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裡寸土寸金的地段,竟藏著一片「美式別墅區」……

作為世界著名的城市,北京歷來聚集了各地的先進文化和優秀人才。

也正是有這些溝通和融合,讓北京成為了如今的模樣。

今天走在東單大街,能看到不遠處有幾座西式的別墅。

矗立在寸土寸金的地段,讓這些建築多了幾分神秘色彩。

隱藏在鬧市之中的協和別墅 京報網 張寧/攝

洛克菲勒與協和醫學院

別墅群所在的位置是外交部街59號院,它們和馬路對面的協和醫院、協和小禮堂、協和醫學院一樣,都是協和家族的成員。

在中國,提到「協和」恐怕無人不知。這所著名的醫院,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問診就醫。

但說到它的歷史,可能真正能道明白的人並不多。

1861年,最早來北京行醫的英國倫敦教會的洛克哈特,在北京開設了一家醫院,後來醫院在義和團運動中被毀。

1901年,倫敦教會的另一名醫生科克倫來到北京,重建醫院。通過行醫,科克倫博得了慈禧太后及親信太監李蓮英的好感,以至於在醫院的建設過程中,慈禧太后還捐助了一萬兩白銀。

1906年,倫敦教會與英國、美國的其他五個教會合作,開辦了「協和醫學堂」。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美國石油大亨約翰·洛克菲勒正致力於慈善事業,並將目光鎖定在經濟、科學落後又正在發生巨變的中國。

約翰·洛克菲勒,創辦了洛克菲勒基金會

經過一番仔細考察後,洛克菲勒基金會決定在中國開辦醫學教育,最初的考慮是在北京、上海兩處建設醫學院。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花費20萬美元價格買下北京協和醫學堂。按照常規,學院本應使用人名,即「洛克菲勒醫學院」,但考慮到中國文化等因素,基金會保留了「協和」二字,將校名改為「北京協和醫學院」。

當時在民間,老百姓還稱這裡為「油王府」。

北京協和醫學院京報網 張寧/攝

隨著協和醫學院的創辦,基金會又提出建設配套的醫院,但原有的協和醫學堂的面積已經捉襟見肘。

為解決這一問題,洛克菲勒基金會又投入巨資,用12.5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位於這附近的豫王府,使得協和的總面積達到了150畝,相當於今天14個足球場的大小。

協和醫院老樓所在地,曾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多鐸的府第(豫王府) 京報網 張寧/攝

而與此同時,因為在北京的投資遠超預算,加之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名氣越來越大,基金會便放棄了在上海建設醫學院的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基金會請來美國著名建築師查爾斯·柯立芝做規劃設計。校方原本要推掉豫王府原有建築,建設西式風格的現代化建築,但遭到柯立芝的反對。

他認為保留原有的東方建築,更能體現醫學院的建築美學與建築魅力,並讓進到這裡的中國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柯立芝以綠色的琉璃瓦作為整個醫學院的建築屋頂,遠遠望去,一片閃爍的碧綠,十分壯觀。後來協和醫院的「綠城」稱號便是由此而來。

協和醫院老樓 京報網 張寧/攝

除了建立醫學院、醫院,洛克菲勒基金會還為在這裡工作的醫學人員專門建了宿舍樓,也就是協和別墅群。

黃金地段的「美式別墅」

別墅群於1918年開始建設,歷經三年完工。今天走進外交部街,看到這個由三個拱形門洞組成的大門,便到了別墅區的入口。

別墅區大門 京報網 張寧/攝

據資料記載,這座別墅區院落南北長約127米,東西長約140米,坐北朝南。

經過多年的悉心維護,這些小樓一直風韻不減,今天走進院子仍能感受到獨特的異域風。一水兒的美式建築不僅在當時顯得極為洋氣,直到現在也是一處優雅的風景。

1921年建成的協和別墅,至今保存完好 京報網 張寧/攝

與當年北京的部長樓相比,這些別墅的品質要更勝一籌。修建房屋的磚石是特意從開灤定製的紅磚,堅硬無比。唐山大地震時,幾座小樓可謂紋絲不動。

玻璃也是整塊從美國運輸來的,比一般玻璃要厚、硬,據老住戶回憶,小時候調皮,還曾用氣槍打玻璃,但根本打不動。

新中國成立後,院子里的維修費用和材料,也仍然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提供。

院內共有十餘幢別墅,其中有連排住宅,也有獨立式住宅,有古堡式尖頂,也有鄉村別墅式的坡頂,可謂形式多樣,工藝考究。

深秋之際,黃色的爬山虎裝飾了住宅的牆壁 京報網 張寧/攝

每幢建築的面積約為600平方米。首層地坪高出室外約60厘米,地上兩層,地下一層。住宅內設有一部樓梯,樓梯直接與門廳相連,房間大多圍繞樓梯布置。

除設有客廳、廚房、卧室、衛生間等主要房間外,住宅內還設有小儲藏室等輔助用房。

房間的地板和樓梯全是硬木,窗戶五金件、下水道全是黃銅製作,甚至陽台上的紗窗也是用細銅絲密密編製而成。

廚房、衛生間被安排在地下一層,面積較大,可放置餐桌、淋浴設備。原來一些家庭雇有傭人,其房間也在地下一層。

協和別墅 京報網 張寧/攝

院外道路、花壇、綠化等環境布置精美,與這些美式建築共同構成了幽靜美好的居住環境。

協和別墅 京報網 張寧/攝

醫學專家的聚集地

中國醫學界的許多頂尖級專家學者都曾在這裡居住過。

中國熱帶病學醫學家、醫學教育家、協和醫學院院長李宗恩曾住在西三別墅樓(41號樓)。

李宗恩

李宗恩在1911年赴英國留學,1923年歸國後到盧溝橋事變前,一直在協和醫院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襄教授、教授,研究瘧疾、絲蟲病、黑熱病等熱帶病。

抗戰勝利後,李宗恩被聘任為協和醫學院院長,這也是協和歷史上第一位有實權的中國籍院長。

在他主政協和期間,管理頗為嚴格。要求工作人員每天早上七點準時上班,不得遲到。規定走路聲音要輕,說話聲音要低,絕對不允許穿硬底鞋,特別是高跟鞋。所有協和員工,上班不許吃大蒜、韭菜,也不準吸煙。有人去廁所偷著吸煙被發現後,當即就被開除了。

在此期間,李宗恩一直住在協和別墅41號樓。

六十年代初,協和重建八年制醫科大學,從上海請來黃家駟當院長,41號樓又成為黃家駟的居所。

黃家駟,中國胸外科科學奠基人之一,1933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

1979年上映的電影《生活的顫音》中曾出現了幾個別墅的鏡頭,也是在這棟樓里取的景。

被譽為「萬嬰之母」的林巧稚教授,則住在大門口東一別墅(28號樓)。

1959年,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林巧稚(左一)和中醫婦科專家王志敏(左二)給蘇聯專家診病

林巧稚是福建廈門人,1929年從協和醫學堂大學畢業並獲醫學博士學位,被聘為協和醫院婦產科大夫,成為該院第一位畢業留院的中國女醫生,後又成為該院第一位中國籍女主任。

在協和別墅院里,不少孩子的出生都經過她的手,孩子們格外尊敬她,親切地稱呼她為「林奶奶」。

林巧稚住的別墅周圍,南、北、西三面是土地,沿房子邊角都種上了花草。花卉開放時,花朵嬌艷,不少人行走到房前都會不由得駐足觀賞、品評稱讚。

此外,還有病理學專家裘法祖、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專家何觀清、胸心血管和心血管病流行學奠基人之一的吳英愷等都在這裡居住。

如今,院里的建築雖有局部改建修繕,但仍保留了原來的風格,並繼續為協和醫學院所有,用作宿舍樓。

協和別墅 京報網 張寧/攝

回顧歷史,不得不感嘆「協和」的偉大和重要。

教育上,這裡開風氣之先,有中國第一所招收女生的醫學院校;研究上,這裡珍藏了梁啟超、孫中山、蔣介石、張學良、斯諾等人的病案;醫學上,這裡記載著一些世界首例、中國首例等疑難重症的病例。

而距離熱鬧的王府井咫尺之遙的地段,還有這樣一處幽靜之所保留下來。不經意間路過,真有種穿越到大洋彼岸的奇妙感,讓人眼前一亮,充滿好奇……

推薦閱讀:

怎麼看北京的東鼎市場的閉市?
我記憶中的北京天文館--王金輝
北京一小區業委會主任門口被掛死雞死鴿子
老北京動物俗名考:完結篇(十)常見鳥類--計雲(珍藏)
犄角旮旯話北京

TAG:北京 | 別墅 | 地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