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鬧矛盾家長要擼袖子跟著上嗎?看清朝宰相張英的高明處理
凱風清韻原創內容,歡迎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授權 。
近來又有「孩子打架引發家長互毆」的新聞見著媒體,一時間網上熱議:做家長的究竟該怎麼處理呢?
清朝康熙年間的宰相張英的處事方式,或可引以為鑒。張英曾以親身經歷這樣告誡子弟:「我在刑部做事時,發現這世上的案子,大多是從極小的事引起的。所以做君子應當敬小慎微,凡事只從小處了。」張英還諄諄告誡子孫:「願吾子孫終守此戒勿犯也」。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方是與人為善之道。不過這個「為善」的根本在於「寬容以待」。
▲張英像
禮讓之風傳家
清康熙年間,張英任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老家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為鄰,兩家府邸之間有個空地,供雙方來往交通使用。後來鄰居吳家建房,要佔用這個通道,張家不同意。吳家在朝廷也是有人的,雙方鬧得不可開交,將官司打到了縣衙。
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縣官哪敢輕易了斷。在這期間,張家人寫了一封信給張英,請張英出面擺平此事。
張英於是給家人回了一封信,回的是一首詩: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看了信,明白了張英的意思,受到很大觸動,不僅不再爭地,還主動退讓了三尺地出來。吳家見狀,大為慚愧,也出動將牆基後移三尺,兩家從此交好。
那空出來的六尺地,從此成了一條公用的小巷,就是日後聞名遐邇的「六尺巷」,朝廷得知之後,特命修建了一座牌坊,寫上了「禮讓」二字。
對於桐城張氏家族來說,禮讓是傳家之風,也是古人所謂「終身讓路,不失尺寸」的道理所在。
張英的父親張秉彝,生性樂於施濟,饑荒之時,給饑民施粥糜,救活了許多百姓。張秉彝待人寬厚,忍讓為先。生平從未因一件事跟人發生過齟齬,跟鄰里鄉親的關係都非常和睦。
張秉彝一生未曾入仕,隱居鄉里,但卻十分關心家族的門風建設。他整理家譜,搜集族中先人的事迹,目的就在於使家族後人謹記前人的操守品德,秉承前輩的訓導,延續良好的家風。
這樣的家庭教育下,張英跟父親一樣,生平沒有跟一人因為什麼事兒打官司的。對子孫後輩,張英也是教育要「謙遜禮讓」。他引用《易經》「日中則昃,月滿則虧」的話訓示子輩:不可於勝人處求強,只有我讓彼在先,故彼方肯讓我。
在張英看來,官宦家庭本就極易招致嫉妒與不滿,因此更應當謙讓他人,以避是非。
「受得小氣則不至於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此生平得力之處。」這是張英為人處世的體會。而他自己,在清朝初年通過科舉入仕後,長期從事編書、撰寫公文等工作,並不得志。但因為為人厚重,待人和氣,與同僚關係很好,又從不捲入是非之中,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賴,最終被提拔為一品級別的大學士。
父母應當以身作則
在塑造家風方面,張英始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子女樹立榜樣。
張英在《聰訓齋語》中告誡子女居家應儉素,「居家簡要可久之道」。他對自己也是這樣要求,並嚴格遵照的。他雖然官居高位,但生活儉樸。據史料記載,他除了公務時穿官服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求自己「誓不著緞,不食人蔘」,不飲酒,不觀劇,對於當時官場流行的請客吃酒和請戲子「唱堂會」也一概不參與,平時所好也就是茗茶,以山水為樂。
張英的夫人也是一個極為樸實低調之人,雖貴為宰相夫人,卻在飲食上喜好吃素,在穿著上不尚紈綺。有一次,親戚派一奴婢來張家問候,見院中有一位老婦正在補一件舊衣服,以為是家中僕人便上前詢問,不料老婦起身稱自己就是張家夫人,那位奴婢很是尷尬。
張英夫婦教育子女應多行善事、一言一動皆思益人。張英60歲壽辰的時候,本應設梨園宴請親友,可夫婦倆卻以「吾家既不為此」為由,將本打算用於設梨園的花費,製成棉衣褲,贈給了路邊饑寒之人。
以身示範、樹立榜樣無疑是教育子女的最好途徑。在言傳身教、上行下效中,張英塑造了禮讓、儉樸的好家風。其子張廷玉耳濡目染,日後多次出資修建於桐城市內的紫來橋,給家鄉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方便。
張廷玉的長子張若靄,書畫修養非常高,深得乾隆喜愛,經常出入內府幫乾隆鑒定字畫。
一次,張廷玉在一位官員家中看到一幅名人山水古畫,珍貴異常,他將此信息告知了張若靄,本意是讓兒子去鑒賞鑒賞,沒想到過了幾天這幅畫卻懸掛在了自己家中。
張廷玉忍不住黑下臉來,責罵張若靄:「我無介溪之才,汝乃有東樓之好矣!」
▲張廷玉像
介溪是明朝丞相嚴嵩號,東樓是嚴嵩的兒子嚴世藩的號。嚴嵩一家為明朝著名的貪腐家族。
張若靄聞言立即將畫歸還原主。
張廷玉曾說過,得到便宜即是失落便宜,失落便宜就是得到便宜。
雍正十一年,張若靄在殿試中博得一甲第三名,即為探花。張廷玉跪求雍正換人,他說:「我們家世代深受皇恩,已經是恩隆太盛,現在我的兒子又中了探花,這讓我寢食難安,希望把他探花的位子讓給天下的平民英才。」
張廷玉言辭懇切,向雍正皇帝兩次堅辭,雍正力挽不成,最後只好將張若靄由一甲第三名降為二甲第一名。張廷玉也越發為皇帝器重,他死後成為清代唯一一名配享太廟的漢臣。
據海外學者研究,自張英崛起後,在其五個兒子的後代中,五代之內有146人獲得功名,占其子孫人數的82%」。直至光緒年間,張氏族人依然在活躍在各地方的官場之上。桐城張氏家族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與其世代相遞的嚴謹的家族教育是分不開的。
推薦閱讀:
※夫妻冷戰怎麼處理 「愛」是最好的調節劑
※一文讀懂:運動過頭導致膝關節重度損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就行了
※史上最實用教程:惡性胸腔積液的處理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奇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