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蘇軾的豁達和無奈

蘇軾的豁達和無奈(2007-12-13 16:11:54)

轉載

蘇軾是北宋著名詩人,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聰明絕頂,少年得志,20多歲的時候步入仕途。在工作和生活中,蘇軾口無遮攔,沒有城府,常常語重傷人。蘇軾性格直率,極易衝動,往往從國家的實際情況出發,從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發,針砭時弊,諫言獻策。蘇軾的詩句尤如匕首投槍,尖刻犀利,切中肯綮——「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終無術」;「東海若知明主意,應叫斥鹵變桑田」;「豈是聞韶解忘味,而來三月食無鹽」;「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X。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饑寒為上瑞」;「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統治者容忍不了蘇軾這樣的人,因此蘇軾屢遭貶謫。但是,蘇軾不屈不撓,居然「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坦蕩而豁達,「以見予之無往而不樂者,蓋游於物之外也。」蘇軾超然物外,沒人能把他怎麼樣。蘇軾的流放地惠州十分荒涼,生活相當艱苦,但是蘇軾還是非常樂觀:「羅浮山下四十春,盧橘黃梅次第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的意思是說,我雖然被流放到嶺南,但是我的心理承愛能力很強,我照樣生活得很快樂。不久,蘇軾又寫了一首詩,描繪自己愜意的生活:「白髮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哈哈,這哪裡是罪人的生活呀,簡直是神仙過的日子,朝廷絕不允許蘇軾這樣下去。結果,蘇軾又被流放到儋州,在海南島這個不毛之地生活了3年。在周圍鄰居的幫助下,蘇軾蓋了幾間草房,開荒種地,勉強度日。但是,蘇軾還是不肯屈服:「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蘇軾很懂生活,發明了東坡肉。蘇軾也是個很有趣味的人,經常與蘇小妹通過善意的嘲諷進行智慧遊戲。蘇小妹是門樓頭,蘇東坡就說:「未出門前三五步,額頭已至畫堂前。」蘇軾的臉很長,蘇小妹就回敬道:「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還未流到腮。」蘇小妹是窩窩眼,眼眶深陷,蘇東坡寫道:「幾次拭淚深難到,留卻汪汪兩道泉。」蘇東坡是個大鬍子,蘇小妹不甘示弱,回詩道:「幾回口角無覓處,忽聽毛里有聲傳。」

蘇軾的詩詞既豪放,又婉約,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需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很有才華,但是一生坎坷,並不是很順利。蘇軾是北宋朝廷的工作人員,擔任過首都和地方官吏,賦詩作詞只是一種閒情逸緻。艾蕭太盛椒蘭少,政治險惡,官場難混,蘇軾在晚年感到很無奈:人皆生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在古代,職業的選擇餘地很狹小,不象當今社會有那麼多的行業。如果蘇軾這樣的人生活在現在,完全可以象魯迅或韓寒那樣,致力於寫作事業,做一個別人管不著的文字工作者,小日子也會相當滋潤。從某種意義上說,蘇式的無奈是時代的無奈。時代不斷進步,謀生手段越來越多樣化,真是「此處不養爺,自有養爺處;處處不養爺,爺幹個體戶!」


推薦閱讀:

[兩宋] 蘇軾《東坡樂府》
蘇軾詩文精選
宋 蘇軾《枯木竹石圖》 (《枯木怪石圖》)
上皇帝書 蘇軾
古詩詞賞析|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TAG:蘇軾 | 無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