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密碼的破譯《經脈醫學》(1)

李伯聰說:「秦武王時有一屬於扁鵲學派的著名醫生入秦,他曾為秦武王診病而終於被害於秦太醫令李醯。李醯可能就是秦醫學派的醫生」。在這裡,李氏已經把號稱扁鵲的秦越人的遇害與學派之爭聯繫起來了。據李氏,「黃帝學派確實創立於戰國中後期。」而這也正是在公元前四世紀與秦武王同時的這位扁鵲學派的著名醫生從事醫事活動的時期。在當時,黃帝學派所不能容忍的便是被稱為「伎」的循脈診斷與循脈治療技術的臨床應用。   漢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倉公淳于意因遭受告訴而「坐法當刑」,將西解長安,差一點兒被處以「肉刑」,即割去鼻子,砍掉左右足的各一趾。所謂告訴的「人上書言意」,也就是告發他擅自運用循脈診斷與循脈治療技術。   東漢涪翁,隱姓埋名,不知何出,漁釣充饑,乞食人間。扁鵲學派傳人的境遇常常是坎坷的。三、涪翁與針經、診脈法及經脈木人從正史與大局的角度來講,經脈技術傳到漢初的倉公淳于意那裡時已經是「其技術暗昧」了。然而,在當時的西漢醫學界里,其他支系與陽慶同趣的「好為古傳方」的人士必然仍有人在。因而,循感脈法在它的失傳甫後可能在短期內還會有所孑遺。據《後漢書·郭玉傳》: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漁釣於涪水,因號涪翁,乞食人間。見有疾者,時下針石,輒應時而效。乃著《針經》、《診脈法》傳於世。弟子程高尋求積年,翁乃授之。玉少師事高,學方診六征之技,陰陽不測之術。涪翁所著《針經》與《診脈法》曾經「傳於世」(一說作「行於世」),但均已失傳。很可能《針經》類似於《脈針經》;《診脈法》類似於《奇該脈法》,均是與經脈醫學有關的著作。程高得涪翁師授,郭玉又從程高處得到了涪翁所傳授的技術。「方診六征」可能與判斷病候在三陰三陽六條脈上的分布有關;「陰陽不測」(或作「陰陽隱測」)則可能與「論陰得陽,論陽得陰」的募俞脈法有關。   據知,西漢末年仍在通行取十二經脈的切脈法。在道教遺書中,所保留下來的古脈法:「分經候脈法」,切診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的脈動而判斷疾病在經脈上的歸屬。   因而,此時的涪翁脈法,很可能是「分經候脈」的血脈診法,而觀察循行性感覺的實踐技術則早已失傳了。   郭玉在漢和帝時(公元89—105年)任太醫丞,是涪翁的再傳弟子,據推算:「涪翁的著作約成於西漢末至東漢初年」。   1993年,在四川省綿陽市永興鎮雙包山的西漢古墓中出土了一具塗有黑色重漆的小型木質人形,身上用紅色漆線描繪著經脈走行的路線。此經脈木人被認為可能是進行經脈教學時用的教具。綿陽市古稱涪縣,位於今涪江即古涪水之畔,因而,又將此漆木人形稱為涪水經脈木人。此經脈木人大約被陪葬於漢文帝與景帝(公元前179—141年)時期。這具涪水經脈木人可能是涪翁的先師的遺物,而那時,正是觀察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路線以進行循脈診斷與循脈治療的高潮時期。涪水經脈木人身上用紅色漆線描繪著的經脈分布的路線,正是來源自對於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路線的實際觀察與臨摹。

思考  1.《漢書·藝文志·方技略》稱:「大古有歧伯,俞跗,中世有扁鵲、秦和,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暗昧,故論其書。」請對這一段正史的記載給以梳理解說。歧伯是什麼人?「技術暗昧」指何而言?「故論其書」是什麼書?   2.俞拊之為醫也「炊竅定腦/炊灼孔竅而定經脈/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俞」。對這些正史記載應該如何理解?   3.晉景公猝死脈案已經有了經脈醫學的循脈分析結論,讀過之後能夠信服嗎?你相信本書也能夠對虢太子屍厥脈案作出頭頭是道的循脈分析結論嗎?   4.經脈醫學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暗昧失傳了,在今天,它還能夠復活嗎?它所遺留下來給我們的那些循脈規律,對於針灸臨床還會有什麼指導意義嗎?

第二章  古文字與出土的脈書及經脈木人

第一節經脈醫學與古文字和古文化

  一、「氣」與「脈」字的起源及相關古文字(一)「氣」字的起源以及「發」與「撥」循行性感覺的最古老稱呼是「氣」,其後由於確定其走行路線並予以命名的需要,這才改稱為「脈」,即所謂「別人之脈各名之」。  

  據《金石索》記載,東漢武氏墓壁畫有一幅古圖,可名之為《石針行氣出篋圖》。此圖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石針,正從一個被打開的匣子中飛騰而出,匣子的兩旁各有一個生有翅膀的仙人助其飛出,在石針兩側的空中也左右各有一位飛仙在協助。這幅圖的本身就是一個繁體「發」(發)字的甲骨文所象形的內容。(圖2—01)   更重要的,則在於石針飛出後在匣的側壁上留下的好像似飛行雲樣的條紋。此匣共有四個面,圖中可見及的兩個面上各有三條與石針行進方向相同的條紋,共為6條,加上不可見及的兩個面上應有的6條共為12條。這裡所代表的正是十二條脈。取其中的一個面上的三條寫成甲骨文,為了避免與「川」字混同而改成橫寫,又為了避免與「三」字混同而寫成「氣」形,即古體「氣」字。「氣」字今作「氣」字的簡體。   「一撥見病之應」,其中的「撥」字即起源於「發」字,不過更為晚出,又給加上了「一隻手」,即增加了「提手」的偏旁。(二)古「脈」字的演變與感覺循行現象古「脈」字的初文是「永」或「

」。其文字的構成是「人」字及依附循行於其表面的三條脈。其正體是「永」字,反體是「

」字。其實,作為古代甲骨文,正寫與反寫並無實質差別。「正永」與「反永」所表示的均是同一個字。   「永」字或「」字,以及此後各種脈字多被加以水旁,那是因為古人認為脈好像人體中的河流一樣。   古脈字的寫法,在《足臂脈灸經》中寫作「洫」字上方有一個「目」字;在《陰陽脈灸經》甲本中寫作「目」字旁的「派」,乙本中寫作「目」字旁的「巛」。其文字構成中出現了「目」,「巛」(古川字)與「血」三字。其中古川字即是十二經水思想的原始反映。洫(xù)者渠也,即田間水道,它也是西漢時期的一條河流的名稱,即洫水。上述諸字均使用了「目」旁,這一方面可能是聲符,另一方面則很可能與一些重要的循行性感覺的走行多到達眼部有關。當然,也可能與脈的走行是需要用眼睛來觀察有關。即以目視脈的意思。視脈又稱為相脈。   「血」字部件的出現,表明了血脈論的興起,把循行性感覺看成是「氣」而行於「脈外」,而血液則流動於「脈內」。這時,脈字所代表的已經不再是循行性感覺的走行徑路,而是血管了。但是,在兩種《脈灸經》時期,脈之所指仍然是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路線。
推薦閱讀:

十二經脈流注次序和起止穴記憶訣竅(含經絡流注動圖)
艾灸溫通經脈,祛除面部皺紋!
趙京生|經脈與脈診的早期關係
經脈辨證論治之我見
經脈第一(中)

TAG:醫學 | 密碼 | 經脈 | 經絡 | 破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