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五章簡釋: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道德經》第五章簡釋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道德經》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道德經》第五章簡釋:
天地「惟道是從」,「守中為懷」,不聞不問,無分別之心,以萬物為其「自由道場」中的「道具」,或然不過是「形態各異」,「你往我來」,「隨扎隨用」,「一走了之」的「芻狗」;「周而復之,來不足奇,走不足惜」。
聖人「敬天應人」,「守中為懷」,不聞不問,無偏愛之心,以百姓為其「自由棋盤」中的「棋子」,或然不過是「形態各異」,「你往我來」,「隨聚隨散」,「一走了之」的「芻狗」;「周而復之,來不足奇,走不足惜」。
天地之間,其像似是個鼓風吹火的風箱吧?因空氣有「其」壓強,雖虛空而不屈,故愈加鼓動,其氣愈出。
一切自有「其」數,「道貌岸然」:處無為之事,沖而用之,守於中。
一切自有「道」數,是故,所「進」與「出」之「氣」必然守恆,天地「惟道是從」,與其「多聞數窮」,在乎「氣」是「進」或是「出」,是進「多少」還是出「多少」,「不若守於中」。[注①]一切自有「天」數,是故,所「進」與「出」之「氣」必然守恆,聖人「敬天應人」,與其「多言數窮」,計較「氣」是「進」或是「出」,是進「多少」還是出「多少」,「不如守中」。[注②]
-----------------
[注①:文中「氣」指生命之「氣」;天地從容自若,保持「氣」的「進出」「生態平衡」,而守於中。]
[注②:同①,其中「不如…」強調:聖人從容自如,有「貴知」之「明」,「順天應人」,而守中。]
【說明】:理解「守於中」是本章的關鍵。「仁」從人從二,(古文「忎」從千從心);「二」代表「天地間」,義指對「普天之下」所有的人(泛指「所有的生靈」)的「惻隱之心」;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又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sense of compassion);(見《孟子·告子上》,《孟子·公孫丑上》)
「不仁」指「無二」(thesame);「對事物沒有感覺」(insensitive);「無所謂失,無所謂得」(nopains no gains);
貶義指「無情無義」(unkind,merciless);「無動於衷」(impassive)褒義指「無分別心」(indiscrimination),如「一視同仁」(fairly)。
「芻(chú)狗」指草扎的狗,古祭祀時用其替代活狗作為祭品,隨扎隨用,用新不用舊,祭祀時莊嚴神聖,祭畢拋棄。所謂「土龍芻狗」不外是「泥」捏的龍,「草」扎的狗,泛喻「有其名,無其實」的道具。影視中,導演對「道具」及「角色」行其「不仁」,讓「觀眾」「觸目驚心」,是導演的成功。文中借「芻狗」解析:百姓,聖人,萬物,天地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的「主從」關係及法則。「橐龠(tuó yuè)」:指古時鼓風吹火的器具,包括吹氣囊和通氣管。「數(shǔ)窮,」表示「一一不漏」的「數完數盡」,相當數學裡的「遍歷」與「窮舉」;其中「數」作動詞解,讀「shǔ」,表示「點數」或「列舉」的意思;「窮」可作「窮盡」之解。
「如[rú]」:如同(like),正如(as),比如(for instance),例如(for example),諸如(such as)。
「若[ruò]」:如同(like),似乎(seem),彷彿(as if),如果(if)。
「若」從古文看,應有更深層次的意義;依《說文》解:「若」表示「擇菜[zhái cài]」也。從艸、右。右,手也。所謂「擇菜」指: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揀取可吃的部分,有「去蕪存菁」的意思。故「若」之所指,往往是「稱心如意」。比如:「上善若水」,「泰然自若」,「美若天仙」等等。
另有:「般若」讀[bō rě] [梵praj?ā]佛教語。或譯為「波若」,意譯「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實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為表示有別於一般所指的智慧,故保留音譯。
博主認為「般若[bān ruò]」仍有「the same as」的意思,就「般若匹配[bān ruòpǐ pèi]」的意思。梵文「般若」[梵praj?ā]與英文「brain of」諧音。「般若波羅密多」亦與英文「brain of both metof」諧音[註:是相去幾千年的古漢語與現代英語之「神似」],其似有「腦海彼此吻合」的意思;與佛教所稱「達到彼岸」最高境界之「智慧」是貼切的。當然這是題外話,僅供思考,作「拋磚引玉」用。
綜上所述,「若」與「如」兩者意思相近,其細微差別在於:
①涵蓋度:
「若」擇善而喻,神似形異,捻花一笑,貴在了義;
「如」托物陳喻,形似神異,點到為止,妙在傳意。
比如:可稱「上善若水」,不宜稱「上善如水」;
可稱「一敗如水」,不宜稱「一敗若水」;
可稱「如狼如虎」,不宜稱「若狼若虎」。
②模糊度:
「若」所喻範圍大,模糊度大,似是而非,從虛到實,取其義;
「如」所喻範圍小,模糊度小,是非分明,從實到虛,取其意。
比如:可稱「大巧若拙」,不宜稱「大巧如拙」;
可稱「若有若無」,不宜稱「如有如無」;
可稱「如手如足」,不宜稱「若手若足」。
③從容度:
「若」無心於「惹」,順其自然,「兩利取其大」而「從容」度之;
「如」無心於「恕」,順其自然,「兩害取其小」而「從容」度之。
比如:可稱「虛懷若谷」不宜稱「虛懷如谷」;
天地「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聖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守於中」:可理解為「恆守於中」;表示保持陰陽平衡,持久不變。
其中「恆(恆)」,會意字:金文從心,從月,從二。「二」代表上下之「天地」,表示其「心」「天長地久」與「日月同在」;其義指:「永恆」與「恆定」,相當現代科學的「永恆定律」,包括「能量守恆定律」和「物質不滅定律」。
「道法自然」中,「道」守於中,對「天地萬物」既不點其「燃」,亦不助其「燃」,「岸然」處之:自「燃」而「燃」。故有「道貌岸然」之稱。
「道貌岸然」指「道」無為,守於中,其貌「岸然」:似有「坐山觀虎鬥,隔岸觀火」之態。現代漢語作貶義解,往往用來形容「故作正經,表裡不一」之狀。
(版權保留,轉載請註明來源:周有光文化博客/桃李天下)
推薦閱讀:
※《新道德經》(第53部第1稿第1—11章)
※道德經雜談之十一 道的入口和出口
※道德經講義31
※試論《道德經》與《阿含經》的宇宙觀及人生觀
※道德經釋義卷之下,純陽真人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