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體網店 你了解多少?
來源:FT中文網
春節期間去深圳度假,去商場血拚,大多商品都是打5折,折扣簡單明了,比起杭州的「滿就減」「滿就送」來少花不少腦子,於是愉悅地消費了。
逛完商場,又想去市場拉動內需,地陪形影說,不行啊,還在正月里,老闆們忙著過年,沒開張呢。不如,帶你們去家網店吧?
網店是中國時下最流行的電子商務消費模式,但是我信不過網路的安全,又覺得買衣服鞋子沒親自試過總不放心,是以形影一說,我便覺得吸引力不大。沒想到形影接著說:「知道你的毛病,我們是去逛網店的實體版。」原來對這家網店的老闆來說,網上的東西不過起到個廣告效應,看得中意了,可以去她家實體店買貨。
從羅湖開車大約40分鐘,來到一處住宅區。進門後,真是嚇了一跳。138平方米的屋子,除了必要的生活區域外,一排排全是貨架,鋪天蓋地堆著褲子鞋子。一問價格,更是嚇了一跳。EXPRESS的褲子,80元一條。J·CREW休閑褲的條絨休閑褲,30元一條。Donna Karan的鞋子,800元一雙。老闆娘聲明,所有東西,除了皮包皮夾外,全部為外貿尾單,老闆娘說得很明朗,皮包皮夾全是高仿貨,別的要是您能找出假來,假一罰萬!
同行的顧客歡呼一聲,全部開始淘貨了。寬敞的洗手間剎那間被堵了個水泄不通,一條條被看中的褲子不停地飛甩到沙發上。我卻從老闆娘的開場白里聽出了杭州口音,一問,果然是老鄉。兩個人閑話家常,越說越覺得入港,搞什麼啊,住的是一條街,讀的是一間學校,街坊鄰居名字個個對得上號。終於,就像最不入流的電視劇里演的橋段一樣,我們互相驚呼了起來:「難道你是XXX?」沒錯,就是XXX。她居然是我隔壁的鄰居,初中時的校友,沒事一塊胡鬧的死黨,1992年她來到深圳,從此兩人失去聯繫。一晃17年過去,少女變成准中年婦女,兩個杭州發小,在深圳接上了頭。
相認之後,老闆娘一拍腦門:「重新算賬!」原來的價格被咻咻咻地划去,划了一半她忽然又跳了起來:「我去給你找幾個好牌子,老娘留了好幾條絕版。」同行的人紛紛叫起來:「老闆娘你好偏心!」我則拖著她坐下來:「別忙別忙,告訴我你怎麼成了賣外貿尾單的老闆娘?」
原來,朋友當年到了深圳後,嫁的老公專門給香港、深圳的外貿工廠檢修機器。人頭熟了後,就能拿到外貿尾單,於是開店賣貨。對於這鋪天蓋地的「外貿尾單」,朋友詳細解釋:外貿定單有水洗工藝的定單中允許有20%的瑕疵,其中一個瑕疵叫色差。所謂色差,是指衣服經過水洗工序後,一件衣服與另一件衣服存在細小的顏色差別。人眼幾乎無法分辨,電腦卻能分辨出來。所以,她去拿貨就要求只拿有色差的,這樣的貨色,穿在身上,和正品差別極小。價格雖然比拿「統貨」的要高,但朋友認為還是值得的,畢竟,破了個洞的褲子可沒那麼容易賣得出去。當然,理論上來說,有瑕疵的物品都是應該銷毀的,但是,誰捨得銷毀變相的人民幣呢?
我打量著她的家庭賣場,猜測:「這裡怕有上萬條褲子吧?」朋友一笑:「8000多條。今年打算再增加衣服和鞋子的品種。」能不能拿到足夠多足夠好的品種,朋友說,一要看你和工廠的交情過不過硬,二要看老闆的膽子大不大,三要看外商監工管得嚴不嚴。比如某個內地賣得很好的牌子最近賣給德國人後,這條貨源就算是斷了,如今賣的全是存貨。再比如GUCCI、LV這些大牌,尾單全是現場銷毀,所以她只能賣高仿品。
清點賬單時,一位同行者,買了6條男褲3條女褲3條裙子兩件外套兩條童褲兩雙高跟鞋一雙登山鞋合計才一千五百多元,直呼「便宜」,難怪這樣的店鋪在中國生機勃勃。
結賬間隙她拿出一個香奈爾的2.55高仿包給我:「拿回去背著玩吧,算我送你的重逢禮物。」我也不避嫌,現場打開一看,序列號出生證明一應俱全,朋友不以為然地說:「這些當然要有,不然怎麼叫高仿?其實皮質大家都差不多,仿得好不好,關鍵是看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原來這條商家至理在山寨時裝的世界同樣吃得開。
推薦閱讀:
※拼多多開店沒銷量,該怎麼辦?
※為什麼現在的實體店鋪生意越來越難做
※網店支招兒測「渣男」 網友:別考驗人性
※關於北京武悅起訴三十多家網店要求巨額賠償的最新進展
※網店「風水」生意風生水起·每日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