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者大智,90歲李嘉誠終揮手作別:夫唯不爭,故無尤
作者:李又尋歡 曉娟 陳滌來源:靈獸 ID:lingshouke
這是靈獸第441篇原創文章
(一)
一個時代落幕,一個時代開啟。
2018 年 3 月 16 日,在長和系 4 家公司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今年將滿90歲(1928年7月29日出生)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誠正式宣布退休,即日起卸任董事會主席一職,長子李澤鉅接棒。
68年——1950年創業開始,1972年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上市,在華人心中,他遠遠不只是一個時代的符號。
有網友有微信朋友圈說,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活到90歲,干到90歲。
確實,一生志在千里,也知似水流年。如今,超人真的老了。
(二)
「這一天,可入史冊。於香港,於我們。」我在朋友圈的感慨,一位朋友回復說:李退休沒必要上升到這高度。
是的。但他的高度,不亞於任何一個政治人物。
我之所以這麼評價,絕不僅僅是因為李嘉誠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就,而更多緣於高超的處世智慧、超強的洞察能力。
2014年,我們曾經策划過一期報道,名為《轉舵李嘉誠》,開篇語中,我曾寫道:
他掌控著香港的經濟,他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他享有頂級地產商和零售商的美譽,他擁有最大移動手機運營商的頭銜,他被視為亞洲財經的風向標……
而現在,他和他的家族正在「脫亞入歐」的軌道上加速前行。從2010年開始,李嘉誠就開始了拋售中國大陸和香港資產的行動,僅2013年7月至今,李嘉誠在香港及中國大陸就連續7次拋售資產。
李嘉誠西進的步伐與他多年苦心經營的「東方」正漸行漸遠。這位已年屆85歲的老人統率下的商業帝國,此去經年,還有回來的那一天嗎?
4年後的今天,再回頭去看,你不能不佩服他當年在取捨上的殺伐決斷——把握時代的變化本就很難,他把准了;而看懂了時代變化而在80多歲高齡仍如此果敢,在戰略上毫不猶豫,才是其這一生中最精妙的一著棋。
隨需應變——這曾經是IBM的一句廣告語,但用在李嘉誠身上,才是最恰如其分的。
他為什麼會選擇在此時退休?
有人說,今年已經90歲是個理由。
有人說,有了他屬意的接班人。
也有人說,他應該歇歇了。
如果讓我來看,是他認為他可以放心地退休了。因為,一切沒錯,一切已定,一切剛剛開始。
如果讓我來設計幾句台詞,它們應該是這樣的:
「我沒有看錯這個時代。」
「我給了李家和長江實業,一個更有保障的未來。」
「再見。」
(三)
接班人李澤鉅接下的,是一個完成了歷史性轉身,與以前的長江實業在社會風險方面進行了切割的,一個「全新的」李家商業帝國。
正是80多歲高齡李嘉誠,以極為超前的眼光和異乎尋常的手法,奠定了下一代的平穩。
大成者,大智。
以下是4年前《轉舵李嘉誠》一文,在這裡,你能看到李嘉誠的零售帝國,或許,也能看懂他從8年前就開始的,長江實業的戰略大轉舵,為什麼如此之堅決,甚至沒有一絲猶豫。
「李家的城」
「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前不久,據稱是一位香港小學生寫的作文《李家的城》瘋傳網路,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熱議。在這篇作文里,該「小學生」曆數了屈臣氏、百佳、7-11、惠康等在香港街頭隨處可見的李氏家族產業,「感嘆」說:「看著一間間誠哥旗下的物業,我心中有無比的感動。香港內一切的商店,不論是哪種的類型,全是誠哥帶給我們的欣賜。」
隨後,該「小學生」繼續寫下了被認為是最精彩的神來之筆:
「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當然,香港傳說中的三位一體就是他們:李嘉誠、李澤楷、李澤鉅。他們的力量遠超人類,為打工仔遮風避雨,使香港免受颱風、暴雨的侵襲。他們付出了那麼多,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這篇妙文當然不會是真的出自小學生的手筆,但是卻用一種童言無忌的直率,酸溜溜地道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李家的財富過於龐大了。
公開資料顯示,李嘉誠旗下四大集團:長江實業、和記黃浦、長江基建、電能實業,不但控制或涉及了香港幾乎所有經濟與民生領域,並且在中國內地乃至全球都有著龐大的業務。據統計,李嘉誠控制著24家上市公司(包括在新加坡和加拿大上市的各1家),總市值高達1.2萬億港幣,業務遍布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從業人員數量達26萬餘人。
第一桶金
李家本是潮汕一帶的望族,李嘉誠本人接受過良好的傳統教育。可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戰亂頻仍,全家流落到香港,李父很早就過世,所以到李嘉誠成年的時候,家境已經十分窘迫了。
市面上關於李嘉誠的傳記非常多,對這位亞洲首富的創業經歷可謂不惜筆墨。李嘉誠早年做過茶樓夥計、五金店推銷員、塑膠廠工人等多種職業,也曾在舅父所開的鐘錶行做事——以後的事大家都知道,就是李的聰明勤奮與伶俐穩重深得舅父賞識,後來舅父把自己的女兒庄明月嫁給了他。
1950年,李嘉誠設立長江塑膠廠,生產簡單的塑料日用品和玩具。創業之初,資金緊張,人員和設備都很缺乏。李嘉誠既是設計師,又是工程師,還身兼採購、推銷、會計等,工廠里事無巨細,都需要他親力親為。
現在人們很喜歡總結首富的成功學。有人說李嘉誠得益於早年茶樓夥計的經歷,對世道人情瞭然於心,是「關係學大師」。有人說李嘉誠知人善任,有些老臣跟著他長達半個世紀。還有人說李嘉誠情商極高,比如直到上世紀70年代後期,長江在地產業的盈利已經十分可觀,而李嘉誠最早的王牌產品塑膠花也早過了黃金時代,根本無錢可賺。可是他卻仍然維持著最低限度的塑膠花生產,「不外是顧念著老員工,給他們一點生計」。
這些觀點當然都對。不過,很少有人注意到「風險」和「機遇」對李嘉誠的特別意義。
1950年正是新中國政權成立之初,人民解放軍大舉南下,勢如破竹,卻在深圳河一帶止住腳步,引而不發。香港作為多年的自由港,其民眾的恐慌心態可想而知。就是在這種情勢下,李嘉誠卻以驚人的膽識,拿出多年積蓄創辦實業,為今天的長江實業集團奠定了基礎。常言道富貴險中求,不是沒有道理的。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這一年的初冬,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抗美援朝。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大陸開始了全面經濟封鎖,香港的轉口貿易自然遭到重創。在這種情況下,港英政府轉而扶持加工製造業。所有這些,都對李嘉誠長江塑膠廠的發展壯大產生了積極影響。
財富擴張
眾所周知,李嘉誠的財富主要來自於房地產業和資本市場,以低買高賣為主要特點。和日用品生產不同,這兩個領域都是有名的高風險高回報領域,而李嘉誠對經濟周期和時世變幻的把握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上世紀50年代末,香港經濟開始復甦。由於外來人口不斷增加,香港人口從1951年的200萬一路瘋長的1958年的300萬。李嘉誠先人一步,看到了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可能出現的房地產業的繁榮,於是籌措資金,買下了兩塊地皮,從此進軍地產業。
1965年2月,香港發生了嚴重的銀行信用危機,人心惶惶,投資者及市民紛紛拋售房產,離港遠走。香港房地產價格暴跌,地產公司紛紛倒閉。1967年,香港更發生反英暴動,令房地產市場更為蕭條。
可是李嘉誠卻認為香港這個商機十足的自由港不會久亂,於是反其道而行之,在人們賤價拋售房產的時候,他大量購入地皮和舊樓。結果3年以後,風暴平息,香港社會恢復正常,經濟復甦,離港的商家紛紛迴流,房產價格隨即暴漲。李嘉誠趁機將廉價收購來的房產,高價拋售獲利,並轉購具有發展潛力的樓宇和地皮。
1971年6月,李嘉誠正式創辦長江置業有限公司,翌年改組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在地產事業上大展拳腳。在後來多次石油危機和經濟蕭條的時期,長江實業趁樓價下滑,運用人退我進、人棄我取的戰略,在樓市大升時獲得了巨額利潤。
此時的李嘉誠雖取得一定成就,不過就資產數量而言,在香港仍屬第二梯隊。可是在資本市場上,從收購九龍倉到入主和黃,李嘉誠很快就讓人們見識了自己在滙豐銀行的人脈關係和面對世界船王的外交手腕。
一般人都想當然地以為李嘉誠和包玉剛是針鋒相對的競爭對手,他們有相同的社會地位,經營範圍相當接近,兩人先後出任滙豐銀行的副主席,又同時出任「香港基本法」草委,李嘉誠捐贈汕頭大學,包玉剛則捐贈寧波大學等。可是在多個場合,李嘉誠都明確表示,「我與包先生有真誠愉快的合作……」
70年代的香港,資本最雄厚的4大商行怡和、太古、滙豐及和記都是英資產業,李嘉誠決定運用長江實業的資金,收購香港其他有實力的上市公司。
他把怡和集團的主要旗艦「九龍倉」做為第一個獵取目標,派人暗購九龍倉股票。九龍倉集團感到大勢不妙,立即部署反收購行動。李嘉誠見好就收,主動將持有的1000萬九龍倉股票轉讓給了同樣覬覦九龍倉的世界船王包玉剛,獲利的同時,又使後者把手中另一老牌英資洋行和記黃埔的股票轉讓給了自己,為後來入主「和黃」伏下一著。1980年,李嘉誠已擁有超過40%的「和黃」股權,順利登上和記黃埔董事局主席的寶座。
李嘉誠的成功當然不止收購和黃這一樁。他曾與滙豐合夥重建華人行,1980年被委任為滙豐銀行董事,成為繼包玉剛之後的第二位華人董事。他還得到地鐵公司主席唐信的垂青,獲得商業重地遮打站和金鐘站附屬物業的開發權……
80年代以後,李嘉誠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張。除了房地產外,還經營航運服務、電力供應、集裝箱碼頭以及零售等,形成一個堅不可摧,在香港舉足輕重的大型綜合性財團。
進軍內地
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李嘉誠已控有幾間老牌英資企業,這些老牌英資企業與歐美澳有廣泛的聯繫,也僱傭著相當多的外籍員工。1982年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赴北京就香港的政治前途與中方談判,在港英國人惶恐不安,信心危機席捲香江。
這時和黃集團的行政總裁李察信和李嘉誠在公司發展方向上出現了嚴重分歧。李察信主張將和黃集團的事業重心轉向海外,李嘉誠卻依然看好香港前途。這種分歧導致了李察信的辭職,接替行政總裁一職的是另一位英籍人士——馬世民。馬世民上任不久就參與收購英資港燈集團,並出任港燈主席。
1979年大陸進行改革開放以來,外資主要是港資、美資、日資,其中最早在不動產領域投資的是港資,而在政治中心北京最早的地產類外資企業,是包玉剛的兆龍飯店和李嘉誠旗下益和有限公司的麗都假日飯店。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期,當外資特別是港資因為政治原因紛紛撤出中國的時候,李嘉誠再度顯露出其常人難以企及的投資眼光和生意頭腦。1992年,李嘉誠與後來成為港首的董建華合作,高調拿下北京長安街上毗鄰天安門廣場、故宮及中南海、地段本身就蘊涵高度敏感意味的一處頂級地塊,即後來的「東方廣場項目」,從而正式進軍還處於襁褓期的內地房地產市場。
時至今日,東方廣場已建成10餘年,無數更新穎更華麗的商業中心拔地而起,但東方廣場的經營水準和江湖地位仍一騎絕塵,無人能及。
後來李嘉誠把中國內地的投資項目組成長江基建集團,一直沒有停下在內地一二線城市大量拿地開發的步伐,特別是在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南方市場上,無論是高端住宅還是持有型商業物業,長和系都是讓競爭對手不敢小覷的力量。另一方面,長江基建集團在內地的基礎設施、能源、港口運輸等領域內廣泛投資,建設規模都堪稱巨無霸。
「脫亞入歐」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李嘉誠就開始發展海外投資,到了80年代,他分別在加拿大、美國、英國、新加坡,設立根據地,推行企業全球化戰略,逐步地擴大著有關的投資比重。
1990年前後,其長子李澤鉅收購了英國「兔子」電訊公司;1994年,和黃又在英國創立了電訊公司Orange,該業務其後拓展到澳大利亞、印度、以色列、泰國等市場。2000年,Orange被和黃以千億港元的天價出售給德國電訊巨頭曼內斯曼。
當然,在投資歐洲的初期,歐洲業務對和黃的盈利貢獻並不大,但是從2010年開始,李嘉誠家族在歐洲的動作越來越大。
2010年,李嘉誠旗下集團以91億美元從法國電力集團手中購得英國電力網路業務EDF Energy的電網資產。一年後,李澤鉅又以24億英鎊買下了英國最大的自來水供應及污水處理公司之一Northum brian水務。2012年,李澤鉅繼續斥資6.45億英鎊,收購了英國天然氣公司威爾士和西部公用公司。
2013年以來,長和系先後通過旗下公司收購了愛爾蘭O2電訊業務,以及荷蘭最大的廢物轉化能源公司AVR。此外,紐西蘭第二大廢物管理公司Enviro Waste,也被長和系收入囊中。僅2013年上半年,李嘉誠就完成了總計249億港元的四宗海外收購。
接班人明朗
談到李嘉誠的「脫亞入歐」,就會發現在李嘉誠的身後,他兩個兒子的面目逐漸清晰。
長子李澤鉅1964年出生,弟弟李澤楷小他兩歲。兩兄弟從小就曾一同列席父親公司的董事會,一直到讀大學,他們都在父親設計好的軌道里前行:小學和中學同讀於香港聖保羅英文書院,之後先後到美國斯坦福大學深造。1970年代末正值香港地產業發展高潮,李澤鉅遵照父親安排選讀土木工程專業,後又攻讀碩士學位,李澤楷則依據自己愛好讀了計算機專業。
畢業後兩兄弟進入父親旗下的公司,李澤鉅直接進入長江集團。溫哥華世博舊址開發工程的成功,讓他在家族企業中初步奠定根基。1993年2月,長實集團董事局擢升董事李澤鉅任長實董事副總經理,同年,李澤楷也獲得和記黃埔副主席的任命。
在父親手下「學藝」的日子並不輕鬆。中國事務觀察者、曾任《中國經濟季刊》總編輯的美國人喬·史塔威爾(Joe Studwell)在其所著的《亞洲教父》(Asian Godfathers)一書中,記錄了一個細節,「李嘉誠的孩子已經步入中年,但依然害怕父親發怒,李嘉誠的執行官回憶起李嘉誠的長子有一次在會議中打盹兒,被父親的尖叫聲驚醒,好像遭到電擊一般。」
2012年7月,李嘉誠將龐大家族企業的權杖移交給已經48歲、在長江集團幹了27年的長子李澤鉅;留給次子李澤楷的則是「超過其現在身家數倍的資金支持」;而他的「第三個兒子」——李嘉誠基金會,則交由兩個兒子共同打理。此舉讓李澤鉅正式掌控市值逾8,500億港元,涉及22家在港上市公司的商業王國。當時,《南方周末》以「家產易分,人脈難傳」為題,針對李嘉誠龐大的商業帝國的傳承問題做了詳細報道。
有分析認為,長實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只要管理層繼續保持傳統,發揮品牌效應,發展多元化業務,就可以不再需要李嘉誠這樣的「超人」,而是需要一個有遠見、重紀律的領導者。李澤鉅給外界的感覺是內斂、有紀律、有計謀,知道怎樣說「不」,正是符合公司目前發展階段的理想人選。
為何出走?
李嘉誠當然沒有撤資,至少表面上,他從沒有承認要從香港和內地撤資。但說歸說,做歸做。他的經營重心已經明顯改變。
3月21日,和記黃埔宣布向淡馬錫出售零售旗艦屈臣氏24.95%的股權,涉及資金440億港元。首富愛惜羽毛,以耄耋之軀現身記者招待會,親自澄清「不要再說我從香港撤資了,這是一個笑話」,「屈臣氏海外店鋪佔94%,香港只有6%,但這次交易派特別股息,等於賣了海外資產拿來香港派息,這次出售屈臣氏所得的,都拿來貢獻香港,大家都應該滿意了吧?」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只要一有機會,李嘉誠要麼指派身邊的人,要麼親自出場,頻頻解釋自己「沒有撤資」,而與其自辯形成鮮明反差的則是,李嘉誠家族已經多次拋售內地房產物業,確實在「走出去」。從歐洲的荷蘭、奧地利、愛爾蘭,到中東的以色列,到北美的加拿大,再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紐西蘭,都被圈入李嘉誠商業帝國的版圖。從和黃財報來看,2012年其海外收益佔比已經非常高,除去香港佔比16%及內地佔比11%,和黃在海外佔比已經達到73%,全年收入超過2900億港元。
和零售圈不同,地產圈不但不乏評論家,而且嗓門都特別大。
當李嘉誠拋售百佳超市、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OFC寫字樓和廣州西城都薈廣場的消息傳出時,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就發出預警說,「這是一個信號,小心了!」不過另一地產大佬任志強卻不以為然,說「只要李嘉誠沒有把東方廣場賣了他就沒有撤資,他有那麼多東西沒有賣,賣的才多少?」
李嘉誠究竟有沒有撤資?這個問題之所以難以回答,恐怕在於大家對「什麼是撤資」的理解並不一致。如果說他撤資,那麼就目前的信息看,李出售的內地資產在他的全部資產中可謂九牛一毛,即便在他內地資產中也仍屬少數。如果說他沒有撤資,那麼早在幾年前開始,李已經不聲不響地把港股的份額壓低,投資歐洲。尤其是他眾多資產都存在於股市,隨時可以增持或減持。這就是李嘉誠。多幾間物業,對他而言不為多,少幾間物業,對他而言不為少。
面對輿論對其經營活動的政治性解讀,李嘉誠在2013年11月22日主動約見《南方周末》記者,談話內容涉及到政商關係。李嘉誠認為,政治跟經濟根本是手和腳的關係,假如兩者背道而馳,是難以處理的。他「沒有參與政治」,但「關心政治」。
首富熱衷慈善,對家鄉教育事業貢獻尤多。不過直白地說,李嘉誠之所以能夠在眾多的香港企業家中脫穎而出,進入高層的法眼,就是因為每當政治形勢風雲變幻,經濟低迷、民眾情緒不安的時候,他總能拿出真金白銀,用實際行動提振港人對中央政府的信心。
但是一定給一個商人貼上「愛國」的標籤,恐怕是政治家們的一廂情願。香港作為成熟的商業社會,「愛國」標籤還可能成為商人的累贅。——從李嘉誠信誓旦旦地保證「愛國家,愛香港」、「長實和黃絕對不會遷冊」之類的話語看,這一點已經顯露無遺。
不錯,李嘉誠既出售內地和香港資產,也出售世界其他地區的資產,現在出售了,將來還可能買回來。無所謂「賺最後一個銅板」、「遷冊」的問題。到了首富的境界,面對公眾他不可能講假話,也沒有必要釋放煙幕彈。可是對於一家公司而言,主要資產以及盈利項目在哪裡,遠比其他東西更重要。也許多年後,長實、和黃依然會屹立於香港,但是其中的價值和含義可能早已發生變遷。
他正在走出李家的城,只是很多人仍不願接受風向標已經轉向的事實。也許很多年以後,李嘉誠在他接受完整西方教育的繼任者們的簇擁下漸行漸遠,人們才會發現,首富這一時期最值得稱道的愛國行為,就是做空時不停地唱多。(作者:陳滌,本文為2014年所寫,文中所有數據均為時年數據)
移動中的零售帝國
梳理屈臣氏集團(以屈臣氏和百佳為主)在中國的發展軌跡和歷程,可以清晰地展現出李嘉誠的商業思維。但更值得關注的是,李嘉誠家族為何要讓商業帝國轉向?
淡馬錫認購屈臣氏24.95%股份的消息,最早是在2014年3月21日的和黃公告中透露的。而在此之前,和黃一直在忙於對百佳進行不設時間表的「策略性評估」,所以消息一出,令業界大為驚訝。
一邊聲稱看好在中國的發展,一邊拋售其在中國各地的資產;才宣布今年6月屈臣氏準備上市的消息不久,就「閃婚」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擱淺上市。
如此「反覆」,似乎不是擁有近千萬億元資產的李嘉誠的風格,這位85歲全球首富的商道謀划到底是什麼?
關於李嘉誠旗下的產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個人護理零售店屈臣氏,而其所屬的屈臣氏集團又屬於李嘉誠兩大集團之一的和記黃埔。
忍了15年
作為屈臣氏集團最先設立的零售品牌,從名字即可看出它在屈臣氏集團中的分量。但當初李嘉誠也許並未預料到,屈臣氏個人護理商店(下稱「屈臣氏」)能在內地市場發展到如今的1700多家門店。
1989年4月,屈臣氏在北京開了其第一家分店,此後的10多年間,在和記黃埔的歷年大事記上,也很少出現關於屈臣氏在中國發展的新聞,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03年前後。
「尤其是1989年~1997年期間,屈臣氏在中國發展特別慢。屈臣氏花了10多年時間去研究和試水內地市場,在中國學會了蓄勢待發這個詞。」 時任屈臣氏中國區常務董事艾華頓說。
而這「具有可怕忍耐力」的15年也給了屈臣氏足夠的時間去摸索中國市場。在這段時間裡,屈臣氏找到了自己的核心優勢並把握了發展時機。
據時任屈臣氏董事兼總經理譚麗嫻介紹,在2002~2004年間,屈臣氏自有品牌在中國增長顯著,並在個人護理產品的銷售市場中佔據了21%的市場份額。自有品牌品種數量由最初的200來個產品類別,迅速增長到當時的1000多個。
不過,屈臣氏真正的轉變和發力是從2004年開始的。因為當年年底中國零售市場進一步向外資零售開放。中國對外資企業放寬了分銷或零售的渠道,「特別是一些高端電子產品、奢侈品和工業產品製造商」。還允許外資零售商們可以進口自營商品,同時在國內採購商品出口。
艾華頓2004年宣布,在中國市場投入1億元實行低價策略,在保證商品低於市場價格5%的情況下,2005年實現中國增開70家分店的目標。而截至2004年屈臣氏在中國大陸才有40多家分店。
2005年1月,屈臣氏中國第100家分店在廣州正佳廣場開業。彼時,屈臣氏首次提出了千店目標——打算在內地的分店於2005年達到200家、於2010年達到1000家(後來千店計劃的實現時間被改為2011年年底)。
2005年時,「中國大陸營業時間超過一年以上的屈臣氏連鎖店的銷售增長平均達到30%以上。」 時任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的韋以安說。
這種增長速度也跟當時中國整個零售環境有關。安永公司在2007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零售業整合度只有20%,遠低於發達國家與地區;中國零售100強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僅為10%,市場呈嚴重分散狀態。在這背後,卻是中國強勁增長的消費需求。
即便在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下,屈臣氏的擴張也在繼續。據統計,2008年,屈臣氏中國的門店數增加了86家,而2009年,增加了近200家。
這種年均上百家的開店速度也得益於屈臣氏開啟了二三線城市的擴張馬達。
僅2009年前三季度,屈臣氏中國新開店超過150家,銷售額的增長超過25%,遠高出亞太區平均增長率。按照屈臣氏亞太區行政總裁蘇若禹的說法,中國目前已成為其亞太區發展最快和最大的市場。尤其是東北、西南、西北的二三線城市,逐漸成為屈臣氏新增門店的重點,成都、昆明、貴陽、西安、蘭州等城市,開店數量佔新增門店比例已達20%。
2011年11月,屈臣氏宣布其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量達到1000家,2013年屈臣氏第1500家店在安徽開業,截至目前這一數字已達1700家,基本上完成了從一線城市到四線城市的覆蓋。同時,屈臣氏計划到2016年在內地將門店數量增加到3000家。
實際上,屈臣氏的擴張節奏頗能反映李嘉誠的投資哲學。李嘉誠多次對媒體表示看好中國大陸市場,「相信未來經濟增長會保持在8%以上」。
「扶不起」的百佳
比起屈臣氏,屈臣氏集團另一零售品牌百佳在中國市場的經歷則曲折得多,即便是2010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視察也未能幫助公司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其實仔細算起來,百佳進入中國大陸比屈臣氏還要早5年。1984年,藉助中國有限度開放外資零售業政策的機遇,李嘉誠帶領百佳超市藉機搶灘深圳,開設了中國內地第一家中外合資超市,這是中國最早的外資零售企業,它迅速在京、滬、穗等城市擴張了50多家門店。
1999年由於經營模式不當導致損失嚴重,百佳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各關至一家店;2000年,臨危受命的百佳中國區董事總經理艾一帆帶領百佳調整模式後二度出擊,「這是李嘉誠先生給我們的最後一次機會。」
艾一帆給百佳發展制定的是「先站穩,後發展」的策略。即在深入透徹了解廣東市場的基礎上,先征服廣東,再進軍全國市場。
不過,2003年百佳歷經換血。曾擔任家樂福華南區總經理的元老級人物馮硯祖擔任百佳中國區總經理,為此,百佳在中國的戰略也發生了變化。
從2004年開始,百佳開始走全國戰略,這一年,百佳首次進入了成都、南京等多個城市。按照馮硯祖的計劃,2005年百佳將新增10~15間門店,2008年計劃全國店鋪總數達到100家。
不過後來百佳的發展並未按照其預定的軌道走下去,跟屈臣氏相比,百佳顯得耐心不足。
2006年,開業不足兩年的百佳撤離南京德基廣場;2008年,同樣開業兩年的上海百佳國和購物廣場店關停。
一個小插曲是,2007年底,李嘉誠旗下的長實子公司智財寶參股的匯科,通過收購和增資方式,持有的深圳民潤超市84.79%股份,不過,後來民潤超市並未與百佳整合成功,轉而被賣給了華潤萬家。
2009年4月,百佳中國再次換帥,簡力宏被任命為香港百佳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百佳關店並未因其換帥而停止。2011年,百佳成都雲天店關閉;2012年5月,百佳關閉其在上海僅有的兩家門店。對於上海市場,百佳可謂「三進三出」。
有業內人士分析,百佳超市進入中國市場之初,以較小的超市鋪開局面,但當時大陸流行是的沃爾瑪、家樂福之類的大賣場;後來百佳主攻大超市的時候,小社區超市、便利店業態又火了起來。「其實,從消費模式的轉變可以發現,百佳超市十多年前的超前理念可能更適合現在的內地市場。」
在不斷地進退、開關之間,百佳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始終徘徊在50家左右,然而在此後的一年中,在零售大環境普遍遭遇寒流、大賣場關店傳聞風起之時,百佳卻在2013年「逆勢」開店,僅2013年一年,百佳就開店10多家,這似乎符合李嘉誠「抄底」的風格。
而在大量開店的同時,2013年7月傳出了百佳被出售的消息,價格在30~40億美元之間,更加戲劇性的是,3個月之後,百佳的出售工作卻戛然而止。
和黃在2013年10月18日發布的公告中這樣表述:「此刻透過私人市場交易出售百佳將不會為本公司股東帶來最高價值。因此,本公司決定不會於此刻以私人交易方式出售其百佳業務,……本公司亦決定擴大其策略性評估範圍至屈臣氏有限公司所有零售業務」。
李嘉誠是在等待下一個時機嗎?
「小金庫」單飛
在停售百佳之前,李嘉誠對屈臣氏進行分拆上市的計劃仍在日程中,此舉也被疑為其撤資中國市場的大動作之一。
儘管屈臣氏2014年最重要的戰略部署為「未來屈臣氏會將終端繼續下沉,開拓更多消費潛力的三四線城市」,這也是考慮到人力、租金等成本不斷攀升,且消費增速逐漸放緩的低迷零售環境因素。
但在李嘉誠的判斷中,零售業務在和黃中佔比跟往日已不可同日而語。
在和記黃埔公司旗下涵蓋港口及相關服務、地產及酒店、零售、基建、能源、電訊、財務及投資與其他業務七大板塊中,零售業務對和記黃埔的收益貢獻從2009年的48%,一直下降至2012年的37%。
在2013半年報數據中,和記黃埔旗下零售業務上半年收益總額757.61億元港幣,經營利潤43.19億港元,分別占整個集團收益總額和利潤的38%及14%。而集團旗下零售業可比門店同比增長平均為1.2%,遠低於2012年同期的7.7%。
此時,在李嘉誠看來,將屈臣氏集團分拆上市的時機也已經到來。
今年2月底,李嘉誠透露分拆屈臣氏將於兩地上市,其中香港必定為上市地之一,其餘可能上市地點包括倫敦及新加坡等。
來自投行的多個消息源都證實和黃正就旗下屈臣氏尋求倫敦和香港兩地上市,有人預計其6月底就可以完成總額50~60億美元的IPO,而在新加坡只會尋求第二上市。
然而,上市申請還未遞交,3月21日,和記黃埔突然宣布,向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出售屈臣氏24.95%的股權,涉及資金440億港元。當日,李嘉誠罕見地召開記者會,公布將優先考慮2~3年內分拆屈臣氏於香港和新加坡兩地上市,由於程序複雜,決定放棄在倫敦上市。4月16日,與淡馬錫的出售交易宣告完成。
在完成屈臣氏集團的股權轉讓後,李嘉誠坦言,只要有好的價格不排除未來12個月再出售其他資產——這一次,李嘉誠終於大方地承認,賣資產還將繼續。
上萬家店鋪的由來
事實上,從屈臣氏集團的發展軌跡上看,或者以更廣的角度看,中國區的發展戰略其實只是屈臣氏全球戰略中的一小部分。尤其是在2004年之前屈臣氏未發力中國市場的時候,其卻在歐洲正忙著收購擴張。
從和記黃埔官網的大事記中總結出屈臣氏集團在全球的擴張足跡,如下:
2000年10 月,屈臣氏集團收購了英國保健美容產品連鎖店Savers 。
2002年,屈臣氏集團斥資13億歐元,收購了歐洲零售連鎖業者Kruidvat集團,從而擴大了其在歐洲保健和美容市場的市佔率。
2004年6月,屈臣氏集團收購了波羅的海國家保健及美容產品連鎖店Drogas,也是屈臣氏與和黃首次進軍波羅的海國家市場。
2004年8月,屈臣氏集團收購德國保健及美容產品連鎖店Dirk Ross-mann GmbH 40%股權,以擴展歐洲業務,當時,Ross-mann在德國擁有最大的保健及美容市場佔有率。
2005年1月,屈臣氏集團耗資近55億港元獲得法國最大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的控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Marionnaud是法國第一大、歐洲第二大香水零售商,當時在全球有4700餘家零售分店,收購完成後,屈臣氏在全球的零售店將猛增到5662間,成為全球最大的同類零售企業,遠遠領先於其最大競爭對手香港莎莎。
2005年6月,屈臣氏收購馬來西亞Apex西藥連鎖店。
2005年10月,屈臣氏集團完成收購俄羅斯保健及美容產品店 SPEKTR 。
2006年11 月,屈臣氏集團收購烏克蘭保健及美容產品連鎖店DC65%的股份。
如此迅速甚至有些瘋狂的擴張速度,自然比去一個國家單打獨鬥來得快,這也是目前屈臣氏集團在全球有上萬個零售門店的原因。
上述收購擴張事件,除了收購馬來西亞的藥店,其他都發生在歐洲。也就是說,屈臣氏開展全球瘋狂擴張之時,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還微乎其微。
也許屈臣氏在中國市場摸索的前10多年,中國市場並沒有讓其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績,重心轉向成熟的歐洲市場似乎順理成章。
且看下文
屈臣氏集團是和黃旗下的零售業務公司,在亞洲區經營5項零售連鎖業務,分別是百佳超級市場、屈臣氏個人護理商店、豐澤電器、屈臣氏酒窖和Nuance-Watson機場免稅商店。其中,百佳超市、屈臣氏個人護理店在內地已佔有一定市場份額。
2002年底,屈臣氏集團零售食品部行政總裁艾一帆表示,除了繼續堅持購物廣場和超級市場兩個主營業態外,屈臣氏集團下屬的屈臣氏酒窖、豐澤電器等一些業態也將在第二年年初進入中國內地市場。
據了解,屈臣氏酒窖創辦於1998年6月,是香港最大的餐酒專營店。2010年12月8日,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家屈臣氏酒窖於上海新天地開業,坐落於上海石庫門裡,到目前為止,在香港地區已有20家屈臣氏酒窖。
豐澤電器由香港電燈公司於1975年創立在香港島炮台山, 1986年被香港富豪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收購,1990年成為和記黃埔屬下的零售業務,屈臣氏集團成員。據《中國連鎖》雜誌記者在豐澤電器官網查詢,目前豐澤電器的店鋪網路分布在香港和澳門,門店數一共83家。
據和記黃埔2013年上半年財報,豐澤電器、屈臣氏酒窖及N uance- watson業績均出現跳水,他們和百佳去年上半年營收總和約為187.8億港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僅增1.5%,而2012年同期則是11.8%;與此同時,期內上述四種業態可比門店同比增長平均只有1.2%,遠遠低於上年同期的7.7%。
參考和黃2013年10月18日的公告,儘管停售百佳,屈臣氏推遲上市,人們還是可能對豐澤電器、屈臣氏酒窖及N uance-watson的前途充滿想像。(
參考和黃2013年10月18日的公告,儘管停售百佳,屈臣氏推遲上市,人們還是可能對豐澤電器、屈臣氏酒窖及N uance-watson的前途充滿想像。(作者:趙曉娟,本文為2014年所寫,文中所有數據均為時年數據)
推薦閱讀:
※李嘉誠 邵逸夫 何鴻燊 養生秘笈曝光
※李嘉誠真要撤?
※李嘉誠:做一個求成者,還是求存者?
※李嘉誠身家260億美元居首
※李嘉誠商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