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端(蘋果)視覺設計規範ios篇
來自專欄好的UI設計與產品經理
移動端視覺設計規範ios
基本概念了解1、屏幕尺寸/手機尺寸計算方法2、分辨度?3、屏幕密度4、單位認識:px/dp/sp
界面設計尺寸(適配)標註尺寸字體(中英文默認字體)桌面iocn尺寸(不同界面)各尺寸界面狀態欄/導航欄/底欄高度文件命名和後綴尺寸換算點9介紹和開發合作會出現的問題這裡邊的內容講一部分,只講ios部分,Android部分有機會再分享,如果兩個規範放在一起講,可能會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有點暈,所以今天只完成ios篇
首先看下ios規範界面,如下圖,ios56之前的界面設計基本上都屬於擬物化的圖標設計,發現沒,ios5的,那現在是ios11,從ios6起,所有的界面,圖標都是扁平化為主的,因為扁平化圖標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我們只關注它的功能,它是什麼就是什麼,我點開就去使用,我不會在,當我打開一個界面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圖標很漂亮,很吸引人,我就忘記我要幹什麼了或是耽誤了做事情的時間,基本不太現實 所以這是現在的特點
首先說一下基本概念的了解1、屏幕尺寸,我們所了解的屏幕尺寸並不是整個機器實際的外輪廓的大小,而是能夠顯示內容區域的對角線,明白沒,是它的內屏顯示,對角線大小,現在ios有4.7的、5.5的尺寸想一下,蘋果公司能不能出再大屏幕的手機?可以,沒問題因為現在屏幕技術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大小而已,那為什麼在設計的時候,蘋果公司沒有設計一款特別大的手機效果呢?
跟大家說一下,最大的問題在於, 如果是咱們普通的手機,我們可以單手操控,現在看下自己的手機,不論是左手還是右手操控,其實你一個手可以控制整個屏幕的絕大部分面積,假設這個屏幕再大,就變成了雙手操控所以我們在設計時,要考慮到用戶單手操控的範圍,不要用雙手,你可以想像一下,我單手操控的時候,我一隻手玩手機,一隻手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你坐地鐵或者公交時是不是要把著扶手呀,那你另外一隻手也可以操控,如果是平板呢? 那你只能是挎著欄杆來操作,所以一定要注意手機是單手操控的,平板是雙手操控的; 屏幕尺寸在5.5左右的,基本上已經是一個偏上限的尺寸了,並不是說技術能力不到,而是手沒有那麼大,沒辦法來控制。 手小不建議用plus尺寸及解析度首先看一下,iphone最早期的一個屏幕尺寸,320*480,單位是像素(px)
再往右看,慢慢的往上升,640*960, 是原尺寸的2倍 ,所以我們把最原始的320*480叫一倍圖,後邊的640*960、640*1136、以及750*1334這三個尺寸都歸類為2倍圖,明白沒,最後的這個尺寸1080*1920它可以是第一個尺寸的三倍左右所以ios手機系統,我們在設計時只做三大系統就可以一倍的、二倍的、三倍的750*1334(px)是什麼樣的手機屏幕呢?6、7、8它正常4.7尺寸的,那1080*1920(px)就是所有5.5 plus的尺寸,320*480(px)呢?現在市面上這種一倍圖手機尺寸的基本沒有了,可以說是真的沒有了,因為它尺寸是在太小了,大家想一下,硬體能跟得上嗎?肯定跟不上,所以它沒辦法在市面上存活。現在最小的存儲空間(ios)都是32GB,蘋果7出現16GB的就沒有了,最小是32GB,所以大家發現,為什麼有這麼大屏幕尺寸
第一 系統佔用的空間比較大
第二 現在市面上能幫助我們生活的APP也越來越多,你下載安裝肯定需要一定的存儲空間,所以這就導致了以前16G的或者8G的已經在這市面上消失掉了。未來在慢慢的發展,32G也可能會被剔除,就像16G淘汰的狀態一樣
ipad界面尺寸1024*768 2048*1536這裡邊,剛才所強調的尺寸是整個的屏幕設計尺寸,但是我們在設計的過程當中,解析度它永遠都是72像素/英寸,單位只有72像素/英寸,沒有72像素/厘米雖然說,現在ios手機系統相對比較規範,一倍圖、二倍圖、三倍圖 思考時間:為什麼會有一倍圖、二倍圖、三倍圖的區分,怎麼去理解的。剛才也說了ios很規範,有三個尺寸,那我們在設計時,到底用哪個尺寸呢?用750*1334尺寸,二倍圖尺寸來做,有什麼好處呢?
向上兼容、向下兼容比較方便, 想一下
以前在PS里放圖片的時候或者是插素材時,都一定要把這個素材最大化,那麼它最大了最後,往下縮小清晰可見,但是從一個小圖往大圖放,就會虛化,那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和大家強調一點,這個750*1334的二倍圖除了在ios機器上向上向下兼容比較方便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與Android手機適配也比較容易,因為Android手機里有個尺寸界面,720*1280(px)這兩者之間的尺寸差別不大,所以也是用於這個目的,簡單說,就是適配兼容OK 接下來說下界面的組成元素界面當中第一個所說的就是狀態欄,ios與Android狀態欄是一樣的,裡面涵蓋的裡面極為相似,信號、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鐵通現在沒有了) 中間的是時間, 右側則是電量、藍牙、鎖定屏幕、定位、時鐘等一系列的輔助功能。
記住這個單詞:Status Bar ,它的高度是40px,寬度呢? 那自然是750px啦問題來了 狀態欄什麼顏色的?白色?黑色?灰色? 都不是跟大家說下,狀態欄沒顏色,它是透明的,它會以你APP導航欄的顏色為主,有一些電商軟體是以BANNER圖的效果為主。重點:狀態欄無色 接著往下繼續:導航欄以微信為例,大家每天都會用的東西,微信的導航欄就在狀態欄之下,最左邊有微信兩個字,右側則是搜索與「+」核心功能展示點,發起群聊、添加好友、掃一掃然後才是收付款、幫助與反饋。44*44的大小,有沒有感覺有這麼大
高度可以有44,寬度有44嗎? 仔細看下圖左側返回的按鈕圖標,並沒有44,和大家說明有一些按鈕它是在某個寬度和某個高度能夠滿足我們的操但是由於它面積太小之後,我們手指的指度觸發不了, 強調一點
Web端跟移動端有一個本質上的區別
第一個在於交互方式不同,網站交互方式藉助的是滑鼠工具,那滑鼠可以精確到多少?滑鼠可以精確到1像素移動端呢?我們的工具就是手指記得在讀初中時,買了個幾百塊的觸屏手機,是用手指甲去點的,到後來朋友買了個智能手機,我搶來玩玩,我以為還是用指甲,結果點啊點,點半天也沒點開,後來才知道用的是指度...所以大家會發現指度會有一定的範圍,它的面積範圍最少是44*44這樣的一個觸控區,按照我們講Axure的方式它叫做熱區,明白沒, 圖標可以比熱區小,但是它的熱區一定要達到44*44以上的這個面積才能夠被用戶所觸發。再次強調,因為移動端是用手指來產生交互效果的,手指指度是有一定面積,為了保證用戶能夠觸發,圖標設計的時候可以小一點,但是熱區必須保證44px以上的尺寸現在屏幕越來越大了,但是為什麼一直還沿用早期的這種44px的傳統呢?大概是因為有些老的程序員、設計師以及習以為常,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所以就沒再去改變了。再來看,微信的那個字體有多大呢? 34、36、38還可以再大... 也有比這個更小的,那為什麼還寫34px幹嘛呢?跟大家說下,它是不是像我們平常去買零食的時候後面有一個正負值,對吧 買的零食後面肯定會告訴你這個正負多少,這都屬於正常的行為;所以看標題大小時,它只是一個範圍值,移動端的設計沒有網頁那麼絕對的規範,它好多效果還是可以以人為本的好的,接下來再看頂部標籤欄什麼叫頂部標籤欄呢?舉例說明:支付寶在狀態欄下面有個掃一掃,還有收錢選項, 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稱之為頂部標籤欄,但是這個有點不太算,頂部標籤欄高度也可以為88像素,文字大小可以定義成26px,註:頂部標籤欄不是所有APP都有,88PX也不是一個絕對的值,支付寶那個就比較大OK,繼續看底部標籤欄,它的作用是什麼呢?想一下微信底部的標籤欄都是啥呢?第一項 信息 所有好友、群聊、訂閱號信息 列表狀態第二項 通訊錄 所有好友列表第三項 發現 跟大家講一下,賺錢的不在前兩項,在第三項,在發現里有朋友圈,曬朋友圈的目的是什麼? 增加一股黏性,以及好友之前的互動,除這些之外,還有 搖一搖,微信剛出來時,搖一搖是特別火的,基本上天天要搖個幾次才甘心,而且現在的搖一搖多了兩項功能,原來好像只能搖附近的人,現在可以識別歌曲、電視,還有遊戲,騰訊的大部分核心在遊戲上,它可以嵌入很多的遊戲內容,達到變現,
第四項 我 這裡面包含了各種設置,密碼、賬號安全等,其中有一個最大的功能,安卓手機用這個是最好的,那就是清除緩存,安卓手機的特點就是越用越卡,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問題所以強調一點,底部標籤它是一個菜單,我們在點擊不同標籤時,就可以進入不同的頁面之間的跳轉,而且是一個功能點的集合,它的整個高度是98px,然後圖標有兩類,像微信APP當中它不僅有圖標還有文字,但是,在有些APP里它是沒有漢字的,全都是圖標,可不可以呢? 肯定是可以的,但是要考慮一點 就是你的圖標辨識度要特別高 它的大小是50*50,這個文字可有可無,建議18px 記住,在移動端里最小給20,上圖是早期做的參考數值,現在應該是20的大小了,如果你在設計時,它的面積佔用太大了,可以考慮把文字去掉。OK 總結一下: 一共有 狀態欄40px、導航欄88px、底部標籤欄98px,除了這三個,其他多大都已,它沒有絕對值的規範。講到這裡,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打開PS試著做一下Ctrl+N 新建,直接選擇移動設備,選擇已有的iphone6模板就行選擇移動工具里的畫板,會有四個加號出來,可以任意的添加畫板,有一些電商APP,如:天貓、京東,它們的首頁很長,你在設計的時候一樣也可以把頁面拉長建立參考線,可編輯範圍下篇再分享ios控制項以及字體規範,會有用戶界面素材,打開直接複製粘貼即可編輯大家知道還有哪些沒有標籤欄的軟體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推薦閱讀:
※移動端flexible.js
※移動應用架構演變及泛前端趨勢下移動團隊破局
※梁堯推薦:第三季度移動端成績,BAT各自能打幾分?
※??F2 3.2.0 beta 版本試用邀請,請點進來
※聯合學習:Android去中心化的分散式機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