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鑒今(七)太康失國——昏君、強盜與小人
來自專欄文史有趣味
講太康失國之前,我們必須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雖然經過大禹與啟軟硬兼施的征伐與征服,華夏諸部落都承認夏的統治地位,但是在這種臣服之下,卻依然埋藏著許多隱患。
一、雖然大部分都臣服夏,但是依然有少部分方國、部落,對夏的統治不滿;
二、在那些臣服夏的方國部落中,有許多是明面臣服,而心下不滿的,也就是說很多是被打服的,並不是真正的心悅誠服。
好了,有了這兩個前提,下邊的故事就好理解了。
夏啟去世後,其子太康繼位。太康繼位後,大概覺得自己沒老爹那麼有能耐,而且左看看,右瞧瞧,發現沒啥重要事做了,就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打獵。史書上說他繼位後「田獵遊玩,不恤民事」,這可是歷代昏君的標配。
如此一來,問題就出現了。
某一天,太康覺著天氣不錯,決定出去打打獵,舒展舒展筋骨。到了晚上太康滿載獵物回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回不了宮了。
原來是東夷部落的首領羿,帶兵東進攻佔了夏都。這裡的羿不是后羿,而是太昊、少昊的後代,也是東夷部落的首領,這個時候自稱「有窮氏」。東夷部落從蚩尤的時候,就和華夏族有矛盾,當華夏族強盛的時候,東夷就人畜無害地在東邊蹲著;當華夏族衰落的時候,東夷就跳出來折騰一下。
現如今太康當國,華夏族實力稍弱了點,東夷集團就跳出來了。關於羿奪取政權的過程,有人說是羿帶兵攻進夏都,也有人說羿當時擔任夏後的侍衛官,是趁太康不在而發動的政變,不管怎麼樣,羿把太康驅逐出了夏都。但是羿並沒有直接稱王,他選擇了一個特別聰明的做法,扶持了太康的弟弟中康繼位,但是大小政事一切取決於羿。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東漢末年董卓和曹操都是這麼做的。
但是羿顯然不是曹操,甚至比董卓還差點,如果太康是個愛玩的昏君的話,那麼羿則是一個妥妥的強盜。
當時雖然諸方國對夏朝的統治並不是百分百心悅誠服,但是眼睜睜看著東夷部落執掌了大全,怎麼想怎麼彆扭,本來是我們華夏族內部的事,我們自己怎麼鬧都無所謂,現在你東夷集團的人來摻和一把,關鍵還成功了,這怎麼行!但是當時矛盾還沒有激化,大家都是一副「先看看形勢」的態度。
這時候,有兩個部落勇敢地站了出來。歷來就主持天時曆象的羲氏、和氏公開反對羿,羿一聽,這還了得,不把這倆摁下去,那以後反對者不更多!於是派遣一個叫做胤的人,帶兵去討伐羲氏、和氏。
這時候中康去世了,羿依然沒有稱王,而是又把中康的兒子相扶上王位,。相不想當傀儡,於是就三十六計走為上,一溜煙跑了,去投奔了斟尋氏和斟灌氏,請記住這倆部落,在接下來的少康復國的過程中,斟尋氏和斟灌氏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羿看相跑了,自己便獨攬夏的大權。
要不說,這人啊,一有點小成就便飄飄然了。東夷部落自從蚩尤敗給黃帝,就一直受華夏族的氣,這下羿顛覆了夏的統治,自覺給東夷部落長了臉、報了仇,逐漸也變的不可一世起來。
他也開始專註於自己的興趣愛好了,巧的是,他的愛好和太康的愛好一樣,也是打獵,可能在那個時代,也沒有太多娛樂項目。羿不光沉湎於打獵,還開始「遠賢臣,親小人」。他廢棄武羅、伯困等賢臣,卻重用被伯明氏驅逐的不孝子弟寒浞。要說這個寒浞也是一個典型的心機婊,他也有著小人的標配,他「諂媚於上,施賄於外」,看到羿就誇:「您老這麼英明神武,射箭功夫又好,今兒咋沒出去打獵去?」於是在寒浞的慫恿與跪舔下,羿漸漸迷失了自我,把大小政事都交給寒浞處理,自己則去獵場「英明神武」去了。
而寒浞卻抓住機會網路黨羽,積蓄力量。於是歷史再一次重演,在羿出去打獵的時候,寒浞把羿給殺了,並且殺掉了羿的全家老小,佔據了羿的妻妾(不是嫦娥……),估計這時候羿在黃泉之下腸子都悔青了。
寒浞獨攬大權,襲有窮氏之國號,把兒子澆分封於過。
至此,太康失國的歷史劇,就告一段落了。
在這場歷史劇中,太康和羿用生命證明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名言的正確性。
太康昏庸,羿雖然是篡,但也絕不是個小人,姑且叫他強盜,畢竟這江山是自己明打明搶的。但是寒浞,則完全是個無恥小人了,不僅背叛了羿,還佔有了羿的妻室。
所以大家在生活中還是擦亮眼睛,遠離小人,說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小人太會討人歡心了……
推薦閱讀:
※古代真好玩,歷史知識背後的故事!(系列二)
※男人層次越高,越會疼老婆
※百年辛亥的歷史凝思
※說說歷史上那兩隻「可憐」的「替罪羊」(上) - 一切隨緣的博客 - 敏思博客
※劉墉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