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點茶道簡史
丁以壽
中國點茶道蘊釀於唐末五代,形成北宋中葉。流行於兩宋,衰於元,亡於明代後期。點茶道是繼煎茶道之後所形成的又一茶道形式,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廣泛,並遠傳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對高麗茶禮和日本抹茶道影響甚大。
一、點茶道的醞釀
五代宋初,陶谷《荈茗錄》「生成盞」、「茶百戲」、「漏影春」條已有對分茶、點茶的記載,如「生成盞」:「沙門福全生於金鄉,長於茶海,能注湯幻茶,成一句詩。共點四甌,成一絕句,泛乎湯表。」「茶百戲」:「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漏影春」:「漏影春法用鏤紙貼盞,……沸湯點攪。」
生成盞、茶百戲、漏影春,皆是以茶粉入甌盞,用沸湯點攪,帶有遊戲性質。生成盞、茶百戲,又稱「水丹青」,也稱「分茶」,直到南宋仍流行。陸遊《臨安春雨初霽》詩有「晴窗細乳戲分茶」,楊萬里則有著名的《澹庵座上觀顯上人分茶》詩。
陶谷(903—971)是五代至宋代初人,「近世有下湯運匕……」則表明分茶是五代時的一種遊戲。分茶是點茶的孿生兄弟,故點茶道當醞釀於五代時期。
另外,蘇廙的《十六湯品》寫作湯禁忌,點茶注湯技要。《十六湯品》對點茶中的侯湯、注湯技法作了詳細的闡述,非精於點茶者不能作。蘇廙從湯器、柴薪、湯的老嫩、注湯緩急標十六品,表明蘇廙不僅擅長煎湯,更是點茶能手。《十六湯品》在茶藝、茶道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蘇廙則是點茶道的先驅人物。《十六湯品》為陶谷《清異錄?茗荈部》的第一條,《清異錄》又說:「蘇廙《仙芽傳》第九卷載作湯十六法。」可見《十六湯品》是《仙芽傳》中的一部分。蘇廙的生平無考,但一般認為,《仙芽傳》既為陶谷所引,而陶谷又是五代至宋初人,則蘇廙當是晚唐五代人,至遲亦為五代宋初人。
從陶谷《荈茗錄》和蘇廙的《十六湯品》可以判斷,唐末五代是點茶道醞釀時期。
二、點茶道的形成
(一)蔡襄《茶錄》奠定點茶道的基礎
蔡襄(1012—1067),字君謨,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為「宋四家」之一,同時又是文學家、茶葉專家、荔枝專家。蔡襄習知茶事茶藝,撰有《北苑茶》、《和杜相公謝寄茶》、《造茶》、《茶壟》等茶詩。有感於「陸羽《茶經》不第建安之品,丁謂茶圖獨論采造之本,至於烹試,曾未有聞」,遂撰《茶錄》二篇,上篇論茶,對茶的色、香、味和藏茶、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熁盞、點茶作了簡明扼要的論述,下篇論茶器,有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等。《茶錄》成書於皇祐三年(1051),當十一世紀中葉的北宋中期。
《茶錄》著重於點茶道茶藝,概述如下:
1.備器
《茶錄》記錄的主要茶器有:茶爐、湯瓶、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匙、茶盞等。「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準。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或瓷石為之」(《茶錄·湯瓶》),湯瓶是點茶的典型茶器。特別崇尚建安黑盞,「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茶錄·茶盞》)。
2.擇水、取火
宋代選水承繼唐人觀點,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取火同於唐人。
3.候湯
「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湯最難」(《茶錄·候湯》)蔡襄認為蟹眼湯已是過熟,且煮水用湯瓶,氣泡難辨,故候湯最難。
4.習茶
點茶道習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羅茶、熁盞、點茶(調膏、擊拂)、品茶等。
關於洗茶、炙茶,「茶或經年,則香色味皆陳。於凈器中以沸湯漬之,颳去膏油一兩重乃止,以鈐箝之,微火炙干,然後碎碾。若當年新茶,則不用此說。」(《茶錄·洗茶、炙茶》)
關於碾茶,「碾茶先以凈紙密裹捶碎,然後熟碾。其大要,旋碾則色白,或經宿則色已昏矣。」(《茶錄·碾茶》)
關於羅茶,「羅細則茶浮,粗則水浮」(《茶錄·羅茶》)。
關於候湯,「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辯,故曰候湯最難。」(《茶錄·候湯》)
關於熁盞,「凡欲點茶,須先盞令熱,冷則茶不浮。」(《茶錄·熁盞》)
關於點茶,「茶少湯多,則雲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鈔茶一錢七,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回擊拂。湯上盞可四分則止,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茶錄·點茶》)
關於品茶,「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間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若烹點之際,又雜珍果香草,其奪益甚,正當不用」(《茶錄·香》)。
《茶錄》對點茶茶藝作了完整的闡述,奠定了點茶道的基礎。
(二)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的貢獻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曾主持「慶曆新政」改革運動。其《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可與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相媲美。鬥茶是比評茶葉品質,而品質的發揮有賴於茶藝,因此,鬥茶亦是茶藝的競賽。「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非精於茶藝者寫不出上述精闢之句。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行二,又稱梅十五,北宋文學家,有詠茶詩文多篇。其《南有佳茗賦》,是宋代茶文的代表作。其精於茶藝,詩中就此多有描寫,「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都籃攜具向都堂,碾破雲團北焙香。湯嫩水輕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長」(《嘗茶和公儀》),「兔毛紫盞自相稱,清泉不必求蝦蟆。石瓶煎湯銀梗打,粟粒鋪面人稱嗟」(《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是品茗高手,曾撰《浮槎山水記》、《大明水記》,對水品較有心得。精通茶道的歐陽修與梅堯臣私交甚好,兩人常互相切磋詩文,也一起共品新茶。歐陽修作《嘗新茶呈聖俞》,詩云:「泉甘器潔天色好,坐中揀擇客亦嘉。」歐陽修認為品茶須是茶新、水甘、器潔,再加上天朗、客嘉,此「五美」俱全,方可達到「真物有真賞」的境界。《嘗新茶呈聖俞次韻再拜》詩云:「親烹屢酌不知厭,自謂此樂真無涯。」梅堯臣在唱和詩中評其鑒賞力亦云:「歐陽翰林最識別,品第高下無欹斜。」
蔡襄、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同朝為官,相互酬唱。如歐陽修曾為蔡襄《茶錄》作後序,為范仲淹辯誣,寫茶詩送梅堯臣,梅堯臣亦與歐陽修茶詩唱和。蔡襄送茶給梅堯臣,梅堯臣以茶詩答謝。正是在他們的推動下,使得點茶道在北宋蓬勃發展。
三、點茶道的興盛
(一)蘇軾詠茶傳葉嘉
蘇軾(1036—1101),字子瞻,多才多藝,詩、詞、文、書、畫均有極高造詣。同時也精通茶藝,是宋代著名茶人。茶文《葉嘉傳》對茶道精神、點茶茶藝有精彩描寫,「臣邑人葉嘉,風味恬淡,清白可愛」,「其志尤淡泊也」,清、淡是茶道的精神。
蘇軾對擇水候湯十分精熟。「故人憐我病,蒻籠寄新馥。欠伸北窗下,晝睡美方熟。精品厭凡泉,願子致一斛」(《求焦千之惠山泉詩》),「精品厭凡泉」,認為好茶必須配以好水,所以向時任無錫知縣焦千之索惠山泉水。《汲江煎茶》有「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親自到釣石上汲取深處江水,並用活火烹煮。蘇軾對湯候掌握十分講究,他在《試院煎茶》詩中說:「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煮水以初沸時泛起如魚目狀小氣泡,發出似松濤之聲時為適度。煮沸過度則謂「老」,失去鮮馥。所以煮時須靜候水的消息,蔡襄有「候湯最難」之說。 對煮水器具和點茶用具,蘇軾也很講究。「銅腥鐵澀不宜泉」,用銅器鐵器煮水致水有腥氣澀味,用[石兆]燒水味最正。「此中有一鑄銅匠,欲借所收建州木茶臼子並椎,試令依樣造看。兼適有閩中人便,或令看過,因往彼買一副也。乞暫付去人,專愛護,便納上」(《新歲展慶帖》),友人陳季常家收藏一副建州木質茶臼並椎,蘇軾在大年初二便寫信派人去借,並欲請銅匠依樣鑄造一副。恰好又有一福建人要回閩,所以順便讓其認識一下,好讓他回閩時給買一副回來。
蘇軾點茶事必躬親,不放心託付僮僕:「磨成不敢付僮僕,自看雪湯生幾珠」(《魯直以詩饋雙井茶次韻為謝》)。《寄周安孺茶》是首長達120 句的長篇,借詠茶來抒發人生感懷。先是敘述宋以前的茶文化歷史:「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名從姬旦始,漸播《桐君錄》。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論著始於陸。常、李亦清流,當年慕高躅。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格。豈但中土珍,兼之異邦鬻。鹿門有佳士,博覽無不矚。邂逅天隨翁,篇章互賡續。開園頤山下,屏跡松江曲。有興即揮毫,燦然存簡牘。」然後寫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清風擊兩腋,去欲凌鴻鵠」,「意爽飄欲仙,頭輕快如沐」。
蘇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詠茶詩詞,對茶道更有得獨到的體會。
(二)黃庭堅品茗薦雙井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宋代傑出的詩人和書法家。這位「分寧」茶客是一位痴於茶的詩人,從他留傳至今的數十首茶詩詞來看,字裡行間滲透著一位茶道高手所追求的境界。
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黃庭堅到京任職時,收到老家送來的「雙井茶」,他立刻將茶分贈給老師蘇軾,並寫下了《雙井茶送子瞻》。雙井茶產於修江北岸﹐細有白毛﹐狀如銀須﹐色碧味雋,故又有「雪芽」等佳譽。雙井茶的揚名﹐得力於黃庭堅。歐陽修曾在《歸田錄》中這樣說:「自景佑(1034年-1037年)以後﹐洪州雙井白茶漸盛﹐近歲製作尤精﹐囊以紅紗﹐不過一二兩,以常茶十斤養之,用避暑濕之氣,其品遠在日註上,遂為草茶第一。」
《煎茶賦》對點茶的過程,佐茶的宜忌,以及飲茶的功效,作了形象的描述: 「洶洶乎如澗松之發清吹,皓皓乎如春空之行白雲。賓主欲眠而同味,水茗相投而不渾。苦口利病,解醪滌昏,未嘗一日不放箸,而策茗碗之勛者也。……」其《奉同公擇尚書詠茶碾煎啜三首》,第一首寫碾茶,「要及新香碾一杯,不應傳寶到雲來。碎身粉骨方餘味,莫厭聲喧萬壑雷」;第二首寫煎茶,「風爐小鼎不須催,魚眼常隨蟹眼來。深注寒泉收第二,亦防枵腹爆乾雷」;第三首寫飲茶破睡之功效,「乳粥瓊糜泛滿杯,色香味觸映根來。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繩床過疾雷。」黃庭堅不僅詩、書與蘇軾齊名,於茶道的造詣也堪比蘇軾。
(三)趙佶《大觀茶論》集點茶道大成
趙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即位。宋徽宗在位期間,治國無方,但他通曉音律、擅長書畫,對茶藝非常精通,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藝術家。他於大觀年間著《茶論》,以皇帝的身份撰寫茶書,在中國歷史上恐怕是空前絕後的一個。
《大觀茶論》有地產、天時、採擇、蒸壓、製造、鑒辨、白茶、羅碾、盞、筅、缾、杓、水、點、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二十篇,集點茶道大成。
關於茶器,到了徽宗時代,則有了茶磨、茶筅的記載,茶磨、茶筅的發明,更有助於點茶藝術。
關於擇水,認為:「水以清輕甘潔為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古人品水,雖曰中泠、惠山為上,然人相去之遠近,似不常得,但當取山泉之清潔者。其次,則井水之常汲者為可用。若江河之水,則魚鱉之腥、泥濘之汗,雖輕甘無取。」(《大觀茶論·水》)主張水以清輕甘活好,以山水、井水為用,反對用江河水。(插趙佶《文會圖》局部)
關於候湯, 「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繹迸躍為度,過老則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頃刻而後用。」(《大觀茶論·水》)蔡襄認為蟹眼湯已是過熟,而趙佶卻認為魚目蟹眼連繹迸躍為適度。
關於點茶,《大觀茶論》有精湛的描述:「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之靜面點。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浹,又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有隨湯擊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謂之一發點。蓋用湯已故,指腕不圓,粥面未凝,茶力已盡,雲霧雖泛,水腳易生。妙於此者,量茶受湯,調如融膠。環注盞畔,勿使侵茶。勢不砍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櫱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則茶麵根本立矣。第二湯自茶麵注之,周回一線。急注急止,茶麵不動,擊拂既力,色澤慚開,珠璣磊落。三湯多寡如前,擊拂漸貴輕勻,同環旋復,表裡洞徹,粟文蟹眼,泛結雜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湯尚嗇。筅欲轉稍寬而勿速,其清真華彩,既已煥發,雲霧漸生。五湯乃可稍縱,筅欲輕勻而透達。如發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立已過,則拂以斂之。結浚靄,結凝雪,茶色盡矣。六湯以觀立作,乳點勃結,則以筅著居,緩繞拂動而已。七湯以分輕清重濁,相稀稠得中,可欲則止。乳霧洶湧,溢盞而起,周回凝而不動,謂之咬盞。宜均其輕清浮合者飲之。」
《大觀茶論》序:「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簡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茶,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閑潔,韻高致靜,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趙佶貴為帝王,親撰茶書,倡導茶道,為茶道在宋代的發展立下殊功。
(四)桑苧家風是陸遊
陸遊(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為南宋四大詩家之一。其《劍南詩稿》存詩九千三百多首,其中涉及茶事的詩作有三百二十多首,茶詩之多為歷代詩人之冠。
陸遊師從曾幾,而曾幾又師從黃庭堅。陸遊請教曾幾「如何方得養成浩然正氣?」他回答說:「但煮東坡所種茶」,曾幾於詩於茶都對陸遊有較大影響。
陸遊一生嗜茶,恰好又與陸羽同姓,非常推崇這位同姓茶聖,多次在詩中直抒胸臆,心儀神往,如「桑苧家風君勿笑﹐他年猶得作茶神」,「《水品》《茶經》常在手,前生疑是竟陵翁」。陸遊多次在詩中提到續寫《茶經》的意願﹐比如「遙遙桑苧家風在,重補《茶經》又一篇」,「汗青未絕《茶經》筆」等。陸遊並未有什麼《茶經》續篇問世,但細讀他的大量茶詩,那意韻分明就是《茶經》的續篇──敘述天下各種名茶,歌詠宋代的茶藝,論述了茶的功用,等等。
(五)審安老人圖贊茶具
審安老人姓名、事迹無考,《茶具圖贊》成書於南宋咸淳己已(1269)年。《茶具圖贊》選取了點茶道中的十二種器具,根據其特性和功用,以擬人法賦予姓,封以官爵,擬以名、字、號,並附以圖,系以贊,生動有趣。《茶具圖贊》使我們對點茶道的器具有了直觀的認識,非常難得。由此書可以籍見宋代茶具的形制,書中一圖一贊,對各種茶具的文化性作了生動的描述。
《茶具圖贊》以朝迕職官命名茶縣,賦予了茶具的文化內涵,而贊語更反映出儒、道兩家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贊有「稟性剛直,摧折強梗,使隨方逐圓之徒,不能保其身。」金法槽(茶碾)贊有「柔亦不茹,剛亦不吐,圓機運用,一皆有法。」石轉運(茶磨)贊有「抱堅質,懷直心。」,「周行不殆」,「雖沒齒而無怨言。」胡員外(茶瓢)贊有「周旋中規而不逾其閑,動靜有常而性苦其卓。」羅樞密(羅合)贊有「凡事不密則害成」,「矜細行而事喧嘩,惜之」。宗從事(茶帚)贊有「孔門子弟,當洒掃應對事之末者。」陶寶文(茶盞)贊有「虛已待物,不飾外貌。」湯提點(湯瓶)贊有「養浩然之氣,發沸騰之聲,以執中之能,輔成湯之德。」竺副帥(茶筅)贊有「子之清節,獨以身試,非臨難不顧者疇見爾。」司職方贊有「終身涅而不緇者,此孔子之所以潔也。」
《茶具圖贊》是現存最古的一部茶具圖書,是一部關於點茶道茶具的圖錄,從中可見宋代茶具的形制。
四、點茶道的衰亡
入元以後,起於北方的蒙古族入主中原,也因為民族矛盾的加劇,對原來流行於漢族的茶道藝術帶來了不利的影響,雅緻的點茶道開始衰落。
明朝初期,點茶道已然衰落,幸賴朱權的努力,一度中興。
朱權,明太祖朱元璋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寧王,後遷南昌。謚獻,故亦稱寧獻王。《明史》卷117「傳」曰:「宣德三年(1428),……權日與文學士相往還,托志羽中,自號臞仙」。南昌郊外西山為道教第四十福地,是道教凈明派的祖庭。朱權晚習凈明道,自號臞仙,又號涵虛子,死後以道冠道袍入殮,後被道教尊為朱真人。朱權撰有《家訓》、《寧國儀範》、《漢唐秘史》、《文譜》、《詩譜》等數十種著作,其《茶譜》開有明一代茶書撰著之先河。
《茶譜》全書約2000字,除緒論外,下分十六則,即品茶、收茶、點茶、熏香茶法、茶爐、茶灶、茶磨、茶碾、茶羅、茶架、茶匙、茶筅、茶甌、茶瓶、煎湯法、品水,內容側重於茶藝茶道方面。贊成使「物遂其自然之性」,反對團茶,提倡以葉茶點飲。
朱權《茶譜》並非如一些人所認為,它是開千古茗飲之宗的泡茶經典,而是屬於點茶的餘緒。「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葉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該易,自成一家。」宋代點茶多用團餅茶,經炙烤,用砧椎搗碎入碾。朱權用葉茶(散茶)直接入碾,這就是他所謂的崇新改易。「命一童子設香案攜茶爐於前,一童子出茶具,以瓢汲清泉注於瓶而炊之。然後碾茶為末,置於磨令細,以羅羅之。侯湯將如蟹眼,量客眾寡,投數匕入於巨甌,侯茶出相宜,以茶筅擊拂,令沫不浮,乃成雲頭雨腳。分於啜甌,置於竹架。童子捧獻於前。主起,舉甌奉客曰:『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曰:『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遂出琴棋。」朱權的點茶是在大茶甌中先點好,然後分到小茶甌中品啜,其實這在宋代早有。關於點茶技法,朱權並無創新。但在點茶茶具方面,朱權提倡用景德瓷茶甌,「莫若饒瓷為上,注茶則清白可愛。」他又發明一種茶灶,用陶土燒成。朱權的革新不在點茶技藝,而在茶具。特別倡導以茶修道。「予常舉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予謂與天語以擴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內煉之功,得非游心於茶灶,又將有裨於修養之道矣,其唯清哉?」「凡鸞儔鶴侶,騷人羽客,皆能志絕塵境,棲神物外,不伍於世流,不污於時俗。或會於泉石之間,或處於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坐明窗靜牖。乃與客清談欸話,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
點茶道在明朝初期雖經朱權的努力一度中興,但隨著泡茶道的興起,終究無可奈何花落去。到明朝後期,在泡茶道的興盛局面下,終歸在實踐中銷聲匿跡,只存在於一些茶學文獻中。
總之,點茶道蘊釀於唐末五代,形成北宋初期。流行於兩宋,衰於元,亡於明代後期,歷時約六百年。
推薦閱讀:
※各種茶具的的使用說明(看完這篇,才能談茶道)
※初遇老白茶
※細咂佳茗 丨 品茶用具,茶道用品圖示(全)
※茶道與棋道
※我想將茶道說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