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文】談一談八一式馬步槍

【歷史&人文】談一談八一式馬步槍

來自專欄鋼木情懷的燒火棍66 人贊了文章

本文由@宇文天揚同學提出。

想給老王提問的同學,抓緊點這個鏈接提問哦!

【粉絲提問】第二期

以下是正文。

首先,聲明一下,我們文中的八一式馬步槍,不是現在的81式自動步槍或者81杠,而是1939年,由八路軍軍工部門組織研製的一款旋轉後拉槍機式步槍。

關於八一式馬步槍的歷史,我想大家只要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各種各樣的資料(但有點真假難辨)。老王從不研究槍械歷史,在此就不獻醜了。不過老王想談一點別人沒講過的。

一款槍的生命,有設計、小批量加工、量產、使用4個階段。老王就從這4個階段,談一談八一式馬步槍。

△ 八一式馬步槍,網上的圖片AV畫質,真假難辨

設計

就設計而言,老王並不擔心八一式馬步槍。因為八一式馬步槍並不是什麼半自動、全自動步槍,而是一款在當年非常成熟、非常常見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但老王並沒見過實物),當時的三八式、中正式都是旋轉後拉槍機步槍。可以這麼說,只要當時的設計師不追求「中國特色」、別為了創新而創新,那麼在設計上,這款槍一般都不會存在什麼理論上的問題。

而從現在的資料看,當年的八一式馬步槍也確實是以實用為主,並沒有什麼嘩眾取寵的設計。因此,老王判斷,八一式馬步槍的設計,應該不存在什麼理論缺陷問題,是一款相當務實的設計。

就拿刺刀來說吧。八一式馬步槍採用了棱刺,也就是今天傳說得神乎其神的三棱刺刀。相比於傳統的匕首型刺刀,三棱刺刀剛度大、加工簡單、對材料、加工要求都比較低,比較適合當時一窮二白的八路軍。更何況在子彈不夠充裕、提倡「刺刀見紅」(實際上也是無奈)的時代,刺刀的使用頻率很大。同時,為了使用靈活,八一式馬步槍的槍長較短,但為了和長度較大的三八式步槍抗衡,八一式馬步槍的刺刀又比較長。刺刀設計先天「壓力山大」,在這種情況下,設計人員選擇使用三棱刺,是一種相當務實而明智的設計。

△ 八一式馬步槍刺刀,網上的圖片AV畫質,誰有高清圖還請發給老王

小批量加工

在小批量加工上,老王就很擔心八一式馬步槍了。當時八路軍的人力、物力都有限,觀念也有點問題。當時老王讀過劉鼎校長的傳記,傳記里記載,有一次,劉校長組織了4個師傅,用同樣的圖紙,生產同一個零件。結果,4個師傅做出了8個各不相同的產品,並且這8個產品還不是加工誤差導致的,而是師傅不顧圖紙,自行更改設計。根據傳記記載,當時劉校長勸說師傅們的時候,師傅們都很不服氣,表示「大清光緒年就一直這樣」,後來劉校長反覆勸說,才把師傅們勸聽話了(我不太信僅僅是勸說)。

其實,即使設備一應俱全,工廠掌握一門「手藝」也需要時間,更何況當年連建軍都沒多長時間的八路軍呢?所以,老王對八一式馬步槍的加工就有點擔心了。一些文件記載,當時材料不行,但為了做出更好的擊針,設計人員就在淬火上下功夫。但淬火不是魔法,再改進也功力有效。老王曾看到過如下記載:

1940年的「八一」建軍節這天,由劉先惠進行實彈射擊試驗。劉鼎部長等領導趕往一所觀看,職工們喜氣洋洋地涌到射擊場。清脆的槍聲,乒乒乓乓地響徹山谷,打到100發沒有問題,又打100發依然良好。全場爆發掌聲,熱烈歡呼試驗成功。一些工人佩服地議論:「了不起!過去打個幾十發就不行了,看來這槍還能接著打。」「劉貴福副所長確實高明!」

但當時子彈急缺,200發槍彈後,八一式馬步槍就沒有繼續試驗了。這就使得八一式馬步槍的確認壽命止步於200發。200發,這個參數甚至不如100年前的槍,數據很不好看,但數據背後的心酸和無奈,更讓人感慨。

量產

加工一兩支槍是相對容易的,量產則是另一個問題。大家可能覺得槍械很簡單,但實際上,槍械用的材料,一直很「偏門」。就拿使用的鋼材來說吧,老王的一個親戚是洛拖的高工、一個朋友家裡有小企業,是做鋼結構的、一個朋友家裡做塑料鋼模,槍械使用的鋼材牌號(就是鋼材標準),這些親戚朋友根本聽都沒聽過。當老王說出鋼材的一些具體參數,比如屈服強度XMpa、抗拉極限YMpa之類的,他們都紛紛表示這是他們聽說過的最好的材料。

在軍工中,槍械的材料確實比不上坦克、飛機,但也比一般的民用材料要好。民用材料不少都是「軍轉民」,比如製作蘋果手機後蓋、大肆宣傳的7075鋁合金,1967年的M16A1步槍就開始用了,在軍工中從不是什麼寶貝。

話說回來,當年槍械所用的木頭尚可以自產,鋼就真的很懸了。在那個彈殼都得撿回來的時代,就算加工設備再先進,八路軍怎麼突破層層封鎖,把體積巨大的鋼坯、鋼錠(原材料毛坯)帶回來?撿鬼子的鐵軌、炮彈皮,做出來的鋼,很難達到槍械用鋼的水準。一窮二白的環境下,「湊」(試產)一兩支槍尚可,量產,就真的不敢保證質量了。

使用

據記載(相關資料太難找,有的還互相矛盾):「1938年至1945年,八路軍總部軍工部在抗日戰爭中,總計生產步槍9718支,其中八一式馬步槍和新六五步槍7918支,占步槍總數的81%」。

坦白來說,不容易,很不容易,要啥沒啥的條件下,還能生產幾千支,這讓人感動。

但從另一個方向講,這麼少的產量,意味著八一式馬步槍走不到「用戶反饋——再改進」這個層次。一般而言,即使是設計定型、生產定型的槍械,它一開始的產量也不會很大,都要慢慢生產,讓軍隊,尤其是工廠適應這支槍,「挑刺」一般挑出設計、生產中不合理的地方,以等待後期的進一步設計或者加工改進。換句話說,工廠和軍隊,對一款新槍都有它的磨合期。等到有一兩輪的反饋後,這款槍才算是真正的成熟,可以大規模生產。

換句話說,剛剛誕生的槍械,要像小孩子那樣「蹣跚學步」,而後才能全力奔跑,這在任何一個行業里都是共通的道理。但八一式馬步槍的產量過小,可能工廠還沒來得及更改,生產就結束了。並且當時的八路軍,真的是缺槍少彈,有一支槍就是寶貝。這在當年的八路軍領導人的評價都能看出來——看到八一式馬步槍,不少領導人都高興壞了,能造出來就已經殊為不易,解決了有沒有就很偉大,好不好則是另一個話題了。

總之,八一式馬步槍,可歌可泣。

PS 原文鏈接里有部分老王認為還算靠譜的資料,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看一看。

PS 上次的有獎提問活動結束,為了證明老王不是騙人的,以下是晒圖

老王覺得這種贈書可以多搞幾次,但公眾號名氣小,拉不來贊助,大家周圍有志同道合小夥伴,拉他一塊來啊

推薦閱讀:

米涅步槍
駐港部隊首次展出新型95-1式自動步槍[圖]
共和國之槍系列之---狙擊步槍
步槍的分類這麼複雜,手動步槍、半自動步槍、全自動步槍,是怎麼區分的?
比利時 FN FNC自動步槍

TAG:步槍 | 槍械 | 輕武器 |