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包穴,陰包穴的準確位置圖,按摩陰包穴的作用與功效
陰包穴位於股前區,髕底上4寸,股薄肌與縫匠肌之間。下肢稍屈,稍外展,略提起,顯露出明顯的縫匠肌,在其後緣取穴。
陰包穴位於大腿內側,股骨內上踝上4寸,當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一說「在股內廉膝上三寸,橫直陰市」《針灸集成》。
陰包穴位準確位置圖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穴陰包穴位於人體的大腿內側,當股骨上髁上4寸,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
正坐或仰卧取穴,陰包穴位於股前區,髕底上4寸,股薄肌與縫匠肌之間。下肢稍屈,稍外展,略提起,顯露出明顯的縫匠肌,在其後緣取穴。
解剖位置在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內收長肌中點,深層為內收短肌;有股動、靜脈,旋股內側動脈淺支;布有股前皮神經,閉孔神經淺、深支。
陰包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大收肌。皮膚由股內側皮神經分布。皮膚薄,皮下組織結構疏鬆。大隱靜脈由股骨內側髁的後方漸行於大腿前內側。針由皮膚、皮下筋膜於大隱靜脈外側,穿深筋膜,於縫匠肌內側入內收肌。在縫匠肌的深肌,有股動脈、股靜脈與隱神經從股腘管下口入腘窩。縫匠肌由股神經支配,內收肌由閉孔神經支配。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縫匠肌與股薄肌之間→大收肌。
布有股前皮神經及閉孔神經前支,深層外側有股動、靜脈,旋股內側動脈淺支通過。
陰包穴的作用功效作用:收引水濕、調經止痛,利尿通淋、調經水、理下焦。
陰包穴意義:肝經的水濕之氣在此為雲集之狀。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和地部水液。
運行規律:天部水濕化雨冷降,地部水濕則滲入脾土之中。
主治疾病
陰包穴主治肝腎、少腹、前陰等疾患。如小便不利、少腹疼痛、遺尿、癃閉、月經不調、兩股生瘡等。
現代又多用陰包穴治療痛經、尿失禁、腰骶神經痛等。
陰包穴主治月經不調,小便不利,遺溺,尿閉等。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盆腔炎,遺尿,小便不利。
其他疾病:腰腿痛,骶髂關節炎,腰肌勞損,腹股溝淋巴結炎。
穴位配伍陰包穴配交信穴治月經不調;
陰包穴配關元穴、腎俞穴治氣虛不固之遺尿;
陰包穴配箕門穴、足五里穴、血海穴治膝股內側疼痛,小兒麻痹的肌萎縮。
陰包穴配氣海穴、中極穴、腎俞穴,有補腎益氣,固攝膀胱的作用,主治遺尿。
陰包穴配關元穴、血海穴、三陰交穴,有活血通經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
刺灸法寒則先瀉後補或點刺出血或灸之,熱則水針或補之。
針刺法直刺1.0~1.5寸,局部酸脹,可向周圍放散。
艾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按摩陰包穴防肝病1、自我操作時坐在床上,兩腳掌相對並在一起,握拳用同側的掌指關節由上向下輕敲綳起的那根筋(這是肝經的線路)或者正坐位雙腳著地,同側小指掌指關節輕敲大腿內側亦可,3-5遍後,「陰包穴」會有強烈痛點,嚴重者痛不可摸,多數人左側痛感強於右側。
2、自我操作時用食指向腳踝方向勾住「太沖穴」然後點揉,如果有痛點可以用拇指向下點揉至趾蹼處的「行間穴」。此穴可泄肝火改善情緒異常、煩躁口苦、凌晨1點~3點易醒等症。
陰包穴的意義陰包。陰,水也。包,收也。該穴名意指肝經的水濕之氣在此為雲集之狀。本穴物質為曲泉穴傳來的弱小陰濕水氣及足五里穴外滲下行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天地二部水濕皆聚集本穴,本穴如肝經水濕的包收之地,故名。陰胞名意與陰包同。
陰包為經穴名(Yīnbāo LR9)。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厥陰肝經。陰為陽之對,內屬陰,包通「胞」,在此指膀胱和子宮,此穴在大腿內側,主治膀胱和子宮疾患,故名陰包。
文獻摘要《針灸甲乙經》:腰痛,少腹痛,陰包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腰尻引中腹痛,遺溺不禁。
《針灸聚英》:腰尻引小腹痛,小便難,遺尿,婦人月水不調。
推薦閱讀:
※野韭菜的功效與作用 吃野韭菜的好處
※韭菜 韭菜的營養價值 食療功效 食用人群
※白糖的功效與作用
※茉莉花茶功效
※【西梅】西梅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