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中國式醫生

溫嶺殺醫血案,再次將醫患關係推上風口浪尖。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連本該作為保護傘的院方,也成為了維權的對象:院方試圖擅自將死者遺體火化,死者家屬及醫護人員阻攔,警方出動警車維持秩序。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公立醫院的醫生,一直是一個尷尬又孤獨的群體。事實上,有些醫院的院長本身就是官員,為了不讓自己的醫院有負面的信息,甚至是壓抑醫生維權,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微博札記:不要等到醫生也變成「醫鬧」]

2013.10.29/Vol.1252

誰還願做中國醫生暴力傷醫井噴式爆發:平均每所醫院27次/年

事實上,這已是10月份發生的第二起患者或者患者家屬向醫生行兇的事件,21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ICU內,一名患者家屬因醫生未能救活患者而將兩名醫生打傷。而據中國醫院協會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我國每所醫院平均每年發生的暴力傷醫事件高達27次。患者辱罵或毆打醫生的事件,每天都在全國各地的醫院裡發生著。中國醫者,人人自危。醫生在給患者看病時,需要在心裡提醒自己:坐在自己面前的這個人,儘管此刻彬彬有禮,但下一秒鐘就可能成為一個可怕的敵人,輕則把自己告上法庭,重則結果自己的性命。[詳細]比傷痛更讓人寒心的是對醫生被砍的漠視比傷痛更讓醫生們寒心的是意想不到的冷漠。耳鼻咽喉科主治醫師王文斌對記者說,他永遠也忘不了,當大家心急如焚地守候在急診室門外時,一位圍觀的老奶奶卻說,醫生態度不好,就應該被捅。還有人說,現在的醫院就知道賺錢,肯定是醫生把人家逼得沒有辦法,人家才會殺人。一位患者甚至說,殺死一個醫生,下次來看病,服務態度肯定更好了。[詳細]「醫不過二代」的下一站是「無醫可看」?

醫患糾紛頻發造成的醫者生態惡劣,加上醫生固有的壓力形成的合力,已是多數醫者難以承受之重。據2011年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第四次醫師執業狀況調研報告,得出中國78%的醫生不希望子女從醫,而希望「子承父業」的僅為6.83%。醫生職業的專屬特性,決定了醫生群體的再生性很大程度上依賴「醫二代」的接班,「醫不過二代」敲響了醫療資源匱乏的警鐘。[詳細]中國式醫生:體制內的孤獨群體就算儘力,也得不到患者的信任

由於看病難、看病貴,醫院留給患者的第一印象就不是正面的;如果再發生醫療事故,哪怕是輕微的失誤,患者內心本就淤積的不滿情緒便會被激發。這是醫患矛盾激烈的大背景。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評論稱:「很多患者和他們的家屬誤解了醫學界。他們認為,不管什麼疾病只要在醫院接受治療,都將至少會有顯著的效果,痊癒也應該不在話下。如果治療效果不理想,患者和他們的親屬將向醫護人員發泄不滿。」據曾接診溫嶺殺醫案嫌犯連某某,並給他動手術的蔡醫生表示,連某某大概找過他四五次,每次他都是說鼻子不舒服,要求繼續治療或手術。「可從治療的角度講,我反覆檢查覺得沒問題,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只能和他一遍一遍解釋。」他說,對這個病人,他是盡了最大努力的,但很遺憾,對方就是不相信他。[詳細]做官的院長並非保護傘:為息事寧人壓抑醫生維權

雖然在深圳等地,公立醫院院長不再由衛生行政部門任命,但是很多地方的公立醫院院長還是由政府部門任命。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鄧利強表示,有些院長本身就是官員,所以盡量不讓自己的醫院有負面的信息,甚至是壓抑醫生維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我們如果不高調維權,讓整個社會看到傷害醫生需要付出的代價,還會有更多的傷醫事件發生。這也是目前醫生權益維護難的因素。比如此次溫嶺殺醫案中,院方未徵得死者遺屬同意,便試圖擅自將死者遺體火化。[詳細]市場經濟下的體制內收入分配:只得賣葯賺錢公立醫院實施的是由政府來「定崗定編定工資標準」的人事制度,這是標準的國有事業單位體制,這意味著公立醫院沒有用人自主權和收入分配自主權。與此同時,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公立醫院又形成了自謀收入、自收自支、自付薪酬的收入分配製度。眼下,在醫療衛生領域,護理、診療服務的收費與成本並不成比例,甚至出現價格倒掛。醫院不得不通過賣葯的高額收益來彌補醫療服務收費的不足。通俗來講就是醫院和醫生主要靠賣葯賺錢來養活自己。在大部分醫生不得不開大藥方、大檢查的同時,他們自己的技術和服務卻體現不出應有的價值。[詳細]用什麼制止伸向醫生的拳頭?如何拯救醫患關係?固然需要重拾社會信任,讓醫者仁心成為患者信任的基石。從根本上說,唯有徹底醫改才能解決醫患關係的異化。加強安保並非是讓醫院命案絕跡的良方

此次事件發生後,對於加強醫院安保的呼聲又再一次高漲。溫嶺本地的部分醫生希望醫院能夠像機場一樣,對患者隨身攜帶的物品進行必要的安檢。此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公安部印發的「關於加強醫院安全防範系統建設指導意見」,提出要完善安全防範制度,實現警醫聯動,確保惡性突發事件的及時有效處置,要求醫院每20張病床要配一名保安。然而不少業內人士指出,加強安保,固然能夠防範部分有極端情緒的患者,從一定程度上保護醫生的安全,不過這種方式不可能從根源上解決醫患矛盾,而且還可能會增強雙方心理的緊張。[詳細]唯有徹底醫改才能解決醫患關係的異化從根本上說,唯有徹底醫改才能解決醫患關係的異化。就當前而言,改變「以葯養醫」的畸形體制,讓醫生憑技術吃飯,讓患者尊重醫生的勞動,顯得十分必要。因而,提高醫生的診費,讓醫生以技術和服務養活自己,並對自己的技術和服務負責,而不是靠開藥來體現自己的價值,這樣既能降低虛高的藥費,減少不必要的治療;又能贏得患者的尊重,重拾醫患之間的信任,當是個良方。[詳細]將「特需」從公立醫院中剝離,給予百姓平等就醫

公立醫療機構,實際上主要強調的是承擔社會責任,承擔基本醫療項目,特需服務理想的狀態應該由非公立醫療機構來承擔。如果公立醫院將「特需病房」、「VIP綠色通道」等特需服務剝離出來,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醫療資源,也有利於普通老百姓就醫。去年,上海就已經明確不再新增公立醫院的特需床位,並逐漸縮小已有的特需床位規模。讓高端人群去民營醫院接受高端服務,不在公立醫院的碗里與底層群眾搶蛋糕。這也有利於緩解患者因為看病難所導致的負面情緒。[詳細]
推薦閱讀:

且聽醫生怎麼說
第二屆道醫會羅震天醫生獻寶
尋找你的心理醫生
【醫生推薦】8類適合糖尿病人的健康食物
《做自己的理療醫生1》

TAG:孤獨 | 中國 | 醫生 | 中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