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是修財神法的基礎
來自:杜大福(金剛念力,不退真心)2016-04-02 10:08:30布施是修財神法的基礎 節選自 祈竹仁波切《福份無量》佛教中有一種稱為「財尊法」的法門,修這些法門能得世間及出世間之財富。在古代,一般傳統是先修長壽法,次修增長智能之法門,最後便修財尊法門。為甚麼有這先後次序呢?這是有理由的。若有財、有智卻短命,最終還是一事無成,所以延壽是最重要的;若壽命長卻無智慧,便無法分辨善惡,長壽可能反令自己有更多機會造作更多惡業,導致無利益而反而有害的後果,所以智慧是第二項要求得的;有長壽又有智慧者,若又能得財富,便可以利用這些財富來利益及救助許多眾生了,所以財尊法排第三位。財尊法有沒有效果呢?它有一定的利益及效用,但也要看行者有無適當的善因。過往曾有一個僧人寫過一偈,偈文中僧人向財尊祈請的其中兩句說:「若我過往曾布施,此生不必向汝求!」這是甚麼意思呢?這是說作布施的人,即使不欲得到財富,財富也會自然地追隨他。即使他不修財尊法門,財富也會自己追上門來。由此可知,欲求財富者,布施才是究竟的法門。財尊法門不能說完全無用,但它的奏效與否其實最終亦取決於行者有否如布施等之善因。如果我們在過往世曾行布施,有了布施之因,這個因本來尚未成熟,所以暫未見其果報,現在我們修持財尊法門,便猶如在未發芽的種子上淋水、施肥,令它迅速地提早結果,這樣便能見到一定的靈應。若完全無因而又不願做新的布施等善因,恐怕修甚麼財尊也沒有用!布施時,受益的是自己,我們是為了自己而布施的,所以我們切勿看不起受施的對象。如果有人來求施,我們不看這些人的需要之大小,卻對順眼的人多給一點,對不順眼的人冷言冷語,這是很不好的。有些人為了求名或求利而布施。在這些情況下,他們的動機是世俗之心態,所以難說能得福報與否。受施方肯定是得益了,但這類的施主並不一定也得益。總的來說,布施必須基於歡喜之施心,絕不可有吝嗇、不捨得之心理。若能以出離心或菩提心行施,則福報會更大。除了布施以外,對聖眾行供養,其功德與福報亦極大。舉個例說,如果我們誠心地向佛陀聖像供燈,這便是極容易而福報甚大的一種法門。若我們願行布施,其實並不乏機會。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滿街都是乞丐,這就是我們利益自己及利益他人的最佳機緣。布施法門的直接果報是令我們今生及未來生不至貧乏,這包括了金錢、食物及藥物種種方面的貧乏不足。許多人以為學問、出身及智商是成為富足的人之條件及前提,但我們若加以觀察,會發現很多人既有良好出身,又有很高學歷,智商又十分高,且比任何人都更努力,但他們卻一事無成。富足其實並不取決於上述因素,而取決於業力及心態。若人富但吝嗇,其實根本亦說不上是真正的富足,而且難以得到快樂;若不肯布施,甚至見死不救,或勸阻他人行施,今生及未來生皆不會有福報,甚至極可能在未來生於餓鬼道之中。如果我們以良好的動機,又好好地作正確的布施,便能得到福報,家庭也不會有障礙。
推薦閱讀:
※藏傳佛教諸財神.白財神
※初五迎財神最強攻略:這樣求財最靈!【含求財禁忌】
※風水好催財!家中一處有此物,財神七日內光顧!
※藏傳佛像介紹系列(6)財神篇
※大年初二接財神爺,越早打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