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首發】蘇聯時期的中亞民族政策:過程和思考

(本文系楊恕教授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絲綢之路」系列公益講座上的演講整理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載請聯繫:dyob1365@pku.edu.cn)

蘇聯時期的中亞民族政策:過程和思考

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 楊恕

我本人不是搞歷史的,僅研究民國時期蘇聯和新疆的關係,此外和史學有關的工作是翻譯過幾本與中亞歷史有關的書,其他歷史方面我就沒有涉及了。談純歷史問題未免冒昧,大家有問題請坦率提出。

今年剛好是蘇聯解體25周年。解體之初的幾年大家都很關心,但是現在關心的人不多了。蘇聯到底為什麼解體?解體對我們中國產生了什麼影響?蘇聯的哪些問題需要我們借鑒?誰應該對蘇聯解體承擔責任?到現在也沒說清,爭論很大。蘇聯解體20周年的時候,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想開一次會沒開成。但我到現在堅持認為,蘇聯問題對中國來講是非常重大的現實問題,也是歷史問題。很可惜我們現在研究這個領域的人越來越少,研究中亞史的現在國內好像已經沒有了,研究俄羅斯的也沒剩幾個人了,以後會如何現在也不好說。

言歸正傳,首先說中亞的含義。我下面用的是地緣政治學的概念,即五個「斯坦」,不是史學上的中亞,後者的範圍變化很大,也不固定。中亞現在的俄文名字是ЦентральнаяАзия,而蘇聯時期是Средняя Азия(吉、塔、土、烏)加上哈薩克才相當於現在說的中亞。史學中把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譯為中央亞細亞,而Средняя Азия譯做中亞,兩者的範圍不一樣。下面說的中亞就是這五個斯坦。

中亞面積400萬平方公里,人口6700萬,有約130個民族。因為各國統計標準不一樣,特別是對某些人數很少的民族界定上有差別,數字會有所不同。比如俄羅斯說自己有190多個民族,但具體有沒有這麼多不好說。中亞作為各國主體民族的有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哈、吉、土、烏信仰伊斯蘭教的遜尼派,都屬突厥語民族。塔吉克人講波斯語,其中有一部分,主要是巴達赫尚省一帶有些信仰什葉派的伊斯瑪依教派,但人數不多。

這其中有兩個特例。一,從民族來說,塔吉克人的主體在塔吉克境外。塔吉克人雖然有自己的民族國家,但它的主體是在阿富汗,不同資料顯示數量不一,多的有1200萬,少的有800萬,也比塔吉克的多,塔吉克自己的塔吉克人才400萬。另外就是土庫曼人,境外的土庫曼人比境內的多,特別在伊朗。伊朗本國不太做民族識別,有資料顯示它有300多萬土庫曼人。如果按境外最少的數據看,則土庫曼族民族的主體還在土庫曼。有青海撒拉族是土庫曼人之說,但有爭議。以上是中亞基本的民族狀況。

一、中亞民族簡史

從歷史的角度講,中亞民族同世界其他大多數民族一樣,其族源沒有一個能講清楚。不是說它沒祖先,而是說追溯到一定時期就說不清了。民族起源說得清的是少數,這些說得清的也是有疑問的,包括我們漢族也是如此。

中亞民族分布大致以13世紀蒙古西征為界,劃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出現的國名有:大月氏、大宛、康居、烏孫、大夏、奄蔡、安息、西遼(黑契丹)、貴霜、薩珊、嚈噠、花剌子模、回鶻、呼羅珊,等等;後一階段出現的國名有:欽察汗國、伊爾汗國、察合台汗國、哈薩克汗國(大中小三帳)、布哈拉汗國、浩罕汗國、希瓦汗國等;這是在我們漢文史籍和國外的文獻中經常出現的國名、地名、「人」名。前一階段的「人」有烏孫人、康居人、奄蔡人、匈奴人、西徐亞人、塞(薩迦、薩基)人、波斯人、斯基太人、薩夫羅馬特人、薩爾馬特人,等等,是指那個國家所在地域的人,和現在的民族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現在的中亞民族除了塔吉克人,都是蒙古西征之後出現的,之前他們在哪是說不清的。前一階段的這些國名與現在的民族關係不清楚,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只能說這個地區有某個民族或者某個部落聯盟為主體的人。多年前哈薩克科學院的所長(已去世)在談哈薩克歷史時說:「我們現在獨立了,從歷史學來講我們最主要的任務,是總統交給我們的任務,就是讓我們搞清哈薩克的歷史。」這種非常迫切的心情可以理解,70年代西方國家也有過尋根運動,現在中亞國家也有這樣的強烈願望,但至今沒有搞清楚。部分哈薩克的學者認為漢文史籍中記載的烏孫人可能是哈薩克的祖先,但證據非常少。

在後一階段的國名中,欽察汗國、伊爾汗國、察合台汗國這三個是蒙古人建的,哈薩克汗國是哈薩克人建的,分大中小三帳。浩罕汗國、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是烏茲別克人建的。這也就是說中亞在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統一的單一民族的國家。只能說某一地區在某一時代由某一朝、某種「人」為主,但在這個地區內,同一時期民族分布非常多。

我們剛才說的某某「人」,是一個很大的集合體,他們同現在的民族之間的關係就更說不清了。如漢文史料中說烏茲別克人是明格部落南下而來的,但明格部落的先人是誰就不得而知了。

還有一個問題即中亞地區的伊斯蘭化。自8世紀始,阿拉伯人、波斯人都進入過中亞地區,中亞伊斯蘭化是個很長的過程。有爭議的資料說,哈薩克北部的哈薩克人信仰伊斯蘭教已經是18世紀晚期的事了,這個地區的伊斯蘭化歷史很短。

「絲綢之路經濟帶」提出以後,大家都把自己的研究往上面靠,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要說的問題是,我們經常說的和絲綢之路上國家的傳統友誼,基本是不存在的。蒙古西征之前,漢唐時期絲綢之路非常繁盛,蒙古西征時,絲綢之路已經走下坡了。蒙古人以及與其一起征戰的突厥人和其他人來到中亞,基本改變了這裡的居民組成,也就是說,西征前後的中亞人已經完全不同了。友誼是人和人之間的,人換了,何談友誼?傳統友誼的說法是不客觀的。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因為和西蒙古的戰爭,明朝把嘉峪關都關了,敦煌、哈密都不要了,還談什麼友誼和交流?所以應該客觀一些,某些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有歷史基礎和事實。

現代中亞民族分布的形成過程在帝俄時期發生了明顯變化,主要原因是移民。帝俄,包括之後的蘇聯時期的大規模移民,在民族成分上大大改變了中亞原有的格局,而且移民在中亞的社會發展和其他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8世紀初,帝俄開始對中亞進行軍事征服(對開始的具體時間還有爭議),我所說的開始的標誌是帝俄於1714年在裏海東岸建立了第一個要塞。1882年帝俄征服土庫曼,標誌征服中亞結束。隨之帝俄在中亞開始了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最典型的就是修建了奧倫堡到土爾克斯坦(城市名)的鐵路;銀行、教育等系統也隨之建立,同時開始了向中亞的大規模移民。在一個地區進行大規模經濟開發的時候,移民是個正常現象。

這幅畫是當時沙俄軍隊和土庫曼軍隊作戰的畫面。請注意這裡的沙皇軍隊都穿著海軍制服,因為帝俄在裏海建立了黑海艦隊的裏海分艦隊,與土庫曼作戰時裏海分艦隊登陸的不少。

帝俄時期在中亞的移民群體主要有兩個:

一是俄羅斯人(包括其他斯拉夫人,主要是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16世紀中葉,俄羅斯人越過烏拉爾山征服了葉爾馬克人。此後逐漸進入中亞地區。俄羅斯的武裝征服和殖民與歐洲國家有很大差異。歐洲是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但帝俄的征服是實現本土化,在佔領地區實行基本與本土一樣的管理,是本土擴張,與西歐的海外殖民地完全不一樣。這種殖民化過程對後來蘇聯時期以至現在的前蘇聯地區的民族分布和民族關係有很大的影響。19世紀中葉帝俄到了中亞(Средняя Азия),這裡指除了今天哈薩克以外的另外四個斯坦。美國人多用Inner Asia,不大用Central Asia。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特別是斯托雷平的農業改革(1906—一戰前)之後,大批俄羅斯人(包括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等,以農民為主)來到中亞地區。這一時期來的主要有兩部分人,一部分人是有錢人,來開拓土地。另一部分是斯托雷平改革之後失去土地,新成為自由農民的人。斯托雷平農業改革之前帝俄的農村是村社制度,即集體所有制,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發言權,實際上是貴族統治下的集體所有制。改革之後農民有的有了土地,也有很多人失去了土地,詳細過程這裡就不說了。1897年,中亞的俄羅斯人達到50萬,在哈俄羅斯人達454402人,這是沙俄在中亞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當時俄羅斯人來的時候主要分布於哈薩克的北部。至今在哈薩克北部仍有四個州俄羅斯人占多數,主體就是這個時候形成的俄國人社區和居民點。他們主要分布在城市、城市的郊區和水土條件好的農業區,這些地方原來是哈薩克人的游牧區,俄羅斯人佔領這裡很容易,代價非常低。

二是德意志人,這是大家關注比較少的。德意志人到俄羅斯境內時間比較長,最早在13世紀就出現了,主要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活動。一些在本土受到排擠的路德教派等都來到了俄國。一個特別的時期是1764-1774年,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她是德國人,是位很能幹、很專制的女皇。她當時看到俄羅斯的落後,為了改變這種面貌,讓大量德國人到俄國來發展。她頒布詔令以後,各地政府都對德國的移民給予優惠。一大批德意志人來到俄羅斯,主要是伏爾加河中下游地區。這一地區水土條件非常好,但人口密度很低,他們在那裡建立了106個村莊。18世紀,德意志人已在帝俄境內形成了一個具有鮮明特徵的民族,他們保持著本民族的語言、文化、宗教和傳統,自己辦學校,很少與當地人通婚,有較高的出生率和遷移率。1891-1892年伏爾加河地區出現嚴重農作物歉收和饑荒,主要是旱災,再加上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不少伏爾加德意志人遷往哈薩克、阿爾泰、西伯利亞地區。這是第一次有比較多的德意志人來到中亞。蘇聯解體之前,在中亞地區的德意志人有將近200萬。

這裡介紹一下帝俄時期的「不可靠地區」(географиянеблагонадежности)學說。帝俄在軍事擴張中也考慮到本土的安全。當時帝俄總參謀學院的В.佐羅塔列夫、А.馬克謝耶夫、Н.奧布魯切夫(19世紀末此人做過兩任參謀總長)等人,從國防角度出發,把俄國(特別是邊境居民)分為兩類,即「可靠居民」和「不可靠居民」。他們根據「可靠居民」和「不可靠居民」的地理分布以及二者在具體地點的關係,提出應該遷移哪些人及遷移數量。他們認為斯拉夫人是「可靠居民」,而波蘭人、高加索人、猶太人、中亞人、拉托維亞人、芬蘭人等是「不可靠居民」。這些不可靠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帝俄的邊境地區,很多還是帝俄新征服的地區。比如波蘭,此處特別指生活在東普魯士地區的波蘭人。拉脫維亞人就是今天波羅的海三國的人。帝俄為征服高加索打了多次高加索戰爭,俄羅斯一些文學作品就是描寫高加索戰爭的。俄羅斯人在當地居民總數中的比重不低於50%的地區才是「可靠地區」。這個理論受到帝俄政府的重視,逐漸付諸實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俄關係已經惡化,出於對戰爭的考慮,帝俄開始計劃把西部邊界的德意志人遷到帝俄內部地區,包括西西伯利亞南部和中亞地區。當時很多德意志人受到迫害,一部分經濟條件好的就移民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有大約20萬德意志人離開了帝俄。但更多的德意志人留下來,但是被遷離原住地到帝俄內陸地區。

這裡要強調,這種學說一直到斯大林時期還在起作用。斯大林時期出於國家安全,更多的是出於懲罰,也遷移了一大批人。帝俄是在戰爭前遷人,斯大林是戰前、戰後都遷移。戰爭結束後,有些民族因為和希特勒合作,被懲罰性地遷離。這一做法在無產階級革命學說里找不到依據,相反是從帝俄時期的「不可靠地區」理論繼承下來的。

俄羅斯人和德意志人在中亞的移民明顯改變了這一地區的民族分布和成分。

二、蘇聯時期的中亞民族識別劃界及其雙重原則

帝俄完全控制中亞後在中亞設立了突厥斯坦總督區,區下設省,這期間保

留了一個高度自治的布哈拉埃米爾國。十月革命之後,通過中亞當地的革命和紅軍的作戰逐漸在中亞各地建立蘇維埃政權。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開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1918年4月,建立了突厥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到1924年10月27日),其範圍大致為今哈薩克之外的中亞,屬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РСФСР)。1920年8月,又在北邊成立了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Киргизская АССР),也在俄聯邦之內。兩個自治共和國的地理位置見下圖。

上圖棕紅色部分當時叫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吉爾吉斯在當時的意思相當於現在的哈薩克。民族識別之前並沒有把哈薩克和吉爾吉斯做清除的區分,所以,這個主要位於哈薩克的共和國當時叫吉爾吉斯。1924年和1925年分別給這個國家劃撥了兩塊領土,實際上當時吉爾吉斯共和國的管轄範圍已經包括今天中亞的絕大部分,但它是個區域自治共和國而不是民族自治。此外地圖上的兩塊白色地區是布哈拉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和花剌子模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兩個自治共和國,這兩個共和國也不是按照民族劃分的。所以蘇聯在中亞開始建立蘇維埃政權過程中,一開始的劃界是按區域而不是按民族劃分的。那種認為十月革命後蘇聯在中亞就開始民族區域自治的說法是不對的。

花剌子模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國旗

布哈拉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國旗

從兩個國旗看,紅色代表蘇維埃,綠色代表穆斯林。共同的特徵是穆斯林的蘇維埃政權。其中花剌子模和布哈拉是地區名。當時這兩個國家的性質既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又強調了它的穆斯林特徵,是個混合政權。它們存在的時間很短,也不屬於民族區域自治。

1924年,聯共(布)中央決定在中亞民族劃界,逐步成立了五個加盟共和國。建立時間如下:

哈薩克1936.12.5

吉爾吉斯斯坦1936.12.5

塔吉克1929.10.16

土庫曼1924.10.27

烏茲別克1924.10.27

其中最早的是土庫曼和烏茲別克,同一天建立是因為蘇共中央同一天的決定。一直到哈薩克建立,整個過程持續了十多年。這時候才開始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權建設。簡而言之,蘇聯在十月革命之後,在中亞地區的政權建設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區域自治,第二個階段是民族區域自治,並不是一開始就搞民族區域自治。

蘇聯進行民族識別和劃界不止在中亞,其它地區也搞了,建立了一批民族自治單位,包括民族自治州、民族邊疆區等行政單位。單說中亞,為何講區域自治改成了民族區域自治,形成了今天這樣的格局?這裡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認為其首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出現突厥聯邦;另一種解釋是蘇聯為了貫徹馬克思主義理論,給予少數民族自治的實體來體現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兩個解釋都有道理,但從我們的研究角度看,現在缺乏資料證明聯共(布)中央的決定是雙重考慮還是以某一個原因為主。西方學者認為以第一種解釋為主,加文·漢布里的著作就是這個觀點。我認為,當時有建立突厥人國家的要求,但要求並不強烈,積極的人並不多,在第一階段以區域自治進行管理的時候也沒有很多人反對。儘管也有過改「突厥斯坦」為「突厥」的意見,但很快就被遏制了。因此,考慮到蘇聯在其他地區也搞劃分和識別,我更傾向於第二種原因為主。

把這個問題上升到理論層面看,蘇聯當時的民族政策一直有雙重原則。一方面要考慮馬列主義民族自決、民族解放的原則;另一方面要考慮國家利益。蘇聯時期的民族區域自治實際上僅是名義上的,加盟共和國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利。比如哈薩克有個外交部,但啥事都沒有。二戰結束後,蘇聯加入聯合國,斯大林認為以後烏克蘭可能要加強對外交往,就在烏克蘭設了個國防部,部長才是個少將,加上部長總共4個工作人員,隔了三四個月發現沒什麼事可做,一紙命令又撤銷了。從無產階級革命學說的角度怎麼看這個問題?按照馬恩的理論,國家和民族都是要消亡的。儘管當時斯大林沒有說過,但有西方理論認為,國族/民族是建構的。如果按照這個理論——也可以說按照馬列主義理論——按照民族要消亡的理論,不給你實質的自治權,讓大家在蘇維埃政權下共同生活是合理的。從理論角度看,現在大家可能覺得荒唐,但在當時並不荒唐。上世紀60年代蘇共二十二大、二十三大時,已經明確提出蘇聯很快要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了,既然階級在蘇聯已經消亡很長時間,而且國家要消亡、民族也要消亡,為什麼還要加強民族自治權?蘇聯一直在按這一理論進行實踐。從這個角度講,可以合理地解釋中亞的區域自治。如果引用美國作為例子,美國不搞民族自治,美國是基於個人權利的建構,它憲法里連民族都沒提,最終也是讓民族消亡。我開玩笑說,這是殊途同歸。應該說,蘇聯維繫聯邦制的是國家權力而不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蘇聯的民族政策採取了雙重原則,即以民族自決為基礎的自治政策和以使民族消亡的國家建設為目的的區域政策,兩個政策並行,前者是形式,後者是內容,核心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權力。

中亞各國文字改為西里爾字母,教育的俄語化,特別是在高等教育方面。這裡要特彆強調,蘇聯之前中亞沒有一所高等院校。1920年,列寧親自簽署命令,在塔什干建立了第一所大學,當時叫中亞大學,即現在國立塔什干大學的前身。大概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1935年前後,中亞已經建立起基本完整的教育體系。當時中亞地區已經有30多所高校。同期相比,阿富汗沒有一所,我們的新疆只有1所。蘇聯的中小學教育是一體的,初、中級教育多民族語言,高等教育基本全是俄語。在蘇聯時期培養的大學生,到現在第一語言仍然是俄語,特別是做學術表達的時候,能用本民族語言表達的不多,尤其是理工科。大學學報的文章,理工科論文多是俄文,而文科論文用民族語言較普遍。

在中亞,俄羅斯文化的推廣,各民族在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實踐中的合作,衛國戰爭,冷戰的意識形態對抗等因素都強化了以俄羅斯文化為基礎的國家認同。社會實踐,如農業集體化、打擊富農、肅反、大清洗等,都是以階級鬥爭理論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為基礎的,民族界限在當時確實大大淡化了。蘇聯解體後,不同國家的民族主義者,特別是烏克蘭強調大清洗和大饑荒是俄羅斯人針對烏克蘭人搞的民族清洗,這個觀點在中亞並未得到支持。

赫魯曉夫時期出現蘇聯人民(советские народы)這個詞。我認為至少在這一階段,蘇聯在國家建構方面很多工作是成功的。特別在教育方面,中央做了很多努力。

在經濟發展上,蘇聯考慮的也是區域問題,而不是民族區域問題。上圖是1966年的經濟區劃分,也是蘇聯時期最後一次經濟區劃分。蘇聯因為領土面積很大,有2200多萬平方公里,做整體發展顯然是不現實的。上圖的這個劃分是純經濟的,其中中亞分為哈薩克經濟區(今哈薩克全境)和中亞經濟區(除哈薩克外的四個斯坦),很明顯是以地區為主體而不是以民族為主體。在中亞以外的蘇聯其他地區也是根據自然資源和人口情況,而不是根據民族來規劃經濟發展的。

簡言之,蘇聯時期的民族政策,一方面是民族區域自治、民族識別和劃界;另一方面它更多體現的是區域原則,而不是民族原則。

三、蘇聯時期中亞的移民群體

上面已經談了,帝俄佔領中亞以後,在中亞的民族分布和構成方面最大的變化是由移民造成的。蘇聯時期這樣大規模的移民在世界上不多見。蘇聯時期有4次較為集中的移民潮,加上帝俄晚期共有5次。蘇聯的4次是:

1、1920年代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內戰和饑荒迫使許多人移民到中亞,以斯拉夫人(主要是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為主。

2、1930年代,工業化中的有組織移民成為主體。這一時期蘇聯在中亞開始大規模的工業化,建立了一大批企業、基礎設施、高校等,將俄羅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國的先進的文化、經濟資源大量調往中亞。儘管帝俄時期中亞已經有了初步的工業基礎,但跟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比還差得很遠。有數字表明,在十月革命前中亞地區的近代產業就業人口已經有約10萬人。在當時那個年代,這是個很了不起的數字。橫向比較,當時阿富汗除了電報啥都沒有,楊增新治下的新疆也沒有像樣的工業。

3、衛國戰爭再次造成移民高潮。1000多個大中型企業內遷,除了遷往西伯利亞和遠東以外,有相當一部分遷到了中亞。到1942年的下半年,即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前,中亞的軍事工業已很完備。有一種說法:前線打出的每三顆子彈中,就有一顆產自哈薩克。這至少說明中亞在衛國戰爭期間,在國防工業方面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中亞出產的銅、錫、鉛、鋅等都是直接為前線服務,建立了一大批企業,以軍工為主,還有化工、機械製造等,一大批人員也隨之進入中亞。

4、1950-1960年代赫魯曉夫時期的墾荒計劃是向中亞(主要是哈薩克)移民的最後一次高峰。對於墾荒計劃,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現在評論各執一詞,但至少有一點,這一時期向中亞的移民數量很大,超過百萬,主要是向哈薩克。

也就是說,由於各種原因,從帝俄時期開始的移民活動,在蘇聯時期大大加強了。移民主體也沒有太大變化,數量上基本是以斯拉夫人和德意志人為主,此外還有一些小的民族。

蘇聯以國家安全為由,基本整體地遷移了一些民族。除德意志人外,還有波蘭人、朝鮮人,卡拉恰伊人、卡爾梅克人、車臣人、印古什人、巴爾卡爾人、克里米亞韃靼人。這些遷移民族的人口總數儘管不大,但明顯改變了中亞的民族構成。這些人的遷移和斯拉夫人的遷移有很大的不同,帶有迫害的性質。

卡拉恰伊人主要在高加索,遷移的時間很短。請注意上圖的時間。這個時間是蘇聯紅軍收復高加索地區之後遷的,因此是個懲罰性遷移,這不同於戰前遷移德國人。戰爭期間,這些地區中很多人和德國人合作,因此戰後對他們進行遷移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懲罰,是政治迫害,剝奪了財產,遷移地的條件也不好,造成了大量的疾病和死亡。克里米亞韃靼人也是如此。赫魯曉夫時期為他們恢複名譽,遷回原住地。波蘭人的遷移時間是1940年,是蘇德簽訂了《布列斯特條約》之後。波蘭戰爭爆發以後,蘇聯佔領了波蘭的東部,這一部分和一部分在西烏克蘭的波蘭人被遷到了西伯利亞。波蘭人對俄羅斯人的仇恨,強制移民是原因之一,其他還包括卡廷慘案等。30多萬人被強制遷移,肯定會對這個民族造成很大的傷害。卡爾梅克就是我們說的土爾扈特人,當時從伏爾加河流域向中國回遷的時候有一部分留在了俄國。卡拉恰伊人、巴爾卡爾人、克里米亞人都是穆斯林,相互也很接近,有時候卡拉恰伊和巴爾卡爾會放在一起說,不做進一步區分。車臣和印古什人也很像,但他們的語言不屬於突厥語。

現在中亞的朝鮮人有將近30萬。大部分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遷移的。帝俄時期就有朝鮮人零星移民到遠東。到蘇聯時期,斯大林根據「不可靠理論」把朝鮮人劃為「不可靠居民」。當時朝鮮人中不少人與日本人合作。日本的情報系統在蘇聯的遠東,「滿洲國」等地區非常活躍,很多間諜都是朝鮮人。蘇聯抓住了一些朝鮮間諜。蘇聯在遠東地區和日本處於對抗狀態,1938年打了張鼓峰戰役,1939年發生了哈拉欣河戰役,雙方投入了20多萬兵力,規模相當大。遠東地區的安全在蘇聯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把朝鮮人整體遷往中亞,使中亞有了一大批朝鮮人,主要集中在烏茲別克和哈薩克。中亞獨立後朝鮮人很活躍,韓國與中亞互動較多。實際上中亞還有極少的日本人,戰後二三十萬日本戰俘到中亞做勞工,有極個別人留下沒有返回日本。

蘇聯在戰後大規模遷移部分民族的做法,確實很有爭議。但是俄羅斯人也有他的道理,認為德國人殺了我們那麼多,我們遷移幾個與德國人合作的民族,又沒殺他們。這裡只介紹這個過程,不做具體道德方面的評價。

蘇聯解體前,德意志人有一半多一些是在中亞。哈薩克的人口構成里,第一是哈薩克人,第二是俄羅斯人,第三是烏克蘭人,第四是德意志人。蘇聯解體前,大量的德意志人遷回德國,目前還有17.8萬德意志人,剩下了不到五分之一。這些年還有一種新情況是遷到德國的德意志人因為不適應當地的社會環境又遷回中亞和俄國的,2014年回遷人數達到了遷出的四分之一。現在在中亞,還有20萬出頭的德意志人。因為德意志人在中亞的大量存在,對中亞國家和德國乃至歐盟的關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歐盟的中亞政策基本上是德國在推動,就是因為在這有大量德意志人。德國是所有歐洲國家裡唯一一個在五個中亞國家全都開設使館、而且設得很早的國家。其他如英、法等國都是只有1個使館。儘管土庫曼、塔吉克只剩下很少一點德意志人,德國也在那裡開設了使館。

俄羅斯人的人口變化很大程度也代表了烏克蘭的情況。哈薩克在1989年蘇聯解體前最後一次人口普查中俄羅斯人為622.8萬人,佔40%,現在只佔22.7%,減少了230萬。一方面是哈薩克人口增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哈薩克族人口回遷造成的。哈薩克獨立以後納扎爾巴耶夫提出了「哈薩克人回家」的政策。全世界的哈薩克人,只要你能證明你是哈薩克人,那麼不要任何手續,不管以前是哪國人,都可以遷回哈薩克並獲得一筆安家費。在這個政策下,全世界大概有超過20萬哈薩克人回到哈薩克,包括我們新疆的哈薩克人。

俄羅斯人以前是最主要的中亞移民群體,過去是移進,蘇聯解體前開始移出,但無論如何它都是最大的移民群體,在中亞民族構成結構、數量上起著很重要,甚至是最關鍵的作用。在蘇聯解體前,中亞總人口中有952.6萬俄羅斯人,而當時中亞的總人口是4000萬,即四分之一是俄羅斯人。各國俄羅斯人減少的情況不一樣,從減少的比例來看,塔吉克減少的最多。塔吉克和俄國關係其實非常不錯,它是原15個加盟共和國里最窮的一個,人均收入最少,GDP佔蘇聯總量的不到1%。俄羅斯人遷出塔吉克主要是因為當地經濟和就業條件惡化,而不是因為民族關係惡化。塔內戰結束後我曾在塔和一個塔吉克族司機聊天,說起俄羅斯人越來越少,街上幾乎見不到了。這位司機說:「我也不懂,即使是在塔吉克內戰最激烈的時候,也沒有人向俄羅斯人開一槍,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離開。」這個司機的話說明,俄羅斯人離開不是民族關係惡化造成的結果。有文章認為俄羅斯人大量離開中亞是因為蘇聯時期俄羅斯的大民族主義,以致解體後俄羅斯人大量離開,這種觀點我不同意。

現在有個特殊情況,烏克蘭人這兩年往哈薩克移民在增多,儘管絕對數字不大。甚至有烏克蘭人提出「哈薩克是我第二故鄉」的說法。納扎爾巴耶夫原來在烏克蘭上過中等技術學校,他的師傅跟他關係很好,他當總統後還專門把師傅請到家裡做客。在哈俄關係中的一些問題,並不存在於哈烏之間。2014年烏克蘭局勢嚴重惡化後,一些人來到哈薩克,原因是是哈薩克生活條件比較好。在金融危機之前,它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一萬多美元,這兩年有些下降。

另外一個情況是不改變國籍的中亞移民,這對中亞人口造成很大的影響。中亞五國有大量勞動移民去俄羅斯務工。2015年12月,根據俄羅斯移民局的數據,共有401.43萬中亞的勞動移民。這個數據可能是把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算在一起了,沒有作區分,絕大部分是青壯年。其中哈薩克有67.01萬,吉爾吉斯斯坦54.29萬,塔吉克89.61萬,土庫曼2.47萬,烏茲別克188.05萬。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勞動移民數量中沒有區分,其中中亞國籍的俄羅斯族佔了多大比例。

1982年修建的塔什幹人民友誼紀念像。這個塑像的原型是1942年塔什乾的一個鐵匠收養了4個來自西部各族的孤兒,最後夫妻倆總共收養了15個各族孤兒,包括俄羅斯人、猶太人、烏克蘭人、立陶宛人等。後來這些孩子都長大進了學校,國家給這對夫婦頒了獎,並在市中心立了這個塑像。獨立後市中心變成獨立廣場,這個塑像的地位就變低了,搬到了進入塔什干市的一條國道口上。總之,蘇聯時期,在中亞範圍內,各民族之間的關係整體是融洽的。

四.蘇聯時期的民族衝突

以上是蘇聯時期中亞主要民族衝突的簡表,數量不多,就這麼幾次,參與的民族也不多。最嚴重的一次是1990年6月4日的奧什事件。2010年又出了一次奧什事件。這次奧什事件是為了土地問題打群架。奧什位於費爾干納盆地,歷史上一直是烏茲別克人佔主體的地區,但後來劃歸吉爾吉斯了。獨立以後烏茲別克人一直不服氣,總有人要求把奧什收回來,而吉爾吉斯則宣布奧什是它的第二首都,加強奧什在國家的地位。烏茲別克人認為自己是主人,吉爾吉斯是外來戶。衝突爆發後,蘇聯政府採取了強力措施,調動了大量軍隊。一方面在奧什市內製止衝突,把雙方隔開;另一方面在奧什周圍的重要交通線上設封鎖線,阻止兩個民族從各地趕來參加衝突的人進入奧什。到現在為止,關於這次事件的官方檔案沒有解密。傷亡數字當時官方公布是死亡302人,受傷上千人,基本可信。2010年6月再次發生民族衝突,死亡近千人,與20年前那次埋下的禍根有很大關係。

亞美尼亞人在幾次民族衝突中都是被欺負的對象。有兩個原因。第一,亞美尼亞人不是穆斯林;第二,亞美尼亞人經商的比較多,針對他們的攻擊有點類似於歐洲人排猶。

烏茲別克的民族衝突中,1989年第一次的衝突原則上不能算民族衝突,可以說是反政府的和親政府的人的衝突。1990年的衝突影響比較大,103人死亡,是烏茲別克人和麥斯赫特土耳其人之間發生的。後者是後來遷到中亞來的小民族。起因是年輕人打架,一名烏茲別克人說遭到了麥斯赫特土耳其人的襲擊,後來發現並不是麥斯赫特土耳其人乾的,而是一名烏茲別克人和一名亞塞拜然人打了那位烏茲別克人。但是民族情緒已經煽動起來了,傷亡非常大。

中亞地區在蘇聯時期成規模的民族衝突基本就如上圖了,其中一次還是以親政府反政府的衝突為主,混雜了一些民族因素。

總結一下中亞地區蘇聯時期的衝突的特徵:

1.時間集中在蘇聯解體前幾年(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是全蘇聯的現象,不是中亞的特殊現象。

2.因政治原因發生的衝突很少。

3.很少有針對俄羅斯人的衝突。

4.針對亞美尼亞人的衝突較多,除了上表列出來的以外,還有幾次小規模的衝突。

5.重大衝突發生在烏茲別克人和吉爾吉斯人之間。

6.針對移民群體的很少(除麥斯赫特-土耳其人),主要發生在原住民族之間,而且政治性的因素不多。

五、問題和思考

從民族學方面,我們注意到以下兩個問題:

1.中亞地區沒有蒙古人,為什麼?特別是在哈薩克。我認為有可能是因為不願承認蒙古族。清朝時準噶爾部多次大規模西征,打敗哈薩克人,幾乎打下了三個玉茲全境,因此哈薩克人恨蒙古人。是否有這個原因還難以證明。

2.哈薩克人和吉爾吉斯人是語言、風俗、居住地域最接近的兩個民族,但混居程度非常低,為什麼?兩個民族都是以游牧民族為主,都是在中亞草原和山區的游牧地區,在吉爾吉斯有千分之一都不到的一點點哈薩克人;而哈薩克現有人口1700萬,吉爾吉斯人只有幾百個,等於在哈薩克沒有吉爾吉斯人。我們找過一些文獻材料,問過幾位中亞學者,他們也說不清,甚至沒有注意到這個事實。兩個民族居住地、生活習慣、宗教信仰、語言都非常接近,但混居程度這麼低,確實在民族學上是個問題。

在民族政策方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方面:

1.不能籠統地評價蘇聯的民族政策,要分地區來看待;中亞地區和波羅的海三國的狀態就不一樣。後者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蘇聯非法侵佔的,它們為什麼反蘇反俄情緒那麼強?國家都被佔領了,人家能跟你友好么?實際上是把國家間的衝突內化成國家內部的民族矛盾了。這同中亞的民族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

2.不能以蘇聯解體作為蘇聯民族政策的主要判斷標準。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它的制度和其他因素。這個問題也要分地區講,蘇聯解體前搞過一次是否保留聯盟的全民公投,波羅的海三國此前已宣布脫離蘇聯,不參加。而中亞各國贊成保留蘇聯的平均比例超過70%,塔吉克超過90%。除此之外,還要看民族關係和非主體民族的發展,要看這個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在蘇聯時期是否是發展了,還是倒退了。既要縱向比,也要橫向比。例如,拿中亞和新疆比,十月革命前,兩者情況差別不大,中亞同阿富汗也差不多。但蘇聯解體時的中亞和阿富汗呢?天壤之別。我認為蘇聯在中亞的民族政策整體講基本是成功的。

1.蘇聯解體和蘇聯民族政策之間是什麼關係?到現在我們也沒講明白。舉一個例子,蘇聯解體的推動因素從民族方面講,是三個斯拉夫民族推動的。眾所周知,別洛韋日會晤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這三個最大、最富的民族在一起開會,要把蘇聯解散了,理由是那些窮弟兄把它們拖垮了。不是說邊緣的、貧窮的那些民族不要蘇聯了,是最強最富的三個民族不要蘇聯了,解體是從這裡開始的。

2.中國究竟應從蘇聯的民族政策中揚棄什麼?蘇聯的雙重標準是對還是錯?中國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判斷他國的政策,要尊重該國人民的選擇。

蘇聯解體對中國是個好事還是壞事現在還有爭議。從國際地位角度講,蘇聯解體對中國當然好,世界上比中國強大的國家越少越好。現在比中國強的國家還有一個,可是它不會解體。總之,拿民族理論解釋蘇聯很多事是解釋不清的。

還有一點,蘇聯時期的民族關係對前蘇聯國家之間的關係產生了什麼影響?是仇人之間的關係?朋友關係?還是盟友?比如俄國倡議的所有事,波羅的海三國都不參加。拿獨聯體來說,波羅的海三國沒有參加,烏克蘭和喬治亞已退出。所以前蘇聯國家之間的關係一定要分民族分國家分地區研究,不要想籠統地給一個答案。民族政策的評價要多學科、多指標地綜合考察,但不要拿民族主義的標準去評價。

(感謝博士生董雨的整理)


推薦閱讀:

《蘇聯的最後一年》:蘇聯之船已漏 卻無人向外舀水
前蘇聯的所有勳章
蘇聯電力機車番外(三):我來自斯柯達——ChS系列機車(1980-1999)
蘇聯 難忘的1919年 + 智擒眼鏡蛇 + 運虎記 + 欽差大臣
【魯迅文集·雜文集·且介亭雜文末編】記蘇聯版畫展覽會

TAG:民族 | 政策 | 思考 | 民族政策 | 中亞 | 蘇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