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與蓋茨到中國設宴,請個客人咋還這麼難?
但是,二人還沒來到中國,中國的網路就已經開了鍋,多數網友對二人行看法是「負面」的,準確地說,是對中國富豪不抱什麼希望。「兩人有些太天真!如果是教他們炒股,估計不用拉都很主動,做慈善就太難為人家了……」「兩位令人欽佩,但中國人的金錢觀和社會觀與美國相差太遠,而且富翁多是無社會責任感的暴發戶,他們只想把錢都留給子孫們……」 這原本是一次中國富豪給自己「正名」的好機會,為何讓網友們對他們如此不信任呢?有媒體調查顯示,中國富人參與慈善的比例非常低。中國每年的捐贈大約75%來自國外,15%來自中國富人,另有10%來自平民百姓,企業參與捐贈慈善事業的只佔1%。 透過這一數字的顯示,讓我們對中國富人參與慈善事業的情緒再次低落到極點。有專業人士分析,從主觀上來看,一些企業家認為財富是家產,是自己辛苦創造甚至是拿命換來的,自然要留給後代。另外,一個原因還在於,中國社會貧富差距在不斷加大,一般老百姓的「仇富心理」,使得許多富豪不願意露富。其次,中國慈善業制度不完善,對捐贈資金監管不力、慈善組織運營不夠透明,對捐贈者鼓勵措施不足、沒有遺產稅配套等,都是富人不願做慈善的重要原因。 筆者以為,以上分析,既是客觀存在的因素,但卻不能排除對另外一部分富豪的認識。因為,這些人的發家史本身就劣跡斑斑。比如一些煤老闆、比如那些開黑磚瓦窯開黑工廠的暴發戶,比如一些靠偷稅漏費,靠賄賂國家公職人員等玩轉了潛規則,最後獲取了財富的人等等等等。如讓這些人拿錢做慈善事業,就好比割他們的肉,當然其中也有一些人,真心想拿出錢來做一些社會公益事業,但是他們敢嗎?又怕什麼?心知肚明。 無論怎麼說,他們也為中國的GDP做出過「貢獻」。一連串的複雜背景,讓中國社會富裕人群心理十分的矛盾。因此,這不是兩個外國富人來一趟中國,就能左右了當前中國富人現狀的。要不然,他們也就不用先寫一份「不勸捐」的「保證書」,來邀請50名中國富人參與一個「宴會」,而顯得難堪了。 上海金融界有一位高層這樣分析,以現階段來說,中國富豪要捐出半數財產恐怕不可能,能捐出5%的財產就不錯了。目前,中國富裕起來才只有一代人時間,許多有錢人還對經濟和商業環境存有不確定心理,加上養老、醫藥等社會保障不夠完善,難免使得富裕人士對施捨財富顯得保守。 不過,據新京報在引述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的說法表示,她對「巴比行動」非常樂觀,「從二人還未抵達中國,就已經引發了這麼多的討論來看,就已經算有功了。」對此,清華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慶安也認為,巴菲特和蓋茨來華以後,有可能並沒有影響太多人進行捐贈,但如果能打動一個人,能讓一個人做出捐贈行為,不管他捐贈多少,不管他用什麼方式,都會是一件好事。 是的,無論是網友們在網路的種種發言,還是專家們的高超演說,我們總要為這兩個美國「老人」的中國行「善舉」,多一些鼓勵,多一些支持。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中國富豪去美國舉辦同樣的一次「晚宴」。
推薦閱讀:
※沃倫·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五誡
※看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特、臉譜扎克伯格談妻,你認為哪個更強勢
※前瞻:2017年巴菲特股東大會四大看點
※巴菲特理念 解讀券商股重新估值
※除了吃雪糕,巴菲特年會還干點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