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清華女生破北鬥技術送美國(霍光)

  一則四年前的消息,又一次因社交媒體傳播來了一次「延時爆發」。

  這則消息題為《清華女生破解北鬥技術送美國》——「清華女生」是備受關注的特定人群,「破解」是一個敏感行為,「北斗」涉及國家戰略,而「送美國」不但涉及國別衝突,還透出一股陰謀味道。這樣一則題目堪比微小說,難怪在多年以後被「挖墳」還能引起傳播熱潮。

  可惜,事情的過程,大大不如標題撲朔迷離。

  事情源自這位女生從2006年開始發表的一系列論文——2005年,歐洲首顆「伽利略」導航試驗衛星升空,其信號在2006年1月激活後,這位女生所在的實驗室捕捉到其發送的信號,並隨後解碼了其信道編碼規則。此後,在2007年北斗衛星升空之後,她又重複了這項學術工作,並在某次學術會議上獲得了最佳論文獎。

  沒想到,從2009年這一事件以前述標題被廣為傳播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挖出來討論一次,重點圍繞在幾個方面:北斗太爛,這麼容易被破解;北斗威脅到GPS,所以美國重金挖人破解;為何中國人幫美國破解自己國家的系統,等等。

  那麼,這位女生所做的到底是何種工作?

  今天,無線電傳播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干擾——單是手機信號,就分電信、聯通、移動。如果你用的電信手機卻連上了移動的信號,並不是升級了,而是悲劇了,意味著你接到的都不是打給你的電話了。在這種情況下,傳輸一般會採用成對的信道編碼器和解碼器,讓通信不受「噪音」的干擾,順利地傳遞給接收者。簡單地說,北斗衛星用編碼器將通信編碼進行有規律的加工,使得擁有解碼器的設備能從各種干擾中,通過這種規律性準確地挑選出北斗所發出的信號。

  這位女生所做的,就是通過某種演算法和設備,在沒有通過正式渠道獲得解碼器的情況下,找到了這種規律性。簡單來說,如果北斗是個人的話,她所做的,就是發現了「北斗」這個人的特徵,從而能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將「北斗」找出來。

  需要提的是,信道編碼只是特徵識別,與內容加密無關,單是這項研究並不能獲取北斗所傳播的具體內容,只是能夠成功捕捉其發出的信號而已。

  而另一方面,在北斗商用之後,其民用信道編碼本來就是要向相關的生產商公開的。事實上,即使是GPS的民用編碼也早已不是秘密。因此,這項研究與安全問題毫無關係,只是揭曉了在沒有解碼器的情況下,存在破解特定信道編碼規律的可能性。

  然而,雖然此事說穿了只是一個正常的學術研究項目,但在這幾年間被反覆傳播背後,卻投射出了北斗以及與北斗類似的一些國家推動的項目的軟肋——如何消除誤解,讓人們真正接受其存在。

  今年,關於北斗的新聞不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阿里巴巴進軍北斗的傳聞。北斗的商業化進程仍然舉步維艱。其中,除了商業化規模太小引起的成本較高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們對「北斗」的安全性、準確性還是存在誤解和懷疑。

  筆者從行業人士處詢問得知,目前,一些企業生產的北斗晶元,價格已經下探到100元關口,雖與GPS晶元2美元左右的價格仍有差距,但對手機等設備成品價格的影響已經在不斷縮小。而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於組織實施2014年北斗衛星導航產業重大應用示範發展等專項的通知》指出,希望到2016年將實現北斗衛星導航及其兼容產品應用總量突破3000萬台/套,可以預期,彼時北斗與GPS價格上的差異將進一步縮小。

  然而,「不敢用」、「不願用」卻依然制約著北斗的發展。即使官方已經從多種渠道努力證明北斗的精度和可靠性不輸於GPS,但人們對其的懷疑並未消退。

  為推廣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俄羅斯同樣面臨難題,而其所找到的藥方是「強制」。2010年,俄羅斯曾一度宣布,計劃從2012年起,俄羅斯境內生產的手機強制安裝「格洛納斯」(俄羅斯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導航晶元,而進口手機如未安裝「格洛納斯」將加收25%的關稅。然而,由於「格洛納斯」啟動推遲,這一計劃也隨之擱淺。今年,俄羅斯連續發射兩顆「格洛納斯」導航系統衛星,而俄羅斯媒體報道,其議會正試圖將俄境內道路交通工具都納入強制安裝「格洛納斯」的範圍。

強制真的是解決自主衛星導航系統普及的最好方式嗎?顯然不是。毋庸置疑,強制安裝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但是,一方面,強制安裝只能滿足規模的要求,這並不會增強相關企業的真實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這又會衍生出尋租的空間。最簡單的,如果「北斗」被納入強制安裝範圍,涉及的生產企業可能就不會致力於將其模組價格進一步降低——而這並不利於其在更廣闊的市場與GPS競爭。

  那麼,如何讓「北斗」更順利地被人接受呢?可能,在其推廣方面,營造更多富有想像空間的話題是必要的。阿里巴巴進入的一則傳聞就能讓相關股價大漲,已經說明了話題的影響力。不過,更重要的是,如何用一個個生動的樣板案例,去讓人們更加了解北斗是很重要的。例如,俄羅斯在索契冬奧會的運輸車輛上採用「格洛納斯」進行監控,並因此大大擴展了「格洛納斯」的影響力,就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案例。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民資加入北斗,拓展北斗陣營的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利用這些企業的創造力,利用重大事件進一步拓展北斗的影響力,消除種種不應存在的誤解。這或許是北鬥成長中需要進一步努力做出突破的。

推薦閱讀:

美國總統黨內預選誰會勝出    錢江晚報
歷史揭秘:美國1951年出兵朝鮮是為了保日本
【申請H1B系列乾貨】-4︱如何寫出一份扎心的簡歷
美國攝友帶你走進比爾.蓋茨的家
章瑩穎案:沒有車,活在美國有多危險?

TAG:女生 | 美國 | 謠言 | 技術 | 霍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