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佛教文化之高僧法師輩出 譯經成就顯著
他們或西行西域、印度學經求法,或東下長安、洛陽,南下建康(南京)、廣州講經譯經,傳播佛法,為佛教文化的交流孜孜以求。涼州僧人曇曜更在主持開鑿天梯山石窟之後,東下大同,主持開鑿了雲崗石窟,並為龍門石窟的開鑿培養了一批技術力量,創立了世界石窟史上著名的「涼州模式」,為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由此可見,涼州一度成為北中國佛教文化中心絕不是偶然的,這是與一大批佛教文化名人開壇講經、翻譯著述、興建寺塔、開鑿佛窟等辛勤努力是分不開的,也是由涼州寬鬆的政治社會生活環境和良好的人文環境造就的,且對中外文化交流產生過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茲錄歷代涼州或寓籍涼州的高僧數人及其譯經成就,以彰其功德。 鳩摩羅什(344~413)原籍天竺(今印度),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羅什少年聰慧,7歲與母出家,從師學經,過目即誦,深諳佛理,20歲時已有很深的佛學造詣。他在龜茲講經弘佛,遍習佛教經典,成為中觀大師,在西域諸國聲名大震。東晉太元七年(382),前秦大將呂光率兵數萬征伐西域獲勝返回時,帶羅什到涼州。不久,呂光建立後涼政權,定都姑臧,尊羅什為軍政顧問。羅什在涼州滯留約18年。期間,他學習漢語,開壇說法,收徒講授佛經。401年,後涼將滅,羅什被前秦迎至長安,尊為國師,一直到413年去世。羅什在涼州、長安生活30年,期間,他「手執梵本,口宣漢言」,披肝瀝膽,廢寢忘食,他先後共譯經35部294卷,授徒數千人,為傳播佛教做出了重要貢獻。僧徒中僧肇、道生等稱什門四聖,另有八俊十哲之稱,對中國佛教影響頗大。僧肇曾不遠千里前來涼州拜羅什為師,追隨羅什學經弘法一生。羅什在臨終時,還在審定《長阿含經》。羅什所譯經卷,語言暢達,內容信實,符合中國信眾習慣,在中國譯經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他臨終發誓:「如果譯文不失原意,死後焚身,薪滅形碎,惟舌不滅。」羅什圓寂於長安草堂寺,涼州人懷念其功績,建寺紀念,並將其舌葬於塔中。羅什的譯經工作,為大乘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宏揚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而他培養的眾多佛學大師為中國佛學的後繼有人、開山立派打下了基礎。 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對鳩摩羅什來華傳教的意義概括為四個結論:即重兵劫持(呂光用數萬大兵討伐西域而得)、政府支持(譯經事業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勢成鼎足(使佛教自成一家,同儒、道並立)、設官管理(國家開始設立管理宗教的機構)。這是非常精當的。 浮陀跋摩 西域人,自幼酷愛佛經,尤其對《大毗婆沙論》熟讀成誦。他約在公元433~437年間在北涼首都姑臧傳播佛教,偶遇涼州沙門道泰,二人十分投緣,結為莫逆之交。在姑臧城內閑豫宮中,共同研修翻譯《大毗婆沙論》,道泰筆授,跋摩口譯,慧嵩等300餘人考正文義。這部經典共100卷,後經戰亂損失40卷,只有60卷傳世。道泰北涼僧人,生於姑臧。少年時雲遊蔥右諸國,尋得佛學寶典《大毗婆沙論》。東歸家鄉後遇浮陀跋摩,二人合力譯經,為佛教文化的傳播不遺餘力。 曇無讖(385~433)天竺(今印度)人。幼年出家,遍誦佛學經典,20歲時佛學造詣已達到了很高的境界,西域稱為大咒師。他雲遊求法,東至龜茲,又到姑臧,受到北涼王沮蒙遜禮遇,卓錫涼州,學習漢語,潛心譯經,以涼州沙門慧嵩、道朗為助手,先後譯出《涅經》、《大集經》等24部150多卷。魏太武帝欲迎之,沮渠蒙遜不悅,派人殺害。這是鳩摩羅什之後,對涼州佛教產生重要影響的又一位高僧。道朗涼州人,北涼名僧。師承曇無讖,參與佛典翻譯。《涅經》譯出後,他對該經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果。除撰寫《涅經序》,闡發《涅經序》玄奧道理外,又作《義疏》等,闡述佛理,成為中國北方最初的涅大師。 慧嵩又名智嵩,涼州人,北涼名僧。天性聰穎,悟性極高,立志於鑽研各類佛學經典,曾參加曇無讖譯場,參與翻譯《涅經》,後在涼州講授涅之學,著《涅義記》。他還曾參與浮陀跋摩《大毗婆沙論》的翻譯,後遭兵亂,死於酒泉。 曇曜涼州人,北涼、北魏名僧。曾主持開鑿天梯山石窟,又東下平城(今山西大同)主持開鑿雲崗石窟。由於他的功績,後世將雲崗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五個洞窟稱為「曇曜五窟」。他是中國石窟史上「涼州模式」的鼻祖。寶雲晉宋之際僧人,家居涼州,少年出家,精勤於學。東晉隆安初年(397),遠遊西域諸國,遇名僧劉薩訶,瞻禮佛跡,遍學梵書,精通西域各國文字。回到長安後,師從佛陀跋陀羅學禪,後至建康住道場寺,晚年住六合寺,譯有《新無量壽經》、《佛所行贊經》等。 薩班·貢噶堅贊(1182~1251)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四代祖師。幼年受父兄影響,接受嚴格的佛學教育,遍覽佛教經典,後又從師深研佛教義理,學識淵博,佛學造詣深厚,被稱為班智達(大學者)。公元1244年,蒙古皇子西涼王闊端(成吉思汗之孫)用金字詔書派遣使者相邀,他不顧年事已高,率領兩個侄兒千里跋涉,於1246年到達涼州,廣設演場,開壇說法。1247年與闊端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涼州會談」,使西藏正式歸順元朝政府,納入中國版圖。薩班在涼州居住5年多,於1251年11月在幻化寺(白塔寺)圓寂。為紀念這位功勛卓著的宗教首領,闊端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悼祭儀式,並在白塔寺建靈骨大塔。著有《三律儀論》等,在藏族佛教史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西藏宗教史上,第一個精通佛教學說中「五明」、第一個到內地傳法、第一個獲得國王封授「班智達」稱號的就是薩迦教派的薩班。 八思巴(1235~1280)又譯為法思巴,藏傳佛教薩迦派第五代祖師。1247年隨伯父薩班至涼州會見蒙古皇子闊端,並在涼州傳播佛教多年。1260年被忽必烈召至大都尊為國師,奉命管理全國佛教及藏族地區事務。他在任職期間,創製蒙古新字,頒行全國,稱「八思巴文」,被封為帝師大寶法王。1276年返藏,任薩迦寺第一代法王。八思巴一生著述30餘種,有《薩迦五祖集》傳世。他將內地印刷術、戲劇藝術傳至西藏,將藏族建築、雕塑藝術引至內地,促進了漢藏文化的交流。 章嘉·若必多 吉章嘉呼圖克圖(蒙語為「聖者」)第二世活佛。第一世出身於張姓之家,故名。祖籍青海,出生於涼州。8歲奉詔駐北京旃檀寺,又移駐嵩祝寺。雍正十二年(1734)受封大國師,同年入藏從第七世達賴習梵典,從第五世班禪受大戒,次年回京。乾隆元年(1736)受管理京師寺廟喇嘛札薩克達喇嘛印。他總管蒙古佛教事務,充當清政府使者,往來於甘、青、藏、蒙等地。章嘉博覽群書,精通藏、漢、蒙古三種語言文字,在音韻學方面造詣很深。奉命將藏文大藏經《丹珠爾》譯為蒙古文並刻印,同時,還著有蒙古、藏、漢三種文字對照的字典《賢者之源》,成為翻譯佛經的重要工具書。章嘉一生著作頗豐,對研究藏族語言文字、天文歷算、文學藝術、哲學、邏輯學、宗教學等價值很高。章嘉呼圖克圖至清末共傳六世。佛教的傳播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產生了許多前所未有的現象。寺院、僧侶的出現,改變著固有的社會結構,衝擊著固有的倫理觀念,促發著新的生活信念和生存方式。而佛教的傳播,必須藉助於佛典經籍。作為一種外來文化,必然存在梵文漢譯的過程,於是譯經事業在佛教從天竺、西域向中原傳播的過程中,一直興盛不衰。許多高僧法師,為弘揚佛法,傾注了自己一生的心血,全身心投入到譯經事業當中。涼州地處絲綢之路要衝,許多印度、西域高僧曾長期駐錫此地學習漢文化,譯經弘法。尤其在四涼時期,有許多佛學大師雲集涼州,參與了譯經活動。除以上著名僧人外,晉武帝時,祖籍大月氏的敦煌僧人竺法護,客居涼州,譯經100餘部。前秦時,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經20餘卷。沮渠蒙遜統一河西走廊後,北涼時期的佛經翻譯走向極盛,涼州成為翻譯傳播佛經的中心,有一大批僧人,聚集在天竺沙門曇無讖身邊,參與翻譯經卷11部140卷,其中以大乘經典《涅經》最為有名。這是中國涅經的根本經典,不僅對東晉佛學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而且對河西文化的繁榮也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總體而言,涼州和寓籍涼州的僧人及其譯經活動,不僅對河西,對北中國,而且對整個中國的佛教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佛教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只要是介紹佛教的經典著作,涼州佛教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唐朝提倡三教並立,佛教得到一定的發展。西夏、元朝時期,是涼州佛教發展的又一高峰,興建了不少寺院,開鑿了石窟,翻印了大量佛經。佛經的翻譯,促進了人們對漢語聲調的認識;佛經的流傳,刺激著印刷業的發展,迄今發現的世界第一件泥活版本《維摩詰所說經》就產生於西夏。尤其是藏傳佛教的廣泛傳播和流行,為佛教注入了活力。佛教的廣泛傳播,也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條件。正是佛教,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群,有了共同的精神信仰,為民族融合提供了一道地平線。 1987年9月,武威市佛教協會成立。
推薦閱讀: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歷史之涼州古墓之謎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歷史之羅什寺塔之迷
※北涼王沮渠牧犍皇后—武威公主 夏武烈帝赫連勃勃的皇后——梁氏
※北涼武威公主:錦繡未央中的心兒
※武威金剛亥母洞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