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偉大哲學家/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研究的歷史和現狀

世界偉大哲學家萊布尼茨(1646-1716)德國哲學家、數學家、自然科學家。萊布尼茨(G.W.Leibniz 1646-1716)生於萊比錫,卒於漢諾威。他自幼喪父,但作為萊比錫大學倫理學教授的父親,給他留下了豐富的藏書,他的母親很有學識和遠見,從小送他進萊比錫最好的學校學習,使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及學校教育。他從小就學慣用多種語言表達思想,並表現出超常的哲學天賦。1661年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又曾到耶拿大學學習幾何,接觸了伽利略、培根、霍布斯、笛卡兒等人的科學和哲學思想。1666年他在紐倫堡阿爾特多夫大學取得法學博士學位。萊布尼茨博覽群書,他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成果遍及數學,邏輯學,物理學,地質學,哲學等,在化學,生物學,氣象學,心理學等領域也做了重要的工作。萊布尼茨善於吸收別人的思想,他善於用訪問和通信方式與人們討論問題,一生中曾與千餘人有過書信交往,留下了一萬五千多封信件。與他通信的有各種各樣的人士,既有科學界、哲學界的知名學者,也有各國的王侯皇妃,距離遠至中國。內容涉及歷史學、哲學、語言學、數學、邏輯學、化學、生物學、物理學、工程技術等等。這些信件記載著他的思想、見解和種研究成果。他的許多著作生前未發表,大量的手稿和書信現在還存放在漢諾威圖書館中。法國科學院準備在20世紀末出版《萊布尼茨全集》。笛卡兒(1596-1650)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生理學家、解析幾何學奠基人之一。笛卡兒(René Descartes 1596~1650),出生於法國,父親是法國一個地方法院的評議員,相當於現在的律師和法官。一歲時母親去世,給笛卡兒留下了一筆遺產,為日後他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經濟保障。8歲時他進入一所耶穌會學校,在校學習8年,接受了傳統的文化教育,讀了古典文學、歷史、神學、哲學、法學、醫學、數學及其它自然科學。笛卡兒後來回憶說,這所學校是「歐洲最著名的學校之一」。1612年到巴黎的普瓦捷大學攻讀法學,4年後獲博士學位。1618年從軍。1625年返巴黎。1628年,他從巴黎移居荷蘭,開始了長達20年的潛心研究和寫作生涯,先後發表了許多在數學和哲學上有重大影響的論著。1649年冬,因患肺炎逝世。笛卡兒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創始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恩格斯稱他為「辯證法的卓越代表」。同時笛卡兒又是一勇於探索的科學家,在物理學、生理學等領域都有值得稱道的創見,特別是在數學上他創立了解析幾何,從而打開了近代數學的大門,在科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狄德羅( Denis Diderot,1713-1784)法國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出生於朗格勒手工業者家庭。早年曾學神學和法律。1746年發表具有反宗教傾向的《哲學思想錄》,被政府當局下令焚毀。1749年發表《供明眼人參考的談盲人的信》,觸怒教會而被捕入獄三個月。出獄後著手主持編寫《百科全書》,用了近30年時間,完成這部科學巨著,從而成為百科全書派的領袖。他肯定物質是唯一的實體,物質之外不存在超自然的精神實體。提出物質具有「感受性」,說明人的思維是物質長期發展的產物。認為萬物由物質元素構成,元素數日無窮,性質相異,由此組成各種不同事物。肯定運動是物質固有的屬性,物質處於永恆的運動之中,靜止只是相對的,「移動」和「激動」是物質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提出發展進化觀點,認為自然現象之間沒有絕對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認識論上,旨定自然界是認識的唯一對象,認識起源於感覺經驗。主張把感覺和思維結合起來,認識應當「從感覺回到思考,又從思考回到感覺」,但否認抽象的作用。提出認識的三種主要方法:觀察、思考和實驗。認為宗教是愚昧無知的產物,宣稱「上帝是沒有的;上帝創造世界是一種妄想」。主要著作還有《對白然的解釋》、《達朗貝爾和狄德羅的淡話》、《關於物質和運動的哲學原理》、《拉摩的侄兒》等。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出生於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據說他父親是石匠,母親是助產婆。他早年繼承父業,從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後來研究哲學。他在雅典和當時的許多智者辯論哲學問題,主要是關於倫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問題。當時有人將他看作是智者,但他自認為和智者不同。智者是以各種虛假的知識教授青年,而他所要尋求的則是真正的知識。他被認為是當時最有智能的人。作為公民,他曾三次參軍作戰,在戰爭中表現得頑強勇敢。他曾在雅典公民大會中擔任過陪審官,在任上他不顧眾人的反對,否決過對6位將軍的不正義的判決。30僭主復辟時,他曾拒絕和他們合作。在雅典恢復奴隸主民主制後,蘇格拉底被控,以藐視傳統宗教、引進新神、敗壞青年和反對民主等罪名被判處死刑。他拒絕了朋友和學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議,飲鴆而死。蘇格拉底本人沒有寫過什麼著作。他的行為和學說,主要是通過他的學生柏拉圖和克塞諾芬尼著作中的記載流傳下來。在柏拉圖的對話中,《申辯篇》、《克里多篇》和《斐多篇》直接敘述了蘇格拉底被審判時的自辯以至服毒前的談話;他的其它早、中期的對話,也都以蘇格拉底作為主要對話者,闡述各種哲學思想。霍爾巴赫 (Paul Henri Dietrich baron d"Holbach,1723-1789)法國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一個商人家庭。幼年應伯父邀請,隨同父親移居巴黎。曾就學於荷蘭萊頓大學,畢業後回巴黎取得法國國籍。不久即結識狄德羅等人,成為《百科全書》主要撰稿人之一。最大成就是把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世界觀加以系統化。認為自然是物質和運動的總匯,物質是以任何一種方式刺激我們感官的東西,具有質的多樣性。肯定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本質屬性,從不同角度對運動形式作了分類,但最終又把運動歸結為機械運動。強調一切事物都處於必然的因果聯繫之中,但把因果性和必然性等同起來,否認偶然性的客觀存在。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受自然必然性的制約;人的靈魂是肉體的一部分,與肉體同生共死。堅持唯物主義反映論,認為感覺是認識的唯一來源,它是客觀事物作用於感官的結果。否認上帝的存在,指出宗教是「神聖的瘟疫」,宗教起源於人們的恐懼和無知以及神學家的欺騙,提出消滅宗教的唯一途徑,就是宣傳無神論,教育人民,啟發人的理性。主要著作有:《揭穿了的基督教》、《神聖的瘟疫》、《自然的體系》、《健全的思想》、《社會的體系》等。黑格爾(1770年一1831年)德國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早年在圖賓根大學學習,曾經嚮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但後來畏懼雅各賓派專政,並與普魯士專制王朝妥協。從1801年起,先後在耶拿大學、紐倫堡中學,海得爾堡大學和柏林大學任教,1830年升為柏林大學校長。黑格爾的哲學反映了當時德國資產階級既想革命而又怯懦的階級特性。他的哲學體系是保守的,而其辯證方法本質上是革命的。恩格斯指出:黑格爾哲學的「真實意義和革命性質,正是在於它永遠結束了以為人的思維和行動的一切結果具有最終性質的看法。」黑格爾把個人意識的階段、社會意識的階段以及觀念在宗教、藝術和哲學的形式之下最終達到其自我認識的最高階段都列入第三階段。他宣布哲學是「絕對知識」,並認定自己的哲學就是觀念自己發展的最後階段。這就是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黑格爾哲學中最有價值的是他的辯證方法,但是,黑格爾哲學的唯心主義體系窒息了他辯證法的革命精神。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實踐的基礎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的「合理內核」,擯棄它的唯心主義外殼,加以革命的改造,創立了唯物辯證法。黑格爾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之一。黑格爾的主要著作有:《法哲學原理》、《歷史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小邏輯》、《自然哲學》等。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唯物主義哲學家,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馬克思的親密戰友。生於普魯士萊茵省巴門市(現為烏培塔爾市),父親是紡織廠的廠主。1837年中學沒有畢業就被父親所迫去經商。1841年去柏林服兵役期間經常到柏林大學聽課,參加了青年黑格爾小組。1844年2月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從無產階級立場出發,用社會主義觀點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進行了批判。1844年8月底,會見了馬克思,結成終生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奮鬥的親密戰友。同年合作了《神聖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哲學,闡明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1845年3月寫成《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第一次指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作用。1845年移居布魯塞爾,與馬克思合著《德意志意識形態》,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歷史任務。1847年同馬克思一起加入共產主義者同盟,先後為同盟起草了綱領草案《共產主義信條草案》和《共產主義原理》,並和馬克思合寫了同盟的正式綱領《共產黨宣言》,創立了馬克思主義。1877—1878年寫了《反杜林論》,對大肆攻擊馬克思主義的杜林進行了全面的批判,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1883年馬克思逝世後,擔負起整理和出版馬克思未完成的《資本淪》第二、第三卷等文獻的工作,繼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1888年寫了《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揭示了馬克思主義與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哲學的關係,詳盡地闡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1889年親自參加領導第二國際的建立,指導它的活動,並同形形色色機會主義進行鬥爭。1895年8月5日在倫敦病逝。列寧(1870.4.22-1924.1.21)馬克思和恩格斯事業和學說的繼承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也是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名烏里揚諾大,生於伏爾加河畔辛比爾斯克(今烏里揚諾大斯克)。1887年進入喀山大學攻讀法律,因參加革命活動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寫《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批判民粹派,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國萊比錫創辦了《火星報》,從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建黨作準備。1904年寫成了《進一步,退兩步》,提出無產階級政黨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統一組織。1905年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後,於7月寫成《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指出了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行到底,並把它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國直接領導革命鬥爭。1908年寫成《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批判了唯心主義,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捍衛了哲學的黨性原則。1908-1912年,致力於總結俄國第一次革命的經驗,反對取消派和召回派,並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首領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1915年8月寫的《論歐洲聯邦口號》第一次得出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取得勝利的結論。馬克思(Karl Marx,1818.5.5- 1883.3.14)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唯物主義哲學家,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生於普魯士萊茵省特里爾城的一個猶太籍律師家庭。1835—1841年先後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1842年4月起為《萊茵報》撰稿,同年10月被聘為該報主編。1843年10月遷居巴黎,同德國、法國秘密工人團體建立聯繫。1844年初創辦《德法年鑒》,發表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論猶太人問題》等文章,第一次指出無產階級是唯一能消滅剝削制度的階級,工人運動必須與科學的世界觀相結合。1844年與恩格斯合寫了《神聖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哲學,闡明了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這一唯物主義基本原理。1845年遷居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在這裡寫了《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這個提綱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1845—1846年與恩格斯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指明了資本主義的滅亡和共產主義的勝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次提出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歷史任務。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國哲學家和科學家,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培根於1561年出生於倫敦,是伊麗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級政府官員的次子。他十二歲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但是三年後中途輟學,未獲得學位。他從十六歲開始給英國駐巴黎大使當一個時期的官員。但是當培根十八歲時,他的父親猝死,未能給他留下什麼錢財。因此他開始攻讀法律,二十一歲時找到一個律師的職業。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後不久開始的。二十三歲時他被選為下議院議員。雖然他有高朋貴親和顯赫的才華,但是伊麗莎白女王拒絕委任他任何要職,或有利可圖之職。其理由之一是他在議會中果敢地反對女王堅決支持的某項稅務法案。他生活奢侈,揮霍無度,「借」債累累,無所顧忌。(實際上他曾一次因欠債而被捕)。培根成為一位躊躇滿志、深得民心的青年貴族埃塞克斯伯爵的朋友和顧問,而埃塞克斯也成了培根的朋友和慷慨的捐助人。但是當埃塞克斯野心膨脹,陰謀發動一場推翻伊麗莎白女王的政變時,是培根告誡他,要把忠實女王放在首位。儘管如此,埃塞克斯還是發動了政變,但卻未遂。培根在起訴伯爵犯有叛國罪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埃塞克斯被斬首。整個事件,使許多人都對培根產生了惡感。伊麗莎白女王於1603年去世,培根成為她的繼承人詹姆斯一世國王的顧問。雖然詹姆斯拒不採納培根的勸告,但是他卻賞識培根,在詹姆斯統治期間,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為法務次長,1618年被任為英國大法官,一個與美國法院院長大體相等的職務;同年被封為男爵;1621年被封為子爵。名言: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辯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解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摘要:馬克思哲學新視界生成於1845年。這一年他寫下的兩部論著《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下稱《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標誌馬克思主義哲學新世界觀的產生。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而《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撰寫正標誌著馬克思實踐思維方式的確立。如何正確把握與理解辯證唯物實踐觀就成為真正讀懂馬克思的「瓶頸」,是在理解馬克思社會視域中的其它理論的切入口。人們的實踐活動總是在一定社會關係條件下的實踐活動,並在自己的對象化活動中,人把本質力量連同自己的合作關係一併凝結於對象化產物中,在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表現為「物化」和「異化」。本文試圖解讀《提綱》中的辯證唯物實踐觀思想,從而更好理解「異化」的概念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的理論基礎。關鍵詞:《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科學實踐觀、辯證唯物實踐觀一、關於《提綱》《提綱》寫於1845年春,最早發表於1888年。對於這個《提綱》,恩格斯給予了高度地評價,認為這是一份「非常寶貴的」、「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4、25頁)在《提綱》中,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究竟表現在什麼地方呢?在這個《提綱》中心世界觀的天才萌芽就表現在他十分強調實踐的作用上。實踐問題,就好是一條主線一樣自始至終地貫穿在整個《提綱》的每一條中。在這裡,馬克思非常強調實踐在人們認識中的作用、在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並且強調指出用革命的實踐去改造世界,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以前一切哲學的根本區別之點。由於馬克思十分強調實踐的作用,並把人的活動了解為實踐活動,把人看作是能夠改造世界的實踐的動物,這就為以後系統的制定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原理奠定了基礎。因此,強調實踐的作用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中所做革命變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內容而講,整篇文章可以分為四大部分:一、揭露一切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第一條)唯心論先驗論看到了主體的能動性,但誇大了能動性舊唯物論承認認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但否認了主體的能動性二、以實踐為基礎,把辯證法與唯物主義反映論統一起來,創立了能動的反映論,點明新唯物主義的特點:實踐的能動性。(第二條)辯證唯物論能動反映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在實踐中對客體的能動反映。1、對實踐作了科學規定——人類感性、能動、批判的活動。2、提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把主體和客體相聯繫,實踐中主體和客體構成雙向關係,表現為:人化自然(客體主體化):主體把自身的目的、願望賦予客體,創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東西。自然人化(主體客體化):主體吸收了客體的本質、屬性,轉化為自身的能力。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是主觀對客觀的正確反映,檢驗真理的標準必須把主客觀相聯繫。實踐是主觀指導下對客觀存在的改造,實踐把主客觀相聯繫。三、以實踐為基礎,把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相結合,對舊唯物主義的各種錯誤進行一一的解剖和批判。(第三~九條)1、對人的本質作了科學概括人的本質是後天形成的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2、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勞動實踐是人和社會產生的決定性環節社會生活的最終根源在於實踐3、思維、理論的世界根源於現實的世界四、在指出新舊唯物主義立足點的不同的基礎上,把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相統一。(第十~十一條)1、過去的哲學停留於「解釋世界」,而不在力於「改造世界」。2、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1)、一種理論作用的發揮只能通過人們的實踐活動表現出來。(2)、一種理論作用發揮的程度在於人們實踐活動中被接受的程度。(3)、正確的理論最終會被大多數人接受,也才會在思想史上留下它的地位,成為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二、解讀《提綱》第一條: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結果竟是這樣,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卻發展了能動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發展了,因為唯心主義當然是不知道真正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它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象的活動,因此它在《基督教的本質》中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而對於實踐則只是從它卑污的猶太人活動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 「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馬克思在開篇就深刻剖析了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實踐觀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他指出舊唯物主義是一種直觀的唯物主義,是「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其根本的錯誤就在於脫離了實踐,只是從客體的直觀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抹殺了實踐活動的能動意義。馬克思說,費爾巴哈和先前的唯物主義者一樣,只是把事物、現實、感性當作有別于思維的存在,有別於主體的客體,而不是當作人的感性活動即實踐的對象來理解,不是從主體所加於客體的能動作用來理解,由此即造成了主體的能動性被忽視了。相反,唯心主義實踐觀則只是抽象地發展了主觀的能動性,把實踐的能動性歸結為意識的能動性,從而用精神去解釋歷史。兩者都是從實踐觀上割裂了主觀的能動性和客觀的物質性的辯證統一關係。第二條: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馬克思指出:要克服直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局限性,就要把能動的原則歸之於物質的自然界和人,體現為人的實踐,人的感性物質活動。強調實踐的主體性,實踐才是思維的基礎,「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第三條:關於環境和教育起改變作用的唯物主義學說忘記了:環境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這種學說一定把社會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駕於社會之上。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這裡馬克思用「革命的實踐」代替「異化勞動」的概念,從社會歷史觀的高度來清算了費爾巴哈人本唯物主義的影響,舊唯物主義者正是因為不能正確看待主體的能動性和客觀的物質性的辯證關係,因此必然不能正確說明人與環境、人與教育之間的辯證關係,在歷史觀上必然會陷入唯心主義史觀。馬克思提出:「環境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人與環境、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係是雙向互動的。人的實踐就體現在這種互動的過程中,用實踐回答了康德發現的人與環境二律背反的難題。因此,這不是對人的主體性的一般理解,而是對現代工業在確立人類主體在客體世界中的主導作用的真實理解。第四條:費爾巴哈是從宗教上的自我異化,從世界被二重化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這一事實出發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歸結於它的世俗基礎。但是,世俗基礎使自己從自身中分離出去,並在雲霄中固定為一個獨立王國,這隻能用這個世俗基礎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說明。因此,對於這個世俗基礎本身應當在自身中、從它的矛盾中去理解,並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從發現神聖家族的秘密在於世俗家庭之後,世俗家庭本身就應當在理論上和實踐中被消滅。第五條:費爾巴哈不滿意抽象的思維而喜歡直觀;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實踐的、人的感性的活動。馬克思肯定了費爾巴哈在批判宗教上做出的貢獻。但他認為費爾巴哈雖然是批判了強調抽象思維的唯心主義,但他的唯物主義同樣是不徹底的,正如他對宗教所作的批判一樣:「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說明」,他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歸結於它的世俗基礎」而沒有揭露宗教的社會根源,對宗教的批判只是立足於理論上而沒有「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總而言之,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一切舊唯物主義都是因為不能看到實踐的主觀能動性,其性質都是屬於直觀唯物主義。第六條: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於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費爾巴哈沒有對這種現實的本質進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開歷史的進程,把宗教感情固定為獨立的東西,並假定有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的個體。(2)因此,本質只能被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自然地聯繫起來的普遍性。馬克思指出:站在直觀唯物主義的立場,其社會歷史觀只能看到的是「抽象的——孤立的——人的個體」,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對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動』」,原因在於費爾巴哈理論脫離了實踐,沒有從人們現存的社會聯繫中來觀察人們。在這個角度來說,其社會歷史觀仍然沒有擺脫唯心主義範疇。馬克思從實踐出發,揭示了人的社會本質。費爾巴哈「撇開歷史的進程」,孤立的、抽象的理解人,馬克思則認為,人是「現實的人歷史的人」,是社會實踐的產物,而環境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達到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前一代的工業和交往方式,並隨著需要的改變而改變它的社會制度。」[1]實踐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人可以能動地創造歷史,但人不可以無視客觀條件而去強求無法得到的結果。所以,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與環境都是人的實踐的產物。實踐是人的本質規定性,人在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實踐的存在物。實踐對象、現實、感性,一切都是「人的感性活動」,都是「實踐」,突出了人的主體能動性。實踐雖然是一種人帶著自己的利益、意志、需求和價值認同進行的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目的在於改變和超越。人和環境、主體和客體之間關係是雙向互動的,人的實踐就是這種互動關係的完整體現。如馬克思所說:「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正是在這種實踐活動中,才能達到了人與自然、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統一。第七條:因此,費爾巴哈沒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會的產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個人,是屬於一定的社會形式的。舊唯物主義沒有看到,「宗教情感」是作為一定形式的人所天生的內在屬性,因此單從宗教的「世俗基礎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批判宗教是不徹底的。在馬克思看來,人並不是一個抽象存在的、孤立的人的個體,「是屬於一定的社會形式的」,是屬於一個社會範疇、一定階級的、具體的個人,也就是他的「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第八條: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在完成對直觀唯物主義的批判後,馬克思重新強調了自己的哲學觀點: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馬克思在這裡把實踐活動放到了歷史語境中去理解,實踐不是抽象的個體,而是具體的社會歷史環境中的感性活動。實際上馬克思是強調對實踐概念的把握必須要研究到歷史事件得以發生的情景,實踐是歷史的,不存在超越歷史的一般的實踐。個人與社會、主觀與客觀、非理性與理性都是在人類的實踐中獲得了具體的統一。因此,包括宗教在內的精神意識形態都可以在實踐中得到檢驗。要徹底完成對宗教的批判就必須立足於人的實踐,「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提到的:「這種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它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範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由此還可得出下述結論: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也不是可以通過把它們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或化為『幽靈』、『怪影』、『怪想』等等來消滅的,而只有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係,才能把它們消滅;歷史的動力以及宗教、哲學和任何其他理論的動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2]第九條:直觀的唯物主義,即不是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至多也只能達到對單個人和市民社會的直觀。馬克思指出:直觀唯物主義由於其自身的缺陷,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認識社會的本質,充其量最多也只能認識一些社會現象。第十條: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第十一條: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理論與實踐是一種外在的關聯,實踐是手段,對應的實踐觀是實體性哲學。理論和實踐的關係,馬克思認為是「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從這句話來看,馬克思是徹底唯物的、實踐的。但英國共產黨理論家霍夫曼對此話的闡釋也許更符合馬克思的本意:「馬克思的意思不是說我們必須停止思想,而是說僅僅通過思想不能改變世界;革命不是在哲學家的書房中,而是在現實世界中進行的。因此,這意味著,我們並不拒絕一切形式的哲學而只是想提出新的思想概念,這種思想將自覺地把改變世界作為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像哲學家們過去所做的那樣,極力討好反動派,把世界固定起來。要用導致行動的革命解釋代替無所作為的保守解釋。用具體的、實踐的思維方法取代抽象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3]實踐即便僅僅意味著「改變世界」,仍然是一種理論,它是關於如何改變世界的理論,一種對具體革命進行解釋的理論。馬克思的實踐概念不僅是革命的,也是理論的。它不僅離不開理論,需要理論的指導,同時它本身就是一種理論的、思想的存在。作為理論的實踐是人的一種具體的存在方式。三、《提綱》的歷史意義《提綱》的重大意義,首先在於它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從而為唯物史觀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了生長點和立足點。實踐的觀點是唯物史觀最基本的、首要的觀點。正是基於科學的實踐觀點,馬克思在《提綱》中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科學地說明了人的社會性本質,正確地闡述了社會實踐是歷史發展的動力。也正是在科學實踐觀的基礎上,馬克思正確地解決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進而闡明了實踐在認識論中的基礎地位和決定性意義。《提綱》提出的科學實踐觀,從根本上揭露了從前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在內的根本缺陷。馬克思提出,舊唯物主義由於不理解實踐的意義,因而不能正確地解決主體和客體的關係,更看不到主體基於實踐基礎上的能動性,因而在本質上是一種消極、直觀的唯物主義。四、總結在對《提綱》進行了解讀後,我們可以總結,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史觀相對於唯心主義史觀和直觀唯物主義史觀有以下的特點:第一,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是主觀作用於客觀環境的感性活動,體現了主觀性和客觀性的辯證統一。實踐是聯繫主體和客體、溝通主觀和客觀的橋樑和紐帶,具有了主觀性和客觀性的特徵。實踐的基本特點在於它走出了意識活動的範圍,指向了主觀領域之外的客觀世界,成為一種能夠使外部對象發生某種改變的現實的物質活動。然而,實踐自身的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矛盾對立並不是僵死的、抽象的對立,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規定,從而克服各自的片面性。在實踐中,一方面人的感性世界絕不是某種開天闢地以來就已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同樣,實踐也在不斷揚棄人的主觀性,把主觀性、目的和理想付諸現實,使超感性的東西感性化。人正是通過這種自身所特有的感性活動把觀念轉化為直接現實性的存在,使自己的思維對象化。主觀世界以及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係形成於人的實踐活動中。實踐本身就是主觀作用於客觀的活動,並使主觀和客觀真正意義上達到了統一。第二,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人在實踐中,相對於客體來講處於主體地位,實踐的發動與運行,以及所產生的結果,都是從實踐主體的利益和需要聯繫在一起的。人通過實踐能夠認識客觀對象的本質和規律。而且能夠利用規律使物按人的要求同人發生關係達到物被人所掌握和佔有的目的。實踐的自主性確立了人對自然界的主體地位。而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因此,人的實踐活動,實際上也是個體與社會統一的過程。第三,能動性和受動性的統一。實踐活動最大特點是具有能動性、創造性,這說明人的實踐不是簡單地適應自然,也不是簡單地複製自然,而是對自然的積極改造。但同時人的實踐活動也受自然規律的制約。實踐活動使得客體主體化,使得人在實踐過程中日益把非人的純自然物質力量越來越多地轉化為人所駕馭支配的屬人的物質力量。隨著實踐的發展,主客體矛盾和主客觀矛盾關係也在變化發展,新的事物、新的規律湧現出來,成為人的新的制約力量,由此也使人的受動性得以改變和擴大。人只有認識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獲得駕馭並改造世界的自由,實現人的能動性,實現人的本質和價值。第四,科學性和價值性的辯證統一。實踐的受動性要求實踐具有科學性,實踐的科學性就是實踐合乎規律。人們要成功地實踐,必須以自身所面對的世界為前提和基礎,正確地認識它存在及其運動、變化發展的本質和規律。人的活動從本質上看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但人的創造並不是無中生有,也不能隨心所欲。人類的偉大在於能自覺和全面地認識和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為自己的利益服務。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認識和理性掌握的程度越深,範圍越廣,人類自身的本質力量就愈益得到提升和增強。人類的實踐活動越符合自然規律,就越具科學性,也就越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實踐價值性也在於實踐的「目的性」。人們探索和認識世界,追求真理,不是為了解釋世界,而在於改變世界。任何實踐都是出於人們的需要和利益實現要求,實踐的價值性就在於實踐能否達到預定的目的。實踐活動中既要遵循科學性,又要追求價值性,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意志和意識」,把世界變成了人類所理想的現實。在實踐活動過程中,人們既通過主體客體化過程創造出主體所需要的價值世界,又通過客體主體化、人性化的過程,創造了主體自身的價值需求,實現了創造活動自身的價值。人是價值的創造者,人只有在創造性的勞動中,才能顯示自己的能力,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參考文獻: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馬方來:《論科學實踐觀》,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05年碩士畢業論文3、尤作欣:《試論馬克思哲學新視界中社會關係》,雲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05年碩士畢業論文[1]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48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43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3] 〔英〕約翰。霍夫曼:《實踐派理論和馬克毋主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頁理解《德意志意識形態》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發展史上,《德意志意識形態》無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馬克思、恩格斯在這部著作里第一次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作了系統的闡述,透過這部著作我們可以領會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和理論特色;它也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給我們留下的卷帙最為浩繁的哲學著作,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寶貴思想資源。當代中國理論界的許多爭論,例如關於實踐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人道主義和異化、意識形態的本性和「非意識形態化」、馬克思主義與現代性等問題的爭論,都發端於或圍繞著這一理論源頭。因此,我們今天研讀這部巨著,既要有歷史感,即努力從原著形成的具體歷史環境上準確把握其精神實質,感受其深邃思想,辨析其理論界限,又要有當代意識,即著眼於當代背景下的中國實踐,從堅定信念、創新思想、提升國家「軟實力」、開創馬克思主義理論新境界的高度把握《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理論貢獻和當代價值,以加強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於當代中國實踐的指導。一、《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形成的標誌《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主要寫作時間是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作為被學界公認的唯物史觀形成的標誌性著作,它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無疑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但它在馬克思、恩格斯生前卻由於各種原因(主要是黨內的不同意見)未能公開發表(僅發表了第2卷的第四章)。恩格斯逝世以後,手稿由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領導人保管,未及時發表。直到1924年,經蘇聯梁贊諾夫整理,它才以俄文首次發表了第一章,編入《馬克思恩格斯文庫》。1932年蘇共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由維?拉多茨基主持編輯,用德文發表了全文,載入舊國際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部分第5卷。1955年蘇共中央馬列研究院根據蘇共中央決定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時,《德意志意識形態》被收入第3卷。由於舊版本是按編者意圖重新編排的,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與原文原意不符的錯誤,1965年蘇聯《哲學問題》重新發表了巴加圖利亞按原稿寫作過程整理編排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章,並在1966年出版了該章的單行本。此後,又有日本學者廣松涉關於該章的新編版問世(1974年),以及正在編撰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訂版第二版(MEGA2)。儘管不同的版本體現了不同的編排原則,甚至在立場上的差異,但是,儘可能真實地展示作者的創作過程,則是版本編排和研究的總趨勢,總的看來,新版本的不斷問世並沒有影響人們對於該著作的總體評價。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觀經歷了由唯心主義和革命民主主義向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再向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共產主義的兩次轉變。這兩次轉變的過程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過程,是哲學領域革命變革實現的過程。《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有時簡稱《形態》)就是這個過程大致完成的標誌。《形態》是馬克思、恩格斯繼《神聖家族》之後的第二部合作著作。這部主要以論戰形式出現的著作,集中批判了黑格爾之後的思辨哲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意識形態」這個詞在當時主要用來表達被顛倒了的虛假意識。馬克思恩格斯用這個術語概括在《形態》中被他們批判的對象,即以思辨哲學方式出現的使實在神秘化的哲學和觀念形態,並通過對這種意識形態的批判揭示了現實資本主義社會的顛倒性和奧秘,初步解剖了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在哲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它基本上完成了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哲學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學思想,實現了人類哲學史上最偉大的革命變革,創立了科學的實踐觀點,揭示了社會發展包括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一般規律,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關於《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形成的標誌,蘇聯學者巴加圖利亞有過較為恰當的分析,他指出:「能夠根據許多特徵將《德意志意識形態》同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全部著作相區別。在這裡,很多東西是第一次確立或論述的。」比如,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義歷史觀」這個概念,產生了社會結構學說;第一次揭示了馬克思的階級和階級鬥爭理論的特點(馬克思後來曾在給魏德邁的那封著名的信中簡明地陳述過這些特點),表述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完成了對青年黑格爾派的批判,承認自己是共產主義者了(而在《神聖家族》中,他們還自命為「現實人道主義者」)。當然,上述理論貢獻還不是最根本的特徵,《德意志意識形態》最根本的特徵在於: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部著作中第一次弄清並簡要陳述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在批判了黑格爾法哲學之後,馬克思得出一個結論:市民社會決定國家。但是,把國家問題還原為市民社會,首先要完成對於市民社會的革命批判,否則將會落入粉飾現存事物的保守立場(如經濟唯物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關係的揭示,標示著馬克思恩格斯對於市民社會科學解剖的決定性突破:它給了人們了解社會全部結構和歷史全過程一把鑰匙。《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其他的基本特徵都是從這個重要的發現中派生出來的。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闡發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全部觀點,都是它的邏輯展現。這一矛盾關係的揭示也是第一次對科學共產主義理論的哲學論證。總體上說,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唯物主義歷史觀已經形成,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的基本特質已經具備,這是第一部成熟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二、《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主要理論成就:唯物史觀的系統闡述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以論戰的方式清晰而完整地闡發了自己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從而奠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世界觀基礎。(一)現實的個人:唯物史觀的前提馬克思、恩格斯創立唯物史觀,最大的難題是如何確立歷史的坐標,即如何確立歷史觀賴以成立的真正歷史基石。觀察歷史總離不開歷史觀察者本身,而歷史觀察者總是一定歷史時代的人,因而確立歷史標尺的實質是確立人的真實存在。近代以來哲學家們都把人的真實存在同「知」相聯繫,笛卡爾關於「我思故我在」的論斷,代表了此前探索這一難題的一種基本思路,歷史也因此而被當成了精神史、認識史。19世紀末以來相反的思路佔了上風,即變「我思故我在」為「我在故我思」,然而「在」是什麼,或者說,「在怎麼樣」的問題並沒有因此解決。這兩種思路的共同特點,在於其立足點都是「我」,且都把真實的存在歸結為一種無條件的存在,即虛構的「原人」。毫無疑問,任何歷史觀的前提必須是人,因為歷史只能是人的歷史。但是,現實的人總是受到歷史條件限制的,因而只能是歷史的存在,而不是「純粹的存在」。唯物史觀正是從現實的前提出發的,而且一刻也不離開這種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種處在幻想的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狀態的人,而是處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人。人要受歷史條件的制約,這是任何經驗都無法推翻的基本事實。這種制約大致上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自然基礎,包括人的生理條件和各種自然條件(地理環境等);二是歷史基礎,包括每一代人所必須面對的歷史遺產和歷史起點等。這些限制總起來說就是生存條件,主要是物質生活條件。人的生命只能在這些具體的制約中「衝動」,歷史只能在這些具體的條件下「創造」,否則,就不是現實的人,而只是想像的、抽象的人。馬克思、恩格斯在談及這一問題時指出:「我們開始要談的前提並不是任意提出的,它們不是教條,而是一些只有在想像中才能加以拋開的現實的前提。這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得到的現成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所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這些前提可以用純粹經驗的方法未確定。」馬克思、恩格斯關於「現實的個人」的論斷首先針對著「思辨的個人」。整個德國古典哲學在人的問題上有許多重大突破,例如從康德到黑格爾,都把實踐引進哲學,尤其是人性論,從而把人看作是自我創造、自我成就的主體,也因而從根本上破除了宗教神學的教條前提。以此為基礎,他們也就確立了自由是人的最高價值,或者說,確立了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基本準則。但是,在黑格爾那裡,人被歸結為「絕對精神」,人的創造活動和自主活動變成了「絕對精神」的自我發展,也就是說,人格化的邏輯成了主體,而人反倒成為其對象化的客體。這種主客體的根本顛倒,引發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批判運動。但是,他們卻始終未能離開黑格爾哲學的基地,「他們和黑格爾的論戰以及相互之間的論戰,只局限於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抓住黑格爾體系中的某一方面來反對他的整個體系,或反對別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其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哲學家沒有一個想到要提出關於德國哲學和德國現實之間的聯繫問題,關於他們所作的批判和他們自身的物質環境之間的聯繫問題」。表現在他們的哲學特徵上,則是他們都從一種「無前提」的人出發。很顯然,這種「無前提」性的實質是非歷史性,也就是說這種人不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並通過一定的歷史活動形成的,而是可以無條件地存在的;從方法論上說,這類哲學都以某種「純粹的人」(即「原人」)作為自己的分析起點,這種和歷史相脫離的「純抽象」的結果必然是「抽象過頭」,以致其抽象的對象變成了「抽象的人」。對「思辨的個人」的批判就顯然針對著兩種對象:一是捨棄了一切關係而作為終極存在的「原子式個人」,另一種是只存在於想像關係中的諸如費爾巴哈的「類」、黑格爾的「異化」等的「抽象的人」。在馬克思看來,歷史的絕對前提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馬克思給「生活」所加的邊注是:「地質學、水文學等等的條件。人體,需要,勞動。」就是說,地理環境、有生命的人以及他們為滿足生存需要而從事的勞動構成了「生活」的基礎。正是這個基礎決定了「第一個歷史活動」不是「分工」和「交換」,更不是「批判」,而是生產滿足生存需要的衣、食、住及其他方面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第一個歷史活動」雖然強調其歷史性的起點意義,然而它本身又是一個多側面的結構,「生活資料的生產」、「新的需要的生產」、「人口的生產」以及「社會關係的生產」等諸多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繫,形成了一個複雜而不斷變化的系統,構成了生生不息的人類歷史的基礎。作為唯物史觀前提的「現實的個人」,處在自然和歷史的交匯點上,是自然進化的終結和歷史創造的開端,因而也就成為一切歷史過程和社會關係的前提。在其身上,濃縮著人和自然、個體和類的最簡單、最基本和最普遍的關係,而任何撇開了這種關係的「人」的觀念,只能導致把歷史創造活動建立在想像的基礎上。也就是說,無論具有自我意識的「觀念人」,或者具有利己主義動機的「經濟人」,都是歷史活動的產物,而不是歷史活動的前提。因此,以往的歷史觀實質上是「沒有前提的」,問題就在於它們都把歷史中形成的人和人的關係當作無需加以說明和考察的當然前提,因而它們就這樣那樣地用「自然」割斷了「歷史」,或者說,把「歷史」當作了「自然」。可見,把握「現實的個人」這一概念,有兩個關節點:一個是自然和歷史,另一個是個體和類。「現實的個人」不是「自然人」,他的生存條件連同他的本性(或「自然」)都是其實踐的結果,因而他是歷史的;然而「現實的個人」又不等同於「現存的個人」,或者說,「現存的個人」只是「現實的個人」的一種形態,它總是被歷史超越的,而現實的個人則是一切歷史活動的絕對前提,是不可能被歷史所超越的。同樣,「現實的個人」不是「孤立的個人」,不是「唯一者」,而是必然與他人形成各種聯繫並因而總是屬於一定社會形態的個人;「現實的個人」也不是沒有個體性的共性人,而總是以有著非常具體個性的自主活動類型為其表現形式。可以說,「現實的個人」是真正科學抽象意義上的人,是人和自然、個人和類之間最基本、最本質關係的規定。因此,它是歷史起點和邏輯起點的有機統一。把「現實的個人」作為唯物史觀的前提,一方面確立了人的自我創造、自我生成的歷史主體地位,從而避免了把人和歷史加以割裂,使人淪為「歷史」之工具的偏向,另一方面也奠立了人的歷史制約性的科學根據,從而避免了把人和「自然」加以割裂,用「歷史」冒充「自然」甚至完全取代自然的偏向。「現實的個人」是自然進化和歷史創造、個性化和社會化的矛盾體,包含著歷史進化過程的基本矛盾和可以簡單抽象的要素,因此,它不僅是一切歷史活動的前提,也是科學歷史觀的邏輯起點。說到底,「現實的個人」就是從事物質生產活動或勞動的人。(二)唯物史觀的核心: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生產關係)的矛盾當哲學的出發點轉向實踐、轉向生產勞動時,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統一問題就再也不是浪漫的想像,而是歷史的真實。但是,對實踐、勞動等本身也有個如何把握的問題。我們知道,對「實踐」可以作唯心主義的解釋,將其視為「意志的活動」,康德、黑格爾、青年黑格爾派的許多人都是這樣理解的;對「實踐」也可以作經驗論的把握,將其視為直觀的個體實踐,國民經濟學工業唯物主義、實用主義以至社會主義運動中的伯恩施坦主義等都持類似立場。因此,固然不能用幻想代替現實,以道德尺度衡量歷史,然而要立足現實、面對現實並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資本主義,卻絕不是經驗直觀所能達到的。問題的癥結在於:儘管實踐(以生產、勞動、交往等形式表現)是人類生存的永恆基礎,然而實踐的社會形式卻又是歷史的、具體的、非永恆的,它集歷史動力和變革對象於一身。從直觀的觀點出發,要麼無法將實踐的兩重性區分開來,尤其無法將蘊藏其中的革命性剝離出來,要麼把兩者絕對對立起來。比如說對工業,要麼不加區分地加以讚揚,結果把對工業的讚揚變成了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讚揚,這就是馬克思所稱之為的「經濟學的工業唯物主義」觀點;要麼不加區分地加以否定,結果把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批判變成了對於工業和社會化大生產的否定,這也就是馬克思所稱之為的「感傷的、懷舊的浪漫主義」立場。由此可見,對實踐兩重性(自然物質性和社會歷史性以及相類似的許多兩重性)的科學區分,是唯物史觀創立的關鍵所在。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過對工業兩重性的區分及其相互聯繫的探討,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點,並因而奠定了整個唯物史觀的基礎。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的揭示,就是這種探討的卓越成果。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只要從現實的個人出發,也就是從人的生存方式(生產方式)出發,個人就必然要同自然、社會發生一定關係,形成有機整體,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樣,生活的生產——無論是自己生活的生產(通過勞動),或他人生活的生產(通過生育)——立即表現為雙重關係:一方面是自然關係,另一方面是社會關係;社會關係的含義是指許多個人的合作,至於這種合作是在什麼條件下、用什麼方式和為了什麼目的進行的,則是無關緊要的。」因此,個人和自然、個人和他人的統一性問題只有在物質生產方式的基礎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解決。由於人們必須通過和自然界的物質交換才能滿足自己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因而進行這種物質變換的能力和方式必然是第一位的,它決定著人們的其他關係和活動。「由此可見,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因而,始終必須把『人類的歷史』同工業和交換的歷史聯繫起來研究和探討。」不僅如此,生產力並不能直接決定全部社會關係的變化,而只是決定了那些最基本的社會關係,這就是由需要和生產方式所直接決定的物質的社會關係。物質的社會關係及由其所決定的其他社會關係一道所構成的社會關係總和,表現為一定的社會關係類型,或社會形態。它們的不斷更替,就形成了「歷史」。「由此可見,一開始就表明了人們之間是有物質聯繫的。這種聯繫是由需要和生產方式決定的,它的歷史和人的歷史一樣長久;這種聯繫不斷採取新的形式,因而就呈現出『歷史』,它完全不需要似乎還把人們聯合起來的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囈語存在。」因此,生產力的發展,是歷史川流不息的源泉,是社會日新月異的動因。由於生產力有一種不可遏制的、永不滿足的發展勢頭,因而把任何一種社會關係或社會制度永恆化的企圖都註定要落空。一切歷史地產生的事物也一定會歷史地走向滅亡,這就是歷史辯證法。「人們永遠不會放棄他們已經獲得的東西……為了不致喪失已經取得的成果,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實,人們在他們的交往方式不再適合於既得的生產力時,就不得不改變他們繼承下來的一切社會形式。」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矛盾運動規律的發現,使得當時最為令人困惑的兩個歷史之謎得到了合理的解答:一是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問題,另一個是人的本質和異化問題。從第一個問題看,當時由於缺乏關於人類早期社會的資料,人們對於原始社會的狀況幾乎還一無所知,因而把私有制和國家視為人類歷史一開始就存在的觀點非常流行。而贊成或反對私有制的思潮的交鋒點則只能集中在人性問題上,雙方都力圖從人性中尋找對自己有利的根據,這就使得批判和改造資本主義的現實要求被擱置在抽象的人性爭論上。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運動第一次給了我們觀測歷史運動的正確視角。馬克思、恩格斯用這個方法去考察私有制和國家時,著眼點有二:一是其產生的歷史必然性,二是其內在的矛盾性。前者說明私有制和國家在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不可避免地要產生,或者說,它們適應了生產力一定程度發展的需要;後者說明私有制由於其內在的矛盾,在生產力更高的發展階段不可避免地自己把自己推向滅亡之路。從第二個問題看,馬克思、恩格斯不再抽象地談論人的本質和異化問題,而是把這一問題置於現實的基礎上。他們指出:「每個個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現成的東西: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是哲學家們想像為『實體』和『人的本質』的東西的現實基礎,是他們神化了的並與之鬥爭的東西的現實基礎。」這樣,人的本質及其異化的抽象人性論問題,便被轉化為人的生存條件的歷史變化問題。要認識和克服人的異化問題,必須訴諸改造世界的歷史活動,不是用人性及其異化去說明歷史,而是用歷史去說明人性及其歷史變化。(三)社會進步的機制及其實現的形式對生產方式矛盾運動的分析,特別是生產關係概念的制定,使馬克思、恩格斯能夠從歷史的動態過程闡發社會結構的狀況,這就是市民社會(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他們指出:「在過去一切歷史階段上受生產力所制約、同時也制約生產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會」,「這個市民社會是全部歷史的真正發源地和舞台」,「市民社會包括各個個人在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的一切物質交往」,「這一名稱始終標誌著直接從生產和交往中發展起來的社會組織,這種社會組織在一切時代都構成國家的基礎以及任何其他觀念上的上層建築的基礎」。這樣,整個社會在結構上被剖析為四個相互聯繫的層次,即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政治上層建築——社會意識形態,或者簡要地概括為「生產力、社會經濟形態和社會思想形態」這三個基本因素,從而科學地揭示了社會運動的內部機制。「這種歷史觀就在於: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並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繫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然後必須在國家生活的範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態,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這樣做當然就能完整地描述全部過程(因而也就能夠描述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了。」這清晰地表明,唯物史觀絕不是片面地強調經濟作用的經濟史觀,而是努力完整地把握歷史全過程的學說,為此,一是必須關注其「物質性」,即把與一定生產方式相聯繫的交往形式作為歷史的基礎,二是必須關注其「過程性」,即各種矛盾關係的歷史展開(相互作用)。對於社會結構的科學闡發,不僅進一步揭示了社會進步的實質(即社會形態的轉換),而且深入闡明了社會進步的內在機制(代表新生產關係的利益集團取代過時的利益集團)。因此,實現社會進步的最高形式不是批判,而是革命實踐。社會革命不是某些陰謀家、煽動家蓄謀的結果,而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群眾鬥爭的方式。如果不具備革命變革的物質條件——適應更高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生產關係代表和反抗舊社會的革命群眾,那麼儘管把革命思想表達千百次,也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馬克思、恩格斯還特別針對國家權力的特點論述了革命的必要性,這就是革命對於摧毀國家暴力及「喚起民眾」和教育革命者自身的不可替代作用。他們指出:「較早時期的利益,在與之相適應的交往形式已經為適應於較晚時期的利益的交往形式所排擠之後,仍然在長時間內擁有一種表現為與人隔離的虛幻共同體(國家、法)的傳統權力,這種權力歸根結底只有通過革命才能打倒。」「革命之所以必需,不僅是因為沒有任何其他的辦法能推翻統治階級,而且還因為推翻統治階級的那個階級,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拋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陳舊的骯髒東西,才能建立社會的新基礎。」(四)對「意識形態」的科學界定在《德意志意識形態》里,馬克思、恩格斯雖然照顧當時的習慣,主要在「虛假的觀念體系」含義上使用「意識形態」一詞,但即便在這個意義上也有自己的獨特用法。他們在書中反覆地指出,德國哲學是從「天上到地上」,而我們則要從地上(即從現實的基礎)出發。因此,這裡所說的「意識形態」的虛假性的基本規定無疑指其「顛倒性」,就是說,它根本顛倒了存在和意識、生活和觀念的關係,不是從生產、生活和實踐出發,而是從幻想的觀念出發,甚至以觀念代替現實。很顯然,這裡所說的「假」,主要指其沒有把觀念擺在適當的位置上,以致從根本上混淆了主賓、本末、頭足。這種規定本身無疑地含有價值上的否定意義,但是,這裡並沒有涉及這些思想觀念的內容本身之正誤、真假問題,因此,不能簡單地把意識形態的虛假性等同於「錯誤的觀念」。相反,意識形態的顛倒性源於社會存在,故而對於其顛倒性的批判必然導致對於現實社會的批判,並最終導致對於現實社會的實踐批判。除了「虛假的觀念體系」外,《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所說的意識形態的含義至少還有兩種:其一,指統治階級的思想,亦即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因而它必定構成現存社會制度和社會關係的一部分。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支配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統治階級支配的。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係在觀念上的表現,不過是表現為思想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係;因而,這就是那些使某一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各種關係的表現」,從這方面看,意識形態就談不上「虛假」,因為它不僅是現存經濟關係在觀念上的表現,而且其本身就是現存統治關係的組成部分。簡單地說,作為統治階級思想的意識形態,實際上就是「制度化的思想體系」,它作為價值系統發揮作用並使人們認同現存社會制度。把意識形態視為每一個社會的統治思想,實際上是一種較為客觀的判斷,並不含有價值上的否定意義。其二,指革命階級的階級意識,亦即每一個領導革命的階級藉以認清使命、團結群眾的思想觀念及口號,因而它又必定是每一種革命得以成功的輿論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就此而寫道:「每一個企圖代替舊統治階級的地位的新階級,就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講,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必須看到,這種把自己的思想和要求描繪成全社會的要求的做法決不僅僅是一種宣傳伎倆。革命階級的革命思想能夠以社會代表的名義動員群眾,向舊社會宣戰,是有其客觀原因的。「它之所以能這樣做,是因為它的利益在開始時的確同其餘一切非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還多少有一些聯繫,在當時存在的那些關係的壓力下還來不及發展為特殊階級的特殊利益。」因此,無產階級革命和其他階級革命的區別,並不在於它不需要意識形態,不需要以全社會的唯一代表的面目出現,而在於它的階級利益確實是人類根本利益的體現,因而不僅在革命時期,而且在革命以後都能保持同其他群眾共同利益的密切聯繫。既然革命意識形態總是同人類的普遍利益或共同利益相聯繫的,因而其變化發展也就有一定的規律性。首先,「一定時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階級的存在為前提的」,而革命階級存在的前提則是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因此,解放生產力,調整代表新的生產方式的階級的相應社會關係就成為任何革命意識形態的絕對要求。而因為無論在何種生產方式中,勞動者都是基本的生產力,因而任何革命都要有群眾的參與,而任何革命意識形態的力量總在於能夠得到群眾的擁護,喚起群眾的歷史主動性。其次,正因為革命意識形態與革命階級和新的生產方式存在這種內在聯繫,而由於現代生產力的不斷社會化和全球化是絕對的趨勢,人類社會分裂為階級後其共同利益的弱化趨勢也必將被扭轉並重新得以實現,表現在革命意識形態上,就是革命的觀念越來越具有人類性和普遍性,其總趨勢是從解放勞動者到勞動者的解放,從部分人的解放到「人類解放」。然而,一旦人類普遍利益真正成為現實,意識形態的虛幻性也就不復存在了。「只要那種把特殊利益說成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東西』說成是統治的東西的必要性消失了,那末,一定階級的統治似乎只是某種思想的統治這種假象當然也就會完全自行消失。」摘自2006年第3期《高校理論戰線》《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理論貢獻及其當代價值(侯惠勤)《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現代意義摘要: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中的重要思想,理解異化勞動理論是理解《手稿》的前提。同時,馬克思通過對異化勞動理論的論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和諧因素及其本源。因此,研究異化勞動理論,對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啟示的意義。關鍵詞:異化,異化勞動,和諧社會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了勞動異化概念,這是整個馬克思共產主義學說發展過程中的最關鍵和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他通過對異化勞動理論的闡釋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與勞動的對立,以及資本主義存在的不和諧因素。深入考察這個概念的歷史發展軌跡,對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1、引言馬克思在《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利用古典經濟學的已有成就,在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三種收入,即工資、資本的利潤、地租的基礎上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對立階級。在最後部分,馬克思運用了德國哲學的異化概念來分析私有制社會的基本狀況和工人階級的基本處境,對異化勞動和人的異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異化勞動」理論,並運用異化理論對資本主義社會勞動所發生的異化現象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分析了社會的基本階級關係,試圖以此揭示私有財產的本質,得出無產階級革命的結論,論證私有制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規律。異化(alienation),源自拉丁文alienatio,含有轉讓、邊遠、脫離等意思。異化被提升到哲學的高度源於德國古典哲學,是指主體在一定的發展階段,由於自己的活動而產生出自己的對立面,而這個對立面又變成外在的異己的力量,並轉過來反對主體本身。異化的概念早已存在,但是一直到費爾巴哈為止,人們對異化概念的使用都是站在唯心主義的立場上的。費爾巴哈直接否定了黑格爾對象化和異化中的唯心主義顛倒,認為物質不是絕對理念的道具,並認為對象化不是異化,對象化是活生生的現實生活,指出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都是人的感性類本質的異化,上帝的本質就是人的類本質,所以他肯定對象化而反對異化。因此馬克思認為在當時的德國,對宗教的批判已由費爾巴哈完成了,進一步的批判必須從對天國的批判轉向對現實的批判,即批判現實生活中的異化。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就是在吸收了費爾巴哈的觀點的基礎上提出的對現實生活中的異化的一種批判。2、《手稿》中的異化勞動思想在《手稿》中馬克思馬克思提出異化勞動的思想。異化勞動(alienated labor),亦譯為勞動異化,用來表達資本主義僱傭勞動的概念。馬克思認為勞動作為自由自覺的活動是人的類本質,但在私有制條件下卻發生了異化,由勞動者創造出來的物不受人支配,反而轉過來成為支配人控制人的異己力量。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 從生產結果看,工人同勞動產品發生異化。勞動產品本來應該是勞動的物化或對象化,但在資本主義的制度下,勞動的對象化表現為勞動的異化,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即「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於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1]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工人不僅不能佔有勞動產品,反而在產品中喪失自己,即:「工人生產得越多,他能夠消費的就越少,他創造的價值越多,他自己越沒有價值,越低賤;工人的產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創造的對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蠻;勞動越是有力量,工人越無力;勞動越機巧,勞動者越愚鈍,越成為自然界的奴隸。」【P53】由此產生了種種不合理的現象:工人階級「對對象的佔有竟如此地表現為異化,以致工人生產的對象越多,他能夠佔有的對象就越少,而且受到他的產品的即資本的統治。」【P52】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財富的創造與財富的享受相分離。也就是說,異化勞動造成的勞動對象和勞動產品之間關係的異化,工人創造的價值越大,他們自身的價值就越小,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貶值是同時相伴出現的。因此,「勞動對工人說來是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屬於他的本質的東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他的勞動不是自願的勞動,而是被迫的強制勞動。……外在的勞動,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勞動,是一種自我犧牲、自我折磨的勞動。」伴隨著這種自我折磨的外化的勞動,而出現的勞動產品異化,必然帶來工人階級的貧困。這就是《手稿》揭示的深刻含義之一。[2](2)從生產過程看,工人同勞動本身發生異化。勞動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本質特徵,是人的內在本性,人應當在勞動中肯定自我,在勞動中感到幸福自由和愉悅。但在私有制條件下,勞動異化使得勞動成為外在於人的東西,勞動者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勞動,「他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的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工人)他的勞動不是自願的勞動,而是被迫的強制勞動。因此,這種勞動不是滿足一種需要,而只是滿足勞動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種手段。」【P54】勞動的外在性表現在這種勞動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別人的, 「人(工人)只有在運用自己的動物機能,亦吃、喝、生殖,至有居住、修飾的時候,才覺得自己在自由活動,而在運用人的機能時,覺得自己不過只是動物。動物的東西成為人的東西,而人的東西成為動物的東西。」【P55】(3) 三是從人的類本質上看,人同自己的類本質的異化。「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3]但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對於勞動者來說,只是單純謀生手段,異化勞動把人的類本質變成了異己的本質,把人的類生活變成維持個人生活的手段。「異化勞動把這種關係顛倒過來,以致人正因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本質變成僅僅維持自己生存的手段。」【P57】這樣,「人的類本質——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的精神的類能力——變成對人來說是異己的本質,變成了維持他的個人生存的手段。異化勞動使人自己的身體,同樣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質,他的人的本質同人相異化。」【P58】(4) 從人際方面看,人與人的相異化。「當人同自身相對立的時候,他就同他人相對立」【P59】而實際上,人同類的異化也只有通過人與他人的關係才能表現出來,「只有人本身才能成為統治人的異己力量。」但是私有制使得人在物質生產過程中,不僅生產出和自身對立的產品,而且生產出有權支配自己的人(資本家),「通過異化的、外化的勞動,工人生產出一個跟勞動格格不入的、站在勞動之外的人同這個勞動的關係。工人同勞動的關係,生產出資本家——或者不管人們給勞動的主人起個別的名字——對這個勞動的關係。」【P61】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和資本家在利益上是直接衝突的,資本家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了,而是一種物——人格化的資本。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聖家族》中指出:「有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同是人的自我異化。但有產階級在這種異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滿足的和被鞏固的,它把這種異化看作自身強大的證明,並在這種異化中獲得人的生存的外觀。而無產階級在這種異化中則感到自己是被毀滅,並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無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現實。」[4]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形式造成了人的全面異化。國民經濟學家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活動、經濟組織的事實描述犯了一個根本錯誤:他們只看到了勞動而沒有進一步看到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勞動是一種非人的異化勞動,「國民經濟學由於不考察工人(勞動)同產品的直接關係而掩蓋勞動本質的異化」【P54】,即沒有把勞動看作是普遍的、抽象的東西。國民經濟學家只是為資本提供了一切,而勞動者(工人)作為人只得到維持其肉體(動物性)所必須的東西。馬克思通過闡明私有制與異化勞動關係,同時指出異化產生的根源——資本的私有制。私有財產一方面是外化勞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又是勞動藉以外化的手段,是這一外化的實現,「對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儘管私有財產表現為外化勞動的根據和原因,當確切地說,它是外化勞動的後果」。【P61】最後,馬克思指出揚棄異化的手段,「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揚棄,因而是通過人並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佔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自覺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產,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P81】雖然在具體怎樣揚棄上,馬克思並未直接給出他的方案,但已經為異化的揚棄途徑指明了方向。總的來說,馬克思在《手稿》中通過剖析異化勞動,指出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異化勞動的四個表現,揭示了異化勞動的最終根源——資本私有制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和諧因素——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並在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和揚棄異化勞動的基礎上,提出他心目中的和諧社會——共產主義社會。3、淺議異化勞動理論的現代意義馬克思提出的異化勞動的概念,雖然是針對資本主義社會而言的,但就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而言,共產主義社會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理想目標離我們還相當遙遠,馬克思雖沒有直接講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異化,但「現實世界對於人而言,永遠是不完滿的,而有待於改善和提升的,人的異化現象仍然存在。」[5]十六大三中全會提出「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新理念。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當前社會發展的主題。梳理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為我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和諧社會提供了歷史的啟迪作用。「三農」(農村、農業、農民)問題是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頸瓶問題,相關學者認為,在對待中國「三農」問題的態度上,難以否認「三農」濃厚的異化色彩。[6]主要表現為:(1)、經濟上的異化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中國「三農」問題歷史的邏輯的起點,是中國「三農」在經濟上異化的根源,也是中國「三農」異化的根本。建國以來,農村一直都處在城市化的邊緣,加上「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政策指導,造成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城鄉差別,地區差別,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三農」仍然位於社會邊緣,默默地為城市的勞動就業、基礎設施建設、住房、福利保障等方方面面貢獻力量,以滿足城市日益攀升的發展需求。另外,隨著人們收入的增長,收入用於積累的分額增大,用於消費的分額下降,人們的邊際消費傾向呈遞減趨勢,農業是消費資料生產部門,人們消費需求的相對縮小便限制了農業效率的增長,當人們的農產品消費基本滿足以後,會增加對其它產業產品的消費,農業自動減效機制就會發生作用,農業效率的增長掉入凱恩斯定律和恩格爾定律設置的「陷阱」中,,遠遠落後於其它產業。農業還因產業結構轉換,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將越來越少,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位置將越來越低,因此,農業在起基礎作用的同時異化了自身。[7]在社會保障上,農村實行的是以家庭保障為主的保障制度。在社會公共資源的分配上,農村公共產品相當缺失,並且費用由農民自己負擔。(2)、政治上的異化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農民對政治上的事無暇顧及,他們將權力賦予人民代表後,農民沒有多少實際支配的權利,沒有機會參與社會政治生活,沒有能力維護自身權益。正如《200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8]指出「現在的人民代表大會中農民代表比例低,制約了農民的政治表達,使農民在國家政策制定和民意反映中居於弱勢地位,由此導致『三農』政策往往是滯後的,不利於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作為我國主要社會群體的農民日益被排斥出正常的社會政治系統。另外,中國的戶籍管理制度,對農民採取歧視政策,嚴格限制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這種由公權力導致的城鄉隔離束縛人們遷徙自由,使得農民這一職業身份化了。【王芳:《三農問題反思》P68】戶籍制度從根本上束縛著農民工,使他們不可能真正融入城鎮群體,農民的遷徙自由權處於異化狀態。(3)、文化上的異化經濟上的落後造成了農村教育的落後,國家對農村教育投入還相當欠缺,農村文化教育仍遠落後於城市,嚴重束縛了農民觀念更新和素質提高。更為嚴重的是,農村的下一代孩子在起點上就埋下了異化的種子,異化在代際中繁衍。(4)、心理上的異化農民因先天劣勢身份導致的不平等,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加上生活水平與城裡人形成的巨大反差,自身利益長期受忽視的農民難免不產生被剝奪的不滿心理和怨恨情緒,甚至有被社會拋棄的感覺。農民當初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主義優越感在一定程度上異化了,主體地位失落了,異化了。(5)、人與類本質、人與人之間的異化馬克思指出,人同類的異化也只有通過人與他人的關係才能表現出來。異化的最終結果是人對人的統治與奴役,即人與人的全面異化。「在實踐的現實的世界中,自我異化只有通過同他人的實踐的現實的關係才能表現出來,異化藉以實現的手段本身就是實踐的。」【P60】農民得到的待遇實際上與他作為一個國家的公民應得到的待遇是不相符的,在這種意義上來說,農民與他的類本質異化了,農民在類意識和主體性上得到的只是歧視和偏見。而農民類本質的異化外在表現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異化。長期以來,計劃經濟體制、二元經濟結構、二元社會結構、二元戶籍制度、二元保障制度等因素的合力,造就了城鎮居民和鄉村居民在生存環境、生活方式、勞動狀況、行為模式、價值觀念、人際交往、社會心理、思維模式等方面壁壘分明。這些壁壘無不是農民和市民關係隔閡異化的表現。總之,中國「三農」的異化反映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反映在貢獻與代價之間,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自我異化的揚棄與自我異化走的是一條道路」,「三農」問題的解決需要揚棄異化的理論指導。【王芳:《三農問題反思》P69】那麼,該如何解決中國現實的「三農」問題的異化現象呢?馬克思的揚棄異化勞動的理論為我們指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在《手稿》中馬克思精闢地指出:「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並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佔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自覺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鬥爭的真正解決。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P81】按照馬克思的思路,解決中國「三農」異化的問題,就是要對「三農」積極的揚棄,其關鍵就是減少農民數量,即通過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廣泛地開展農村城市化、農業工業化,減少城鄉差別,使「三農」真正融入到城市社會,從根本上擺脫農村落後於城市,經濟發展拖後腿的狀態。另外,國家必須加大對農村發展的投入,提高農民待遇,改革戶籍管理制度,保障農民向城市正常的社會流動,政府應該尊重社會利益的多元化,改變城鄉分治的政策框架和制度安排,恢復農民作為公民應有的待遇,這是對農民國民類本質的復歸,也是農民主體性的復歸。要消除城鄉二元對立,就必須深化城鄉體制改革,既要增量改革更要存量改革,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國家在政策上多向「三農」弱勢群體傾斜,給農民帶來實際利益。國家發揮宏觀調控功能,提高農產品的價格,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保持市場經濟發展的同時,立法保障農民工的利益,平衡各方面收益,均衡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和諧社會,一旦某一方面的突出發展,則可能抑制和延續其他方面的發展,從而出現社會發展了,但人的發展卻走向了片面化,孤立化,產生異化現象,這是社會發展的代價問題。異化從本質上是一種非正義,而異化的揚棄就是一個追求正義的過程。【王芳:《三農問題反思》P70】要建設和諧社會,就必須解決「三農」異化的問題。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雖然是寫在160多年前,但對於我們今天和諧社會的構建依然有指導意義。參考文獻:1、 王 芳:《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視野下的中國「三農」問題反思》,甘肅理論學刊2006年3月第2期(總第174期)2、 楊 豹:《馬克思「異化勞動」思想的啟示:〈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解讀》,蘭州學刊2006年第5期(總第152期)3、 宇海金、劉付春:《馬克思異化勞動概念新詮釋:重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蘭州學刊2006年第6期(總第153期)4、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郭颯颯、劉嚴寧:《〈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和諧社會」思想及其當代價值》,柳州師專學報,2006年6月第21卷第 2期[1]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P52,以下皆引自該書,只註明頁碼。[2]宇海金、劉付春:《馬克思異化勞動概念新詮釋:重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蘭州學刊2006年第6期[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人民出版社,1979,P96[4]《馬恩論人性、人道主義和異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5] 呂洋:《人的全面發展是對異化的揚棄》,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P67[6] 參見王芳:《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視野下的中國「三農」問題反思》甘肅理論學刊2006年3月第2期(總第174期)P67-70[7]王芳:《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視野下的中國「三農」問題反思》甘肅理論學刊2006年3月第2期(總第174期)P68[8]汝信,陸學藝,李培林:《200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研究的歷史和現狀在對一門學科、或一項課題進行研究之前,要著手搜集整理該學科或課題已經研究的歷史和現狀,這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因為,掌握了該學科或課題研究的歷史和現狀,就有利於在下午研究該學科或課題時找到突破點,就能找到超越前人研究的不足之處,為自己進行開拓性的創新研究抓到前沿性問題的著力點,從而就能保證自己的研究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理論深度。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也應如此。馬克思主義學說史研究久已有之。但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進行研究,時間卻很短。這門學科的現行理論體系和邏輯框架是近三四十年間才逐步建立起來的。作為這門學科本身的研究史(即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研究歷史)就更年幼了。蘇聯共產黨中央直屬馬列主義研究院於1969年編輯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的遺著——在蘇聯的發展和研究史》中,曾概括敘述過恩格斯及其同時代人梅林、拉法格、拉布里奧拉、考茨基、普列漢諾夫,以及古斯達夫·邁耶爾等人對馬克思主義學說史研究的貢獻和不足。但是,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的專題資料和成果,是非常罕見的。因此,這裡有些闡述不是純哲學史研究的研究史問題,而是關於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觀點研究的研究史問題。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的歷史(一)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觀點形成的論述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跋。恩格斯《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第1分冊》恩格斯《卡爾·馬克思》(1877)恩格斯《反杜林論》、《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1876-1886)恩格斯19世紀70-90年代中期寫的序言、序言補充,以及《關於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歷史》。恩格斯1893年《馬克思·亨利希·卡爾》。1895年《卡爾·馬克思的處女作》(二)馬克思恩格斯的學生及同時代人對馬克思主義形成史的研究第一,梅林對馬克思主義形成史的研究。梅林對馬克思主義史研究中一個開創性的理論觀點,就是明確提出和論證了馬克思確立科學世界觀的道路,是克服黑格爾唯心主義思辨哲學的過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經濟範疇代替黑格爾哲學的觀念思辨的過程。他認為,《博士論文》雖然表明馬克思還「完全根據黑格爾派哲學的唯心主義立場」[1],同時也表明馬克思「在開始反對黑格爾」。指出:馬克思參加《萊茵報》工作,接觸了現實,但《萊茵報》上的幾篇文章表明是黑格爾唯心主義立場。關於林木盜竊法的那組文章,由於接觸到經濟事實,就認識到黑格爾唯心主義社會觀的反科學性。梅林還認為《德法年鑒》是馬克思早期思想觀點發展的第二階段(1843年底到1844年初),《德法年鑒》上的文章表明馬克思從費爾巴哈出發,然後又越過費爾巴哈;批評了黑格爾把國家置於社會之上,國家決定市民社會的觀點,提出社會高於國家,市民社會決定國家的論點[2]。梅林在馬克思主義史研究中的主要缺點,是未講辯證唯物主義,並把辯證唯物主義僅看做方法論,不是世界觀。結果他在某些論述中,混淆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義觀點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和法國唯物主義的觀點。(我的看法恰恰相反。這是梅林高明於後來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者的地方。梅林實際上是把歷史唯物主義當作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而不僅僅是「社會歷史觀」。至於辯證唯物主義,要麼在一般世界觀意義上,它本來就是方法;要麼是作為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其實,這也是恩格斯的看法。朱老師在後面曾把辯證唯物主義作為自然觀與社會歷史觀並列,如果是這樣,那就談不到一般「世界觀」;如果要作為「一般」世界觀,那就與恩格斯的觀點不一致了)。第二,普列漢諾夫對馬克思主義史的研究。普列漢諾夫最先深刻認識到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全面研究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過程的重要意義,他提出修正主義的嚴重過失之一,就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無知。普列漢諾夫在研究和評論馬克思的早期思想發展中的主要缺點,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在1903年前把馬克思哲學觀點的發展,同政治觀點聯繫起來考察,但1903年後,卻脫離了馬克思的政治活動對其哲學觀點作孤立地、純邏輯地分析。二是在1907年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中,誇大了費爾巴哈對馬克思的思想觀點的影響,其中不再提馬克思向無產階級立場轉變了,只是說,馬克思在《德法年鑒》上的文章中,「已經牢牢地站在費爾巴哈『人道主義』的立場上,即被費爾巴哈從神學裝飾品中解放出來的『斯賓諾莎主義』的立場上」[3]。這裡表明普列漢諾夫沒有注意到,馬克思在1843年底徹底批判黑格爾唯心主義觀點中的新思想。(說馬克思已經牢牢地站在「人道主義」立場上,很難說是普列漢諾夫的「缺點」。相反,倒是對「辯證唯物主義」的強調,恐怕是普列漢諾夫看走了眼。當然,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道主義」與費爾巴哈的「人道主義」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前者是現實的人道主義,後者則是抽象的人道主義,但畢竟他們都屬於人道主義)。第三,保·拉法格、李卜克內西、倍倍爾、拉布里奧拉、考茨基等人關於回憶馬克思、恩格斯的有關文章和著作中,都有論述或涉及到馬克思主義史研究的內容。考茨基為《奧地利工人書》撰寫的恩格斯傳記,為恩格斯認可,並作了修改和補充。他也出版過馬克思的傳略。到倫敦後寫了一系列馬克思主義的解說性著作。但是,他在闡述《資本論》的內容中有原則性的缺點,不懂辯證法這種方法,不能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同德國古典哲學之間的本質關係,以後在同伯恩斯坦的論戰中逐步走向歪曲馬克思主義,沒有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同修正主義的本質區別,以至轉向機會主義者、中派思想家,背叛了馬克思主義。(三)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史的研究和論述是科學地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經典依據29列寧研究馬克思和恩格斯理論的思想和方法,是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科學原則和方法論基礎。列寧在他的《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馬克思主義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歷史命運》《馬克思主義與修正主義》、《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哲學筆記》等許多著作中,對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分期、馬克思主義發展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範疇和基本原理的實質和意義,都進行過深刻的研究和論述。30列寧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分為1848年前的形成時期,在這個時期馬克思的哲學觀點特別突出;1848-1871年巴黎公社為馬克思主義形成後轉入的第一個時期,即風暴和革命時期;1872-1904年為馬克思主義形成後轉入的第二個時期,這個時期與第一個時期的區別,就是它帶有「和平」性質而沒有發生革命;第三個時期是從俄國1905年革命以後。29他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1847年間,離開黑格爾走向費爾巴哈,又進一步從費爾巴哈走向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其中,1841年的《博士論文》表明馬克思完全站在黑格爾唯心主義立場,當時恩格斯「也成了黑格爾的信徒」;1842-1843年《萊茵報》時期,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開始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轉變的時期;1843年至1844年初《德法年鑒》時期,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上述兩個轉變的時期;1845年出版的《神聖家族》表明馬克思和恩格斯幾乎已經形成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觀點,提出歷史是人民群眾的事業,並接近提出「生產關係」的概念;1847年出版的《哲學的貧困》是馬克思主義的第一部成熟著作;《共產黨宣言》標誌著馬克思主義最終形成。29-30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30-31列寧明確指出和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它在工人階級中的傳播和鞏固,不是一下子實現的,而是在同資產階級哲學鬥爭中實現的。他闡述了從19世紀40年代起馬克思主義存在的頭半個世紀中,一直在同各種敵對思想理論進行鬥爭著。「在40年代前5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清算了站在哲學唯心主義立場上的激進青年黑格爾派。40年代末,在經濟理論方面進行了反對蒲魯東主義的鬥爭。50年代完成了這個鬥爭;批判了在狂風暴雨的1848年顯露過頭角的黨派和學說。60年年代,鬥爭一般的理論方面轉移到更接近於直接工人運動的方面:從國際中清除巴枯寧主義。70年代初在德國名噪一時的是蒲魯東主義者米爾柏格,70年代末則是實證論者杜林。但是他們兩人對於無產階級的影響都已經微不足道了。馬克思主義已經絕對地戰勝了工人運動中的其他一切思想體系。」[4]然而,在馬克思主義把一切比較完整的同馬克思主義相敵對的學說從工人運動中排擠出去之後,鬥爭並沒有停止,仍在繼續著,但鬥爭的形式和原因有了變化。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創立以後的第二個50年(從19世紀90年代起)一開始就是同馬克思主義內部的一個反馬克思主義派別進行鬥爭。」[5]這個派別就是修正主義。修正主義在哲學方面,跟著資產階級教授的「科學」的屁股後面跑,提出「回到康德那裡去」。反對哲學唯物主義,用素樸而平靜的「進化論」去代替「狡猾」而革命的辯證法。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研究的現狀就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研究的現狀看,嚴格地說,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研究,不論在蘇聯或其他國家多是從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開展起來的,在我們國家就更晚一些。在50年代前,只能說是在準備資料和探討採取什麼樣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開展研究的問題。這樣的工作,在蘇聯醞釀討論的過程比我們研究的過程要長久得多。(一)蘇聯研討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歷史概況20世紀20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著作的出版及其研究。誤解: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認識論方面沒有超出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範圍。因而,有些著作把辯證唯物主義的形成解釋為黑格爾的辯證法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簡單結合。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從黑格爾唯心主義立場逐漸發展到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立場的過程,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形成的過程。這種觀點集中反映在蘇聯為「紀念費爾巴哈逝世50周年」而出版的一些著作中。20世紀30年代開始,蘇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史的研究,進入了包括列寧哲學思想在內的新階段。這一時期的著作大有進步,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同社會實踐的發展過程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原則。這一時期出現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注意了對恩格斯的思想觀點作相對獨立的研究,對恩格斯的思想發展的特點以及他在馬克思主義形成中所起的巨大作用,都作出了原則上正確的研究。這一特點在1935年為紀念恩格斯哲學逝世40周年和1940年為紀念恩格斯誕辰120周年撰寫的著作和論文中表現得非常突出。20世紀40年代的局限性。圍繞亞歷山大羅夫的《西歐哲學史》一書。由於過分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德國古典哲學的變革性,影響了對參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著作的研究,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著作排斥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之外,導致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變成沒有思想前提的偶然產物。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才比較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研究工作,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過程的研究上出現了高潮。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的20多年中出版了一系列研究著作,特別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著作研究的專著和專論出版較多。蘇聯學者在這一時期的研究有兩大顯著特徵:第一,他們注意掌握和運用列寧的方法論原則。如在拉賓的著作中專門談了列寧的方法論同普列漢諾夫的方法、梅林的方法的原則區別。拉賓認為,普列漢諾夫的方法,主要的並一再強調的是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同其他理論前提之間的共同邏輯聯繫;梅林則是對馬克思的早期階段進行具體的歷史研究。列寧不是把馬克思的早期著作看做不成熟的作品,看作是一個獨立的階段;而是看做一個形成的過程,看做是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轉變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拉賓認為,在列寧看來,提到第一位的不是分析馬克思所依據的東西,而是分析馬克思在走向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道路上每一個階段所創造的新內容、新思想、新觀點。第二,蘇聯學者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看做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參加和研究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哲學同時改造的結果。有的學者明確指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既是同時形成的,又是在分析經濟問題、概括工人運動和人類全部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奧伊則爾曼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史》中指出,早在《神聖家族》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揭示出對社會生活的科學認識與唯物辯證法的一致性。人們的自覺活動與歷史的客觀必然性的一致性,只有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才能理解和說明,因為唯物辯證法完全克服了主觀與客觀、自由與必然的抽象二元論。而這種二元論不單是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者沒有能夠克服;就是辯證法家黑格爾,最後也陷入了絕對唯心主義所完全不可避免的宿命論」[6]。在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被顛覆之前,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者認為,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研究,不單是理解和說明哲學思想的發展過程,而是闡明這些思想同現實實際的聯繫;不只是描述哲學思想的發展,而且要追溯這些思想對歷史發展進程的影響。(二)我國理論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研究的概況20世紀50年代後期曾開始注意這方面的研究,但是,大學哲學系並沒有開設這門課。到60年代,特別是文革期間,完全中斷了這方面的工作。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馬哲史研究有了新的轉機,在短短的兩三年里,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研究、教學以及專業人員的形成,都有很大的成績。1978教育部武漢文科教材會議確定編寫《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教材之後,幾所大學的哲學系先後開設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這門課程。1979年在桂林討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部定教材的同時,籌備成立「全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會」,1980年在廈門大學,「全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會」正式成立。1985年第二屆理事會決定將「全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會」改名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1982年教育部確定「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專業為執教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學科。從此,教材、人員等條件全部具備。專著:黃楠森等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8卷本),1989-1996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教材:黃楠森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積極作用。首先對充實和完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教學和研究給予了有力的幫助,推動了認真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元典,揭示了注意克服和防止對哲學原理的簡單化和片面化的傾向。其次,推動和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內涵的研究,拓寬了研究領域,將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同時代人及其學生的哲學思想納入其中,同樣將與列寧同時代的普列漢諾夫、布哈林等人的哲學思想也放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總體中。特別要指出的,在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中新的理論和方法列入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重要內容的同時,對於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也作了應有的研究和論述,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完整性更為合理。再次,由於開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促使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者改進思維方式,提高研究方法,這方面的影響和作用更為深遠。最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是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新發展研究,給了極為重要的深刻啟迪。這種「新發展研究」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是有巨大作用的。[1] 《馬克思傳》,三聯書店1957年版,第35頁。[2] 參看《德國社會民主黨史》第1卷,三聯書店1963年版,第166、178頁。[3] 《普列漢諾夫全集》第6卷,蘇聯政治書籍出版社1936年俄文版,第360頁。[4] 《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頁。[5] 《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頁。[6] 奧伊則爾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三聯書店1964年版,第395頁。馬恩的社會發展理論與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其基本要點與馬恩的社會發展理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馬恩的「生產力發展決定論」和「中軸線」理論,是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的理論來源馬克思對社會科學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唯物史觀,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從而奠定了社會發展的理論基礎。馬恩從研究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入手,通過對人類社會實踐的考察,確認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基本矛盾的引發者和內在的動因,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最終決定作用,比如,他們提出的「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等論斷,都是社會發展理論的重要思想觀點。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恩格斯提出的「中軸線」理論,充分體現了社會生產力在社會發展中的重大作用。他指出:「我們所研究的領域越是遠離經濟,越是接近於純粹抽象的意識形態,我們就越是發現它在自己的發展中表現為偶然現象,它的曲線就越是曲折。如果您划出曲線的中軸線,您就會發現,所考察的時期越長,所考察的範圍越廣,這個軸線就越同經濟發展的軸線接近於平行。」恩格斯所說的「中軸線」也就是生產力。這說明社會發展的現象無論多麼繁亂複雜,都是圍繞「中軸線」進行的。科學發展觀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義」,把經濟發展作為一切發展的前提等思想理念,都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根本動力的觀點。●馬恩的「自由人聯合體」思想,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的理論來源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 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社會發展的終極價值目標。作為社會發展的終極價值目標, 是在整個社會發展進程中逐步接近和逐步實現的。他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作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主要特徵,指出共產主義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馬恩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恩格斯高度重視這一段精闢論述。1894年,有人希望恩格斯用最簡短的字句來表達未來社會主義紀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經過認真思考後提出以《共產黨宣言》中這一精闢論述作為回答,並說,除了《共產黨宣言》中的這句話,「我再也找不出更合適的了。」這說明,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每個人的自由發展與一切個人的自由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互為條件、互相促進的。黨的十七大報告對科學發展觀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執政理念的重要升華。從發展目標上,這與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馬恩的「綜合動力」、「歷史合力」理論,是科學發展觀中「全面協調」、「統籌兼顧」思想的理論來源馬恩在強調社會生產力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的同時,又指出上層建築諸因素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經濟的前提歸根到底是決定性的,但政治的前提和條件、歷史文化傳統等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儘管不是決定性的作用。比如,馬克思指出:「……所有人的關係和職能,不管它們以什麼方式和在什麼地方表現出來,都會影響物質生產,並對物質生產發生或多或少是決定的作用。」恩格斯反覆強調社會系統中諸因素的相互依存,特別闡述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他在致約·布洛赫的信中提出:「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恩格斯提出著名的「歷史合力」理論是這一思想生動形象的表述。恩格斯提出,社會歷史的發展是通過「歷史合力」的方式實現的,「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產生出來,而其中的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產物。」馬恩的社會發展理論,所關注的是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因素綜合而協調地發展。他們的社會發展動力論是一種以經濟因素為始因的「綜合動力」論。而科學發展觀中「全面協調」與「統籌兼顧」的思想,正是對馬恩的「綜合動力論」和「歷史合力論」的繼承、創新和發展。●馬恩關於「人是自然存在物」和「人類不能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理論,是科學發展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思想的理論來源馬恩認為,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不僅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是以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為前提條件, 而且人自身的生產和再生產也以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為前提條件。人本身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沒有自然界就沒有人本身。例如,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穩固平衡的地球上呼吸著一切自然力的人。」他強調,人要保持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如果違背了這一規律必然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恩格斯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馬恩設想未來社會是人與自然的矛盾關係得到解決,更加自覺合理地實現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真正建立起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和諧關係。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總要求,這個總要求與馬恩提出的「人是自然存在物」、「人類不能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的思想,也是完全一致的

您已欣賞本作品

感謝光臨健君文薈


推薦閱讀:

蒙牛集團的競爭戰略研究
文學報深化孫犁研究的幾個關鍵
八字研究精論(八)
中國人工智慧研究與發展 | NSR專欄
第256期·【史學研究】中國方誌館沿革考

TAG:歷史 | 世界 | 哲學 | 馬克思主義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發展 | 哲學家 | 現狀 | 主義 | 偉大 | 馬克思 | 發展史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