作品的房間)

開頭提到的便是這位神秘畫家(從未留下任何關於畫家的肖像)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女孩》,這幅尺寸並不大的作品,卻有著震撼人心的效果,當你第一眼看到畫中清純而脫俗的神秘女孩時,相信很難將目光移開,自然清麗的少女有著蒙娜麗莎般神秘的微笑,那驚鴻一瞥彷彿攝取了觀畫者的靈魂。維米爾在這幅畫中採用了全黑的背景,從而取得了相當強的三維效果。黑色的背景烘托出少女形象的魅力,使她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光彩奪目。畫中的少女側著身,轉頭向我們凝望,雙唇微微開啟,彷彿要訴說什麼。她閃爍的目光流露殷切之情,頭稍稍向左傾側,彷彿迷失在萬千思緒之中。

畫中少女的氣質超凡出塵,她心無旁鶩地凝視著畫家,也凝視著我們。欣賞這幅畫時,觀者會很輕易地融化在這脈脈的凝望中,物我兩忘。荷蘭藝術評論家戈施耶德認為這是維米爾最出色的作品,魅力就在於她的神秘,無人知曉這個女子到底為何能散發出如此恬靜的微笑,而畫家又是在怎樣的心情下畫下了這樣的作品,這幅17世紀的少女畫像引出了後人無盡的遐想,一部十分感人的小說與同名電影誕生了,由英國導演皮特?韋伯指導,好萊塢大明星斯嘉麗?瓊森和科林?菲爾斯主演,片中她是出身貧苦人家的少女,因為前往畫家維米爾的家中幫傭,她愛上了男主人,擁有極高藝術天份的葛麗葉,深深影響了維米爾的創作,甚至成為畫中的模特,但卻因為身分地位的懸殊,而空餘一場情恨……

(魯本斯作品的房間)

(魯本斯作品《男孩和蠟燭老婦》)

欣賞完維米爾的幾幅精品,貓貓來到另一個展廳,裡面是以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為代表的佛蘭德斯派畫家,作為佛蘭德斯大藝術家,巴羅克風格的代表畫家,17世紀初他就成為歐洲畫壇上的活躍人物,一位同時代的人曾將他譽為「諸畫家之王,諸王的畫家」,雖然生活在安特衛普,但他的藝術活動遍及歐洲各國。良好的家教,交遊又廣,以藝術成就、博學和口才活躍於各國宮廷顯貴間,他不只在當時西班牙治下的尼德蘭稱霸畫壇,在曾經旅居的英國、法國、義大利,以及西班牙,也都極受大眾的愛戴,並在這些國家留下了深遠的影響。貓貓在之後的不同美術館裡都看到了他的作品。

(魯本斯與Jan Brueghel合作完成的作品《伊甸園》)

二樓走廊上的一組靜物花卉作品,見證了17世紀盛行寫實主義的畫風,繪畫作品都像照片一樣,所見即所得,在17世紀的荷蘭,最有權力的不是教皇、國王,而是商人,畫家要體現的也不是國王的生活,而是百姓的生活——那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場景。比如,花卉貿易在17世紀占統治地位,於是出現了靜物畫,後來在銀器、地板、牆面上也開始畫花。而這些作品成為後人了解17世紀荷蘭的窗口。據Patricia講,今年美術館會有一個專門關於鬱金香專題的繪畫作品展,可惜貓貓是趕不上了。

畫作的背後還有關於那個時代的介紹,17世紀是荷蘭共和國發展的「黃金時代」—政治民主、信仰自由、文化寬鬆、國強民富,當其他國家還在宗教鬥爭的漩渦中時,尼德蘭已經在商業發展中取得巨大成功,波羅的海海洋業迅猛發展帶動商業起飛,阿姆斯特丹很快成為具有霸主地位的商業中心,在工業、商業和藝術方面都領先於其他地方,尼德蘭也自然而然地成為文化中心。這些為繪畫藝術的空前繁榮創造了條件,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

尤其是以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的北尼德蘭(今天的荷蘭)比南部更加開放,對不同的思想流派呈包容態度,對藝術的繁榮起到了非常大的推進作用。首先湧現出來的是一批藝術贊助人,他們不僅僅限於貴族家庭,還包括依靠海洋業發達起來的富有的商人。後來的中產階級以及普通的荷蘭人都開始對購買繪畫作品產生興趣,並用它們裝飾自己的住宅。這在當時是一種新現象,因為之前在整個歐洲,繪畫作品只是上流社會的奢侈品。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藝術家的工作室和作坊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文化和藝術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形式,每一年都會有大量的畫家帶著他們新視野和新主題冒出來。

(17世紀另一位荷蘭風俗畫代表畫家Jan Steen的代表作品

《the way you hear it, is the way you sing it》)

荷蘭繪畫藝術的繁榮既受益於迅速發展起來的藝術品交易市場的推動,又得益於新教卡爾文派反對偶像崇拜的教義主張,再加上繼承了講求真實,反映現實生活的民族藝術傳統,使繪畫藝術在荷蘭完全擺脫了天主教會、宮廷和貴族的壟斷,抹去了往日神秘、高貴的光環,真正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變成了可以自由買賣的大眾消費商品。17世紀荷蘭繪畫藝術所體現出來的大眾消費、大眾審美特徵,不僅使其成為世界藝術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而且為現代大眾藝術觀念的確立和現代藝術市場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於是當貓貓徜徉在昔日的皇宮,今日的公共美術館中,深感不必懂太多的理論,也不必去探究其中的偉大意義,荷蘭式繪畫藝術,充滿了自由自在的情調,只要抱著輕鬆的心情去觀賞就可以了,因為這裡的藝術是地地道道的平民藝術。

皇家莫里茨美術館藏品組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蘭精彩博物館系列(即將推出更多...)

全球最奢華的藝術展 世界最貴的「豬」 走進梵高的世界

荷蘭的「蒙娜麗莎」 倫勃朗故居 博伊曼斯的奇妙世界

分享到新浪微博 閱讀(22683)┊ 評論 (52)┊收藏(8)┊禁止轉載 ┊分享┊ 列印┊舉報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推薦閱讀:

房主把「非洲蒙娜麗莎」掛家中30年以為不值錢 結果賣了1000萬
霧裡看花——有感於《蒙娜麗莎的微笑》
《蒙娜麗莎》油畫欣賞
東方的蒙娜麗莎---柬埔寨女王宮
蒙娜麗莎的九個幻象

TAG:荷蘭 | 蒙娜麗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