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歷史學家排名,司馬遷當之無愧第一
07-27
全球歷史學家排名,司馬遷當之無愧第一 如果對全球的所有歷史學家進行排名,司馬遷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理由有三:一是他寫了東方三千年的文明史。二是他開創了紀傳體歷史的新時代。三是他的思想光芒一直燭照著東方文化兩千多年而不衰。號稱西方「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著有《歷史》一書,被稱為西方史學與文學的奠基人,但是他除了比司馬遷早出生三百多年之外,《歷史》無論在紀錄長度、真實性、文學性和影響力上,都根本無法同《史記》相提並論。司馬遷,字子長,漢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他的《史記》,記載了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五個部分,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多字。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史學著作的「絕唱」,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後世尊稱其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司馬遷有著作為偉大史學家的條件。司馬家世代貴族,史學世家,他的父親司馬談是歷史學家,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為自己神聖的使命,可惜壯志未酬,他將這一遺願鄭重地交給了兒子。司馬遷從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了一個卓越史學家充分的學識。他二十歲即壯遊全國,他游江淮、探禹穴、涉汶泗、浮沅湘、過梁楚,後來還西征巴蜀、南略邛笮,走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深入地體察山川人情風物,為他以後著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寫人狀物,無不如臨其境。司馬遷繼承父職當了太史令,有著接觸皇家圖書檔案的便利,得到了當代的大量第一手資料。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史學家和思想家,司馬遷有著強烈的使命感,他認為,周公死後五百年有孔子,孔子死後也有五百年了,總結和傳播中華文明前三千年的使命,神聖而莊嚴地落在了自己頭上,「小子何敢讓也」!正在司馬遷勤奮寫作的時候,天漢七年(公元前98年),司馬遷慘遭李陵之禍:在與匈奴的戰爭中,名將李陵戰敗被俘。在當朝袞袞諸公眾口一詞的討伐中,司馬遷為「有國士之風」的李陵講了幾句公道話,不料,逆忤了漢武帝之意,被捕下獄。後來,又有消息誤傳,說李陵已經投降匈奴,在為他們練兵,漢武帝一怒之下,將李陵一家老母妻子全部殺死。李陵得知消息,終於心灰意冷,絕了回國報效的念頭。司馬遷因此被判定死罪。當時,要想不死,還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以錢贖罪,二是接受腐刑,即被閹割。司馬遷無錢可贖,又不願意父親的遺願半途而廢,為了完成《史記》,於是接受了最大的屈辱——腐刑。受刑後的司馬遷,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巨大精神痛苦,發憤著書,在公元前91年,終於完成了偉大的《史記》。他讓中華前三千年的文明,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世界的面前,司馬遷也因此青史留名,萬世不朽!司馬遷是真正的國士典範。他的目光,超越了他所處的時代。紀錄歷史真相,探索文明發展的規律,以真達成善與美,是他追求的目標。他沒有認同暴政,認同強權,而是站在人類良知的立場上,寫他所看到整個世界。他的身上,洋溢著中國最優秀士大夫的氣質:對自由和正義,有永不放棄的追求,對生命和尊嚴有持之以恆的維護,對理想和信念的實現,有奮不顧身的戰鬥激情,對人類苦難,有著感同身受的深切憐憫。他置伯夷叔齊於列傳卷首,失敗的項羽照樣列入帝王本紀,認定匈奴南越都是黃帝子孫,承認財富創造必將改變世界……他以自己的言行,給後世的士人樹立了一個崇高的榜樣:如何在時代的變遷中保持自己的獨立和尊嚴。什麼樣的人,會寫什麼樣的歷史。司馬遷寫《史記》,是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是為了三千年來從神權下走出來的偉岸的人。皇帝與平民,將軍與士兵,貴族和奴隸,在司馬遷的筆下,都還原為同樣價值的人,所有人的努力,都是對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他筆下所頌揚的人物,都是陽剛的,豪邁的,挺立的,生動的,哪怕兩千年後,我們依然可以聽到他們的呼吸。《史記》教人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人!司馬遷是一個真正的強者,他有著強烈的悲劇意識,是真正懂得生命意義的人,所以他讓《史記》成為了一曲曲英雄主義的讚歌。讀《史記》,不可不讀《太史公自序》,和他寫給朋友的信《報任安書》。這兩篇文章,是解讀司馬遷內心世界的最重要的鑰匙。每次展讀,都熱血沸騰,都為他的堅強的意志、莊嚴的使命所感動。別人以天下為已任,而司馬遷則以己任為天下:我是什麼樣子,世界就是什麼樣子;我不倒下,世界就不會倒下。他以《史記》,昭示了一個事實:捍衛自己生命尊嚴的,可以是死,更可以是完成自己的使命;即使在漢武帝專制的黑夜,也要點燃起自由的星星之火。我為什麼如此鍾情《史記》、非要從中華文明的源頭尋找現代性?是因為宋代之後、元明以下,士大夫都俯伏於專制王權之下,獨立、自由、平等、誠信的民族精神消失殆盡,善良、陽剛、尊嚴、理性的人格特徵已成稀有元素。無論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還是民間的《三國》《水滸》,都是歌頌強權和奴役,教人奸詐和陰謀,讓人心成為無邊的黑暗地獄。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要融入世界,復興中華文明,除了汲取人類的共同文明成果之外,必須在文化上實現鳳凰涅盤,就得從自己清澈的文明源頭上重新出發。而《史記》,正是三千年文明匯聚成的靈泉活水,這裡有著與現代精神契合的無盡文化寶藏,是中國人永不熄滅的精神燈塔。趙宗彪,作者博客,原標題為:以己任為天下——《史記縱談》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的運行機制是王權支配社會' | 思想史學者劉澤華逝世
※七年級下冊歷史學案(全冊)doc
※到底商朝人哪來的,考古學跟歷史學打架了,到現在為止無解 | 一席·萬象 洛陽鏟下的商王朝 04
※毛曦:歷史學視閾中的洪水傳說及其意蘊
※王立新:歷史學者應該如何提出一個好的研究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