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密碼的破譯《經脈醫學》(1)
思考 1.《漢書·藝文志·方技略》稱:「大古有歧伯,俞跗,中世有扁鵲、秦和,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暗昧,故論其書。」請對這一段正史的記載給以梳理解說。歧伯是什麼人?「技術暗昧」指何而言?「故論其書」是什麼書? 2.俞拊之為醫也「炊竅定腦/炊灼孔竅而定經脈/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俞」。對這些正史記載應該如何理解? 3.晉景公猝死脈案已經有了經脈醫學的循脈分析結論,讀過之後能夠信服嗎?你相信本書也能夠對虢太子屍厥脈案作出頭頭是道的循脈分析結論嗎? 4.經脈醫學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暗昧失傳了,在今天,它還能夠復活嗎?它所遺留下來給我們的那些循脈規律,對於針灸臨床還會有什麼指導意義嗎?
第二章 古文字與出土的脈書及經脈木人
第一節經脈醫學與古文字和古文化
一、「氣」與「脈」字的起源及相關古文字(一)「氣」字的起源以及「發」與「撥」循行性感覺的最古老稱呼是「氣」,其後由於確定其走行路線並予以命名的需要,這才改稱為「脈」,即所謂「別人之脈各名之」。
據《金石索》記載,東漢武氏墓壁畫有一幅古圖,可名之為《石針行氣出篋圖》。此圖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石針,正從一個被打開的匣子中飛騰而出,匣子的兩旁各有一個生有翅膀的仙人助其飛出,在石針兩側的空中也左右各有一位飛仙在協助。這幅圖的本身就是一個繁體「發」(發)字的甲骨文所象形的內容。(圖2—01) 更重要的,則在於石針飛出後在匣的側壁上留下的好像似飛行雲樣的條紋。此匣共有四個面,圖中可見及的兩個面上各有三條與石針行進方向相同的條紋,共為6條,加上不可見及的兩個面上應有的6條共為12條。這裡所代表的正是十二條脈。取其中的一個面上的三條寫成甲骨文,為了避免與「川」字混同而改成橫寫,又為了避免與「三」字混同而寫成「氣」形,即古體「氣」字。「氣」字今作「氣」字的簡體。 「一撥見病之應」,其中的「撥」字即起源於「發」字,不過更為晚出,又給加上了「一隻手」,即增加了「提手」的偏旁。(二)古「脈」字的演變與感覺循行現象古「脈」字的初文是「永」或「
」。其文字的構成是「人」字及依附循行於其表面的三條脈。其正體是「永」字,反體是「
」字。其實,作為古代甲骨文,正寫與反寫並無實質差別。「正永」與「反永」所表示的均是同一個字。 「永」字或「」字,以及此後各種脈字多被加以水旁,那是因為古人認為脈好像人體中的河流一樣。 古脈字的寫法,在《足臂脈灸經》中寫作「洫」字上方有一個「目」字;在《陰陽脈灸經》甲本中寫作「目」字旁的「派」,乙本中寫作「目」字旁的「巛」。其文字構成中出現了「目」,「巛」(古川字)與「血」三字。其中古川字即是十二經水思想的原始反映。洫(xù)者渠也,即田間水道,它也是西漢時期的一條河流的名稱,即洫水。上述諸字均使用了「目」旁,這一方面可能是聲符,另一方面則很可能與一些重要的循行性感覺的走行多到達眼部有關。當然,也可能與脈的走行是需要用眼睛來觀察有關。即以目視脈的意思。視脈又稱為相脈。 「血」字部件的出現,表明了血脈論的興起,把循行性感覺看成是「氣」而行於「脈外」,而血液則流動於「脈內」。這時,脈字所代表的已經不再是循行性感覺的走行徑路,而是血管了。但是,在兩種《脈灸經》時期,脈之所指仍然是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路線。
推薦閱讀:
※十二經脈流注次序和起止穴記憶訣竅(含經絡流注動圖)
※艾灸溫通經脈,祛除面部皺紋!
※趙京生|經脈與脈診的早期關係
※經脈辨證論治之我見
※經脈第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