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食積引起發熱和咳嗽
文/ 魏銀
小兒食積引起發熱,表面現象就是發熱,這是第一層,用抗生素、熱毒寧或者阿莫西林、喜炎平,把發熱壓下來,不單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製造新的疾病。中醫叫做,「見熱莫治熱。」同樣地,小兒食積引起咳嗽,第一時間也是用頭孢、止咳藥水,把咳嗽鎮下去,不單沒有解決根本問題,還會製造新的疾病。中醫叫做:「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很多人都在關注那要治哪裡?
首先,調理引起發熱背後的原因有很多種。本人從事兒科臨床已多年,在臨床中發現小兒發熱有兩大原因引起:
第一,外因是氣候變化,即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對小兒體質影響。尤其,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小兒最容易生外感發熱疾病。
第二,內因是小兒飲食引起。首先,小兒先天體質屬少陽體質,猶如春天裡的小草,生機勃勃,宋代《錢乙》講到,小兒先天肝常有餘,心常有餘,肺常不足,小兒屬純陽之體。其次,當今時代,隨著人們物質生活豐富,要吃什麼就有什麼,很多家長擔憂孩子身體能量不夠,都給孩子大補,每天魚蝦肉接連不斷,加上孩子沒有足夠的自制力,一吃就吃撐了,吃壞身體了!所以,中醫經常講到,「病從口入」,我們杜絕疾病的根源要從忌口開始,對於孩子疾病,忌不了口,永遠好不了病。
通過自己臨床體會,小兒積食引起咳嗽,「見咳莫治咳」,關鍵在於順氣。首先,引起咳嗽背後原因有很多種。其中概括一下也是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
內因是根據,小兒飲食起居習慣導致,外因是天氣和地氣對小兒體質影響。其中,本人在臨床中發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的家長都給孩子吃大量的水果,把水果給孩子當主食,不吃正餐,長期吃水果,把孩子胃腸都吃寒涼了,腸道不能正常排寒氣,肺與大腸相表裡,通過肺部來宣發往外咳。現在很多家長對於孩子飲食理念一味追求走西方化路線,給孩子吃大量的甜點,高脂肪高熱量的冰飲料,導致孩子體質偏外寒內熱,加上孩子先天體質脾常不足,肺常不足,引起口臭和積食、咳嗽等。
其實,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家長應該多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內經》曰:「五果為助。」水果只是生活中輔助品,另外,水果屬性偏寒涼,小兒肺最怕寒,所以小兒多吃水果只能使孩子肺越來越寒,小兒肺氣不降,金不生水,導致很多孩子手腳發涼。《內經》云:「天氣上為雲,地氣下為雨。」肺就好比天氣,腎好比地氣,天氣不下雨,地面就容易乾燥。只有天氣降雨,地面才保持濕潤,萬物生長才會欣欣向榮。同樣,小兒肺氣宣降正常,金才能生水,肺氣才能通過三焦通道傳遞給腎水。
最後,《內經》曰:「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其色為黃。」我們中國人的膚色屬黃色,多吃入土的食物,其次《內經》雲:「人為倮蟲」皮多毛少,脾主皮,秋要收斂,所以不要太多地洗澡。相反,外國人愛洗澡,是因為他們的飲食結構比較特殊,吃的是肉食,所以體味較重。中國人多吃纖維食品,所以體味是清香的,就像嬰兒身上是濃濃的奶香一樣,吃什麼就發什麼味。因此,小兒在飲食上要消食化積,必須調理脾胃。把小兒脾胃中焦土補起來,土才能生金,下面本人將從臨床中案例說明。
案例一
2017年10月10日,本人在診所接診一位男孩,中醫調理積食引起發熱和咳嗽。患兒,陳某,6歲,出生於2012年8月。
初診:陳某,體溫38.9℃面色微黃,咳嗽氣粗而微喘,食慾不佳,小便發黃,大便乾燥,手腳發涼,舌苔發黃,耳朵深紅,嘴唇乾裂,煩躁不安。
本人問診孩子的奶奶得知,患兒前一天夜裡睡覺蹬被子引起受涼。早上起來一直流清鼻涕,輕微咳嗽,中午孩子有點低燒,接著孩子奶奶給孩子吃了肉圓和魚蝦,肉食屬高熱量食物,極易化熱,《內經》曰:「陽明主胃,陽明經屬多氣多血之經脈。」孩子發熱主要和陽明經不降有關,熱在上焦頭面部,下焦腳冰涼。孩子平時都是早上大便,到了下午都沒有大便,我觸診孩子的肚子,肚子很燙手,並且很鼓,我腦海第一反應就是採取攻下之法,瀉大腸的熱,用6克生大黃給孩子熬水喝,通過瀉大腸之熱給孩子降熱。《傷寒論》講到,「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我想到了大承氣湯里的大黃,用單味大黃給孩子降熱。其次,孩子在泡腳過程中出汗很少,說明寒邪已經入里,並且手腳發涼,我採取推拿和捏痧法,給病邪找出路,通過上焦陽脈的大椎穴周圍和陰脈的天突穴周圍捏痧,讓上焦的熱通過孩子痧點排除體外。過了不到半個小時給孩子量體溫,體溫39.6℃,看到孩子嘴唇乾裂,我用糖鹽水給孩子補充能量,棉白糖入脾胃,轉動中焦脾胃之樞紐,鹽屬鹹味,入腎,可以利小便。通過給孩子攝入糖鹽水一方面補充身體能量,一方面轉動中焦和下焦的氣機,讓孩子的身體氣機循環起來,升降有序,病自消。
最後,我懸灸重點灸了一個穴位湧泉穴,給孩子引熱下行。當孩子灸完湧泉穴,身體開始大量出汗,我試著觸摸孩子額頭熱度慢慢下來了!並告知孩子的奶奶回去之後,飲食清淡,多喝開水,忌高熱量食物和水果。第二天早上,孩子大便三次,大便量很多,一粒一粒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和孩子出生的先天體質有關,孩子先天體質脾濕重,運化弱,肺氣不足,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蠕動功能弱,吃了大量肉,導致腸道蠕動減弱,引起積食發燒。
所以,本人經常在臨床中給孩子的父母講到,一個家庭的健康,尤其孩子的健康,當你了解孩子的先天體質之後,五行當中不及的,就要採取虛則補之,但不能大補,太過則不及。其次,寒涼的食物少吃,因為萬病因寒而起。
推薦閱讀:
※莫要把小兒積食發熱當成外感發熱,手把手教你小兒推拿調理積食!
※四十四、內傷發熱
※為什麼寶寶長牙時候就會發燒?來,教你一招搞定這個問題
※4.蘆 根1——◎三根湯與小兒發熱
※寶寶反覆發熱、咳嗽,請一定想到肺炎支原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