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腸桿菌「突襲」歐洲

大腸桿菌「突襲」歐洲

2011年06月02日 04:16 來源:廣州日報

在顯微鏡下觀測到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

最近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感染引發的溶血性尿毒綜合征在歐洲多國陸續暴發。雖然最新的化驗結果已為西班牙進口黃瓜洗脫了「罪名」,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已成了熱門辭彙,讓人聞風喪膽。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早在1982年就在美國首次被發現,並在許多國家相繼發生暴發和流行。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也發現了此類病菌,但今年我國暫時還無人感染。

目前仍無法確定此次歐洲大腸桿菌疫情的傳染源,但有調查稱,本次疫情多數患者患病與生食黃瓜、西紅柿和生菜等有很強的相關性。感染科專家提醒,夏季一向是病菌感染性腹瀉的高發季節,人們易受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細菌性、真菌感染的食物「襲擊」。為此,專家建議:近期最好少吃沙拉等生食;從冰箱取出的隔餐、隔夜菜一定要重新熱透了再吃,因為出血性大腸桿菌一般在75攝氏度以上煮幾分鐘就能殺滅。

●目前仍無法確定此次疫病的傳染源,但有調查稱本次疫情多數患者患病與生食黃瓜、西紅柿和生菜等有很強的相關性

●此次「肇事」病菌是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一個變種,對很多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目前沒有很好的抗感染方法,擅用止瀉藥或抗生素治療可能反加重病情

●目前無證據表明國內此類大腸桿菌出現同樣的變異,公眾不必無謂恐慌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科主任劉鳳斌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感染科張立伐教授

文/記者翁淑賢、塗端玉 通訊員方寧、張秋霞

疫情

大腸桿菌襲歐洲

十多人喪命

近幾周來,因受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感染引發的溶血性尿毒綜合征在歐洲多國陸續暴發。據新華社和央視的報道,截至5月31日,相關疫情已從德國蔓延至瑞典、丹麥、英國和奧地利等國。而據有關統計,作為此輪疫情重災區的德國已出現16例死亡病例,出現不適癥狀的人數進一步上升,大約1400多人受感染。

有跡象表明,德國負責流行病預防研究的權威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所長布格爾透露稱,目前因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而引發的溶血性尿毒綜合征患者的數量在繼續上升,上周末又新增80例,不排除死亡人數繼續上升。此次疫情的傳染源依然活躍,德國衛生部長巴爾預計新增病例還將繼續上升。而有關學者則提醒要警惕可能存在的二次感染和人際傳播。

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此次疫病的傳染源,但有調查顯示,本次疫情多數患者患病與生食黃瓜、西紅柿和生菜等有很強的相關性。

目前德國衛生防疫當局仍在儘力調查其他食品帶有這種病菌的可能性。該國農業及消費者保護部部長艾格納則通過媒體提醒民眾:現階段生吃黃瓜、西紅柿、萵苣和其他菜葉沙拉存在很大風險,煮熟後的蔬菜要比生吃安全得多。

專家解讀

1.病菌變種毒性增大

「此次疫情的元兇是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棘手的是,現代醫學目前對這種病菌還沒有很好的治療藥物。」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科主任劉鳳斌教授指出,世界上幾乎每年都有因大腸桿菌感染的事件發生,但絕大部分可通過抗生素來治療。可歐洲此次受感染者起病快,毒素的釋放也比較明顯,病菌的「殺氣」相對較重。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滋事的EHEC並不是一類新的病菌,其實早在1982年就於美國首次被發現,並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相繼暴發和流行。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也發現過此類病菌。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感染科教授張立伐介紹,受環境潮濕溫熱等因素的影響,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在南方會比在北方更多發,從以往病例研究來看,患病後患者的癥狀會比一般的腸炎要厲害,類似於痢疾發病,包括嚴重的水瀉、發燒、腹絞痛及嘔吐,而且可能伴隨拉血,情況嚴重時可能並發急性腎病。他表示,只要及時診治,臨床死亡率還是很低的。

而此次歐洲出現的是此類病菌的一個變種——Husec 41,隨著病菌毒素在體內的進一步釋放,可引起患者的局部腸出血並使血管和腎功能受損,最嚴重時導致溶血性尿毒綜合征,最後腎衰竭而死。但專家坦言,目前無證據表明國內此類大腸桿菌出現同樣的變異,市民不必無謂恐慌。

2.不同人群敏感性不一

日前,總部設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歐洲疾病防控中心指出,由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引發的溶血性尿毒綜合征多出現在5歲以下的幼兒群體,但這輪疫情的感染者87%為成年人,其中女性佔總數的68%。對此,劉鳳斌認為不排除接觸感染源的患者以女性居多,而幼兒群體可能日常少吃生黃瓜;另一方面,不同病菌的變種對不同人群的敏感性也不一樣,但此次的「肇事」病菌是否對成年女性更為敏感,有待進一步研究證明。

為何同樣染病,有人癥狀輕,有人惡化快?對此,劉鳳斌解釋稱,這跟個人對病菌的抵抗力強弱有關之外,有的人胃酸分泌足,消化過程中殺菌的作用比較明顯,但也有人胃酸稀少,病菌在體內的存活率高。另外,雖然目前對此類病菌沒有特效藥,對症治療更加關鍵。如果患者感染了此類病,醫生沒來得及搞清楚腹瀉原因就給他服用抗菌素,結果不但不起效還更耽誤病情。其實,早在2002年我國衛生部就發布《全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感染性腹瀉應急處理預案(試行)》,明確指出治療此類病菌禁用抗生素,以對症支持療法為主,可以使用微生態製劑,原則上不用止瀉藥和抑制腸蠕動的藥物。

提醒

夏季腸道傳染病多發

年輕人更易「中招」

大腸桿菌在自然環境中廣泛存在,有的有害,有的則有益。而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則主要寄生在牛、羊等家畜和其它反芻動物體內。人類常會通過食用被人畜糞便污染的食物,如未經烹調或烹煮不徹底的肉餡製品或未經消毒的牛奶等而被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水、蔬菜等農產品受人畜糞便污染後也可導致感染,只要食物製備不當,就可導致該病菌交叉污染。

專家指出,雖然目前廣東乃至全國尚未發現相關病菌,但夏季一向是腹瀉的高發季節,這一方面跟夏天溫度和濕度都增高,對病菌迅速繁殖更有利;另一方面,夏季人們吃生食、喝生水的頻率會比其他季節高出很多,消化系統更易受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細菌性、真菌感染的食物「襲擊」。同樣的,包括手足口病、甲肝、戊肝等在內的傳染病都會在夏天進入發病高峰。

而在患腸道性傳染病的人群中,年輕人往往成為「中招」主力。專家分析稱,這與年輕人貪食生冷、在外就餐多易接觸不潔餐具和食物不無關係。有些年輕人甚至大大咧咧、存在不太講衛生的行為習慣也不以為然。比如:有些人一回到家裡手都不洗就直接從冰箱中取食,殊不知不幹凈的手和冰箱都是最易藏污納垢、病菌活躍的地方。

預防

勤洗手管住口

要有效預防包括大腸桿菌在內的病菌「襲擊」,最基本還是要勤洗手、管住口,切斷這些致病菌傳播的途徑。

「近期最好少吃沙拉等生食。在生吃果蔬前,如果能用開水燙一下會比較好;生食的深海魚通常很受年輕人追捧,一般來說,只要深海魚來源海域沒有受到已知的污染,都還是可靠的;但還有不少生牛肉也在供應給食客們嘗鮮,對此還是要謹慎,因為如果養殖場周遭環境衛生無保障,生牛肉很容易傳播寄生蟲病。」張立伐提醒道。此外,順德、江門、中山等河鮮豐美之地,當地居民愛吃魚生,但生食、半生食淡水魚蝦都有患上肝吸蟲病的風險,最好還是徹底煮熟了吃,其實一樣美味。

劉鳳斌則建議,從冰箱取出的隔餐甚至隔夜菜一定要重新熱透了再吃,因為出血性大腸桿菌一般在75攝氏度以上煮幾分鐘就能殺滅,只要煮沸兩三分鐘就能避免受感染風險。


推薦閱讀:

坐著A320從中國飛歐洲?估計過幾年就會成為現實
德國——歐洲霸主
外媒:中國正取代歐洲成為俄羅斯石油頭號買家
我們把這十部極具逼格的華語片,帶去歐洲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歐洲列強為何沒有支持南方政權獨立?

TAG: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