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重複或者有不認識的生僻字,您有沒有遇見尷尬事?

建議姓名登記改革,允許名和字並用

文:枯木

生活當中有沒有這種情況?要麼是同名同字,你叫一個人其他人答應,要麼是有些人的名字是生僻字,你不認識,一旦叫錯了就出現尷尬事。我想大家都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是什麼緣故呢?

我們國家漢字比較浩繁,《新華字典》收錄單字以前是8500個左右,《新華大字典》10100個左右,《康熙字典》比較全,漢字有47035個字,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收錄了87019個漢字,但是在日常生後中,很多字並不常見,常用的也就幾千字,88年公布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選收了2500個常用字、1000個次常用字,總數不過3500個。

人一生下來,就要有姓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到2016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等)達到13億8千萬餘人,按照三個字取姓名的話,我們現在常用的字不過3500個左右,雖然從排列組合理論上來說,完全不重複足夠我們使用,但是由於姓氏是固定的,常見的也就幾百個,而且不少字人們不常用來取名,因此重複的幾率就非常大。

而且從八十年代起,姓名只有兩個字的現象也特別常見,人們給孩子起名時,一則比較上口,再則寄託希望和祝福,比如「麗」、「靜」、「強」、「剛」、「龍」等等成了常見名字,因此同名同姓就比較常見。

近些年,雖然《姓名登記條例》一直沒有頒布,但是登記姓名一般要求不少於三個字,有些家長又恐怕孩子在學校重名,因此就找生僻字,甚至在《康熙字典》裡邊尋找代表美好意義的字,比如「堃」、「篪」、「贇」、「驫」、「犇」、「垚」等等,作為孩子的姓名。這樣問題就來了,由於是生僻字或者是異體字,大多人不認識,這樣就容易出現尷尬事,把人名叫錯。又因為不認識,因而就故意迴避或者避免叫這個孩子,對孩子的性格和成長容易造成了不利影響。所以,姓名改革還是相當必要的,那麼,如何改呢?

首先我們說說姓名來歷。姓名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的符號,有名有姓,名是個人獨享的,姓氏則是和別人共用的。古代是先有姓氏後有名字,「姓」從「女」從「生」,代表古代母系社會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血緣關係,也是部落的總稱。而「氏」則是部落擴大後下面的分支,同屬於一個「姓」,但是不是一個部落,比如古代有名的「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皇帝(有熊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堯(陶唐氏)、舜(有虞氏)等,都是同一祖先,但是氏族不同,氏族代表著來歷,也代表著貴族之類身份。後來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姓氏也越來越多樣化,或祖先姓氏名字,或地名、職業、官職、居處等等,五花八門,非常豐富。

而名的出現則比姓氏要晚,剛開始就是用個人特徵或者生辰來命名,以區別於同姓氏其他人,如夏商周很多統治者都是用生辰來取名的,如「孔甲」、「帝乙」、「中丁」等等。隨著時代演化,姓名結合在一起,姓代表血緣關係,名代表自己,一般由家族長輩來取名。

古人除了「姓名」還有「字」,《禮記》裡邊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這也是後來女孩未嫁人稱為「待字閨中」的來歷),本來是貴族特權,平民只有姓名,連「氏」都沒有,更沒有「字」。古人的「字」是對「名」的注釋。如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孟子名軻,字子輿(軻指具有兩木相接的車軸的車,輿指車中裝載東西的部分);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或曰謚伯陽等等。在古代直呼別人的「姓名」是對那人的不尊重,表示尊重時應該呼對方的「字」。

孔子(孔丘字仲尼)

古代姓名和字是不由自己的,是由血緣和長輩賜予的代表個人的符號。因此,一些人,尤其是中上層文人雅士,除了姓名和字以外會給自己取「號」,這也是一些特權,因為在古代姓名不是隨便變更的,除非作姦犯科或者隱姓埋名,否則不能變更。如春秋時期范蠡,字少伯,歸隱江湖後,自號陶朱公,化名鴟夷子皮。

老子(李耳字聃)

隨著時代演變,人口的增長,到了漢朝,姓名字型大小變得越來越普遍,只不過字型大小還是一般局限於富裕家庭,一般平民還是不會取字型大小,因為字型大小是為了和外界交往才用的,而女人則處於附庸地位,大多都是有小名而無名字,只稱為某某氏,這樣的習慣一直流傳到到清末。

孟子(孟軻字子輿)

而到了建國後,因為掃盲的緣故,1956年原來的繁體字也得到簡化,人們拋棄了以前的繁文縟節,因此字型大小就逐漸消失了,只是一部分號轉為筆名、藝名,人們只保留了姓名,而且是常用字和簡化字,去有關部門登記姓名,在填寫欄上,以前的名字或者小名都變成了曾用名,而不能同時並用,事實上在生活中人們還在使用。在某些地方人們就為了區分一個人的姓名,把正式登記的稱呼為「官名」,把經常稱謂的叫做「小名」,這樣只要一說某某就知道是那位,而不會發生歧義。

現在,人口增長几乎達到14億,給孩子取名成了難題,要麼給孩子取三個字以上的姓名,那麼有點不倫不類,頗有點像日本人名字;要麼取生僻字,那麼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有影響,取常用字則重複幾率太高。該怎麼辦?

關公(關羽字雲長)

我建議恢復以前的姓名與字並用的習慣,這樣,即可避免了重名重姓,又可以繼承傳統文化,一舉二得。從文化傳承上來講,古代人取名字都是有意義的,《顏氏家訓·風操》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 ,廣義的理解,字不妨是名的含義的詮釋,也可以是名的內涵的發揮。例如我們熟知的《三國演義》裡面人的姓名大多是由姓氏和一個字的名組成,然後再加上字,這樣,人們就會分得清誰是誰,不會因為姓名一樣把兩個人混淆,比如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孫權字仲謀,諸葛亮字孔明,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等,還有《隋唐演義》一些英雄人物比如秦瓊秦叔寶,尉遲恭尉遲敬德等等,都是詞義互見,相輔相成的。

陶朱公(范蠡字少伯)

姓名和字連用的傳統一直到了近代還在使用,比如偉人毛澤東字潤之,「潤之」是對「澤」的注釋;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孫中山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因化名中山樵,所以常以中山為名等等。

孫中山(孫文字載之)

姓名和字連用,可以避免重複,因為即便人的姓名重名重姓,但是字不會也一樣,從數學概率上來講幾率很低,而且有利於把漢字和漢語的美好含義結合起來,讓人的名字賦予更多的內涵,顯得儒雅風趣,這樣既利於傳播文化,又利於區別不同人的特徵,把符號賦予更多的意義,應該是以後百姓們姓名登記的一條思路。

2017-5-27榆木齋


推薦閱讀:

一場紅塵遇見,牽動著我惦念的心弦。
緣份不會隨意而來,請善待每一個遇見!
遇見美麗七夕節 遇見美多肉
這菜不好找,但卻是養生法寶,遇見一定不要錯過挖幾顆

TAG:姓名 | 尷尬 | 遇見 | 認識 | 沒有 | 生僻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