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寶寶溢奶怎麼辦?安撫孩子哭鬧讓他含奶嘴可以嗎?聽聽許尤佳怎麼說

厭食是胃火不足?

厭食是小兒常見的脾胃病證,以長期食欲不振、厭惡進食為特點。其主要病因有飲食餵養不當、多病久病及先天稟賦不足等,其病理機制是脾胃消化功能失健。中醫臨床證候分型共分為脾胃不和、脾胃氣虛及脾胃陰虛三型,所謂的「胃火不足」大概相當於「脾胃氣虛」型,可見胃火不足只是小兒厭食證的一個分型,而不是全部。所以,對厭食的治療並不是單純地補胃火,而是應該調理脾胃,根據不同證候分型而選擇不同的法則方葯,如脾胃不和證治以運脾和胃,方選調脾散加減;胃火不足證治以健脾益氣養胃,方選參苓白朮散加減;脾胃陰虛證治以滋陰養胃,方選養胃增液湯加減。

用牛奶(母乳)洗臉能讓寶寶皮膚更好?

牛奶與母乳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是嬰兒的最佳食品,但是有些媽媽奶水充足,或者是聽信長輩所謂的「秘方」,在喂孩子的同時把乳汁塗在孩子的臉上,覺得可以讓孩子的皮膚更加白嫩,豈不知道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奶水尤其是母乳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除了孩子喜歡,細菌也非常喜歡,加上孩子面部皮膚嬌嫩,血管豐富,若塗上乳汁非常容易使細菌 「落戶繁殖」 ,且奶類分子量大,有阻塞面部毛孔的可能,會引起孩子濕疹。所以給孩子洗澡洗臉,最好還是選用溫水。

家長尤其是老人家口對口餵食對孩子有好處?

不少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覺得孩子還小,一般的固體食物消化不了,所以喜歡先把食物放進自己嘴裡嚼碎了再餵給孩子,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首先, 食物經過大人的口再餵給孩子,很容易將大人口中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傳染給孩子,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好好的沒有任何疾病,其實這也是片面的認識,大人的抵抗力要比孩子強很多,大人沒事不代表孩子也一樣沒事。近年來已經發生了多起帶有幽門螺桿菌的大人通過給孩子口對口餵食讓孩子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的案例。

其次,孩子很多時候對「食物」是沒有概念的,所以才會抓著什麼了都往嘴裡放,只有讓孩子本能地嘗試了才能培養孩子對吃飯的積極性,知道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如果長期口對口餵食會讓孩子缺乏進食的熱情,導致孩子偏食、挑食。

最後,口對口的餵食抑制了孩子咀嚼能力的提高,因 4 ~ 6 個月是孩子訓練咀嚼能力的關鍵時期,如果自主咀嚼能夠得到充分鍛煉, 對口腔健康有非常大的幫助。

孩子溢奶就是嘔奶?

孩子吃得好吃得香,做家長的才放心,但是很多比較小的孩子總是在吃奶的時候或者吃了奶沒多久就吐了,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懂得區分孩子到底是溢奶還是嘔奶。由於孩子尤其是新生兒消化道平滑肌功能較鬆弛,像成人樣的外表如「魚鉤樣」的胃還沒形成,尚處於「直腸直肚」的狀態,故當孩子進食後,胃處於蠕動狀態時,有時胃內空氣會噴出, 同時會帶出一些奶, 這就是溢奶。一般來說,溢奶時奶多數是從孩子口角自然流出,孩子很安靜,無明顯的異常表現。引起溢奶的最常見原因是餵養不當,有些家長餵奶時或餵奶後喜歡橫抱或者不停地搖晃孩子,或者在孩子哭鬧的時候餵奶,甚至讓孩子吸空奶瓶或含著空奶瓶睡覺等,這些都會讓大量空氣吞入胃內, 引起溢奶。一般來說,生理性溢奶在出生3個月左右就比較少發生了。而嘔奶則大不相同,嘔奶是孩子大口地吐出胃內容物,量比較多,常伴奶塊,甚至有時候嘔吐呈噴射狀,家長應提高警惕。如果是一般的溢奶,家長可通過直立抱起孩子並輕拍背,使孩子把吞咽的空氣排出,並且採用有針對性的飲食。若孩子頻繁嘔奶,可能就不是普通的消化不良或是餵養方式不當所造成的了,家長應該儘早諮詢醫生,而不是擅自找「消化葯、消食片」給孩子吃,以免耽誤病情。

洗澡頻率越高越好?

孩子分泌旺盛,做家長的需要經常給孩子洗澡,對於洗澡的頻率很多家長感到困惑,有些家長每天都給孩子洗澡,有些家長是隔一兩天才給孩子洗一次,那麼孩子到底多久需要洗一次澡呢?洗澡頻率越高就越好嗎?孩子的皮膚和大人不同,他們的皮膚更薄、更嬌嫩,孩子的皮膚外面有一層油脂,這對保持皮膚滋潤、減少外部刺激和保暖都有重要作用。不少沐浴液是鹼性的,它會破壞這層油脂,容易讓皮膚變得乾燥粗糙,用沐浴液反覆擦身,嚴重者還可能形成敏感性皮膚。每天洗澡的確能讓孩子乾乾淨淨,但也可能造成皮膚乾燥。尤其是對乾性皮膚的孩子來說,經常在水裡泡,就有可能讓皮膚脫水,變得更乾燥,甚至起皮,一旦孩子洗澡時間過長,更會讓皮膚最外面的角質層吸水變軟,降低皮膚的抵抗能力。所以,給小寶寶洗澡要注意保暖和安全。清水洗浴最好,每次洗浴不要超過 10 分鐘。因此,如果孩子不太臟,不用天天洗,根據具體情況隔一兩天都行,沐浴液也是 1 周用 1 次即可。還要根據季節特點、氣溫的變化靈活施為,如果天熱時需要每天洗澡,那麼只用清水沖沖就夠了,而且盡量在中午陽光明媚的時候沖洗較佳,最好別在夜間沖洗,有時僅需要衝洗臀部及外陰部即可。

為了不讓孩子哭鬧而讓他含一個奶嘴?

孩子尤其是比較小的孩子非常需要家長的慰藉,當媽媽不能陪著孩子時,安撫奶嘴就成為媽媽的替代品,給孩子提供一種最接近媽媽的感覺,當孩子需要慰藉時,不必靠媽媽也能達到目的。就心理學角度而言,安撫奶嘴確實可有效地安撫孩子的情緒,避免了因情感需求不能得到滿足,或因缺乏安全感而導致悲觀、 退縮、 仇視、易驚等性格的形成。但是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孩子與生俱來一種非條件反射,那便是吮吸反射,但它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消失,如果家長一直給孩子含著個奶嘴,無疑在強化他這一反射,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依賴,只要一哭,就非奶嘴不可。同時,口腔科醫生認為長期使用安撫奶嘴,會影響孩子上下頜骨的發育,也會使孩子形成高齶弓, 導致上下牙齒咬合不正,形成不美觀的嘴唇外觀。長時間空含奶嘴,可因吸進過多的空氣而引致腹脹或嘔吐。 最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長期把一個奶嘴放在孩子嘴裡含著也容易使病原體入侵,使孩子更容易生病。所以家長應盡量少讓孩子含著奶嘴,應該多花些時間在孩子身上,促進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來源:健康有道叢書之《許尤佳:兒童保健與食療》,本冊主編: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 許尤佳


推薦閱讀:

2歲寶寶一不滿意就會用哭鬧來威脅大人,怎麼辦?
哭鬧、夜醒、敏感、粘人?這種寶寶可能會成為班裡第一名
不要在孩子哭鬧時講道理|孩子哭鬧|講道理|溝通
伊萬卡為女兒慶生 小兒子哭鬧搶鏡

TAG:孩子 | 寶寶 | 怎麼 | 哭鬧 | 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