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必收]完全月經手冊
[導讀] 生理期要不要看醫生?生理期鬧情緒是天經地義嗎?有研究指出,心裡壓力可能是造成經痛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其他的林林總總…,現在開始,給自己一套「全方位的經期照顧」吧。
不知不覺中,很多人冤枉女性的「好朋友」。以為生理痛,忍過去就好了,不需要大驚小怪;女生脾氣不好,多半是月經來了;月經來的時候,不可以洗頭、洗盆浴、游泳、吃冰、或做愛……,這些都是對月經不公平的刻板印象。
「好朋友」的造訪應該是件值得慶祝的事,它不該只是一個「例假」或是「非常時期」,而是女性從青春期開始的大約六分之一的生命。女性主義抬頭,喚起意識,不讓社會的偏見阻礙女性了解自己的身體,月經,其實是讓女性感受身體變化,與內在溝通的好機會。
從這個月開始,好好計劃自己要吃什麼、穿什麼、做什麼,聆聽身體內在的聲音,享受呵護自己的喜悅。不潔、骯髒、易怒、或憂鬱,這些先入為主的偏見,都應該拋開。
經痛──月經來潮時下腹的痙攣,還有其他的合併反應,經常成為女性怨嘆「女人真命苦」的一大原因。
為什麼會生理痛?
婦產科醫生習慣將經痛分成兩類:1.如果利用各種檢查方法,在骨盆腔和子宮內找不到病理原因時,就稱為「原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20歲以前。2.若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細菌感染、子宮肌瘤……等等骨盆腔的問題所造成的疼痛,就稱為「續發性經痛」。
原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月經一開始時,少數會持續好幾天,大多會痛幾個小時就會逐漸消退。疼痛的性質跟生產的陣痛類似,但痛到什麼程度則因人而異,有些人只覺得腹腔內悶悶的,有的人則劇烈疼痛,會在地上打滾。
事實上,詹益宏醫師說,由他看診的經驗發覺,痛的敘述是非常主觀的,同樣的痛,對於有些嬌嬌女孩是「痛得要死」,但對一位吃苦耐勞的農婦來說,也許「只有一點酸痛」。
雖說大多數女性都有過經痛經驗,但是究竟有多普遍,國內婦科界、公衛界、或行政體系,都無研究與數據。不過瑞典曾經做過大規模研究調查,發現有75%的女人答稱「有過經痛」,也就是說,每4個來月經的女性,就有3個會經痛。
目前認為原發性的可能原因有:心理因素、體質因素、內分泌因素。國外研究結果顯示,社經地位高的女性經痛的情形愈嚴重,顯示心理壓力可能是造成經痛的原因之一。
另外,有學者研究認為,經痛跟子宮內膜分泌的前列腺素(PGF2α)有關。有原發性經痛者,在月經快來之前,子宮內膜的濃度增加,造成子宮過度收縮,也導致子宮腔內壓上升,這也許是先天的體質造成的。如果用前列腺素合成A的抑制劑,也就是一般常見的止痛藥的有效成分,可以有效減緩子宮收縮、減低腔內壓,達到減痛的效果。
不過要注意的是,止痛藥最好在痛之前就開始服用,會比「痛」發生了才慌慌亂亂抓藥服用有效。「何必讓痛來折磨,知道自己會經痛的人,早點服用,整個經期都能舒適度過,」和信醫院婦科醫師張慧如說。
什麼時候該去看醫生
所有的女人,不論是小女孩、還是生過孩子的媽媽,都不會喜歡去看婦科門診,「跟感冒發燒去看醫生不一樣,」很多女生認為,走進「婦產科」診間時情緒複雜,既不喜歡自己的隱私部位要暴露在別人眼前,也害怕內診時「被外人入侵」的恐懼感。
其實女性的生殖器官,就跟身上的其他地方一樣,不對勁也許只是出於小小的疏忽,但也有可能是更嚴重問題的警訊,給醫生看看當然是最正確的處理方式。
張慧如說,女性生殖器官原本就是「往內長的」,跟男性不一樣,如果發生問題當然不免要「一探究竟」。可是何時該向醫生求助?在診間內,醫生又有什麼方法替妳找回健康?
有以下情形的人需要去求診:
1.試過各種自我照顧的方法以後(不含自行服用止痛藥),仍然有嚴重的經痛,會影響到妳的正常作息。千萬不要以為去看了醫生也只是開開止痛藥,所以排斥去做檢查。其實就算結果只是吃吃止痛藥,也是個重大發現,因為妳不但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止痛藥,安心服用,也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因為其他的毛病而經痛,解除心中疑惑。
2.經血量過多或過少。張慧如醫師說,一般人是很難測量經血量的,妳必須學著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去「感覺」它的多寡,理論上,總失血量20~80㏄是正常的範圍,如果妳已到了頭暈目眩、貧血的症狀,那就要儘快就醫。
3.月經不規則。一般來說,正常的月經週期是21~35天,經期約維持2~6天。月經關係著體內許多內分泌的機轉,如果不在這個「公認」的範圍內,妳有自己規律的週期也並非不正常,比方說妳都是每40天來一次長達7天的月經只要規律,醫生也會說妳是健康寶寶。
4.有嚴重的經前症候群。如果月經前或經期間,妳常會不自覺地焦躁不安,突如其來的想哭,每個月就像坐上「情緒雲霄飛車」一樣,如果試過以上方法都不能獲得改善,婦科的醫生會給妳做必要的檢驗、診斷與治療,例如,單純的情緒低落就能以抗焦慮、抗憂鬱的藥物來控制。
經前症候群有方法紓解
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指的則是由於月經週期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導致月經來潮前出現一組身體和心理的症狀,包括腹脹、乳房脹痛、進食及排泄習慣改變、疲倦、頭痛、憂慮等情形。為期數天到數週,長短及嚴重性因人而異。國內缺乏相關的統計數字,張慧如醫師表示,國外的可靠數字顯示,大概有40%的婦女有此症狀,其中約只有2~3%嚴重到需要醫療介入。
PMS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有很多解釋PMS的理論,包括對內生性類固醇過敏、維生素B6的缺乏、泌乳激素過高、體內水分滯留等等,但是都沒有得到證實。
到底是荷爾蒙還是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也沒有定論,雖然我們確知,在女性月經來臨前一週內,體內的女性荷爾蒙——雌性激素和黃體激素都會產生明顯且規則性的變化。但是也有不少針對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的婦女做的研究,卻沒有發現荷爾蒙值的異常,更有大多數的研究發現,黃體激素的治療並沒有比安慰劑(長得跟真正藥丸一樣,讓人以為有療效的「冒牌貨」)更能減輕症狀。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研究顯示,大約30歲左右的女性有經前症候群的比率最高,可能因為她們面對工作、家庭、婚姻、孩子的重重壓力,而一般認為,已經存在的情緒問題會因為PMS而加重。
「臨床醫師在治療經前症候群時,應避免使用套裝的治療方式,該針對每個病人的主要問題來解決,而且當藥物無效時,就該停止使用。不要忘記良好的溝通及心理諮商,也是治療經前症候群的方法,」張慧如說。
「忍耐」絕不是女人的宿命,其實改善PMS的方法就是「照顧自己」,主動照顧自己的健康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試試以下的「全方位經期照顧」,享受自我控制的感覺。
全方位經期照顧
吃什麼呢?
1.少量多餐,不能餓過頭再大吃一頓,至少三餐是絕不可漏掉的。
2.攝取高碳水化合飲食:例如全麥麵包、水果、蔬菜、馬鈴薯等,能維持血糖的穩定,情緒就會比較平靜。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腦中血清素(Serotonin)的含量,它可以改善情緒與調節睡眠,是唯一腦中化學物質可受食物直接影響的。其中需注意的是食物應儘量不含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會妨礙血清素的合成。
3.經期要注意身體保溫,勿食生冷,包括涼拌生菜、西瓜、冰的食物及飲料,以免腹腔血管收縮,血流不足,使疼痛加劇。
除了西醫這麼建議,中醫更且提倡平日就避食生冷。中華生命文化學會理事長蘇永安博士說,因為肝經鬱熱的時候,就會口乾舌燥,更想吃冰,造成脾胃寒,形成惡性循環。「很多少女月經痛就是吃冰吃出來的,長期吃冰使得體質變差,」她說。尤其忌諱月經期間吃冷飲,造成生殖系統寒氣瘀結,嚴重者埋下未來各種婦科病包括不孕症的惡果,實不可掉以輕心。
中醫認為食物有寒熱之分,月經期間除了生冷不宜之外,凡屬寒性的,如西瓜,也不宜。必要時喝點小酒,通經去寒,也是經期保健的要法。
4.多喝水,吃大量的鮮果、蔬菜,多吃纖維。纖維素能幫助清除體內過量的動情素。
5.少吃油脂多、含糖、咖啡因、酒精、人工糖精等刺激性強的食品。
6.補充綜合維他命。維他命A、B群、C、D、E,以及鈣、氯化鎂,這些都是月經期間身體需要的營養素,食物中也都攝取得到,如果一定要補給的話,綜合維他命可以說是最萬全的補給了。
7.至於女孩子們口耳相傳月經來的時候,要多吃巧克力,到底是為什麼?其實是因為巧克力會誘發腦內釋出一種讓人心情愉快的「腦內啡」,而且每1公克巧克力約含有1毫克的鎂(鎂能控制食慾、穩定情緒、幫助動情激素的濃度調節),但是千萬不要以為來月經的女生,可以違反「物質不滅」的定律,最好還是注意不要吃太多,高熱量的甜食容易讓人發胖,而且還會害妳長痘痘。
穿什麼呢?
重點只有一個,就是穿妳認為最舒服的衣服,不用擔心會一不小心漏出來,也可以方便妳更換衛生棉或棉條。
舒服透氣的長裙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妳總是「淑女」不起來,寬鬆的褲裝也不錯,儘量不要穿悶熱、緊身的牛仔褲。
個人清潔有助於防止及減少分泌物的產生。內在美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最好是穿著便於清洗與煮沸的棉質內褲,每天更換。內褲不可過緊,否則紡織纖維會陷入陰唇內、摩擦陰唇,被不斷產生的分泌物浸濕而造成皮膚的過敏與濕癢。
如何保持衛生乾爽?
生理褲
用過生理褲的人一定會覺得它省了妳許多事,減少妳不少擔憂。專門為生理期的女生設計的生理褲,質料上分觸感舒適、較透氣的,以及防水效果較好、人工材質為主的兩種;也會分「日用型」及「夜用型」。生理褲主要的特點是底部有防漏設計,整件的剪裁也比較貼身,有的還會加重腹部的服貼感,好洗又容易乾,從來沒有試過嗎?快去體驗一下吧。
衛生棉、棉條
使用衛生棉最大的缺點是當經血與空氣接觸時,常會產生難聞的氣味,並經常令下體有黏濕的不舒服感。婦產科醫師建議,最好兩小時換一次,以防不舒服及細菌感染,請注意,衛生棉該不該換不是決定於「經血的吸收量」,而是「接觸你外陰部的時間」。
有些女生上廁所時見衛生棉上的血量少,雖已超過兩個小時,仍捨不得換衛生棉,「實在不必為節省一片棉片,造成自己清潔衛生的問題。」張慧如說。
歐美許多婦女會選擇用衛生棉條,它是一個直徑約1公分,長約4公分的棉條,置於陰道內,經血尚未流出體外前就會被吸收,可以保持絕對的乾爽。而且只要放置正確,就不會有任何感覺。處女也能使用衛生棉條。環繞在陰道口的處女膜是柔軟而富彈性的,可容許乾的棉條放入或浸濕的棉條取出。使用棉條最大的困難在於無法正確放置或是過度緊張。
有些婦科醫師建議,除非特別需求,最好少用棉條。因為從1978年首例疑因婦女使用棉條,造成感染休克致死以來,醫學上已經證實,經期時陰道有異物,例如:棉條、子宮環、避孕棉等等,較容易引發一種急性的感染,由於細菌的外毒素釋放到血液內,造成休克,血壓過低導致多重器官的功能障礙(稱為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感染後致死率高達2~8%,但是感染的機率與確實原因仍是未知,有一種說法是,棉條的使用造成的陰道壁摩擦破皮,才使細菌毒素容易進入血中。
洗澡、洗頭
淋浴或盆浴皆可。但水溫需特別注意,不能太燙或太冷。洗頭也當然可以,這些都是無害且有幫助的,月經期間流汗比較多,保持身體的舒適清潔反而更為重要。
外陰部早晚都需要清洗,以免殘留分泌物留在大小陰唇之間,如廁後一定注意要由前往後擦,以避免污物接觸陰道口。
講究一點的話可以在洗盆浴時加幾滴好聞的精油,舒展一下身心。洗頭髮是絕對可以,也是有需要的,妳不妨順便進行簡單的頭部按摩,減低神經系統的壓力,但是記得洗頭後要立即用熱風把頭皮吹乾。
陰部沖洗劑
坊間有不少陰部沖洗劑或噴劑,效果在於消毒殺菌,使妳舒暢。然而大多數婦產科醫師建議,如果沒有特別需要,最好不要使用,因為我們的身體有正常抵制細菌的機制,女性陰道內有一些益菌形成抗菌體系,維持弱酸PH值為4的良好環境,但如果過度使用陰道沖洗劑,把益菌也殺死,會破壞平衡,引發黏膜或外陰部不當的反應,真正的消毒殺菌是在平日注意維持外陰部的清潔、乾爽就可以了。
做什麼呢?
原則上,經期內妳可以做任何平常日子裡做的任何事。如果妳沒有任何不舒服,無需有什麼禁忌。
游泳
要游泳時可用棉條來解決衛生問題,在下水時使用一個全新的棉條即可,倒是在水中的時間不宜過長,水不要太冷。因為妳在經期時對冷水特別敏感,所以不要穿著濕的衣服。一般說來,水是不會跑進陰道裡的,只有生產次數太多的女性才有可能。萬一陰道進水時,也只有棉條的最下端會潮濕,不會有真正的問題。
性生活
專家們一致認為,經期的性活動不是一個醫學問題,而是個人習慣的問題。
提醒妳不要忽視自己的感覺,覺得不舒服就不要勉強,建議妳與伴侶應建立良好的共識。但是要比一般時候需要注意清潔衛生,因為月經期比較容易感染。
運動
月經期間的運動最好以持續、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例如伸展的動作、散步、慢跑、騎腳踏車,或是游泳。只要妳還能動、願意動,就要給自己一個機會,僵硬地窩在家裡縮成一團反而會更緊繃、不舒服。事實上,每週固定3次以上的運動,應該是每個人不論任何階段都要維持的好習慣。
「每月一書」新運動
同樣一件事情,妳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月經讓妳不想動、不想出門,換一個角度來看,它會讓妳比較願意靜下來,思考一些事情。妳可以坐在家裡怨恨月經,也可以選一本想讀的書、挑一部影片,或是好好寫封信給久違的朋友,這些都是讓妳期待月經的好理由,但是千萬別選上悲劇小說或是恐怖片,挑戰妳控制情緒的功力。
趕走憂鬱,別趕走關心妳的人
月經來的時候或是之前幾天,有的人會明顯感到自己較易煩躁,這個時候你可以躲起來不見討厭的人,不碰棘手的事,但是對於身邊最親密的朋友及家人,他們是願意守護著妳,關心妳的人,別把他們嚇跑了。
千萬不能以月經做為藉口,對周遭的人發脾氣,如果為了妳的月經,每個月必須有人要忍受妳的無理取鬧,那麼妳就有責任要想辦法來控制了。
首先,妳必須要面對自己的情緒,嚴重時不妨跟身邊的人一起找出問題所在,什麼情形特別容易讓妳沮喪,能不能避免?有時候其實只是「奇檬子」不好在作怪,可以透過什麼溝通技巧來化解危機?這不該是一場風暴,而是增進彼此互相了解與關懷的好機會,久而久之,默契自然生成,你們會打從心裡更快樂。
經痛時的自救方案
1.熱敷腹部。用熱水袋或是電毯敷在小腹上,迅速促進血液循環,使肌肉放鬆,舒緩疼痛,方便又有效。
2.吃一些熱熱、甜甜的東西。例如:紅豆湯、燒仙草,一方面可以暖一暖身體,一方面甜食能讓你心情好一些。而且紅豆含有鐵質,有助身體製造血紅素、紅血球,讓妳有個好臉色。
3.適度作一些伸展運動、柔軟操。痛到不能出門或走路的時候,推薦你一些消除經痛的柔軟操,千萬不要縮成一團,那會使肌肉更緊繃,反而會更痛。
4. 吃止痛藥。市面上有許許多多的止痛藥,不需醫師處方就能買到的,不過張慧如醫師表示,止痛藥成分不一,有的是專門用來治頭痛的,對經痛效果不好,建議婦女朋友還是給婦產科醫生看一看,確定沒有病變,而只是原發性經痛,醫生針對個人狀況開適合病人的止痛藥,以後你就懂去買那種止痛藥了。
5.吃口服避孕藥。避孕藥減少疼痛的原理,可能世界游避孕藥對下視丘的直接作用,使得子宮內膜的量較少,而達到減低腔內壓的目的,同時月經的流量也可能會相對減少。但是避孕藥不是每個人都能服用的,而且需要長期、不間斷服用,副作用比止痛藥大,更需要醫師的許可與建議。
男性可以更懂得照顧她
這是真人真事,一名高中生因為月經痛,到教官室想請假回家,沒想到男教官一副經驗豐富的樣子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來,告訴我,你哪一根筋痛啊?」
女性因為月經,才得以孕育生命,這是一件多麼神奇的事,沒有月經的男性應有最基本的了解與支持。
你願意大大方方閱讀這篇文章嗎?你有沒有一點點覺得女生月經來是「骯髒」的、「麻煩」的?衛生棉為什麼不能像衛生紙一樣被視為理所當然,而不要受到歧視?
態度決定了行為尺度,男性需敞開心胸多了解、多協助。爸爸可以讓女兒知道,不一定只能找媽媽,爸爸也可以幫助;哥哥或弟弟除了不要拿月經大作文章,逗鬧姊妹,並在生活上提供幫助;老公或男朋友可以體貼一點,買碗熱呼呼的紅豆湯給心愛的人喝,幫她按摩,甚至是在寒冷的冬夜為她披上大衣,小小的動作就能溫暖她的心。試試看,改變一下,找到新的相處方式,對彼此都有好處。
婦科的看診程序
1.詢問病史及症狀
病人需要清楚地描述自己過去月經的狀況、服用的藥物,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的狀況,讓醫師有初步的了解,醫生才能推論出可能的問題範圍,如果症狀單純,只是經痛或情緒不佳,開些藥就可以了。
2.進行內診
內診是婦科所有檢驗相當重要的步驟,目的是要讓醫生能夠「看到」以及「觸摸」到身體的內部,有些發炎或感染的反應就能診斷出來。內診時,醫生會在病人的陰道內放入一個鴨嘴狀的陰道擴張器(擴陰器),以觀察陰道內部的情形。
對於尚無性經驗的女性,基於生理狀況及心理因素的考量,醫生通常不會做陰道內診,而用肛診取代,就是由肛門進入直腸前往觸診。
3.進一步做其他檢驗
經過內診之後,醫生會評估情形幫妳安排其他的檢驗,例如:超音波、內部攝影、抽血,或檢體的採樣。
這一連串的步驟都只有一個目的,為了要找出妳不舒服的原因,希望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對於現在有許多婦女害怕內診,造成一些診所動不動就先使用超音波,張慧如表示,問過病史後,內診才應該是第一個步驟,超音波只能看出某些問題,超音波濫用的情形,一方面是浪費醫療資源,一方面反應醫生的看診品質,寧用超音波掃描,也不多花時間問診與內診,「如果醫生平均一次只花3分鐘看病,當然不會是一個良好的就醫經驗,」她說。
推薦閱讀:
※圖說健康:月經如黑墨 或因護理不當氣滯血瘀
※月經推遲怎麼辦?經期前後護理很重要
※月經不調吃什麼好
※月經期間吃什麼好,千萬不能亂吃歐
※預防月經不調 女性需遠離電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