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鼓勵「失足青年」

歐陽修鼓勵「失足青年」

宋史《歐陽修傳》讚譽歐陽修「獎引後進,如恐不及,賞識之下,率為聞人」。這方面人們津津樂道的曾鞏、王安石、蘇詢、蘇軾、蘇轍等均是大名鼎鼎的人物,然則,我們在研討歐陽修有關史料時,發現一件他鼓勵一位「失足青年」,並促其最終成材的故事,很令人感動。

事情發生在嘉祐五年(1061),時歐陽修已年52歲,官拜樞密副使、翰林學士等職,權位日重,儒林朗月。但他禮賢下士的心卻絲毫沒有改變。即使對那些曾經犯了錯誤的年輕人也不輕易放棄。

當時,有個叫吳孝宗的江西憮州青年,少年落魄,不拘小節,做過不少錯事,在家鄉名聲不好,但文辭俊拔,有過人之處。一天,他給歐陽修寫了一封長信,並附上所著《法語》等十多篇文章。歐陽修讀罷大為驚嘆,便邀他見面。

吳生始見我,袖藏新文篇。忽從布褐中,百寶寫我前。明珠雜璣貝,磊砢或不圓。

用百寶、明珠、璣貝,來喻比吳孝宗文章的卓越不凡,用「磊砢」即多節的樹木,來形容吳孝宗非同一般的異才,足見歐公對他的文才的肯定與讚賞。

我自得曾子,於茲二十年。今又得吳生,既得喜且嘆。古士不並出,百年猶比肩。區區彼江西,其產多材賢。

吳孝宗與自己的得意門生曾鞏相提並論,認為是故鄉江西比肩而出的難得之材。不過此時吳孝宗對於自己的文章還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可和曾鞏比擬。

吳生初自疑,所擬豈其倫。我始見曾子,文章初亦然。崑崙傾黃河,渺漫盈百川。決疏以道之,漸斂收橫瀾。東溟知所歸,識路到不難。

歐陽修告訴吳孝宗,曾鞏當年的文章也像你今天一樣,具有黃河之水一瀉千里的澎湃才情,只需稍加疏導、調教,就能有很好的發展。談到文章,歐陽修問道:你的文章寫的這樣精彩,我以前卻一點也沒聽說過,況且王介甫(王安石)、曾子固(曾鞏)都是你的同鄉,他們也末向我提起過你,這是怎麼回事呢?(「問生久懷成,奈何初無聞」)吳生不自隱,欲吐羞俯顏:少也不自重, 不為鄉人憐。中雖知自悔,學問苦賤貧。自謂久而信,力行困彌堅。今來決疑惑, 幸冀蒙洗湔。

吳孝宗面對歐公疑問,頓時面紅耳赤,並坦誠回答道,由於我年少無知,名聲不好,所以不為前輩鄉賢們賞識。後來雖自知悔改,努力進取,但雖力行而多疑難,所以來請教你,像我這樣犯過錯誤的人,還能取得社會的承認,從而洗滌以前的恥辱嗎?

對於這位知恥願改的年輕人,歐公十分憐惜,針對他存在的疑惑和自卑心理,鼓勵道:

世所謂君子,何異於眾人。眾人為不信,積微成滅身。君子能自知,改過不逡巡。惟於斯二者?愚智遂以分。

君子與眾人、智者與愚人的本質區別不在於是否犯錯誤,而在於是否能知錯就改。一個人曾經犯錯不要緊,只要敏於知而又勇於改,仍然不影響他成為聖賢。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可說是數不勝數。

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孔子過而更,日月披浮雲。子路初來時,雞冠佩豭豚。斬蛟射白額,後卒為名臣。

顏回之為後世稱道,是他不犯同樣的錯誤。孔子因為善於改過自新,就像日月光芒不被浮雲遮掩。子路初入孔門之初,粗野無禮,倔強好鬥,橫行鄉里,無惡不作,後來在孔子的悉心教育下幡然悔悟,成為一代名臣。因此,歐陽修諄諄教誨吳孝宗道:子既悔其往,人誰御其新?只要真心下決心悔過自新,無論是上天的神靈還是世上的凡人都不會不接納你,不會不歡迎你的。臨別的時候,歐陽修贈給他一首長詩《送吳生南歸》,被吳孝宗視為終生「座右銘」。在歐陽修的教導和鼓勵下,吳孝宗回鄉之後,洗心革面,潛心讀書,通過十年的勤奮努力終於在熙寧三年(1070)的禮部省試中榮登奏名進士第一名。

推薦閱讀:

《歐陽修撰集》宋·歐陽澈
精美詩文|歐陽修詞二首
歐陽修,「富養」出來的全能型文壇大師
《古文觀止》清 · 吳楚材、吳調侯選定古文觀止卷十 宋文   五代史伶官傳序(歐陽修)
歐陽修蘇轍都買不起房 蘇軾借房給兒子辦喜事

TAG:青年 | 歐陽修 | 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