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措圖文】用古彝文破解三星堆

用古彝文破解三星堆 ——《大公報》《上古映像》專欄第五期 阿余鐵日 選自大公報2011年10月3日 彝族學者看三星堆 四川三星堆文化遺址1929年被發現以來,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後又進行過幾次大規模發掘,出土數以萬計的玉器、石器、青銅器、金器、陶器。也有不少器物散藏民間,卻並未引起重視。上古文化藝術館開了民間保護的先例。我是長期從事彝文古籍和文字研究工作者,多次去三星堆、成都金沙遺址和三星堆文化收藏單位及收藏者家中去考察,發現大量的器物上有文字。多數文字難識,目前,除鐘鳴先生釋讀了一些類似甲文的,有部分確可用古彝文釋讀。文字的使用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為尋找華夏古文明蹤跡,需多角度探究。經研究,古彝文和漢語,恰好又是一種同源關係,所以,用古彝(夷)文字釋讀三星堆文字,不失為妙策。 用古彝文釋讀三星堆 上古文化藝術館收藏的三星堆玉器上存在大量的、不同時期的文字,證明了:與中原夏商周同期的三星堆文明不僅有了成熟的文字體系,並且從最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到抽象成熟的文字,有著完整的文字發展序列。 國家博物館的陶器上也有七個字元,因輯錄而成,排序與圖片中不一樣。釋讀大意是:「陰陽人仰望神祖」。

上古文化藝術館玉器上的文字

這些被官方稱為「刻符」的符號在彝文古籍里卻是成熟的文字。比如:上圖第一個字在彝文古籍裡面頻頻出現,讀「ge」,指宇宙間一切事物中的兩大對立面陰陽兩性相交。《招喚精卵液》經文中便有記載。

彝文古經《招喚精卵液》書影

《招喚精卵液》這段的意思是:「天上降陽,地上出陰,降陽給主人,出陰給主人,人類找陰陽,得陰陽。婦女接受陽生子,夫妻陰陽旺盛生育子女。」這是古人的求子慾望。

從彝文字集輯錄的文字

以上字例是《滇川黔桂彝文字集》收集的文字,第一行第三個字是三星堆遺址出土陶器刻劃符號圖錄的第二個字。此字本義指「二」或「兩」。 三星堆遺址出土陶器刻劃符號圖錄中其餘五個字,也分別出現在《滇川黔桂彝文字集》、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簡明彝漢字典》和其它彝文古籍里,如下圖:

四川規範彝文字表

祖先頭像驚現上古文化藝術館 上述字表中,「H」字元在三星堆文化造像使用最多,廈門上古文化藝術館收藏的皇祖頭像額上就契刻有這個文字。

上古文化藝術館刻有字元的皇祖頭像

這些人物形像是古蜀祖靈偶像,首領大王偶像或祖神偶像,額頭上的「H」字,讀「pā」,彝語指父(父王、爸爸)、祖父、祖先。當時可能考妣死後都要用金石做偶像用來紀念祭拜,刻上此字表示是自己的父輩,後代的祖先。關鍵是,彝文至今仍普遍使用此字。彝族現在祭祖,也還在做祖靈偶像,只是材料由金銀玉石變成了樹木竹根,祖靈偶像裝殮在靈筒里,然後,擇吉日集中送往祖靈地。 金玉滿堂耀祖光宗 三星堆出土有大量的金器,多見裝飾品、太陽輪、金箔面具、金杖、青銅頭像金面、玉眼金睛等金玉飾品。給祖先臉上貼金子,是為了給先輩或王者添光彩、塑威望、報孝恩、祈興旺。

三星堆文化的金面罩及金面青銅皇祖像

關於用金銀耀祖光宗,彝文古籍《考妣變換》有明確的記載:

彝文古籍《考妣變換》經中的經文

直譯過來即:「變換考變換,考變成白銀;變換妣變換,妣變成黃金;不變祖難隨,要變演成銀,要變演成金。轉骨靈,做考形,制妣像,考變跟考美,妣變隨妣美,鑄金鐫銀成祖像。塑祖像,用玉石,造祖像;用兔皮,墊祖下。用銀鑲祖首,用金貼祖臉,金片墊祖身,蠶絲蓋祖體。工匠阿爾來鑄造,煉銅又鑄鐵,鑄得牢,鎖得固。石柱大師來塑造,工匠、畢摩來塑像,鎖得牢,纏得固。」 這段古彝文的意思是:「考妣祖靈的形象用玉石雕琢,用金銀裝飾考妣的面容,用絲綢蓋考妣,用野兔的皮毛給祖靈做墊褥。祈求亡靈變成神靈,變成慈祥光彩的靈魂,回歸祖先住地祖界冥間去。」這說明了三星堆用金子貼臉的習俗貫穿於彝族的習俗。 三星堆文物為何有彝文 三星堆文化器物出現古老文字,多數不是簡單的刻符,而是很成熟的文字,部份可用彝文釋讀,字形、字音和字意都是古彝文。為什麼上古時期的文物上有彝文呢?因為彝文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應該是彝文和漢文的前身,即語言學所謂的「先語言」。 彝文歷史有千年、萬年說,可考年代不明,因古彝文創造時間太久遠了。遠古的時候華夷不分,現在稱為漢族的人和稱為彝族的人同宗同祖,彝文字和漢文字也是同源關係。彝族和漢族就像棵大樹,莖桿是一根,多頭分枝,逐漸分化而成,文字也就此發展成兩種文字。即使現在,部份漢字部首和小寫數目字與古彝文也相同。漢文分支後,比較規範,使用人口多,便枝繁葉茂;彝文使用人口比少,流行區域偏僻,不易受外來文化衝擊,所以仍保留著最古老的樣式。彝族先民希慕遮部約在商末周初時自旄牛徼外入居於『邛之鹵』,即成都平原達31代之久,與當地土著濮人融合,並與自西北遷來的昆夷通婚,故三星堆的文字體系混合古彝文理所當然。 彝族是中國土著人,彝族先民上古時期居於成都平原,是古夷人和古蜀人的後裔。現在的彝族也主要居於成都周邊滇川黔桂等地,與漢族和其他民族雜居,與漢藏語系的華人一脈相承、同舟共濟。正是共同的祖先,創造了三星堆這樣發達非凡的古文化,或也只有共同的研究,方能尋到出路。 阿余鐵日 著名古彝文學專家,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員,地地道道的彝族人。多年來他一直從事彝文古籍翻譯、整理工作。阿余鐵日認為,三星堆文化與彝族文化一定存在某種聯繫。成都平原曾是彝族先民生息和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研究發現,彝族的文字、天文曆法、祭祖、祭祀、習俗等文化和古蜀三星堆文化具有眾多相同的特徵,彼此之間具有很深的淵源關係。彝族因其數千年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傳承等原因,較好地保留和延續了古蜀三星堆文明,彝族文化是解開三星堆文化之謎的重要依據。

編輯:索佐史娓


推薦閱讀:

少林反擒拿法:破解正面襲擊
破解同性戀的5大流言
Office Password Recovery破解版
如何看待3DM宣布不再破解單機遊戲?

TAG:破解 | 三星堆 | 三星 | 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