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背後的科學素養之問
備受矚目的「巴鐵」項目,曾因「治堵神器」「海外獲讚譽」等標籤,被媒體持續報道。該項目最近在秦皇島試車之時,不少人對「巴鐵」上路充滿期待,但媒體上也出現了一些質疑之聲。無論是對技術細節的追問,還是對該項目尚處於試驗期就向民眾募集資金的質疑,都有待回應和釋疑。
相較於國外科研投入資金充裕、投資主體多元,我國的科研投入,佔GDP的比重還不夠,很多民間科技項目都存在融資困難的問題。如何在保證正常資金募集的同時,防範藉機詐騙斂財、非法集資的金融風險,成了擺在相關職能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與此同時,如果民眾科學素養不高,缺乏質疑的精神,就容易上當受騙,這就有必要加快提高國民科學素養步伐。
第18期「議事廳」,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雙南等人,請他們分析了「巴鐵」爭議以及「民間科學家」現象,並就「互聯網+」時代如何普及科學精神、提高公民科學素養,給出了建議。
普及科學精神「道阻且長」
近代科學起源於西方,而這一概念引入中國也就是近百年的事情。這樣的歷史差異導致國人對科學關注不多。有些人甚至弄不清科學與技術、科學與神話、科學與科幻的關係。近些年,中國民眾的科學素養有顯著提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根據中國科協發布的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結果,2015年我國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僅為6.2%。按照最新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這一比例預計到2020年才會超過10%。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具有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在2008年就已達28%,瑞典公民2005年具有科學素養的比例就已達35%。
如果科學素養不高,缺少質疑的習慣,缺乏調查實證的精神,就容易被忽悠。此前,有位民間科學家宣稱自己幾年前就在電視上提到了「引力波」,居然有很多網友和媒體據此認為中國人比西方科學家更早發現引力波。
張雙南指出,正因為科學精神的全民普及「道阻且長」,權威部門更要主動發聲。很多時候,普通人甚至媒體記者並不清楚某個項目是否靠譜,相關領域的專家就應該主動站出來答疑解惑;相關職能部門也應該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澄清謬誤,而不是在輿論倒逼之下被動回復。
張雙南還指出,目前地方政府和科學界缺少相對高效的闢謠機制,如果能建立起完善的機制,對涉及科技領域的社會熱點事件做出及時回應,不實傳聞和騙局就會不攻自破。
要辯證看待「民間科學家」
據媒體報道,「巴鐵」的總設計師僅有小學文化,有一些網友因此將他與其他備受爭議的「民間科學家」聯繫到了一起。事實上,如何看待「民科」,也是判斷公民科學素養高低的一個方面。
歷史上有很多發明創造都源於民間,但近代以來,隨著發明中科技佔比的提升,科研工作逐漸由政府和專業機構主導。科學逐漸和整個社會的文明、國家的發展建立了密切關係,如今,科學技術已高度專業化,科研門檻越來越高,民間科研創新有所作為的空間並不大。
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張雙南比普通民眾接觸過更多的民間科學家。他發現有些研究者根本不具備從事科學研究的知識基礎,卻非常渴望出成果。張雙南認為,原則上講,「民間科學家」對社會沒有什麼危害,有些人危害的只是自己或家人——有人連很多基本原理都沒搞清楚,就一頭扎進去做所謂的研究,最終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的大有人在。
很多人的本意不是騙人,只是想宣傳自己所謂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而那些被「偽科學」誤導的人,很多人也是因為自身科學素養不夠導致的。整個過程中,可能雙方都沒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這也是科學精神不夠普及的表現。
張雙南舉例說明,經常有人給他發永動機的設計圖,或自稱推翻了廣義相對論。他不用看也知道那些所謂的研究違背了基本的科學原理,但有些人仍然在堅持。張雙南說,陷入自己臆造的理論循環里的人,他們所理解的科學和科學界理解的科學分歧很大,沒有互相交流的可能。
有人在「分答」上向張雙南提問,「如果我能用科學的方法證明我的科學成果是正確的,你能否推薦我的成果,並宣傳我的成果?」張雙南回答道,「如果你能用科學方法證明你的成果是對的,我願意推廣你的成果。」但提問者卻壓根不知道什麼是科學方法。
當然,這並不是說「民間科學家」毫無作為。現實中,一些人雖然沒機會從事專業的科技研究,接受系統的學習,但他們通過天賦異稟或刻苦自學,也能在科研領域有所建樹。
最近就出現了這樣的例子:浙江大學的蔡天新教授發掘了一位民間數學家,小夥子本來是個打工仔。蔡教授看了他的研究成果,覺得裡面還是有些好東西的,就請他去交流,結果真發現了有價值的成果。蔡教授認為這個小夥子的研究中有兩三個是不錯的,其他人也確實沒有做出來。
張雙南認為,一些熱愛科學的普通人如果能得到專業科學家的幫助,就會事半功倍。但是,區分民間科學家和「偽科學」很困難,很多人確實缺乏基本的科學素養,做的也不是真正的科學研究,有價值的東西太少。張雙南建議,對來自民間的科研成果,哪怕是看起來不太靠譜的,也不要急於全盤否定。或許可以藉助專業科研機構的力量進行鑒別和分類,對於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引入產業資本的扶持,這樣能夠產生比較好的效果。
互聯網時代科普應「觸而可及」
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民間科學家」們,都應該努力提高科學素養,才能在科技創新之路上走得更遠。要實現這一目標,科普是關鍵的一環。而在「互聯網+」時代,如何更好地通過科普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呢?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最新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以到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超過10%為目標,廣泛開展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整體水平。
調查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科技館增至409個,科學技術博物館增至724個。我國公民對科普設施的利用情況與美國已大致相當。然而,在硬體上逐步改善的同時,我國在大眾科普的方式方法上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
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人才與科普處調研員邱成利認為,目前而言,我們的科技館、博物館的展品創新性不夠,同質化也太明顯。特別是在展覽方式上,互動性還很不夠。「許多講解員都是靠背材料來講解,沒有和參觀者進行交流互動。科普要讓公眾能夠參與、體驗、互動,不要老是『看得高大上』,卻可觸而不可及。」
「在這樣一個時代,如果仍只依賴傳統手段進行科普,就不僅僅是落伍和效率低下的問題,而應該對從事科普工作的人進行科普的問題了。」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表示,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博物館、數字圖書館、虛擬模擬軟體、3D網頁,以及不可勝數的科普類網站和頻道,不僅豐富了科普方式,而且將會成為科普工作的主力手段。
推薦閱讀:
※基督徒的謊言四:科學
※中醫各科複習資料之中醫內科學核心筆記
※2018年神經科學領域SCI期刊最新影響因子
※科學吃、動、睡幫孩子長大個
※她沒有子女卻被稱為世間偉大的母親,為中國婦產科事業貢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